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改进企业报告
第六章:审计师在企业报告中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
审计师在企业报告中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委员会需要研究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审计师目前在企业报告中所发挥的作用:
1.就历史财务报表作出报告。该报告是以下列若干基本概念为前提的:(1)独立性;(2)两个层次的保证措施——审计和复核;(3)就财务报表中的某些判断作出报告;(4)标准化的报告。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经过审计。至于非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进行审计、审计到什么程度,则由企业与其财务报表的用户进行谈判决定,法律对此没有规定。但有些非上市公司,如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法律就要求其财务报表经过审计。其他非上市公司是否经过审计,取决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规模、筹资方式、用户所面临的风险。
2.专项报告。审计师也会对企业会计记录中的某个数据提供特殊目的的报告,是否提供这些报告,取决于企业与用户的谈判。这方面的例子有,为满足证券包销商的需要,对某些财务指标作出审计报告;为满足贷款人的需要,就是否符合信贷合同的规定作出报告。与财务报表审计所应用的程序不同,专项报告所采取的程序是由用户规定的。专项报告通常仅仅说明其采用的程序以及审查结果;至于企业报告中包括哪些内容、所采用的程序是否充分,审计师通常并不发表意见。
3.关于内部控制的报告。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服务于多种目标。最为常见的是以下三个:资产的保管情况、交易的授权情况、是否保持准确的记录。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作出报告尽管并不是强制性的,但是,上市公司的管理部门有时也对此作出报告。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其企业报告(特别是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并且公开解释会计责任的履行情况。然而,即使管理部门就企业的内部控制作出公开报告,审计师很少这样做。有关内部控制的报告,通常要就管理部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判断予以确认,并就这类判断是否得到公允表述发表意见。
4.关于预测财务报表的报告。审计准则允许审计师对预测财务报表进行检查和报告。由于上市公司在其公开报告中很少包括预测报表,审计师很少就预测财务报表提供审计报告。倒是非上市公司经常根据客户的需求这样做。有关预测财务报表的标准审计报表通常包括以下意见:(1)预测报表是否符合指南的要求;(2)预测报表是否以基本假设作为其合理基础。
用户对审计的需求
委员会在研究用户对审计的需求时,着重于以下三个方面:
(1)审计的重要性。即,用户对审计作用的评价;审计对于用户来说,效益何在;用户在哪些方面对审计不满意。用户认为,由于三个原因,审计师提高了财务报表信息的重要性。第一,审计程序,比如,观察、督查、重算以及确认等程序,保证了所报告数据的准确性;第二,审计重视且鼓励改进内部控制系统。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减少了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中的潜在错误。第三,通过审计,保证管理部门遵循会计准则。
(2)将审计的范围予以扩大。这么做,用户将得到怎样的好处;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审计,其效益是否存在差别。对于是否要扩大审计范围,用户存在不同意见。总体来说,用户并不赞成对管理部门讨论和分析作出报告。他们只关心两点:第一,他们担心审计师对此进行审计,不利于管理部门提供主观信息,这些信息很难证实,但对用户十分有用;第二,他们感到不明确的是,审计师是否对企业的经营有充分的理解,是否具备足够的技巧对管理部门讨论和分析进行有效审计。
(3)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审计师的分析性评价意见。审计报告是否应当限制在高度标准化的报告格式内;根据特定企业的情况或特定情形,审计师提出自己的意见,是否有助于用户。绝大多数用户对此表示支持。他们认为,审计师通过审计活动所掌握的情况要比审计报告中所包括的内容丰富得多,他们希望能够共享这些信息,特别是有助于评价企业收益质量的信息。用户赞成审计师就以下方面提供意见:第一,审计范围和发现的问题;第二,在备选的会计原则中,企业所选择的会计原则,特别是同一个行业的其他企业采用的会计原则;第三,管理部门为编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重大假设和估计的合理性;第四,与资产变现有关的风险。
改进审计工作的建议
围绕改善审计工作、改进企业报告,委员会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议。在提出这些建议时,委员会考虑了用户对审计的需求、满足这些需求的不同途径、各种备选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委员会的建议包括四个方面,有两个与委员会的企业报告模型有关,第三个与审计报告的分析评价意见有关,第四个涉及其他问题。
建议一:允许审计有一定灵活性。接受审计的信息要素、接受审计的程度等,由企业与企业报告用户协商决定。对企业报告中其他要素所提供的保证,不可能超过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保证。委员会并不是强制地建议扩大审计范围,而是提供灵活性概念,理由如下:第一,用户对被审计的信息需求存在差别;第二,提供被审计的信息的成本存在差别;第三,委员会所获知的有关用户对被审计信息的需要以及提供这些信息的成本,是基于企业报告的现状而言的;第四,委员会的结论是,审计师对财务报表要素的保证程度,决定着对其他要素保证程度的极限。
建议二:审计职业应当介入综合模型的所有信息。为处理企业报告综合模型中的各类信息,现行准则已不适应需要。现行准则着重于财务报表和会计记录的审计和复核。然而,模型包括了会计记录中所没有的信息,例如经营战略。模型还包括了目前审计师所没有涉及的信息类型,比如机会和风险。如果要对模型中的各个要素作出报告,就要求制定新的准则,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有新的审计技巧。
建议三:新成立的审计保证特别委员会,应当着眼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就委员会综合模型中的评价意见进行研究,并作出结论。审计报告模型历史上划分为编制者的责任和审计师的责任。财务报表编制者在财务报表中提供信息,审计师就财务报表是否与公认会计原则一致发表意见。财务报表编制者作出判断,由审计师进行验证。其结果就是财务报表的高度标准化。但是,审计师是否也可以对被审计的对象提出主观意见呢?委员会通过对观察用户的信息需求、审计师评价的作用和提供审计师评价的难点及其措施几方面的研究,认识到了审计师评价的重要性。为此,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成立了审计保证特别委员会,以对审计保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考虑如何推进改革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新的委员
会将在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考察审计师的工作以及用户的信息需求。
建议四:会计职业界应当继续研究审计师在企业报告中的作用这个问题。委员会在研究用户的信息需求的过程中,搜集了有关内部控制报告、企业报告可信度、对审计师独立性的要求、纠错责任等方面的信息。并对审计师在企业报告中的作用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七章:推进企业报告的变革
当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企业报告的变革。能否实现这一要求,取决于影响企业报告信息的多种因素,包括各方面态度、法规、习惯、机构以及惯例。下面就如何推进企业报告的变革提供建议。
建议一:国际和各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监管部门应当更加重视用户的信息需求;应当鼓励用户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合作,更多地参与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企业报告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客户提供有用的信息。在美国,有关用户的信息需求在企业报告中的作用,几乎没有什么争议。但是,却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普遍认为用户的信息需求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对用户的信息需求知之不多,或者说用户对此缺乏足够的投入。这个矛盾在所有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中普遍存在,包括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就目前来说,用户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参与很少,对企业报告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经济决策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为了改进这种状况,他们应当鼓励用户更多地对草案发表意见,或参加听证会,或参加实地测试活动,还可以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吸收资深的用户代表,专注于用户的信息需求。
建议二: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当继续与其他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进行合作。这一建议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第一,制定国际会计准则是实现国际会计协调的重要任务;第二,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时,应当像美国目前所承诺的那样,建立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以上强调着眼于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供了一个框架。为达到以上要求,可行办法就是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时优先考虑企业报告的基本目标。这一方法将能够使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能够真正服务于用户的信息需求。
建议三:立法机构、监管部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当针对没有根据的指控,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以鼓励企业披露前瞻性信息。委员会的研究结果表明,现行的诉讼环境对于披露前瞻性信息有着不利影响,委员会本来应当提出的有关前瞻性信息的建议,也不便详细展开。为了解决没有根据的指控对于企业披露前瞻性信息带来的消极影响,有三个方面可以采取措施,即立法机构、监管部门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立法机构、监管部门可以采取措施来保护那些披露前瞻性信息的企业,也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制止没有根据的指控。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可以就披露前瞻性信息制定有关条款,以减少没有根据的指控的威胁,从而保护企业披露前瞻性信息。
建议四:应当鼓励企业按照委员会提出的综合模型改进其企业报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当考虑允许企业进行尝试,按综合模型进行报告。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监管部门的支持下,根据综合模型提供的信息可以作为现行财务报告的补充资料,也可以代替目前披露的全部内容或部分项目。这样一来,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当对这一尝试予以支持。为改进企业报告所作的尝试,有的已经取得成功。例如,几年中,参加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实地测试活
动的企业,已经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建议五: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当有长远眼光,着眼于企业的未来环境及其用户的信息需求,以保证会计准则体现未来发展方向。企业向其用户提供的信息,其相关性受到持续变化的环境的影响。经济、技术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用户对企业信息的需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当采取系统措施,时刻关注并掌握这些变化,以合理安排其日程,有效地利用资源,以使会计准则更好地适应变化着的环境。没有人能够对未来作出详细的、准确的预测,对未来的预测和评价也不是委员会的任务。只是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个轮廓,以便为会计准则制定工作提供必要依据。如果总是在问题出现后才作出反应,将使会计准则总是落在用户信息需求的后面。即使一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也不一定能保证总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就必须考虑影响企业报告环境的各种趋势,其中包括人口统计、传媒的介入以及行政监管等对经管责任的影响;筹资机制如何变化;目前广泛依赖企业的机构是否将失去地位,或者为新的机构所取代。总的来说,还包括各类机构及其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包括主权概念、以及知情权与保密权之间关系的未来变化。
建议六:监管部门应当考虑的是,对于有关企业披露所有信息的规定,目前是否有替代措施。在制定长期规划时,应当考虑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就企业来说,需要保守秘密,而就企业报告用户来说,他们有权掌握企业的情况。许多人认为,这个矛盾将在未来变得更加尖锐。这就表明,针对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所有的信息,应当找出替代方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并改善资本的配置。探求替代措施,可从两大背景着手。一是有效市场理论。随着所披露信息的增加,不管个人投资者事前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信息,新披露的信息都会在股价上体现出来,机构投资者根据保密协定获得信息以后提高了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否不会损害个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二是针对目前信息提供机制的替代方法是迅速的、不断进步的信息技术及其对披露制度的影响。可以通过加密技术以及其他措施,从而在信息披露方面达到以区别对待的目的。
建议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当成立一个协调委员会,以保证本报告中提出的各种建议为有关机构和部门所考虑。根据本报告,协调委员会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制定计划,以保证委员会的建议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监管部门等方面认真考虑;第二,游说包括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监管部门在内的各方面,严肃地考虑各项建议;第三,在必要的情况下,建议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作用、结构、工作程序等进行调整,为实施本报告的各项建议创造一个好的环境;第四,研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是否应当以及如何协调用户和报表编制者的力量,为具有共同需求的用户和编制者寻找达成一致意见的途径;第五,考虑怎样才能改善不利于企业披露前瞻性信息的诉讼环境;第六,推动企业报告的改进,关注用户的信息需求;第七,为了促进会计准则跟上企业环境的变化,协助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进行研究,并向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制定长期规划的建议。以上职能应当使协调委员会能够成为实现委员会建议的催化剂。补充知识: 前瞻性信息,又称预测性信息或者未来导向信息,是指在决策有用观念指导下,企业在传统的以面向过去为主体的财务报告或者公司报告中,增加对未来期间的财务或者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第二篇: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以及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就越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全党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迫切需要。市场经济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使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也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丑恶的社会现象。市场经济的这种双重效应,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增强干部职工对我们党的信任、增强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增强共产主义的信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市场经济的积极影响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消极影响得以最大限度的遏制。
第二,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快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发展是硬道理,改革的目的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发展社会生产力,包括发展物质生产力和发展精神生产力。思想政治工作是做物质生产力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的工作,它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可靠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者是精神生产力的主导因素,他们在推动精神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无论是发展物质生产力还是发展精神生产力,都离不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我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特点。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形成之中,企业职工从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知识结构到行为方式等都表现出很大差距,没有与市场经济完全接轨。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搞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干部职工扭转陈旧观念,才能提高干部职工对当前形势的认识,增强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才能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的建设上来,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
第三,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持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目前,我们烟厂由于受国家或行业体制性、政策性和结构性等方面问题的影响,导致产量规模受限、税赋增加等等,对正常的生产经营有一定的影响。对此,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向企业广大职工讲清楚这种困难是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特殊性的困难;才能教育和引导企业广大职工牢固树立自己起来解放自己、自己起来救自己、自己起来发展自己的思想;才能教育和引导企业广大职工树立识大体、顾大局、为国分忧的观念,把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化作解困发展的强大动力;才能教育和引导企业职工自觉地维护稳定,倍加珍惜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换来的业绩,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好形势。
第四,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现阶段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容易产生和滋长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只有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使党员领导干部头脑清醒,方向明确,立场坚定,做到“变革不变质,转轨不转向”。
二、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第一,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首先,从国内的经济环境看,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使职工的思想观念、劳动方式、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有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又出现了破产,这就难免出现不稳定的因素。要保持国家的稳定就必须要稳定职工队伍。这就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其次,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和国际市场的竞争。我们无论参与国际市场的角逐,还是国内各企业之间的竞争,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基本前提,如果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来考虑,势必论为尔虞我诈、相互排斥的赤裸裸的商品交易。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想长期站稳脚跟,就需要职工的爱国精神做保障,所以培养职工的爱国精神,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第二,对外改革开放的实行,给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任务。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然而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也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涌入我国。因此,要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就必须把教育职工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第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为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因此,必须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来解决。而不能用堵塞、压制、强迫命令的方式,这一根本变化,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新的天地。
第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新任务,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赋予了新内涵。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而业务素质的提高是建立在思想素质的基础上,离开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就会丧失政治方向和缺乏精神动力,所以实现工作现代化,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
三、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
一是激发职工为实现共同理想和现阶段目标而团结奋斗的精神粮食。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是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这是需要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思想政治工作,则是激发企业职工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而团结奋斗的精神食粮。
二是培养“四有”职工队伍的根本措施。社会主义企业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细胞,除直接担负着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任务外,还担负着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的历史重任。为此,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根本措施,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无限忠心,对事业执著追求和对企业无私奉献的“四有”职工队伍。
三是提高企业职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要着眼于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因此,要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掌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要深入进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引导职工增强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坚决同利用封建迷信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及一切违法现象作斗争。要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引导职工遵守道德规范,做好公民、好职工。
四是提高领导班子素质,建立优秀企业家队伍。企业搞得好坏,领导班子的素质高低是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要提高素质就要加强学习。首先是学习理论,而且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其次,就是抓住重点学。当前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再次,要树立良好的学风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如何创新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创新,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找准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选择有效形式,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
1.要坚持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创新。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要紧密结合新形势加以继承和发扬。同时还必须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总结新经验。
2.要充分发挥宣传媒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和现代化手段,发挥大众传播工具的作用,打破传统教育时空上的限制,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渠道,不断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给教育对象多种选择,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3.要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力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等各种创建活动使职工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4.有效运用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这两个载体,赋予思想政治工作以新的活力。要突出“以人为本”,不断加大企业文化的建设力度,培育富有时代特色的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倡导树立反映企业精神的“四个形象”:即干部的公仆形象,党员的先锋形象,职工的主人翁形象,青年的接班人形象,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为企业改革和振兴努力拼搏。
5.注重运用典型影响和带动群众。发现培养典型,宣传推广典型,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总之,在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新形势下,只要我们认清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他的特点和作用、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把握关键、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够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为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做更大的贡献。□
(编辑/刘佳)
第三篇: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等诸多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规律,开展新工作,为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服务,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课题。
一、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构、队伍和格局发生了新变化。由于油田企业改造,以编制定员为标准,以竞争上岗为手段,企业组织和人员结构进行了优化,各级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机构及人员,也都进行了重组和精简,特别是在基层单位,原有的政工部门合并,兼职人员增多,无疑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加大,矛盾和问题也更加凸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和对象发生了新变化。由于油田垄断局面的打破,油田企业在竞争发展过程中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竞争手段和服务理念都发生了深刻变革。经过竞争上岗后的员工年龄和文化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员工队伍趋于年青化,文化层次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员工的价值体现、独立思考判断能力越来越强,思想多元化特点越来越明显。
(三)员工中思想问题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油田企业的机制转换和三项制度改革力度加大,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竞争上岗、双向选
择、绩效考核及住房、养老、医疗、福利等制度改革,给员工思想带来了许多困惑和阵痛,员工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思想追求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
(四)误把投入当产出,在不少人眼中,思想政治工作自成体系。目前政工人员总体上对生产经营的把握是不够到位的,一级抓一级,很大程度上是在就党务抓党务、就宣传抓宣传、就活动抓活动,在考核上也习惯于把开会、发文件、谈心、新闻上稿这些措施性工作归结为工作成绩,投入产出比的概念相对比较模糊,工作刚开始就出数字、出效果等现象时有出现。在很多人眼里,政工系统自成体系、自我服务,与生产经营之间的结合并没有我们要求的那么紧密。
二、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适应社会和企业变革的需要,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从中找到一套既符合时代特点,又切合油田企业实际的运行机制,才能获得时代的强大生命力。只有与时俱进,用全新的视角,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渗透、结合于生产经营和管理全过程,有效防止和解决“空对空”、“两张皮”,充分发挥好“生命线”作用,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继而转化为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力。新形势下,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按照现代企制度的要求,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网络和运行机制。在实践中,一是抓“班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核心网。在“班长”中实行“一岗两责”,推行思想政
治工作责任制,同时双管齐下加大对分管领导的责任制。二是配齐配强政工人员,编织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网。三是创新机制,建立一支“大政工”的群体网。在现行的油田企业体制下,仅靠单一的机构和有限的专兼职人员,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大政工”观念,有效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新机制、新格局,并做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任务与行政管理、生产经营任务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从而建立一个以领导班子负全责,以专兼职人员为骨干,以部门管理人员为主力,以班组长为基础,广大党团员积极参与,覆盖全员和生产全过程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化网络和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如果说网络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保障,那么具有感召力、吸引力、战斗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是改革中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当前,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运行机制、工作体系、管理理念的创新,更要按照把中国石化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的目标要求,打破旧模式,构建新思维,敢于在观念、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调动员工积极性,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企业尊重人、培养人、凝聚人、激励人的“生命线”。
——以人为本,解决好发展和改革中员工的思想问题。首先,要坚持贴近基层、贴近员工,把企业发展和改革中的难点、员工思想中的疑点和员工普遍关心的热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利用交流
沟通、真诚互动、活动载体、激励机制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做到真正把握员工思想脉搏,解决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和动力。
——加大激励机制,以人为本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针对当前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我们在开展员工思想教育、形势任务教育,解决员工实际问题中,要避免方式方法上的“一刀切”、“一锅煮”和我说你听的简单做法,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企业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中吸取营养,用人性化、个性化的处理,解决员工的思想困惑和问题。
(三)扩展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在方式方法上创新,更要在活动载体上有所突破。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体系,并在科学有效的管理中,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型企业打造和多种教育、宣传、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解决好教育和管理“两张皮”的问题,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利用职代会的载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形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员工素质教育、企业员工规则教育、“五五”普法教育等,增强员工的主人公意识,在教育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的作用。
——利用厂务公开的载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厂务公开不仅是国企深化改革,推进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和形式,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和动力之源。实行厂务公开,让广大职工群众知企情、参
企政、议企事,不仅是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需要,更是强化民主监督、推行企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利用信息网络载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求我们观念的开放性、内容的多样性、教育的时效性,同时也要求我们方法的科学性、艺术性。信息网络的丰富内容、快捷方式和互动性强、趣味性大的独特魅力,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平台。通过网络开办员工素质教育课题、员工论坛和设立领导信箱等,在互动中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渗透到企业发展、改革和管理的全过程。
——利用企业文化活动载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在我们胜利油田呈现出勃勃的发展生机,但是,由于诸多的因素困扰,企业文化在相当的基层单位无法落地,通过在员工中广泛开展崇尚学习,激励创新学习型企业创建、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载体,将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打造和谐而充满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团队,为各项目标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第四篇:论企业持续改进活动的实施策略
论企业持续改善活动的实施策略
持续改善是指“对企业不同领域或工作位置上所做的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一般来说,企业管理分两部分,一块是维持,另一块即改善。维持是基本的工作,而改善就是持续改进的工作。持续改进不仅仅是制度,更是方法。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升营运效率、效益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持续改进。持续改善的关键因素是:质量、所有员工的努力、介入,自愿改变和沟通。持续改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全员参与的改善提案制度。改善提案不同于提案改善,改善提案是先改善后提案,即先去做,先去改善,然后再提案,与以往的提案制度是不同的。精益生产的改善提案制度是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基础,从全员的削减浪费开始。
全员发表会制度。不管是改善提案,还是改善大课题,都要以成果的发布作为鉴定成绩的结果。发表的成果或结果不仅仅只是在会议室里,而且要体现在现场实际的改善,如工装改善比原来好用了,节省了多少时间,多少成本;某个制造的流程或者是业务的流程改善了,节省了多少时间,多少成本等等。
中高层的课题改善制度。每一位领导,每一位干部都需要引领一个课题,可以定义为大课题、焦点课题,多涉及到流程改善等较大方面的改善。
专家诊断、总经理/董事长的诊断制度。目前还有哪些问题?下一步需要往哪里走?这需要外部专家,总经理/董事长给出指引。同时,诊断的过程也是检验前段改善效果的过程。
改善工具的全员培训,这是持续改善的实施基础。不掌握改善工具就无法去改善,即使去改善也是无从下手。因此改善工具的训练是必修课。包含从新人到老员工,从基层到领导各个层面的培训,学习。
实现快速改善。快速改善活动可以激发了兴奋、创新、投入和负责,而且向每个人展示出,迅速改善是可能的—不必等待别人的行动,也不必花费大量金钱。当然,试点项目的改善目标流程应该满足以下5个条件:
•当前流程运行是否低效;
•如果该流程得到改善,客户是否会受益;
•流程改善的好处是否明显;
•团队实现流程改善的可能性有多大;
•参与的人员是否会成为持续改进的优秀宣传者。
快速改善项目不仅将展示持续改进的潜力,而且将培训出一批有经验的实施者,项目结束后,项目团队会解散,而其中的成员可以传播他们学习到的技巧和知识。
具体到持续改善的手段,一般有标准化、6S管理、消除浪费等几个部分。
标准化。为了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企业必须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对人员、信息、设备和原材料的使用,每天都需做出计划,利用关于使用这些资源的标准有助于提高计划的效率,如果在计划的执行中出现问题或偏差,企业领导就应及时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并将现有标准修改或完善,以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标准是持续改善的固定组成部分,它为进一步完善提供基础。
6S。任何一个具有生产组织职能的企业来说,如果是一个负责任的生产商并且想成为世界一流的公司,那6S作为基础是应该必须实施的,对每个岗位和个人都必须单独确定6S规则,制订有关6S标准并使之遵守。
消除浪费。任何工作是由一系列的过程或步骤组成的,从原材料或信息开始,到产成品或服务结束,在每个过程中都应增值,然后进入下一过程,在每个过程中作为资源的人和设备要么使产品增值,要么无,浪费就是指每个没有使产品增值的活动或过程。一般将可能引起浪费的原因划分如下: • • • • • • • 过量生产引起的浪费 库存引起的浪费 次品/返工引起的浪费 动作(行动)的浪费 生产中的浪费 等待所产生的浪费 运输过程中的浪费
最后,持续改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任何组织与个体进步和成功的途径。追求“一蹴而就”,未见得能够成功;而持续改善首先要转变观念,“态度”是持续改善乃至任何管理方法成功的保证。可以这样说:持续改善是创新和变革的基础。
第五篇:论如何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
论如何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
一、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加强和改进生产一线班组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可以用经济学的木桶原理(也叫短线决定原则)来加以诠释。
一个木桶是由若干块木板条组成的。它能盛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也不取决于各块木板的平均长度,而唯一地取决于最短的木板。
在管理工作中,短线决定原则对我们有三点重要启示:
1、要了解真正的薄弱环节之所在。做为一名主要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和掌握真正的管理薄弱环节在哪儿?为什么说“真正的短线”?因为有假象,有时好像是短线,但不是真正的短线。所以,一定要了解知道真的短线之所在。
2、当你发现短线时,怎么解决它?必须先扫除体制上的障碍。因为短线的解决不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体制上的问题解决好了,短线问题就好解决了。
3、解决任何短线都需要有追加的投入。没有追加投入,问题是不能解决的。那么现在从哪里来寻找追加的投入?就靠我们在管理中具体想办法,而且投入时应注重效率问题。
从短线决定原则和对我们的三点启示,我们可以对加强生产一线班组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作这样的概括:
1、班组建设是企业系统建设的最基础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要让国有煤炭企业这个“木桶”盛更多的水,那么就必须
补齐班组这块短板,即必须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
2、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最基础的管理,也是国有煤炭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之所在,要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和改进生产一线班组管理,提升班组管理水平,班组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才能提升。
3、班组的发展质量决定着企业发展的质量,企业要又好又快发展,班组必须首先要又好又快发展,否则,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根据短线决定原则,结合国有煤炭企业班组管理的现状和实践,我们认为加强和改进生产一线班组建设应按照这样的路径去走,即:明确“三个定位”,设定“四项目标”,跳出“一个圈子”,处理好“三个关系”,抓好“八个落实”。
1、明确“三个定位”:一是要明确,班组的安全生产就是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要实现安全零目标,班组首先要实现安全零目标,只有班组安全,才能企业安全,只有班组安全发展,才能企业安全发展,所以生产一线班组是企业安全发展的第一道防线。二是要明确,工会是党和行政组织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车间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小组是桥梁的基座,是职工之家的支柱,所以说班组是工会工作的桥头堡。三是要明确班组建设是创建学习型工会小组的最佳切入点,是创建学习型车间工会的突破点,是创建学习型工会的制高点。
2、设定“四项目标”:一是要把生产一线班组建设成为固若金汤的安全生产“马其诺防线”。二是要把生产一线班组建设成为工会的“桥头堡”。三是要把生产一线班组建设成为创建学习型工会的“试验田”。四是要把生产一线班组建设成为靠得住、打得赢、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尖刀班”。
3、跳出“一个圈子”,即跳出为抓班组建设而抓班组建设的圈子,把班组建设放在企业长远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在机制创新上动脑筋,在制度管理上下功夫,在文化管理上花气力,在提高职工素质上做文章,使生产一线班组管理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
4、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班组管理与班组建设的关系。班组管理是从生产经营层面讲的,它侧重于生产管理的有序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班组建设是从综合层面讲的,它侧重于人力资源的配置、职工素质的提升、职工行为的养成、心智模式的改善等,属队伍建设的范畴。班组管理是基础,班组建设是动力;班组建设必须以班组管理为基础,班组管理必须以班组建设为动力;班组建设要以加强班组管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组管理检验班组建设、统领班组建设、指导班组建设。二是处理好班组建设与班组长队伍建设的关系,班组建设是水,班组长队伍建设是鱼,班组建设与班组长队伍建设是水和鱼的关系;班组建设的本质是班组长的德和才,班组长是德和才的载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强将手下无弱兵,一将无能累杀千军,所以加强班组建设要把重点放在加强班组长队
伍建设上,选好用好班组长。三是处理好现任班组长队伍建设与后备班组长队伍建设的关系。事业是永恒的,人才是暂时的。加强班组建设要立足当前突出抓好现任班组长队伍建设,同时要着眼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抓好后备班组长队伍建设,做到后继有人,防止班组长的断层和无接续。
5、抓好“八个落实”:一是抓好生产一线班组现状调查摸底的落实,通过调查摸底不但要详实掌握生产一线班组的数量,而且要掌握生产一线班组的质量,包括班组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政治面貌结构以及优势所在、劣势所在,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提供客观依据,打好基础。二是抓好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实施办法的制定和完善,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要采取反复酝酿、广泛讨论的方法,制定出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的实施办法。在制定实施办法的过程中要注重突出特色、彰显个性、力求能用管用、切实可行、防止泛泛化、一般化。四是抓好班组管理制度的完善,重点制定和完善好《班组安全管理制度》、《班组成本管理制度》、《班组质量管理制度》、《班组长工作流程》、《班组长岗位责任制》、《班组班前会制度》、《班组精细化管理考核实施办法》、《班组经费提取使用管理办法》、《班组培训学习制度》、《班组自主创新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把制度管理真正延伸到生产一线班组,为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奠定扎实的基础,推进班组管理不断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迈进。五是狠抓后备班组长队伍建设的落实,要按照“愿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原则,采取民主推荐、个人自荐、组织考察三结合方式,建立后备班组长人才储备库,在班组内部形成鲶鱼效应,促进现任班组长与后备班组长的互动和共同进步。六是狠抓班组长培训学习的落实,要根据班组长队伍的现状及文化结构、年龄结构、性格结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的原则,以提高综合管理素质为目标,采取内培与外培相结合、脱产与不脱产相结合等方式,统筹规划,分期分批抓好班组长的培训学习,努力建设一支作风硬、素质高、会管理、能干成事的班组长队伍。七是狠抓创建学习型班组的落实,积极推行班组文化管理。如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如今的社会是文化制胜的社会。最高的竞争是文化,最高的管理是文化。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的是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是实施文化管理,所以说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文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全新的管理思想、全新的管理模式。从管理革命的这种意义上说,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应把创建学习型班组、推行文化管理作为长远目标和最高目标,进而达到自我管理、“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按照文化管理的构成,创建学习型班组应重点抓好理念文化的制定和灌输,即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要制定出班组的理念识别系统,并加以宣传和推广,以此来改善职工的心智模式,增强职工对班组的认同。与此同时要抓好行为文化的制定和灌输,重点是推行6S行为管理,改善职工的行为方式,使职工时时处处按标准作业、按规范作业,最终实现由“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八是抓好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落实。班组建设重在建设,贵在落
实。因此,抓好班组建设,要相应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此把班组建设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在方式方法上,要设定科学的考核内容、科学的考核方法、科学的奖惩措施,保证班组建设的有效运行和规范运行,使文化管理在班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班组真正建设成为战斗的集体、和谐的团队、温暖的家庭、人才的摇篮。
开拓队牛红义
2009.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