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案例-人事保证合同案例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2:5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法案例-人事保证合同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法案例-人事保证合同案例》。

第一篇:民法案例-人事保证合同案例

民法案例

人事保证合同案件

原告中国工商银行哈尔滨市和平支行(以下简称和平支行)因与被告高延民发生担保合同纠纷,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动力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哈尔滨市东丽区人民法院以及哈尔滨市终极人民法院对此案做出第一、第二审判决后,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向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0年7月18日裁定,将本案发回哈尔滨市动力区人民法院重审。法院经庭审查明:1993年11月1日,原告和平支行与被告高延民之子高峰岩签订聘用合同,聘用高峰岩为该行的合同制干部.合同约定:被招收的合同制干部必须按照“合同制干部管理办法”和“合同制干部担保办法”的有关规定,为自己确定经济担保人。1993年12月,高延民在作为聘用合同附件的“合同制干部担保办法”上盖章,统一作为高峰岩合同期内的经济担保人。“合同制干部担保办法”第六条规定:担保人有责任教育备担保人严格履行合同,如发生贪污、盗窃、严重违纪等方面的问题,担保人应负连带责任。聘用后,被担保人高峰岩在合同期内将储户存款23万元取出后去向不明。经哈尔滨动力区反贪局立案侦查,高峰岩系重大犯罪嫌疑人,并携款潜逃。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高延民在庭审中承认,加盖在“合同制干部担保办法”上的私人名章是自己的,因此,高延民为其子高峰岩作经济担保人的意思表示是明确的,原告和平支行与高延民之间的担保合同成立。“合同制干部担保办法”第六条对担保人责任的规定,是合法的、有效的。高延民在“合同制干部担保办法”上盖章,表示资源遵守该办法的规定。至于高延民现在否认其为高峰岩的经济担保人,因不能举证,故不予支持。《民法通则》第57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其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高延民应当按照合同的预定,承担担保人的连带民事责任。一审法院于2001年1月9日判决:(1)被告高延民赔偿被告和平支行经济损失23万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其10日内付清;(2)被告高延民给付原告和平支行利息28043.90元,与上款同时付清。案件受理费5960元,保全费2300元,鉴定费用2300元,由被告高延民负担。

被告高延民不负服一审判决,向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理由是:本案的“担保”不是一般合同的担保,不应当适用民法的规定。况且犯罪嫌疑人高峰岩现在下落不明,他是单独犯罪还是共同犯罪的罪责也不清楚,“担保人”如何承担连带责任?请求撤销原判,改判驳回被上诉人的起诉。

二审法院认为,《民法通则》第84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地那个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第85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担保法》

第2条规定:“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设定担保。”以上规定明确指出,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权利和义务。担保合同作为从合同,只是对因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主合同发生的债进行担保。这些主合同约定的当然是民事关系。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受法律保护。作为聘用合同附件的“合同制干部担保办法”第6条规定:担保人有责任教育被担保人严格履行合同,人发生贪污、盗窃、严重违纪等方面的问题,担保人应负连带责任。根据这一规定,本案“担保合同”要求上诉人高延民“担保”的,是高峰岩在备上诉人和平支行工作期间的行为。而和平支行与高峰岩在此期间存在的是单位与职工的内部职务丛书关系,不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形成的民事关系。高峰岩在此期间实施的贪污、盗窃或者严重违纪等与职责有关的行为,不是应当由民法调整的民事行为。对于这些行为,和平支行应当按照刑事法律或者行业纪律的规定去寻求解决。如果把这些应当由刑事法律或者行业纪律解决的问题纳入民法调整范围,和平支行就会因自己受损的利益已经转嫁到担保

人身上,而怠于追究本单位职工的违法违纪责任,也无须再主动查找本单位存在的制度、纪律方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案“担保合同”所指向的“主合同”,约定的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而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担保”的内容不是要实现债权人的的债权,而是保证“被担保人”的违法违纪行为不损害企业利益。因此,本案的“担保合同”不符合《民法通则》和《担保法》的规定,由此引发的纠纷不应当由民法调整,本案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 民事诉讼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第4项规定,起诉必须符合“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条件。原审受理此案是错误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6条关于“人民法院依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案件,认为依法不应由人民法院受理的,可以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直接撤销原判,驳回起诉”的规定,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1年5月29日裁定:

(1)撤销一审民事判决;(2)驳回被上诉人和平支行的起诉。

1、2审案件受理费11920元,保全费2300元,鉴定费2300元,由被上诉人和平支行承担。(()

第二篇:保证合同案例

孙卫国在一审中起诉称:孙卫国与张震曾有业务往来,张震于2008年6月25日就其拖欠孙卫国的租车费30000元向孙卫国出具《欠条》,约定于当年年底付清,王树林在此欠条中作为保证人签字。张震至今未还孙卫国欠款。诉请判决王树林承担担保责任,向孙卫国支付欠款30000元及逾期利息3000元。

王树林在一审中答辩称:王树林是为张震欠款承担了连带保证责任,但是没有约定保证期间,因孙卫国在还款期限到后的半年时间里没有向王树林主张权利,王树林应该免除保证责任。

一审法院审理查明:孙卫国、王树林及张震系朋友关系,张震于2008年6月25日就其所欠孙卫国租车费30000元向孙卫国出具了《欠条》,约定付款期限为2008年底,王树林在该欠条上签写“担保人王树林”及签字时间。

约定的付款期限届满后,张震未付款,孙卫国催收无果,遂多次给王树林打电话。对于孙卫国、王树林间的通话内容,孙卫国称是询问张震的情况以及要求王树林还款;王树林称孙卫国打电话只是询问张震的情况,没有向其提出过还款的要求。双方在庭审中均认可王树林是连带责任保证人。

一审法院判决认定:王树林否认孙卫国曾向其提出过履行保证义务偿还张震欠款的请求,孙卫国提交的其与王树林间的通话记录只能证明孙卫国、王树林间有过通话,但不能证明通话的具体内容,孙卫国又未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其向王树林主张权利的事实,对此,孙卫国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孙卫国、王树林均认可王树林提供的是连带责任保证,《欠条》中未约定保证期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二十六条“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的规定,孙卫国在张震与其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六个月内,未向保证人即该案被告主张权利,王树林依法应免除保证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二十六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孙卫国的诉讼请求。

孙卫国不服一审法院的上述民事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其主要的上诉理由是:一审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判决明显有误。l、一审认定孙卫国主张保证责任超过担保法的保证责任期限是错误的。依据一审查明的事实和孙卫国提供的通话记录可以确认孙卫国在2009年6月30日前曾十余次与王树林进行电话联系,王树林也明确认可孙卫国与其联系是“询问张震的情况”,这足以说明孙卫国在电话联系中确实是向王树林提及了欠款的事实以及索要欠款的事实,《民法通则》有明确的规定,向担保人提出要求可以达到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况且孙卫国在明知王树林是担保人的情况下,十余次与其联系竟然“没有提到保证责任问题”显然不符合正常人的生活常识,应当认定孙卫国向王树林主张了权利,所以一审认定超过担保法规定的主张担保责任的时效显然是错误的。

2、孙卫国在2009年1月曾和朋友一起到王树林的住所,向其主张权利,这有证人予以证实,在一审时,证人因个人原因没有出庭,一审时孙卫国也当庭说明有证人可以作证,在庭审后曾向一审法官电话联系声明证人可以出庭,但一审没有再组织双方开庭质证就径行判决,这导致孙卫国一审时证人没有出庭,孙卫国申请二审法庭允许孙卫国的证人出庭作证。

3、一审以诉讼双方均认可王树林的担保行为是连带责任保证,就认定王树林的在欠条

上签名担保的行为是连带责任保证是错误的,关于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是担保法所规定的两种保证形式,对于不懂法的孙卫国来说很难区分两种保证责任形式的法律后果,王树林的代理人是律师,可以说法官和律师均非常明确两种保证责任形式的法律后果,而孙卫国却不清楚,一审法官应当予以释明,一审法官在没有释明的情况下以双方均认可是连带责任保证就认定是所谓连带责任保证显然是错误的,对于该保证行为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应当依法由法庭认定。

综合以上意见,孙卫国认为,一审认定事实错误,判决明显有误,特提出上诉,请求二审法院判令:l、撤消一审判决,依法改判;

2、判决王树林承担保证责任,支付欠款30000元并支付逾期付款利息3000元;

3、一、二审诉讼费用由王树林承担。

王树林针对孙卫国的上诉理由答辩称:

一、孙卫国向王树林询问过张震的情况,并不一定就是主张债权债务,所以第一点上诉理由不成立。

二、证人可能是孙卫国的亲戚,一审中证人没有出庭作证,所以第二点上诉理由不成立。

三、连带保证责任是法律规定的,所以法院没有义务释明,第三点上诉理由也不成立。请求二审法院维持一审判决。

本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一致。

上述事实有《欠条》、《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固话市话详单》、《中国移动通信客户通话详单》以及当事人陈述意见在案佐证。

孙卫国在二审中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证人证言欲作为新的证据:

1、证人石智勇的证言。石智勇陈述:我在2009年1月曾两次开车带着孙卫国到王树林家去要钱,对王树林家的门牌号记不清了,当时是等在王树林家的门外,没有和孙卫国一起进王树林家。

2、证人李来雨的证言。李来雨陈述:我在2009年3月至4月间曾到孙卫国家里串门,听到孙卫国打电话说:“你是保人,现在欠款人找不到,就找你”。之后,和孙卫国聊天时得知他是在向王树林催要欠款。

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第二十六条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本案欠条中未约定保证人王树林的保证方式和保证期间,所以依照上述规定,王树林承担保证责任的方式是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间为6个月。王树林与孙卫国系朋友关系,王树林称孙卫国给其打电话只是询问张震的情况,未提出过让其还款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孙卫国应当举证证明其确已在保证期间即2009年6月30日之前向王树林主张过还款。现孙卫国提交的通话详单以及二审中提交的证人证言均为间接证据,其证明力小于直接证据,不足以证明其曾向王树林主张还款。因孙卫国未在保证期间内要求王树林承担保证责任,所以,王树林的保证责任依法免除。综上,孙卫国的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一审案件受理费三百一十三元,由孙卫国负担(已交纳)。二审案件受理费六百二十六元,由孙卫国负担(已交纳)。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申小琦

代理审判员姚 颖

代理审判员胡 君

二OO九 年 十二 月 十四 日

书 记 员 韩耀斌

第三篇:民法案例

民法考题类型:选择20题20分

论述2题20分

案例8题60分

今天讲的题目:

选择题:

1.某人死亡留下遗产40000元,其配偶、父母及配偶所怀的胎儿共同继承遗产,每人10000,而胎儿生出来是双胞胎,如何继承遗产(原遗产分配有效,每人抽回2000,重新分遗产)

2.企业法人应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

3.法人的权利能力取决于(生产经营能力)

4.甲22岁唆使乙15岁的精神病患者打丙,谁承担责任(由甲和乙的监护人共同承担)

5.判断:动产和不动产是不是主物和从物的关系(不是)

6.公民享有(肖像权)

7.甲乙丙三人去山上打猎,看见丛中有动静三人同时开枪打中采草药的李某,谁承担责任(甲乙丙三人共同承担)

8.甲某委托乙某送一批香烟到A市,乙某在途中重病住院,则委托司机丙某送香烟,甲某认为丙某不可靠,丙某在送香烟途中遇到大雨造成香烟损失,则乙某当负什么责任(乙某不负责任,因为是为了保护甲某的利益)

9.李某和一法人各出50万建立一有限责任公司,聘乙某当经理,公司出现损失由谁负责(李某和法人负有限责任)

10.甲某的户籍在天津,甲某常住南京,问哪个是住所(天津市住所,南京视为住所)11.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属于什么类的人(都不是,要具体分析)

12.不当得利(赌博所得财物不是不当得利,收银员多找的零钱是不当得利)

13.气象局有某材料,施工队施工所造成的致人损害,谁承担责任(气象局和施工队共同承担)

14.甲某有一手表丢失,乙某拾到交予公安机关,失物招领时期内未被领取,便被公安机关卖给刘某,刘某赠送给其女朋友孙某,而后手表又被小偷偷了以500元的价格卖给丙某,问手表的所有权是谁的(孙某)

论述题考“民事主体”一题“物权法”一题

“主体”例如考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

“物权”例如考何为物权效力

案例分析

5题是课本和老师给的材料共12题中选的,另外3题是老师自己出的例一:王某有私房三间,经协商,王某以5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出售丁某,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丁某交付了购房款。三日后,李某了解到王某要出售私房,遂与王某协商,愿以7万元的价格购买王某的私房,王某同意,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李某交付了7万元购房款,王某和李某到房产局办理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办妥过户手续后,王某找到丁某,告知房屋已出售给李某,并退回了丁某交付的购房款。丁某不同意,要求王某交付房屋,王某则以房屋已办理了过户手续为由拒绝交付房屋。丁某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定王某和李某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要求王某交付房屋给自己。

问题:(1)本案涉及哪些法律关系?

(2)本案中,房屋所有权应由谁享有?为什么?

分析:(1)本案涉及两个法律关系:王某和丁某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王某和李某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

(2)房屋所有权应归李某。本案诉争标的物系房屋,房屋是不动产,根据法律规定,房屋

所有权自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之时起转移,如果仅仅交付房屋,但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所有权不视为转移,房屋登记过户手续具有公示效力,对抗第三人。

本案中,丁某虽与王某签订了书面买卖合同,并交付了购房款,但因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因此,房屋所有权并未转归丁某,丁某与王某之间存在的是债权关系。相反,李某与王某办理了所有权过户手续,房屋所有权移转归李某所有,李某与王某之间存在的是物权关系,根据物权的优先效力,丁某不能主张李某与王某间的房屋买卖行为无效,因此,本案丁某要求法院确认王某与李某的买卖合同无效的主张不能得到支持,但丁某可以要求王某承担违约责任。

例二:甲、乙系夫妻,有一间夫妻共有房屋需要出售。乙私自与丙达成协议,以1 2万元将该房卖给丙,双方签订了买卖协议,但未办理过户登记。甲因不知此房乙已出售于丙,又私自与丁达成协议,将房屋卖与丁,价额15万元,并且私自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丙因要求交付房屋与甲、乙发生纠纷,丙诉至法院。

问题:(1)乙与丙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和甲与丁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该房屋的所有权应归谁?为什么?

分析:(1)无效。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依《民法通则》第78条的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民通意见》第89条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本案中,甲、乙系夫妻,其共有房屋为夫妻共同共有财产,其对夫妻共有财产的处分应经过双方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乙私自与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甲私自与丁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均未取得对方共有人的同意,故乙与丙、甲与丁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均为无效合同。

(2)房屋的所有权归丁。不动产所有权变动以登记为公示方式,房屋所有权已办理过户登记于丁,故其所有权由丁享有。在共同共有中,共有人一方擅自处分财产的,虽然认定该行为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该第三人的利益。本案中,丁不知甲未与乙协商而处分该房屋,为善意第三人,且支付了合理价款,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应为该房屋的合法财产所有人。

案例:村民陈某在耕田时捡到一匹马,并牵回家饲养,同时等待马主人来认领。事隔一年,仍未有人前来认马,陈某也要搬到县城居住,经人介绍,陈某将马在县城交易所以市场价格卖给了邻村的赵某,但卖马时陈某并未说明马是他人的。几天后,马的主人郭某来找赵某要求返还该马,为此引起纠纷。

问题:

1、陈某饲养马的过程中,陈某与郭某之间构成什么民事法律关系?

2、本案中,赵某能否取得马的所有权?为什么?

3、假如陈某是盗取郭某的马而以市场价格卖给赵某,赵某亦不知陈某不为该马的所有人,那么赵某是否仍取得马的所有权?此时该马应如何处理?

分析:

1、根据《民法通则》第93条的规定,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的,有权请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本条是关于无因管理的规定。

所谓的无因管理是指无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应具备以下条件:(1)管理他人事务,即对他人事务进行管理或为他人提供服务;(2)有为他人利益的意思,即管理人有使管理所生利益归属他人的意思,该意思属于事实意思,无须表现;(3)无法律上的原因,即管理人对事务的管理不负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本案中,陈某对该马的饲养不负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不存在占有他人财产的主观动机,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符合无因管理的要件,构成无因管理。

2、赵某可以取得马的所有权,这里涉及到动产的善意取得。依民法原理,动产的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让与人将其占有的他人动产交付受让人后,若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即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包括:(1)标的物须为动产,遗失物和盗赃除外,但货币、票据、通过竞买方式和交易所方式取得的动产除外;(2)受让人须基于交易行为而受让动产的占有,且须支付对价;

(3)受让人取得动产时须为善意。

本案中,陈某为无权处分人,该马为遗失物,但赵某购买该马是在交易所进行的,且不知陈某不为该马的所有人,支付了合理的价格,取得了对该马的占有。作为善意第三人的赵某,应依善意取得制度享有对该马的所有权。郭某无权向赵某请求返还该马,其所受损失,可向陈某追偿。

3、陈某与赵某的买卖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为无效的民事行为。依《民法通则》第55条、第58条规定,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包括该民事行为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得民事行为为无效的民事行为。本案中,陈某为盗赃人,标的物马为赃物,赵某虽取得该马时系善意,且基于交易行为和支付了对价,但

因标的物为赃物而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因此无法取得该马的所有权。

依《民法通则》第61条的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本案中,陈某和赵某的买卖行为为无效的民事行为,故陈某应将所得价款返还给郭某。

赵某、钱某都是某公司职员,两人同住一宿舍。

2006 年春,公司派赵某到珠海办事处工作j 年。临行前,赵某将已使用了一年的一台台式电脑委托给钱某保管并允许其使用。一个月后,赵某给钱某写信说自己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委托其保管的电脑可以适当价格出售,但:Modem 因还有用,不要出售。同单位的司机孙某知道此事后,对钱某表示想以低价购买,并嘱钱某给赵某写信说该电脑显示器有毛病,屏幕晃动,以便使赵某降价出售。钱某考虑到孙某经常给自己免费送东西,便按孙某的意思给赵某写信。赵某回信说既然显示器有毛病可以低价出售。于是,孙某以800 元的价格买下该电脑,并取得占有。过了几天,钱某因急需用钱,遂将电脑的Modem 以赵某的名义出售给周某,价格为290元(略低于当地的市场价格),周某已经付款,尚未交货。此时,赵某回公司办事后知晓了钱某的行为,十分愤怒。请根据以上案情回答第90—92 题。

90.赵某能否向孙某请求返还电脑?

答:能,因为赵某委托钱某代为出售电脑,双方形成委托代理法律关系,但钱某滥用代理权,与孙某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赵某的利益。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是无效行为。孙某不能依据该行为而取得电脑的所有权,赵某有权基于其对电脑的所有权请求其返还电脑

钱某向周某出售Modem 的行为性质如何?(C)

A.钱某向周某出售Modem 的行为是无权代理行为,效力未定。因为赵某没有委托钱某出售.Modem,因此,钱某以赵某的名义出售Modem为自始没有代理权的无权代理行为,其行为效力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B.钱某向周某出售Modem 的行为是无权代理行为,赵某可以追认该行为而使其有效 c.钱某向周某出售。Modem 的行为是无权代理行为,第三人周某在知道钱某为无权代理之后也可以催告赵某追认或者撤销该行为

第四篇:民法案例

民法案例

第一章:民法的概念与性质

1.金素梅是四川省一个体工商户,一天在其餐馆中播放录像《打令我要》。在播放过程中,金门公安局突击检查,称其播放淫秽录像赢利,暂扣其全部设备等候处理。金门公安局随即按照四川省政府文件001号文的规定,将录像带送四川省公安厅鉴定。鉴定结论是《打令我要》是淫秽录像。金门公安局根据这一结论和有关规定作出了对金素梅罚款2000元,没收全部设备的行政处罚。金素梅不服该处罚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诉讼中,金素梅的律师提出国务院新闻出版署002号文件规定出版物的鉴定统一由新闻出版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因此,四川省公安厅没有资格对该录像进行鉴定,其鉴定结论也不能作为处理案件的依据。要求法院撤消金门公安局的行政处罚并赔偿金素梅的损失。问,该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2.张某在解放前买了16间房,依当地习惯在产权证上写上代表张姓家产的代号“张继泽堂”。当地习惯“堂名”通常是为了避免子孙后代在继承过程中世世分割,使家业几代而斩才冠以堂名。1985年张某死亡。张某的四个子女为这16间房发生争议。大儿子拿出父亲临终前交给他的产权证和一张写着“全部房产交给长子执掌”的字据,说父亲让我执掌这些房屋,就是把这些房屋都给了我,应由他一人继承。另外3个子女则认为,他们也是法定继承人,应该四人均分,每人4间。问,该争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3.韩某结婚不久,丈夫即因病去世。其公婆认为是媳妇命硬克死了儿子。乘韩某不在家,将韩某新房里的东西全部搬运一空。韩某向法院起诉。法院对财产进行了分割,法院判决将韩某婚后与丈夫居住的一间15平方米小平房判归韩某所有。但判决没有涉及到小平房旁的一间小厨房。判决生效后,韩某的公婆将小厨房拆除。韩某认为小厨房也是归她的,要求公婆赔偿或重盖。公婆则认为,法院判决没有涉及到小厨房,而小厨房是他们盖的,就可以想拆就拆。问,该争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

1.因造厂房,大江建筑公司与省水泥厂签订水泥供应合同,双方约定,下一年由水泥厂供应大江公司水泥1000吨,全年分四批,火车发运。第二年春节一过,水泥厂发货300吨。但3月至10月,由于水泥旺销,水泥厂一直没有给建筑公司发运水泥。建筑公司多次催货,水泥厂还是不发货。为了建筑进度,迫使建筑公司高价另购水泥。至11月份,水泥滞销,水泥厂于11月初和11月底分别发送了两批水泥2000吨和2500吨。建筑公司拘收。12月份,水泥厂不顾建筑公司的反对又发送了250吨水泥。随后要求建筑公司支付全部货款。建筑公司拘付。水泥厂起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全部货款,建筑公司提出反诉要求水泥厂赔偿损失,并解除后三批水泥的合同履行义务。问,该案件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

1.正月15元宵节,丁某在街上看了一会儿灯展后回家,走到家门口,听见屋内有声音,打开门一看,一小偷正在翻东西,大喊一声抓贼,便扑上去,小偷闪身夺门而逃,丁某紧追不舍。小偷见有人追赶,慌不择路,被一石头拌倒。丁某抓住小偷一阵猛打,把小偷打得头破血流。围观群众认出小偷是临村王某。事隔一月后,丁某收到法院起诉状,王某要求其赔偿医药费等一千多元。丁某认为,小偷被打活该,拒绝赔偿。问,丁某是否应当赔偿,为什么?

2.一日汪某去商场买好东西回家,挤上一辆公共汽车。由于人太多,汪某站在汽车门口踏板上,身体紧贴车门。车快到站尚未完全停稳时,车门便打开了。汪某紧紧抓住上方一乘客冯某的衣服,才幸免被摔出车外。但汪某肩上背着的价值千元的相机被摔出了车外严重损坏。乘客冯某的高档衣服也被拽破。冯某要求汪某赔偿其损失,汪某不同意,认为自己也是受害者,这是由于售票员违反行车规章,过早打开车门造成的,应由售票员负责。售票员认为,冯某的损失是汪某拽破其衣服所致,汪某的损失是自己没拿住东西造成的,全部损失都与其无关。问,冯某和汪某的损失究竟应由谁来赔偿呢?为什么?

3.某日青年女工苏某去火车站接外地来的朋友,等了几小时都没接到人。正要离开车站时,遇到一刚下火车的旅客,请苏帮忙拎包,苏某欣然答应。交谈中苏某得知,旅客姓郝,带了不少土特产来市里看朋友。到达某旅馆后,时值中午,郝执意要请苏吃中饭,以感谢她的帮助。盛情之下,苏跟郝来到了某豪华饭店就餐。席间,郝借故出去打电话,便未再返回。苏在气愤之下,考虑到将由自己支付400多元饭钱,便决定乘机溜走。谁知服务员早已盯上苏某,苏某起身时,服务员堵住了其去路要其付清饭钱并带至保安部门。饭店要苏某付清饭钱,否则不准离开饭店。问,饭店扣留苏某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第四章:民事主体

1.王某,16周岁。一天她到工艺美术公司用800元购买了一条项链。她父母发现后认为她尚未成年,没有经过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数额的买卖行为,要求公司退货退款。而王某提出,她是靠做临时工自食其力的待业青年,买项链的钱是她自己劳动所得,表示不愿退货。问,王某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2.赵某,原户籍是武汉市,85年4月将户籍从武汉迁出。5月去广州经商,但户籍并未迁入广州。6月与丁某结婚,丁的户籍在广州市,不久生一男孩。86年3月,赵离开广州,去向不明。86年12月,丁得知赵居住在珠海。丁拟向法院起诉离婚。问:丁应向何处法院起诉?为什么?

3.李某是北京手表厂的退休干部,现年65岁。其妻已于多年前去世。李某生有一独子李文利,36岁,患精神病已达20年之久,始终由其父抚养。2005年8月,李某因心脏病突发死亡。没有其他亲属和朋友愿意担任李文利的监护人。问,依据我国相关规定,应由谁担任其监护人?监护人的职责是什么?为什么?

4.山东某市公民王海山于1984年5月4日从家中出走,此后杳无音信。其妻陈丽华于1988年6月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宣告王海山死亡。法院受理后,发出公告,在1987年7月20日判决宣告王海山死亡。同年8月,王海山的父母及配偶对王海山的财产进行了分割与继承。同年9月王海山的儿子王方被该市公民岳峰收养。10月15日,陈丽华与常明结婚,并将全部财产带到后夫家。1990年5月5日,常明在一次事故中死亡。1990年8月,因生活所迫,陈丽华将所继承的王海山的全部财产低价卖给了邻居刘文。1991年1月4日,王海山突然从外地回到家里。问,王海山的婚姻家庭及财产关系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5.李良,男,19岁,高中毕业后待业。后申请了营业执照开办李记水果店。李良是以个人名义领取执照,但资金由

父母提供,并和父母一起经营。李良的哥哥没有出资也不参加经营,但在家里吃住,并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一台彩电和录像机。李记水果店因经营不善,在第三个年头发生重大亏损,无力清偿全部债务。债权人要求用彩电和录像机清偿,遭到李良哥哥的反对。问,彩电和录像机是否应当用于清偿李记水果店的债务?为什么?

6.1988年3月,某市印染厂申请开办通达贸易公司,申报注册资金10万元,经营范围为百货。随后,印染厂出具

了资信证明,派出工作人员组成通达贸易公司的组织机构,进行了工商登记,领取了营业执照。但贸易公司开业前后,印染厂一直没有提供资金,贸易公司是靠收取合同对方的预付款开展活动。一年后,负债120万。因通达贸易公司无力清偿全部债务,债权人要求印染厂进行清偿。问,印染厂是否需对通达贸易公司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为什么?

7.甲公司的一分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分公司向乙出售200台进口录象机,每台3500元。合同签定后,乙即将

全部款项汇给了分公司。分公司将收到的一部分款项清偿了债务,另外部分款项从另一公司低价购进了200台进口录象机。分公司正准备将录象机发往乙,被海关部门查封为走私物品,最后被全部没收。乙要求分公司退回全部货款并赔偿利息损失,因分公司无力退款和赔偿,乙要求甲承担责任。甲以分公司是独立核算单位,自负盈亏为由而拒绝。问,甲是否应当替其分公司承担相应责任?为什么?

8.某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王某,因到某酒店白吃白喝不成,对店主怀恨在心。一日,因工商局开展检查活动,王某主动要求到该店去检查。王来到酒店后,让店主把帐本拿来检查,店主递过帐本,王某拿过来后连看都没有,顺手甩进炉子。称该店帐目不清,违法经营,必须停业。随之取走营业执照和主要炊具,致使该店停业一个月,损失上万元。问,酒店的损失应当由谁承担责任?为什么?

9.甲地毯厂与乙商场签定购销合同,商场向地毯厂购买200块地毯,价格20万元。合同签定后,商场即支付了5

万元货款,地毯厂收到5万元货款后即将200块地毯发往商场。年底,地毯厂追收剩余货款时发现商场已经不存在。经了解,商场已被并入该市百货公司。于是要求百货公司清偿货款。百货公司拒绝,理由是商场的财产早已清算完毕,而且当时如知道商场还欠这么多货款,就不会同意与其合并。问,百货公司是否应当清偿地毯厂的债务?为什么?

10.某机械厂与某钢铁公司直属服务公司签订生铁购销合同。合同签定后,机械厂向服务公司预付了全部货款80万

元。服务公司按照约定应当在1987年分二期交付生铁2000吨。但合同到期,生铁一点未交,货款分文未退。经了解,在合同履行期间,服务公司的上级主管单位钢铁公司免去了服务公司的总经理,后又向工商局申请撤消了服务公司,但对服务公司的财产、债权债务等没有进行清理,而是以服务公司的财产新设立了一家贸易公司,同时指明由贸易公司处理原服务公司的债权债务。由于贸易公司没有能力清偿全部机械厂的货款及利息,机械厂要求钢铁公司清偿,钢铁公司拒绝。问,机械厂的债权债务应当由谁清偿?为什么?

11.李某为办鸡厂,欲租用王某空房,王提出不要租金,而要从鸡厂分得利润。于是双方合同约定:双方合办鸡厂,但王不参与经营,李每年分三成利润给王。开办前二年,王分得利润5000元,但第三年,气候异常,加之李未采取必要措施,使鸡大批死亡,鸡厂关闭。损失15000元。李提出王应按赢余比例分担损失。李提出他是出租人损失与其无关而拒绝。问李王之间是何种关系?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12.王、李、张三人于87年10月达成协议,各出资三万元共同开设一商店,按出资比例分享收益,分担亏损。88

年9月,王个人经营长途运输发生亏损,欠刘某4万元。88年10月,王提出从商店退出,李、张都同意。三人结算,商店亏损6万元。89年2月,商店债权人要求王某清偿6万元。王以已经退出商店而拒绝。随后,刘某也要求王清偿债务。经查,王某现有的全部财产是从商店退出的3万元财物。问王某的债务应如何清偿?为什么?

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

1.甲公司办公室主任刘洋的弟弟刘海因业务需要向银行贷款10万元,银行要求提供担保。刘海请刘洋帮忙在贷款

合同担保人一栏盖章,说到时他把贷款还了,就和担保人没任何关系了。刘洋经不住弟弟反复请求,在未请示任何领导的情况下,在担保人一栏用自己保管的甲公司公章盖了章。刘海顺利贷到了款项。因经营不善,刘海发生重大亏损,贷款到期,无力清偿贷款。于是银行要求担保人清偿。直到此时,甲公司才知道刘洋未经公司同意擅自在担保合同上盖了章,立即责令刘停职,但拒绝承担担保责任。问:甲是否须承担贷款担保责任?为什么?

2.农民刘某欲办一塑料制品厂,因资金不够向朋友王某借款人民币3万元。刘对王说,预计工厂两个月内可以开工,开工后第二个月就还清借款。王说,如果时间不长,就不要利息了。刘向王出具了一张借条:“暂借王人民币三万元,工厂开工后两个月即偿还。”设备运到后,刘发现塑料生产还不如倒卖原料赚钱,于是将设备卖掉,利用不要利息的三万元从事原料倒卖。六个月过去了,刘仍未还钱,王向刘催要。刘正是因为这笔款项不要利息有利可图,故意拖欠不还。刘说当时说好是开工后二个月还,现在工厂没有开工,我可以不还你钱,以后开工了立即归还。王不同意,要求立即归还,并加付利息。问,刘是否应当立即还钱?为什么?

3.甲厂为清产核资,临时聘请刘某清理库存物资,刘清理出一批不锈钢管。经与乙厂联系、看货,甲将这批钢管卖

予乙,乙很快用支票付了款。10天后,乙在提货时发现是镀锌管而非不锈钢管,因而拒绝提货,并要求退款。

甲认为此非甲方故意欺骗,并且乙方亲自看货,不同意退款,只愿意按锌管价格计价,退还多收的货款。双方发生争议。问该如何处理?为什么?

4.甲乙约定,甲购买乙生产的乙级大曲10万瓶,由乙贴上茅台酒商标以冒充茅台酒销售,价款16万元。合同订立

后,甲付给乙8万元,并出具8万元借条一张,将全部白酒提走。由于剩余8万元一直未付,乙向法院提起诉讼。问,该案应怎样处理?为什么?

5.甲企业因生产需要急需碳黑,但市场上碳黑供应紧张,于是派人员到处采购。业务员小王通过他人介绍认识了一

个人,该人称乙单位有碳黑,质量保证价格便宜,并拿出样品给小王看。小王于是以甲的名义与乙签定了合同,购买碳黑10吨。碳黑到货后,甲即将全部款项汇给了对方。但自从使用了这些碳黑以后,生产的橡胶产品质量一落千仗,引起了多起退货纠纷。经多方查找,发现问题出在碳黑上。经科研单位专家鉴定,这批货不是碳黑而是与碳黑外观极为近似的碳黑泥。甲要求乙赔偿其全部损失。乙答复:看样订货,愿买愿卖,卖给甲的货与样品没有任何差别,至于能不能用那是甲自己的事情与其无关,拒绝赔偿。经查,这批碳黑泥是污水池沉淀物的加工品。问,该争议应怎样解决?为什么?

6.大李庄是有名的西瓜之乡,每年都种植大量的西瓜,且销路很好。一年夏天干旱,因负荷太大,大李庄灌溉用的变压器坏了,电力公司派来张师傅和他的徒弟前来抢修。张师傅的儿子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前往大李庄,找到村长,告诉村长张师傅是他父亲,要求以他人批发价的一半的价格卖给他2吨西瓜。被村长拒绝。张师傅得知,认为村长不给他面子,跟徒弟说身体不舒服需要休息,抢修工作被停了下来。村长一看势头不对,立即答应了张师傅儿子的要求,以低价出售了2吨优质西瓜。张师傅也立即复工,变压器得以修复。事后,瓜农找到张师傅的儿子,要求补足另一半瓜钱。张师傅儿子拒绝。问,该争议应怎样解决?为什么?

第九章:时效和期间、期日

1.张三于88年4月6日向李四借款1000元,预定88年10月6日还款。到期后,张一直未提还款事宜,李四因工

作忙也为顾及此事。89年9月6日,李突发精神病,经治疗直到90年12月6日神智恢复清醒。问李四对张三债权的时效保护期限截止到哪天?为什么?

2.甲将自己六间房屋出租给乙。约定从90年10月开始,乙每年向甲交租金3600元(每间50元)。至91年10月,乙只向甲交付了租金1800元。甲由于工作忙未顾及此事。92年2月,甲向乙催交租金,乙仍然未付。93年1月,甲向法院起诉。有人告诉甲,已经超过诉讼时效,向法院告也是徒劳。问,甲租金债权的时效期间是否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时间?为什么?

第十章: 代理

1.甲委托乙至县城卖鱼,价格参照城里市价。乙前往县城途中其拖拉机发生故障,因天气太热,鱼必须尽快出售,恰好同村丙骑摩托车经过,乙将鱼托付给丙尽快至县城出售。丙至县城后很快将鱼售出。但丙吃完中饭后去赌博,将全部款项输光。乙拖拉机修好后,回到村里,立即告诉甲鱼已托丙去出售。甲当即表示反对,认为丙不可靠。因丙无力支付甲鱼款,甲要求乙赔偿其损失。问,乙是否须赔偿甲的损失,为什么?

2.甲委托乙至北京购买进口彩电,乙至北京后发现甲想购买的这种彩电在市场上购买不到。正要返回上海时,发现

一种录音机非常便宜,而在上海很贵且销路很好。于是以甲的名义与丙厂签定合同,购买录音机100台,价款10万元,约定乙回上海后立即付款提货。乙回上海后并没有付款给丙。丙于是要求甲立即付款并提取相应货物,遭甲拒绝,双方发生争议。问,该争议应怎样解决?为什么?

3.甲公司因服装积压,急于推销以周转资金,号召员工销售服装。并宣布凡销出去服装,按合同总额的百分比发给

奖金。该公司女职员乙有一位同学丁在丙公司做业务远。乙去找丁帮忙,丁为讨好乙,就用盖过丙公司章的空白合同书与甲公司签定了一份购买7万元服装的合同,并把合同交给乙。乙向领导交差后,甲公司按规定发给了乙一笔奖金。不久,甲按这份合同给丙发去了价值7万元的服装,并通过银行托收货款。丙公司负责人得知此事后,认为从未向甲公司购买过服装,因为,丙内部规定,签订合同必须经领导班子开会讨论后签订。为此,拒绝付款,发生争议。问,该争议应怎样解决?为什么?

4.武某是某农机厂总务科科长,利用职权将他表弟王某的一头病牛找人杀掉后,牛肉以农机厂食堂的名义买下。他

表弟给了他500元作谢礼。食堂将牛肉煮熟后卖给本厂职工食用,有几个职工吃了这些病牛肉后,上吐下泻,送医院检查系食用变质牛肉发生食物中毒。问,职工医疗费用等损失应当由谁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第十二章 人身权

1.李俊生与李军系邻居,因为日常琐事二人之间产生矛盾。李军对李俊生极为反感,总想找机会报复。后李军结婚生一男孩,李军忽然觉得报复李俊生的机会到了。于是给儿子取名为李俊生。此后,李军经常在公共场合,当着李俊生的面,对着儿子指桑骂槐:“李俊生,你这个饿死鬼,罗锅,你不得好死。”等等。邻居李俊生明知是在骂自己,非常气愤,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后来,李俊生忍无可忍,到法院起诉,控告李军侵犯了其姓名权,要求立即停止侵权并赔礼道歉。问,李军是否侵犯了李俊生的姓名权?为什么?

2.宏达服装公司是一家实力雄厚的服装制造企业,生产的西装多次获得省优部优称号,产品十分畅销。在同一条马

路上离宏达服装公司不远处有另一家服装企业,该企业的产品质量低劣,企业连年亏损。为了摆脱困境,该企业领导人决定改变企业名称为宏达新潮时装公司。该名后,销量剧增。但是,宏达服装公司的情况却每况日下,销量下降,产品积压,并且不断收到消费者反映产品质量问题。经调查发现,客户误以为宏达新潮时装公司就是宏达服装公司,因此大量进货,结果造成损失。为保护自己的权益,宏达服装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宏达新潮时装公司停止侵权行为,立即改名,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问,宏达新潮时装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名称侵权?为什么?

3.某市举行肖像照艺术大展,孟某与王某商量,拟以王某为对象,创作《秋思》作品一幅去参加展出评奖。王某同

意后,孟某制作了以王某的肖像为中心的摄影作品参展。《秋思》展出后获得一致好评,获得了金奖。某杂志社找到孟某提出希望以该作品为一期杂志的封面。孟某提供了作品并获得了杂志社的报酬。杂志刊登后,被王某发现,王某认为,她事先只知道是用于参展,不知道会被杂志刊登。王某认为,孟某没有经过其同意将作品在杂志上刊登的行为侵犯了她的肖像权。而孟某认为,在制作作品的时候得到了王某的同意,并且支付了报酬,使用自己的作品不需要孟某的同意,行为不构成侵权。问,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杂志社是否构成侵权?

4.1988年6月2日某省《广播电视报》刊登了一篇《陈某跑了》的通讯报道,披露了演员陈某5月25日在某市预

约演出中偷偷跑了的原因和经过。文中称陈由于接待不好、领导没接见、乐对没有准备好等原因,在演出前不辞而别。文章还写道:“陈某本来是一个滑稽演员,却要唱歌,临阵逃走,说明他萌生了自知之明。如果经过自我反省,觉得无地自容而溜走,那是他进步的开端。如果因为自己的过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愤然离去,那就颇有些令人忧虑---他已经走到悬崖了。一个演员,在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居于较低层次的时候,他要开多高的价格才可以出售自己的艺术!”另外在谈到陈唱歌时是戏不够笑来凑。文章发表后,当陈再次到该省某地演出时,遭到观众硬币、冰棍、石块的攻击,也有人向陈本人写信质问甚至谩骂。同年7月,陈向法院提起侵犯名誉权诉讼,要求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问,《广播电视报》的报道是否侵犯了陈的名誉权?为什么?

5.王某是某公司的女会计师,其丈夫张某为该公司工程师。婚前,王某曾在某艺术学院做过一段裸体模特,对此,王某一直讳莫如深。李某是王某的同事好友,二人情如姐妹无话不谈。一次,二人聊起社会上人体画展的话题时,兴到浓处,王某便告诉了李某自己过去也曾做过裸体模特,并嘱咐李某千万不要对他人谈此事。但事后,李某却将王某曾经做过裸体模特的事告诉了她的好朋友,不久全公司的同事都知道了此事,这使王某感到很烦恼,精神压力很大,其丈夫甚至以此要求离婚。王某最后向法院起诉,控告李某侵犯了她的名誉权。问,李某是否侵犯了王某的名誉权?为什么?

第十三章 物权

1.吴某在小商品市场服装摊上买了一件尼大衣,钱货两讫正要离去,王某赶到,称大衣是她委托个体户代管的,该

个体户无权出售。要求吴某返还大衣。而吴某则主张自己买前对此不知情,现在既已付钱,大衣应当归自己,不愿退款退货。如果双方所述属实,问,大衣应归谁所有?为什么?

2.一天,夏某来到海达车行购买自行车,选种了一辆吉野牌自行车,售价为1200元。当时,夏某付款800元,言

明第二天取车时付清余款。为了防止这辆车再被他人买走,夏某要求将这辆自行车存放后院库房内。不料,当晚库房发生意外火灾,夏某选定的自行车被大火烧毁。第二天,夏某带着余款来到车行,被告知其选定的自行车已被烧毁。但未付余款仍需付清。夏某则要求车行退回已付款项。双方发生争议。问,该争议应当如何解决?为什么?

3.孙某经商,资金不足。其父为了支持儿子,将在外地的三间祖屋以17000元现款卖给周某。但是,还未来得及办

理过户手续,孙父去世,祖屋出售之事,孙某并不知情。孙某从父亲处继承了房款又将三间祖屋以遗产继承的名义过户到自己名下。随后,孙某又以祖屋做抵押从高某处借款15000元。此后不久,周某拿着买卖协议和房款收据来找孙某,要求过户。高某听说后,便要周某承认自己对房屋的抵押权。周某认为买房时并无这样的额外负担,故不同意。孙某因经营不善,发生亏损,无力偿还高某的欠款。高某于是要求行使抵押权将房屋拍卖以获得清偿。周某则认为高某的抵押权无效。问,该争议应当如何解决?为什么?

第十四章 所有权

1.许某和王某是邻居。许住403室,王住405室。王及其家人感到卫生间太小,很不方便,于是决定将厨房改造成浴室,将厨房移到阳台上。施工过程中,许某发现,王家要对厨房的下水管道进行改动。于是许某提出,改动下水管道会很容易导致漏水渗水,要求王某不要改动下水管道。但是,如果不改动下水管道,厨房很难改造成浴室。双方发生争议。问,该争议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2.张与李是邻居,张在两家界墙处有一枣树,枝繁叶茂,一半的冠枝越过界墙,伸入李家院内。后张李双方发生矛

盾,到了秋天,枣树大枣熟了,但李不让张进自家院子打枣,也不许进院子捡落在院子里的枣。为此,双方发生争议。问,该争议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3.王承包的土地被孙承包的土地包围,王耕作土地时必须通过孙的土地通行。由于王经常行走,致使孙的一垄地受

到严重破坏,孙要求王给予补偿,否则就不让王继续经过其土地通行。王认为通行理所当然,不愿给予补偿。孙于是禁止王通行,双方发生争议。问,该争议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4.陈一家四口,86年申请到一块宅基地,盖上了四间大瓦房。住进去不久发现屋地经常潮湿。原来,在屋后3米左

右的地方有张承包的果树,每当张浇水时,陈家房屋就会因水渗入而潮湿。为此,陈找到张,不让浇水。张说承包的是集体的果树,不浇水就不会结果,拿什么来缴承包费。陈找到村委会,答复是果树承包在前,房子是后盖的,等承包期满后再解决。问,该争议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5.张拐子是一位很出名的木匠,很多人购买他做的家具。张拐子一个人忙不过来,雇了两个小工,又买来电锯。由

于电力不足,只有晚上才给居民供电,所以张拐子就在晚上用电锯筏解木料。几天后,邻居张四找上门来,声称被电锯声吵得无法休息,要张拐子停止使用电锯。张拐子认为,只有晚上有电,白天无法使用电锯,并且是在自家屋里使用电锯,别人管不着。问,该争议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6.某纸箱厂与李某签定清除生产垃圾的合同,合同期限三年,厂方每年支付李某劳务费150元。合同签定后,李某

严格执行合同,每天清除垃圾。李把从垃圾中捡取的纸箱边角料等变卖给废品收购部门,每月卖废物收入可达

500元。退休工人王得知后说通纸箱厂领导,自称不要工资愿义务为厂里清除垃圾,并唆使领导收回李卖废物的收入。纸箱厂于是要求李将卖废品收入上交纸箱厂,理由是废物是纸箱厂的废物,变卖废物的收入也应属纸箱厂所有。李某拒绝,发生争议。问,该争议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7.1988年10月,黄在某银行购买了5张面额为100元的连号债券,这种债券不记名、不挂失,不准流通转让。89

年2月,黄发现债券遗失,立即向派出所报了案并通知了银行。10月,张持上述债券到银行兑现。该行工作人员立即通知了派出所和黄。张称债券是其妻子89年3月从一陌生人手中用500元现款购买的。为债券的归属发生争议,问债券的归谁所有?为什么?

8.张和陈是邻居。1962年张举家迁往外地,将祖传房屋卖给了陈。1988年,陈对房屋翻建,在屋底发现一个装有

银锭的坛子。银锭上刻有咸丰乾隆年间铸造的铭文。张闻讯后赶来,称银锭是其祖传财产应归其所有。张则主张是在自家房屋的宅基地下挖出的,当然是自己的。在争执中,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听到此事,认为该批银锭是具有收藏价值的文物,按有关规定(文物保护法第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主张由文物部门无偿调拨收藏。问,银锭应归谁所有?为什么?

9.阮出生于雕刻世家,长大后擅长微雕。一天在翻看父亲收藏玉器的柜子时,发现一块玉石,非常喜爱,于是决定

在这快玉石上微雕出红楼12钗形象。经过数月奋战,终于雕出了栩栩如生的红楼12钗形象,12钗造型与玉石浑然一体,展出后令专家叹为观止。阮正准备将该作品送去国际参展时,孟找来,告知该玉是其传家之物,借与其父观赏,现要求返还。阮大惊,经查证确实如此。表示愿意赔偿孟某,但孟拒绝,不仅要求返还玉石,而且认为雕刻已经破坏了玉石的价值需要赔偿。双方发生争议,问该争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10.1984年,张与王共同购买一台拖拉机,张出资3000元,王出资5000元。双方约定按出资比例分享权利、分担

义务。并同时约定拖拉机由双方轮流使用和保管。86年,王向胡借款2000元,以正在轮归他使用的拖拉机中他享有的财产份额作为抵押。87年,胡要求王偿还借款,但由于王无力还款,胡要求以拖拉机偿还借款。张认为,王无权擅自以共有财产设定担保,担保无效。由于王不还款,又不能对拖拉机做出处分,胡向法院起诉。问,胡的抵押权是否有效?如果有效,抵押权如何实现?为什么?

11.吴与李是邻居,两家共用一面界墙。吴靠墙搭建了一小屋存放农具,李靠墙搭建了一鸡舍。1987年吴长子结婚,吴欲靠界墙搭建一间新房,想将旧墙拆除重建,但这会影响鸡舍,李于是反对拆除重建,双方发生争议。问,该争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12.关1关2关3是兄妹三人,于85年6月共同继承了父母留下的遗产,其中存款6450元,黑白电视一台,洗衣机

一台,以及古画一幅。三人经多次协商,最后达成如下协议:关1取得电视机及存款3110元,关2取得洗衣机及存款3020元,关3取得古画和存款320元。遗产实际分割一年以后,关3装裱古画并请专家鉴定,经多个专家鉴定后确认古画是仿制品,价值仅值几十元。于是向关1和关2说明情况,并要求重新分割遗产或由他们补偿其损失。关1和关2认为,当时是关3自愿要求取得该画并同意作价的,现在确认是仿制品后又反悔并要求赔偿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关3为此与关1关2发生争议。问,该争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第十六章 担保物权

1.1998年5月7日,蒋某向王某借款1万元,一其自有的东风牌卡车做抵押。还款其将至,蒋某自知无力偿还,又

怕王某到时廉价变卖其卡车,遭受更大损失,便将卡车卖给张某,得款1.9万元。当日,蒋某携带卖得的车款回家准备还债,不料途中款项全部被盗。王某得知此情,知道蒋某再也无力还款,便要求将卖给张的卡车变卖受偿。张拒绝。问,该争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2.王某向张某借款2万元,以三间私房做抵押。借款到期后,张要求王某还本付息,王某无力清偿。适逢王某的三

间私房被拆迁,王某可得拆迁补偿款3万元。张某于是要求代替王某领取拆迁补偿款,并以补偿款还本付息。王拒绝,认为房屋已经被拆,张的抵押权就已经不存在了,补偿款须清偿其其他已到期债务。问,该争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3.林某向王某借款3万元,以二间房屋做抵押。后来,林某又在二间房屋上面加盖了一间小阁楼,并将小阁楼出租

给了李某居住,每月租金80元。借款到期后,林某无力清偿。王某提出由其代收租金以清偿借款。林某认为,小阁楼及其租金不属抵押物,可以不用来清偿债务。因而拒绝林的要求。问,王某是否可以对小阁楼及其租金主张抵押权?为什么?

4.孙某向王某借款2万元,约定月息为5分,并以孙某的餐馆做抵押。到期后,孙某应当支付利息2万元。由于孙

某无力清偿,王某主张将餐馆变卖,从价款中优先受偿。但对于2万元利息是否属于优先偿还的范围,双方存在争议。问,该争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5.1985年1月某商行与工商银行签订了一份抵押贷款合同,商行向银行贷款30万元,以三台起重机作为抵押。贷

款到期后,商行无力清偿本息,银行便通知某建筑公司将三台起重机运走,由银行将三台起重机卖给了建筑公司,用所得的价款偿还了贷款本息。商行认为,未经过其同意变卖其财产是侵权行为,要求银行赔偿损失。问,银行是否有权变卖商行的起重机?为什么?

6.1988年3月王某向张某借款2万元,用自己价值3万元的瓦房做抵押。4月,王向张借到款项后,又以这几间瓦

房做抵押从丁某处借到款项3万元。1988年12月,两项借款合同都已到期,张某和丁某都来索还借款,因王某无力偿还,二人分别向法院起诉。经法院拍卖,拍得房屋价款2.5万元。问,房屋价款2.5万元应当怎样清偿二人债务?为什么?

7.刘某向张某借款4万元,以其闲置的四间房做抵押。不久,刘某将四间房出租给了杜某,杜某知道房屋已经被抵

押。借款到期后,张某要求刘某还款,因刘某无力清偿,张某提出变卖4间房屋还款。杜某认为,承租期限未

到不能变卖。张某找到李某买家后,刘某将4间房屋卖给了李某,并以卖房款清偿了张某。后杜某发现房屋已卖给了李某,提出他有优先购买权,刘某和李某的买卖行为无效。问,该争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8.杨某向徐某借款4000元,约定用杨某的电子琴做质押。半月后,徐某让杨某带上电子琴来取款,杨称其电子琴

两天前被其弟带走了,过些天才能带回来。现急需现款,先把款给我,电子琴带回来后立即送来。于是,徐某将4000元现金交给杨某,并要杨某尽快把电子琴送来。此后不久,杨某又以电子琴做质押从孙某处借到款项3000元,并已将电子琴交与孙某。徐某得知后,认为杨在骗他,要求杨立即归还4000元借款,否则要求用电子琴折价抵偿欠款。问,徐某的质权是否产生?为什么?

9.1989年5月,陈某携带一台电视机到修理部修理,修理部让陈某15天后交费取货。嗣后,陈某如约来修理部取

电视机,告知修理费150元。陈某认为修理费太贵,拒绝支付。于是修理部扣留了电视机,并要求尽快付清修理费,否则变卖电视机来抵偿。一天,陈某又带了一部录象机来修理,双方约好一个月后交费取货。待陈某如约来取录象机时,修理人称录象机修理费是170元,加上上次电视机修理费140元共计310元,要陈某一次付清。陈只付了170元录象机的修理费,并说电视机修理费可以拿电视机做抵偿。而修理部则称,现在到处是彩电,黑白电视根本没人要,还是拿回去自己处理吧。最后,修理部退还了电视机给陈某,扣留了录象机,并告知陈一个月内必须付清修理费,否则变卖录象机来抵偿。问,修理部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第十七章 债的一般原理

1.农民王某在放牧中丢失了3只羊,其后张某在自己家的承包地中发现了这3只羊,便将羊驱赶回家。1个月后,张某在集市上以300元的价格将3只羊卖给了李某,并向李隐瞒了羊的来历。王某在羊丢失2个月后偶然发现李所养的羊正是自己的,便向李追索。李申明自己是从张某处买的,拒绝将羊返还。问,以上涉及哪些法律关系?羊的所有权归谁?为什么?

2.1984年7月23日,张某与王某共同向吴某购买大豆,双方商定购买大豆500公斤,每公斤1元,一个月内付款。

当日下午,张某与王某就将大豆拉回家,各半分用。此后,张某和王某没有按时付款,吴某多次讨款未成,遂向法院起诉。问,张某和王某对吴某是负按份之债还是连带之债?为什么?

3.1990年11月,甲乙签订购销合同一份,约定甲于合同订立起一个月内供给乙0号或10号柴油10吨,每吨单价

1200元。货发前付款30%,余款收货后付清。合同生效后20天,甲按约发给乙0号柴油10吨。因当时气温突然下降,0号柴油无法投入使用,乙要求改供10号柴油,或者退货。甲不同意换货,也不同意退货,并要求乙依照约定支付剩余款项。双方发生争议。问,该争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4.1991年5月3日,张某到自行车行购买自行车,经挑选,决定购买2辆永久4自行车,每辆单价400元。为防止

选定的2辆车被别人买走,张某要求车行将自行车另行存放,并预付200元,余款在第2天取货时全部付清。车行当即按照张某的要求将自行车单独存放在后院走廊。不料,当晚发生失窃,2辆车全部被盗。第2天,张某来付余款取车时,车行说你的2辆车昨晚被盗,不能再给你自行车,但是余款还需付清。张某则要求将已付200元退还。双方发生争议。问,该争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5.1990年8月机床厂进口一台精密仪器,委托汽车运输公司从某港口运回。8月12日,汽车运输公司派出车辆赴

港口装运,13日起运,16日下午将仪器运抵机床厂。因安装场地没有准备好,机床厂要求将仪器连同汽车临时存在仓库等待安装。在司机将仪器运往仓库途中,一轮胎被扎破,仪器受到碰撞。第三天将仪器运回厂内安装后发现仪器精密度受到影响,于是向运输公司要求赔偿。运输公司拒绝,认为,如果运到后立即安装就不会发生碰撞,而且轮胎被扎破是无法预料的事情。双方发生争议。问,该争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6.周某新建了一栋二层小楼。房修公司负责室内装修。三个月后,装修完工,周某验收后即搬进了新完工的房屋。

一天,天降大雨,房顶漏雨,致使顶纸脱漏,挂在墙上的一幅齐白石的画也被雨水浸坏。经查,房屋漏雨是因房修公司使用的屋顶防漏材料质量不合格所至。周某要求房修公司重新装修房顶并赔偿损失。房修公司拒绝。房修公司认为,周某已经验收,并且漏雨是因材料不合格所致与其无关。问,该争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加害给付与侵权行为,瑕疵履行与瑕疵担保。)

7.甲乙约定,由乙在10月底供应甲15万快砖,价款7.5万。合同签定后,甲即将7.5万元付给了乙。后甲要求乙

提前至8月底供应15万块砖,遭乙拒绝。甲随即将15万块砖转让给丙。甲通知乙在10月将砖交付给丙。10月底,丙至乙处提砖,遭乙拒绝。问:乙是否应向丙交付15万块砖,为什么?

8.甲乙合同约定,10月底前乙供应甲1000件服装。6月份,乙接到外贸定单,于是与丙签定合同,由丙生产1000

件服装交与甲。9月底,丙将1000件衣服交甲,遭甲拒收。问甲是否可以拒收?为什么?

第五篇:民法案例

1、甲乙为夫妻,共有一处房产,但房产证上及房产局的登记簿上只记载甲一个人的名字。现甲、乙闹离婚。一日,甲未与乙打招呼而与第三人丙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丙将房款交于甲,并与甲一起办理了房产过户登记手续。后乙得知,诉至法院,要求确认甲、丙行为无效,丙不得取得房屋产权。问题:

(1)本案涉及哪些法律关系?(2)法院应如何处理? 答:

(1)甲、乙对房屋的共同共有关系,甲、丙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5分)

(2)依公示、公信原则,丙信赖了该房产公示的权利状态,并且甲和丙之间转让房屋所有权的行为已经进行了公示(登记),故丙取得房产所有权。甲、乙对房屋具有共同共有关系,甲未与乙协商私自处分该房产,乙得追究甲的侵权责任。(5分)

2、住在王某楼下的李某在其阳台上安装防盗栏,宽度40公分。在安装过程中,王某以李某安装的防盗栏顶部为水平面并且宽度达40公分给自己带来了被偷盗的危险为由,阻止李某安装该防盗栏。李某说:“从一楼到三楼的阳台均安装了防盗栏,我也是为了安全起见才安装防盗栏的。况且,我是在自己家的阳台上安装防盗栏,不关你家的事。你要是觉得不安全,你也可以在你家阳台上安装防盗栏吗?”于是,两人争吵起来,王某一怒之下,将已经被安装工人放到四楼但尚未固定防盗栏的护绳用剪刀剪断。致使防盗栏从四楼摔到一楼,完全损坏,所幸并无人员伤亡。于是,李某将王某告上法庭,要求赔偿防盗栏损失800元。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答:

相邻权得到我国法律的明确保护。《物权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物权法》第九十二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近年来,窃贼沿着防盗栏进入楼上邻居家行窃的事情时常发生,按照一般公众的认识,安装防盗栏的确给楼上的邻居带来危险。因此,李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侵害了王某的相邻权,所以,李某是有过错的。但是,王某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后,没有采取合法的处理方式。在冲动之下,毁坏了他人的财物。正是因为王某的不法行为才直接导致了防盗栏的摔坏,因此,对于防盗栏的摔坏,王某负有全部的责任。《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因此可以适当减轻王某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3、田某家和孙某家承包的土地相邻,田某耕种自己土地时必须经过孙某的土地。2007年初,两家因琐事发生矛盾,自此结缘,孙某不在同意田某从他的土地上通行、排水,否则每年留下“买路钱”500元。

问题:田某是否有权利用孙某家的土地通行、排水?为什么? 答:

承包的土地与孙某承包的土地相邻,而且位于孙某的土地中间,不经过孙某的土地就无法耕种,因而田某和孙某因承包土地形成了相邻关系。根据《物权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因此本案中田某得利用孙某的土地通行、排水,同时依据《物权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如果经查证,确实给孙某造成损害,可以给予孙某适当补偿。

4、甲早年丧夫,有二女一子(乙、丙、丁)。其中丙为养女。乙于1994年与李某结婚,并生有一女林林。乙因车祸于1996年去世,李某非常伤心,决定不再娶,专心照料林林和甲、丙女。甲因爬山而摔成植物人。2002年,甲因脑血栓不治而死。死前甲立一遗赠,将其存款5万元中的1万元赠送给邻居章某。另在遗产继承问题上,在英国的儿子丁来电报说明,甲曾对他说,其死后全部遗产由他继承,但无相关证据。问题:

(1)丁称甲所立的口头遗嘱是否有效?为什么?(2)丙是否享有继承甲财产的权利?为什么?(3)如李某要求继承甲的财产,是否合法?为什么?

(4)本案中林林是否有权作为继承人继承甲的遗产?为什么? 答:

(1)无效。据继承法第17条规定,口头遗嘱须在危急的情况下作出,且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才具有法律效力。甲所立的口头遗嘱,由于丁提供不出见证人见证的证据,因此在形式上是不合法的。故无效。(3分)

(2)有。继承法第10条的有关规定,在继承遗产时,养子女享有同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和义务。(3分)

(3)合法。继承法第12条规定:“丧偶的儿媳对公、婆,丧偶的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本案中,李某放弃再婚的权利,主动承担照顾家庭及岳母的责任,对甲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因此有权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甲的遗产。(2分)

(4)有权。据继承法第11条的规定,本案中林林作为先于被继承人甲死亡的女儿乙的直系血亲,享有代位继承权。(2分)

5、某甲与货车司机某乙关系很好,一天某甲带着心爱的小狗闲逛,见乙开着货车慢慢过来,抱着小狗搭乘该车。两人在车上边谈边笑,当车行至某铁路交叉口时,该交叉口看守人A瞌睡刚醒,发现一列火车马上经过,慌忙放下栅栏,不料该栅栏竟然发生故障无法放下,此时乙的货车已经开上铁轨而火车也已经开到,幸亏火车司机B手疾眼快将车刹住,但货车尾部仍被撞,上面载的货物全部毁坏。货车前部车门被撞开,甲及小狗被甩到车外,甲正撞在行人丙的身上致其当场大腿骨折,甲也遭受重伤,甲的小狗将丙名贵之西服抓破。火车上乘客戊在紧急刹车时正在车厢内行走,当即重重撞在车厢上导致其名贵的眼镜被撞碎。问题:

(1)看守工人A、火车司机B、铁路公司各应对乙承担何种责任?(2)行人丙的人身损害以及财产损害可以向何人请求赔偿?(3)甲可以向何人请求赔偿?

(4)火车乘客戊能否就其眼镜的损失获得赔偿以及应向何人请求赔偿?

答:

(1)乙的损失主要是因看守工人疏于执行职务而产生的,但也有部分原因是其自身之过失(行车之时与友人聊天),属于混合过错,因此其自己应当承担部分责任。看守工人作为铁路公司的工作人员,其在执行职务之时因故意或过失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由其所属的铁路公司承担责任。火车司机B正常行车,没有任何过错不应承担责任。(3分)

(2)甲飞出车外是由于铁路看守人员的疏忽导致火车与汽车相撞而发生的,因此行人丙的人身损害可以向铁路公司请求赔偿。其名贵西服被抓破的损害是因狗造成的,但该损害是因第三人即铁路公司的过错造成的,因此应当由铁路公司承担责任。(3分)

(3)甲可以向铁路公司请求赔偿,但由于其乘车时与司机说话导致司机分散注意力,也对事故的发生也具有相当的过错,因此亦承担一定的责任。(2分)(4)因为司机紧急刹车属于紧急避险行为,应由引起险情的人承担民事责任,而本案中险情是由看守工人与乙共同引起的,因此火车乘客戊可以就其眼镜的损失可以向铁路公司、以及乙请求赔偿。(2分)

6、被告刘志远年仅6岁时父母去世,无人抚养。经有关人士介绍,刘家斌、方淑凤夫妇收养了刘志远。刘志远学龄后,经常逃学,被养父严加批评,便离家出走,夜不归宿,且经常被派出所收容。刘家斌因病去世后,刘志远更加放肆,恶习不改。方淑凤患高血压入院治疗,刘志远不闻不问。邻居孙美媛多方照顾其病情,直至去世。方淑凤去世前立下遗嘱,将其银行存款2万元赠给孙美媛,余下遗产现金7000元、金戒指3枚、家具1套及房屋2间留给刘志远。孙美媛依据遗嘱要求分得存款2万元,刘志远不允,孙美媛遂起诉到法院。问题:

(1)方淑凤的遗嘱是否有效?

(2)孙美媛是否有权取得遗嘱制定的遗产所有权?(3)本案的性质是遗赠还是遗赠扶养协议? 答:

(1)是合法有效的遗嘱。(4分)

(2)方淑凤的遗嘱有效,孙美媛有权取得财产。(3分)(3)本案的性质是遗赠。(3分)

7、王某11岁,其父亲立遗嘱将名下的两间房屋由王某继承。两年后,王某的父亲去世,王某的母亲生活极为艰难,王某的表哥经常来帮忙。王某的母亲非常感激,就将这两间房屋赠给了他表哥,并邀请村干部等作证。王某不懂事,也表示同意。王某成年后反悔,又要其表哥返还房屋,被拒绝。王某起诉,法院判决赠与无效,房屋应返还王某。问题:

(1)王某作为自然人,其是否具有民事权利能力?(2)继承遗产时,王某的民事行为能力属于哪种类型?

(3)王某同意其母将自己接受的遗产赠送给表哥的行为是否有效? 答:

(1)王某享有民事权利能力。(4分)(2)11岁的王某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3分)

(3)该处分行为无效。因为王某当时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其处分重大财产的行为必须征得监护人同意,而且必须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利益。(3分)

8、原告吴甲之父与母亲吴杨氏于1960年结婚,1961年生育原告,同年修建房屋两间。2002年3月10日,吴父去世,吴杨氏由吴甲赡养。2004年5月3日,吴杨氏经他人介绍将该两间房屋出卖给被告张某。原告得知后极力反对,但吴杨氏不顾原告反对而接受了被告的价款10万元整,并将房契等产权证书交给了被告。原告认为自己也是房屋产权人之一,在没有征得自己同意的情况下,房屋买卖无效,故诉请人民法院依法宣告吴杨氏与被告的房屋买卖无效。问题:

(1)吴父去世后,其遗产应当怎样继承?

(2)吴父去世后至吴杨氏出卖房屋之前,遗产是处于何种状态?(3)该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答:

(1)吴甲没有明示放弃遗产,即视为接受遗产。(4分)(2)处于共同财产状态,由吴甲与其母共有。(3分)

(3)共有财产的共有人之一明确反对出让共有的房屋,其处分行为无效,因此房屋买卖行为无效。(3分)9、1990年,山东省某市中学生齐某参加中专考试,被一学校录取为90级财务专业的委培生,但是齐所在的中学既没有将考试成绩告诉齐,也没有将录取通知书送给她本人,而是送给了齐同一届的另一考生陈某,陈以齐的名义读完中专,被分配到金融单位工作,其人事档案中也一直在使用齐某的名字,此事被掩盖多年后终于东窗事发。1999年1月29日,齐以陈某和她父亲以及原所在学校等数家单位侵害其姓名权为由诉至法院,请求责令被告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16万元和精神损失费40万元。最高院依据宪法关于受教育权的规定,做出“陈某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某依据宪法所享有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损害,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司法解释。问题:

(1)齐某主张其享有的姓名权,是不是民法调整的范围?(2)本案在法律适用中,是民法的哪种法律渊源?(3)齐某向法院起诉请求民事保护,属于哪种民法调整? 答:

(1)姓名权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享有的人格权法律关系,属于人身法律关系,因此属于民法调整范围。(4’)(2)宪法渊源、民法渊源、司法解释渊源。(3’)

(3)权利受到侵害之后,民事主体向法院起诉请求民法保护,属于事后调整方法。(3’)

10、甲将自己所有的房屋卖与乙并经产权登记,后乙又卖与丙而且也经产权登记。数月后甲向法院提出甲、乙合同中乙有欺诈行为,故应撤销合同。法院判决撤销了甲乙的合同。问题:

(1)现乙是否享有房屋所有权?

(2)现丙能否享有房屋所有权?

答:

(1)甲、乙的合同被撤销,乙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5’)(2)丙依公示、公信原则仍享有该房屋所有权。(5’)

下载民法案例-人事保证合同案例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法案例-人事保证合同案例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案例(借款保证合同)

    据以探讨的实例简介 2008年3月9日,乙公司董事会经研究形成如下董事会决议:“本公司愿意为甲公司向中国银行丙支行贷款提供担保,担保贷款额度为1700万元,保证期限为6个月。”乙公......

    《民法》典型合同案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民法》典型合同案例分析作者:张雅卉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12期【摘要】在公民发生合同纠纷时,《民法》作为一般法,可以为解决纠纷提供一定的依据。......

    民法案例65

    精选民法经典案例66例及解析 案例1 读小学的赵勇在市教委组织的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市教委下属的一家美术杂志社闻讯后即来信表示,他们将出一期儿童作品专刊,希望赵......

    民法经典案例66例[精选]

    首推精选民法经典案例66例 案例1 读小学的赵勇在市教委组织的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市教委下属的一家美术杂志社闻讯后即来信表示,他们将出一期儿童作品专刊,希望赵......

    民法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1 甲出售一批奶牛给乙,双方约定,甲于1999年11月4日在其养牛场向乙交付奶牛,乙于1个月后向甲付款。一个月后,乙没有付款,而甲也忙于其他事物无暇顾及。2001年7月4日甲因车......

    人事案例

    工作岗位发生变化,可以再约试用期吗?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执行方案以各地规定为准 【案例】L在A公司担任销售工作,她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至今年10月期满。9月份,公司人事部通知L:“......

    民法案例分析题目

    第一章民法概述 案例1:网络约会案 张男和李女是多年网友。张男通过网络约会李女在某酒吧见面。李女为约会进行了精心准备,专门购置了衣物、首饰,并到美容店美容。李女按照约定......

    精选民法经典案例66例及解析

    精选民法经典案例66例及解析 案例1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读小学的赵勇在市教委组织的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市教委下属的一家美术杂志社闻讯后即来信表示,他们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