从玉树震害反思建筑抗震设计(合集)

时间:2019-05-13 02:0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玉树震害反思建筑抗震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玉树震害反思建筑抗震设计》。

第一篇:从玉树震害反思建筑抗震设计

从玉树地震震害反思建筑抗震设计

黎生南1 王再军2湖北 荆州 43402

3(1.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2.长江大学基本建设处)

摘要: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发生在青海省玉树县Ms7.1级地震,为破坏性较大的浅震,当地有近90%的房屋在地震中倒塌了。残酷的现实让我们反思:为什么历史又再次重现,在玉树地震中还是看到唐山地震的老问题。本文以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建筑的震害为例,对照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进行检讨,希望能得到一些启示,供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地震;抗震防线;概念设计;砖混结构;框架结构;

1.引言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发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的地震,震级:M7.1,震中位于北纬33.2°,东经96.6°,震源深度:14km,为破坏性较大的浅震。地震类型:走滑型地震。据国土资源部4月2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玉树地震地表破裂断续分布约23公里,一条小溪被破裂错断,震中区域地面水平位移最大可达1.75米。震区地理复杂,属高海拔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4493米。玉树地区抗震设防标准不高,房屋大部分是土木结构的房子,或者石块搭起来的房子,抗震性能较差,当地有近90%的房屋在地震中倒塌了。残酷的现实让我们反思:为什么类似于三十年前唐山大地震的震害又一次发生?其实,唐山地震后总结了不少关键性的经验教训,对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按理说设计中的大问题不应该再出现了,可是三十年过去,历史又再次重现,在玉树地震中还是看到唐山地震的老问题。看来认真研究震害特征,总结经验,思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01)的规定与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对于灾后恢复重建,建造更为耐震的建筑结构,修订抗震设计规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建筑的震害为例,对照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进行检讨,希望能得到一些启示,供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参考。

2.多道抗震防线

多道抗震防线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01)[1]对结构抗震设计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对于在大震作用下结构抗倒塌具有重要意义。当结构受到超过设防烈度的所谓“大震”作用时,作为第一道防线的某些构件,如框、排架结构的柱间支撑或者柱子的翼墙、剪力墙结构的连梁等率先破坏,消耗了地震能量并改变了整体结构的动力特性,从而减低了地震力,保护了作为第二道防线的构件,如框、排架结构的柱子、剪力墙结构的墙体,它们的存在避免了结构倒塌。砌体结构中的构造柱、圈梁除作为砌体的约束构件以提高墙体延性之外,也可视为第二道防线,在“大震”作用下,砌体墙可能严重破坏,但是由于构造柱和圈梁的存在,结构不会倒塌。

一般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要优于砌体结构的,但2008年5月汶川地震中的某中学3层的框架结构教学楼的倒塌却出乎意料。图1(a)所示为教学主楼的一层倒塌情况。而图1(b)附近的4层、局部5层的砌体结构办公楼,尽管破坏非常严重,但是并没倒塌;为什么在强震作用下,性能比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反而不如抗震性能相对较差的砖混结构?其主要原因就是纯框架结构只有一道防线,在大震时,一旦这道防线被破坏,结构就丧失了全部的承载力而倒塌。而砌体结构住宅和办公楼,由于小开间布置,纵、横墙体较多,只要按规定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结构整体性和延性较好,砌体裂缝被约束在钢筋混凝土框格内,不致发生脆性破坏而倒塌。

图1教学楼倒塌图2办公楼裂而不倒

3.结构整体性

我国历次大地震以后,都会总结出宝贵的经验。1966年邢台地震后,提出了“基础深一点、墙体厚一点、屋顶轻一点”的概念;1976年唐山地震以后,创造了构造柱和圈梁的结构形式;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以后,修订89规范时,明确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设防水准。这是科学的经验总结,也是目前国际地震工程界普遍认同的一种抗震设计理念。现结合两种常见的结构形式的抗震设计进行论述。

3.1 砖混结构

3.1.1设置构造柱与圈梁的重要性

《抗震规范》(GB50011-2001)第3.5.5条第3款规定,装配式结构构件的连接,应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因为砌体结构的墙体是用砂浆将松散的块体(砖、石材或砌块)砌筑起来的,材料本身是脆性材料,仅依靠两者之间的粘结力进行工作,从而使砌体结构的整体很差,如果没有较好的抗震构造措施,砌体结构是非常危险的。这种结构的墙体在地震中大都飞散、倒塌(图4),剩下来还未倒塌的房子也破坏严重。我国规范从1976年唐山地震后一直强调采用圈梁和构造柱提高砖混结构的整体性,防止产生严重震害。只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完全可以达到抗震设防目标要求。但玉树地震中还是发现大量不设圈梁和构造柱的砖混建筑(图5、6)。规范同时还要求圈梁和构造柱应有足够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否则地震时很容易震断,丧失拉结、约束砖墙的功能。抗震规范规定: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的主筋,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2]。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构造柱,以保证砌体结构的整体性。

图4土木房屋被震倒图5 无构造柱和圈梁图6 圈梁尺寸过小导致破坏

3.1.2加强纵横墙的拉结,避免纵墙承重

在砌体结构中,除了圈梁对所有墙体起拉结作用外,纵横墙交会处的拉结构造措施也非常重要。横墙应设马牙槎,即沿端部砌成凹凸形,伸入纵墙内。还要设置拉结钢筋,拉结钢筋宜每六皮砖一道,至少2φ6钢筋,伸入砖缝长度不少于400mm。如果不设凹凸马牙接槎,横墙根本拉不住纵墙,地震时纵墙向外倒塌(图7)。

规范还规定砌体结构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

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但在住宅楼中预制板搭在外纵墙

上,是非常常见的结构做法。砖混结构中纵横墙交接处

是抗震的一个薄弱环节,此处如没有设置构造柱应同时

咬槎砌筑。有时为了设置教室、会议室等大空间,往往

以混凝土大梁代替横墙,梁端搁在纵墙上。这种单摆浮

搁的支承方式加上纵墙无横墙拉接或拉接较少,在地震 作用下很容易产生弯曲破坏,从而导致楼面梁或楼板坠图7纵横墙没有拉结而倒塌 落。因此《抗震规范》要求,对于教学楼、医院等横墙

较少的房屋,在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和较大洞口两侧须设置构造柱,且纵墙承重时每层均应设置圈梁。

3.1.3加强楼梯间的抗震构造

楼梯间是住宅和学校建筑的出入口,也是地震时人群疏散的唯一通道。震害调查发现,由于设计和施工问题,造成楼梯间的倒塌破坏,直接伤人和堵塞疏散通道,阻碍人员逃生。楼梯间构件的布置和构造比较特殊,它的休息平台和主体结构楼、屋盖错层,而且楼梯踏步板刚度很大,在地震中吸收的能量大,破坏将首当其冲,楼梯间墙体很容易倒塌。但是,在抗震验算时却往往没有办法计算,因此抗震规范对楼梯间的抗震构造有严格的规定。规范第7.3.1条要求,楼、电梯间的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要设置构造柱;第7.3.8条要求,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有可靠连接;突出屋面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到等等。图8所示为一幢三层教学楼,由于楼梯间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地震时墙体破坏导致楼梯间倒塌。

图8某三层教学楼图9施工缝留在楼梯板的三分之一处

图9是楼梯间踏步板的破坏。由于施工缝留在楼梯踏步板1/3~1/2的部位,有些钢筋还在这里进行搭接,从而引起破坏。按照规范,楼梯踏步是不允许留施工缝的。楼梯间作为人员疏散通道,地震发生时,大量人员集中于此,一旦破坏,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房屋楼梯设计和施工时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特别是学校建筑):1)要有位于室外的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跟主体结构的关系应松散,最好是独立的结构,有自

己的支撑体系,以便破坏时有第二个逃生通道[4];2)楼梯间的设计要考虑踏步板的刚度和休息平台与楼板的错层。在抗震验算时应建立适当的力学模型,参与结构整体计算,在构造方面,应特别加强。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1m。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

3.2 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

3.2.1慎用单跨框架

在我国地震区,中、小学教学楼建筑

多采用单边悬臂外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形式。单跨框架两根柱子一排梁,这种结

构形式用于教学楼可以两边通风采光,加

个悬挑外廊可以让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所以常见于中小学教室。但是这种结构形

式没有多道防线,柱子作为第一道防线且

为唯一的抗侧力构件[3],一旦破坏,整个

结构马上倒塌(图10)。如果在外廊悬挑

端加设一柱子将单跨框架变为跨框架情况

就好一些。图10玉树某职业学校教学楼

3.2.2强柱弱梁

“强柱弱梁”是指控制对同一节点的梁柱的相对承载力,使其在地震作用下,柱端的实际抗弯承载力大于梁端的实际抗弯承载力,尽可能避免在框架柱上形成塑性铰。设计时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应满足下式要求[1]:

MMccb

式中:Mc—— 框架节点上下柱端截面弯矩设计值之和;

Mb—— 框架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弯矩设计值之和;

c——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但在多次地震震害中看到的震害现象大多表现为“强梁弱柱”体系,破坏时,梁完好无损,而常在柱端产生柱铰而导致整个结构破坏。究其原因:一是为了造型的需要,业主和建筑师总是要求柱子截面越小越好(图11),钢筋可以多加,但柱截面尺寸没得商量,导致轴压比过大;二是在实际设计时,框架大多为现浇楼板梁柱体系,板梁一起整浇,楼板对梁究竟有多大的翼缘增强作用还难以确定。在计算梁端弯矩和配筋时,为考虑部分楼板作用,常将框架梁抗弯刚度乘以1.5~2.0的放大系数后,计算梁的配筋,再加上板的钢筋,使T形梁刚度加大,实际承载力大于梁端弯矩;一般情况下,框架柱即使按上式增大了柱端弯矩设计值,计算结果一般也只按构造配筋;规范只对抗震设防为9度且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构件才要求按照梁的实配钢筋反算柱端弯矩。对于抗震等级为二、三级的构件,实际的结构形成的是“强梁弱柱”体系。因此在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量出现的是柱铰机制而不是梁铰机制。图12所示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层柱子底端破坏情况;图13

为框架柱柱顶出现塑

性铰,而梁与楼板共同工作,没有任何损坏,可是结构已接近倒塌。因此,抗震设计时有必要加大柱子断面和配筋,并把一定宽度楼板的配筋作为梁的配筋,从而适当减小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真正做到“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要求。

图11柱子截面尺寸过小图12 框架柱根部发生破坏图13 框架柱头压碎

4.结语

每一次地震震害都提醒我们,抗震设计不可掉以轻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01)关于抗震概念设计的规定,对于结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结构工程师来说,对抗震概念的准确把握要比会用软件要求高得多。结构应具有整体性和抗震设防多道防线,避免结构因个别构件的破坏导致整体破坏。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技术水平,不再重复过去的错误,这也许是我们从这次地震中所能得到的珍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 马成松 苏原 结构抗震设计[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 王亚勇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启示——抗震概念设计[J] 建筑结构学报 2008 29(4)20-25

作者简介:

黎生南女(1967~),湖北荆州人,1989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硕士讲师从事工程设计工作及工程结构教学工作。

联系方式:地址:湖北荆州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邮编:434023

电话: ***

E-mail

第二篇:玉树抗震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突如其来袭击,给宁静的小城带来了重创,通过对新闻媒体的关注,我清晰的看见,震后的狼籍中,尘土满面的孩子, 低垂着脑袋被抱出废墟, 模糊的图像深深地刺痛着我的眼睛。

从青海地震前方记者发来的视频可以看到:玉树州委办公楼四楼会议室倒塌,倒下的建筑物将一辆停在楼下的车辆砸毁;大街上到处都是伤员,很多人头上还流着血,在州职业学校,由于校舍倒塌,很多学生被埋在下面。然而,在州公安、武警以及州委州政府的干部们的参与下,抢险救援已经有条不紊地进行开来,总体社会秩序大体保持着稳定。

地震发生以后,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青海指挥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推迟预定行程返回国内,各地救灾队伍奔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全国人民都关注玉树震区的最新情况。

两年前, 汶川大地震以前所未有的破坏力, 使得桥梁断裂、楼宇坍塌, 可是中国人没有被击倒,这次青海玉树地震也一样,我也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会坚强渡过难关。党和国家始终将人民的生命权益摆在第一位,把以人为本指导思想作为救灾的核心,抓住时机、抓紧时间抢救人员,全部工作都紧紧围绕救人展开。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越发紧密,我们的党是人民的党,是值得信任的组织。灾后发生的一切证明,越是在危难时刻,我们党的坚强领导就越发挥出中华民族中流砥柱的作用;越是在危难时刻,社会主义制度动员社会一切力量为人民服务的优越性就越突出;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就越团结坚强!

从此次的抗震救灾中,我明白了以人为本是救援工作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 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 《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党的执政基础,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直接体现,是党执政能力的最深厚源泉。党的执政基础是否强固,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前途能否远大。从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出发研究与强固党的执政基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体系建设的关键内容。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提出和贯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进一步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而且进一步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基础。共产党为什么要执政?归根到底是要通过执掌国家政权保护广大人民安全,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人民群众为什么要拥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归根到底是可以从党的执政实践中获得实际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根本依据,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着力点。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者固天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也是共产党执政必须遵循、不可忽视的基本规律。党要取信于民,不是靠诱人的宣言,更不是靠空洞的许愿,而要靠扎扎实实的行动。这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放眼世界, 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唯有团结的民族可以在灾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坚强身在远方的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唯有时刻关注着他们,默默地在心中为他们祈祷,希望玉树能早日从地震的伤害中走出来。我也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定能战胜当前困难,勇往直前,创造我们的美好生活。

第三篇:玉树抗震演讲稿

玉树抗震演讲稿

青海玉树地震,大自然又给了我们人类一个自然警钟,我们应该为此做点什么呢?再次和大家讲讲10条建言,树立信心!

1地震救灾谨记“第一时间”

强调“第一时间”救灾,就是与死神和灾害赛跑。有了“第一时间”的意识,才会全力

以赴奔赴灾区;才能急公众所急,帮公众所需。救灾强调“第一时间”,不仅是强调效率,更是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

2再次喊响“玉树挺住,中国加油”

现在无疑是救人的关键时间,对灾区群众来说,现在最需要一点汶川的勇气,对全社会而言,也需要再次发扬汶川地震中那种团结协作、共献爱心的抗震精神。在天安门广场,成千上万的人共喊着一个口号:汶川挺住,中国加油!在各地赈灾的捐助箱前,在义务献血的医疗车前,人们排起长队,争相解囊挽袖。一时间不管城乡,抗震救灾成为社会上最热的一个名词。而在那一段时间,虽然国家遭受了那么大的磨难,但整个社会几乎出现了空前的团结一心景象,许多西方媒体记者也为此情此景感动。而现在正是需要我们重新发扬这种精神的时候了。一场灾难就是一次人生的涅盘。汶川灾后正是这样,请让我高声喊响:玉树挺住,中国加油!

3让我们一起回忆“汶川经验”

当下,我以为如何借鉴汶川地震的救灾经验,将玉树的地震伤亡降到最少,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是首要的事。前不久的山西王家岭透水事故伤员转运,就借鉴了转运汶川地震伤员的经验,转运的铁路总指挥,就曾是汶川灾区转运伤员现场总指挥。可借鉴的经验还有很多,比如通信中断了,如何综合利用多种通信资源,保障应急通信方式;交通中断了,如何采取空运,如何抄近路,用最快的速度到达地震灾区。

要继续发扬“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救人&q(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uot;的做法,以最快的速度制定抗震救灾措施,全力抢救被地震掩埋的生命。

4提醒自己,不因”坚强“而麻木

我身边有人说,玉树地震的震撼,没有汶川那么强。这可以理解,不同于两年前,我们有强烈的震感,甚至有亲自避难的经历;不同于两年前,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被强悍地冲击;不同于两年前,那种猝然的惊愕;甚至就是地震级别,也不同于两年前……没错,汶川大地震之后,我们的内心更强了,但坚强,不能成为一种麻木———

尽管有太多不同,同胞们那失去亲人、忍受寒冷与饥饿的苦难却是相同的。以同胞正在经受磨难的名义,请保持我们持续关注的热度、八方支援的温度、不惜一切的力度!有专家称,此震之后不排除还会有其他余震,仍然不能丧失警惕。这尤其提醒自己,我们的内心不要因为坚强而变得麻木。

5信息公开就是抗灾力

汶川地震发生后,人们即被各种信息包围着,但由于权威信息的及时发布、主流媒体的迅速介入,大家很快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心的寄托。正是各种关于灾区的信息,以”原生态“的方式展现在受众面前,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救灾的点点滴滴,大家不再怀疑和恐慌,大家更加明白抗震前线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汶川地震,让我们每一个人见证了”信息公开“的力量。一方面抚慰了惶恐的人心,让人在战胜灾难时更加从容,同时,对灾难的持续关注,以及由此被激发出来的强大的民间慈善资源,可以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好互动,有助于携手有序抗灾。曾经的经历让人们对未来有更深切的期待———

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它的及时发布,全面展示,本身就是一种”抗灾力"。

6善用民间力量

志愿精神,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汶川震后抗灾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民间力量的充分调动。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进入地震地区,自发地进行抗震救灾活动,全社会捐款金额也超过纪录,作为官方救援的补充力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坦率地讲,如果组织与协调不到位,如果得不到政府有效的信息与配合,有时候民间力量会较难发挥出全部的力量。可以想象,玉树地震发生后,各方志愿者,包括企业家、公众人物,尤其是一些长期在玉树当地从事志愿服务的人,都会出钱出力,或者直接奔赴灾区。这种强大的救灾力量和意愿需要被善待、善用,尽力通过有效的信息服务、理智的疏导,用好这些民间之力,充分发挥反应迅速、组织迅速、到位迅速、救援迅速的公民优势。

7捐出你的帐篷来

让我们

第四篇:关于玉树抗震的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还记得08年5月12日,四川遭受了严重的地震灾害。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四川人民走出了困境。四川大地震过去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 我们也走在淡忘的旅途上, 我们这些远在太平美景之地上的人们逐渐地忘却了那些站在废墟之上的苦难人们的呼喊。因为生活不止, 时间不息, 所以我们还是在过我们的日子, 继续我们的欢乐与惊喜。对于死难的数字我们开始漠然了, 无需关注了, 觉得也就大概那么个数字了, 人命不以价值而存在, 只是数字里面的一个单位了。于是也更加懒得去探听了。原来时间真的是可以慢慢地褪化一个人的记忆的, 甚至再怎么强烈的感情也终有变淡的一天。一转眼,岁月已在记忆的年轮上留下了两圈深深的印记,然而无情的天灾却再次在善良的中国人心中划破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青海玉树的7.1级大地震,无疑又一次生灵涂炭,让无数家庭破裂,孩子无家可归。凝视着照片上那一双双绝望且迷茫的眼睛,我真想大声质问苍天:“您难道不会心痛吗?”

依旧是那张熟悉慈祥的面孔,温总理代表着我们伟大的党和强盛的国家,出现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为当地人民带去了春风般的温暖!他那瘦小却精干的身骨,那痛心却坚强的眼神,那哽咽却铿锵的声音,反映出党和国家的搜救队伍将会不惜一切代价和时间赛跑的决心!“抗震救灾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是的,温总理的这句话,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的我党宗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先进的党的带领下,一切痛苦和灾难终会离我们远去。在不久的将来,那布满断壁残垣的土地上,也一定会再次出现一栋栋摩天大楼!

看着那支离破碎的土地,灾民们苦涩酸楚的泪水触动着我的心灵。是的,虽然你我相隔千里,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于是,我看见了献血车外排着的看不见尾的大学生献血队伍,校园捐款箱内数不清的学子爱心,无数师生对灾区投去的关注目光……这些都让我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感动。我相信,社会上有如此多的拥有进步思想的大学生,祖国的未来必定是一片光明!所以,就让我们继续紧跟党和国家的前进步伐,把我们的爱心凝聚成强大的力量,为那些饱受灾难摧残的同胞们送去祝福和慰问,让“爱”与“关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我们手上永远薪火相传吧!

现在青海地震的到来又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次新的挑战, 但是无论怎么样, 在这个举国伤痛的日子里面, 我们要艰苦朴素, 节约任何的资源帮助灾区, 我们不要忘记了地震灾区的人民们, 在那里哪怕只是一瓶水, 对它们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我们要从这次地震中学会反省, 学会去理解, 学会去宽容, 并且要学习怎么去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能够勇往直前,去迎接属于我们的明天。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们应该起到带头作用,时时刻刻严格的要求自己。

以上就是我关于玉树抗震救灾的思想汇报,请党组织检验我。

第五篇:青海玉树抗震思想汇报

全国哀悼日作文:刻国旗为遇难同胞而降

国务院决定为表达全国各族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深切哀悼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四条款指出“重大伤亡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重大伤亡时可半旗志哀”2008年5月19日神州大地一片哀戚国旗国人泪水缓缓垂下此前

新次为一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应该力所能及地支持抗震救灾用最适合表达对同胞关爱把生命至高无上地位时时处处皆以人为本社会

经济繁荣、文明、前途无量社会;充满爱心、充满温情和民族会战胜一切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

刻国旗为你而降遇难同胞们;刻举国为你而痛遇难同胞们;刻全世界为你祈祷遇难同胞们;刻生命意义得以彰显、公民尊严伸展;刻全国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情牵情一起面对灾难、迎接未来喊出“任何都难不倒英雄”响彻山河铿锵声音!

下载从玉树震害反思建筑抗震设计(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玉树震害反思建筑抗震设计(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抗震设计教案2

    建筑抗震设计教案 撰写: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学院党育 教材:吕西林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第三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书: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从汶川地震震害分析看概念设计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

    5.12汶川大地震,最明显的灾情就是建筑倒塌、道路破坏、人员伤亡。汶川等震中烈度要超过10度。本次地震是继唐山大地震以来,我国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一次。从这次地震的震害资料中......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

    结构抗震设计概述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破坏性地震造成建筑结构、桥梁结构的损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结构物的破坏而造成的。加强工程结构抗......

    建筑抗震学习心得

    一. 抗震墙设计的一般要求 1. 抗震墙的布置原则: 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合理的布置是构建良好抗震性能的基础。应遵循 “八字方针”即“对称 均匀 周边 连续”外,还须注意: a.......

    玉树地震震害特点和破坏规律报告(精选5篇)

    玉树地震震害特点和破坏规律报告摘要:本文根据收集的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现场调查资料,结合课本与地震相关的理论知识,全面的分析了地震成因和总结玉树地震的震害特点......

    2010年4月思想汇报青海玉树抗震

    敬爱的党组织: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那个繁花盛开的五月,大地无情的一颤,吞噬了多少微笑和幸福,2010年4月思想汇报青海玉树抗震-天灾无情,人间有爱。但在震后不到二十四小时的时间内......

    2010年4月青海玉树抗震思想汇报

    2010年4月青海玉树抗震思想汇报:天灾无情 人间有爱 敬爱的党组织: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那个繁花盛开的五月,大地无情的一颤,吞噬了多少微笑和幸福。但在震后不到二十四小时的时间......

    汶川地震房屋震害及反思

    汶川地震房屋震害反思曹智谋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09-8班) 摘要:基于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大地震,本文对震害进行看分析介绍,并详细分析了典型的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