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震设计感受
此处添加校徽及校名
《建筑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学习感受
学院: *** 班级: *** 姓名: ***
学号: ***
2013年9月
抗震设计感受
通过对《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对地震以及抗震结构设计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地震又称地动,地震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的次生灾害。而我国地处世界两个最活跃的地震带中间,东频环太平洋地震带,西部和西南部是欧亚地震带所经过的地区,是世界多地震国家之一。中国的台湾大地震最多,新疆,西藏次之,西南,西北,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也是破坏性地震较多的地区。根据1990年版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国有79%的国土面积需按国家标准进行设防,有8%的国土面积处于较高烈度设防区(烈度8度)但是由于人们对建筑结构抗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对抗震设计知识掌握不够致使1976年的唐山地震以及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无不一次次的为我们敲响了重视与加强建筑抗震设防与抗震设计的警钟。
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的,根据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水平和震害经验,在抗震设防目标上,各国所采取的通用做法,抗震设防简单地说,就是为达到抗震效果,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设施。抗震设防要求是指经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或审定的,对建设工程制定的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在这门《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抗震设计与验算,在充分认识了地震的特点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抗震设计与验算,使我们对地震灾害有了科学的认识,学会了如何规避和减轻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第一章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到了地震及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知道了我们的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地核做成的。明白了地震波以及其传播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对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有了清析的概念与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知道了中国抗震规范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水准设防要求,我国2001年和2010年抗震设计规范一直沿用这一抗震思想。
在第二章中学习到场地类别的划分,知道了有利地段,不利地段和危险地段划分的标准,知道了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 500m/s 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当地面 5m 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 2.5 倍的土层,且其下卧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 400m/s 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剪切波速大于 500m/s 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
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1 砌体房屋。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下列建筑: 1)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
2)不超过 8 层且高度在 25m 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3)基础荷载与 2)项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
知道了什么是地基液化现象;如何对地基土的液化进行判别;采取哪些措施来对抗液化现象:
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桩基时,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黏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 0.5m,对其他非岩石土尚不宜小于 1.5m。
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 0.5m。
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碎石桩强夯等)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不宜小于规范规定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
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 1/2 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 1/5。部分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少,当判别深度为 15m 时,其值不宜大于 4,当判别深度为 20m 时,其值不宜大于 5;对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尚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下液化土特征深度和基础宽度的较大值。
采用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不宜小于按规范规定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符合抗震规范的要求。
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可综合采用下列各项措施:
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
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如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等。
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合理设置沉降缝,避免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管道穿过建筑处应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等。
在第三章中我们学习了单自由度体系结构的地震反应这一内容,在上课时我们学习到力学模型及其运动方程,建筑结构由地震引起的振动反应称为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它包括地震在建筑结构中引起的内力,变形,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的求解可以归结为一个结构动力学问题,因为可以用结构动力学的方法来进行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要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必须首先进行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为此,必须对建筑结构作适当的简化,抽象,建立建筑结构的动力计算简图。在对建筑结构进行简化,抽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建筑结构包括各结构构件的特性,其次是地震时地面运动的特点,包括地面运动的强烈程度,频谱特征,持续时间等,最后是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的目的,如分析目的仅是进行方案设计,则动力计算简图可适当简化。在计算结构之间的力时可以利用单自由度体系进行简化,可以将单层平面框架的动力计算简图化简为简单的单自由度体系。
在第四章中我们学到了多自由度体系结构的地震反应的相关知识,利用多自由度体系结构可以对多层,高层房屋进行简化方便计算,是对单自由度体系结构的地震反应的一个补充。在这章中我们主要掌握了以下几个内容:
1.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计算模型。
多自由度体系的常用分析模型:层间模型即每个楼面、屋面可作用一个质点,墙柱质量则分别向上下质点集中。
2.多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的建立、自振频率及振型。(1)多自由度体系结构无阻尼运动方程:
(t)}[K]{x(t)}[M]{I}g(t)[M]{xx
考虑阻尼时:
(t)}[C]{x(t)}[K]{x(t)}[M]{I}g(t)[M]{xx采用端雷阻尼假定: [C]0[M]1[K](2)多自由度体系的自振频率:
2kkkkkk2kk2k112211222222m1m2m1m2m1m2
(3)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型
振型的概念:对应某一自振频率各质点位移间的关系:位移比值为常数。
(4)振型的正交性:任意两个不同频率的主振型之间有在互相正交的性质。
振型关于质量矩阵正交性:振型关于刚度矩阵正交性:进一步可得:T{X}i[M]{X}j0{X}i[K]{X}j0TT
{X}i[M]{X}i1;
{X}i[K]{X}ii2T3.多自由度体系基本自振周期的近似计算方法: 能量法、顶点位移法、等效质量法。
4.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型分解法的思路及求解过程。
(1)思路:利用各振型相互正交的特性,将原来耦联的微分方程组变为若干互相独立的微分方程,从而使原来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计算变为若干个单自由度体系的问题。
(2)求解:求得各单自由度体系的解后,再将各个解进行组合,从而可求得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反应。
多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振型分解法的求解步骤: ①求体系自振效率和振型.②计算振型参与系数γj
③求解各单自由度体系的广义坐标:
qj(t)④按振型叠加原理计算各质点的位移
x(t){Xj1n(j)}qj(t)X(j)jj(t)j1n
6.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多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可用各质点所受的惯性力来代表。振型的地震组合时振型反应的确定:结构的总地震反应应以底阶振型为主,高阶振型的影响较小。
①一般情况下、可取结构前2-3振型进行组合、但不多于结构自由度。②当结构基本周期大于1.5s或高宽比大于5时,可适当增加。(2)底部剪力法
①适用条件: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房屋的总高度不超过40米;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时的扭转效应可忽略不计。②底部剪力计算
鞭梢效应: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由于刚度和质量突然变小,局中地震反应有可能加剧,计算作用在小建筑上的地震作用需乘以增大系数,抗震规范规定为3,向主体结构传递时不乘增大系数。7.多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法的适用范围。
(1)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特别重要的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和设防烈度较高的建筑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
(2)房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时,由于结构明显的非线性,需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在第五章中我们学到了以下几个内容:
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及抗震设防标准,小震、中震、大震。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在地震中和地震后建筑物的损坏对社会和经济产生的影响大小以及在抗震防灾中的作用,将建筑明确地划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各类建筑抗震设防的目标:“三水准”、“两阶段”抗震设计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分别按弹性和弹塑性两阶段设计。2.抗震概念设计。
抗震概念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预防为主,全面规划;
(2)选择有利的抗震场地,作好地基基础的抗震设计;(3)建筑布置宜规则;(4)选用良好的抗震结构体系;(5)重视防止非结构构件的震害。
3.地震作用计算的一般规定、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
(1)《抗震规范》规定的计算原则。(2)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的确定:
现行《抗震规范》的抗震设计计算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3)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考虑的重力荷载称为重力荷载代表值,重力荷载包括恒载和活载。由于地震发生时,活载往往达不到标准值,因此,在计算重力荷载可对活载进行折减。(4)水平地震作用的有关规定: ①考虑扭转藕联时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②突出屋面小房间的地震作用 ③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的规定 ④楼层地震剪力的分配
(5)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考虑。(6)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
《抗震规范》规定:8度和9度时的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①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按反应谱法计算。②网架及大跨度屋架的地震作用的计算:静力法。③长悬臂和其它大跨度结构:静力法。4.截面强度抗震验算、抗震变形验算。
(1)多遇地震下结构允许弹性变形验算:ueeh
SR(2)多遇地震下强度验算:
RE
(3)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
验算方法:应对结构的薄弱层(变形大)进行弹塑性验算,一般在强震作用下使其小于某限值,以保证结构不致倒塌。
结构薄弱层(部位)的确定:结构薄弱层定义、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结构薄弱层(部位)的位置确定。结构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层间位移计算公式:
upph
在第六章: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我学习了:
1.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及分析。
(1)框架结构震害:结构层间屈服强度有明显薄弱楼层;柱端破坏;节点破坏;砌体填充墙破坏严重。(2)防震缝破坏普遍。
(3)抗震墙(相当于剪力墙)结构的震害:连梁震害、墙肢破坏。2.结构体系与抗震等级。(1)结构体系的选择原则。
(2)抗震等级划分:综合考虑地震作用、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因素划分抗震等级进行抗震设计,可以对同一设防烈度的不同高度的房屋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设计。(3)合理设计结构破坏机制:
框架结构的破坏机制:概念设计理念: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
(4)控制构件在极限破坏前不发生明显的脆性破坏:轴压比限制:(N/bhfc);剪压比限制。
3.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1)结构抗震设计内力组合情况 1)需考虑的内力组合项
SGSGEEhSEhk SGSGEwwSwEhSEhkSGSGQSQ
SR2)承载力验算式:
RE
对于某些需考虑竖向地需作用的结构,尚需按下式验算:
SGSGEEhSEhkvSEvk
3)梁端内力不利组合; 4)柱内力不利组合。
(2)抗震设计构件内力设计值调整: 1)根据强柱弱梁原则进行柱弯矩值调整:9度和一级框框尚应符合:MC1.2MbuaMCCMb
2)根据强剪弱弯原则进行剪力设计值调整 框架梁剪力设计值调整:
lVvb(MbMbr)/lnVGb
9度和一级框架尚应符合:框架柱剪力设计值的调整:9度和一级框架尚应符合:
lrV1.1(MluaMlua)/lnVGbVvc(MclMcb)/Hn
tbV1.2vc(McuaMcua)/Hn3)根据强节点弱杆件进行节点核心区剪力设计值调整。(3)截面抗震验算:
1)梁截面验算:正截面验算、斜截面验算。
2)柱截面验算:正截面验算、轴压比的限制、斜截面的验算。3)框架节点验算:
①影响节点承载力和延性的因素:
梁板的约束作用:有直交梁的中柱节点砼抗剪强度有明显提高。轴压比较小时,压力的存在对砼抗剪强度有利,当轴压比大于0.6~0.8时,节点区砼抗剪强度随轴压力提高而降低。轴压力的存在使节点延性降低。
剪压比和配箍率的影响:应对配筋率加以限制、以使箍筋充分发挥作用,一般设计中、通过限制剪压比来实现。
②节点核心区抗震验算要求:“强节点弱杆件”的概念设计要求。③框架节点抗剪设计。(4)框架结构水平位移验算: 1)层间弹性位移验算;
2)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弹塑性水平位移验算。4.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
抗震墙结构就是抵抗侧向力的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承受水平力中的绝大部分,但并非只是抗剪或以剪切破坏为主,在高宽比大于2的抗震墙中,破坏往往由弯曲破坏控制。
类型:悬臂剪力墙、开洞抗震墙、带边框剪力墙、井筒、框支剪力墙。5.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抗震墙结构抗震构造措施。(1)框架结构构造要求:
1)梁的构造:梁的截面尺寸、梁纵筋、梁箍筋构造。2)柱构造:柱的截面尺寸、柱纵筋、柱篐筋。(2)抗震墙结构抗震构造要求 1)抗震墙的钢筋 2)抗震墙的边缘构件.在第七章: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中主要掌握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1.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及原因分析、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三要素。多层砌体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地震作用在结构中产生的效应超过了结构材料的抗力或强度。原因分为三大类:(1)房屋建筑布置、结构布置不合理造成局部地震作用效应过大;(2)砌体墙片抗震强度不足;(3)房屋构件间的连接强度不足。
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可以分成三个主要部分:(1)建筑布置与结构选型;(2)抗震强度验算;(3)抗震构造措施。
2.多层砌体建筑平、立、剖面及结构布置,砌体房屋总高度及层数限制、多层砌体房屋高宽比限制、抗震墙的间距限制和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制。
多层砌体建筑平、立、剖面布置的基本要求是规则、均匀、对称,避免质量和刚度发生突变,避免楼层错层等。
3.多层砌体房屋抗震强度验算,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抗震强度验算及变形验算、多层多排柱内框架砌体房屋抗震强度验算。
《抗震规范》规定多层砌体房屋可不进行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强度验算,也可不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整体弯曲强度验算。
多层砌体房屋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砌体墙片的抗震抗剪强度验算包括:(1)确定计算简图;
(2)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的计算;(3)各墙体承担的地震剪力计算;(4)墙体抗震强度验算。
4.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构造措施、多排柱内框架房屋抗震构造措施。(1)加强房屋整体性的构造措施; 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芯柱设置; ②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2)加强构件间连接的构造措施。
通过对《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对地震以及抗震结构设计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这门《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对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抗震设计与验算,在充分认识了地震的特点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抗震设计与验算,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我以前有许多关于地震和抗震设计的许多错误观点,它使我对这门学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丰富了我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使我们对地震灾害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学会了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有效的规避和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这次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房子抗震设计[范文模版]
房屋震后表现形式和抗震设计
一、震后表现形式:
(1)框架结构房屋一般为轻微损坏,主要是填充墙与框架连接薄弱的材料之间出现裂缝。
(2)二层以上砌体结构多数达到中等以上破坏程度,离散性较大,开裂形式多样:有X形裂缝、竖向裂缝、斜裂缝、预制板间开裂、窗四角(或二角)裂缝、悬挑构件端部墙体破坏等,主要原因是没有设置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圈梁,纵横墙之间没有搭接砌筑,也没有连接筋,砌体灰缝质量差,承重墙过薄,悬挑构件端部锚固不够,顶层墙过高,墙顶构件无拉结等。
(3)木结构破坏离散很大,各种破坏程度均有出现,主要破坏特征为屋面部分倒塌、倾斜、木柱底位移、填充土墙倒塌等;有些是由于使用年限过久,维护不够。土木结构破坏程度也较大,主要是由于土墙强度很低,填充土墙与木结构无拉结,出现土墙倾斜、严重开裂等。另有少量建筑地基遭受严重破坏,建筑物所在的场地对受灾影响较大。
主要发现的问题是震后房屋有填充墙的裂缝。
(1)问:成都现在很多楼房出现了一些裂缝,一些瓷砖或者是相关的外层有脱落,这是怎么回事,严重吗?
答:我们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防震的宽度都有一定的规定。这个防震宽度起的作用是,地震的时候允许房屋两侧的建筑策动。房子两边的建筑发生碰撞,肯定对面砖有一定的影响,按照国家规范,也允许建筑在设防烈度的时候有一定的破坏,这个破坏对结构没有影响,所以希望大家放心。
(2)问:普通市民如何简便易行检查自家震后受损的房屋是否安全?
答:我们对裂缝的判断,首先要关心它是不是对主体结构有影响,到底是哪一个部位的裂缝很重要。如果是填充墙的裂缝,危险性不是很大;如果是主体结构上的裂缝,建议在家里用简单的工具敲开,打开深一点,面积稍微大一点,看是不是里面的裂缝。
(3)问:为什么高层建筑的裂口、裂缝大?
答:作为高层建筑,越高摆度越大,位移也越大,在这种位移下,有可能一些填充墙会产生荡裂性的裂缝或者是裂痕。
二、房子抗震设计
(1)对土坯房、生木房屋应限制房屋的宽度和高度,窗洞大小要适当,并在房屋丁字接头、转角处设有一定的拉结措施,对木屋架、木檩条的选用和拉结应按国家规定标准要求。
(2)对砖混结构应按规范要求限制承重窗间墙的最小宽度、外墙近端至门窗洞口的最小距离、内墙阳角尺寸最小距离及女儿墙的最小高度;
(3)在房屋四大角设置构造柱、在屋顶下设置圈梁,门窗洞口处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在房屋的转角处、十字接头、丁字接头处设置拉结措施,并限制砂浆和砖的强度等级,使砂浆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2.5,砖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U7.5.通过对施工图纸抗震设防,从而改善了农村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使农牧区住房结构的安全性有了保证,提高了农牧民建房的积极性。
三、决定房子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1)房子的体形。体形规则、均匀、对称的房子抗震能力强。上大下小头重脚轻的房屋体形叫竖向不规则,平面局部凸出的L形、“丁”字形体形叫平面不规则,一头沉一头轻的叫扭转不规则,不规则建筑抗震能力都较差。
(2)房子的结构形式。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要比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剪力墙弱。底层框架上部砖混、带转换层的房子、底层空旷的房子、板柱体系的房子抗震能力都比较差。底层弱容易“坐”下来。
(3)房子的施工质量。照图施工、技术到位,房屋质量就好。否则设计再好,施工质量差也会出问题。
(4)房子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标号够不够,钢筋是否合格,有没有偷工减料等都很重要。
(5)房子的建设年代。较早的房子依据的抗震设防标准相对较低。由于认识水平和财力的增长,后建的房子抗震能力相对较强。
震后房屋安全鉴定常识
发布时间:2011.09.22浏览次数:
1、什么是房屋安全鉴定?
安全鉴定是指既有房屋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房屋安全鉴定单位按照现行标准对房屋结构危险程度进行等级判定;对震后房屋受损程度作出等级划分,并根据等级判定情况提出处理建议。
2、什么是房屋抗震性鉴定?
抗震性鉴定是对房屋的抗震措施是否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以及是否按现行标准提出加固意见进行判定,是加固设计的前提。经过抗震鉴定并实施加固的建筑,在遭遇到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致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生产设备,经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
3、应找什么单位进行安全鉴定?
绵阳城区的房屋安全鉴定单位是绵阳市房屋安全管理办公室。
4、应找什么单位进行抗震性鉴定和加固设计?
对震后经应急评估或安全鉴定后需进行抗震鉴定及加固的受损房屋,房屋产权人、使用人及相关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抗震鉴定;或者委托具有乙级及以上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与业务范围相对应的抗震鉴定和加固设计任务。
5、安全鉴定是否收费?
根据省、市规定,房屋安全鉴定从2008年5月12日至2009年5月11日免收鉴定费用。
6、抗震性鉴定和加固设计是否收费?
抗震性鉴定和加固设计是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要收取有关费用。
7、我市目前什么房屋可申请房屋安全鉴定?
1、住宅部分:在房屋安全应急检查过程中,标示为“停止使用”和对标示“加固后使用”有异议的住宅房屋,申请人可向绵阳市房屋安全管理办公室申请鉴定。标示为“可以使用”的住宅房屋暂时未受理鉴定申请。
2、公建部分:在房屋安全应急检查过程中,标示为“停止使用”原则上由产权人组织鉴定单位进行鉴定;产权人确有困难的,可向绵阳市房屋安全管理办公室申请鉴定。咨询电话:2234369。
8、房屋安全鉴定由谁申请?需准备什么资料?
房屋安全鉴定以幢为单位,由产权人自行提出申请,也可委托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单位提出申请。房屋安全鉴定申请书可在绵阳房地产网(网址:www.xiexiebang.com)下载,也可到房屋安全鉴定工作临时办公地点(桃源酒店一楼)领取。房屋安全鉴定申请所需资料应按申请书备注栏中要求准备。
9、房屋安全鉴定时申请人应做好什么工作?
房屋安全鉴定申请人在接到房屋鉴定现场勘察通知后,须告知该幢房屋所有产权人配合鉴定技术人员做好房屋安全鉴定现场勘察工作,并将鉴定报告向该幢房屋所有产权人公示。
10、安全鉴定和抗震性鉴定有什么区别?
(一)、技术标准不同
安全鉴定根据《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房屋安全鉴定依据的标准是《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震后房屋安全鉴定还需依据《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进行鉴定。
抗震鉴定依据是《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及国家颁布的相关抗震设计规范和规定。
(二)、目的不同
房屋安全鉴定目的:
A、为有效利用即有房屋,正确判断房屋结构的危险程度,及时治理房屋,确保使用安全,适用于既有房屋的危险性鉴定。
B、针对震后房屋的受损情况,判定该房屋在采取加固措施或稍加维修后是否仍可继续使用。抗震鉴定目的:
A、建筑抗震以预防为主,严格贯彻国家建筑抗震设防规范和标准。经抗震设防后,能减轻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程度,避免人员伤亡。
B、经鉴定或加固后符合标准的建筑,在遇到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至于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生产设备,经修理后任可继续使用。
(三)、鉴定结论不同 安全鉴定结论
房屋安全鉴定根据结构承载能力分A、B、C、D四个等级,同时对震后建筑按破坏程度分为基本完好、轻微损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倒塌。抗震鉴定结论:
1、根据建筑结构形式,作出是否满足国家相关建筑抗震设防规范,标准的结论,提出变更设计的建议。
2、震后建筑的破坏情况不是抗震鉴定的直接依据,抗震鉴定要根据建筑整体抗震性能对其判断,并找出其整体和局部的薄弱部位,提出其加固的结论。
11、房屋安全鉴定结论中A、B、C、D各表示什么含义?
A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发现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
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C级: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第三篇:结构抗震概念设计论文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结构抗震概念设计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一、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提出原因及必要性
每栋建筑物都是一个空间结构体,在荷载作用下各构件并非是以脱离体系的单一构件独自工作,而是以相当复杂的方式共同工作,精确计算其作用和受力是相当困难的,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尤其如此,由于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构件受力状态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人们对地震时结构响应认识的局限性和模糊性、理论计算中的假定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性,注定了在现阶段无论计算工具再如何发展,计算过程再如何严格,其结果也只能是一种比较粗略的估计,甚至有时还根本无法计算。
显然在结构设计中,仅依靠现有理论进行抗震计算往往不能满足结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无法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因此在不确定因素众多,受力状况复杂的结构抗震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提出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涵义
所谓抗震概念设计,一般是指不经过计算,尤其在难以做出精确理性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依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结构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实验现象和工程经验中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从总体的角度来进行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从而从根本上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三、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一)建筑场地的选择
地震造成建筑的破坏,除地震动直接引起结构破坏以外,还有场地条件的原因,诸如:地震引起的地表错动与地裂,地基土的不均匀沉陷、滑坡和土体液化等。因此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建筑场地是减轻建筑物地震灾害的第一道重要工序。
(二)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及竖向剖面的布置建筑物平面和立面的规则性是抗震概念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规则的建筑方案体现在: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基本对称;结构体型简单;抗侧力体系的刚度和承载力上下变化连续、均匀。因为,简单、对称的结构容易估算其在地震时的反应,容易有针对性的采取抗震措施并对其进行细部处理。因此,这就要求建筑专业的设计人员具有一定的抗震知识素养,应该对所设计的建筑的抗震性能有所估计,避免采用抗震性能差的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三)结构体系的确定和结构布置
结构体系的.确定是结构设计中头等重要的大事。结构设计时应通过综合分析使结构体系尽量合理且经济,应优先采用抗震能力强、延性好、耗能能力强、便于施工且具有多道防线的结构体系(如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设置耗能连梁的剪力墙结构等),避免采用抗震能力较低的结构体系(如板柱-剪力墙结构,单跨框架结构等),尤其应避免采用看似“合法”(符合规范)但不合理的结构体系(如当房屋高度接近规范框架结构类适用高度上限时,仍采用框架结构,震害表明,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小,整体性较差,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此情况下应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为宜)。
而在结构布置时,应采用概念清晰、传力途径明确的布置方式,尽量避免造成结构扭转、平面和立面的里出外进、竖向传力杆件的间断与不连续等问题。
(四)多道抗震防线的设置
单一结构体系只有一道抗震防线,一旦破坏就会造成建筑物倒塌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当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地震动卓越周期相近时,建筑物由此而发生的共振,更加速其倒塌进程。而如果建筑物采用的是多重抗侧力体系时,第一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在当第一道抗侧力防线因共振而破坏,第二道防线接替工作,建筑物自振周期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与地震动卓越周期错开,使建筑物的共振现象得以缓解,避免再度严重破坏。在双重结构体系中一般应优先选择不负担或少负担重力荷载的竖向支撑或填充墙,或轴压比值较小的抗震墙、实墙筒体等构件作为第一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框架-填充墙结构中的填充墙,单层厂房纵向体系中的柱间支撑,均可作为各自体系中的第一道抗震防线。如因条件限制,只能采用单一的框架体系,则框架就成为整个体系中唯一的抗侧力构件,此时应采用“强柱弱梁”型的延性框架。
在地震作用下,框架梁成为第一道抗震防线,框架柱为第二道抗震防线,用框架梁的变形去消耗地震能量,使框架梁的屈服先于框架柱的屈服,从而保护了框架柱的相对完整,最终达到“大震不倒”的要求。
(五)结构抗震设计关键点的把握
在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中,还应注重对结构体系中的关键部位(如薄弱层,加强层等)、关键部位中的关键构件(如加强层的重要竖向构件、转换层的水平转换构件等)、关键构件中的关键节点(如梁柱节点,柱根部位等)几个关键点的把握,从而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强柱根弱杆件”的设计理念。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不是拒绝进行复杂结构设计,而是要求在处理复杂结构设计时明确:什么是结构设计的最佳选择?采用不合理的结构方案或结构布置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需要采取哪些补救或加强措施,并对这些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出客观的评价,以保证结构性能目标的实现,确保房屋安全。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不是指手画脚的空洞说教,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实实在在的工作。
第四篇:建筑抗震设计教案2
建筑抗震设计教案
撰写: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学院党育
教材:吕西林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第三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书: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统一培训教材 场地、地基和基础
一、建筑场地的抗震设防要求
2.1 1.建筑场地指建造建筑物的地方,不同地质条件的场地,地震时的破坏情况不同。分为:有利、一般、不利、危险四种。2.各类地段划分规范表4.1.1 1)土的类型(基岩、坚硬土、中硬土、软弱土)土的类型划分:性状和剪切波速。表2-2。等效剪切波速。
培训教材,p33,图4-1, 4-2例。场地类别
规律: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震害重于硬土地基;深土层土地基上建筑物震害重于浅层。与土的类型和覆土层厚度有关,分为I—IV类。表2-3 例2-1 3)局部地形
孤立的小山包和非岩质的陡坡,震害较平地的建筑物重。地震力放大1.1~1.6。4)断裂带
8度以下;非全新世活动断层;8,9度时,断裂带覆盖土层厚度分别大于60m,90m,不考虑。
否则应避让断层一定距离,规范表4.1.7习题1 5)液化
2.3 液化:地面运动使得饱和砂土和粉土颗粒相对位移,结构趋于密实,孔隙水排泄不出去,水压力增加,砂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为0,类似于液体。图2-2 影响因素:土层的地质年代,液化层埋深,地下水位深度,地震烈度和持续时间。液化判别:二阶段:初步,试验
初步:a,地质年代,地震烈度;b.粉土黏粒含量;c 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 例题
试验:a标准贯入试验,打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即实测锤击数小于容许值,液化。
b液化指数和液化等级
液化除与液化土质有关外,还与此土层的厚度和埋深有关。故引入液化指数,式(2-13)液化等级是对液化指数的定性描述,由此来选择相应的工程措施,表2-8,2-9
二、地基和基础的抗震验算
2.2 1.地基、基础的区别,天然地基的概念。
2.地基很少会造成的建筑震害,但一旦发生很难修复。为简化计算:大部分建筑物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抗震承载力计算。桩基的抗震性能优于一般结构,故有特殊的规定 3.考虑抗震承载力验算: 1)地基的抗震承载力比静强度提高。,表2-5 2)基础的压应力满足: 3)单桩时,
第五篇:抗震精神
抗震精神
前一段时间看了一部电影《唐山大地震》,根据小说《余震》改编,描述1976年唐山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32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悲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的强烈地震,顷刻之间使24万同胞遇难,百年工业重镇毁于一旦。西方一些新闻媒介曾说:“唐山从地球消失了”。然而,让世界惊讶的是,历史并没有按照西方一些人的预言发展。唐山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公而忘私、患难与共、自强不息、顽强奋斗、拼搏进取,在一片废墟上开始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伟大壮举。震后第一个十年,我们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新城,创造了人类同自然灾害斗争史上的奇迹;震后第二个十年,我们积极实施国民经济振兴计划,“七五”时期赶上了全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八五”时期超过了全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跨入了经济发展较快城市行列;震后第三个十年,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狠抓第一要务,按照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目标,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走在了全省最前列。我们深深体会到,在抗震救灾和快速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抗震精神”是党的历史先进性和时代先进性相结合的必然体现,没有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弘扬抗震精神,就不可能有繁荣美好新唐山的今天。
1996年江泽民同志为纪念唐山抗震20周年题词:“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把新唐山建设得更繁荣更美好。”这是对抗震精神的高度概括。在地震灾害面前,唐山人民不怕艰难困苦,用生命、鲜血和汗水铸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抗震精神。公而忘私,就是勇于牺牲,甘于奉献。在地震发生后,无数的党员群众从废墟中爬出来,不顾家人的安危,自发组织起来,救人、保护国家财产。在恢复建设和快速发展时期,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舍小家为大家,把全部的心血献给了唐山的恢复和发展。患难与共,就是心系群众,同甘共苦。在地震灾害面前和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建立了患难真情。在震后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数十万唐山人少则几户、多则几十户同住一个抗震棚,组成一个大家庭,互让一碗水,分吃压缩饼干,一起照顾伤员,患难与共。在恢复建设和快速发展阶段,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同舟共济,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改革发展乐章。百折不挠,就是知难而进,奋力拼搏。在毁灭性的大地震面前,唐山人民不是捶胸顿足地哭泣,而是表现出了从来未有的镇定、从容、举重若轻和不屈的抗争。残酷的命运和无情的灾难,铸就了唐山人坚强的性格,他们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困难挑战,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在震后很短的时间内就挖出了“抗震煤”,炼出了“抗震钢”,发出了“抗震电”,生产了“抗震瓷”,种上了“抗震麦”,使工农业生产很快恢复到震前水平,创造了人定胜天的伟大壮举。勇往直前,就是负重奋进,敢于争先。唐山人民素有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优良品格,无论是在与震灾斗争中,还是在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新时期,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进取精神。正是有了体现党的先进性的抗震精神,唐山各级党组织和大共产党员带领人民战胜灾难,才实现了快速发展。
灾难中的日日夜夜,那些坚守、自信、担当,那些真诚、善良、博爱,想阳光照亮了天地,温暖着人心。灾难,让中华民族迸发出气壮山河、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互助精神,看到了迎难而上百折不挠、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多难兴邦、忧患砺党——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锤炼和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将激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明天!我们一定要将这伟大的民族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