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首善之区”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做好民政工作,促进全区民政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屯溪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结合实际,特制定屯溪区“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区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区民政事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加快社会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困难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以城乡低保制度为核心,以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一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由2006年的169户381人支出9.1万元提高到目前的838户1604人支出122.9万元,保障覆盖面达4.25%。二是城市低保由2006年的4051户8991人支出958.9万元达到目前的4408户8639人1579.4万元。三是城乡医疗救助由2006年年底的508人74万元救助力度提高到目前的5705人155万元。四是城乡大病医疗救助自2005年实施以来,完成医疗救助35570人次支付资金911.3万元,全额补助农村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6347人参加合作医疗缴费29.5万元。五是减灾救灾应急功能不断增强。积极向上级争取了救灾款400多万元,共救助灾民约2.5万人次,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新潭镇华资社区先后荣获“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称号。
(二)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巩固了基层基础
以加强城乡和谐社区建设为动力,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和社区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区积极推进社区“四有”建设,以社区服务站为重点,加大投入,通过新建、改建、购置、置换等形式,建成了一批社区、街道综合社区服务设施,社区各项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社区建设方面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称号。
(三)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以双拥共建和创建工作为龙头,退役士兵安置、优抚对象医疗、军休服务管理等各项重大改革逐步深化。各项优抚政策全面落实。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步伐加快,安置率和自谋职业率分别达到100%和99%。制定出台了创建拥军优属合格单位政策奖励制度,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二连冠并夯实了我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基础。双拥工作在全省保持先进位次,先后被评为“第二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第五届全省双拥模范城”。
(四)加强民间组织和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提升了社会服务水平
保持和发展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良好态势,努力探索长效机制,推动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在全省成为首批获得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并先后被命名为“全省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和“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单位”。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重点培育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公益性组织。登记民间组织69家,其中,社会团体3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35家。殡葬改革、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五)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大了孤老残幼等特殊群体的帮扶力度
目前全区农村五保户共有39人,其中集中供养14人,分散供养25人。集中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4000元,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600元,均超过省定供养标准。五保服务机构建设步伐加快,基本完成五年目标。区福利院被评为“全省五保供养工作先进集体”。
二、“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我区“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工作全局,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以“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为主线,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投入机制,完善服务功能,推进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城乡社会救助、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城乡社区建设深入推进,民间组织发展规范有序,优抚安置保障扎实有力,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民政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我区“十二五”民政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社会救助有力,基层民主健全,拥军优属扎实,社会福利服务优良,社会管理规范。到2015年,初步建立比较成熟的“五个体系”即:第一,以实现有效的社会救助为目标,建立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第二,以实现广泛的基层民主为目标,建立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体系。第三,以实现牢固的军民团结为目标,建立完善与新时期国防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拥军优抚安置工作体系。第四,以实现优质的社会福利服务为目标,建立完善以国家兴办的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所有制形式的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服务网络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能基本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第五,以实现规范的行政管理为目标,建立完善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文明服务的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体系。
三、“十二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物价变动情况,合理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保持人均补助水平稳步增长。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规范化管理,按照应保尽保、阳光施保、动态管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低保家庭申报听证和收入核查制度,规范申请、审批程序。严格审批公示程序。继续坚持个人申请、民主评议、三榜公示的运作程序,加大公示力度和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度,防止优亲厚友、营私舞弊问题的发生。完善低保对象在住房、医疗、教育、司法、就业、养老保险等方面的社会救助配套政策,有效保障低保家庭的生活。全面加强城乡低保档案建设管理,健全完善低保对象基础信息库,为城乡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再上新台阶夯实基础。
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认真贯彻《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健全完善动态管理机制。按规定时限及时审批五保申请,对其中不再符合供养条件以及自然
减员的五保对象及时进行核销,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五保供养范围,随批随保,确保应保尽保。继续完善供养对象数据库建设,完善五保档案区镇两级管理,切实做到一镇一柜,一村一盒,一户一档。
着力推进我区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化。认真执行《黄山市农村五保供养规范化管理工作试行办法》、《黄山市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试行标准》,全面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化。根据民政部和省民政厅要求,从基本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事管理、服务护理、医疗保健、膳食标准、环境卫生、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十大方面提出规范性标准和要求。组织开展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等级评定表彰活动,不断提高农村敬老院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水平,努力为集中供养对象营造温暖如家、身心愉悦的生活环境。
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在医疗救助“一站式”管理服务全面开通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配套文件修订完善的落实跟进工作,使救助范围更广,方法更灵活便捷。继续突出城乡困难群众这个重点,把更多的困难群众纳入医疗救助的范围。对重点困难群众在实施“一站式”救助后仍然不堪重负、生活仍然艰难的,通过二次救助实施重点救助,以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积极做好与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衔接。
完善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制定完善临时救助具体办法,对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按照规范程序及时进行审核审批。加大临时救助资金筹措力度,形成稳定的救助资金筹集渠道,切实保证临时救助工作有效开展。
提高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建立完善救灾应急保障系统,建立以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承担制度为基础,社会动员机制为补充,应急措施相配套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建立完善救灾网络建设,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健全灾害短信预告平台,完善救灾应急反应机制,切实做到灾害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第一时间提出救助方案,第一时间沟通、上报灾害和救灾工作信息,确保灾民吃饭、喝水、穿衣、住房、医疗等基本生活需要。严格按照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的各项规定,把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贯穿于救灾款物管理使用全过程。健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管理制度。妥善安排冬令、春荒期间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推进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和社区建设,搭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平台
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围绕推进“阳光村务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切实抓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确保选民参选率、选举成功率、群众满意率有新的提高。
加快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全区城市社区中80%社区达到精品社区标准,20%社区达到示范社区标准,2012年新建或改扩建城市社区服务中心10个,面积在1000平方米至2000平方米。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安置区建设,高起点规划和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全面启动镇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实施乡村跟进计划,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70%农村社区达到精品化社区,30%农村社区达示范社区标准。
推进全体居民共享的社区服务。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运行规范、政府公共服务、居民互助服务、市场有偿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网络。启动1890社区信息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社区信息服务网络,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发展格局。加大对社会组织扶持力度。重点加快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中介服务类社会组织和基层服务类等重点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扶持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服务类社会组织,支持、鼓励并扶持服务旅游经济的社会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学习借鉴合芜蚌试验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经验,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由管理向管理服务转变。强化对行业协会履行社会责任、追求社会目标方面的教育,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我管理,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力。推进社会组织自律诚信建设,增强社会组织自主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积极因素。
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与社会组织登记规范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动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健全完善拥军优抚安置制度,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进一步推进优抚事业发展。积极实施“关爱工程”,进一步提高优抚对象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实施“健康工程”,进一步缓解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积极实施“安居工程”,进一步改善优抚对象的居住条件,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人与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步增长。积极实施“追思工程”,进一步加强烈士褒扬工作。加强评残工作的规范管理,严格把好评残工作受理、材料核查、残情鉴定审批关,确保评残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继续采取自谋职业和安排就业相结合的办法,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的,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积极搭建退役士兵与用人单位之间双向选择的交流平台,促进退役士兵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就业。完善安置办法和管理体制,妥善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无军籍退休职工。做好复员退伍军人的稳定工作。
广泛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不断赋予双拥创建工作新的内涵。继续广泛深入开展“双拥宣传教育活动月”活动,营造浓厚的双拥创建氛围。创新双拥工作社会化发展模式,推动双拥工作由政府主办向政府主导、军地互动、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转变。健全完善双拥工作督办机制,积极牵头并督促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为部队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深入开展创建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双拥模范单位和拥军优属合格单位等群众性双拥活动,夯实双拥工作的基础,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争创目标,巩固和发展双拥创建成果。
(四)规范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强化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的意识,加强中长期区划研究,积极服务区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依法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全面完成省、市、县(区)三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积极推进平安边界建设,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适应城市建设
加快发展的需要,及时跟进做好城市道路命名管理工作。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加强地名数据库建设,探索开展地名网站、地名查询热线、地名电子地图等系列地名服务,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按照新的国家标准,推进中心城区次干道以及镇政府驻地的地名标志设置工作。
依法规范婚姻和收养登记管理。以依法行政为保障,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实现婚姻登记流程规范化、手段信息化、队伍专业化。扎实开展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工作,着力打造精品型婚姻登记机关,巩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成果。严格婚姻登记程序,依法办理婚姻登记,维护婚姻当事人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确保全区婚姻登记合格率保持在100%。
依法开展收养登记工作,加强收养登记管理信息化建设。严格收养、寄养、送养审批程序,加大收养登记档案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
扎实推进殡葬改革。继续督促指导各地对新建和回潮的乱建坟墓及时整治,巩固殡葬整治成果。继续做好清明节文明祭扫和安全保障工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健康文明的丧葬新风尚。探索建立面向困难群体基本丧葬需求的殡葬救助服务。
(五)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建立并逐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养老机构建设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精神颐养体系、法律保障体系等八大体系,突出重点,适度普惠,优先解决无收入和低收入孤独困难高龄失能老人的照料和护理问题,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到“十二五”末,基本建立与全区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积极主动地抓好老龄工作,扎实推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工作。狠抓村、居老年协会建设。组织开展“三好”村(居)老年协会建设活动,通过群众性达标争创活动,引导村居老年协会在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
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公示机制,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在城市街道和社区建立社会捐助接收站点,深入开展专项和经常性捐赠活动。大力开展慈善宣传活动,促进扶贫济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奉献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
制定和完善社区志愿服务扶持政策,培育和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更好地满足城乡群众需求。
四、实现“十二五”民政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
实现“十二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关键是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改革体制、强化管理、真抓实干,提高队伍素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具体保障措施是:
(一)努力把握机遇,主动融入全局
一是推动民政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把加大民政事业经费投入、加强基层平台建设、加快民政服务设施建设等主要保障措施作为保民生的重要方面,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继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推动民政事业快速发展。二是推动民政工作融入民生保障的大局。只有把民政工作融入民生保障的大局,才能有所为、有其位。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创造条件。
(二)继续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
一是创新思维。始终坚持以创新的思维解决民政工作的深层次矛盾,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寻找民政事业发展的新举措、新思路,真正做到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用思想的解放推进发展思路的转变,实现发展难题的破解,促进体制机制的创新。二是大胆实验。解决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应对现实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多做对民政制度创新具有重要启迪作用同时又符合民政事业发展规律的尝试。三是完善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低保分类救助、临时困难救助、城乡医疗救助等救助制度,加强各类社会救助制度之间及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衔接,提高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效益。同时,努力增强制度的操作性。着眼于推进民政管理和服务的程序化、标准化,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灾害救援、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捐赠等方面的工作规程;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建设体制规范,健全城乡低保标准、补助水平的科学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优待抚恤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联动机制,规范婚姻、地名等民政公共服务标准。
(三)坚持求真务实,着力狠抓落实
一是转变工作作风。找准落实上级精神与当地实际、群众愿望的最佳结合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抓落实的操作性。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深入基层调研,听实话、摸实情、做实事,使工作决策更加符合实际。三是抓薄弱问题的解决。认真找准本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分析原因,拿出对策,逐步加以解决,不断开创民政工作的新局面。
(四)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民政工作水平
民政系统的干部职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
化民政事业发展。通过宣传、培训,强化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大力倡导求真务实,廉洁奉献,严于律己,以身示范,全心为民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竭力创造新业绩,把我区民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第二篇: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为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11-2015年》、《安徽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黄山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屯溪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成就及当前的形势
(一)“十一五”科技工作主要成效
一是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定期研究解决科技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2006年,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科学技术大会,部署安排了“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表彰奖励了11项区级科技成果;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屯溪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屯溪区专利申请资助暂行办法》等一批政策性文件,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2010年区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达711万元,占本级财政支出的1.51 %,财政科技投入引导性作用发挥明显;举办了5届“携手建设创新型屯溪”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组织开展了“科技四进”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并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称号。
二是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区共承担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共29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8项,市级12项,总共获得近880万元的无偿资金支持,实施区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72项;鼓励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有10项科技成果通过省、市鉴定,其中7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科学技术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区专利申请量专和授权量大幅增长,累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列全市区县榜首,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被授予“安徽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区”荣誉称号,黄山良业阀门有限公司被列为省知识产权优势工程培育企业。
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以来,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6亿元,按照国家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通过新一轮认定了3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企业被认定为市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企业被列为省“千企培育”企业,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8个,省自主创新产品2项,新增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8家,累计达到22家,一批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应用,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是农村和社会事业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围绕全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组织实施以星火计划、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科技特派员等为重点的一批农业科技发展项目,引进推广了农业新品种40多个、新技术20多项,支持建立了10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扶持培育了50多个科技示范户,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全区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畜禽水产品良种普及率均达到95%以上。连续两届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其中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一次,区科技局获全省科技局工作综合考评先进奖,屯溪区被命名为“科技强警示范区”称号。
五是科技服务体系日趋健全。大力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协作,促成了9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新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技术研发机构5家,促进了企业实现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建立科技服务机制,推进“科技三员”制度,区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累计选派三批25名科技特派员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科技示范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其中1名被
国家科技部评为优秀科技特派员。
(二)面临的形势
——国内外科技发展形势。目前,世界各国都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在依靠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以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新兴产业,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开始成为发展的主流模式。我国正处于由外向型向内源型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引领支撑发展的主导力量。从省、市层面来看,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在我省开展,为创新型国家战略在我省实施赢得了先机,以此为契机,黄山市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着力推进“十大工程”、“四区建设”,为我区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我区科技发展形势。我区正处于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首善之区”、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关键期,围绕区“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四大片区”,着力打造“七大基础工程”,强力实施“471”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步伐,既是推动屯溪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也为推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现代商贸服务业的科技创新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我区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十一五”期间,全区科技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照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对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还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主要是区域内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企业规模较小、科技投入不足,区域内缺乏高校和没有科研院所,人才引进工作的难度大,高层次的科研人才相对紧缺,区域科技创新载体建设需要寻求新的突破,科技进步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逐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创新型屯溪的总体要求,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和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进一步发挥科技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宣传力度,推进科技富民惠民,积极推进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首善之区”建设,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总体目标
通过推进科技进步,到2015年,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使全区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实力和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2.2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以上,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7%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以上、新增民营科技企业5家以上,总数达到27
家以上,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稳步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消灭“零专利”。
——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节能减排、清洁能源、自然碳汇等关键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体系,初步建立九龙低碳经济园区为核心的技术基地。全区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低碳产业比重逐步提升。
——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全社会科技投资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区本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占财政总支出比例达到2%以上,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保持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扩大中小企业创业基金规模。科技型企业以不低于当年销售额3%的比例提取技术开发费,高新技术企业以不低于当年销售额5%的比例提取技术研究开发费。
——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鼓励支持工业企业通过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方式,建立企业研发机构。组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建立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3家。
——发挥区域农业优势,拓展新兴农业产业。农业重点领域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推广一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主要农作物、蔬菜、果林等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达到97%。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搭建起对外开放平台。建立健全全区科技数据库、信息库,实现区、街(镇)科技、经济信息互补、共享;探索建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为载体,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
三、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优势高新技术产业
工业经济发展是强区之基、富民之要。“十二五”期间,坚持工业强区和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集聚、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构建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集成提升现有特色主导产业。以现有的黄山泵业、良业阀门、顺昌电汽、广远光电等一批科技型企业为重点,加大科技工作的引导、扶持、服务的力度,着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注重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和市场开拓,全力推进我区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跨越式发展,确立“工业强区”的支柱地位。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研发机构的建立与完善,增强主导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产品,逐步形成技术先进、关联度高、产品配套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日普产业园、东晶产业园、兴乐产业园和锦江百浪、优尚家居、金箭照明等一批新引进的科技型企业为科技工作抓手,在新产品研发、科技项目凝练申报、科技成果鉴定、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主动服务和超前服务,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以新能源低碳环保、机械电子、新型材料、健康食品等为代表的新型特色产业集群,发挥主导产业对工业经济的引领作用。
——大力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着力点,做好抓放
结合,带动现有产业的优化升级,快速提升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有针对性选择一批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技术改造,推广应用一批关键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水平,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
——大力促进企业创新载体建设。以九龙低碳经济园区为载体,加强科技孵化、政策试点、信息交流等政策扶持,努力建设集研发、转化、培训、展示、生产、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园区,打造高水平的低碳技术研发示范载体;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孵化器,支持企业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强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和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经管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提高知识产权保护、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能力,强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鼓励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推进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培植发展中小型民营科技型企业。进一步明确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战略地位,支持并培育民营科技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贯彻落实关于鼓励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采取聘请有关机构和专家开展诊断与咨询、帮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运用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等多种方式进行扶持。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区民营科技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的发展。
(二)加快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按照发展城郊都市农业要求,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以科技进步引领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实现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我区农村城市化进程。
——加快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大力引进推广农业种养植新品种、新技术,加强节水、节肥、节药技术集成、组装、配套应用;积极推广应用喷灌、滴灌、渗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
——推进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围绕“一核一环”空间构架,加快建设“七园”建设,大力发展集生产、观光与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继续抓好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建设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比高、辐射带动力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扶持一批种养科技专业户和专业村,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建设,推广优质农产品认证标识制度,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为全区农户提供技术、政策、市场等的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技“110”服务热线,为“三农”工作提供便捷服务方式;继续施行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完善激励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培育和发展各类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形成政府公益型推广机构、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推广服务组织相互协作的格局;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服务的有效模式,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技能培训,为农村社会培养出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三)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全面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强公益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科技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水平,让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旅游信息化建设。以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为契机,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改变传统的旅游生产、分配和消费机制,以信息化的发展来优化旅游经济的运作,主要是旅游网站、旅游呼叫系统、数字化管理以及支持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黄山”、“三网一库一热线”和“智慧黄山”框架下的精品旅游信息化建设,为实现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科技支撑。
——城市公共安全。以防灾减灾、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安全、火灾与爆炸等领域为重点,进行多部门、多领域、跨学科的合作攻关,加大科技理论基础研究和公共安全预防、预测及预警关键技术研究,组织实施一批公共安全领域的科技项目,推广应用一批公共安全先进技术,逐步提升城市的公共安全科技水平。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以科技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百村千幢”保护工作,重点推广古民居木质构件的防霉、防虫、防火、防水和防腐的处理、砖体结构的加固和维护、通风采光、修旧如旧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和运用现代技术,为古建筑的保护、修缮、迁建到提供科技支撑,逐步实现“百村千幢”工程的规范化、标准化。
——人口与健康。积极推广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新技术,普及计划生育科学知识,科学指导优生优育;围绕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和中医药研究等工作重点,促进医疗卫生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加强医药卫生领域的科学研究,提高攻克疑难病的能力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
——城市人居环境。加强工业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城郊河道生物修复与景观建设等低碳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示范,逐步建立节能减排、清洁能源、自然碳汇等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体系,建立低碳技术开发利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产业低碳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探索研究适合我区生态环境特点的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技术,促进城乡环境协调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优化结构
进一步加大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建立财政预算协调机制,设立科技专项资金,加大对应用技术研究、研究开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学研合作项目、重大科技项目等的投入和扶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公共科技领域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公益性研究机构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为支撑和社会融资相结合的投资新体系。
(二)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强化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宏观协调和管理科技工作的职能,完善科技创新条件和环境,推动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力争在科技计划、科技经费、科技评价和科技奖励的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努力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扶持具有一定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组织或个人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以技术创新、技术交易、技术咨询、项目评估、策划设计、人才与信息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服务网络。
(三)加强高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激励、选拔、引进机制,有计划、有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科技人才和学术带头人,特别是加强对关键产业领域和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军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准的科技团队,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建立起合理的人才结构。
(四)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编制技术引进指南,制定企业技术引进目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帮助企业与高校院所采取技术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为目的,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承担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真正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社会联动”,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局面。
(五)进一步规范科技服务职能
加快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方式的创新,规范和强化公共科技服务职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效率和透明度。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为目标,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纲要》,发挥各级科协组织和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第三篇: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商务发展规划
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商务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商务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特别是2008年被列入“安徽省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试点以来,我区商贸业得到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效益快速提高,为“十二五”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消费总量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我区商贸服务业凭借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强力推进“安徽省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工作、全面实施国家“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9.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1.45亿元,年均增长19.9%,一举跨上40亿元台阶,总量和增幅位居全市首位。比十一五规划目标高出5.9个百分点。
(二)各类专业市场初具规模。近年来黄山农产品批发大市场(绿色食品城)、黄山茶城、金太阳凯利家具建材市场和小商品批发市场、深华小商品批发市场、展望家居名广场、汇鑫建材广场等特色专业市场相继建成开业,并初具规模。绿色食品城和国家“双百市场工程”——黄山茶城,2010年交易额达11.15亿元,同比增长62.8%。
(三)连锁经营向社区和农村延伸。以合家福、家得利、厚朴、世联等为代表的连锁经营企业入驻屯溪区以来,促进了中心城区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心城区经营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连锁超市达29家,2010年实现零售额3.68亿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世联超市、厚朴超市、市兴徽农资公司和省辉隆集团黄山分公司,从2005年以来,在5个镇、54个行政村(含村改居)共建镇、村级加盟连锁店76家,其中:日用消费品加盟农家店53个、农资加盟连锁店23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已覆盖所有镇、行政村,有效推动了商贸服务业城乡一体化进程,方便了乡村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消费需求。
(四)社区商业服务更加便民。从2006年实施社区商业“双进”工程以来(即: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大力开展商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现已创建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4个(阜新、五福街、戴震路、杨梅山)、省级商业示范社区6个(荷花池、跃进路)、市级商业示范社区9个(柏树路、黎阳街、稽灵山)。通过商业示范社区创建,促进了社区商业网点合理布局,完善了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有效的改善了居民消费环境,对社区商业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五)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12299万美元,年均增长30%。比“十一五”规划目标提高5个百分点。2010年全区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576.48万美元,同比增长60.02%。
(六)实际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6657万美元,年均增长26.5%,超“十一五”规划目标(5359万美元)1298万美元,提高6.5个百分点,是“十五”时期的3.4倍。
二、“十二五”时期商务发展环境分析
(一)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商贸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从中央到地方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视,为商贸流通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二是城市发展的机遇。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我区农村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为商贸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三是政策的机遇。由于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商贸服务业将获得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四是消费升级的机遇。从消费水平看,居民的消费正从日常消费向住房、汽车等高层次跨越。从消费结构来看,消费需求由实物消费为主进入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优化,为我区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二)面临挑战
目前我区商贸流通业整体上仍然以传统业态为主,规模偏小,层次偏低,先进业态的集聚度不高;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业态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区经济总量偏小,中心城区人口少,消费水平不高,市场消费需求不足。商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三、“十二五”时期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预期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商贸服务体系为目标,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完善服务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全面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促进屯溪区现代商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商贸服务业综合竞争力和现代服务水平,为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首善之区”,营造优秀的商贸服务环境。
(二)基本原则
对外开放原则。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主动学习国内外商贸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资本转移,吸引更多国际品牌和跨国商贸企业落户我区,进一步完善商业业态,加快外向型发展。
产业互动原则。坚持与旅游、文化、交通、会展、制造等产业互相配合,联动发展,吸引更多的外来消费,扩大消费规模。
市场导向原则。尊重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积极履行政府在促进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消费为引导、企业为主体、政府监管和适度调节的良性发展机制。
便民利民原则。推进商贸服务业网点和设施建设,建立安全、诚信、舒适的购物环境,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给。积极发展高端商贸服务业,不断完善社区商业,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功能完善的消费服务体系。
(三)预期目标
到2015年,屯溪区商务发展的预期目标为:
1.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95亿元,年均增长18%。
2.黄山市中心城区建成1-2个物流功能区。
3.引进1-2家世界500强商贸流通企业。
4.新建、改建2-3个交易额超亿元的专业批发交易市场。
5.改造、建设3-4个标准化农贸市场。
6.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5%。
7.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亿美元。
四、“十二五”时期商务工作的主要任务、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
(一)主要任务
按照对外开放、产业互动、市场导向、便民利民的原则,积极引进国内外商贸骨干企业、国际高级品牌和新型业态,鼓励商贸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重塑商贸业发展格局,培育商贸业新的增长点,确立核心商业中心,打造区域性商业集聚区、商业特色街、社区商业中心等较完善的商业网络布局体系。形成网点布局优化、业态先进、综合功能完善、专业市场提档升级、专业商业街特色突出、社区生活服务便利的商贸业发展新局面。
(二)空间布局
“十二五”时期,重点在老街片区、主城片区和江南片区打造“一核四区”的商贸发展格局。提升改造以屯溪老大桥、延安路以东(包括老街片区)至前园路以西传统商业中心的核心商业区;依托新安江延伸段综合开发的机遇,加快湖边现代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屯光大道、天都大道片区商贸流通集聚区;以高铁站和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打造新潭片区商贸物流集聚区;加快江南新城建设,完善江南新城高端商务设施体系,培育发展总部经济,打造江南新城高端商贸集聚区;加快黎阳小镇、黄山徽商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与已建成的高尔夫、香茗酒店、梅地亚酒店等自然形成黄山市重要的酒店集群,以此打造黎阳片区旅游商贸集聚区。
(三)发展重点
1.加快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大力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推动“传统商贸”向“品质商贸”“现代商贸”转型。以大型购物中心、综合超市、货仓式商场为招商重点,大力引进知名品牌企业,建设高档、新型商贸业态。积极发展连锁、加盟、代理、配送业务,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商贸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2.着力发展社区商业。社区商业发展主要是保障安全、便民便利和完善功能。一是推进社
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农贸市场设置和管理标准体系,加强规范管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创塑“菜篮子”商品品牌,开设品牌销售网点,鼓励生鲜专卖的连锁、规模化发展。二是推进社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整合社区传统商业网点资源,大力发展功能齐全的社区商业中心和连锁便利店,推进社区商业服务网点的连锁网络建设,服务社区居民。
3.大力发展特色商业。按照“彰显特色,诚信服务,管理规范”的思路,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做文章。一是建设和培育商业特色街区。为彰显徽菜饮食文化,加大培育徽菜美食休闲街、徽菜文化传习基地;深入实施屯溪老街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实现老街业态升级转型,深度打造屯溪老街“一马路古玩特色街”、“二马路休闲风情街”、“三马路文化体验街”使其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徽文化气息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加快推进元一柏庄多元化国际商情街、新黄山步行街等特色街区的建设。引导特色经营,提升品位,完善商业特色休闲的综合商务功能。二是推进景区商贸发展。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同步协调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我区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增加和完善商业服务配套设施,开发综合性的娱乐休闲项目,在层面布局、行业设置、业态结构上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内外游客的购物休闲需求。三是培育发展家政、保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服务业;引导和促进会议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保健等服务业发展。
4.调整提升专业市场。坚持“资源整合,布局调整,管理创新,品位提升”的发展思路,推进传统的商品市场向现代流通业态发展,发挥商品交易市场新的发展优势。到“十二五”末,力争新建、改建2-3个交易额超亿元的专业批发交易市场。一是提升市场档次。提倡支持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现代流通方式,对传统商品市场进行改造、提升,促进市场经营策略从价格竞争向品牌优势转变,市场交易从现货交易方式向展示、订单和网上交易拓展,实现市场功能的转型和提升。二是整合市场资源。发挥区域优势与特色,对“低、小、散、重”市场实施“关、停、并、转”,从而逐步实现我区商品交易市场的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现有的市场要按照建设标准进行改造提升,推进专业批发市场向规模型、特色化、外向型发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股份制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市场主体法人化、经营公司化。
5.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要着力推进物流功能区建设,大力培育物流市场,充分利用皖、浙、赣三省交界交通枢纽的地利优势,积极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和物流中心。建成以新潭合兴来物流仓储中心和湖边现代物流中心为依托的两个物流功能区。发展都市配送型物流,使屯溪成为辐射皖南周边地区的物流配送中心。支持指导“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加强配送中心建设。不断提高物流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构筑高效、优质的物流基础平台、信息平台,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打造立足皖南、对接长三角、面向国内外的区域物流中心。
6.积极培植外贸新增长点。培育发展外贸出口业务,鼓励外贸企业不断扩大工业外贸产品出口量,积极拓展特色农产品、民间工艺品出口贸易。大力提高外贸出口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力扶植我区外贸出口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壮大外贸出口队伍,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出口产品质量,鼓励外贸出口企业提升产业水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打造开放型、外向型、国际型的外贸产业体系。
7.积极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抢抓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的契机,加快招商引资向挑商选资转变,丰富拓展利用外资渠道和方式。积极引进外资建设大型超市、物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经营、兴办旅行社等方面的合资合作,促进金融、保险、教育、咨询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切实把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更好地结合起来,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进入,积极引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节能环保型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在我区经济中的比重。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商贸流通工作的领导。进一步理顺流通行业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流通主管部门和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作用,形成部门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工作合力,及时协调解决商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全区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
(二)重视商贸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商贸流通服务业专门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鼓励采取多种渠道,引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熟悉现代商贸流通业务、拥有营销技能的各类高级人才为我区服务;支持流通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开展合作,培养一批适应流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专业化流通人才;加强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再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流通领域人员素质。
(三)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流通领域各项法律法规、规章,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审核备案,健全规章制度,推行电子政务,做到公平透明,提高政府对流通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力开展食品、药品、餐饮服务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和非法传销活动,加快推进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努力营造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
(四)加强流通领域行业协会建设。支持商贸流通行业协会的建立和规范运作,充分发挥协会在引导行业发展、反映行业诉求、参与政策制定、开展专业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完善行业协会职能,逐步将政府行使的应该由协会承担的行业信息收集、行业标准制定及行业自律等工作移交或委托授权给行业协会,不断加强协会建设,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五)营造有利于促进商贸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以及各级流通主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开拓市场,促进消费,支持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综合运用政策奖励、银行贴息等手段,对龙头流通企业、重点商品市场、商贸流通设施、发展现代流通,以及建设公共信息平台等方面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四篇: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
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
2011至2015年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首善之区”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促进人口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省、市、区贯彻中央《决定》实施意见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率先走区域协调、生态和谐、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展新路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人口环境。根据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要求,以及我区人口计生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情况
(一)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这一主题,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以优质服务为手段,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重点突破、系统推进、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依法管理制度化、村(居)为主规范化、优质服务亲情化、政策推动多元化、综合改革职责化”为核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得到健康发展,成效显著。2006年以来,全区人口出生率在7‰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在4.5‰以内,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7%以上,统计准确率在100%,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08以内。“十一五”期间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在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考核中,连续五年获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考核第一名;两次在全省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考核中获表彰,为黄山市人口计生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位次作出了积极贡献。
1.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2006年至2009年全区人口出生率分别为7.4‰、7.33‰、7.11‰、7.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分别为4.13‰、4.11‰、4.04‰、3.01‰,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5%以上,分别为98.673%、98.40%、98.82%、97.25%,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108.32以内,长效节育措施落实到位率达90%以上,2010年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在96.97%,人口出生率在6.28‰,人口自然增长率在4.56‰,其他各项指标均能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2.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坚持“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思路,充分利用人口计生宣传阵地和社会新闻媒体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活动,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婚育观念,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知晓率不断提高,由2005年的80%上升到2009年的85%。
3.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进一步加强。全区计生工作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基本达到机构落实、网络健全、人员到位。至“十一五”末,区站和5个服务所均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区站、镇所技术人员均取得计划生育手术合格证,五个镇所均达到市级示范所标准。计划生育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稳步提高,育龄群众普遍享有国家规定的免费技术服务项目和基本生殖健康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趋于规范。两年一次生殖保健服务率达85%以上,术后产后和药具随访率达95%,节育手术并发症控制在0.35‰以内,有效地维护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
4.依法行政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强。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务、村(居)务公开,严格按照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办事;广泛开展群众评议计生办、所和计生委、计生服务站活动;认真
扎实开展政策外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区政策外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达95%,征收的社会抚养费全部上缴国库;“十一五”期间全区计生工作无重大行政过失和违反计划生育“七不准”现象发生,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在群众中已初具规模,群众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稳步提高。
5.全面推进落实计生“村(居)为主”。全区计生“村(居)为主”“十一五”末达到80%,村(居)民自治达到85%;同时计生协会工作不断加强,区计生协会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区、镇两级协会均落实工作人员,健全了“村协会—会员小组—会员联合户”组织网络。
6.计生干部队伍得到加强。全区计生干部队伍不断壮大。镇、街道计生专干队伍得到充实,村(居)专干通过公开选聘,竞争上岗,队伍素质得到提高;同时育龄妇女小组长、综合信息员队伍的配备,全区、镇、街道、村(居)、组(小区)三级计生工作队伍已逐渐形成;全区计生系统“三支”队伍(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风有了较大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日趋法制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群众的满意率由“十一五”初期的80%提高到“十一五”末9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在充分肯定“十一五”期间我区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区人口计生工作还有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基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对人口计生工作的前瞻性研究还不够,习惯于围绕上级工作部署和要求开展工作,工作创新不够;同时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审视我区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以及育龄群众的需求与满意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也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面临许多新挑战,“十二五”期间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生育水平存在不稳定因素。受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增长惯性以及独生子女婚配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及再婚家庭想再生育等的影响,今后一段时间,政策内出生人口有所回升;区外流入人口将继续增大我区人口总量,人口流动性进一步加大,增加了计划生育管理难度;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生育政策依然存在差距;现行生育政策和群众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在人口忧患意识淡化、行政手段弱化和利益导向政策滞后的条件下,任何盲目乐观和麻痹松懈的思想情绪,任何政策的偏差和工作的失误及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都可能导致生育水平的回升。
2.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能力面临新形势的挑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给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流动人口、下岗人员和人户分离现象明显增多,计划生育管理难度加大,而社会变革带来的负面影响,使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受到很大冲击,一些人的婚姻和生育行为严重扭曲,离婚、再婚、非法同居、富人名人超生人数增加,青少年性行为日益增多,社会抚养费征收难,企业法人计划生育负责制落实难等,都是新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难题。
3.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不足。随着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种计划生育优先优惠和奖励政策不断出台,加上《省条例》实施办法中明确由财政支出的城镇无业或下岗失业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四项手术费,外出、外来计划生育管理费等项目,其人数不断增加,标准也在逐步提高,导致财政压力增加。我区财政体制的特殊性,更使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经费显得明显不足。
二、“十二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面临的形势、环境和条件
(一)政策分析
预测未来五年全区人口呈人口总数逐年上升,自增率逐年下降的趋势。预计至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总量在26万人左右,自然增长率接近1.5‰左右。五年间,出生率在6-7‰左右。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人口在整个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死亡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机遇条件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人口计生工作力度,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和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工作新机制,人口计生工作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纵观国家、省、市人口计生工作导向,“十二五”五年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和美好,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将有望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位次和全省前列目标。
(三)困难及挑战
作为黄山市的中心城区,拥有整个城市的全部基本职能,每年的人口净流入量较大,这主要是中心城区的扩大和中心城区的区划调整,以及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这对人口总量的预测增加了难度,预计“十二五”人口增长比“十一五同期将有所增多。“十二五”期间由于人口大量迁入,政策外生育将明显上升,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将受到严峻挑战;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多给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管理与服务、政策兼容和利益导向兑现方面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区人口计生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挑战同在。
三、“十二五”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优化人口结构,以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为主线,以保障和维护育龄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实现创统筹发展新业,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首善之区”目标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十二五” 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预期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工作预期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全面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信息化的轨道,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不断提升全区人口与计生工作水平,努力实现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位次目标,努力达到全国先进地区的水平。
1.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人口出生率预期控制在10‰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期控制在6.5‰以内。加强优生优育,逐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出生婴儿性别比保持在103——107正常范围。
2.整体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化综合改革,建立科学、合理且有利于基层工作开展的考核评估体系。计划生育统计误差率、随访率、群众满意率、群众知识知晓率等各项指标均走在全市前列。
3.基层基础进一步加强。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在硬件投入、优质服务、村(居)为主、村(居)民自治、便民维权等各项工作上有明显进步;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推进流动人口综合治理。
4.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法定奖励政策,整合完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积极构建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全面做好民生工程奖特扶工作,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
5.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基层计生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懂业务、会管理、能服务”热心计划生育工作的基层干部队伍,乡镇(街道)、村(居)计划生育干部基本取得生殖健康咨询师资格。
四、“十二五”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不断拓展工作,努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单一数量控制向全面解决人口问题转变。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抓住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首善之区”的大好机遇,努力拓展工作范围,不断丰富工作内涵,以有效的工作改善人口结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力争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十二五”期间再上新台阶。
(二)坚持推进依法管理,努力实现人口与计生工作由单一行政管理向依法治理转变。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观念,认真学习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水平,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大力推进“阳光计生”和“诚信计生”工程,认真继续做好政务、村(居)务公开,切实做好便民维权活动,提高群众满意率。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积极推进人口与计生工作由政府要求向群众需求转变。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依法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基本项目为抓手,努力构建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为主体,社会服务机构和民间组织为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面做好基层计生工作人员生殖健康咨询师推进工作,努力打造新时期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复合型人才。
(四)坚持综合协调,努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部门管理向综合治理转变。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发展的意识、开放的姿态,积极加强和省内、省外以及市内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把人口和计生工作与各部门的社会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有机融合,努力形成职责分明、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
五、“十二五”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建设生育文明。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通过各方联动、载体推动、项目带动和结合互动,逐步形成“协调有序、内容求实、载体创新、资源共享、群众参与、保障到位”的宣传教育工作新机制。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计生协会“5·29”等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生育文化特色镇(街道)、村(居)”创建工作,并加强网络宣传工作,普及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知晓率。加强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保障青少年青春健康。
(二)进一步改革完善人口与计生工作的考核监督机制。继续坚持科学、简便、分类指导、符合实际的原则,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坚持党政领导、计生部门和综合治理相关部门“三线”考核;在考核指导思想、考核内容、指标设置和考核方式诸方面,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目标考核方法,切实把基层活动与工作重点引导到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优质服务和提高工作水平上来,引导到抓重点、攻难点和办实事上来,引导到机制创新、开拓进取上来。建立经常性工作信息监测、反馈、调研、分析等制度,实施跟踪督导落实,奖优罚劣,推动整体工作的提高。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改革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提高统计质量,实行统计质量责任制,确保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讲真话、报实情、办实事、务实效。
(三)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落实法定的计划生育奖励政策,保障公民享受权利,完善惠及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体系。坚持城乡统筹,进一步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倾斜政策,形成奖励、优惠、扶持、救助、保障“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利益导向机制。
(四)全面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以区计生服务站为龙头,镇计生服务所、村(居)计生服务室为基础,功能合适、职责明确、协调有序、运行规范高效的技术服务网络和服务机制。2012年区站搬迁重建,确保年底建成投入使用;继续加强镇(所)和村(居)室建设,黎阳镇和新潭镇计生服务所“十二五”期间建成并投入使用,两个服务所全部达到规范服务所要求;全区54个村(居)服务室,“十二五” 期间全部达到规范服务室要求。同时不断完善育龄群众生殖健康需求采集和分析制度,构建以“需求引导、科学管理、分类服务、全程关爱”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全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
(五)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法制建设。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运行体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生育审批、征收、处罚等行政行为的工作规范;建设“阳光计生”工程,推进“诚信计生”建设,深化政务、村(居)务公开,健全计划生育监督体系。加强部门协作,联合开展对非法从事B超性别鉴定、非法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行为的治理,形成“权责法定、公开透明、运作规范、监督有力”的计划生育依法管理机制。
(六)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加强属地化管理,落实属地化管理工作机制,坚持部门协作、资源共享、信息通报、协调配合原则,全面推进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完善二孩生育全过程管理,发挥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领导小组领导作用,定期开展加强对B超、终止妊娠术和终止妊娠药品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终止妊娠行为,认真扎实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和联合督查检查,不断提高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水平。
(七)加强城市及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积极探索和建立城市及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完善户况管理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以房管人;完善人口全员信息管理系统,发挥人口全员信息综合管理服务系统作用;完善属地管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发挥机关、企业事单位、物业公司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及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管理水平。按照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工作机制,确保“十二五”期间全区城市及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走在全省、全市前列。
(八)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改革和完善用人机制,不断提高区、镇(街道)、村(居)三级网络的工作水平,加强镇(街道)和村(居)的人口计生机构建设和干部配备,街道在确保2 名行政专干的基础上,增加1 名具有妇幼医师专业的技术专干,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积极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各项待遇,吸收、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投身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大力加强行风建设,切实搞好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技术服务队伍和群众工作队伍,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力资源。
(九)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作用,实现村(居)民自治规范化。实现村(居)民自治规范化。以村(居)党组织为核心,村(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计划生育协会为依托,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协会队伍建设,使计生协会会员成为村(居)民自治的主力军,发挥带头作用;实现村(居)民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规范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保障群众在计划生育方面的合法权益。
(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责任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列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个人政绩考评体系;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加强综合治理,统筹协调人口问题,形成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加强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建设,努力建立适应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财政投入保障新机制。
第五篇: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财政发展规划
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财政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屯溪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率先崛起、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首善之区”的关键时期,财政建设与发展对于全面推进和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精心谋划、科学指导今后五年的财政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财政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各项财政改革为主线,以落实民生工程为重点,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注重强化科学征管,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是建国以来我区财政收支增长最快的时期。财政总收入从2005年的1.8亿增长到2010年的5.9亿元,年均增长26.8%;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1.4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64亿元,年均增长26.9%。一般地方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1.0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36亿元,年均增长26.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达到14.84亿元,比“十五”期间4.66亿元翻了两番;财政支出总规模总量突破30个亿,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8亿,一般预算支出由2005年的1.6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64亿元,年均增长28%以上。从分税种看,2010年,增值税收入9420万元,比2005年3668万元增长156.8%,年均增长20.8%;营业税收入1.51亿元,比2005年5318万元增长184.3%,年均增长23.2%;企业所得税收入5630万元,比2005年769万元增长632.1%,年均增长49%;个人所得税收入2289万元,比2005年842万元增长171.9%,年均增长22.1%。五年间,财政收入实现了翻番。
(二)突出服务发展理念,培植壮大财源经济。会同各部门积极申报项目,共争取扩大内需项目38个,投入资金1.1亿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50多万元用于储备粮的轮换和储备利息的支付,保证了储备粮质量的安全;投入1500万元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支持力度;投入458万元用于企业贷款贴息补助和担保贴息补助;5年来财政共安排964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企业科技创新,大力支持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镇域经济事业的发展。积极争取市土地出让金返还99265万元,为江南新城建设、黎阳老街改造、九龙低碳经济园区发展和企业改制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坚持科学为民理财,努力营造和谐环境。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合理调度资金,在顺利实施公务员工资改革的基础上,坚持以民生为重,重点保障了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自2007年实施民生工程以来,四年累计投入2.1亿元,全区18.6万人受益,群众受益率达93%。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投入。拨付资金3.5亿元,用于发放企业离退休职工、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金;拨付资金7793万元,完善以城乡低保、帮困助医为主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投入再就业资金4374万元;积极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新农合参合率达95%以上,全区城镇居民纳入参保范围的已达64000人。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障农业、教育、卫生、科技等法定支出力度,全区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卫生累计支出达到4.5亿元。
(四)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组织编制和申报农业项目,实施农发项目14个,累计争取项目总投资2240余万元;争取各级财政项目资金1.27亿元,用于支农支出(其中投入1320万元用于新农村专项建设);继续深化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通”管理和发放,5年来,累计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涉农补贴资金6079万元;石油补贴348.2万元;累计销售下乡家电34035台,每万
户销售量在全市排名第一,补贴资金1086万元,财政补贴兑付率达到100%。
(五)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完成了区对各镇财政分局的垂直管理。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启动实施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5个试点村项目,完成了第一批试点村项目的检查验收,并投入使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积极推进。2009年12月份正式启动我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工作,首批选择5家试点单位,为2010年我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全面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不断完善。积极开展政府非税收入征管稽查工作,通过“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新模式,稳步推进全区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工作。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继续深化。规范操作、阳光采购,扩大采购范围,五年间,完成政府采购金额17425万元,节约资金2614万元,节约率达11.5%。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更趋规范。改变原有的资产“静态”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重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的划转,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十一五”期间尽管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财政运行和财政工作中还存在着问题。一是支柱财源和骨干税源缺乏,后续财源不足,工业支撑力不强。二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保障社会事业发展的实力薄弱。三是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有待提高。
二、“十二五”财政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十二五”时期财政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变化和不利因素同时显现,各方面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因素较多,财政收支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新时期社会建设步伐加快,民生需求剧增,支出保障难度加大;全区经济虽整体向好但回升基础仍不稳固;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的关键阶段,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面对形势,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全面推进新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工作。
三、“十二五”财政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按照区委四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总体部署,围绕“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的思路,坚持厉行节约,全力培植重点税源,做强融资平台,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稳固有效、可持续发展的财源体系。继续推进各项改革,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发展低碳工业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争取项目
1.主要目标任务。总量突破。全区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总量达到13.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2%以上,突破12.5亿元大关;比重提高。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到2015年力争达到13.9%,比2010年提高2.5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力争达到90%以上,比2010年提高8个百分点以上;排位前移。到2015年,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在全市区县的排位力争进入前2位,比2010年位次前移1—2名。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到2015年力争达到11%以上,比2010年提高1.1个百分点以上。
2.重点争取项目。编报《留村农事休闲体验园》和《市民开心菜园》项目,力争资金8000万元,以建成集生产、观光和休闲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园;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计划土地治理面积达到2万亩,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积极争取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项目的资金份额;编报《2011年新潭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投资532.3万元,立足于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突出重点建设产业示范基地。
四、“十二五”财政改革发展的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努力壮大地方财政实力。积极拓宽财政参与、支持和服务经济的领域,扩展政府理财空间。按照“首善之区”、“工业强区”的战略思路,明确财源建设目标,转变财源建设方式,主动研究制定和完善支持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相关政策,重点支持骨干企业产业项目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支持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用好科技三项经费和企业技改资金,促进企业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立足发挥本地优势和财政政策、资金导向的作用,积极支持招商引资,拓宽筹资渠道,着力构建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进一步加强财政收入增长预测分析,完善收入征管机制,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拓宽聚财领域,严格依法治税。健全以税收收入为主,非税收入为辅,“资金、资产、资源”三资并重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加强重点税源监控,不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范围和方式,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乱收费,从制度上规范部门和单位的收费行为,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坚持科技兴财,建立健全财、税、库、银联网制度,构建政、银、企信息平台,积极吸引外资、民间资金的投入,有效运用财政信用和国投公司融资作用,扩大财政融资渠道,解决园区建设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瓶颈”。落实奖励措施和各项优惠政策,促进金融机构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信用典型示范和辐射效应,营造良好的信贷经营环境。
(二)着力支持经济发展,不断拓展财源建设新途径。牢固树立“聚财促发展”的理念,努力培育和壮大财源,紧紧围绕“巩固已有财源、扩大新兴财源、培育后续财源”的指导思想,帮助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大对新办企业、新上项目和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努力把成长性好、稳定性强、亮点多的企业扶持成税收支撑点和增长点,实现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坚持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努力招大商、招好商,着力打造好工业经济发展平台;加大对园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自身的“造血”功能。继续强力推进九龙、帅鑫园区建设,切实做强二产,造就工业强区地位。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紧紧抓住机遇,全面落实中央和省促进经济发展举措,认真研究国家的政策投向,加大向上争取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项目,积极做好向上争资工作。抓好项目库建设,跟踪项目落实进展,争取更多的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份额。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江南新城建设发展步伐,支持园区和旧城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三)强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突出改善民生,把支出重心向“三农”倾斜、向社会和谐事业发展倾斜,向基层和特殊困难群体倾斜。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同时,利用整村推进和村庄整治为抓手,强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增强政府管理调控资源的能力和手段。完善城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医改项目建设,确保我区医改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积极促进科技文化等事业发展,支持文化强区建设,提升屯溪软实力。支持社
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社会保障、再就业、低保等资金投入,逐步构建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建立严格的“收支脱钩”机制和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加大政法部门的投入,着力提高政法部门经费保障水平,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建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法治环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排灌系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建设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为等为重点,围绕“一环”、“一村”战略布局,培植农业产业龙头,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支持的同时,一方面,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重点扶持并培育壮大金竹竹业公司、龙山茶园、黄山一品有机茶叶有限公司等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且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补助、贴息等手段,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积极鼓励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与此同时,推进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科技兴农新途径、社会化服务新形式等,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力争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覆盖全区五个镇,扩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受惠面。
(四)坚持推进依法理财,全面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切实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透明度,建立并逐步完善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善国库单一帐户体系,规范收入收缴程序和支出拨付程序。深化政府采购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提升“阳光工程”效能。规范操作程序,创新采购方式,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提高采购资金节约率。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继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购置、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大力推广设备共建、资源共享。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建立“三农”投入长效机制,巩固财政“惠民直达工程”成果,完成全区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通”发放全覆盖。深入贯彻实施会计准则,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推进会计管理信息化进程。加强财政监督,建立健全财政大监督机制。树立财政大监督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财政监督机构的牵头、整合作用,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形成财政内部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大监督格局。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财政人员整体素质。坚持以学习为主线,以提升为目的,强化财政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建设,不断完善财政管理内控体系建设。继续打造学习型机关,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努力提高财政服务水平,坚持“树一流的团队,创一流的管理,争一流的业绩”。围绕丰富“财学”,提高“财识”,树立“财德”,改进“财风”,增强“财艺”,拓展“财技”,大力开展各种类型的培养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干部业务能力。坚持实施“建设一个好班子,形成一个好机制,营造一个好氛围,树立一个好形象,培养一支好队伍”的“五个一”工程,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努力强化财政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建立完善财政部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