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守所”两加强、两保障”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市第二看守所”两加强、两保障”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全国看守所开展”两加强、两保障”创建活动的精神,实现看守所各项基本职能,结合我所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坚持严格、依法、文明、科学管理,保证监所安全无事故;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情感交流,充分调动监管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坚持以当前监所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工作切入点,抓整顿促改进,达到秩序稳定有序、各项基本职能得到保障的目标。
二、具体工作阶段及措施第一阶段: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第一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提高民警对当前在监所开展“两加强、两保障”活动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认识,精心组织,作出工作部署。第一阶段分四个层次进行。
1、提高当前在看守所开展“两加强、两保障”创建活动的现实意义的认识。通过传达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全国看守所开展”两加强、两保障”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提高民警的认识。要让全体民警认识到,开展创建活动,是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的实际行动,是净化监所执法和管理环境、保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树立执法为民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
2、以警示、警戒教育作为提高民警认识的主要方法和形式。通过对相关文件、法律的学习,通过对正反两方面案例的学习,达到警示、警戒教育民警的目的,达到提高民警对开展创建活动的认识。
3、强化民警的自律意识,进一步巩固认识。通过民警的自律,强化监管民警依照警察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的学习、反省、评价、选择和约束,进一步巩固民警对创建活动的认识。
4、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一是建立创建活动专班。活动期间,建立以谭建才所长为组长,副所长孙友堂、李平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亲自挂帅,全体民警参与的工作局面。二是精心组织,统筹兼顾。活动期间,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创建措施的基础上,还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正确处理农业生产和监所管理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大整顿活动与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有序创建,突出重点第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针对当前监所在执法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保证安全、解决问题为宗旨,突出重点抓创建。
1、建立所长、驻所检察室主任接待日制度。在原有的所长接待日制度的基础上,建立驻所检察室主任接待日制度,负责及时处理群众咨询、控告、检举等事项。
2、建立与在押人员家属联系制度。对在押人员家庭情况及社会关系予以逐一登记,加强与在押人员家属的横向联系,共同做好在押人员的帮教感化工作。
3、设立意见箱。设立意见箱,对群众及在押人员家属的各种意见,及时整理汇总分析。
4、定期召开办案单位、律师、在押人员家属座谈会。定期召开办案单位、律师、在押人员家属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5、邀请党政领导、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到监所检查工作。
6、建立工作联系制度。与检察院、武警、法院等相关部门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按时进行情况通报。
7、加强民警廉政建设。加强民警廉政及作风建设,严肃查处民警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接受在押人员及其家属钱物和吃请等行为。第三阶段:规范工作,形成机制第三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通过创建活动,形成一套适合本所的并行之有效的监管场所管理机制,达到长效管理目的。第三阶段分四个层次进行。
1、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监所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监所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强化监内狱情动态的分析、强化耳目控制及管理、强化双人值班巡视巡查有关规定。与此同时,还要重点防止“牢头狱霸”的滋生。
2、进一步强化看守民警执勤行为规范。要以落实《看守所民警执勤行为规范》为工作切入点,以提高民警的执法意识和执法水平为目的,重点突出执法规范这一中心环节,并在实践中形成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考核奖惩和监督机制。
3、进一步完善深挖犯罪工作机制。按照公安部《关于在全国公安监管场所开展深挖犯罪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及《公安机关深挖犯罪工作规则》的要求,严格规范线索获取、查证、反馈、奖励等工作环节,进一步完善深挖犯罪工作机制,全面贯彻“立足于深挖,着眼于管理,有利于改造”的深挖犯罪工作思路。
4、进一步完善在押人员一日生活卫生、学习及劳动规范。在充分保障在押人员权利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适合本所特点的在押人员一日生活卫生作息制度、学习制度和劳动制度,维护良好的监管改造秩序。
第二篇:看守所”两加强、两保障”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市第二看守所”两加强、两保障”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全国看守所开展”两加强、两保障”创建活动的精神,实现看守所各项基本职能,结合我所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看守所”两加强、两保障”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坚持严格、依法、文明、科学管理,保证监所安全无事故;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情感交流,充分调动监管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坚持以当前监所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工作切入点,抓整顿促改进,达到秩序稳定有序、各项基本职能得到保障的目标。
二、具体工作阶段及措施第一阶段: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第一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提高民警对当前在监所开展“两加强、两保障”活动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认识,精心组织,作出工作部署。第一阶段分四个层次进行。
1、提高当前在看守所开展“两加强、两保障”创建活动的现实意义的认识。通过传达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全国看守所开展”两加强、两保障”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提高民警的认识。要让全体民警认识到,开展创建活动,是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的实际行动,是净化监所执法和管理环境、保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树立执法为民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
2、以警示、警戒教育作为提高民警认识的主要方法和形式。通过对相关文件、法律的学习,通过对正反两方面案例的学习,达到警示、警戒教育民警的目的,达到提高民警对开展创建活动的认识。
3、强化民警的自律意识,进一步巩固认识。通过民警的自律,强化监管民警依照警察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的学习、反省、评价、选择和约束,进一步巩固民警对创建活动的认识,规划方案《看守所”两加强、两保障”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4、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一是建立创建活动专班。活动期间,建立以谭建才所长为组长,副所长孙友堂、李平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亲自挂帅,全体民警参与的工作局面。二是精心组织,统筹兼顾。活动期间,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创建措施的基础上,还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正确处理农业生产和监所管理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大整顿活动与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有序创建,突出重点第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针对当前监所在执法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保证安全、解决问题为宗旨,突出重点抓创建。
1、建立所长、驻所检察室主任接待日制度。在原有的所长接待日制度的基础上,建立驻所检察室主任接待日制度,负责及时处理群众咨询、控告、检举等事项。
2、建立与在押人员家属联系制度。对在押人员家庭情况及社会关系予以逐一登记,加强与在押人员家属的横向联系,共同做好在押人员的帮教感化工作。
3、设立意见箱。设立意见箱,对群众及在押人员家属的各种意见,及时整理汇总分析。
4、定期召开办案单位、律师、在押人员家属座谈会。定期召开办案单位、律师、在押人员家属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5、邀请党政领导、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到监所检查工作。
6、建立工作联系制度。与检察院、武警、法院等相关部门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按时进行情况通报。
7、加强民警廉政建设。加强民警廉政及作风建设,严肃查处民警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接受在押人员及其家属钱物和吃请等行为。第三阶段:规范工作,形成机制第三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通过创建活动,形成一套适合本所的并行之有效的监管场所管理机制,达到长效管理目的。第三阶段分四个层次进行。
1、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监所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监所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强化监内狱情动态的分析、强化耳目控制及管理、强化双人值班巡视巡查有关规定。与此同时,还要重点防止“牢头狱霸”的滋生。
2、进一步强化看守民警执勤行为规范。要以落实《看守所民警执勤行为规范》为工作切入点,以提高民警的执法意识和执法水平为目的,重点突出执法规范这一中心环节,并在实践中形成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考核奖惩和监督机制。
3、进一步完善深挖犯罪工作机制。按照公安部《关于在全国公安监管场所开展深挖犯罪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及《公安机关深挖犯罪工作规则》的要求,严格规范线索获取、查证、反馈、奖励等工作环节,进一步完善深挖犯罪工作机制,全面贯彻“立足于深挖,着眼于管理,有利于改造”的深挖犯罪工作思路。
4、进一步完善在押人员一日生活卫生、学习及劳动规范。在充分保障在押人员权利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适合本所特点的在押人员一日生活卫生作息制度、学习制度和劳动制度,维护良好的监管改造秩序。
第三篇:劳动局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实施方案
***劳动局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实施方案
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现网格化、网络化管理的新体制。为切实提升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两网化管理工作体制,有效发挥两网化管理对监察执法和劳动保障整体工作的促进作用,***劳动局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一)明确工作领导小组。为“两网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制定了工作制度。为了强化对监察员的管理制定了相应工作制度
二、划分网格,明确监管责任
为了保证推进和管理并重,我们建立了开发区、街道办事处、社区三级劳动保障监察组织网络。同时,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明确上级文件中各个部门有关于“两网化”的职能,按照“定区域、定责任、定指标、定任务”的原则,使监管责任具体到人。
三、采集信息,开发网络,做到监管精细化
各个街道社区要了解所辖区域内的劳动监察情况,建立劳动监察台账。结合沈阳市“金保工程”建设、利用现有劳动保障基础资源,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开发的核心软件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开发建立***劳动保障监察网络管理平台并积极维护,***劳动保障部门将认真采集各街道社区内的劳动信息,建立全部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电子信息档案和基本信息数据库。对于所属的企业要加强劳动保障宣传教育活动,使群众了解劳动保障的重要意义,让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能更好的开展。
四、落实人员,履行监管任务
一)以办事处、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为平台,在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备了劳动保障监察兼职工作人员,在社区(村)聘请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建立起区、办事处、社区三级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形成了一支比较固定的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队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保障监察辅助工作,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区。
二)确定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经费保障,我劳动局将积极向开发区争取财政支持,保障“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使劳动保障监察协管人员能全力投入到劳动保障监管工作中去。
由于我区劳动保障工作属于起步阶段,对于***地区的“两网化”建设工作,我们要加强自身的监管力度,实现监察范围的广覆盖、无缝隙,全面提升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的标准和质量。
棋盘山劳动局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日
第四篇:银海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实施方案(定稿)
银海区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
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网络体系,确保各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1〕79号)文件精神,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我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桂人社办发〔2011〕18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4年“两网化”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桂人社办发〔2014〕31号)和《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北政办〔2014〕160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行政,以现有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为依托,建立用人单位用工信息数据库,形成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精细化管理的新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机制,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逐步实现由被动反应式执法向主动预防式执法与服务并重的劳动保障监察模式的转变,实现劳动保障监察 工作重心下移、服务前置、体系延伸,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我区经济社会的稳定。
二、两网化管理工作的目标
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在我区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体系,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用工监控网,建立统一规范、高效便捷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联系和监控管理平台,全面掌握各类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信息,实现分类监管、动态监控,有效预防和查处违法行为。形成执法重心前移,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社区功能作用;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的服务与监督,提高劳动者就业稳定性,保障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促进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两网化管理工作的内容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是指根据劳动保障监察管辖规定,按照管辖区域内用人单位的数量和监管难度,以镇、社区为基础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一网格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和任务,包括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用人单位招用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及情况,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覆盖全区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
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是指在网格化监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汇集用人单位用工信息,建立用人单位用工信息数据库,同时,在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中整合开发运用具有信息共享、数据对比、动态监控、分类监管、统一受理、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 主要功能的劳动保障监察监控管理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化、执法规范化、监管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
四、两网化管理工作实施步骤
按照北政办发﹝2014﹞160号文件“全面推进”的工作要求,2014年11月起在全区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2014年12月底前,在每个网格要成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机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人员全部到位上岗开展工作。
五、两网化管理工作的要求及经费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组织管理。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领导机构要按照“网格、经费、人员、工作条件”四到位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科学划分网格,确定网格负责人,落实工作场所,落实工作经费。
(二)划分建立网格。根据辖区面积、企业分布、职工人数等情况,按照每个网格内用人单位不少于300家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建立区、乡镇、社区三级劳动保障监察网格。按照全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的划分标准,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全区整体划分为1个二级网格,4个乡镇划分为4个三级网格,另外划分4个社区网格为四级网格(分别是贵兴社区、南万社区、侨南社区、福成社区)共9个网格。以网格为单位,由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专职监察员、乡镇专兼监察员和社区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员,实时采集和动态监督 3 监控网格地域内劳动用工情况,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覆盖城乡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网络。
(三)落实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员招聘与办公场所。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根据网格管理工作的要求,每个网格需配备2名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员。为统筹资源减轻财政负担,镇级和福成社区网格的劳动保障协查员由各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协管员兼任,贵兴社区、南万社区、侨南社区的劳动保障协查员,1名由社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协管员兼任,1名向社会公开招聘;区级网格劳动保障协查员,1名由区人社局临聘人员兼任,1名向社会公开招聘。劳动保障维权指挥中心的办公地点,区级办公场所由区政府办协调解决,各镇办公场所设在各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四)经费保障。前期工作所需的设备、区镇两级网络建设经费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解决,四个社区网络建设经费由本级负责(暂缓安装),设备办公费用和日常维护由区本级财政负责安排,人员经费由区财政局根据区人社局编制的部门预算,将本级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区劳动保障监察专(兼)职协查员的工资福利按照全市统一标准每人每月2300元(27600元/年·人,含社保)执行,18名协管员全年共需49.68万元(每年新增人员经费17.76万元),下一步协管员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比例每年上调。网络建设费一个网格一年费用6000元,全年共需5.4万元。信息采集设备费用,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劳动监察协查员每人配置一台移动终端手机(免购机费),月消费80元,每人每年960元,全年18人共需1.728万元。日常办公经费 按照每个网格每月1000元(含设备维护、办案交通费等)预算,全区9个网格每年共需公用经费10.8万元。以上合计共67.6万元(实际年新增35.68万元)。
(五)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局制定下发的《北海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北海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北海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北海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协管员管理办法》等配套措施、制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当在统一制度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建立健全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完善措施,推动工作,确保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六、两网化管理工作的职责
(一)区级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职责。由区人社局牵头,区劳动监察大队实施,具体承担以下职责:负责抓好劳动保障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网格的划分;负责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建立本辖区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和基本信息数据库;负责对各镇实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负责对辖区内网格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工作部署等。
(二)乡镇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职责。各镇政府具体职责是:负责设立辖区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宣传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为“两网化”管理工作提供必需的办公条件;建立辖区内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电子信息档案;指导社区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 工作;对辖区内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收集汇总和动态管理,并向一级网格负责单位上报有关情况;协助、配合上级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机构开展对辖区内用工情况的各项检查工作。
(三)社区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职责。由各镇政府牵头,各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组织各社区实施,具体承担以下职责: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反映、传递辖区内用人单位的违法信息和劳动者的检举、投诉;采集网格内全部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息,并以网格为单位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息档案;对辖区内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按要求及时逐级上报区域内劳动用工各类信息;协助、配合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开展其他有关工作。
(四)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各镇、社区依靠网格内配置的劳动保障专兼职监察员,在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员的配合下,深入到网格区域内每个用人单位,按照“一街一册,一户一卡”的要求,逐一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情况进行采集,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区级要督促落实,于2014年12月15日前完成对辖区所有用人单位的信息采集工作。
(五)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按照北海市规定,区级于2014年12月30日前将前期采集的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录入,形成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每半年更新一次。
(六)建立分类监管服务机制。利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软件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基本信息数据库进行有效管理维护,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劳动保障书面材料审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举报投诉等情况,对网格内用人单位做出综合性等级评价,实施分类监管和服务。
(七)稳步实施,强化劳动保障“两网化”创新。要按照国家、自治区以及北海市的有关文件要求,稳步实施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力争全面实现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在扎实推进此项工作过程中,既要善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又要结合本地特点,推出更多创新做法、典型做法、特色做法。
第五篇:“两型”建设创建活动情况汇报
“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工作汇报
郯城县教育局
为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教育系统广大师生中推广普及“两型”理念,倡导“两型”生活和行为方式,按照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县教育局及时做出工作部署,积极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1、成立领导小组,做好工作部署。为了切实加强对“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领导,县教育局及时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确保教育系统“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的有序推进。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意见要求,县教育局制定了《关于“两型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各学校的创建工作职责。10月14日,县教育局召开了“两型”学校建设动员会议,传达贯彻市、县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文件精神,对“两型”学校创建活动及时进行了工作部署。
2、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落实创建责任。各学校按照要求,制定了学校创建“两型”校园活动方案,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创建职责和工作责任,建立了责任制和自查 1
自纠等制度,将创建工作落实到各责任处室:工作小组负责创建方案的制定、落实情况;教务处主抓宣传教育、教育教学活动;后勤负责资源综合利用、节约水电、环境建设、建筑装饰;政教处主抓文体活动、设备管理等。校内建立了“日巡查、月通报、季评比”的检查制度,各处室将创建“两型”校园纳入日常工作内容,工作业绩及成效的评定指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有无浪费现象。由于分工明确,推进有力,“两型”学校创建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二、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1、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一是局“两型社会”示范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的进展情况,在郯城教育网上登载信息,加强交流、指导。二是各创建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校报、校刊、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两型”理念,提高师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营造建设“两型”学校的良好氛围。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阵地作用。各创建学校将“两型”学校建设与学科教学、校本课程设置、学生德育工作结合起来,把“两型”学校建设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在学科教学,特别是思想品德与生活、科学课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两型”学校内容。
3、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主渠道作用。各学校以第二课堂为渠道,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如有的学校组织开展“两型社会知识”手抄报展示活动,极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有的组织学生用废旧物品制作工
艺品和科技作品,既培养了环保与节约意识,又锻炼了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
三、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创建目标
开展“两型”学校建设工作以来,各学校在管理中实行最低能源消耗,推行绿色消费,倡导废物的回收利用。加强对学校小卖部、食堂的卫生管理,不使用一次性快餐盒及方便袋,切实减少校园白色污染,在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的同时,把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进一步落实到每一名师生的实际行动中。
1、节约公共资源。一是各校将“两型”学校建设工作与校园规划、绿化美化工作相结合,综合利用学校资源,减少了闲置性浪费。校园环境布置体现了育人功能,校园内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等划分科学合理。二是大力推进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工作,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劳技等课程的教科书回收利用率超过了80%。
2、节约办公用品。一是各学校严格审批和控制办公用品的发放数量,减少使用纸杯、中性笔等一次性用品。各学校严格限制教师使用一次性的茶杯、碗筷等生活用品,给每位教师配备了钢笔和墨水,大量减少使用中性笔;开展“校服转赠”活动,高年级学生把穿小了的校服赠送给低年级学生,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和谐了学生之间的关系。二是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尽可能地做到文件双面印刷,复印纸、草稿纸双面使用。局机关各科室实行打印复印申报制度,要求双面使用复印纸和草稿纸。各创建学
校也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
3、节约会议和公务经费。一是局机关认真执行会议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会议数量、时间、规模,正在形成开短会、讲短话的风气;二是严格执行会议食宿标准,控制会议纪念品发放;三是建立公务接待规章制度和公车管理制度,在接待和用车方面都有严格的审批程序。
4、节约用电用水。在节约用电方面,各创建学校表现在能杜绝使用电炉、电热器等大功率电器;能高效使用空调、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能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引导师生们都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在节约用水方面,一是逐渐淘汰老式水龙头,更换节水的快开式水龙头,并且设备的管理做到专人负责,每日巡查,及时修复故障,杜绝了“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的浪费现象;二是做好废水的回收利用工作。有的学校将食堂用水与厕所用水都进行二次用水处理,大大节约了自来水。
5、节约燃料。积极进行节能工作创新尝试,有的学校利用太阳能取暖、洗浴,利用沼气池取火做饭,学生生活用锅炉和学生食堂、浴室、茶水房都做到了节约燃料、蒸汽工作,防止了燃料、蒸汽的跑冒和浪费。
四、强化督查指导,建立长效机制
1、加强督查指导。为了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10月25日至26日,县教育局两型社会示范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同县“两型”办对各学校创建工作及时进行督查指导,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并及时总
结好的经验和做法。
2、建立长效机制。“两型学校”创建活动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持久性工程,县教育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作中逐步建立了“两型”学校创建活动的指标统计体系、考评检测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使“两型”学校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长效工作机制,使“两型”学校创建活动能够持续、健康、有效开展。
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各学校以督导检查为契机,对照创建评估标准,认真查找创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建立、完善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两型学校”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创建工作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督查指导,强化创建工作措施,保证“两型”学校创建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为我县“两型”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