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落实任务制作日程卡
一、接受任务
一批或一次任务通常都是通过传真、电话、领导批示或口头安排等形式下达。
二、制定接待方案
根据客人目的、活动时间和领导要求等由接待人同会同相关业务部门拟订接待方案,然后报相关同志审阅。接待方案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出席领导、参加人员、活动承办人和接待人员等7个部分。
在制定接待方案的同时,要预先联系预留接待任务需要的客房、餐厅、会议室等,以保证方案制定后可以得到落实。
三、方案送审
将制定好的接待草案报送相关领导审阅,修改定稿。
四、安排落实任务
接待方案确定后,及时将方案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并与相关宾馆联系确认接待任务需要的房间、会议室、就餐地点、会标、房内鲜花水果配备等。将任务落到实处
五、制作日程卡
重要接待任务,要在接待方案的基础上,制作打印接待任务日程卡。
六、迎接
一般应根据来宾身份、职务、目的等综合考虑由相应领导、部门领导或职务相宜人员迎接。接待工作人员应准确了解来宾所乘交通工具的车次、路线及抵达时间。做好迎接安排。
七、安排会议室或会见
根据参加人员多少或会议形式安排适当的会议室,并准备席卡、话筒、鲜花、文件夹等。会议室一般不安排水果,除矿泉水外也不安排其它饮料。
八、宴请安排
一批客人原则上只安排一次宴请。陪员应尽量减少。宴请时根据需要安排打印席卡。
九、参观考察
工作考察参观由对口业务处室、部门具体负责安排。接待人员具体负责做好相关衔接工作,并重点安排旅游景点的参观活动。
十、送行
客人离开,应根据需要恰当安排送行。送别地点可以视情灵活作出安排。既可以到车站、机场送行,又可送至某、某地(某)交界处,也可以在客人下榻的宾馆送别。
十一、资料归档
一批任务结束后,应根据任务的等级及重要程度及时做好资料收集整理、核实归档工作,便于以后工作中查阅。
第二篇:如何制作读书笔记卡
与书同行——学做读书笔记卡
北郊小学:左婧
面对读课外书,怎样才能不忘呢?学到的东西怎么才能不丢呢?我国历来就有一条卓有成效的治学经验,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写道:“札记之功,必不可少;如不札记,则无穷妙者,皆如雨珠落大海矣。”“摘抄法”就是一种常见的读书笔记的方法。这次的综合实践课上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一起学做读书笔记卡。
学生们先从版面的设计入手,然后在内容上进行筛选,从好词、好句到好段一一不放过。接着学生配上小插图,使整体看上去美观、整洁、清新。虽是第一次尝试做,可都做得有模有样,新颖脱俗,看着他们脸上的专注表情,似乎对于阅读的渴求又增添了几分兴趣。篇二:试谈如何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试谈如何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攀枝花市第十一中小学魏长青
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做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要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读书笔记的种类以及写法:
一、符号式笔记
我们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或者有疑问的地方,用各种符号(例如直线、曲线、括弧、三角、问号„„等等)勾划出来,或在书的空白处写上批语,这种笔记,就是符号式笔记。
做符号式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读的书必须是自己的。对于在图书馆借的或借的别人的图书,不应该乱批乱画。(2)每一种符号所代表的意思,自己应该固定下来,不要随意改动。(3)符号不能作得过多。(4)要清楚整齐。
二、摘录式笔记
摘录式笔记就是把我们从书上、报上看到的一些精辟的,富有哲理的,对我们很有启发的内容抄写下来。这种方法看起来比较费事,其实是一种省时省力,积累知识的好办法。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摘抄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日后查找起来,面对茫茫的书海,就能体会到作摘录笔记的优点了。作摘录笔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有选择地抄录。可以摘抄一本书、一篇文章中的一些好的词语、句子和精彩的段落等。
(2)要忠实于原文。(3)要注明出处。
三、剪贴式笔记
在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上看到好的文章或者其它有用的资料及时剪下来,经过整理就是剪贴式笔记。这种方法收集材料快,也很简便。
剪贴式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进行剪贴式笔记时要按不同的内容分类。(2)每一条剪贴的内容要注明出处、时间。
(3)短小的剪贴笔记也可以作为读书卡片的内容。
四、感想式笔记
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式笔记,也叫读后感。
这种读书笔记重在训练同学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是我们小学生在写作时
需要用到的。读后感的写法较之于前面所提到的读书笔记的写法,要难些。
五、写读书卡
其次,要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还要注意通过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的 兴趣。
做读书笔记要让学生形成习惯,那就是说要让学生长时间坚持做下去。虽然学生明白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许多学生也在做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尝到了一定的“甜头”,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做了一段时间以后,许多学生往往会出现懈怠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做得没开始的时候认真了,有的干脆不做了。如何使学生对读书笔记保持持久的兴趣呢?像小学中的很多项目一样,搞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使他们能持久地做好读书笔记。
跟做读书笔记相关的活动很多,我觉得以下两种活动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第一,在班上可以搞“读书笔记”展示评比活动。把班级中所有学生的读书笔记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评出最优秀的读书笔记,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落后的学生看到了优秀的读书笔记,会下决心向他们学习;优秀的学生因为同学的敬佩而会更加努力地把读书笔记做好。
第二,在班上搞一些读书活动。根据读书笔记的内容,让学生诵读摘抄的精彩段落,介绍图书的内容或讲故事,谈读书后的感想,告诉同伴做了读书笔记以后的收获等。在这样的活动中,不管是交流的还是倾听的学生,都会切身体会到“读书做笔记”的作用,从而使交流活动变成学生今后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动力源”,最终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第三,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在去年12月份举行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我让全班学生都写了读后感,最后选了5篇读后感交到教务处。结果,我们班有4篇读后感被张贴出来。那四个同学非常的高兴,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同时也激发了写读书笔记的兴趣。
总之,只要让学生明确写读书笔记的重要意义,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想办法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就有希望 培养起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不过,这个过程是比较缓慢的,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否则,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三篇:党风廉政建设任务落实
党风廉政建设任务落实总结
一、建立社会组织监督机构建设:
1、指导社会组织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办事机构各自的职能作用,坚持民主办会,以协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理内部事务。
2、督促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单位财物单独建账,专人保管。
二、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监管:
1、举办社团秘书长培训会议,提升社团管理水平。
2、督促社团按照会费收取办法的有关规定收取会费,会费标准须由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会费使用不能超出章程规定的使用范围,并到民政、财政、物价及业务主管单位备案。严禁行业协会对会员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3、积极开展社团小金库整治工作,配合财政部门对部分社团开展专项财务审计工作。
4、开展行业协会规范化等级评估工作,促使行业协会做优做强。
5、组织社会组织开展“奉献爱心,回报社会”公益活动,提升社会组织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篇:手工制作感恩卡
手工制作感恩卡
第五篇:重阳节制作感恩卡
重阳节制作感恩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