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受到不法侵害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20:1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警受到不法侵害的成因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警受到不法侵害的成因及对策》。

第一篇:民警受到不法侵害的成因及对策

现实中,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遭受不法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的不法侵害轻则表现为对人民警察的恶意投诉、推搡阻扰,重则是围攻殴打、暴力袭击,这使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遭受严重侵害,国家法律的尊严受到公然的藐视与践踏。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警察遭受不法侵害的原因及维权对策作一浅析。

一、民警遭受不法侵害的类型

(一)对民警身体上的不法侵害。这种侵害行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阻碍执法。民警在处置各类警情中,常常会遭到人身攻击,有的警服被扯破、有的身体受伤、有的甚至失去生命。基层派出所中的一线民警在处置各类矛盾纠纷中遭到当事人的撕扯、推搡是常事。更有甚的是,当事人的亲属有时不了解情况,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蛊惑便会很轻易地对执法民警人身实施攻击。去年春节前夕,我与所内其他民警查处一起赌博案件时,违法行为人突然从人群中窜出,抢夺民警正在拍摄取证的照相机,在被制服后,其亲属、邻居以民警在行动中动作过大为由围攻民警,造成多名民警的制服被撕破,脸被抓伤。还有一些当事人醉酒后拨打报警电话,当执法民警接触当事人时极易受到辱骂、殴打。我作为一名农村基层派出所民警,对此深有感触,2008年8月份的一天,我在处置一起醉酒人与亲属的矛盾纠纷中,由于其拒绝配合调查,当对其进行强制传唤时,当事人借酒发疯,将我的胳膊咬伤。还有,经常发生在农村的邻里、土地、婚姻等纠纷,一旦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办案民警的言行稍有不慎便会引起当事人对执法民警的攻击。二是当事人因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任务不了解,在解决问题中又不愿走正常途径,而是采取静坐、示威、群体性上访等非正常手段,当其诉求得不到满足时,情绪就会失控,进而发生扰乱机关办公秩序、阻碍执行职务等违法行为,此时如果警察介入调查,往往会发生暴力袭警现象,当事人把对其他部门的怨恨向公安机关发泄。如今年发生在贵州、上海等地的民警遭袭,导致众多的民警死伤的案例就是如此。这种情况看起来离我们自己很遥远,但在实际工作中,我曾目睹过同事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头被打开,共缝了十几针。

(二)对民警精神上的不法侵害。民警在调查案件时,常常遭到当事人亲属的冷言冷语,辱骂讥讽,极力抵触,在精神上给执法民警带来极大的伤害。有违法犯罪经历的嫌疑人,往往对相关法律有所了解,时常以此作为为自己开脱罪责的藉口,随意诬告、陷害执法民警,有的诬告民警刑讯逼供、诱供、非法办案,有的编造各种理由陷害民警,有的对民警采用“精神牵制法”。所谓“精神牵制法”就是指抓住目标人的弱点或要害对其予以精神控制。现实中,嫌疑人对民警进行精神牵制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威逼民警的亲属;

2、扬言打击报复;

3、伤害民警亲属。

二、造成民警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不均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异常迅猛,但也造成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基于这种社会财富分配状况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对社会治安冲击较大。警察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必然会成为矛盾的焦点和攻击点,遭受侵害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警察素质参差不齐。在群众心目中,警察就是正义的化身,群众遇到了难题,要热情帮助,社会上出现一些伤害群众的邪恶势力,就要义不容辞的挺身上前,特别是在处理一些社会治安案件时,更要公正廉洁,细心明察,使被处理人口服心服。但部分民警在办案过程中还存在着粗暴对待嫌疑人、办案不规范、不合法等情况,这自然会引起嫌疑人及其亲属的不满。尤其是在处理比较常见的治安案件中,民警往往容易以罚代法,“各打五十大板”,这势必会引起群众的不满,甚至还有少数民警违法乱纪、刁难群众、吃拿卡要、乱收滥罚,极大地伤害了群众感情,严重损害了人民警察的社会形象。

(三)法律保障不到位。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污辱、谩骂、诬告、围攻、伤害等侵害民警正当、合法权益的事件呈增多趋势,因此,为数不少的民警都在苦叹: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警察却成了“弱势群体”。这一现象,对整个公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当警察执法受到侵权时,就应加大对民警的维权力度,全力保护民警的合法权益。

三、警察维权的对策

(一)严格公正执法,注重社会效果。民警的一切执法活动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同时,还要考虑到社会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问题,要灵活运用法律调整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尖锐矛盾,既要重视法律效果,也要注重社会效果,真正融法、理、情于一体,自觉把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追求效率与公正,执法形式与执法目的有效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稳定。

(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针对警察自身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人民警察在执法为民上做的还不够,在思想上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

第二篇:浅谈戒毒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戒毒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

三大队 曹戴雯

警察是一种特殊职业的群体,对其心理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当前,许多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身心异常疲惫,一些民警思想和情绪出现波动,甚至形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据一项关于民警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180万民警中,80%的民警心理压力过大,43%的民警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失眠、抑郁等症状,数据之庞大令人触目惊心。戒毒民警作为警察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其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到其教育矫治工作成效及戒毒所的安全稳定,已成为一项必要的研究课题。

一、戒毒民警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当前,戒毒民警心理不健康的问题日益凸显,心理不健康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不良互动下形成的。毋庸置疑,加强戒毒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促进戒毒民警心理健康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戒毒民警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引起心理不健康问题的形成途径也不尽相同,呈现多样性。

(一)工作方面的原因分析

1、工作重复、单调、易造成心理疲劳。戒毒民警从事的是教育改造挽救戒毒人员的工作,性质单一,程序固定。戒毒人员一批又一批,进进出出,期满释放,改头换脸,而戒毒民警所从事的工作种类却没有变化。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一旦心理承受力超过极限,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就易导致心理疲劳,悲观厌世等心理问题。

2、工作成效较低,易造成心理挫折。教育改造戒毒学员是一项长期、系统、缓慢的工程,民警们在戒毒人员身上投入了大量工作时间、热情、精力,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往往在短期内见不到明显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可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出现反弹循环。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挫折感、自卑感等无为心理。

3、工作风险性高,易造成心理负担。戒毒学员素质普遍较低,性格冲动,脾气暴躁,且目前吸食冰毒等新型毒品而产生的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戒毒人员越来越多,随时都会发病,一旦发病就会有自伤自残、打架闹事等各种状况出现,给戒毒民警从事教育、挽救和改造工作带来高风险,容易诚惶诚恐、畏手畏脚,从而使戒毒民警形成一种学员“不出事”就是“好事”的心理,但戒毒场所安全稳定压倒一切,这些都会加大戒毒民警的心理负担。

4、工作负荷量大,易造成心理紧张。有人形容戒毒民警整日“两眼一睁,干到熄灯”。奋斗在一线的戒毒民警平时不单要根据戒毒学员的特点因人施教,还要牢牢地研究所情动态,值好班、守好岗,做好防控工作,避免戒毒学员脱逃、自杀和打架斗殴等重大事件;更要紧紧地把好生产关,按质按量地完成上级的生产任务指标。面对这样负荷量大的工作,戒毒民警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神经始终不能得到彻底的真正意义的放松,长期紧张、无规律的生活,致使相当部分的戒毒民警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5、本身在职场上的激烈竞争,易造成心理压力。在面临戒毒场所要不断提高戒毒民警队伍综合素质的情况下,戒毒民警既要完成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又要满足工作的需要,每年都要接受岗位练兵。职业技能等考核,还要经受提职、晋衔、评优等多方面的激烈竞争,这些都是直接形成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

6、上班、休息时间不固定,易造成心理烦躁。戒毒民警绝大多数节假日得不到休息,加班加点;有的值夜班的次数多,从早忙到晚;由于上班、休息时间不固定,有的照顾不了家庭,恋爱、婚姻、子女学习就业等存在诸多压力。从而导致他们工作的危机感、不安全感与日俱增。长此下去,就可能出现忧郁、烦闷等倾向,表现在情绪烦躁、自暴自弃、偏激、失眠、退缩、冷漠,对遭受的事物失去兴趣,易造成心理烦躁。

(二)自身成长和修养方面的原因分析

1、个人成长问题。有的戒毒民警由于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诸如年轻时爸妈离异、早年丧亲等,这些在心中留下了严重的创伤,怎么抹也抹不掉,久而久之,在心中就成了一道过不去的坎,变成在心中留下的阴影,成为挥不起的“伤疤”,容易构成个人的心理问题。也有相当部分戒毒民警较早的建立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经济上压力大,工作起来放不开。也有相当部分戒毒民警在职学习少,知识老化快,跟不少时代和工作的需要,工作起来能力欠缺。还有相当部分戒毒民警理想信念动摇,人生目标缺失,对前途失去信心,这些都是个人成长存在的问题。

2、人格品质缺陷。有的戒毒民警个性张扬,心中放不下任何秘密;有的性格孤僻、独来独往,不善于言谈;有的性格自卑内向,孤芳自赏;有的神经过敏,终日疑神疑鬼;有的假公济私,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表里不一。显然这些戒毒民警存在着严重的人格品质缺陷。个别戒毒民警不善于转换角色,思维单向,容易出现角色冲突,不自觉地以强制性、命令性的口吻待人,甚至用管教方式应对人际关系,出现交际方式不灵活,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心理障碍。在这个“态度决定一切,人品决定成败”的现代社会里,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存在缺陷,最终还是要付出代价的。人格品质缺陷的戒毒民警,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进一步完善自我,否则容易造成个人的心理问题。

3、青年民警经历过少。现在参加工作的民警中独生子女比较多,或多或少存在娇生惯养的现象,他们的童年及在校学习期间,经历顺利,一直被捧为掌上明珠,未受过挫折,个性主观,自理能力低,相当部分从校门出来就直接成为一名高墙里的戒毒民警,由于与社会接触少、视野不宽、人生阅历少,当面对工作遇到问题时,他们就变得束手无策,甚至在管教戒毒人员时变得哑口无言。

二、戒毒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防治和对策

一个身心健康的民警,乐观上进,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动作灵敏,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对各种突发事件能快速做出反应,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而心理不健康的民警,则会漠视周围环境、事物,对人对事漠不关心,反应迟缓,如遇突发事件,不能及时作出反应,正确处理,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为增强民警身心健康,让民警快乐工作、工作快乐,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正视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自我生态修补、控制、调节是很重要而且必要的。下面就如何促进戒毒民警心理健康应采取的防治和对策谈一些看法:

(一)不断调适心态,适应环境

适时合理的调整工作岗位,既有新鲜感,又可化解原岗位压力。如果心理承受力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就易导致心理疲劳,悲观厌世,失去理智,缺乏工作、生活信心,挫折感强。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疏导化解,长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等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在工作中会注意力涣散,丧失警惕和鉴别力,轻则影响身体健康、工作效率,重则影响戒毒学员教育改造成效,危害场所安全,给戒毒学员以可乘之机。这就要求在一线的戒毒民警要杜绝消极心态,不要存在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心理,而要培养乐观向上,热情积极,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心精神世界,不断调整自己,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快乐工作。同时,这也要求在一线从事教育改造工作的戒毒民警树立正确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不断调适心态,尽力适应环境,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加强修心养性,转变角色

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带来负面的影响如角色模糊、角色冲撞、角色负荷增大,使戒毒民警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实竞争与功利需求也往往让戒毒民警掩抑真情;失落造成的反差、奋斗中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又不断涌现心理问题,殃及个体身心健康。所以要加强修心养性,转变角色,使之与警察职业要求相适应。

1、正确定位,适应角色。“跟我想的一点都不一样”,有一些戒毒民警对职业本身期待过高,工作后发现与自己的理想有一定的差距,就会产生挫折感,造成心理压力。因此不要为自己确定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定高了办不到,定低了缺乏激情”。而要不断端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以锐意进取、健康向上的敬业精神走好人生的每一个驿站,适应戒毒民警这个角色。

2、完善自我,认清角色。完善自我,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切实增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和抵抗力。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围绕着戒毒民警这个职业需要什么技能,可以向书本学习,向有经验的老民警学习,向专家学习。认清角色,不断完善自我,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应变能力和心理的适应能力。

3、劳逸结合,学会忘却。平时工作需要分清“轻重缓急”,注重劳逸结合;同时要学会忘却,下班之后尽量不要把工作情绪带回家,好好放松一下。学会忘却是快乐之源,是脱离种种烦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法宝。

4、加强学习,消除压力。戒毒民警不能为社会的浮躁所淹没,要淡泊明志,培养良好的习惯,加强学习,掌握专业技能,提高执法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不能夸夸其谈,囿于幻想,必须要付诸实践,见于行动,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临危不惧,坐怀不乱,有效消除压力。

(三)搭建疏导平台,净化心灵

1、塑造健康积极的警队文化生活。健康的文化生活是精神的“食粮”,能引人向上、导人前行、催人奋进。积极开办各类文化活动,从报纸杂志、旅游散心、文化交流座谈、运动会等方面提高民警的生活品质。

2、建立戒毒民警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定期进行“心理状况分析”机制,注入戒毒民警“心理健康评价反馈”机制。充分应用心理测量技术对广大戒毒民警的心理健康建立档案,追踪跟进,干预防范、评价反馈、进行疏通引导等。

3、开展心理健康学习培训。戒毒场所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名人学者、老师教授等以作报告、开讲座、咨询谈心或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向戒毒民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戒毒场所也可以充分利用好报刊、杂志、网络这些传媒工具,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切实提高戒毒民警的心理素质。

4、摆正自己,学会心理调控。在情绪不好时可以向同学、朋友、亲人或心理医生、领导倾诉自己苦闷的心情,使郁积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得以发泄,压抑的心情得到缓解或减轻;可以找个僻静的地方大声喊叫,转移注意力,以释放积聚的能量,调整机体平衡;可以以日记、书信、网上聊天等方式,排遣不良情绪。当然,戒毒民警也应该理智克制、冷静思考、检讨和反省以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还可以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比如听听音乐或看看电影、读读小说,打打棋牌、唱唱歌、玩玩球、登登山,心中的郁闷和压力自然就得到了有效释放。戒毒民警也应该主动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从工作中找到自己特长的挥洒点,比如性格外向的就可以多找戒毒学员谈心,性格内向的就可以专注于档案管理与材料制作。

(四)落实从优待警,改善生活质量

在狠抓“从严治警”的同时,应在“从优待警”上多动脑筋,在提高戒毒民警的福利上多下功夫,使戒毒民警能够从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上获得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绝大多数戒毒民警平时工作劳累,极少节假日休息时间,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着青春,奉献着终身”,但工作待遇一直无法提高,甚至因时间、经济等因素而连找对象也谈不上。这就导致一部分戒毒民警在对待工作上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更何况,在当前楼价物价飞涨,戒毒民警收入普遍偏低的现状下,提高戒毒民警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各种待遇提高了,不再为生活而焦虑和苦恼,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无疑会增强他们对单位、对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戒毒民警的工作热情,由此他们心理就更平衡。

(五)提高交际能力,促进人际和谐

由于在人际关系中缺乏正确的做法,有的戒毒民警缺少信心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一旦出现心理偏差,如焦虑时不善于减压、冲动时不容易节制、失落时不善于调解、困惑时不懂得排解,使之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现代社会,健全、和谐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一旦受挫,心理容易失衡。有些戒毒民警遇到挫折、面临矛盾、身心受重压之际,往往就在人际关系中表现不适应,如一味地倾诉自身不满,毫无耐心听取他人劝告,拒绝他人的合理建议,听不进去别人的宝贵意见,情不自禁的乱发脾气,甚至有的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戒毒民警的心理健康有保健功能,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戒毒民警心理相容,保持愉快的情绪状态。而人际关系出现不良状况,经常存在退缩、回避、疑虑、畏惧、甚至敌视等消极心理状态,将阻碍戒毒民警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

(六)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给心灵打造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戒毒民警长期在同一环境中从事着高负荷的工作,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当回到家时,与家的其他成员关系亲密无间就变得相当重要了,如果在包容、理解、赞美、支持、和谐与温馨的家庭关系下生活,那将会成为戒毒民警个体心理积极健康、愉快向上的动力。所以说,美好融洽的家庭关系,是戒毒民警最好的避风港湾,是他们心理健康的一贴“润滑剂”。

第三篇:关于民警执法风险的特点、成因和对策思考

关于民警执法风险的特点、成因和对策思考

课题组负责人:章鑫彪

成员:吴晨达 沈丽娜

2008年7月1日上午,发生在上海闸北公安分局的袭警案件,造成6名民警牺牲和4名民警受伤的特大恶性事故,举国震惊。而究其原因,是由公安民警执法引发的。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惩罚改造罪犯、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能。作为监狱工作主体的监狱人民警察和公安民警一样,都是执法者,都面临着特殊职业的挑战和考验,其中之一便是执法风险。近年来,随着监狱押犯数量和结构的变化,民警面对的执法风险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客观审视监狱民警的执法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化解,避免类似闸北案件的发生,是一个现实和紧迫的话题。本文试就监狱民警执法风险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监狱民警执法风险的内涵和种类:

监狱民警的执法风险,是指监狱民警在参与刑事司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使民警招致严重后果的危险。在监管改造实践中,这种风险有多种表现形式:

1、暴力袭警。部分罪犯因仇视社会和犯罪心理较强,为了达到脱逃的目的或对监狱民警的教育管理不满,伺机报复,采取暴力手段,武力袭击警察,给民警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如福建省龙岩监狱罪犯林培清和何锦龙,趁打饭和送开水之机,窜入警察值班室,持凶器报复袭击值班的大队长陈雄平,致陈重伤。湖南省郴州监狱罪犯邓勇根趁监狱民警朱红兵与其谈话不备之机,将朱红兵打晕(后经抢救无效牺牲),邓犯趁机换下警服脱逃,后被抓获。

2、行为对抗。有些罪犯因犯错误被处理或对处理结果耿耿于怀,总是想找机会对民警的正常执法工作进行阻挠和破坏。如我监罪犯田启峰,离开自己的劳动岗位,窜到玩具装配线上与他犯聊天,经值班民警数次劝阻无效。当民警欲强制其回自己劳动岗位时,田犯突然恼羞成怒,挥拳击打民警。省长湖监狱罪犯司徒安国,在改造期间曾多次因违规被严管和隔离审查。在小组月正常调动时,该犯拒不执行命令,认为民警故意在整他,当面顶撞民警,并说出“我就是不搬,有种就搞死我,搞不死我要你们好看”等话。

3、辱骂诽谤。在民警的执法过程中,一些罪犯总是觉得自己的要求合情合理,一旦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对民警出言不逊。例如浙江省第一监狱罪犯祁江华,收到家信后,向主管民警报告说想打一次电话,民警认为该犯不久前刚打过电话,要求他先写信回去,该犯因而产生抵触情绪并开口骂民警“他妈的”等,态度十分嚣张。我监罪犯林秀记,在日常考核中,以加分太少为由,拒绝在考核单上签名,当民警指出错误时,林犯非但不听,还出口辱骂民警。

4、寻衅滋事。有的罪犯因对民警管教不服,故意挑起事端,引发冲突。如浙江省第三监狱罪犯唐朴车,趁民警在值班室教育随意行动的罪犯之际,在劳动现场故意大声叫嚣:“队长打人了!”造成多名罪犯超越警戒线到民警值班室门口围观,现场秩序一片混乱,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又如我监罪犯孙伟,因多次违反监规而受禁闭处罚后,抵触情绪严重,以监狱是现代化文明监狱,民警必须文明管理为理由,不服从民警的日常管理,公开顶撞民警教育,并扬言自己不怕被再次禁闭。还有我监罪犯鲍国丰,七进宫,因与生产组长发生争执,被民警批评教育,心生不满,后在收工途中途经禁闭室时,就赖在禁闭室门口不走,要挟民警关他禁闭。

5、威胁恐吓。有些罪犯认罪服法意识淡薄,抗改心理突出,想通过威胁恐吓民警及其家属子女的方式,达到超越监规纪律约束,享受某种特权的目的,使监狱民警及家属造成心理恐惧。如浙江省第二监狱罪犯石小敏,因涉嫌严重违规被隔离审查。石犯在隔离审查期间,不但拒不承认和交代违规事实,还公然写恐吓信给监狱办案部门,公开威胁部门领导和办案民警,让他们小心自己的性命和饭碗,气焰十分嚣张。

6、不实投诉。一些罪犯对民警的批评、管教及处罚心存不满,动辄投诉举报,夸大其词,无中生有,使民警名誉受损。如我监罪犯陈献忠,因无故殴打同犯,遭到对方报复(被日光灯管戳伤),但其不吸取教训,又殴打他人,被扣2分,由此产生不满情绪,扬言进行报复,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监狱将陈犯调离监区,但其仍不依不饶,在民警找其谈话时公开顶撞,还多次通过非正常渠道,向有关部门寄内容不实的告状信。

7、拉拢腐蚀。一些罪犯改造动机不纯,坚信“金钱万能论”、“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错误言论,不愿通过积极改造得到奖励,而是通过各种手段,企图拉拢腐蚀民警,达到“轻松”改造或减刑解释的目的。这就使得监狱民警的廉洁防线时时面临着风险考验,政治立场一时的不坚定,就可能让罪犯有机可乘,对民警的职业安全和政治前途带来严重的威胁。

二、监狱民警执法风险的特点

从形形色色的执法风险表现形式上看,监狱民警面临的执法风险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客观性和普遍性。执法风险是伴随着监管工作而产生的,客观上说只要有监管工作存在,监狱民警就面临着执法风险的可能性。因为在民警对罪犯的管理过程中,管理和被管理的矛盾是时刻存在的,只要与监管工作相关的某一个细节没有做好,都有可能产生执法风险,这种风险与民警的执法行为始终相伴,是监管工作中的普遍现象。

2、多样性和隐蔽性。监狱民警面临的执法风险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罪犯借口民警执法不公而暴力袭警、对民警处理不服而公开对抗、自恃有理而拒不服从民警的现场指挥、故意在自己看不顺眼的民警带班时制造麻烦等等。这些事故的发生往往没有明显的征兆,有抗改意识的罪犯大都暗中观察、背地谋划,时刻寻找突破口来实施抗改行为,让民警防不胜防。

3、针对性和有限性。链条最容易从最薄弱的环节突破,罪犯实施违规行为的对象,往往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他们针对的民警大多是思想麻痹、缺乏警惕的民警和刚参加工作、缺乏管教经验的新民警,以及执法能力不强、方法不当或平时处理不公的民警。但这并不是说这些民警每天都会遇到执法风险事故,事实上,执法风险的发生几率还是有限的,主要存在于民警对罪犯的直接管理过程之中,而且风险源头在极少数顽危犯那里。

4、危害性和可控性。毋庸臵疑,执法风险的危害是极其巨大的,它对监狱机关及监狱民警有重大破坏力。不仅危害监管改造场所的持续安全和稳定,影响监管执法工作的正常进行,破坏监狱机关和民警的声誉和形象,而且会严重损害监狱民警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安全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风险无法控制和防范。通过制定有效的措施,对症下药,执法风险是可以被预防、被规避、被化解的,是能够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

三、监狱民警执法风险的成因分析

民警执法风险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律、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民警执法方式的原因,但主要是罪犯自身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原因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其监管工作必须在法律的授权下进行,但如果作为执法依据的有关法律本身不够完善的话,也将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可能性。

纵观我国整个法律体系,有关监狱工作的立法明显偏少,而且存在立法滞后,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等缺陷。虽然《刑法》、《监狱法》等法律明文规定了罪犯对警察辱骂、殴打等违规行为应追究法律责任,根据《监狱法》第五十八条的相关规定,罪犯有辱骂、殴打民警或寻衅滋事等破坏监管秩序情形的,监狱可以给予警告、记过或者禁闭三种行政处分手段,惩戒作用较弱,对民警执法风险的保护力度有限。刑法中虽有一条破坏监管秩序罪,但这一条款过于空泛,缺乏很强的操作性,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对犯罪的界限难以把握,再加上监狱上级管理部门对监狱狱内重新犯罪率有考核指标,监狱一般很少应用,一定程度上纵容罪犯抗改行为,给民警执法风险带来隐患。对于监狱民警经常面对的来自罪犯的威胁、恐吓、诬告等常见的精神损害行为缺乏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制裁措施。《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在《监狱法》的大框架内,对罪犯的日常行为和权利义务进行了规范,是对监狱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但是面对形形色色的在押犯,《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所规定的惩戒制度,仍有不少弊端,如惩戒的层次不尽合理,手段显得单一;适用的条例过于笼统,难以把握尺度;缺少明确的运用程序,不利于依法执行等,这使得实践中个别民警在管理中瞻前顾后,不敢大胆管理,深怕对罪犯严格管理反而会惹祸上身,工作中产生畏难情绪,反而助长了罪犯的嚣张气焰。

(二)罪犯原因

1、押犯构成日趋复杂,使得民警面临的风险加大。近年,在押罪犯的构成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出表现为暴力犯增多,累犯、惯犯增多,外省籍犯和流窜犯增多。这些罪犯入监以后认罪服法意识淡薄,抗改心理突出,往往不顾及监狱的惩罚性和法律的威慑力,采取对抗性的方式来逃避改造,使得监管改造难度加大,监管秩序难以维护,监狱的安全稳定工作形势更加严峻,民警面临的风险也就相应加大。

2、少数罪犯权利意识膨胀,改造意识淡化。这部分罪犯身份意识淡薄,过度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往往不恰当地将自己的权利放大,超越监狱保障罪犯权利的法定界限和基本的社会评判标准。同时却不同程度地忘记或否认自己所应接受的惩罚和应尽的义务,自我改造的标准降低,改恶从善的动力减弱,遵规守纪和服从管教的意识淡化。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平等权和“罪犯人格不受侮辱”的人格权理解为与监狱民警平起平坐,彻底否定了监狱民警的执法权、管理权、教育权和惩罚权,有恃无恐,把违反纪律、哄监闹事等扰乱监管改造秩序的事件当成家常便饭。

3、部分罪犯心理问题突出,性格孤僻,遇事易采用极端手段。罪犯究其犯罪的原因,是由于其社会化过程失败。大部分罪犯心理有一定的缺陷,极个别罪犯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心胸狭隘,猜疑性强,自控能力差,情绪变化大,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对待错误不能客观分析,爱钻牛角尖,易归结迁怒于他人,攻击意识强,报复心重,往往喜欢采取攻击他人或自己(即选择伤害或自杀)的方式解决冲突。

(三)民警执法原因

1、一些民警法治观念不强,使得民警和罪犯之间的矛盾升级。根据我国的法治精神,职权法定,即监狱民警的权力来自于国家法律的明确授权。但世界上没有无限的权力,法律在授予权力的同时也规定了权力履行过程中要受限制、受监督、受制约。民警权力的行使要出于正当动机,符合客观规律,不能损害罪犯的合法权利,不能要求罪犯承担无法履行的义务。当前还有少数民警,仍十分怀念过去那一套权力的行使模式,认为监狱就是剥夺服刑人员权利并负责进行关押隔离,民警享有绝对的权威,民警的一言一行对罪犯而言,都是命令,罪犯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和执行。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民警和罪犯之间的矛盾必然加剧,加大了执法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个别民警素质低下,执法能力弱,管教处臵方法不当,易引发和激化罪犯矛盾。部分民警对当前犯情缺乏正确的认识,敌情观念不强,对罪犯日常行为的洞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不够,对罪犯犯罪思想的顽固性和危险性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松懈,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防范意识十分淡薄,使罪犯有机可乘。还有极少数民警廉洁意识弱,往往受人情、关系、金钱、物质等因素的影响,不能秉公执法,严格执法,使有的罪犯受到不公正处理,从而产生对立情绪。

3、个别民警教育方法简单,心理疏导不到位。有些民警对罪犯的教育方式简单化,对那些改造上遇到挫折,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而引起情绪变化的罪犯,没有从深层次上了解发现问题的症结,工作浮于表面,应付了事,不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谈话教育,以至于不能及时发现罪犯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思想教育不深,心理疏导不通,使得一些罪犯心情郁闷,日积月累,一旦爆发就会发生暴力袭警、行为对抗等严重违反监规监纪的事件。

四、对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要我们建立起应对监狱民警执法风险的有效机制,立足于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就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最大程度地保障日常监管安全。

(一)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合理规避执法风险。

1、法律明,则权责清。我国的监狱法律体系应尽快明确规定监狱机关和监狱民警所负的责任和履行职务需要的权力,使民警在监管工作中有法可依,有制度可依,从而把执法风险降到最低。现行的《人民警察法》用列举式的方式对公安机关民警的职权做了具体的规定,《监狱法》在修改时可以参照《人民警察法》,对监狱民警的职权也详细予以规定,明确监狱民警在监管工作中的权力范围,使民警在监管工作实际中能逐条对照实施,减少因行使自由裁量权而带来的执法风险。立法机关还应早日出台《监狱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罪犯的权利义务和对罪犯的奖惩考核办法,将罪犯的权利义务具体化,以增强操作性。对那些反改造尖子和危险犯,要给予管理这部分特殊罪犯的民警充分的法律保障和行使特殊手段的合法权利,以利于对这部分罪犯进行有效管理。

2、在较高层级的法律不能在近期修改完善的情况下,可考虑制定一系列层级较低的监管工作标准。监狱内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罪犯的日常管理制定监狱内部统一规定的工作标准,这样就既有了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标准,又可以防止民警随意运用自己的自由裁量权。即使执法风险发生,也有工作标准可以对照,有利于执法风险的及时有效化解和处理。

(二)增强民警法治意识和执法能力,提高风险自我防护能力。

监狱民警每天守在“火山口”、“炸药库”,好比处在危险的高空作业中。因此,要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提高自己,来不断应对执法风险的发生。

1、强化执法风险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监狱民警要从现实的和潜在的执法风险事故中吸取教训,深刻认识监狱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危险性,消除麻痹松懈思想,端正执法工作指导思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自觉性。要强化廉洁意识,算好政治帐、经济帐、家庭帐,自觉抵制各种干扰,做到公正、文明执法,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与罪犯形成对立情绪。在出现可能威胁到自身利益的执法风险时,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风险,实现自我保护,争取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保护自己人身安全不受威胁,精神生活不受侵害,政治前途不受影响,社会关系不受破坏。

2、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高执法能力。监狱民警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新的精神和要求,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坚持公正执法,严格依法办事。对变化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了解,不断学习、思考、总结,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如对法律的运用力,对制度的执行力,对犯情的判断力,对罪犯的管教力,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和处突能力等,使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减少执法风险发生机率。

3、加强民警与罪犯之间的沟通。改造与被改造关系的存在,在罪犯与民警之间形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一些小矛盾,由于缺乏疏导,逐渐累积,最后越积越大,从而爆发。因此,监狱民警应加强与罪犯之间的沟通,对于那些因各种原因不愿意改造自己的罪犯加强教育,从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人之常情上关怀他们,及时帮助他们解困释惑,以稳其情绪,激其改造信心,将矛盾尽量化解在萌芽状态。使其由抵触乃至反抗改造逐步向自觉接受改造过渡。民警与罪犯间的成功沟通,会在无形之中大大减少执法风险的发生。

4、加强岗位练兵。警体技能薄弱的民警,容易成为罪犯实施违规行为的突破口。因此,要抓好民警警体技能训练,练好擒拿格斗术、警棍术、搜身术,以及面临危机和突发事件时的应变反应能力,以减少执法风险,避免由于个人素质和技能的不足人为造成权利受侵害的现象。

(三)整顿监规,打击抗改行为,肃清不良风气。

1、要继续加强罪犯认罪服法教育。使每一名罪犯明白“这里是什么地方,你是什么人,你到这里来干什么”的改造义务意识,充分运用刑事、行政处罚等手段,严厉打击暴力袭警、对抗管教、辱骂诽谤、寻衅滋事等严重违规违纪的行为,该警告的警告,该记过的记过,该禁闭的禁闭,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以震慑反改造意识强的罪犯。

2、针对罪犯权利意识膨胀,改造意识淡化的现象,要旗臶鲜明地向罪犯强调遵纪守规、服从管教的义务。监狱“文明执法”并不意味着放松管理,要让罪犯认清自己的身份,不要拿“文明执法”当挡箭牌,不要存在逃避惩罚与改造的妄想、侥幸和企图。

3、在罪犯中加强正当举报教育,既要强调正当举报的权利,更要阐明诽谤、诬告的责任后果。对一些经核查确属诬告或失实的举报,要对当事人严肃处理,并在罪犯中进行通报批评,达到威慑的目的,遏制不良举报行为。

4、要加强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积极运用心理学原理,及时疏导罪犯紧张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康心态。注重个别谈话教育,加强思想引导,突出个案矫治,提高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开展监区文化活动,培养罪犯的良好生活情趣,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加大“三情”收集分析力度和物防技防能力。

1、加强“三情”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虽然执法风险具有隐蔽性,但在发生之前肯定会有一些蛛丝马迹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狱内耳目的作用,根据他们提供的征兆性线索,民警可以运用多种狱侦工作方法,及时地发现狱情、敌情、犯情中有可能导致民警执法风险的因素和线索,及早布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监内设施装备,提高物防技防能力。针对目前监内技术装备落后的实际情况,应大力改善各类监控设施,改变警察上岗时的个人装备,改变警察手无寸铁、赤手空拳的现象。要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于监狱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消耗,打破时空限制,使民警可以看到、听到以前无法感知的事物。把靠人力战、疲劳战发现风险的被动应付工作模式转变为依靠科学技术防范风险的工作模式。

第四篇:浅析家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给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建立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的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家庭暴力危害成因对策

家庭暴力是一般公众和学者近年来最为关注的问题。尽管有法律保护妇女不受虐待,但是家庭暴力案件很少能得到起诉,除非打成重伤或出现致死人命的情况。许多受虐妇女因此丧失了起诉的勇气,不得不继续维持暴力的婚姻关系。有些人甚至去走极端,主张只有用暴力和谋杀的手段才能结束这种关系。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在年主办的一次婚姻质量调查表明,不论程度频率如何,丈夫打过妻子的占.%;妻子打过丈夫的占.%。中国目前正在展开关于家庭暴力对策的讨论,从立法和司法的角度确认这一针对妇女的暴力罪行,并找到制止此类行为的对策。

我国年月实行的新婚姻法对家庭暴力制定了一些具体的制裁条款,如将家庭暴力作为受害方提出离婚的一个条件,受害方离婚时可请求损害赔偿等,还明确规定受害方可以请求公安机关援助和居委会进行劝阻,因此,家庭暴力绝不是“家务事”,而是一种法律予以制裁的行为。

本文试就家庭暴力内涵、现状、危害、成因、预防与对策等方面谈一些拙见以期人们从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给予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协助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一、家庭暴力的内涵

在国外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及立法较我国进行得早并经历了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英国学者认为“家庭暴力是指男性伴侣为了支配和控制女性在他们关系存续期间或终止之后对女性所施行的暴力和虐待行为”不论这种行为是肉体的、性的、心理的、感情的、语言上的或经济上的等等从英国学者观点看出“家庭”不仅指有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的生活共同体而且还包括同居关系及婚姻关系终止后出现的暴力行为。行为方式不仅有直观性还有非直观性的。可见家庭暴力是许多不同行为所体现的一种共同性这些行为的共同目的都是施暴者为了实现对受害人的控制。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内部出现的侵犯他人人身、精神、性方面的强暴行为。按其危害程度可分为重大暴力与一般暴力两类。按照表现形式,家庭暴力可分为以下三类

()身体暴力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推搡、打耳光、脚踢、使用工具进行攻击等。

()语言暴力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言语从而引起他人难受。

()性暴力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

二、家庭暴力现状

近年来,妇女运动越来越多地关注针对妇女的暴力这一问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男性针对女性的暴力行为作出解释。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和心理分析派把暴力看作少数人的变态;社会结构论的解释则认为,暴力行为是社会的阶级差别所带来的挫折感和压抑感导致的;由于社会上有些人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由于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由于恶劣的住房,恶劣的工作环境,由于缺少工作机会,一些人才会变得有暴力倾向,因此,对妇女施暴的现象较多发生在社会的下层。有许多女权主义者对暴力现象持有这样的看法:如果像统计数字所表明的那样,强奸犯大多数对于被害妇女不是陌生人而是熟人,那么这种暴力行为就应当说是由不平等的权力关系造成的。有学者提出,家内的男女不平等与家庭暴力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夫妻平等的家庭增加了,家庭暴力一定会大大下降。

自内罗毕战略提出与针对妇女的暴力作斗争以来,各国妇女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从妇女教育和受虐妇女庇护所,到全女性警察部队的成立,一场全球性的反对对妇女施加暴力的运动正在蓬勃兴起。不少人提出建议,应当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网络,把针对妇女的暴力这一问题摆进世界人权问题的议事日程当中去。这个专门对付针对妇女的暴力的全球性网络将把社会工作、法律、教育、卫生及受虐妇女庇护所等各方面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帮助受虐妇女。

(一)家庭暴力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是影响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以北京为例,年以来,妇联系统接访的人次中,家庭暴力投诉案件件次,占总数的。打进热线的人次中,涉及家庭暴力的人次,占总数的。家暴致伤鉴定中心先后为名家庭暴力受害者进行了伤痕鉴定。对名公众抽样调查显示,夫妻吵架后动手的占,的人认为存在家庭暴力现象。

第五篇:个人信息泄露成因及其对策

个人信息泄露成因及其对策

1、现象描述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被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广大民众的担忧。买了新车的朋友经常接到电话推销保险;孕妇也经常接到孕婴产品销售商的问候电话;买了新房钥匙还没到手,装修公司就电话询问是否需要装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有一份调查显示,86.5%的人表示自己有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而遭遇困扰的经历。尽管3年前,刑法修正案

(七)就特别增加了打击个人信息违法行为的条款,为打击此类犯罪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时至今日还没有周密细致的法律规定足以执法,盗用个人信息泛滥的现象就难以遏止。那些泄露个人信息严重的部门,又该承担何种责任呢?看来中国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

1.1行业监管不力,部分工作人员谋私利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一个人不可能与世隔绝,人们频繁地与外界交往,造成某些个人信息时刻处于被泄露的状态。汽车销售商、房产中介、医院等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往往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这些行业虽均有系统内部出台的关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见和规定,但由于部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且内部执行不到位等情况,部分工作人员谋取私利,造成这些行业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生活在分工细致、彼此关联性极强的现代社会,不知道要留多少次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设想如果当人们将信息留给商家或公共服务部门时,某些工作人员为了蝇头小利,出卖了顾客的信息,带来的也许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那么后果将是无法预计的。

1.2缺少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根据罪刑法定的原则,只有非法泄露和贩卖信息的,才有判刑入罪之虞,最近几年已经有类似案例。但对于疏于管理而导致员工泄露信息的,还没有有效的法律制约。比如对责任人的处罚,以及对受害人的赔偿等等,这也成为这种信息泄露现象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在一个诚信状况不理想、责任感普遍缺失的社会,仅仅依靠人们道德自律,恐怕远远不够,再加上缺少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来保护,人们即使发现了自己的信息被泄露,也会因为担心维权的结果不尽人意而最终放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3个人的信息保护意识不强

其中因素很多:

1、无法确定哪些机构泄露了客户的信息。比如购车者的信息是驾校还是汽车销售商还是交管部门,这是一个比较难以确定的问题,造成不知道以谁为对象提起诉讼。

2、中国人的潜意识里不愿意轻易述诸法律。原因在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诉讼的成本相对过高、诉讼程序繁琐。

3、中国人目前普遍自我保护意识不够。虽然近几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中国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还远远未达到国外发达国家公民的自我保护法律意识。

应当说,这些因素和现行个人信息法律保护规定存在缺陷有着比较大的关系。使用的名片、在网站上注册的邮箱和电话号码、淘宝购物所用的信息、街头填写的问卷调查表等等。在不经意中,你的信息也许已经泄露,被有心人加以利用。现在人们普遍开始对个人信息保护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保护意识还是相对薄弱。

2、解决建议

2.1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不法行为

2.2与企业信用挂钩,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2.3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等级

2.4互联网高速发展严重影响个人信息保护

2.5信息保护的立法不能阻碍信息的流通

2.6加强行业监督和舆论监督,提高个人保护意识

下载民警受到不法侵害的成因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警受到不法侵害的成因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中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及对策

    浅谈中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及对策 浅谈中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及对策 伴随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教育,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个......

    浅议信贷违规行为成因及对策

    浅议信贷违规行为成因及对策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业务迅猛发展,特别是信贷业务领域不断拓宽,信贷规模不断扩大,信贷风险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健康稳定发展......

    浅析金融债权的成因及对策

    长沙采暖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规范金融机构行为已成为各金融机构的工作重点。因此,为进一步落实金融,各商业银行均加大......

    医疗纠纷成因分析及对策

    医疗纠纷成因分析及对策 摘 要:国内当前医疗纠纷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医患关系紧张,医闹、恶性伤医案件层出不穷,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作者从事医疗纠纷处理工作......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成因及对策

    目录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1 1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概述 ........................1......

    农药安全成因及对策浅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迫切要求吃上“放心菜”,喝上“放心茶”,越来越看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影......

    中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及对策(大全)

    中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及对策 一、 先谈谈中学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 我认为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原因。 (一)主观: 主观上的因素是导致学生后进的主要......

    中学生偷窃行为成因及对策浅析

    中学生偷窃行为成因及对策浅析 乐二中李节本 自上期接班以来,我发现本班学生的偷窃行为屡见不鲜:学生李某从同学家里偷得手机一部、现金若干,与同学丁某、薛某分脏;学生叶某从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