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现代中学生挫折承受能力
提高现代中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策略
林辉
所谓的挫折,就是俗语说的“碰钉子”。广义的挫折是指一切能够引起人们精神紧张,造成疲劳和心理变化的刺激性生活事件。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产生挫折的原因有:①主观原因:即人的需要和动机无法实现;②客观原因:即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学校以及家庭等给人带来的阻碍和限制,使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挫折。中学生常见的挫折类型有:学习挫折、理想挫折、交往挫折、工作挫折和健康挫折等五种。挫折消极的情感表现有:①考试焦虑;②打架、破坏公物;③冷漠,依赖性增强;④喜欢批评别人,处事优柔寡断;⑤(自暴自弃)破罐破摔;⑥多疑逃避等。我们根据中学生挫折的起因、表现和
现状,采取了以下的方法与策略。
一、防卫挫折的策略
1.主动出击,整体辅导策略。该策略是根据学校心理教育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策略制定的具体策略。即教育者主动出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预防学生挫折心理问题的发生。几年来,我校在制定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计划和班主任工作计划时,把心理教育特别是挫折教育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小专题,通过班会,级会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整体性、阶段性的辅导。具体安排的内容如下:初一级:①学会欣赏自己;②说说理想的我;③怎样制定学习计划;④成绩暂时落后怎么办?初二级:①成长的烦恼;②异性交往的准则;③做个快乐的少年。初三级:①逆境与成材;②如何克服考试焦虑;③当挫折到来时。高一级:①有意义的双休日;②面对紧张话松弛;③青春的困惑;④你会用学习策略吗?高二级:①学会说“不”;②攀比之风不可长;③我和好书交朋友;④面对挫折该如何?高三级:①看谁的发散性思维好;②理想与现实;③考试与平常心;④人生的价值;⑤条条大路与“独木桥”。实践证明,由于我们挫折教育的目标明确,方法和形式灵活多样,使学生对挫折的认识加深了,挫折防卫的自我调适能力增强了,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学生敢谈个人理想,平常情绪轻松,思维比较活跃,遇挫不惊,落后不馁,笑进试场,正确对待贫富,重视求知,政治上进
心强,体恤父母艰辛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全面渗透,多渠道推进策略。该策略是指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地推进挫折教育工作。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挫折教育工作,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
(“提高中学生挫折承受能力”是我校承担国家教育心理学会的一个研究课题)。
在制定学校的各项工作计划时,强调将该项内容渗透于其中,并抓好落实。具体渠道
如下。
1.专门渠道
①心理辅导
②心理咨询
2.非专门渠道
①各学科教学渗透
②文体活动,团队活动
③班主任工作
④社会实践
⑤家长学校
为此,我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咨询室,请了五位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任兼职咨询员,还设立心理咨询信箱,举办专题讲座等等。此外,还要求每位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深入挖掘,将挫折教育渗透于其中。文体活动和团队活动丰富多彩,新生入学后的军训和社会实践长抓不懈,家长学校越办越好,使家长做到不溺爱、善引导、懂抚慰。参加业余党校学生很多,不少同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等,并能根据活动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思想工作。由于做到了多
渠道渗透,全方位结合,成效显著。
3.循循善诱,个体指导策略
该策略是根据心理教育中“适应个别差异原则”,对那些受挫后心理调适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的策略。落实该策略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第一,加强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进行挫折教育的理论学习和方法指导。使其能了解挫折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及有关特性,学会如何指导学生来防卫挫折、战胜挫折。第二,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搞好宣传工作,鼓励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大胆地前来咨询,通过咨询双方的交流,不仅可为遭受挫折的学生提供心理宣泄的场所,而且指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掌握防卫挫折的一些基本方法。
例如:98级高一2班的女生王某,初中时成绩一直不错,上了高中后,她希望自己能继续保持学习成绩的领先地位。然而,在第一次数学测验中,她的成绩在班上排到倒数第五名,这一打击使她感到空前的羞愧和失望,为此痛苦不堪,曾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当她鼓起勇气来咨询后,终于明白了,像她一样也有不少的刚上高中的学生同样会遇到这样的挫折,认识到高中的学习遇到困难会更多,学会客观地分析自己的能力,调整好目标值,以坚强的毅力克服重重的困难。之后,她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自信,学习更加刻苦,成绩稳步上升,年年被评为校的“三好学生”。像这样的个案我校的咨询员遇到不少,经过我们的努力,使他们
终于走出了受挫后情感的误区。
二、提高挫折承受能力的方法
1.主题辩论法。此法根据挫折教育的目标,拟定一个辩题,以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展开辩论。例如:去年我们设计这样一个辩题:“挫折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高二年级各班中进行辩论。我们提供给辩手们有关的资料,辩手们都做了较充分的准备。经过辩论使学生明白了挫折具有两面性,适度的挫折具有增力作用,超限的挫折具有减力作用。而挫折的两面性也相对的,正如有个学生引用大文豪巴尔扎克说的:“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此外,我们还采取专题讨论的形式,就“逆境与成材”“理想与现实”“当挫折到来时”等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
这种方法既可使学生展示才华,又可使之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2.活动磨炼法。此法是通过组织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智力竞赛,家务劳动竞赛,军训和社会实践等多项活动。其中较有特色的是在初
一、初二年级开展的“双休日家务劳动竞赛活动”(此项曾在《德育报》报道过)和高一年级每年为期一周的到我县白沙镇乌石洞革命老区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炼,竞争和拼搏的意识加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也增加了。
3.榜样学习法。此法是用古今中外名人志士的百折不挠,英勇不屈的事迹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例如:我们设计“在逆境中奋起”的主题班会。以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把收集来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在逆境中拼搏,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事迹讲给同学听,当学生听了屈原、司马迁、爱迪生、诺贝尔、贝多芬、邓小平、张海迪等人的人生经历后,深受
启发,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做生活的强者。
4.心理咨询法。我们进行发展性咨询的方式,以平等的、朋友式的身份与咨询者沟通,纠正来访者对挫折错误的认知观念,帮助分析主要的原因,教会他们防卫挫折感产生的方法。
几年来,我们接待的来访者近百人次,经过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又恢复往日的自信。
5.学科渗透法。进行挫折教育,不能光依靠专门渠道来进行,更要发挥各学科的渗透作用。为此,学校在要求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时,把挫折教育列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不忘渗透挫折教育内容。例如:理科教学,要求学生面对难题应养成独立思考,不怕困难,勇于钻研的良好解题习惯。文科教学,通过学习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的事迹认识到“自古英雄多磨难”,明白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这样的道理。
马卡连科认为:“人生活的目的在于不断地追求美好的未来,追求明天的快乐。”
第二篇:加强中学生挫折教育提高心理素质
加强中学生挫折教育提高心理素质
摘 要:中学生的挫折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客观分析了中学阶段挫折教育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探讨了科学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
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正视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
挫折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受挫能力,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心理基础。随着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逐步深入,国内学者开始倾向于把受挫能力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将其视为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维度。
开展中学生挫折教育,有利于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有助于学生社会化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有利于提高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的绩效。
一、加强挫折教育是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中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一方面必须从中学生挫折教育发展现状出发,另一方面应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为重点,充分认识受挫能力培养在全面提高中学生素质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中学阶段挫折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需要
中学生具有良好的受挫折能力不仅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中学生的挫折教育。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受挫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不能独立解决时,不会沉着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对策,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埋怨和畏难等负性情绪,对挫折进行不恰当的归因方式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要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挫折教育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重大教育决策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有关加强挫折教育的文件:(1)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2)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要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上述文件,为学校开展挫折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标志着青少年挫折教育决非学校和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规定的素质教育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三)中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需要挫折教育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在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中,中学时期也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为:
1.中学生自身生长发育成熟,加剧了心理的变化
随着各种生理机能的变化和成熟,必然带来很多心理问题,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中学生,往往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问题,常常处于矛盾之中。
比如由性成熟产生的性需要同性道德的冲突:一方面,性生理成熟的冲动使得他们对性问题感兴趣,向往异性;另一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受中国“谈性色变”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中学生的性向往、性探索和性尝试等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必要的指导,甚至一概持否定的态度。
2.学校、家庭不当的教育方式可能加剧他们的心理问题
如学习就业压力和师长过高的期望值,使中学生承受着超负荷的心理负担,加之家庭和学校溺爱型的教育方式使得独生子女原本脆弱的心理变得更加弱不禁风、不堪一击。
3.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高要求,使尚未步入社会生活的中学生面临激烈的竞争
比如当前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知识经济带来的日趋加剧的竞争,使得大学生本来就不稳定的心理出现失衡。这些都会导致缺乏社会适应和应变能力的中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适应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消除,轻则出现偏执、逆反、冷漠,产生孤独感、挫败感,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则产生自弃、逃避和自杀等极端行为。
二、中学阶段挫折教育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尽管目前挫折教育在各高校已蓬勃开展,方兴未艾。但由于挫折教育操作起来专业性较强,对中学来讲又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活动,我们在开展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加强操作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因此,挫折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弄清以下问题:
(一)挫折认知教育问题
对中学生进行挫折认知教育是进行挫折教育的首要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开展,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以下三点:
1.正视挫折的客观存在
“没有危机就没有成长”,挫折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在生活和成长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危机与挫折。这种危机与挫折在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与情绪困扰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成长的契机。人们只有在承受和克服挫折的努力中,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发挥潜力,学习新的技能,逐步完善自我。
2.辩证地看待挫折
“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给人带来痛苦与不幸,也可以使人在与困难的斗争中获得经验与信心。挫折教育并不是教人如何去回避困难,而是教人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在挫折中成长。三是乐观的挫折心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生活的磨炼,是很难对生命的顽强与伟大有真正的认识。如果他能在挫折中奋起,那将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二)受挫行为训练问题
受挫力的强弱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耐挫力的增强除靠学生在生活中磨练之外,中学也可以通过有计划的目标性训练来进行,如:建立勤工俭学或社区服务基地,鼓励中学生自力更生,挣钱养活自己;组织中学生到贫困山区社会实践,与当地农民一起住,一起劳动,体味生活的艰辛;
组织丰富多彩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以磨练意志,加强合作。发展个性为目标,对个别学生可以进行挫折想象训练,即假设一个挫折情境,引导学生,找出解决挫折的方案等等。但是,在开展挫折教育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适度问题、适量问题和适时问题,确保挫折教育取得实效。②
(三)受挫心理调适问题
受挫心理调适问题是决定挫折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挫折教育中,首先要注重建立健全学生的挫折防御机制。挫折防卫机制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果运用得当,它能够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激励个体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如果运用不当,则可能出现退缩与恐惧,陷人更大的挫折或冲突情境之中。所以,教育学生正确运用挫折防卫机制,对调整挫折后的心态具有重大的意义。其次,教育学生面对挫折进行自我调适。实际生活中,大多数的挫折都是学生运用自我调适的方法化解的。
具体的方法包括:及时校正不合理的认知态度;冷静分析,以进取态度改善挫折情境;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减轻心理负担;等等。最后,鼓励学生放弃偏见,主动寻求心理咨询。许多学生基于传统偏见,觉得入中学心理咨询室“丢面子”或“有病”。其实“有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最终铸成大错。
三、科学实施挫折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积极开展中学心理咨询工作,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
心理咨询是一项给来访者以心理指导和帮助的专业性服务工作,它给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内心积淤的场所,能有效地消除其心理挫折所带来的焦虑和痛苦,为中学生实现心理发展,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供具体指导。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时间不长,但已经显示出其独特作用,心理咨询是心理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要大力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建立一支具有优良素质的心理咨询工作者队伍,建立系统的可操作的中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问题并矫正。
通过广播、宣传栏、校刊等多种途径宣传心理咨询的性质和作用,解除学生疑虑以主动寻求帮助,开展定时、定点和有专人负责的心理门诊咨询,学校要为门诊咨询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当然,“心病还得心药医”。最好的心理医生就是运用心理学技巧发掘自身心理潜能,解决心理冲突和矛盾,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因此,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自我锤炼的过程,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因此,要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保健,让他们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个性,在生活中保持自信、乐观、坦诚、豁达、坚忍不拔的心理品格。
(二)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教学活动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既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主要渠道。从教学活动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要做到:
1.学校课程设置多元化。增强教材中心理健康知识的含量,将学科知识学习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挫折教育。
2.教育者布置给学生的活动或任务的难度要适度但又不能过度。按照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教学“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给学生任务的难度体现为“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多动脑、多动手,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将这种外在的求知精神逐渐内化为自身坚韧的意志品质,增强他们承受挫折和抵抗挫折的能力。
3.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接受式教学,提倡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的发现式和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
4.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力求做到评价方式多样化,克服答案单一化和标准化。此外,教师面对有挫折情绪反应的学生时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应对挫折和战胜挫折,常用的教育方法有鼓励法、转移法、对比法、宣泄法、补偿法、暗示法等。
(三)教育学生对挫折应对进行自我监控
青少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问题解决的自我监控,同样,青少年在应对挫折和战胜挫折的过程中也存在对挫折的自我监控。自我监控就是青少年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将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它对于个体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③
有关青少年挫折应对自我监控的实验研究认为,挫折应对需要评价挫折源的意义,控制或改变挫折环境,缓解由挫折引起的情绪反应的认知活动和行为,挫折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挫折应对进行自我监控。④青少年在进行挫折应对自我监控训练时,必须首先围绕挫折知识、挫折应对知识的讲解和挫折应对方式以及策略的训练来展开。其次,要训练学生挫折应对的自我监控技能。再次,要加强学生挫折应对的自我监控体验。最后,应组织学生进行挫折应对的自我监控实践训练。实验研究表明,挫折应对的自我监控训练需要经历自我认知—动情晓理—策略导行—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的环节。⑤
(四)联系本地实际开展挫折教育研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挫折教育的方案设计得如何,是否富有成效,这还要将理论纳入到具体实践中去。挫折教育研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为挫折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建议。挫折教育研究一定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校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精心选择课题,精心设计,科学实施,为解决本校开展挫折教育中遇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服务。
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设专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场所,提供儿童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以及开展行之有效的科技发明创造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使他们对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有切身的体验,最终将外在的挫折行为内化为自身稳定的心理健康素质。
注释:
① 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② 张骞,张大均.加强学校挫折教育,健全学生心理素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1).③ 董奇,周勇,陈红兵.自我监控与智力[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④ 向守俊.初中生挫折应对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3).⑤ 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1).
第三篇:浅谈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浅谈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中学生心理承受力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尚未成熟的一面,正是导致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差的内在因素。由于中学生社会阅历浅,认知水平低,生理和心理还处于发育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置可塑阶段,因而辩证思维相对薄弱,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看问题易于片面化、绝对化,加之情绪易起伏,自我调节能力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产生对现实的判断失误,若再缺乏正确的疏导,行为极易被非理性观念所支配,承受力脆弱的一面就表现出来。
学习焦虑是心理障碍表现得最严重的症状。心理学家认为,过度焦虑会使人失去平衡。一次失败体验往往给下一次埋下祸种,经过一次次的恶性循环,又没及时得以改善,那么自卑、厌学、忧虑、无望等情绪便接踵而至。所以应该实施耐挫教育,培养中学生坚强意志。
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除了客观外在的原因之外,和具体个人的性格气质也有很大关系。但性格气质并非完全来自遗传,也靠后天养成。如果所在班级和学校有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经常开展各种有益有趣的活动,作为教师尤其班主任又是这方面的有心人,那么,学生因性格气质差异造成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状况也会逐渐改变的。
第四篇: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初中学生产生挫折心理,一是由于学生个体思想需要和内部动机无法实现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如理想挫折、情感挫折、追求挫折等;二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乃至自然等方面的客观因素造成的,如交往挫折、学习挫折、健康挫折等。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多变迁、高竞争、广信息、新变化,虽然给学生的心理成熟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因素,但同时也使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大增加了。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对挫折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在挫折面前保持乐观自信精神,是适应现代生活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有了一定的体会,供各位同行探讨:
一、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挫折,俗话说就是“碰钉子”。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挫折,但是有挫折是正常的,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 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坎坷,就像晴朗的天空会出现乌云,美丽的草原会跑来狼群,平静的海面会掀起巨浪一样。挫折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它具有不可避免性;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它又是可以控制的;挫折是一所学校,又能教人们学会生活。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才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耐挫折能力。正如《真心英雄》这首歌里所唱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由此可见,要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二、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就是信任自己,就是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自信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自信是一个生命的灵魂,是一种无敌的精神力量。而自信心是一个人重要的心理品质。剖析自信,就是指相信自己可以实现理想,从而树立远大志向;相信自己能取得成功,从而培养踏实的态度;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从而保持乐观的情绪;相信自己可以改正错误,从而具有进取的精神。有了自信才能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勇于拚搏,才能不骄、不躁、不馁。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自信和勤奋是人取得好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学生长大成才的重要心理品质,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需要人们具有这两个重要因素。个人的成长也需要这种自信。在社会激烈竞争中,具有这种自信就更为重要。
可见充满自信的心理是做人与成才的基础,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从小就打好这一 基础。教师保护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教师怎样保护学生自信,培养学生自信心呢?在教学工作中,我认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既然自信是人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又是未来人才的必备条件,所以教师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保护自信,培养自信的实践中,又要十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优势、劣势、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学生情况的教育方法。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这就是尊重学生要以鼓励为主。人,只有当他正确认识自己,才会虚心接受别人的帮助教育。这样做学生才会把握不断进取的主动权,产生自信的内驱力。
三、再次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性格耐受力 一个学生如果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意志、矢志不移的恒心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那么他的抗挫折的能力就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就强。像张海迪、桑兰,因为她们都有积极健全的心理,所以能够身残志更坚。从这个角度上讲,培养一个学生具有积极健全的心理比锻炼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重。
所谓耐受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源于个体的心理韧性。所谓心理韧性是指个体认准一个目标并长期坚持向这一 目标努力。在此过程中,做事不虎头蛇尾,不半途而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某一 学生心理耐受力的高低可关系到他将来的成就与发展,某一 民族学生心理耐受力的强弱则可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那么学生心理的耐受力是从哪里获得的呢?答案只有一个,即只能从挫折中来,在挫折的磨炼中造就学生坚强的性格,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有人曾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间有50%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爱迪生曾经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四、最后要给予学生抗挫折能力发展的氛围和机会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学生所遭受的挫折应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自然来临的,而不是教师预设故意施加的。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挫折的数量和强度。一定数量和一定强度的挫折能使学生增加知识才干,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提高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果超出一定数量、突破一定强度的挫折,教师就要积极介入,因势利导,以增强受挫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恰当地把握挫折教育的适度性。挫折教育对提高学生心理耐受性来说,决不是越难越好,也不是越“苦”越锻炼人。教师和家长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点,设置不同难度的挫折项目,使之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的心理耐受力,又不超过每个学生心理的承受度。同时,挫折的实施还应有一个内在的程序如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设置挫折的程度和频率。
有意识地让学生完成某些艰苦的项目,亲身经受挫折的考验。比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可以推出“中国青年共青团行动——生存与发展行动计划”,把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共青团的主要任务。倡导学生不要做“笼中鸟”,而要学做翱翔蓝天的雄鹰;不要做“温室的花朵”,而要学做野外的松柏。这样,以吃“苦”为核心内容的各种夏令营就会应运而生。这些方式有助于他们意志的磨炼,但是更持久的、有效的方式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进行。比如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做父母的让孩子品尝一点家庭生活的忧愁。在孩子面前谈论一些令父母忧愁的事:柴米油盐的艰难,事业上的烦恼等等。让孩子懂得人生的路是坎坷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上的挫折也是可以战胜的。把学习中的挫折看成是一 个个堡垒,攻破它们,品尝胜利的快乐。
总之,挫折是暂时的,也是永远的,抗挫折能力应该贯穿于一个人成长的始终。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都认为,人们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所谓“吃一 堑,长一智”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学生的健全心理,特别是良好的意志品质也是在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与挫折困难作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校作为一个特定的教育场所,应该更好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第五篇: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调查表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调查表
本调查表采取不记名调查 ,请按本人真实情况进行选择.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遇上令人担心的事,你()
A、无法学习
B、学习照常
C、无法静下心来
3、碰到讨厌的对手,你()
A、无法应付
B、应付自如
C、想办法躲开
4、失败时,你()
A、破罐子破摔
B、使失败变成成功的契机
C、不去想它
5、产生自卑时,你()
A、不想再读书
B、振奋精神地克服困难
C、把自卑藏在心中
6、在重大考试之前是否会坐立不安?()
A.是B.否
7、是否觉得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过高?()
A.是B.否
8、是否对自己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满意?()
A.是B.否
9、认为自己经常受到打击吗?()
A.是B.否
10、遇到不顺心的事时,通常会找谁倾诉?()
A.不找人B.老师C.朋友D.家长E其他
11、受到老师批评时,是否能静下心来认真反思?()
A.是B.否
12、当你认为自己有能力办好一件事别人却否定你时,你是否还会积极的参与其中?()
A.是B.否
13、当他人辱骂你时,你会怎么做?()
A.同样予以还击,再进行报复
B.向老师哭诉
C.当做没听见,不予理睬
14、你觉得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怎么样?()
A.很好B.一般C.不太好D.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