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中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2010年度重大项目(第一批)开题报告之一:新时期中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
2011年06月22日16:29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发言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发言
加快发展民生事业、建立民生保障体系,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2010年12月,全国社科规划办批准了由中山大学牵头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中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在这一背景下,近日,该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暨“中国民生保障论坛”在中山大学举行。2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民生保障的的关键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对策,特别是就民生保障的体系的“顶层设计”,民生保障与社会公平,财政投入机制,特殊群体的民生保障,民生保障建设的切入点,民生和民生保障体系的系统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进入民生三十年,民生保障事业需要“顶层设计”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中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的首席专家,中山大学申曙光教授认为,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的“经济30年”,未来30年应该是“民生30年”。由于一直没有形成关于民生发展的总体战略,民生发展难以在整体上取得突破。中央有必要尽快研究制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申曙光提出,建设民生保障体系,必须转变思路,创新思维,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关注和重视民生向保障和改善民生转变,由被动考虑向主动部署和安排转变,由孤立和分割地考虑向全面统筹和规划转变。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我国30多年的发展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民生维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力;民生的初步改善是30多年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成果;民生升级是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使命。我们必须注意三个“不可低估”:不可低估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不可低估发展失衡所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不可低估新时期民生全面升级所带来的挑战。“十一五”期间,政府对民生的重视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开创了民生为重的新时代,今后的道路应当是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富民优先的道路。为此,民生保障事业一定要在更高层面上进行统筹规划、顶层设计。
二、民生保障需要关注社会公平,给人们以稳定的安全预期
南开大学教授关信平提出,在提供基本保障的基础之上,要走向社会公平,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分配资源,发展民生。郑功成教授认为,民生保障就是要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给人们以稳定的安全预期。信心比黄金更宝贵,比信心更宝贵的是稳定的安全预期。有了稳定的安全预期,才会有信心。“十二五”期间,社会保障等民生制度不仅要逐渐走向定型,同时要缩小不公平。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提出,民生保障就是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居民,这需要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教授指出,我国已进入到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目标的发展时期,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这需要强调科学发展,也就是让人民群众公平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民生保障需要更多的财政投入,更需合理的投入机制
贾康指出,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任重而道远,不但需要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更需合理的投
入机制与方式。比如公租房建设可以采取“BOT”等模式引入民间资本。投入资金的使用要高度注重机制合理化。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提出,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并不是过去的政府福利,需要按照基金平衡的原则来使用,但现在在这方面出现了问题。以医疗保险为例,近几年为了解决职工个人医疗负担重的问题,不断放宽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这就违背了收支平衡原则。这对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所以要把社会保障和民生保障建立在具有科学、规范的、稳定的运行机制之基础上。
四、民生保障需要“软硬兼施”,将社会服务作为重要的内容
中山大学岳经纶教授提出,社会服务是针对有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比如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及家庭提供服务。我国长期以来注重的是“硬件的建设”,强调经济性的保障。建立民生保障体系也需要“软件的建设”,需要凸显社会服务的战略地位。发展社会服务可以拓展公共服务的范畴,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副会长、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主任冯晓丽进一步提出,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当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项目。
五、多角度切入,建设综合性的民生保障体系
多位专家提出,要重视特殊群体的民生保障。长江学者、华南农业大学罗必良教授提出,由于工业化与非农产业的发展,农外就业机会增加,城镇化与人口的自由流动,农业的劣势不断凸显,弃农机会成本降低,土地保障功能不断弱化。这是农村民生保障建设过程中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在人口流动与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与进入机制,寻找土地福利的替代机制。保障和维护农民土地的财产性权利,加强土地的财产功能,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传市场与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启动农村市场以增加内需,进而提供民生保障的重要战略。中山大学宋世斌副教授提出,要关注以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的农民工和低收入阶层为主体的“夹心层”的民生保障问题,他们是富有生产力和创造力的人群,但他们的基本生活的保障容易受到忽视。
多位专家提出,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民生保障制度,未来的关键是要完善制度,尽快解决具有普遍性、影响全局的问题。李惠武认为,要从简单的“好事”做起,满足群众的基本利益需求。比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居住环境,提供清洁的饮用水,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等。广东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林王平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社会保障的发展对于民生改善和保障的重要作用。南京大学童星教授对我国养老保险的一个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全国统筹虽是养老保险发展的最终形式,但从解决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出发,结合我国行政体制、财政体制、立法体制、干部体制的特点,现阶段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及模式的战略选择应定位为“稳定与完善省级统筹,促进全国调剂”。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蔡禾教授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状况及民办义务教育的政策,并提出,国家应该设立民办义务教育低息或免息专项贷款,吸引更多的有心人士投资该领域;对捐资义务教育给予更多的免税政策;建立民办义务教育财政补贴制度,对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民办学校给予补贴;以政府购买教师岗位的办法提高民办教育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中山大学王珺教授分析了收入分配问题,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之间的差距还在拉大。他认为,工资差距的拉大与民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他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除了要建立工资谈判机制之外,政府“让利”,化税为薪,给劳资双方创造更大的协商空间,也是形成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必要前提。中山大学朱亚鹏副教授对中国的住房政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他认为,把住房政策定义在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范畴,忽视了住房公平、负担能力问题和社会融合问题,住房政策特别是住房保障政策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政策反思。
六、组织力量,开展对民生保障问题的系统研究
多位专家都分析了民生保障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国家社科规划办设立民生研究的重大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新时期中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这一项目提出了要求与希望。中山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梁庆寅教授指出,在我国近代,孙中山先生首次明确提出民生思想,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山大学有责任传承、弘扬中山先生的精神和思想,有责任更加重视对现代民生问题的研究。中山大学将组织更多的力量,包括社会保障、金融与保险、社会政策、医疗卫生、劳工与就业等领域的专家教授对民生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乌日图认为,当前亟需根据新的形势研究若干重大课题,包括关于民生和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的研究,民生各项目的统筹研究,民生各制度的完善的研究,民生保障运行机制的研究。乌日图并认为,项目组提出的民生保障体系这一概念,非常值得研究。郑功成教授提出,国家发展的核心使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学者的使命也应当是关注民生。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民权教授提出,可以从人类发展的视角来探讨民生保障问题;民生保障研究应当注意借鉴国际经验。浙江大学米红教授就如何运用数量方法特别是模型方法研究民生保障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建议。
在开题报告会上,项目首席专家申曙光教授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与研究计划,并特别报告了项目的一项初步成果——已被国家社科规划办编入《成果要报》的研究报告《研究和制订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国家战略与总体规划》。参加开题报告会的专家们希望该课题为我国民生事业的发展提出具有可行性和战略前瞻性的对策。专家们特别对项目组前期工作和初步成果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该项目的开展提出了各自的意见与建议。
(“新时期中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供稿)(责任编辑:刘冰)重要新闻>>>>
第二篇:注重民生稳步推进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注重民生稳步推进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南溪县政府副县长 叶家斌
从2007年8月起,南溪县正式启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拆迁安置房为主的,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在现行住房政策条件下,南溪县住房供给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商品房来解决中等收入以上者的住房需求;二是通过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来解决中低收入者家庭的住房需求;三是通过廉租住房、租金补贴、租金核减等政策来解决没有购房能力者的居住需求。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一、艰难起步,正确面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实施住房保障工作起步较晚,时间短,在推进过程中仍有一些客观问题不容回避。
(一)国有直管公房和城中村改造相对滞后。县城国有直管公房和棚户区有近3万平方米,三分之二始建于解放初期甚至更早,大多已超期使用或已列入危旧房行列,无力购房的群众仍有住在其中,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棚户区面积约占城镇的七分之一。对于棚户区的改造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间距小,采光差,容积小,施工、运输、作业的十分不便,商业开发价值不大是难以开发改造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商品房价快速上涨和居民心理预期差距,给拆迁工作增加了相当的难度。
(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强势发展,拆迁安置愈显困难。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深化改革,狠抓机遇,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县域经济水平的关键。一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了宜南快速通道建设;在城市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了西拓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实施西拓二期和滨江三期工程,共征收土地和收回国有河滩地3000多亩;在工业化方面,规划实施了宜宾罗龙工业集中区为市县共建重点工业集中区,并强力推进建设工作,07年第一期征地1000多亩,08年征地1170多亩。这些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快速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同时由于涉及大量农村居民的拆迁安置,加上当前商品房和建材价格高涨等因素,极大增加了工作压力和难度。
二、注重民生,快速推进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住房保障工作完全是民心工程,建设资金全部依靠政府的投入。在当前商品房房价高涨的情况下,做好被拆迁失地农民的安置和后续保障工作,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要使保障性住房在政策研究、规划选址、功能分区、配套设施及后续管理上,做到与城市协调发展、商住共荣,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一)加快制度体系建设,努力在政策上优先。多渠道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是当前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的重点和关键。制定相应的住房政策,为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显得尤其重要。在中、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结合县域经济和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因地制宜制定了《南溪县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实施意见》、《南溪县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和《南溪县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制度的出台,为我县城镇住房保障从制度上规定了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水平、保障资金的来源,为专门管理机构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同时,我县本着“决策优先、规划优先、政策优惠、设计适用、配租公平、投入倾斜、管理单独、操作公开”的原则,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努力在政策层面上为住房保障开绿灯。一是政府切实增加资金投入,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二是从土地供应、城市规划、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等多方面大力扶持社会信誉好的开发企业,加入到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队伍中来。三是完善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政策,促进土地合理利用与开展,对已经报批的项目加快建设速度。
(二)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我县在破解城市土地资源短缺和旧城改造过程中,坚持加快国有直管公房和城中村的改造力度,把排危搬迁、城中村改造与住房保障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分批划分、缓轻就重的改造原则。一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公房住户以实物配租、租金核减、租金补贴的方式置于多层次全方位予以保障;共争取到中央财政廉租住房建设补助资金156万元,租赁补贴资金263万元,补助低收入家庭1309户,累计发放租金补贴达127.767万元。另一方面,对条件相对宽松的住户可优先让其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予以解决。对人多、保障标准不能满足其住房要求的,还可选购套型面积相对大一点的经济适用住房,超出保障标准面积的部分以略低于市场价购买。再一方面,对棚户区私房列入政府城市规划范畴,以商业开发产权置换改造为主、个别或零星自建为辅的原则予以解决,实行统筹并举、全面改造的办法加快棚户区的改造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保障与发展有机结合,着力构建和谐人居环境。坚持把住房保障建设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早规划、早投入、早发展,并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项目和政府亲民惠民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资金上给予充分保障,在规划设计上做到与城市发展设计相适用,在建设用地上实现优先划拨,在房源建设上实行三房并举(即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安置房三为一体,防止建成新时期的贫民窟),在管理上按小区物管进行科学管理。保障住房以经济适用住房和租赁并举的方式,以租赁为主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三、狠抓建设,着力改善困难群体居住环境
(一)把住房保障与工业强县相结合,加快推进安置小区建设。2007年,县城成功通过省级总规修编;2008年完成了西城4.67km2、东城0.39 km2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目前县城控规覆盖率已达到了76%。着重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整体规划,为改善城市规划布局打下基础。把东、西城规划与县城“东拓、西进”有机结合,把工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有机结合,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全面加强县城西区滨江新城和宜南快速通道建设步伐。为改善涉及群众的居住环境,我县把住房保障制度与城市建设发展有机结合,在县城西拓安置小区和罗龙工业集中区安置小区建设83000 m2、共900多套安置住房;下一步还将实施15万m2的安置住房建设,确保工业强县整体推进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二)把住房保障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加大拆迁保障住房建设力度。建设中做到规划与城市发展相结合,设计与打造滨江生态园林城市相结合,小区住宅与现代物管相结合,全面加强排危搬迁中低收入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使他们住有所居、居有其屋。为全面实现和谐人居打下了基础;为实现城市发展、布局统一、设计新颖、商住共荣的规划蓝图走出了重要一步;为推进宜宾后花园的整体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两年来共拆除旧房屋10000多m2,排危搬迁困难居民100多户。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启动”三房”建设项目。去年在县城黄金地段寿华街,投入560多万元,建成面积6000 m2、91套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年底全部实现了入住;今年投入880多万元,正在实施修建经济适用住房54套、廉租住房110套,共8600多m2。
住房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指引下,怎样让城镇中低收入人群居者有其屋,分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解决居民住房的现实问题,一方面要尽可能利用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政府要主动承担责任;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效率,又要弥补市场解决居民住房特别是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缺憾。在目前市场机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南溪县人民政府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当作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普遍受益、向弱势群体倾斜的原则,在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稳步推进该项工作,力求逐步实现应保尽保,住有所居。
第三篇: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和创新发展
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和创新发展
摘要: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近年来,“住房难”逐渐在民生领域凸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着力构建城市住房保障体系,我国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总体上有了较大的改善。同时,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资金和土地供应不到位、保障房不保障不适用、准入退出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只有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住房保障体系才能尽快的发展完善,房地产市场也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住房政策;住房保障体系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住房作为人们基本的生活资料,关乎人类物质领域中最基本的“活着”和精神领域里支撑面的“尊严”。面对当前民生领域“住房难”问题,保障性住房的大量建设将成为改善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问题的主要措施。现阶段加快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于实现十七大报告中“住有所居”的目标,对于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健康、和谐进程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为支撑,公租房为辅助的住房保障体系。
一、中国住房政策的历史沿革
中国的住房政策发展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住房政策(1978年以前)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国主要仿照苏联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城镇实行住房产权共有、实物分配、低租金使用的福利性住房制度。房屋的建设、分配、维修均由政府负责,伴着我国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城镇人口的居住水平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长期徘徊在低水平线上。
(二)住房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全面改革阶段(1978年—1998年)
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以“成本价向职工出售公有住房试点”为起点,先后经历了“成本价售房”、“补贴售房”、“提租补贴”和“多种形式并存”等四个阶段。1991年,上海借鉴新加坡经验,探索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199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4】43号),在制度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实行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要求。1995年,国家启动为期5年的“安居工程”,这成为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最初尝试。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决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个人住房消费逐步走向市场并成为消费主体。同时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开始起步,计划要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三)住房制度的深化发展和创新调整阶段(1998年至今)
1998年在制度层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到了2000年,各地方政府相继制定完成住房分配货币化方案,从而全面叫停福利分房,福利分房时代真正终结。
随着城镇住房实物分配成为过去式,中国的住房供应主体开始由市场承担,房地产市场进入黄金发展期。伴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也出现了房地产开发投资过大、房价过高、投资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不规范、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下降等多种问题,住房难问题在民生领域开始突显。从2005年起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八条”和“国六条”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在住房政策层面,开始由市场化提供住房向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调整。经过
近几年尤其是2008来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大量投资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两限商品房为支撑,公共租赁房为辅助的住房保障体系。
二、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余年间,中国的住房政策先后经历了从“国家保障”到“市场供应”现在正在逐步走向“社会保障”的发展过程。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为支撑,公租房为辅助的住房保障体系。
(一)廉租房建设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城镇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相对低廉的保障性住房。从1998年提出建立廉租住房构想至今,廉租房以其最显著的社会保障性、低廉的租金、和不可继承性等特点受到各级政府重视并发展完善。目前,我国所有的城市已经全面建立了廉租房制度,执行力度还在进一步加大,2009年至2012年三年以改善民生和拉动内需为目的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国家安排了9000亿元资金,廉租房建设的投入就占了近1/3,将通过廉租房制度解决747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相配套的建设资金、房源、用地、保障方式等都在落实和完善中。十二五期间国家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这其中廉租房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廉租房未来发展还是非常可观的。
(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指由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然后向城镇低收入家庭出售,并获取微利的住房。目前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平价房、安居房、解困房三种。相比于廉租房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在房屋来源上有着先天的优势,除了政府独立投资建设之外,单位自建合建、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建设也是经济适用房的重要来源。
(三)公共租赁房建设
公共租赁房指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向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按市场价提供的住房,同时,政府对承租家庭按月支付相应标准的租房补贴。其适用群体主要是新就业职工、新毕业的大学生、从外地迁到城市工作的群体,所以公共租赁住房的覆盖群体主要是外来人口。公租房在中国还属新生事物,2006年才在厦门试点,2008年以后,在北京、天津、重庆、深圳、广州这样一些外来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公租房的发展开始起步,并且发展速度很快。
(四)限价房建设
限价房是指限房价、限套型、竞地价、竞房价,即“两限两竞”的商品房,又称“两限房”。限价房在本质上仍然是商品房,只是本身带有国家的硬性指标,具有一定保障性质,尤其在土地招标过程中,房价和套型承诺是开发商竞得土地的前提条件之一。限价房在建设中基本依靠市场来完成,在土地供应上,仍然以招拍挂方式运作,土地出让权性质为“出让土地”,有别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采用的“划拨用地”。限价房是伴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急速发展出现的,其出现填补了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之间的夹层空白,对于解决中等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有积极的作用。
三、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近年来中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解决了一部分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难问题。但同时,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还存在覆盖面狭窄、建设资金和土地供应不足、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建设落后等问题,住房保
障体系的进一步建设还将面临诸多挑战,任重而道远。
(一)保障性住房建设覆盖面有待扩大
近些年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虽然卓有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相当大。目前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面积还不到1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通常都在30%以上,在美国,政府对40%左右的家庭提供住房自住或政策支持,新加坡更是有85%的人居住在政府提供的组房里。
在保障对象上,各地普遍将保障对象界定为低保家庭,但在当前中国,中低收入家庭约占全国城镇家庭总数的80%,而低保家庭仅占其中的极小部分,对保障对象如此的界定显然有失公平公正,没有做到应保尽保。随着社会发展,绝大多数刚毕业大学生和进程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也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国农村的住房困难户(包括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住房困难户,存在较为突出的住房困难情况,要解决农村住房问题还会涉及到保护耕地和环境等诸多问题,任务也相当艰巨。还有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农牧民定居等多个方面住房需求都急待解决。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和土地供应不足
发达国家的住房保障资金占政府财政支出比重的在3%—8%,而我国这一比例只有0.3%。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在建设层面上中央政府只投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来投资完成的,而地方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本身就很困难,到真正实施阶段各地方政府往往会以财政困难为由对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大打折扣。
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土地供应上是完全由地方政府来完成的,而“土地财政”又是现阶段各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大量的土地供应无异于自断财路,所以在土地供应上也是能省既省,要不就供应偏远的经济利益小的土地,而这些地方往往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从而造成后期建好的保障性住房出现空置、生活条件差等不保障不适用的情况。
(三)保障性住房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
当前各地方政府普遍将保障性住房的适用群体定义在低保家庭,这种准入群体的定义本身就有失公平。而且在当前中国社会诚信体系还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保障性住房的申请、审批、监督、后续管理等方面都困难重重。现阶段的保障性住房分配尤其经济适用住房分配上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本该由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有的福利却不乏“宝马哥、奔驰妹”参与进来,权钱交易、暗箱操作、滋生腐败等多种问题让人性丑陋的一面暴露无遗。这种情况的出现根本上是保障性住房的操作机制上存在问题,福利性和经济利益未完全分离,还有相当空间的经济利益可图导致的结果。在退出机制上更是无法做到及时和公平公正,往往是只进不出,更多是申请到保障性住房后转手出租,谋求经济利益,要不就是等经济适用房到上市年限后上市出售,没有起到保障性住房应有的作用。而且相关管理机构混乱繁多,行政性质强,办事效率低,相关监督机制也很不到位。
(四)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建设比较滞后近些年国家下大力气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硬件”建设成效显著,但相配套的“软件“却相对滞后,使硬件的使用效益无法最大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住房保障法制化建设相对滞后,有关住房保障的政策和制度基本上是由国务院或建设部等部门以通知、指导意见或办法的形式发布,大都属于政策性规定,存在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有效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法律法规体系。保障性住房的相关管理机构带有浓厚的行政性质,而且机构繁多办事效率低,监督机制也很不到位,监而不督现象普遍。而且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相配套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措施也不完善,现有的房产调控措施多以各种形式的限购为主,还没有建立起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
四、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未来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中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成就是显著的,尤其08年金融危机以后国家更是在扩大内需政策的驱动下全面建设保障性住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是任何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会有漫长的发展完善过程,缩短或跳跃这个过程必然引出其他方面的问题,中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当前就面临这样的困难。那么在快速发展已成必然的情况下,解决好因快速发展引发的诸多问题就变的极为迫切,这就需要我们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推动中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创新发展。
(一)多层次多渠道筹措保障性住房的房源,加快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政府要改革现有住房保障体系发展模式,更多的引进市场机制,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到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中来,更多渠道获取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等纯保障性的住房建设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像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这样商品性和保障性并存的住房建设政府应该尽可能交由市场来完成,只在相应激励和监督机制上做文章。而像城市旧城区改造和小产权住房的清理整顿政府完全可以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统筹进行,中央政府明确表示小产权房屋的清理整顿今年将全面提上日程,在中国小产权房的存在是个庞大的数目,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过巨大的作用。政府对于清理出来的小产权房完全可以拿来充当保障性住房,清理所得资金也全部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这样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数量,很大程度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进程,至于实施上政府可以制定出详细的实施细则来。
(二)保障性住房在建设资金和土地供应上要建立长效的制度保障,地域环境和配套设施上保障性住房要和普通商品房要搭配建设并实现部分的市场化。
1.建设资金和房源要多渠道筹措,不仅要严格执行10%以上的土地出让净收益和公积金全部增值收益等建设资金的硬性规定,还应加大财政预算安排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保障资金,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保障。在土地供应上要做出强制性规定,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的土地使用要达到一定比例,在地理环境、交通、配套设施等方面也都要有强制性要求。在资金的管理使用上可以借鉴德国的“住房合作社”设立灵活高效且非营利性质的住房建设促进机构。
2.保障性住房在建设规划和用地上要尽量和普通商品房建设搭配进行,而且像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可以借鉴两限房的经验完全由市场来建设完成,政府只在税收和土地出让金上制定出相应的激励机制。例如在一个住宅小区里面商品房和保障房要共存,并且要达到规定比例,其中经济适用房也由小区开发商负责建设完成,相关的配套设施使用、物业管理等均按市场化运作,政府只在房屋价格和准入退出机制上进行管理,接受这样的建设规划是开发商获得此土地使用权的前提条件之一。这样就能自然的解决保障性住房在交通、环境、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各地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出实施步骤来。
(三)加快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准入退出机制,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
1.在准入群体的设定上现有范围需要扩大,低保家庭之外更多的中低收入群体都要纳入到保障范围。而准入条件上应该重点制定保障性住房的使用条款,保障性住房的使用者不得将其转让、转租、转借、空置和做商业抵押,一旦发现将依法收回住房并追究责任。经济适用房现有规定是五年后可以上市交易,应该规定经济适用房终生不得上市交易,住户如要退出将由政府管理机构依照相关规定收回,按折旧扣除后不产生多余经济利益,让想通过保障性住房寻求经济利益者无利可图。
2.保障房租售要实行动态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加快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发现不符合申请者要及时退出。政府要加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保障性住房法律法规体系。
3.建立宏观调控长效机制,保持房价平稳上,可以借鉴德国住房制度改革方面的经验,(德国住房政策的最大特点是政府通过法律、金融等多种手段,尤其是利用一系列税收手段,加大房地产投机炒作的成本,极大限制了投资性买房需求。在德国,自有自用的住宅不需要缴纳不动产税,只需缴纳宅基地土地税。但用于出售的房地产首先要缴纳评估价值1%~16%的不动产税,房屋买卖还要缴纳35%的交易税。如果通过买卖获得盈利,还要缴纳15%的差价盈利税。沉重的税负极大压缩了投资性买房的利润空间,抑制了德国人投资性买房的需求,使房价能始终保持平稳。)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运用税收手段强力遏制房地产市场投资和投机行为,让投资和投机者无利可图甚至赔本赚吆喝,使房地产市场单一回归住房消费,只具有居住功能,保持稳定的住房供给量和消费量,从而使房价始终保持稳定。
(四)房屋租赁市场也应该纳入房地产市场调控之中,引导全民建立理性健康的住房消费观念。
1.租赁和买卖是住房消费两大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现有政府出台的房产调控重心一直在房地产买卖上,对房屋租赁市场却未做太多干预。对于住房消费来说,租赁市场是先于买卖市场的基础市场,而中国人口众多,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当中,大力发展和完善租赁市场更是尤为重要,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上也阐述了政府要努力实现让老百姓“住有所居”而非“住有其居”,所以拥有了健康完善的住房租赁市场,住房难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可很显然当前房屋租赁市场高额的租金一点不逊色于买卖市场高额的房价,而且政府对于房屋租赁市场的重视度和调控力度都相当的不到位。我认为可以建立政府直接参与的类似于“银行存贷款模式”的房屋租赁市场,房主需要出租房屋,必须到政府设立的专门非营利性的租赁市场管理机构进行登记,房主需要选择出租年限并签订合同,合同起止日期内相当于房主将其住房出租给了政府,而政府按照规定支付给房主一定的房租。需要租房住的人也是要先在租赁机构进行登记,再到政府的房屋租赁库中挑选住房,最后和租赁机构按照规定的价格签订合同入住。不管是出租房还是承租方任何一方违约都要承担一定的违约金,中间出现的其他费用则由政府财政负担,其他未经过政府租赁管理机构的租赁行为都不受法律保护的。
2.在中国人的传统住房思维里“稳定”是第一位的,而且住房很大程度上就是家。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买房的稳定性要远远大于租房,所以更多的人宁愿一辈子当房奴也要挤进买房大军,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还是完善租房市场,让人们感觉租房也很稳定很踏实,只要全民都建立理性健康的住房消费观念,社会建立了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房地产市场就会实现和谐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未来还会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要求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还必须长期坚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基本方针,大力完善住房租赁市场,进一步推动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尽可能统筹城乡发展,让更多的农村地区就地完成城市化。努力实现住房需求中“中高收入群体有市场、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有保障”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实现社会的公平和谐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 建设部课题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
[2]上海社会科学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编:发展中国公共租赁住房机制和对策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
[3] 向春玲、罗应光等编著:住有所居——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4]符轩:稳定房地产市场——可以借鉴的德国模式,北京房地产2008年第9期。[5]上海社会科学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编: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6] 成思危: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目标模式与实施难点,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
第四篇: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论文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的农产品。随着我国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农产品在生长过程中受土壤、水质的影响,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农民为了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往往会对其追加有机肥或喷洒农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必须的元素,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但是,这些农药会存留在农产品中,人们的安全食用受到威胁。因此,加强农产品无公害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研究,对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无公害农产品概述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于2001年4月26日,正式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2002年7月开始,在全面范围内推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无公害农产品主要是指其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都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或标准,经认证取得合格证书,并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志,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2、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通过对无公害农产品概念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要想控制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就需要从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着手,从而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
2.1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足的要求;b表示韭菜、青椒、胡萝卜、菜豆等产地应满足的要求;c表示菠菜、胡萝卜产地应满足的要求;d表示萝卜、水芹产地应满足的要求[1]。
2.2 无公害农产品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各部门都加大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督力度,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商贩的不断增多,如何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已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
2.2.1 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不合理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行政职能不清楚,人们对自身责任认识不到位,导致农产品质量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时,无法进行合理的安排,影响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此外,国家在制定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管理政策过程过程中,由于产地环境对农产品的影响,导致地方政策与中央制定的管理政策无法进行有效统一处理,给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题。
2.2.2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在建设过程中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但是,从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现状来看,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法律规定在应用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即制定的法律法规标准较低,覆盖面较窄,并没有充分满足当前社会下,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的要求[2]。
2.2.3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起步较晚,且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因此,我国构建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不成熟,使得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识不足。由于人们的不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标准的不完善,相关部门对无公害农产品的检测方式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导致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下降。
3、加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措施
3.1 不断优化农产品的环境条件和生产工艺
在构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充分重视产地环境及生产工艺对农作物质量安全的影响,不断优化农产品的环境条件和生产工作已,保证农产品在生长或生产过程中不会积累很多有害元素,影响人们安全食用。
3.2 加大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力度
无公害农产品安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保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的基础。因此,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大安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严格审查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程序,在农产品无公害认证过程中,要保证取样的科学性,规范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的统一规划和市场管理,从而保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使人们能够放心的食用无公害农产品。
3.3 政府要加大行政职能的发挥力度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在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行政职能作用。首先,要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商标权,即任何部门或任何单位都不能随意使用无公害农产品商标;其次,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的相关法律,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提供法律依据,保证相关部门在检测无公害农产品时,能够有法可依。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与相关部门应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测力度,完善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不断优化食品产地环境和生产工艺,提高社会对我国食品安全的评价,保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奇,陈贺,王良慧,等.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新疆农业科技,2003(1):8-8.[2]王梓.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cn
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
一、我国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矛盾突出。在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基本养老模式还是“家庭养老”为主,“社会救助供养”为辅,但农村日益加快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更,弱化了土地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工业大生产劳动方式的重大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者作为养老义务承担者的角色,家庭赡养和生活照料功能随之受到削弱。
2.社会保障立法很不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法治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必然要求法制化。由此导致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小、权威性极差、保障程度低。目前在社会保障方面发生争议,进行仲裁或提起诉讼时,由于立法滞后,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无法根据有效的法律规定进行仲裁或判决,一定程度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3.社会保障的法律实施机制还较薄弱。同样,在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方面也缺乏全国性的法规。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上,由于国家立法滞后和地方立法分散,导致了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规范性和强制性不足,管理漏洞多。社保工作只能靠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推行,力度小,权威性差。合法的筹资机制、稳定的保障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有效的运行机制、有力的监督机制都不够
健全。
二、解决我国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
1.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纳入立法体系。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法律,不能仅忽视我国广大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应积极考虑如何保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居民享受社会保障的基本法案将对社会保障的对象的选择、范围、实施、资金筹集与应用及管理监督、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立、农民享受社会保障的程序等做出规定。
2.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标准实行补助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各个地区或每一个农村居民所处的不同组织可以视具体情况合理发挥自己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功能以显示差别。
3.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作出调整。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提出的挑战越来越大,我国包括社会保障法律在内的各项立法应不断适应这一要求。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要求各国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处理双边甚至多边的国际经济关系,各国的法律也作出相应的调整。我国为了更好的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必然要按国际规则办事,但我国的调整也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不可能与西方发达国家一较高低,只能站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