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科学下册 谁的本领大1教学反思 青岛版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电的本领
谁的本领大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以下三点做得较为突出:
1.适时地创设了多个探究情境。
我在充分理解教材基本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逻辑出发,设计了多个活动,为学生创设了“思”的情境,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哪些物体容易让电通过,哪些物体不容易让电通过,各个小组的猜测结果不一致时,教师适时追加为什么?成功地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同时还精心设计了让学生“做”的环境,如,第一个小游戏,组装电路比赛,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还可以为学生自主设计科学实验方案提供帮助。又如,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有了疑问、产生探究的欲望,促进了科学实验地有效进行。
2.恰当地选取了探究材料。
本节课主要是指导学生探究生活的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还容易导电。探究材料我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同时又与学生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物体,如毛线、钥匙、橡皮、硬币、木棒等,学生非常熟悉亲切,自然得心应手,兴趣十足,效果良好。
3.有效地提供了探究方法的指导。
本节课的实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一定难度的。为保证本节课的科学探究活动有条不稳地顺利进行,每个探究活动之前,我都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在学生自主进行自己设计的科学实验之前,为了阻止各种不利因素的出现,我给学生提出了三个注意事项,确保科学探究科学有效地进行。
第二篇:三年级科学下册 谁的本领大1教案 青岛版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电的本领
谁的本领大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经验进行合理推断猜想,做简单的探究性实验,并作实验记录。2.体验与人合作及成功的喜悦,愿意用证据验证假设。
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不容易导电,了解什么是导体.绝缘体,能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二、教学重点:
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了解什么是导体.绝缘体,能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三、教学准备:
简单电路一套(电池、电池盒、灯泡、开关、小灯座各1个,导线3根)、铝片、铜丝、橡皮、铁丝、钥匙、线、瓷勺、泡沫等、碳棒、木条、纸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说咱们班同学非常喜欢上科学课,在科学课你们喜欢做什么? 1生:喜欢做实验。2生:喜欢玩。3生:喜欢讨论。4生:喜欢听老师讲 5生:喜欢做游戏
师: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做几个游戏。
做游戏要注意:1.要分工合作好。2.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3.注意动脑筋,做游戏要有所发现。
(意图:教师给学生提出了游戏规则和要求并不过多,因为本课活动内容较多,可以指导学生如何用好实验材料,不至于学生盲目去做会影响教学进度,这也是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非常有利的,三年级也是实验常规及能力培养的初始阶段,对今后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2.下面我们就进行第一个游戏,“灯泡亮了”。(1)要求桌上的材料,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好,能最先让小灯泡亮起来。
(2)学生连接简单电路
(3)教师评价:现在每个小组都成功地让小灯泡亮起来了,用掌声祝贺我们自己和大家。(4)当我们把铝片连入电路中,小灯炮亮了,说明电能从铝片中流过,我们说铝片能导电。(板书:导电)。
把铝片换成铜丝,大家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再把铜丝换成木条,大家再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
(二)探究活动 活动1:假设猜想
1.导语:看来,有些物体能导电,有些物体不能导电,接下来,我们做第二个游戏,“考一考.猜一猜”。
2.游戏规则:老师这儿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种材料,同学们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先猜一猜。哪些物体会像铝片一样能导电,画“√”表示,哪些不能导电画“○”表示。小组商量一下,把猜想结果记录在左栏内(每组发一张记录单),(后有附表)
(意图:教师对实验报告填写内容较多,延误时间太长,影响上课的质量,以致造成每堂课任务完不成,设计以画“√”表示和画“○”的符号代表要表达的语言,很明显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3.学生猜测.记录
4.学生汇报:找同学说一说你们组的猜测结果。
刚才的结果只是猜测,到底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办法能验证一下吗?(学生说方法)
(意图:猜想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两种物体产生的现象进行预测,猜想到底正确与否,将激发学生对猜想进行探究,为下一步训练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打下铺垫。)
活动2:实验探究
1.导语:现在我们就来进行第三个游戏“做一做”。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2.学生验证:学生验证小组合作好,边验证边做记录,把结果记在右栏内。
3.同学们研究很认真,都有了自己的发现和收获,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4.学生汇报
5.如再有争议,教师可以让学生再重复做一遍,让学生分析问题可能出现在哪里。
6.导语:没关系的,科学家的伟大实验也往往是经过上百上千次的实验才完成的,你们的实验结果与猜测
结果完全一样吗?看来,对于不知道的事情,仅仅靠猜测是不科学的,必须亲自实验。
(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导语设计这一环节,无疑应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一个亮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中间要设计一个连贯上下内容的习惯性导语,这也是评价教师教学 2
素质的一个综合方面,导语的设计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导语设计要紧扣上下环节的内容.学习要求等。二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导语设计成有意义.有价值.有趣味的内容形式。)
活动3:交流探究成果
1.导语: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能根据物体的导电性能分类吗?下面我们做第四个游戏,“说一说”。2.学生说一说分几类?(两类)小组讨论汇报:
1生:一种是电体,一种不是电体。2生:一种是导电体,一种不是导电体。3生:一种是传电物体,一种不是传电物体。4生:一种能导电,一种不能导电。...........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起的名字都很好。我们把铝片.铜丝等能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木片.塑料等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板书:导体.绝缘体)对于同一种物体导电性没有绝对的能与不能,因此,我们说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板书:容易.不容易)
(评:珍视学生的个性化言论,用肯定.尊重与鼓励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尽情张扬,不要认为答案是风马牛不相及,只要意思差不多就可以,小学阶段学生科学的表述并非是非常严谨的。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所在。)指名说说什么是导体.绝缘体?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导体.绝缘体,同学们袋中有好多东西,同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除了这些,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你还知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吗?(学生举例)
活动4:成果升华
1.通过大家举例,我们知道导体、绝缘体,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们准备再做一个游戏,“辩论”游戏,辩一辩导体.绝缘体谁的本领大。
2.指导: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辩论:(1)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假如没有„„生活是什么样子?
3.分组:根据学生认为谁的本领大分成两大组(导体.绝缘体)。4.同组讨论: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5.学生开始辩论。
通过大家激烈的辩论,我们知道,它们的本领都很大,许多地方导体.绝缘体是同时出现,共同为人类服务,可以说,生活中我们人人离不开它们,时刻都离不开它们。
(意图:通过辩论比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学生用自己的观点说出有科学的依据。学 3
生激情昂然,思绪万分,在激烈的争辩中,经过学生的多次讨论实验,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导体和绝缘体都很重要”。这样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空间中,每个学生积极地与人合作,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学习体验,学生在辩论当中表现出来很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包括情感因素的运用,包括举止和支持性信息的使用,这些都给他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三)总结
1.转眼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谈谈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2.这节课除了学会了很多知识外,我们还像科学家一样进行了一次严密的科学探究,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做了“考一考.猜一猜”.“做一做”.“说一说”等游戏。
“考一考”其实就是提出问题(板书:问题)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这节课我们也是这样,猜一猜,在科学研究中,这个环节被称为假设(板书:假设),就是对问题作出判断和猜想。“做一做”就是为验证猜想而做的实验(板书:实验)。
“说一说”其实就是向大家展示,研究的结果,也就是得出结论(板书:结论)。指着板书:问题→假设→实验→结论,这是科学的研究过程。
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是这样严密正规地做了一次探讨,同学们太伟大了,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善于发现问题,用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小小的科学家。
(四)拓展作业
课下,同学们就用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我们周围的物品,哪些地方用导体,哪些地方用绝缘体,想一想人们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篇: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谁的本领大》教案
三年级科学 课题:
13、谁的本领大 学习目的:
1、运用分析的方法了解有关导体和绝缘体,能做简单的探究性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2、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了解什么师导体、绝缘体,能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3、学会用已知只是改善生活,体验与人合作的成功及快乐。学习重点: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学习难点:学会简单设计和创新设计。学习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谈话:每个体现家里都有家用电器,如果这些电器出现一些很小的毛病怎么办?
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修理
使用什么工具呢?(出示工具)
如:钳子、螺丝刀等。
2、观察它们有什么样的特征?(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观察后说出:工具的“把”是木头、塑料、橡胶,“杆”是用铁做成的。
3、为什么这些工具的“把”上有的木制,有的有塑料、橡胶的材料呢?
学生可能提出木头、塑料、橡胶不能传电,而铁能传电„„
4、同学们想出了不少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材料容易导电?什么样的材料不容易导电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探究问题。
那些材料容易导电
那些材料不容易导电
1、引导学生实验观察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材料袋,观察袋里的材料。
2、学生汇报。
3、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出示实验记录表)
4、汇报实验记录结果。
有的材料能导电而有的材料不能导电。(学生分别汇报)
你能给这些材料分别起个名字吗?
(为了方便记忆认识,师生合作给出:导体、绝缘体)
板书:导体、绝缘体
5、师生共同小结:像钉子、铁片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塑料、小纸片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6、认识和区别生活中常见的导体绝缘体。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吗?
(1)水是导体 要说明(绝对纯净的水不是导体)
(2)湿木头是导体
干木头不是导体
人体是导体吗?为什么?
是导体。(学生解释)
三、自由活动
1、你认为导体和绝缘体本领(用途)大,能举例说明吗?
(1)可先在组内交流。
(2)也可提出问题让其他组辩解。
2、小结:
同学们讨论的很认真,分析的也很周到,我们不能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应该充分利用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四、拓展活动。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除了导体和绝缘体,世界上还有一种物质叫半导体。让我们再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继续探究半导体的世界吧!一定会有更多发现。
五、课堂练习
1、填一填
(1)()()()是导体。
(2)干木块、()()是绝缘体。
2、生活中的那些地方(或什么部位)是导体?那些地方是绝缘体?
六、作业设计
1、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
2、说出导体和绝缘体再生活重的应用? 板书设计: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第四篇:三年级科学下册 关节1教学反思 青岛版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关节
在《关节》这一课的教学中,“人体上有哪些关节”“关节的作用”“关节的保健”等问题,许多学生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样便利用有效的提问,揭开关节秘密的欲望,就好比一粒小小的石子,在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荡起了朵朵浪花,将学生的探究激情荡漾开来,踊跃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之中。具体的做法是通过提问“在同学做扣球的动作过程中,他身体中的哪些骨骼在活动”引出找关节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体验活动,认识到关节就是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处,从而进入探究关节的学习活动中。然后,通过提问“关节有什么作用”进入“捆关节”的探究体验活动中,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关节的作用,激发了孩子们保护关节的情感,从而自然而然的进入到对于关节的保健探究环节中。总之,通过本课的有效提问引导孩子们开展关节的探究活动,孩子们认识到了关节,知道了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六大关节的名称和所在位置及其作用;还了解了关节的卫生保健知识,发展了科学探究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探究自己身体的兴趣。
关节人人都有,并且时时处处都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也许因为学生都没有体验过关节受到束缚时的感受,所以他们难以意识到平时可以轻松自如地做各种活动是因为有了关节的协助。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科学,把各种不同的关节固定起来再去做各种事情,通过与平常动作的对比,让学生体验关节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教学条件的局限,在教学时可以考虑借助与人体关节具有相似性的动物的关节来直观呈现观察对象,让学生在直接的触摸、实践中增加对关节的认识。
第五篇:三年级科学下册 蚂蚁1教学反思 青岛版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动物王国
蚂蚁
本课旨在通过对蚂蚁这种大自然存在较多,且学生容易寻找的小动物的观察研究。使学生知道蚂蚁身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训练他们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同时在观察中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互相研讨、争论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分享其研究成果,在互动中学习知识。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了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了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请学生找一找蚂蚁的家,观察一下蚂蚁的生活。
2.用一个谜语导入新课。
3.请同学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对蚂蚁的认识。
4.讨论观察方法,解决观察难题。
5.小组观察蚂蚁,认识蚂蚁外形。
6.蚂蚁与蜗牛和蝗虫的比较。
7.进一步观察蚂蚁。
8.课堂小结,送小蚂蚁回家。
课堂上主要有这样两个问题:
首先,蚂蚁个体比较小,活动能力比较强,学生很难控制住,经常出现让蚂蚁丢失或压死的情况。
其次,要求学生画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时,很多同学都照着书上画,没有遵循客观.真实.科学的原则。必须在课堂中提醒学生。
经过这节课,我发现一个比较矛盾的地方。有些班级,在探究观察小蚂蚁的方法中,我给学生了较多探究空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地.自主地展开讨论和交流,学生在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讨论非常热烈,从他们的汇报来看,他们的确设计出了许许多多观察蚂蚁的方法。但是这样的班级,往往课堂纪律和观察效果不是很好。有些班级,老师传授的比较多,方法也很保守,没有给学生太多的自由,这样的班级课堂纪律和观察效果比较好,但是,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从一定角度来讲,是不可取的。要解决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