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3年黄山市化妆品(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2:3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黄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3年黄山市化妆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黄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3年黄山市化妆品》。

第一篇:黄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3年黄山市化妆品

附件

1化妆品经营企业监督检查记录表

被检查单位名称:负责人:

地址:联系电话: 经营范围和方式:

现场检查人:企业负责人:报送单位分管领导:

报送时间:

(注:此表于10月25日前将本辖区大型化妆品批发企业、商场、超市、专卖店日常监督检查表上报。)

附件2

2013年化妆品经营企业年度监督检查情况汇总表

填报单位(盖章):填报时间:年月日

(注:请于10月25日前报送,对查处的化妆品经营违法案件,可另行报送)

分管局领导:审核人:填报人:

第二篇: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湖南省药品零

售企业验收标准(修订)》的通知(2006)

第一条 企业(含零售连锁门店,下同)应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或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全面负责企业质量管理工作。

第二条 企业质量管理机构或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应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全面负责药品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无《药品管理法》第76条、83条规定的情形。

第四条 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应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

第五条 大中型零售企业的药品质量负责人应有一年以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验,具有执业药师资格或药师(含药师、中药师)以上职称;小型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负责人应具有药士(含药士)以上技术人员。

非处方药零售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必须是具有药士(含药士、中药士)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零售企业,以及在农村乡镇以下地区设立的药品零售企业,质量负责人应当是专职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所在地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培训合格的人员。

商业连锁超市可以经营乙类非处方药,其连锁超市总部应当至少配备1名具有药师(含中药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负责药品的质量验收及日常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条 应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药学技术人员:

企业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中专(含)以上药学或相关专业(指医学、生物、化学等专业)的学历,经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并应在职在岗,不得为兼职人员。

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零售企业,以及在农村乡镇以下地区设立的药品零售企

业,应当是专职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所在地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培训合格的人员。

从事处方审核的人员必须是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含药师、中药师)专业技术职称;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人员可由技术等级为高级工以上人员或连续从事中药调剂工作15年以上人员担任。

企业从事药品验收、养护、保管、营业员等工作的人员,应具有高中或者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以上人员必须经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专业培训合格,方能上岗。

第七条 企业应组织质量管理、药品验收、养护、保管、营业员等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患有精神病、传染病等可能污染药品或导致药品发生差错的疾病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内包装的工作。

第八条 企业应制定对各类人员进行药品法律、法规、规章和专业技术、药品知识、职业道德等教育培训计划。

第二章

设施与设备

第九条 企业应有与药品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营业场所,企业的营业场所或药品仓库应环境整洁、无污染物。并配置测定、调节温、湿度的设备。

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商业连锁超市总部应设立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符合药品储藏要求的乙类非处方药仓库、配送中心。

营业场所、仓库、办公生活等区域应分开。经营乙类非处方药应设立专门货架或专柜。

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商业门店应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营业专区或专柜。

第十条 企业应根据规定配置符合药品质量要求的常温、阴凉和冷藏存放的设备与设施。

第十一条 企业的营业场所、营业用货架、柜台齐备,销售柜组标志醒目。拟经营范围含中药饮片的,应设置相对独立的中药饮片营业区。

药品陈列应按品种、规格、剂型或用途分类,类别标签应放置准确、字迹清晰。

内服药与外用药分柜摆放。

药品与非药品分柜摆放。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摆放。并按规定设置专用标识及警示语。

处方药不能采用开架自选的销售方式。

特殊药品和危险品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存放。

设置拆零药品专柜。

第十二条 企业应配备完好的衡器以及清洁卫生的药品调剂工具、包装用品等。

第十三条 药品仓库应实行分区及色标管理。其统一标准是:待验药品(区)、退货药品库(区)为黄色;合格品库(区)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库(区)为红色。

第十四条 库房内墙壁、顶棚和地面光洁、平整,门窗结构严密。仓库应配置保持药品与地面之间有一定距离的设备。药品与墙、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库房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

第十五条 企业应配置药品防尘、防潮、防污染和防虫、防鼠、防霉变等设备。

第十六条 拟经营特殊药品的企业应配置存放专柜以及保管用设备、工具等。

第十七条 拟经营中药饮片的,饮片格斗前应标示正名正字。应配置所需的调配处方和临方炮制的设备。

第十八条 应有符合规定要求的消防、安全设施。应有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施。

第三章

制度与管理

第十九条 企业应遵照依法批准的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不得以任何方式变相出租柜台,违法推销药品。

第二十条 企业应在营业店堂的显著位置悬挂与执业人员要求相符的执业证明。

第二十一条 营业场所内不得有违法、违规药品广告。

第二十二条 营业场所应明示服务公约,公布监督电话和设置顾客意见簿。企业应制定有关质量管理制度,内容包括:

(一)有关业务和管理岗位的质量责任;

(二)药品购进管理规定;

(三)药品验收管理规定;

(四)药品储存、养护管理规定;

(五)药品陈列管理规定;

(六)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核规定;

(七)药品销售及处方管理规定;

(八)不合格药品管理规定;

(九)拆零药品管理规定;

(十)特殊药品购进、储存、保管和销售管理规定;

(十一)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的规定;

(十二)质量信息管理规定;

(十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规定;

(十四)卫生管理规定;

(十五)人员健康状况管理规定;(十六)服务质量管理规定;(十七)经营中药饮片的企业,应有符合中药饮片购、销、存管理的规定;(十八)质量方面的教育、培训及考核的规定;(十九)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考核的规定。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建立药品质量管理记录(表式),主要内容包括:

(一)药品购进(验收)记录;

(二)药品质量养护、检查记录;

(三)药品拆零记录;

(四)装斗复核记录;

(五)药品质量查询、投诉情况记录;

(六)不合格药品报废、销毁记录;

(七)药品退货记录;

(八)销后退回药品验收记录;

(九)温、湿度记录;

(十)计量器具使用、检定记录;

(十一)质量事故报告记录;

(十二)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和考核记录等。第二十四条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以下药品质量管理档案(表格),内容包括:

(一)员工健康检查档案;

(二)员工培训档案;

(三)药品质量档案;

(四)药品养护档案;

(五)供货方档案;

(六)计量器具、设施和设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档案;

(七)首营企业审批表;

(八)首营品种审批表(连锁门店除外);

(九)不良反应报告表。

第四章

验收结果评定

第二十五条 现场验收时,应逐项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逐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定。现场验收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的,评定为验收合格;现场验收结果有不符合本标准或项目不完整、不齐全的,评定为验收不合格。

第三篇:关于印发《鹰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印发《鹰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机关效能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局、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局机关各科室:

现将《鹰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机关效能年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进展情况要及时向市局效能办报告。

二00九年一月二十三日 鹰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机关效能年活动实施方案

按照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鹰潭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为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创优食品医药产业发展环境,决定在全系统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以依法高效、创建最优的食品医药发展环境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完善运作程序,强化监督检查,切实解决机关效能和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促进建立权责明晰、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努力把我局建设成为审批环节少、审批时间短、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单位。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效能年活动顺利开展,市局决定成立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吴细美任领导小组组长,局领导周文崇、汪茂林、吴接道、丁海峰、刘炜任副组长,王德

一、姜叶青、祝频、黄治安、邓多花、王晓燕、王安江 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效能年活动日常工作,王晓燕任主任,王德

一、王安江任副主任,廖晓斌、孔丽敏、曾国辉为工作人员。

三、方法步骤

机关效能年活动从2009年1月开始,到2009年12月结束。整个活动分为学习动员、组织实施、考核总结三个阶段。

(一)学习动员阶段(2009年1月4日-2009年2月28日)

1、制定方案。全系统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有关会议精神。各县(市、区)局、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要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实施方案,2月6日前报市局效能办。

2、动员部署。2月10日前召开动员大会,对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进行全面宣传发动和安排部署,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工作重点,方法步骤,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局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有关精神,统一认识,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

3、学习讨论。以建设“廉洁、勤政、优质、高效”机关为主题,广泛深入开展“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做”专题讨论,就如何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推动我市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快速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局机关每个干部职工和各县(市、区)局、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中层以上干部都要认真对照找 差距、表决心、谈打算、明方向。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3月1日-2009年10月31日)围绕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队伍素质的要求,以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的态度,抓好重点工作的落实,做到“四个明显”:各级机关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履职能力明显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明显改进;争创“五个一流”:一流队伍、一流水平、一流作风、一流效能、一流业绩,大力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优良政务环境,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1、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行政审批事项清理 “三个至少缩减30%”(行政许可事项至少减少30%,投资项目审批事项至少减少30 %,行政审批时间在现有承诺的时限基础上至少缩减30%)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现“三最目标”(项目审批时间在全省最短,项目建设效率在全省最高,发展环境在全省最优)的目标要求。

2、建立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绿色通道。对涉及食品药品投入大、影响大的重点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将审批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

3、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行行政执法案卷统一审核、统一装订、统一保管,并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坚持案件合议和重大案件讨论制;继续做好规范行政处罚自由栽量权工作,全面实施《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试行)》,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杜绝随意性、个性化、隐蔽性。

4、改进机关作风。强化高效服务、开拓创新、争先创优、廉洁自律意识,整顿机关官僚主义、办事拖拉推诿作风;加大对不良风气的治理力度,坚决克服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

5、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扩大政务公开范围,采取网站、宣传栏、电子屏幕、现场活动等一切可以采取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并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和程序;加强电子政务建设,适时将监管政策、假劣药品信息、行政许可审批等事项在网站上进行公开公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行政效率。

6、健全完善制度。重点抓好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的落实。

7、提高机关干部素质和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以能促效,采取专题讲座、业务培训等形式,有计划、分层次抓好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加强机关文化建设,适情举办促进机关效能为主题的征文和演讲比赛,举办丰富多彩的机关文体活动,活跃干部职工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机关文化和创建氛围。

8、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抓好效能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

在解决问题上,要围绕以下八个方面认真查找和解决问题:一是官僚主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审批项目偏多、环节过繁、时间太长的问题;二是部门和个人利益驱动,随意执法、执法不 公、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三是“小鬼难缠”、“中梗阻”的问题;四是不给好处不办事,“吃、拿、卡、要、报”的问题;五是履行职能缺位、错位、越位,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六是服务意识和态度较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七是缺乏诚信、失信失诺、“新官不理旧事”的问题;八是“文山会海”、“迎来送往”、应酬过多的问题。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抓住问题实质,研究解决办法。

在建章立制上,对各类规章制度进行清理,革除与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监管要求相违背的陈规陋习,建立促进机关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完善修订有利于监管事业良好发展的体制,形成一套科学、完备、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汇编。通过建章立制,实现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管人管事。

(三)考核总结阶段(2009年1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

要对整改提高、建章立制、落实制度情况进行总结回头看,认真评估活动效果,整理有关材料,收集群众反映,分析活动成效,查找存在不足,全面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并报市局效能办。

四、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充分认识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一件大事,作为2009年的突出任务,高度重视,摆上重要位置,学习好文件精神,落实好具体措施,以良好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机关效能建设中去。

(二)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把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作为新形势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举措,作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促进全市食品医药产业发展的大事抓好抓实。要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党政齐抓共管,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确保整个活动顺利开展。

(三)积极探索,注重实效。既要认真贯彻工作的总体要求,又要立足实际,针对活动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切实增强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搞好宣传,营造氛围。广泛宣传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充分运用网络、简报、报纸等媒体,大造声势,为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五)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把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与科学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将对机关效能的监督延伸到机关运行全过程和服务对象之中,把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最终成效体现到解决突出问题、促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上来,切实做到相互促进、整体推进。

第四篇:2014年黄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22日在黄山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任泽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3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面对多重罕见自然灾害,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战略目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克难而进,扎实工作,夺取了防汛抗洪和抗旱救灾全面胜利,较好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

一是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68亿元,同比增长9%;财政收入81.02亿元,增长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6.7亿元,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2亿元,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8.03亿美元,增长14.6%;市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72亿元,增长13.2%。工作中,我们认真落实省、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化解经济运行不利因素,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3%,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5家,实现产值173.7亿元、增长16.9%;茶叶产量3.1万吨、增长4.7%,出口1.02亿美元、增长43.8%。净增规上工业企业48家,规上工业增加值118.8亿元、增长14.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8.8%,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市和歙县经济开发区被列入全省产城一体化试点,全市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60亿元。持续加大旅游营销力度,成功举办第十七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等节庆赛事活动,全年接待游客373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4.5亿元,分别增长2.5%和3.8%。服务业增加值198亿元,增长8%。黄山旅游股份公司获得省政府质量奖、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二是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全力扩大有效投入,“十大工程”完成投资521亿元、增长12.8%,黄山北站、歙县北站、歙黟一级公路、宁国至黄山天然气支线工程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京福高铁加快建设,黄祁高速建成通车,西海大峡谷观光缆车等140个重点项目竣工运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到位内资564.5亿元、增长20%,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3亿美元、增长15.4%。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期评估通过省复核,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获省政府批准设立。黄山风景区荣获全球首家优秀目的地旅游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5A景区创建通过国家旅游局景观质量等级评定。实施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100个,出境断面水质总体保持优良,太平湖入选全国15个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目标任务完成。全市百佳摄影点增至166个。扎实开展关键区域控制和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完成改徽8561幢。强力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启动政策性森林保险,造林绿化16.57万亩。休宁县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市新增国家级生态乡镇6个,再次荣获“中国最佳休闲城市”称号。

三是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市经济开发区和高铁新区成功整合,高铁站场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新区快速通道启动建设。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城市展示馆、文化广场主体工程完成,文峰桥建成通车,江心洲公园、戴震公园改造和屯光大道、齐云大道绿化提升全面完成,市图书馆、档案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公益性项目全面建成,新增和优化公交线路8条,更新公交车40辆。加快推进区县城和建制镇建设,屯溪区黎阳印象、黄山区北大门沿线综合改造提升、徽州区颖溪河两岸及岩寺老街整治、歙县客运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完成,休宁县旧城改造、黟县新城区路网和祁门县新城区开发等城镇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48.8%,提高1.7个百分点。扎实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全市村庄布点规划和第一批106个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新建、续建项目1498个,36个省级重点示范村完成建设任务。西递村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庄里等9个村跻身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

四是民计民生持续改善。深入开展“七保”工作,精心组织实施37项省市民生工程,完成投资31.98亿元,惠及148万城乡居民。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着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五项社会保险参保93.9万人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79.4万人。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重点优抚和五保对象补助标准,全面实现市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实施。新农合参合率101.2%,大病保险全面启动,城乡医疗救助16.46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676.48万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7952套,基本建成13266套,超额完成任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6万户,8个灾后倒房重建集中安置点基本建成,因灾倒房的群众春节前将全部入住新居。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实施扶贫项目568个,投入资金4.8亿元,2.5万人实现稳定脱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50元,分别增长9.5%、15%,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黄山茶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我市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新建、改扩建和增设附属幼儿园85所,完成3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黄山茶业学校整建制并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新增中国传统村落27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改扩建,黄山首康医院建成运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初见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市第六届运动会暨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在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12项安全生产指标控制在省下达范围之内。夯实社会治理基础,建成32个精品社区。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区县社区矫正中心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畅通信访渠道,全市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荣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三连冠”,胜利捧回“长安杯”。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不断加强,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地方志、档案工作得到加强。气象、地震、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六是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市政府系统承办的452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结。修订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政府性资金、政府性债务和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管理等制度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审批项目360项,取消39项、下放27项、冻结20项,市政务服务中心全年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16.25万件,按时办结率达99.24%。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5.84%。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能够战胜困难和挑战,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驻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黄山现代化建设的中央、省驻黄单位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我市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问题比较突出,财政收支矛盾压力加大,部分指标未实现预期目标;产业支撑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工业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和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服务业综合效益有待提升;中心城区人气不足,首位度不高,带动力不强;部分城市低收入群体和深山区、库区、革命老区群众生活依然困难;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少数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发展意识不强、工作谋划不深、落实推动不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和各位代表的期望和重托。

二、2014年主要工作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省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扎实开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推进年”活动,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着力增加有效投入,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促进城乡统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在科学发展、富民强市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5%;财政收入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目标以内。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项目带动,持续扩大有效投入

项目建设是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基础。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的要求,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服务好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投资类项目建设,大力支持社会投资类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已申报的217个省“861”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开竣工亿元以上项目各100个以上。基础设施方面,加快推进京福高铁、歙黟一级公路、宁国至黄山天然气支线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黄杭铁路,确保高铁客运枢纽、玉屏索道改造主体工程等项目基本建成;完成月潭水库项目可研报告和相关专项报告编制;扎实做好皖赣铁路扩能、济祁高速、芜黄高速、黄千高速、黄山机场4E改造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产业发展方面,加快推进永新股份绿色软包装、东晶光电、紫光优蓝机器人、金普森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甲骨文黄山基地和卢村悦榕庄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福派园食品产业园、智谷科技园、中国物联网黄山研发基地、河马文化产业园、百乐门国际文化娱乐经贸广场等项目;力争蓝猫动漫、康师傅瓶装水、祥源红茶等项目建成投产,希尔顿酒店、喜来登酒店、太平湖皇冠假日酒店建成运营。

提升项目工作水平。切实抓好项目谋划工作,认真研究国家和省产业导向,有针对性地谋划编制一批有利当前、事关长远的产业发展类和基础设施类重大项目,确保项目对上能争取、对外能招商。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强化部门联动,规范审批流程,扎实做好项目报批各项前期工作,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大发展规划及省“861”计划,在用地指标和金融信贷等要素保障上获得更多更大支持。切实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坚持以产业项目为重点,统筹推进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文化保护等各类项目建设,多上有利于产业优化升级的项目,扩大能够提供实实在在就业和税收的投入,特别是要善于调动市场力量参与项目建设及后期运营。进一步落实项目工作责任制,着力提高效率、简化程序、优化服务,让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成投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推动转型升级,着力增强产业支撑力

产业发展是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点。按照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的思路,全力发展实体经济,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不断提升产业素质。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导向,坚持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并举,突出抓好190个、总投资117.7亿元的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培育引进智能制造、信息软件、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上下游企业配套,力争七大优势产业规上企业数、工业产值均占全市80%以上。加快企业科技、管理、品牌和营销模式创新,加大30户重点骨干企业扶持力度,支持现有489户规上工业企业扩张规模,全年新增规上企业50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加快推动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11家以上。推动园区由粗放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发展,引导各园区重点培育1~3个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占园区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对园区低效企业、低效用地进行全面清理,加快腾笼换鸟步伐,力争全市开发区投资强度和亩均税收提高20%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特色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力争农业增加值增长3.5%以上。以提升产业集中度为重点,通过改良茶苗、发展规模种植、引进外部资源并购、入股现有加工企业,着力提升茶产业市场竞争力,全年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万亩,茶叶总产3.2万吨。加快发展毛竹、油茶、菊花、蚕桑、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做好食用菌、果蔬和养殖等“土、特、绿”文章,发展各类特色基地7万亩,新增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5个。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争创省级林下经济示范点20个。高起点、高标准抓好3个省级、10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加强良种良法配套、质量安全、全程机械化等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继续办好黄山茶叶暨名优农产品推介活动,打响绿色生态品牌。

加快旅游转型升级。以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高水平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引进培育休闲度假、摄影写生、文化产品展示交易、户外运动、养生养老等体验性、参与性强的新型业态,促进全市旅游由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加快黄山风景区国际精品旅游景区建设步伐,确保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通过国家5A景区评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规范发展一批有特色、有品位的乡村客栈。制定实施中长期营销规划,推进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集中力量,持续投入,打造“大黄山”旅游品牌。发挥政策杠杆作用,调动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积极性,加大客运沿线、通航城市营销力度,开发东南亚、俄罗斯等境外市场,提高旅游营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国家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加大新媒体营销力度。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和服务,力争旅游接待量增长8%,旅游总收入增长10%,入境游客增长10%。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服务业重大项目160个以上,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拓展和完善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研发设计、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康体养老、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建设,抓好三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启动徽州古城、齐云山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开工建设苏宁广场、黄山颐高广场,引进1~2个大型物流项目,建成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导合理的房地产消费,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三)推进开放发展,大力推动招大引强

招商引资是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必须以更大的气魄实施对外开放,把一流的资源配置给一流的企业,以共赢发展的理念推进招大引强,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提升发展新水平。

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以国内外500强、中央和省属大企业、知名民企为主攻方向,以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和港澳台地区为重点区域,围绕发展工业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力促国药祁红、开元农机产业园、黄山风景区国家地理3D影院、冠军疗养基地等签约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娃哈哈山泉水、口子酒业、华侨城、万达、红星美凯龙、青岛伟业和智慧黄山等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再精选并跟踪一批新的企业和项目。进一步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大力推行产业链招商、专业团队招商,注重发挥商会、协会作用推进以商引商,全年新签亿元以上项目超过100个,到位内资增长12%,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

着力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友好城市、友好景区的交往,做好外事侨务和台湾事务工作。力争台湾居民口岸落地签注获批,新开1~2条国际包机航线。认真办好第十八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山地车节等活动。加大中小外贸企业扶持力度,加强茶叶、精细化工、高新电子等特色优势产业出口基地建设,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全年新增1000万美元以上出口企业1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

(四)统筹城乡发展,抓好城镇和美好乡村建设

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形成城乡各具特色、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城镇化率达50%。

加强城镇规划管理。坚持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认真抓好新一轮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修编,加快中心城区规划编制,优化区县城总体规划,完成全市95个乡镇规划编制。切实加强重点风景区、关键区域规划管理,真正做到不规划不开发、先布局再落子,永葆青山绿水的鲜明特色。

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市中心城区计划安排政府投资项目69个、社会投资项目6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增长25%。坚持产城一体发展,加快推进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打通新区快速路,完成新安江上游段综合治理工程和高铁站场项目土建工程,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促进南部城镇群集聚发展。改造提升新园路、黄山路等城市道路,完成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敷设天然气管网13公里,改造供水管网15公里;启动高铁水厂建设,完成一水厂制水厂迁建、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改造老旧小区25个、棚户区5个。加快推进区县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抓好47个建制镇建设,支持屯光等8个镇争创全国重点镇,区县城和建制镇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108亿元,分别增长17%和20%。扎实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强化交通和市容市貌整治,规范小区物业和各类市场管理,不断提升城镇管理水平,争创“联合国人居奖”城市。

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强化产业支撑为重点,突出抓好“八项重点任务”,确保首批36个省级重点示范村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全面开展第一批尚余70个中心村建设,统筹推进其他村庄建设。抓好世行贷款新农村建设项目,做好与省属企业的结对共建工作,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美好乡村建设,力争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美好乡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扎实开展“三线三边”整治,全面完成广告标牌、省市交界点、景区周边等10个方面、1000多个整治点的治理工作,使全市城乡环境有明显改善。突出抓好扶贫攻坚“百村千户双联”工程,提升贫困村和贫困家庭自我发展能力,力争2.2万人稳定脱贫。切实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营管护,确保发挥持久效益。

(五)全面深化改革,切实增强发展活力

按照中央改革总体部署和省、市委实施意见,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到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经济体制改革重点,着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实质进展。

进一步突出市场导向。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该由市场决定的,一律按市场规则办;可以由社会、企业投资的项目,政府坚决不做,进一步明确政府作为的边界。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持久竞争力,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规范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业激情。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落实好中央和省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对于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予以清理、削减,去除不必要的前置审批条件,不断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潜力的“加法”。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准备工作,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扎实推进海事管理体制和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和水平。

有序推进其他各项改革。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抓好黟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在108个行政村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力争全市耕地、园地流转面积18万亩。扎实推进林权流转改革,加大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力度,做大做强江南林业产权交易所,加快打造立足黄山、面向全省的专业、规范、统一的森林资源资产交易平台。继续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中心城区城管重心下移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系。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巩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适时启动市级公立医院改革。

(六)加强保护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目标,以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守护好黄山这一方绿水青山。

深入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116个,其中补偿机制试点项目52个、完成投资25亿元。建立健全流域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加快新安江沿线剩余企业搬迁治理,完成流域4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认真落实国家《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总结试点经验,争取建立常态化补偿机制。以实施全国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为契机,全面加强太平湖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做好生态修复、水源地保护、网箱退湖、渔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水系连通工程试点,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0平方公里。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和治理力度,完成歙县金竹村、休宁县阳台村等重点地质灾害点避让搬迁治理工作。扎实推进绿色质量提升行动。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森林抚育、造林补贴试点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完成新造林5.85万亩。突出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启动实施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加强城镇绿化的规划与建设,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确保基础指标全面达标,继续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

突出抓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控污染物新增量,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严格执行环评制度,确保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推进祁门东源钨钼矿有序开发。巩固化工、重金属排放企业整治成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工作,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水质达标率100%。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实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与盘活用好闲置低效用地挂钩,落实土地使用税差别化征收政策,全面开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项目清理处置工作,依法收回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七)着力传承创新,增强文化软实力

大力弘扬徽文化特色优势,充分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强徽文化资源保护利用。

继续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组织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全面加强“十古”保护,积极探索古民居依法规范流转新路子。力争新增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8处,中国传统村落15处。全面开展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加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推进新安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全年新增省级以上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处,非遗生产展示销售区10处以上。创办徽州书院,搭建徽文化研究、传播和推广平台。充分挖掘徽文化精神价值,积极推进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让传统文化融入时尚、焕发生机。

加快壮大文化产业。继续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0%。加快徽文化产业园建设,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争创5家以上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发展壮大新兴文化产业,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重点推进摄影、演艺、写生、动漫等产业发展,扩大徽韵、宏村·阿菊、花山谜窟“激光秀”等演艺品牌影响力。

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文化设施配套,加强四馆一站(屋)等公共文化场馆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推动数字电视向乡镇、村发展,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6%和98%。拓展农民文化乐园试点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和文学艺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营造昂扬向上、和谐奋进的浓厚氛围。

(八)抓好财政金融,不断提高支持保障能力

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强化金融支持保障,着力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提高财政运行质量。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严格落实“营改增”等各项税改政策。坚持依法征税,确保应收尽收、均衡入库,提高税收比重,培植稳固的财源基础,增加可用财力。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完善预算绩效、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三公”经费,一般公用经费实现“零增长”,会议、接待等支出压缩20%以上,新增财力重点投向民生支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大政府性资产清理力度,解决好改制企业遗留问题,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把控制和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完善政府重大项目投融资决策、债务风险预警和监管等机制,严格控制政府直接举债、控制融资成本、控制债务规模,切实提高政府性资金使用效益。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按照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全面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扩大信贷投放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全市新增社会融资总量135亿元,贷款增幅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加快企业直接融资步伐,力争市城投公司15亿元企业债券获批发行,新增场外市场挂牌交易企业3户以上,1~2户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加大融资担保力度,全市融资担保余额35亿元。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集资行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金融机构发展,确保每万人网点拥有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九)坚持以人为本,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认真组织实施民生工程。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紧迫的民生需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务实安排民生工程项目,在省确定33项民生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组织实施菜篮子、棚户区和“三小”改造、精品社区建设3项市级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32亿元。强化资金和质量监管,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民生工程发挥持久效益,确保全市民生工程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90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成果,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完善市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网络,实现与省结算平台联网。加快发行加载金融功能社会保障卡。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补助标准。进一步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推进住房公积金扩面征缴,建成安置房3439套、各类保障性住房6624套,公开透明、公正公平做好公租房分配工作。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组织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乡镇公办中心园覆盖率达到85%。启动实施教育信息化三年推进计划,加快中心城区教育布局优化调整,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办学条件和水平。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黄山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支持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专业建设、扩大办学规模,支持黄山学院提高办学层次。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市中医院、市二院完成搬迁,完成市医院综合病房大楼主体工程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重大疾病防控。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备战省全运会和省残运会。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抓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关心老龄工作,支持残疾人事业,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帮扶体系。做好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十)创新社会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建立健全以民意为导向的社会治理机制,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巩固“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落实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等制度,全面推广“两个中心”、“两个工作站”建设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抓好社区矫正示范县(区)创建。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政府监管职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评估。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活动,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公众聚集场所、旅游、道路交通、矿山、化工、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消除各类隐患,力保12项安全生产指标控制在省下达范围之内。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和应对。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强化应急平台和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地震、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改革创新的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着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一要强化宗旨意识,树立一心为民的导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坚持问计于民,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需于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共服务上,把更多的财力倾斜到改善民生上,多办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不断增强人民幸福感和社会和谐度。

二要强化发展意识,树立真抓实干的导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加快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问题意识,在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中对标审视,正视差距和不足,直面困难和问题,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和把握日益凸显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些年来“三位一体”建设所打下的良好基础,肩负起加快发展的历史责任,不负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切实增强改革意识、进取意识,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锐气,始终保持争创一流、迎难而上的干劲和斗志,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按照“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要求,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对看准的事、定下来的事,说干就干、干就干好。

三要强化法制意识,树立按章办事的导向。始终牢记权力意味着责任,在制度面前不擅自用权,在规矩面前不变通处理。政府工作人员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听证公示等制度,完善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以制度巩固成果,用机制规范行为。坚持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与政协民主协商,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认真落实人大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注重采纳政协调研成果和意见建议。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

四要强化廉洁意识,树立干净干事的导向。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权力制约,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和政府性资金的管理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有关具体要求,认真落实惩防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进一步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纠风治乱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

各位代表!

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既要把黄山建美,更要把黄山变富,这是人民群众之期盼,这是各级政府的职责。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而奋力拼搏,为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黄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5 年黄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 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 2014 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目标,以“十大战略支撑点”为抓 手,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着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较好完 成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

一是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认真落实省、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511 亿元、同比增长 8.2%,财政收入 90.2 亿元、增长 1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51.7 亿元、增长 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20 亿元、增长12.6%,外贸进出口总额 9.1 亿美元、增长 12.9%,市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526.2 亿元、增长 11.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600 元、增长 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900 元、增长 11.5%。

二是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扎实开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推进年”活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 54.2 亿元、同比增长 3.5%,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 190.5 亿元、增长 9.3%。新增土地流转面积 8 万亩、特色产业基地 7.2 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 196 家;茶叶产量 3.3 万吨、增长 5.8%,清洁化加工生产线达 80 条,祁门红茶在渤海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制定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优势产业,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 22 家,规上工业增加值 130.7 亿元、增长 11%。新增院士工作站 1 家、博士后工作站 1 家、中国驰名商标 1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1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 个,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140 亿元、增长 14%。科宏股份等 3 家企业在“新三板” 挂牌。加大园区建设和产业招商力度,落实土地使用税差别化征收政策,清理处置闲置低效用地 2805 亩,全市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65 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 506 亿元,园区税收占全市工业税收 70%以上。深入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完成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 园规划编制,服务业增加值 220 亿元、增长 8.2%。借势《大黄山》热播,加大旅游营销力度,成功举办 2014 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等活

动,全年接待游客 4165.1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354.4 亿元,分别增长 11.6%和 12.7%。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晋级国家 5A 级景区,黄山风景区入选全球百佳可持续目的地,我市被评为 2014 最佳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并荣获中国摄影之乡称号。

三是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海事、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以及中心城区城管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全市事业单位分类工作。“两个中心、两个工作站”建设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稳步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新登记各类企业增长 25%。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黟县土地确权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任务,积极探索农民资金互助社建设。制定出台《黄山市古民居原地保护利用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 9 个规范性文件,古民居流转改革有序推进。深入推进林权流转改革,江南林权交易所与东方园林实现股权合作,与省内 13 个市签署了会员制合作协议,覆盖全省的林权交易平台基本建成。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成功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台湾居民口岸落地签注获批启用,黄山屯溪机场升格为国际机场,恢复黄山至香港、新开黄山至高雄包机航线,黄山口岸出入境达 9.8 万人次。持续推进招大引强,卓达集团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等重点招商项目开工建设,甲骨文和易安信教育培训中心、科大讯飞“智慧旅游”等项目加快推进,中建材集团新材料产业园暨研发中心、安徽新华发行集团皖新物流园、惠普(黄山)软件创新基地、新徽商创新园、青岛伟业“欧洲之星”欢乐谷、国家地理四季黄山 3D 影院等项目成功签约,与北京国际信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省属五大文化企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年新签项目到位资金 120.2 亿元,外商直接投资 2.78 亿美元。

四是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京福高铁黄山段线路建设全线建成,黄杭铁路开工建设,黄山北站、歙县北站主体完工,客运枢纽启动建设。

龙门岭隧道及接线工程竣工,歙黟一级公路、第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加快推进。市图书馆、徽州糕饼博物馆竣工运营,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期基本建成。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屯溪老街公房住户搬迁 224 户。中心城区完成投资 200 亿元、增长 9.9%。区县城和建制镇建设步伐加快,屯光等 8 个镇跻身全国重点镇。全市城镇化率提高 1.2 个百分点,达到 50%。扎实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和“三线三边”环境整治,36 个重点示范村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我市包揽皖南片区考核前五名,徽州区、黄山区、屯溪区荣获“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区县”称号,西递、宏村、猴坑、山岔入选“中国名村”300 强,美好乡村建设走在全

省前列。

五是生态优势日益彰显。获批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通过中期绩效评估,试点延续达成初步共识。新安江上游段综合治理基本完成,农村保洁和河面打捞常态化开展,52 个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项目完成投资 25 亿元。组织实施太平湖国家重点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完成投资 7.5 亿元。深入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完成 471 个提升点建设,新建苗木基地 3845 亩,工程造林 6.1 万亩,黄山区、祁门县跻身首批省级森林城市。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空气质量稳居全省第一。在省社科院 2014 年安徽省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中,我市位列榜首,在中国社科院 2014 年中国生态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名列第二。

六是民计民生持续改善。全市财政民生支出 115.1 亿元,增长 10.5%。精心组织实施 36 项省市民生工程,完成投资 37.3 亿元,荣获全省民生工程绩效考评先进市称号。“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资金 6.8 亿元,人均受益 580 元。城镇新增就业 3.2 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 1.5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3.7%。持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五项社会保险参保 93.5 万人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 81.2 万人。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重点优抚和五保对象补助标准,省内异地就医实现即时结算。新农合参合率 101%,大病保险全面启动,城乡医疗救助 10.5 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 2611 万元。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 7579 套,基本建成 6638 套,中心城区符合条件的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全部入住保障性住房。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歙县金竹村、休宁县阳台村等重点地质灾害点避让搬迁基本完成。实施扶贫项目 553 个,完成投资 5.1 亿元,2.2 万人实现稳定脱贫。首页 1234567 尾页 七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面启动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提升整治古村落 40 个、修缮古建筑 151 幢,打造新业态 150 处,完成投资 9.8 亿元,新增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5 个和中国传统村落 25 个,108 个古村落入选全省首批传统村落,徽州府衙修复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新建、改扩建各类幼儿园 17 所,完成 23 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新设立市新城实验学校,启动屯溪一中 新校区建设。继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心城区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实现“零收费”。市医院综合大楼加快建设,市二院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市中医院搬迁并投入使用,“新安名医 堂”对外接诊。全面落实单独两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5‰以内。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我市运动健儿在十三届省运会上取得较好成绩,吕秀芝在亚运会上勇夺金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16 项指标控制在省下达范围之内。圆满完成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8 个精品社区、70 个试点村社区完成建设。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信访形势总体平稳。扎实开展“六五”普法,深入开展平安创建,荣获“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先进市”和 “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称号。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不断加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邮政、统计、档案、地方志工作得到加强。气象、地震、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八是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践行“三严三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有 关规定,着力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依法行 政,坚持民主科学决策,出台了进一步规范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 行为的实施意见。全力推进市级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 费清单制度建设,完成国务院、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衔 接落实工作,全年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 15.6 万件,提前办结率达 99.3%。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451

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结。大力改进文风会风,大幅度精简会议、文件和事务性活动,坚持勤 俭办一切事业,全市“三公”经费支出下降 27.3%。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切实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政府性资金、政 府性债务和土地出让等管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了一批违 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能够战胜困难和挑战,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驻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黄山现代化建设的中央、省驻黄单位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我市创业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部分指标未实现预期目标,特别是固定资产投

资,受房地产市场和政府投资影响,增速降幅比较大;实体经济不强、产业支撑不足、财政收入质量不高,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部分城市低收入群 体和深山区、库区、老区群众生活依然困难,就业、教育、医疗等 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生态保护、防灾抗灾、安全生产和社会治 理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少数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工作谋划不深,推 动落实不力,庸懒散拖等不作为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各级政府运用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不辜负各位代 表和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15 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 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当前宏观形势依 然严峻,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调整和修复期,国内经济下 行压力依然较大。在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黄 山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随着京福高铁建成通车“高铁时代”的到 来,随着“六大战略平台”政策红利的释放,随着国家促进旅游业 改革发展政策的落实,特别是近些年“十大战略支撑点”强力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我们要善审大势、把握趋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面加快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步伐。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业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计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 8%,财政收入增长 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目标以内。在实际工作中,力求发展得更快更好一些。

按照上述目标和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工作导向。

一是更加注重培育市场主体。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搭建服务平台,让更多有创业意愿的人都能实现创业的梦想;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外部优质资源参与到黄山的建设发展中,让外

来投资者都能取得合理的回报。通过营造更加优越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在黄山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企业创新的热潮。

二是更加注重培育新增长点。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积极适应新的消费趋势,立足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坚持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并举,加快推进现有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与互联经济、文化创意、健康养生、运动休闲等相关联的产业,加快打造支撑黄山未来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首页 1234567 尾页 三是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建设。按照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要 求,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城市 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塑造乡村特色、彰显徽风徽韵,让我们的城 市更有品位,让我们的乡村更有特色,让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

四是更加注重改善民计民生。在新常态下更好地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更好地统筹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强化产业发展增加公共财力,鼓励创业创新带动增收致富,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让大家在衣食住行中真切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不断增强全市人民幸福感和自豪感。

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扩大有效投入,持续推动招大引强 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项目工作水平,切实发挥项目的支撑作用和投资的拉动作用。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抓好 600 个以上年投资计划超千万元的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超 500 亿元。全力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黄杭铁路、歙黟一级公路、宁国至黄山天然气支线工程、高铁片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继续做好济祁、芜黄高速公路黄山段前期工作,力争月潭水库、黄千高速开工建设,确保京福高铁、黄山高铁客运枢纽(一期)等项目建成运营。全力抓好重大产业类项目,开工建设中关村(黄山)科技园、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皖新物流园、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暨研发中心、中国物联黄山研发基地等项目,确保黄山农产品物流园、昌辉新区、康师傅瓶装水、卓达新材料等项目建成运营。通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类项目的实施,助推即期经济增长,并为黄山长远发展增添动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的主抓手,坚持把一流的资源配置给一流的企业,立足日益凸显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围绕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围绕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大力开展优势资源招商、产业链招

商,力争海亮集团农业开发、红星美凯龙、台湾宝岛城、华侨城东 黄山旅游开发、中国人寿花溪饭店改造及养生项目、万达文旅综合 体、黄山“阅生活”城市文化综合体、龙腾影视文化创意园等一批 重点在谈项目早日签约落地,力争再引进一批新型工业、现代服务 业、现代农业项目,力争全年新签亿元以上项目 100 个以上,其中 工业项目 20 个以上,新签项目开工率 50%以上,到位内资增长 8%,外商直接投资增长 5%。积极探索 PPP 模式,加快推进水、电、气、路等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合作类项目建设。进一步完 善重大招商项目联合预审机制、调度督查机制、考核奖惩机制,营 造全市上下齐心合力抓招商的浓厚氛围。

切实提高项目工作水平。围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战略平台,进一步加大政策研究力度,精心组织、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谋划一批有质量、有深度、牵动力强的产业类和重大基础设施类项目,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大规划。按照依法合规、程序完善的要求,严格落实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等管理规定,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的全过程监管,切实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进一步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健全推进机制,全面提升项目服务水平。

(二)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加快推进转型升级 坚持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切实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攻方向,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 升农业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经营水平,力争农业增加值增长 3.5%,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 200 亿元,增幅超过 10%。打好生态牌、绿色牌,继续把茶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全年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 1.5 万亩、高效生态茶园 3 万亩,建成国家茶叶及农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支持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质量安全、品牌塑造、并购扩张、市场营销,举办祁门红茶、太平猴魁‘百年金奖’系列活动,扩大黄山茶的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毛竹、油茶、枇杷、菊花、山核桃、食用菌以及泉水鱼、皖南花猪等特色种养殖规模化经营,加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力争全年新发展各类特色基地 4.7 万亩。大力开展农超对接,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力争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 5 亿元;积极推广减肥降药等新技术,普及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标准化养殖等实用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深入推进土地流转,积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新发展各类家庭农场 80 个以上,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 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强化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确保主要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 98% 以上。

加快发展工业经济。以《黄山市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为引领,优先发展绿色食品、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三大成长产业,加快打造装备制造、绿色软包装两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精细化工、纺织服装两大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对重点行业、规上企业的运行监测和协调服务,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扩张,支持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加快发展,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 30 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1%。着力抓好 127 个重点技改项目,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 100 亿元以上。充分发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平台作用,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0 家,组建省级院士工作站 1 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家。坚持产城一体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百亿园区培育行动计划”,继续抓好园区“双清双控”,鼓励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全市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长 10%以上、税收增长 12%以上。加快机电、化工、纺织服装和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开拓非洲、东盟、南美等新兴市场,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 8%。

持续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认真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大力推进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发展,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增长 12%,旅游总收入增长 13%,入境游客增长 10%,旅游创汇增长 11%。突出抓好黄山风景区国际精品景区建设,巩固提升古徽州文化旅游 区 5A 创建成果,深入推进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启动太平湖、齐云山 5A 创建工作。大力培育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体验性、参与性新型业态,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深度结合,采取市 场化的办法,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摄影、户外运动等品牌赛 事,开发一系列既体现徽州文化、又有时尚特征的旅游商品。结合 美好乡村建设和徽州传统村落保护,推出一批与国际接轨的高端乡 村旅游度假产品。强化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理念,完善旅游营销政 策,创新营销方式,抢抓京福高铁开通和黄山口岸扩大对外开放机 遇,重点拓展京福高铁沿线和东南亚等客源市场。启动外国人口岸 落地签证前期工作,争取开通马来西亚、泰国包机航线。加快推进 旅游信息化建设,组建黄山“国家自然景区智能旅游服务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鼓励旅游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确保讯飞爱途智慧 旅游上线运营。继续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努力营造安全、优质、舒适的旅游环境。首页 1234567 尾页

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全面启动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建 设,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园区产业规划和产业招商,努力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8%。充分发挥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杠杆作用,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信息软件、服务 外包、研发设计、商务会展等新兴服务业,鼓励支持重点服务业企 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欧洲之星”欢乐谷、苏宁生活广场、河马 动漫、奇瑞黄山汽车露营地等项目建设,力争安邦国际养生度假区、奥运户外运动基地、国家地理四季黄山 3D 影院等项目开工建设。合理引导商品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制定出台电子 商务发展实施意见,组织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借助互联这一新兴平台,让更多的黄山特色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 界。

(三)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抓好城镇和美好乡村建设 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

全力抓好城镇建设。启动“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编制,推进市县“多规合一”。重点抓好“一环三片”规划建设,加快建设新区快捷路、梅林南路,构筑城市外环,推进北部经 济开发区和高铁站前区、西部现代服务业园区、东部醉温泉至花山 谜窟高端休闲旅游区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启动中心城区关 键节点道路交口优化提升工作,完善城区路,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搬迁。按照“成熟一片、改造一片”的原则,继续推进仙人洞南路、荷花池等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 屯溪老街新一轮改造提升。以正在实施的项目为牵引,每个区县选 择 2~3 个建制镇,整合资源、完善配套,努力打造一批新型特色城镇。力争全市城镇化率提高 1 个百分点。扎实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成全市统一的城市数据中心。强化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整治,规范小区物业和各类市场管理,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巩固扩大美好乡村建设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推进 51 个省级中心村、19 个市级中心村建设,扎实抓好 271 个自然村治理改造,规范管理世行贷款新农村建设项目,深化与 32 家省属企业结对共建,确保美好乡村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继续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确保高铁沿线、乡镇政府所在地和省市交界处环境有明显提升。坚持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并重,实施精准扶贫,突出抓好 40 个市级贫困村和纳入省“千村整推”工程计划贫困村的扶贫攻坚,力争减贫人口 15%以上。

(四)全面深化各项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

键环节改革。

抓好各项改革举措落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扎 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精简机构、转变职能。继续做好国务 院、省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落实工作,实施涉企 收费清单制度,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深化行政审批权相 对集中改革,实现全市 90%以上行政审批主体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机构向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推进综合执法,减少市县两级政府 执法队伍种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落实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和营改增等税制改革任务。分步实施并完成公务用车改革。完善事 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政策,有序推进市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 革,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试 点工作。

积极探索特色改革。深入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 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扎实做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试点延续工作,力争试点期限延长、补偿标准提高、补偿范围拓展。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化 林权制度改革,拓展江南林权交易所服务功能,加快建设立足黄山、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统一、规范、公开的区域性森林资源交易平台。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增强市场竞 争力。分类推进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归集工作,加大国有 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 作,积极探索徽州古民居市场化保护利用的新思路、新办法,建立 健全保护利用的新机制、新模式。

(五)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永葆一方蓝天碧水 认真贯彻执行新《环保法》,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深入实施流域综合治理。认真落实国家《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在继续推进 20 项重点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更加突出面源污染治理,全年实施综合治理项目 116 个、完成投资 108 亿元,其中试点项目投资 20 亿元。深入实施太平湖国家重点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确保全年完成投资 5.6 亿元。扎实开展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工程试点,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和治理力度,积极推 进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扎实开展绿色质量提升行 动,组织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成新造林 4 万亩。突出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深入发动群防群控,确保黄山松安全。加强城镇 绿化的规划与建设,继续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确保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验收。

突出抓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继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大气质量监测县级全覆盖,确保大气环境质量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规范设置和管理采石场、洗沙场,依法取缔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非煤矿山。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执行 “三同时”制度,加强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环境监管。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严格保护国土资源,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力争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零约谈、零问责”。继续抓好闲置低效土地清理处置工作,严格土地出让和储备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六)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增强文化软实力 大力弘扬徽州文化,充分挖掘潜力、激发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首页 1234567 尾页 加大徽文化保护利用力度。深入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启动 38 个重点保护项目,在巩固提升古村落、古民居、古书院、古道等保护利用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古祠堂、古桥、古塔、名人故居 等修复保护。建立产权流转交易平台,鼓励社会力量认租、认购古 民居,开办客栈、酒吧、文化场所等,让传统民居活起来、留下来。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继续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出版发 行《徽州文化大辞典》,加强博物馆集群建设,力争国家非遗展示 基地、黟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成功。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续建新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100 个以上,完成投资 90 亿元,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 18%。加快推进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徽文化产业园等 16 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市文投公司等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推进省属文化企业与徽州古村落结对共建,新增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3~5 个。推进徽州四雕、文房四宝、万安罗盘、徽州漆器等规模化生产,组织非遗项目、民俗活动走进景区景点。加快摄影、演艺、写生基地建设,推动文化创意、动漫影视、教育培训等新兴产业发展。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支持歙县开展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市新增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 10~15 个,完成 402 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以争创国家一级馆为目标,提升市文化馆、徽州文化博物馆、市图书馆软硬件水平。启动建设青少年科技馆、儿童乐园。举办市首届艺术节,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七)抓好财政金融工作,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多渠道拓展金融资源,全面提升财政金融服务水平。

着力提高财政运行质量。用足用好营改增过渡期政策,整合并 完善市级产业财政扶持政策,引入竞争性分配机制提升财政资金使 用效果,多措并举促进财源建设。多方挖掘潜力,强化征收管理,把好收入质量关,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盘活存量资金,完善 政府预算体系,集中力量办大事。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硬化预算约束,继续压缩“三公”经费,一般公用经费实行“零增 长”。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将政府债务分类纳入全口径 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及考核问责机制。

着力强化金融服务工作。把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作为信贷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各项政策,努力做大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力争市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突破 580 亿元,全年贷款增幅达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社会融资总量增长 12%以上。积极开展直接融资创新,通过企业债、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发行等多种模式,增强企业和项目融资的多样性、灵活性。做好黄山旅游股份定向增发计划报批和发行,力争 2~3 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市城投公司二期企业债券获批发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推动市及区县供销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合作,支持银行机构开展面向农村的信贷业务,着力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加快发展地方金融组织,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完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协调机制,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集资行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八)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改善民计民生 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认真组织实施民生工程。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实施好省定民生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梳理和安排好市级民生工程项目。加强项目资金和质量监管,加大管养资金整合力度,确保发挥持久效益,确保全市民生工程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启动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研究制定促进大众创业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就业帮扶和技能培训,统筹推进各类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2.1 万人,城镇登记

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继续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加快金融功能社保卡发放工作,强化社保基金监管,确保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参保超过 90 万人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达 76 万人。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受益水平,推进按病种付费和大病保险工作。做好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工作,确保 城乡低保标准和人均补差水平、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年增长不低于 10%。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完善日间照料中心运 营试点工作。推进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继续做好廉租房、公租房 并轨运行和分配管理工作,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建成安置房 1586 套、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 7650 套。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继续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抓好屯溪一中等学校的联动搬迁,整合中心城区职业教育资源,集中建设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属中等职业学校。推进黄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开展联合办学。支持黄山学院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加快推进市医院综合大楼、市疾控中心业务楼项目,提升 “新安名医堂”诊疗水平,打响新安医学特色品牌。广泛开展全民 健身运动,积极做好十四届省运会备战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 动,抓好重大疾病防控。继续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 率控制在 5.2‰以内。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四连冠。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切 实维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做好民族、宗教、统计、审计、物价、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九)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切实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努力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首页 1234567 尾页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启动建设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完 善社区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办事。做好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打 造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 衔接配合机制,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深入开展“六五” 普法,深化法治县(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 制,提升“两个中心、两个工作站”建设水平,严格落实领导干部 接访下访制度,积极推进上受理信访事项,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信 访积案化解力度。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络舆情监测,推进反恐应急机制建设,有效预防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职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突出抓好旅游、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地下油气管、人群密集场所、古民居古建筑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力保各项安全生产指标控制在省下达范围之内。切实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和气象、地震等防灾减灾工作。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强应急管理,强化应急专业队伍建设,推进重点行业领域视频监控联,启动建设全市统一的应急指挥中心,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黄山发展新跨越,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奋发有为。

一要强化发展意识,在新常态下有新业绩。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面对新常态,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不 动摇,始终牢记发展不足、发展不优是我市最大的市情,始终牢记 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昂 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举措,在确保质量效益的前提下,争取 发展得更快一些。面对新常态,必须胸怀全局善谋事,充分认识新 常态带来的新变化,全面把握新变化中蕴含的新机遇,在全国全省 发展的大格局中审视对标、谋划发展,切实提高工作的敏锐性、预 见性和实效性,抢占发展制高点,打造发展新优势。面对新常态,必须扑下身子抓落实,坚决纠正懒政、怠政和为官不为的现象,坚 决消除“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消极心态,坚决纠正“象征 性执行”、“选择性执行”等不良作风,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对符合黄山实际、顺应群众期盼,看准了定下来的事,都要有专人 去管去盯去促去干,真正把各项决策部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 效。

二要强化法治意识,在新形势下有新水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 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号角,我们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市 委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加快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 的依法行政体制,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进 一步规范重大事项决策行为,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 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行 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推进行 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依法办理各类行政复议案件。自觉接受人

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三要强化公仆意识,在新期盼下有新作为。坚持把群众路线作 为根本工作路线,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始终秉持为民尽责的公仆 情怀,巩固提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健全深入了解民 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长效机制。时刻把群众的安危 冷暖放在心上,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向农村、向基层、向城 乡困难群众倾斜,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继续 开展效能、政风、行风“三位一体”考核评议,加强政务服务中心 建设,办好“市民连线”和“政风行风热线”,坚决纠正损害群众 利益的不正之风,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四要强化廉洁意识,在新要求下有新形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 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有关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惩治和预 防腐败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廉政风险责任落实、动态监控、预警处 置和检查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进一步加强制度建 设,严格落实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出让等公共资源交 易管理规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强化经济责任、民生工程和重大投资项目审计,严肃查处各类违纪 违法案件,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各位代表!共筑更美更富的黄山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而努力奋斗!首页 234567 尾页

下载黄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3年黄山市化妆品(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3年黄山市化妆品(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徽省黄山市粮食局

    安徽省黄山市粮食局黄粮办函[2010]5号关于报送2010年粮食工作目标考核自查报告的通知各区县粮食局:根据《黄山市粮食工作目标考核暂行办法》,市局将对各区县2010年粮食工作目......

    黄山市粮食局2006年

    黄山市粮食局2006年 办公室工作汇报和明年工作思路 2006年,我局办公室工作紧紧围绕《2006年全省粮食工作要点》,重点开展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为新......

    中共黄山市1

    中共黄山市委 黄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 积极推进“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的意见 黄字〔2010〕4号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国务......

    黄山市十大工程

    2008年7月22日,黄山市召开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十大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一是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全面启动新安江综合开发;抓好黄山风景区深度开发,......

    黄山市2011年度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12日在黄山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宋国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

    黄山市旅游委员会

    黄山市旅游委员会 《旅行社审批》 服务告知单一、项目名称:旅行社审批 二、申报条件: 1、拥有产权的营业用房,或者申请者租用的、租期不少于1年的营业用房;营业用房应满足申请者......

    黄山市概括导游词

    黄山是"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四绝。下面是黄山市概况导游词,仅供大家参考。篇一:黄山市概况导游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本次导游员,现在我给......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抽检办法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南省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豫食药监食生〔2015〕129号 2015年08月18日 发布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