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者归来
“王”者归来
———一位“理想主义”企业家的传奇
作者:郭市伟
王翔的挚友,著名慈善家陈光标给我说“王翔身上有一股同时代企业家少有的侠气,且这种气质隐藏的很深,不易被人察觉”。
创业就像取经,需要历经种种磨难。
为了赢得成功,唐僧团队的“取经者”选择以不同的方式来应对眼前的各种磨难,因此演绎出不同的故事,得到的是同样的精彩。
孙悟空因为胆大,所以敢于叫板天庭、要做“齐天大圣”,尽管最后还是尾随唐僧去了西天,却给人留下了“我是老孙我怕谁”的印象;猪八戒因为风流,所以始终有闲情逸致欣赏一路的花红柳绿,演绎出无数出“春光灿烂”的情景喜剧;沙和尚因为害怕行李丢失而延误了取经行程,因此始终紧守本分,不敢越雷池一步;白龙马则承担着按照原定计划、背载唐僧去西天取经的重要任务,因此心中始终把维持方向与路线的统一当作自己的目标。
1978年后的第一个经济浪潮,退伍后的军人任正非,和几个朋友组建了一家名叫“华为”的小公司;亦“军”亦“学”的王石来到边陲小城深圳,摆地摊,做起了收购玉米的小买卖;公务员刘永好四兄弟以常人难有的勇气脱下“公服”,当起了养殖专业户等。这些人背负着相同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却演绎着不同的故事。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个“先锋文艺”时代的企业家们,虽面对“不管黑猫白猫,逮着老鼠都是好猫“的特定环境,但却在实践中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了不同的解读。
创业
王翔江西彭泽人,因其大哥追随国民党逃到台湾,且成为要员,“文革”中他意料中被判为“黑五类”,在老家彭泽受尽磨难。他15岁前的记忆,是被蹲牛棚、上山下乡拉板车,在街头挂牌子,挨批斗填充着。脆弱的心,历经终日无休止的批斗,变得灰暗,几欲轻生,面临绝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文革的特殊经历,早已让他内心封闭,言语不多,拙于交际,心中时常充满着紧张和恐惧,非正常的生活让他对社会时刻处于一种戒备状态。反正已经到了如此境地,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仅仅是为了活下去,为了人求生的本性,王翔在工地上做苦工捱日。为了实践对共产主义的忠诚,他整天常提着油漆桶上街刷毛主席语录。从那时,他开始慢慢掌握了刷漆的手艺,尔后,带着几个残疾青年,成立了一个街道刷漆小组,走街串巷。凭借优质服务赢得后来《文汇报》“油漆匠刷出百万富翁”的报道,也为其事业,埋下了伏笔。
80年代是个朦胧的年代,《公司法》还没有问世,一切都没有一个可以操作纲本,但创业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即是这样,王翔的创业也没有像同时代企业家柳传志、荣智健那样幸运地享受国家的政策福利。
1985年,《江西日报》以“夹缝中走出来的经理”为题,认真报道了王翔的创业经历,这是王翔第一次以改革开放中产生的新生事物在公众面前亮相。1988年,香港《文汇报》以“油漆匠刷出百万富翁”为题对王翔作了专题报道。而王翔的名字与同时代的一批改革家鲁冠球、曹德旺、年
广久等名记史册,那已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如果没有后来的故事和成绩,也许就没有载入史册一说。
1978年,邓小平的复出,王翔的命运从此柳暗花明,但很快又陷入了迷茫。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计划经济秩序紊乱和政治风云变幻,让许多民营企业家忧虑重重,面对像儿子一样抚养的企业,众多企业家都表现出莫名的无助和伤感,王翔也不例外。
如果放在今天,那个时代的企业家都不会有如此强烈的挫败感,也不会出现如此浅薄的“姓氏鸿沟”。1985年成立的民生实业公司一切按照王翔既定步骤发展着,这道“鸿沟”1989年却赫然陈列在他面前。1989年中国改革开放出现貌似的停滞,姓“资”姓“社”的争论在社会上广泛展开,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改革的进程,“不得开办私人公司”成为改革大潮里的“礁石”。这时王翔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民生公司还能走多远?不得而知。
身在漩涡,民生公司也未能独善其真,那个时代的一帆风顺,只是企业家们的夙愿罢了。民生公司“卡壳”在1989年,关键时候,多亏于王翔的贵人适时出现,他是时任江西省工商局一核心领导。王翔清楚地记得,这位老领导带着二位省工商局的同志来到九江,也来到民生公司考察工作。老领导针对王翔的迷茫宽慰说:“你该怎么搞仍旧怎么搞,步子要迈大一点,只要坚守责任和道德,其他的不要怕”。并嘱咐随行的九江市工商局的同志:“你们不要管死了,可以不要求搞变更登记”。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民营企业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虽气若游丝,但这让很多民营企业家看到了希望,民生似的公司迎来了第二个发展的春天。历经3年沉淀的民生公司,积聚了无限能量,命运也的确出现又一个转折,终在1992年“破壳”。
时间停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王翔董事长为代表的民生公司积极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极其谨慎和疑惑是那时候很多民营企业家对待投资政府公共工程的心态,很多企业家至今对类似之事仍处在举棋不定之中。此时境况,王翔结合自身多年的市场经历,以卓越远见,迈出其宏大商业梦想转折性的一步,他力揽众议,1995年民生公司投资2亿元,建设前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的“九江新火车站”,此事一出,如同爆米花炸开了锅;尔后又投资2.6亿元开发九江市民生工程九龙;兴建长江支流泄洪闸,在国内首开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的先河。
与其说民生公司多年的积累,不如说是公司董事长王翔的沉淀。
王翔虽没读过大学,但他很清楚“知识”对一个21世纪企业家的重要,他有自己独特的“知识观”。办企业需要人才毋庸臵疑,对人才重视是对“知识”重视的最直接体现。民生公司每年都会吸引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人,并为其提供良好的职业晋升渠道。
王翔爱茶,尤爱茶之香醇。繁重的商务谈判之后,富有中国儒家传统理想主义色彩的他喜欢喝上一杯沁人心扉香茶,手捧着那本他珍藏多年的老子《道德经》,慢慢品读。书香和茶味无意杂糅在一起味道,或许就是人生之味道。在他简陋的办公室的书柜行间,立放着《三国演义》、《儒林外史》、《中国经济哲学史》、《羊脂球》、《地球是平的》等中外名书。这么多年,他靠自学不断充电,也教诲自己的儿女,教他们要修身、齐家,历练做大事业的心态等,这些都为民生公司再次腾飞做好铺垫。
2000年《南方周末》发刊词的标题是“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正文中用一种坚定而煽情的笔调说:“这是新千年的第一天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在你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这段简短的发刊词显示了整个时代对新千年的渴望和期待,很多人对2000年也给予了绵长的厚望,总之,2000年是个百感交集的年份,不仅是许多人的转折点,也是很多企业家的宿命。比起同时代的企业家,不少人没有跨过2000年这个门槛,即使2000年已经到来,21世纪还会远吗?但确实有一批人没有看到21世纪的晨曦。南德的牟其中入狱,德隆的唐万新等均成为历史的痕迹。但也有喜悦,马化腾的企鹅王国走出最艰难时刻,倪云峰主持的长虹集团销售额达到峰值等。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遗老遗少们,没有经受着那股涌动的暗流和超越自身的浮躁,最终他们踉跄退居幕后。
2000年后,王翔看到了中国政府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源泉,势必深化、启动更大范围的经济计划。后来的事实验证了王翔判断合乎逻辑,随之而来的是挑战,顺便还有机遇。
凭借优质的口碑和融洽的政商关系,2000年后,民生集团启动了在全国多个城市的造城运动。2003年投资10亿元兴建安徽宿州兴建光彩大市场项目,2002年投资30亿元安徽淮南民生〃淮河新城项目,2007年投资15亿元兴建河南驻马店民生天都星城项目。同时在湖北、贵州等地均投资数亿元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和铁矿、铜矿项目。2011年投资50亿元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九江大千世界”,该项目占地约4000亩,定位将其打造成中国版的迪斯尼。至此民生集团真正实现了朝着“一业为主,适度多元”的集团化方向发展。
当前民生房地产板块的3大项目,在所属城市均已占有重要一席。河南驻马店1000亩民生天都星城项目;安徽宿州1200亩民生生生臵业项目;安徽淮南2800亩的淮河新城项目。不仅提升了所在城市的文化品位,且改善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引导一种老百姓需要的大社区生活方式。”王翔强调:“为普通人建好房子”,是民生最根本的产品定位。
建言
至今让王翔记忆犹新的是2001年11月,国家教育部向社会公布:从2003年起,高考将提前至6月进行。这个沿袭了几十年的高考“黑色七月”,在全国几百万高考学子和家长们的欢呼中成为历史。改变这一历史的,还得从1998年九江抗洪说起。那年在王翔的家乡——九江,有700多名被洪水围困的考生在解放军护送下,才安全到达考场;有的学校不得不把考场迁至房顶、山顶才能正常考试;为提防学生中暑,医院开来了救护车,家长们拎着各类防暑用品在烈日下苦等……考生、家长、学校、政府都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给高考带来的负面影响。
王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1999年3月,他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全会上,提交了经过反复斟酌后形成的《关于高考考期适当提前的建议》,结合各种情况,建议高考时间提前至6月初为宜。当时,很多人认为王翔的建议根本不会被采纳。但王翔认为,改革开放需要人们以改革的精神不断更新观念。自己作为政协委员,必须尽可能反映社情民意,参政就要参在点子上。后经反复认真细致的调研,教育部认为,高考时间适当提前,可以减少高温和自然灾害对考生身心的影响,有利于考试的组织工作。教育部部党组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高考时间调整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历经八审,前后6年,物权法终于“破茧而出”。2007年3月16日胡锦涛主席签订第六十二号国家主席令,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后。那时王翔从心底里高兴,为了此事,他已四处奔波,连续多年为此提案。在2001年的全国政协会上,王翔做了《关于尽快出台物权法的建
议案》的报告,从此也拉开本提案的序幕,使他成为国内“物权法提案第一人”。
“物权法”提案一事,几年来让王翔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更深层的原因之一,在于他是全国政协委员中非公经济的代表人士。面对“你公私兼职,提案到底为谁服务”的提问,王翔也不讳言自己的初衷:“我是要为非公经济的利益说话,因为这是我的一个身份。我的另一个身份是为老百姓说话,我说过很多话,都管用了。”
他对笔者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曾向国家领导人提出全面减免农业税问题,并得到了肯定。后来,他又就“农民养活了中国,再不可亏待农民”、“严格依法保护教育经费法定增长”等问题提过建议。
怀善
有人说公益是企业家的私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又是一项有意义私事。
全国“首届百名中华慈善人物”,福布斯、胡润慈善排行榜上榜慈善家,获2007年香港“金紫荆花奖”企业家……但王翔对笔者说“不要在乎这些名头,对此一笑了之。”在民生集团做大的过程中,他肩负了社会责任,这一点毋庸臵疑。作为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1992年12月至今,王翔先后被列为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第八届江西省政协常委等。
2005年11月26日,九江发生地震,王翔率先向灾区捐款50万元,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众多民营企业家纷纷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2006年初,王翔又推出了“爱心30—100计划”,即在全国范围内捐建30所光彩希望小学,同时每年还赞助100名在校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全国首例设立挽救失足青少年教育基金。多年来,民生集团共捐献款项和物资五千万元,着实践行了“民生”二字的含义。
良好的公益传统已在王家悄然传承,王翔的女儿王芳在安徽曾资助过一个4胞胎家庭,还曾捐款50万元建光彩希望小学。
王翔说:今年陈光标一事,又让热心做公益人士很沉重……但这不会阻挡这位民生教父的大慈仅民生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驻马店市民生臵业有限公司,先后全额垫资承建驻马店城区薄山路、交通路、铜山大道、蔡州路、前进路、东源路、东源西路及中华路八条市政道路,捐建200万支持驻马店第二十小学建校,再到20万支持确山博世学校建设等。此举已引领当地很多企业家志愿加入公益的队伍。
对于企业家而言,究竟哪种生活态度是最好的?能否复制给刚起步的创业者?这是个不得而知的问题。就像“厚重、大气,良好的修养,谦和的心态,这是公众对王翔的评价,但有时他也有严肃的一面。企业家的脚步是不能停歇的,“战斗“应该是王翔一种永恒不变的态度和过程,但也会有更多的坎坷和磨难,而“民生集团”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尊重。
善之路,
第二篇:《虎王归来》观后感
《虎王归来》观后感
看完《虎王归来》,我的总体感受是:影片幽默、恶搞经典、寓教于乐;片头精致,节奏感强;人物形象设计富于美感,画面丰富;联系流行元素,直讽现实,结尾感人。
影片一直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很简单却深刻的道理:人类才是最凶狠狡诈的动物,是其他任何生物所望尘莫及的,比老虎可怕得多;同时人与动物应当和平共处,共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是很有深度的,跟《中国虎》的主题有异曲同工之处,简而言之就是人类的自我批判和动物保护。然而,在第一点上表达的并不深刻:对人类的批判仅仅是靠小刺猬滚滚的几句简单抱怨,人类主角武小松非但没有自我反省反倒流露出一种不屑。而在第二点上,要保护野生动物是一个接近真理的道理,在几乎地球人都知道的情况下想让人们有较大感触就需要用非常规有新意的手段进行表达,然而影片却是用虎王的嘴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喋喋不休地说出来:“听说你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人类和动物要和平共处”,一下就大打折扣,“和谐社会”这样的话,完全可以不说,让观众自己体会,说给大人听,让人感觉很假。说给小孩听,这些道理却不一定都能领会。但结尾虎王用自己的行动——瘦弱的虎躯(不吃人类),救下武小妹并好好的照顾(“每天要保证她八个小时的睡眠”这样的关照,让我不禁感到他是一个多么慈爱的老伯伯),又从悬崖下救起武小松,证明了老虎是不会伤害人类的,是可以和人类友好相处并成为朋友的,这样表达方式比说教的作用要大的多,是感人的。
《虎王归来》的故事改编得比较新颖有悬念接近受众。儿童是影片的主要受众群,主角也从武松变成了武松的“后人”武小松,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不管是从思维方式还是看待世界的眼光,以及使用的语言都大大接近了受众心理,他身上的十八般武艺,勇敢又有点害怕,不愿在同伴面前丢脸,都是小孩心理的一种写照,很容易引起小观众的共鸣。细节的改编喝酒改为喝奶,由此还引起的《喝奶歌》都很有意思,也给影片增加了不少笑点,和刺猬滚滚的斗嘴,面对老虎本能的畏惧,却要克服畏惧跟老虎打斗,体现了小孩的逞能心理。一路上遇到三次老虎,前两次都是假的,这两次可以说借鉴了两个成语:为虎作伥,狐假虎威,还使用了现代的流行元素,周老虎,这些都自然地不露痕迹对孩子们产生了一种教育作用,更多的猛虎实际是人类自己装的,真正的老虎并不想伤人,想要伤人的其实是人类自己。让一个孩子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重要性也比让一个大人领悟到这一点要有意义得多。
另外,对于影片的幽默,我感到很大部分来自于方言的配音,《武林外传》式的说话腔调,确实看时很搞笑,但影片结束笑完之后,在我脑海里留下的东西却不多。而且对于小孩来说不一定都能听懂这些方言,即便听懂,对幼小的孩子来说也会产生一些误导,比如他们很可能就会把说狐狸话方言的人当成坏人。也有人认为,影片中不同的人、不同的动物用了不同的方言,损害了某些方言地区的人们的感情,说凭什么就用河南话作为狐狸的语言,是不是就是说我们河南人狡猾呢,这样的看法多少有些小题大做,但也展现了一个事实,方言在传播上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普通话才是发展趋势,电影还是使用普通话的好。内容风趣生动才是根本,不在于实现它的载体是否具有喜感。
影片的细节很用心,但也有差强人意的地方,影片在危险的打斗过程中用了双语的字幕提示,让小观众能直接的感受到这个动作是不能模仿的,这很用心。
人物的形象上,设计是具有美感的,尤其是老板娘的形象,泼辣婀娜也很有责任感,成年人对未成年的关爱与保护体现很得当又具喜感,但是动物的形象就打了折扣,前两只老虎都不够威猛(或许是导演认为是两只假虎有意为之),其他小动物的形象特征都不够鲜明,打斗的动作也多重复,看久了就会感觉审美疲劳,摸鼻子会让老虎粉身碎骨的创意可嘉,用的次数多了也就疲劳了。武松打虎那段配乐用的京剧的敲打,节奏感强,也很引人入胜,可后面的打斗场面就没有了相应的配乐,甚至听不见配乐。故事的逻辑上也有些美中不足,武小松能听懂动物的语言,但有时显得其他人也能听懂动物的语言,有时候又听不懂,这让人看得有些迷糊。还有那少林十三僧,前面一点没有交代,武松射了一支信号箭,突然就出现了,多少有些突兀,我想他们的出现应该是为了后面发挥十三擎天柱准备的吧,我特地数了数确实是十三僧。
总之,我觉得这部影片是比较成功的,有故事,主题深,形象、配音、配乐、片头都很用心,新鲜的词汇,雷人的话语,引用流行元素,很有大片风范。尽管还有许多不尽如意之处,但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也让我看到了希望。
第三篇:獒王归来读后感
獒王归来读后感1我属狗,也很喜欢狗,贵宾、牧羊犬、狮子狗、博美等品种的狗我都喜欢。每当在路上看到狗,我总会停下来和它玩一会。我的愿望就是能养一只小狗。寒假里,我看了杨志军叔叔写的小说《獒王归来》,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藏獒这种狗。它们具备了许多优秀的品质,忠诚、勇敢、知恩图报又富有责任感,深深地感动了我。
藏獒们非常勇敢,对自己的主人无比忠诚。草原上下起了大雪,到处都是饥饿中寻找猎物的狼群、豹群和猞猁群,到处都是紧张愤怒的追逐和打斗。保卫草原和牧民,催动着藏獒勇敢而忠诚的天性,它们在獒王岗日森格的率领下,扑向了雪灾中所有的狼群,所有的危难。虽然獒王率领的狗比狼要少,但藏獒们依然和狼群搏斗。虽然被狼群包围,但还是奋力发起攻击。一只只藏獒倒下了,剩下的藏獒很少了,狼却还有很多,但藏獒眼里没有露出一丝害怕的神情,依旧勇猛地冲上去和狼撕杀,哪怕被狼群咬死,它们也要尽自己最后的力量保护自己的主人和牧民。终于领地狗们成功突围,并干掉了头狼,严重地打击了五股狼群中的上阿玛狼群。牧民们被雪豹群围攻,藏獒们挺身而出,和雪豹厮杀。雪豹终于被藏獒们咬死了,但藏獒也死了很多。剩下的藏獒本可以把雪豹连皮带肉吃掉,但它们知道雪豹皮对牧民有用,宁可饿着肚子等,直到牧民切好了雪豹皮才开始吃。
藏獒知恩图报,很有责任感。救过獒王岗日森格的汉扎西在给孩子们送东西回来的路上不小心掉进了雪坑。獒王听见狼的叫声就飞奔而来,义无反顾地跳进雪坑救出了汉扎西。又有一次,汉扎西到雪地打猎,冻得昏迷了。岗日森格想办法把他弄到自己背上带回了营地。
看了这本书,我真想拥有这样一只藏獒。忠诚、勇敢、知恩图报又富有责任感,这也应该是我们人类要具有的优秀品质。我会努力做这样的人,也希望有这样的好朋友。
獒王归来读后感2一部深情的书往往让人感动,《獒王归来》正是这样一本书,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内容。
因为人们开启了除狼活动,上阿妈头狼、多猕头狼、黑耳朵头狼、命主敌鬼头狼、断尾头狼分别带领自己的狼群前往没开展活动的西结古草原报仇。十二孩子的寄宿学校被狼群偷袭了。藏獒饮血王党项罗刹多吉来吧单枪匹马杀死了四十来只狼,但狼群在领地狗群来前咬死了十个孩子,除了发烧的达娃和不知什么原因活了下来的.平措赤烈。此时校长汉扎西和小母獒卓嘎弄醒了冬眠的熊去抵抗狼,并且狼口逃生。小獒卓嘎在牛粪碉房里发现了食物,给村民送食时,找到了一封信,这封信要求人们进行除狼活动。小獒卓嘎意外救狼崽,并与它成为了朋友,一场藏獒与狼之间的打斗变成孩子之间嬉戏和玩耍。汉扎西却滑落进雪洞,遭遇了洞里的双狼,剩下的食物被狼洗劫一空,他饿昏时,狼夫妻在洞里大叫,引来了獒王冈日森格,后来引来了人们。当卓嘎和狼崽相继被其它狼咬死后, 汉扎西被村民认定为魔鬼化身,要找到多吉来吧才能让他留下来,终于,多吉来吧被狗群找来了,大家也知道了獒狼大战的起因,原来人们广泛地开展除四害活动,后来慢慢变成了单纯的除狼活动。最近出现了难得藏獒繁殖季。因为多吉来吧另有任务,它只能离开了其它的狗和人民。
这个故事人类不要去过多干涉自然活动,让动物自由地生活吧。我很喜欢藏獒,因为它们的品质很可贵,勇敢,善良,为了他人不惜自己的生命,希望人人都是一只“藏獒”
【獒王归来读后感】相关文章:
1.《鬼脸獒王》读后感
2.《最后的獒王》读后感400字
3.《最后的獒王》的读后感
4.《最后的獒王》读后感8篇
5.最后的獒王的读后感
6.《最后的獒王》读后感550字
7.最后的獒王读后感
8.《最后的獒王》读后感范文
9.《獒王归乡记》读后感500字
第四篇:《剩者为王》经典语录
《剩者为王》经典语录
《剩者为王》经典语录1
1.多少年前自己呱呱坠地,降生到人间之类的说辞,像张被使用过度的复写纸,已经难以留下深刻的笔记。为什么自己的诞生需要对他人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呢,当它已经连触动自己的重量也不再拥有时?
2.等到以后吧,等到假以时日——我忽然觉得自己的想法是阴险的,因为我不敢对舅妈说,其实我“羡慕”并“钦佩”着,对十五岁的弟弟,对他的世界充满了褒义的向往。所以也格外期待,未来当他变得面目全非的那一天。他被一直来自现实的手紧紧钳着,卡着,拖着,拽着,像上了刑那样,留在真正的世界。
《剩者为王》经典语录2
她不应该为父母亲结婚,不应该在外面听什么疯言疯语听多了就想着要结婚。她应该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的结婚,昂首挺胸的,特别硬气的,憧憬的,好像赢了一样。
因为我是她的父亲,她在我这里,只能幸福,别的都不行。
做父亲的对女儿爱得特别深。
她啊,总是逃避很多事情,不愿意去面对那些可能有的困难和失败,哪里有暂时的安全就往哪里躲。
只要她觉得光靠自己牺牲点什么就能够实现,她是可以去做损己利人,甚至损己不利人的事儿,尽管她没什么恶意。
如曦啊,是拿你当救急用品。
我是她父亲,三十几年前是她来了,才让我成为一个父亲,我也是希望她幸福,真真正正的幸福,能结一场没有遗憾的婚姻,让我可以把她的手无怨无悔地放在另外一个男人的手里。
她如果有时候受挫了,我会等到她回来哭一场;如果她忍着不哭,好,那我可以烧一桌好吃的给她吃。
妈,我只是单身,不是死了。
事业、加薪、变漂亮,都是拼搏可以换来的,那我就去拼啊。爱情不是,它应该本来就在那里的。
你说像我这样的人能顺利谈恋爱吗?我配吗?
我一直渴望着有个爱我的人陪我走完这一生。
我相信那个对的人他有一天一定会接收到我的讯号,然后搭着飞船出现在我面前。
有一句话怎么说,找谁去奋斗,但是爱情,茫茫人海,我到哪去拼搏。
只要我愿意等,剩着就剩着呗。
单身会死啊,不结婚会被判刑啊,这个社会对我的歧视已经够深了,你不去质问这个世界,还跟他们一起来歧视我啊!
为了找到对的你,我选择剩下自己。
希望我以后结婚是因为爱情。
第五篇:《剰者为王》读后感
《剰者为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剰者为王》。一看到题目,我想只听说过“胜”者为王,怎么“剩”者也能为王呢?带着疑问我细读了文章。
原来文中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在上小学、初中、高中,成绩一直平平,从不被人看好。但她很努力,比别人付出的要多得多。最后她出人意料地“骑”到了本科线,当然是一所不太好的大学。毕业后,由于专业不好她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跟父亲去大棚浇菜。后来多亏她没有放弃,想到了考研,虽然学习对于她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她凭着自己的努力,顺利毕业,又被保送连读博士,最后竟然被推荐公费赴美留学,而留学的那个大学高分子材料学世界排名第一。
读完后,我感慨万千。这个女孩大学毕业前,在别人眼中一直都是“剩”者,都觉得她不会有什么出息,但几年后,她却成了众人中的“胜者”。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她始终都在坚持,都在努力。正是她的坚持、努力使她成为了胜者。想到这里,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我本来打算每天记两个单词,可只坚持了三天就放弃了;缠着妈妈让我报名学画画,可一直却不认真,有时候还偷懒„„
现在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即使你不是很优秀,但你能坚持,为了目标肯付出努力,你就会从“剩者”变为“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