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要及早谋划今年村级换届选举工作
要及早谋划今年村级换届选举工作
为切实做好2012年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点,列入议事日程,及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通过电视、广播、标语、横幅等各种宣传载体,大张旗鼓地宣传村(居)“两委”换届选举的政策、意义以及 “两委”班子的任职资格条件等,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热情,引导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促进选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二要做好调查摸底工作。组织专门调研组,深入村(居)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入户走访等形式,全面摸清全市村、社区的村情民意、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存在问题等情况,并按换届工作困难程度分别按好、中、差三个等次列表,进行综合分析,加强分类指导,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为换届选举打下良好基础。
三要做好考核评议和财务审计工作。对所有在职的村(居)“两委”干部进行届末考核评议,开展集体经济财务审计,创造换届选举良好环境。同时,明确凡考核不称职的、审计中查出有经济问题的村干部,不作为村(居)“两委”干部的候选人或建议人选。
四要做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进一步扩大识人选人视野。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和个人自荐的方式进行报名,由县委组织部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进行统一考核。对考核合格者,由乡镇党组织进行组织考察和居住地公示,确定正式培训人选。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为每一位后备干部建立个人档案。
第二篇:及早谋划工作
为切实推进旅游产业发展,邻水县旅游局及早谋划2011年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重庆休闲旅游度假基地的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精品旅游区打造为重点,通过政策引导、分类指导、扶优扶强,加快扶持和培育一批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强,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精品旅游区和特色旅游产品。
主要目标:力争接待游客1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亿元;新创建一个星级宾馆;力争启动四星级宾馆建设;力争启动大洪河旅游区建设;完成华蓥山洞中天河景区二期工程建设,4a级景区创建进入攻坚阶段;进一步完善旅游行业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严格旅游执法,规范旅游市场,营造良好旅游环境,树立邻水对外形象,确保全年无旅游安全事故。
为了保障目标实现,主要要抓好以下工作:一要打造三大景区,活邻水旅游资源。要大力推进洞中天河景区二期工程建设和一期工程提升改造,完善景区配套功能建设,提升景区品位和接待水平。真正把华蓥山洞中天河景区打造成邻水的王牌、川东的名牌、西南的品牌。积极配合新加坡元立集团做好景区建设的相关工作,尽早拿出景区规划,推进启动大洪河旅游区建设。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御临河旅游区招商成功并投入建设。二要做响节庆品牌,亮邻水形象。精心策划并举办大洪湖钓鱼节、脐橙文化采摘节等几次大型节庆活动,彻底提升邻水旅游对外形象。三要做特宣传促销,旺邻水人气。针对重庆市场,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在重庆举办各种宣传促销活动,让重庆市民了解邻水,使邻水真正成为重庆市民的休闲基地。丰富邻水旅游信息网功能,建成对外宣传推介的平台,客商了解邻水的窗口;与周边各区市县实行网络链接,资源共享、互通信息;把我县景区纳入重庆电视频道天气预报节目,让重庆及更多的潜在客人了解邻水、关注邻水,以至变成真正的客源市场。四要做强行业管理,树部门形象。通过组织各种比赛、培训、讲座等活动,积极为景区、宾馆、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提供全面服务,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强化市场管理,打造文明游;坚持预防为主,打造安全游。
第三篇:总结今年,谋划明年
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金保寻求新跨越
2011年,信息中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局党委的关怀指导下、在上级信息部门的支持下,以强化信息应用,确保网络畅通,加强安全防范,优化服务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中心和重点开展各项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今年的主要工作情况
1、精心组织,不断促进金保工程项目稳步推进。今年我中心按金保工程的建设要求,完成了数据中心机房和社保核心平台三版系统集成两大项目的建设。
年初,我中心对照部、省对地级市金保工程数据中心的要求和规范,启动了数据中心建设工程。经过半年的紧张建设,数据中心正式投入运行。数据中心建设面积约410平方,投资约260万元,网络布线、UPS电源、精密空调、及环境监控等各项功能都达到了地级市一流数据中心的要求,为我局提供了统一、规范、集中的信息化平台,使我局信息化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对外形象进一步提升。
目前,社保核心平台三版系统集成工作已基本完成,中心以完善数据中心支持体系为抓手,坚持“瞄准先进、着眼未来”的原则。对数据中心核三平台软硬件环境所需的小型机、防火墙及存储、网络设备、系统软件等设备选型、技术参数、软件需求和集成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反复推敲和论证。完成政府采购手续,对所有到货设备进行了认真的开箱、验货、进场、测试等工作。同时我方工作人员会同软件开发单位、网络和硬件设备供货和集成单位、启动了数据中心的系统集成工作,每天对集成工作质量、进度进行全面把关,力求尽早发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9月底,软硬件网络集成全部完成并调试通过;为核三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障。
2、稳步推进,切实保证各项信息化考核指标尽力完成。截止目前,各项上报数据按需采集、按章整理。业务数据集中度为100%;养老保险180项业务数据上传率为100%,准确率为97%;工伤保险165项业务数据准确率达97%。与社会综合治税共享平台进行对接,按期报送各类数据,数据上传率、准确率均为100%。
业务专网的已经延伸到78个乡镇街道、217个社区和700个村,同时社保业务专网已与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进行联网,实现了医疗保险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实时查询。
3、创新创优,扎扎实实做好信息化公共服务工作。
保持局门户网站基本信息的完整、全面并及时更新,加强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共发布新闻985条 ;及时将新近出台的政策文件上网公布,公布各类政策文件35条;公布各类公告公示28条;更新各类供下载的表格、软件36次;制作专题三个;增添办事指南所缺办事依据、流程等要素52条;多次与省厅网站和“中国扬州”政府门户网站开展联动活动;更新公共就业招聘服务网求职信息2055条,招聘信息3755条,招聘会信息18条;多次发布民意调查栏目的主题,共有16144人参与调查;积极向省厅网站和“中国扬州”政府门户网站报送新闻(向省劳动保障厅网站报送符合省厅要求的信息302条,被省厅网站采用95条,被“中国江苏”网站采用21条;向“中国扬州”政府门户网站报送新闻726条,被采用438条)。
加强12333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12333咨询服务热线咨询呼入总量为93501个,其中普通坐席人工呼入总量44025个,来电接通率72%、投诉举报专席人工呼入总量1477个,来电接通率80.57%,自动语音咨询来电量13657个,网站在线咨询量2728个,回复率为100%。呼入总量已超额完成省定全年目标,其余各项考核指标均达到省定要求。
4、积极主动,认真做好局系统信息化后勤保障服务。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兄弟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完成了局机关新大楼和友谊路大楼的信息化后勤保障工作,做好网络布线148个点,确保了各个处室部门不同的网络需求,做好视频会议、电子演示系统的维护和制作。共维护视频会议14次,制作各类型电子演示系统7个。
做好办公自动化设备的配置和淘汰工作,共更换电脑37台,打印机17台,对各类网络、计算机的问题进行了及时解决,共解决计算机软、硬件故障192次,确保了各处室业务数据不丢失,工作效率不影响。
完成了全局信息化设备调查统计、建档工作,不断完善计算机设备管理台帐,全面记录设备的启用时间、型号参数、维修保养等信息,对全局所有的计算机设备进行了一次清理,清理的过程当中,对所有计算机内容,如硬盘、Cpu、内存、主板型号、品牌机序列号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核对,对使用人更换或计算机进行调整的进行了登记并在设备管理登记表中进行了修改。
二、明年工作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工作前推的积极因素
1、政策环境在不断优化。一是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思想、重大决策和政策保障,明确了信息化工作要点和建设方向,提出了具体的考核指标。二是市政府《“智慧扬州”行动计划”》,进一步确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在扬州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这一切都为推进、做实我局信息化工作提供了切入点和政策平台。
2、服务空间十分广阔。根据金保工程的二期规划和服务对象的迫切需求,需要大力推进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自助式网上业务办理,推动网上职业介绍、网上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等网上应用。同时需要加强基层服务平台的集约化建设,拓展服务项目。需要我们持续进行金保工程的不断建设,这些需求已成为工作前推、事业发展的基础和积极因素。
(二)需要突破的瓶颈问题
1、“同人、同城、同库”的市级数据中心建设问题不容乐观。目前我市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还是各行其是、分散建设,缺乏全市统一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和调度机制,完成市级统筹,建立市级数据中心还任重道远。
2、基础保障有待加强。一是统一业务专网工作进展缓慢,不能满足基层工作的需要。二是资金和队伍建设滞后,还不能适应信息化事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三、明年工作的总体思路
1、推进业务网络建设,实现省-市-县-街-村五级贯通,实现全市范围内网络“全覆盖”。一是进一步推进市、县联网和市域网建设,扩大联网覆盖面,力争年底前建成覆盖全市的城域网。二是进行省市备份线路的建设,以提高省市业务专网的可靠性。
2、加强系统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安全防护能力。采取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提高系统安全性,确保数据、网络和应用安全。积极争取资金,建设容灾备份中心,以全面、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信息系统的风险。
3、加快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完善核三平台系统建设,启动数据中心交换区和决策区建设。对照部省数据交换规范,从整理整合数据入手,在交换区建立标准统一的各类交换资源数据库,支持异地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和基金监管。在决策区建立宏观决策数据库,为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4、深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社会保障卡为抓手,通过加载金融功能,实现社会保障卡对各项社会保险、就业服务、人事人才等各项工作的支持;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门户网站的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各项网上服务,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与业务系统,12333咨询服务系统的联动;进一步加强12333咨询服务能力建设。
四、明年重大项目的安排情况
我中心目前与市经信委已进行多次联系和对接,力争将“智慧民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金保工程二期项目”纳入到扬州市2012年重点信息化项目中去,拟用三年左右时间,按照部、省的规范和要求,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专网作为网络基础平台上联省厅和全国广域主干网,下联县区经办机构和相关业务机构。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安全可靠的全市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以网络为依托,优化业务处理模式,建立规范高效的业务管理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科学的宏观管理体系,实现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经办业务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为宏观决策、基金监督和社会化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信息中心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信息:酒泉突出五个重点及早谋划工作
酒泉突出五个重点及早谋划工作
新年到来之际,酒泉市委老干局对如何做好今年的老干部工作早对接、早布局、早行动,突出“五个重点”,统筹谋划2015全市老干部工作。
突出思想教育重点,广泛开展学习典型先进活动。酒泉市委老干局把组织老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全省离退休干部“三先”表彰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把学习教育与解决老干部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相结合,解疑释惑;同时,通过新闻媒体、编发资料、召开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市受到全国、全省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事迹,在全市老干部中形成汇聚正能量、比学赶帮超、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突出组织管理重点,深入开展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活动。围绕老干部工作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全国老干部局长会、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会精神为动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新途径,注重在部门单位建立老干部党支部,将建立老干部党支部作为各级党委、党组抓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实施,注重在社区楼院、老年社团建立老干部党支部,让老干部党员就近就便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突出文体展示重点,扎实开展文化养老活动。以各类文体活动组织为依托,以各种文体活动场所为阵地,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引导全市离退休干部开展以“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主题文化活动、以“琴棋书画”为主的观摩展览、以文体竞赛为主的竞技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广大离退休干部成为推进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生力军。
突出作用发挥重点,持续开展老有所为评选活动。充分发挥老干部在坚定人民理想信念中的引领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依法治国中的践行作用,在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传导作用,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光添彩中的表率作用等四大作用,紧紧围绕“引导老同志爱党、忧党、兴党、护党”主题,继续开展好“五要四不三带头”、“五个一”、“五星”老干部评选活动。
突出阵地建设重点,强力开展学习活动场所示范达标活动。按照市、县两级活动中心抓提高、做示范,部门、社区活动室(站、点)抓完善、求拓展的总体要求,酒泉市委老干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部门单位的支持,进一步改善老干部活动阵地基础条件。同时,进一步加强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力争市、县两级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建设达到省级示范的要求,积极打造全市离退休干部组织理论学习、开展文体活动的阵地“升级版”。
第五篇:及早谋划、启动农民工“回归工程”
及早谋划、启动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工程”
所谓“回归工程”,就是在抓好劳务输出的同时,通过政府引导、鼓励和支持有资金、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
一、启动“回归工程”的意义:
(一)适应历史发展趋势
我县每年劳务输出8万多人,扩大了就业,全面提高了外出青年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我县地方经济全面发展。但是,农村富裕劳动力大规模地背井离乡,向特定的区域集中,这种人力资源流动本身就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有现象。随着区域的统筹发展,这样的现象必然会出现新趋势、新变化。出现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有两个:
1、统筹区域发展的推进,使劳务输出地(一般是欠发达地区)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江西是劳务输出大省,以前我在温州的时候,劳务介绍所里常常张贴着“江西人不要”。但是,南方周末一篇文章报道说,“中部地区连续四年的招商状元江西省,自2004年起用工日趋紧张,它在号召外出打工的563万江西子弟返回家乡之时,还四处出击邀请各地劳工前往江西。如今,它还采取层层考核的办法,来确保未来劳工的供应” 2007年10月底,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9部门,联合颁发文件,要求江西各级政府将安排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作为当前“中心任务”,并自上而下,对各级政府进行最终工作考核。什么原因导致的?中部崛起所致。波及江西全省的争夺劳工的行为,背后是经济迅速发展提出的巨大的劳动力需求。从2006年开始,在向浙江老大哥学习,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的新战略下,江西开始提倡本地人
在江西创业,经济发展很快。
2、国内劳动力供给高峰即将过去,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刘易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黑人经济学家。刘易斯转折点简而言之就是在此这个转折点之前不论有多少新增就业,工资都不会涨,这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在这一点之后劳动供给不再是无限的,工资开始上涨,人均收入开始实质性地增长,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经济增长。刘易斯转折点之前,即使政府想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也难以做到;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即使不希望农民工工资水平上涨过快——使现有的高速增长模式维持更长时间,也同样难以做到。有研究表明,预计到2011年,劳动力供给量不再增加,2021年劳动力总量开始减少。30年来的行之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适龄劳动力大幅度减少。中国的老龄化是突然老龄化,尽管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仍然较大,但富余的劳动力大多数是35岁以上的,5年后,他们中的相当部分可能不再能适应城市就业市场的需要。适龄劳动力不少是农村许多独生子女,他们的家人已舍不得外出务工
上述的变化,导致我县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逐步暴露:一方面,技术型工人和高素质人才紧缺,构成制约企业创新、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趋紧现象,已经从发达地区蔓延到劳动力输出地区(如衢州)。用工难导致用工成本的快速提高(农村雇工日工资已从去年的25-30元,上升到目前的50-55元),企业开工不足,我县单晶硅企业尤为突出;另一方面,我县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不高的劳动力我县目前有富余,但却难转移,转移出去了,生存压力也很大。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县的发展,依靠的应该是36万人民,而不仅仅是县域
内工作的人,发展成果惠及的应该是36万kk人,不能把8万外出务工人员排除在外。对务工人员,要送得出,请得回。“一送”、“一请”都是成功之道。“送”是正确的,“请”也是正确的。殊途同归,其目的都是发展我县。
把8万外出务工人员中一部分懂经营、善管理、有技能的外出务工人员“请回来”创业,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
——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我县拥有近8万名外出务工人员,大多通过在发达城市和地区务工的机会参加工作技能等培训,积累技术经验和创业资本,学习从商和经营的知识,其中15000多人取得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拥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具有回乡创业或就业的强烈愿望。他们是我们潜在的一笔财富。十七大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其实就是转变观念,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动力。专家说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何况是人力资源。
——增加县城人口积聚,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三产发展:全国县域人口平均数为45.53万人,我县只有36万人,其中又有8万劳动力常年在外。这8万多人既是最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的群体,也是消费能力最强的群体,势必影响三产的发展。县城人口过少,也影响集聚效应发挥。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对外贸易、消费三者共同驱动转变。没有相当规模的人口积聚,消费拉动的作用就不明显。农民工回乡创业一般都在城镇和县城开办,这既增加了集镇和县城的实际人口,又增加了经济总量,特别是扩大了税源。按照现有的税收制度,服务业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是很明显的。同时,服务业是吸纳就业天然的“蓄水池”。从自身优势上看,服务业就业容量最大。每投资100万
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服务业是1000个。
——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回乡创业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回乡创业者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依托打工时掌握的各种资源与家乡的各种资源进行了整合,从事特色规模化种植、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他们不仅带回了家乡缺乏的技术和市场信息,而且还起到了相关技术的示范、推广等作用。拓展了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空间,改变了农村经济单纯依靠农业的格局,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如:WW乡旭日工艺包厂L氏姐妹、SW镇SER。另一方面,通过外出务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外出务工人员做出牺牲的基础上的。都是劳动力大转移的副产品,或者说是劳务输出的负面效应。可能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愿意背井离乡的人了,但偏偏中国是背井离乡的人最多的。我县有8万多人外出务工,去年带回10亿元收入。然而这10亿元的收入,大多沉寂幢幢外表气派的农家楼房和银行存款里,并未催生多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经济。同时,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出现,子女思念着父母,妻子挂念着丈夫,这样是不是真正的和谐?
二、回乡创业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返乡创业者少,资金回流量不大,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青年又都在异地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产业和发展空间,一般都选择了异地创业。
2、信息沟通不畅:外出务工人员对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解少:对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了解很少,普遍存在近乎是本能的悲观态度,也不了解本县企业的用工需求。
3、县城缺少都市气息和文化氛围,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
三、对策
(一)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
1-3季度,我县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7.63亿元,同比增长40.6%,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凸显。预计到年底,全县超亿元企业将达到11家,其中超5亿元企业1家,超3亿元企业3家,1-8月。11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得分293.29分,比全市平均高出52.28分,继续居全市首位。
(二)具体措施
2007年09月24日浙江在线网站中,j县长在谈到创业创新的时候,指出要坚持县内转移和异地输出并重,扩大就业和自主创业并举,提高群众的创业素质、劳动技能,要切实发挥外出人员观念新、本领强的优势,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这于十七大报告中说,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完全吻合的。我县现在鼓励和支持劳务输出的政策、措施很多,对鼓励回乡创业也开始日益重视,比如建立了县外出务工人才信息库,发放“返乡创业绿卡”,搭建返乡创业的“绿色通道”但个人觉得相关政策措施还各自为阵,缺乏整合。能不能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组建网络。各个乡镇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信息库,工业园区和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和培训机构管理信息库,实现劳动力供给、需求的全
接轨。建立驻各地外出务工人员联络处,建立技术工人档案。在主要输出地召开老乡联谊会、恳亲会、通报会,印发乡情资料等,及时介绍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有关鼓励回乡的政策措施。
2、创优回归环境。土地使用、税费减免、信贷扶持、产业政策等方面提供帮助。可以在县城或建制镇设立农民工创业园或创业街,方便农民工返乡创业。
3、开展典型示范。各级政府要抓好一批返乡创业、发家致富的典型,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和作法,正确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舆论宣传部门要抓好典型宣传,浓厚氛围,营造声势,进一步形成返乡创业的在强大合力。
4、造情感平台。与具有一定实力的外出务工人员建立了联系卡,逢年过节都要以适当名义发送慰问信、贺年卡,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家乡父老的关心和温暖,并通过亲朋好友联络沟通感情,动员他们回乡二次创业,回报有养育之恩的家乡人民。建立《kk县籍外出成功人士通讯录》、召开外出务工人士座谈会、春节走访慰问等方式,加强家乡与在外务工人员的沟通和联系,鼓励其回乡创业。
5、荣誉鼓舞。对回归投资兴业和支持家乡公益事业的外出务工成功人士,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出谋献策,发挥才智,对支持家乡公益事业成绩突出的,还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