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九章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
第九章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
(新增内容)
本章要点
(一)公益慈善事业的法规与政策
(二)志愿服务的法规与政策
一、公益慈善事业的法规与政策
(一)公益慈善的特点
1、自愿性。人们完全自愿地对社会弱势群体无偿救助,从事慈善活动不是被强迫的。不是一个强制的过程。
2、大众性(社会性)
慈善事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产物。公益慈善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有组织、有规模的民间社会救济行为,是一项人人可参与的事业,中国慈善领域出现了平民慈善、富豪慈善、企业慈善交相辉映的局面。
3、公益性
公益的一般含义是公共利益,即一个社会中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公益性是现代社会慈善事业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属性。
(二)公益慈善的领域
继续重视传统型的慈善活动,如就住在海、救济贫困、安老助残等;乏味拓展至助残、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如慈善教育、支教助学、慈善医疗等。从形式上来看,既有传统的自愿捐赠资产,也有新兴饿志愿慈善服务。
二、公益慈善组织
(一)公益慈善组织的特点
1、非营利性:慈善组织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是价值观或利益聚合,作为公共财富的生产者为服务对象
提供服务。
2、公益性:公益组织提供的服务具有惠及公众的性质,取之于社会公众用之于社会公众。
(二)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的主要类型
1、慈善基金会。
2、非盈利社会团体。
3、草根慈善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
(三)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的发展1、1993年1月,中国出现第一家地方性慈善组织——吉林省慈善总会。
2、1993年10月,《红十字会法》正式颁布施行,这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为慈善机构制定的全国性法律。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了第一批公益基金会,通过募捐,兴办慈善事业。
4、2005年,民政部在《关于促进慈善类民间组织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规定:
(1)培育发展慈善类民间组织的方针。(2)鼓励慈善类民间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3)鼓励慈善民间组织开展活动,加强人才培训(4)规范和监督慈善类民间组织的行为。
三、公益事业捐赠的主要规定
(一)公益事业捐赠的原则
1、平等原则
2、自愿无偿原则
3、公益原则
4、合法与符合社会公德
5、国家鼓励公益事业捐赠
(二)公益事业捐赠人和受赠人的权利和义务
1、捐赠人的权利和义务
《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捐赠人包括境内外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捐赠人权利:
(1)选择受赠人的权利。(2)捐赠的决定权。(3)捐赠留名权。
(4)捐赠人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捐赠人义务:
(1)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
(2)捐赠人应当依法履行捐赠协议,按照捐赠协议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将捐赠财产转移给受赠人。(3)捐赠人捐赠财产兴建公益事业工程项目,应当与受赠人订立捐赠协议,对工程项目的资金、建设、管理和使用作出规定。
(4)捐赠人的公益事业工程项目由受赠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u审批手续,并组织施工或者由受赠人和捐赠人共同组织施工。
2、受赠人的权利和义务 受赠人有如下权利:
(1)受赠人依法接受捐赠。
(2)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受赠人时,可以将受赠财产转交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公益性非盈利的事业单位。受赠人有如下义务:
(1)捐赠的公益事业工程项目竣工后,受赠单
位应当将工程建设,建设资金的使用和工程质量验收情况向捐赠人通报。
(2)受赠人接受捐赠后,应当向捐赠人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据,将受赠财产登记造册,妥善保管。(3)对于捐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的,受赠人应当如实答复。
(4)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财产的用途。
(5)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的监督。
(三)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
1、捐赠财产登记造册
2、合法有效使用捐赠财产
3、健全捐赠财产的管理
4、公开使用捐赠财产,接受监督
(四)对捐赠人的优惠措施
1、对企业捐赠的优惠措施
2、对个人捐赠的优惠措施
3、对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优惠措施
4、对境外捐赠的优惠措施
5、对捐赠的工作项目的优惠措施
(五)救灾捐助管理的主要内容
1、救灾捐赠受赠人的类型
第一类是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及其委托的社会捐助接受机构;
第二类是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认定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性民间组织;
第三类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组织。
2、组织救灾捐赠与募捐
(1)民政部门可以根据灾情组织开展跨省或者全国性救灾捐赠活动,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按照部署组织实施;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救灾捐赠活动。(2)救灾募捐主体是指在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登记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募基金会。
(3)开展义演、义赛、义卖等大型救灾捐赠和募捐活动,举办单位应当在活动结束后30日内,报当地民政部门备案。
3、接受救灾捐赠
(1)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接受救灾捐赠款物,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指定社会捐助接收机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性民间组织组织实施。
(2)救灾捐赠受赠人应当向社会公布其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银行账号等。
(3)救灾捐赠受赠人接受捐赠款物时,应当确认银行票据,当面点清现金,验收物资。
4、境外救灾捐赠
民政部负责对境外通报灾情,表明接受境外救灾捐赠的态度,确定受援区域。
5、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和使用
(1)救灾捐赠人应当对救灾捐赠款指定账户,专项管理,并对救灾捐赠物资建立分类登记表册。(2)在民政部组织开展的跨省或者全国性救灾捐赠活动中,民政部可以统一分配、调拨全国救灾捐赠款物。
(3)发放救灾捐赠款物时,应当坚持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等程序,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手续完备、并向社会公布。(4)对灾区不适用的境内救灾捐赠物资,经捐赠
人书面同意,报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变卖。
(5)可重复使用的救灾捐赠物资,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回收、妥善保管,作为地方救灾物资储备。
(6)接受的救灾捐赠款物,受赠人应当严格按照适用范围,在本年度内分配使用,不得滞留。(7)救灾捐赠款物的接受及分配,使用情况应当按照民政部规定的统计标准进行统计,并接受审计、检查等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8)各级民政部门在组织救灾捐赠工作中,不得从捐赠中列支费用。
四、彩票与公益事业的发展
(一)彩票的发行、销售
1、彩票的发行:国务院特许发行福利彩票、体育彩票。
彩票品种的审批程序。彩票发行机构申请开设、停止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的具体品种或者申请变更彩票品种审批事项的,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的程序报财政部门批准。
彩票销售。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可以委托单位、个人代理销售彩票。
2、彩票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民政部、体育行政部门依法设立的福利彩票发行机构、体育彩票发行机构,分别负责各国的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发行和组织销售工作。
3、彩票监督管理工作
财政部负责全国的彩票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需与的彩票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各级公安机关和县级以上工商行政
管理机关,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查处非法彩票,维护彩票市场秩序。
(二)彩票公益金
1、彩票公益金的比例
2002年1月1日起,彩票发行资金构成比例调整为:返奖比例不得低于50%,发行费用比例不得高于15%,彩票公益金比例不得低于35%。
2、彩票公益金的管理
《彩票管理条例》规定,彩票公益金按政府性基金管理办法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不得用于平衡一般预算。
3、彩票公益金的分配与使用
彩票公益金按50:50的比例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分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彩票机构上缴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
(三)彩票对公益事业的促进
1、国家发行彩票是筹措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
2、国家发行彩票为人们提供了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平台
第二节 志愿服务的法规与政策
(4)志愿服务的特点
1、自愿性
2、非营利性
3、无偿性
(5)我国志愿服务的主要规定
(一)我国志愿服务的规范性文件类型
1、宪法中的有关规定
2、法律中的有关规定
3、党和政府的政策性文件
4、社会团体规范性文件
5、地方规范性文件
(二)我国志愿服务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内容
1、志愿服务的范围:涉及教育、科技、文化、环境保护以及大型社会活动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领域。
2、志愿者组织的职责:
(1)建立健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各项措施和制度。
(2)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考核和表彰等管理工作。
(3)制定志愿服务计划、协调、组织实施志愿服务。
(4)维护和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5)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6)志愿服务活动资金、物资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7)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宣传、合作与交流。
3、志愿者组织的招募
招募志愿者可以分为自行招募、联合招募、委托招募、组织招募、社会公开招募、海外招募等。遵循公开原则。
4、志愿者的权利
(1)志愿加入或退出志愿者组织。(2)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方面的权利。
(3)获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真实、准确、完整信息。
(4)参与志愿组织的管理,对其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进行监督;可以要求志愿者组织出具志愿服务证明。
(5)参加志愿服务的保障。
(6)志愿者的个人信息未经志愿者本人同意不得公开;有困难时优先得到志愿服务。(7)志愿者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5、志愿者的义务
(1)遵守志愿者组织的章程和制度
(2)履行志愿服务承诺,完成参加的志愿服务工作。
(3)维护志愿者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4)尊重志愿服务对象,不得损害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5)不得向志愿服务对象索取或者变相索取报酬。(6)不得以志愿者身份从事营利性活动或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
(7)参加志愿服务所需的教育和培训。(8)按照规定佩戴和使用志愿服务标识。(9)不能继续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时,提前告知志愿服务组织。
6、志愿服务协议的签订
志愿服务协议作为明确志愿者组织、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对象之间的文件,是伴随着志愿服务规范化进程而产生的。
7、适当与安全开展志愿服务
8、志愿服务的激励表彰机制
9、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
10、法律责任
第二篇: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
第五章 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
第一节
婚姻家庭关系的法规与政策
一、关于结婚的法律规定
(一)结婚条件的规定:
1、结婚的必备条件: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
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我国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结婚的必备条件
2、结婚的禁止条件: 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包括:兄弟姐妹;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伯、叔、姑、舅、姨;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
禁止患有一定疾病的人结婚
(二)结婚的程序
1、婚姻登记机关
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机关是县级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婚姻登记机关的管辖范围,原则上以当事人的户籍为依据,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2、婚姻登记程序
(1)申请:申请时出具材料:户口簿、身份证、本任无配偶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2)审查
(3)决定:不予以登记的五种情况(违背结婚的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
二、家庭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定
(一)夫妻关系
1、夫妻人身关系
夫妻的姓名权: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夫妻的人身自由权 夫妻的住所决定权 夫妻的计划生育义务
2、夫妻财产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1)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所有权
夫妻财产制包括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两种。约定财产制的法律效益优于法定财产制,我国家庭以法定财产制为主。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工资、奖金; 生产、经营的收益; 知识产权收益;
继承与赠与所得的财产。(2)夫妻相互扶养的义务 经济上供养,生活上扶助。(3)夫妻相互继承权
婚姻关系的合法存在是夫妻继承权的先决条件,也是法律确认夫妻继承权的依据; 夫妻互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夫妻继承权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不能相混淆。(二)父母子女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保护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4、父母子女之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子女和父母互为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相互享有继承权。这里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形成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三)祖孙、兄弟姐妹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1、祖孙关系: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租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2、兄弟姐妹关系: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抚养的义务。由兄、姐抚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抚养的义务。
三、离婚的条件和程序
登记离婚和诉讼离婚双轨制
(一)登记离婚
1、登记离婚的条件
双方自愿离婚;双方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
2、登记离婚的程序
(1)申请
须持有效证件和证明: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本人的结婚证
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
(2)审查
(3)决定
(二)诉讼离婚
是指夫妻双方对离婚或离婚后子女抚养或财产分割等问题不能达成协议,由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人民法院裁决的一种离婚制度。
1、诉讼离婚的法定理由(1)“感情确已破裂”
(2)感情确已破裂的例示性规定
有下列情形,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重婚或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
2、诉讼离婚的程序(1)调解(2)判决
3、诉讼离婚的特别规定
(1)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的,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除外。
(2)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四、离婚的法律后果
(一)离婚对夫妻的法律后果
1、离婚在夫妻身份关系上的后果(1)夫妻身份消失
(2)相互抚养的权利义务终止(3)夫妻继承权丧失
2、离婚在夫妻财产关系上的后果
(1)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男女平等;
二是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三是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
四是照顾无过错一方;
五是有利于生产和方便生活;
六是尊重当事人意愿。
(2)夫妻对外债务的清偿
(3)离婚家务补偿
离婚时的家务补偿制度仅适用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采取分别财产的当事人,请求补偿的一方应是在家务劳动中付出较多义务的一方。
(4)离婚经济帮助
(5)离婚损害赔偿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重婚;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二)离婚对子女的法律后果
1、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子女。
2、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1)抚养归属(2)子女抚养费的负担
3、离婚后的探望权问题
五、婚姻家庭救助措施的规定
(一)婚姻家庭救助措施的含义
指有关组织对遭受家庭成员非法侵害的受害人提供各种援救、帮助的手段及办法。
(二)婚姻家庭救助措施的种类
1、劝阻
劝说行为人停止侵害家庭成员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劝说无效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行为人的侵害行为,及时解救受害人。
2、调解
调解时应注意:调解应基于当事人的请求,不得强制调解;调解应当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3、制止
第二节 收养关系的法规与政策
一、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和程序
(一)一般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
1、被收养人的条件:
下列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丧失父母的孤儿;
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送养人的条件
孤儿的监护人;社会福利机构;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2、不得作为送养人:
①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将其送养,但父母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除外;
②在送养未成年人的孤儿时,监护人必须事先征得对其有抚养义务的其他近亲属的同意;
③在配偶一方死亡时,死亡方的父母要求行使优先抚养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女的权利的,生存方不得将该未成年子女送养。
3、收养人的条件
没有子女
有抚养教育被收养的能力
为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年满30周岁
其他规定:
规定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
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
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4、必须有成立收养关系的合意
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样,必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二)收养关系成立的程序
办理收养登记——收养关系成立的必经程序
收养协议和收养公证——非必经程序,取决于当事人意愿
1、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
2、办理收养登记的程序
申请
审查
登记
(三)收养关系成立的法律效力
1、收养的拟制效力
(1)对养父母与养子女的拟制效力: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2)对养子女与养父母近亲属的拟制效力:收养关系成立后,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规定。
2、收养的解消效力(自然血亲关系不改变)(1)对养子女与生父母的解消效力(2)对养子女与生父母的近亲属的解消效力
二、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和程序
(一)行政程序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和程序
1、解除的条件
(1)养子女成年前,协议解除收养须得收养人、送养人同意。养子女满10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2)养子女成年后,协议解除收养须得收养人、送养人同意。此外,当事人之间对与解除收养有关的财产和生活等问题达成协议。
2、解除的程序 申请→审查→登记
(二)诉讼程序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和程序
1、解除的条件
(1)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侵害未成年人被收养的合法权益。(2)养父母与成年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
2、解除的程序
提起解除收养关系的民事诉讼→调解→依法判决(调解无效)
三、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律后果
(一)解除收养关系对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的法律后果
1、养子女与养父母关系终止
2、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终止
(二)对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的法律后果
1、未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权利义务关系的自动恢复
2、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权利义务关系的协商恢复
(三)解除收养关系后的补偿
1、成年养子女对养父母给付生活费和经济补偿
2、生父母对养父母的经济补偿
第三节 私有财产继承法规与政策
一、法定继承的法律规定
(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
范围: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女婿。
特别点:孙子女、外孙子女不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但是他们可以通过代位继承方式,取得其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遗产。
顺序: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丧偶儿媳、女婿对公婆、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
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
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应继份均等原则
2、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应继份不均等原则(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人的继承人的照顾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的继承规定(3)对不尽抚养义务的继承人的继承规定
3、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不均分遗产的原则
二、遗嘱继承
(一)遗嘱设立
1、遗嘱继承的内容
指定继承人或受遗赠人
明确遗产的名称、数量,指定遗产的分配方法和份额。规定立遗嘱人对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的附加义务。指定补充继承人 指定遗嘱执行人
2、遗嘱的形式
公证遗嘱:遗嘱人生前订立并经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是证明遗嘱人处分财产的意思表示中最有力、最可靠的遗嘱形式。
自书遗嘱:立遗嘱人亲笔书写的遗嘱。自书遗嘱由遗嘱具有订立方便、不易伪造、不需要见证人的特点,是最常见的遗嘱方式。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自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由遗嘱人口授他人代为书写的遗嘱。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录音遗嘱:由遗嘱人口述,经录音、录像磁带录制而设立的遗嘱。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机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二)遗嘱的法律效力
1、遗嘱的有效:指遗嘱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能够产生法律效力。(1)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有遗嘱能力。(2)遗嘱是立遗嘱人真实、自愿的意思表示。
11(3)遗嘱内容合法。(4)遗嘱符合法定形式。
2、遗嘱的无效
(1)无遗嘱能力的人所立遗嘱(2)受胁迫、欺诈所立的遗嘱(3)伪造的遗嘱(4)被篡改的遗嘱
(5)遗嘱没有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份额,对应当保留的必要份额的处分无效。
(6)遗嘱人处分不属于自己财产的部分内容无效。
三、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的主要规定
(一)遗赠
遗赠是指公民以遗嘱的方式将其拥有的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之外的公民,并于立遗嘱人死亡后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
遗赠生效的条件
1、遗赠人须有遗嘱能力,为完全民事行为人。
2、遗赠人不能侵犯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3、受赠人没有丧失受遗赠权。(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丧失继承权:①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②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③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④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4、受遗赠人后于遗赠人死亡,先于死亡的,按法定继承办理。
5、遗赠的标的在遗赠人死亡时客观存在且有执行可能。
(二)遗赠扶养协议
遗赠扶养协议是指遗赠人(受扶养者)与扶养人签订的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将自己的财产于死后赠与扶养人的协议。
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
(1)遗赠扶养协议具有优先适用的法律效力。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优先于遗嘱。
(2)遗赠扶养协议的内部效力
四、遗产的处理
(一)继承的开始: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继承开始时间的认定:
(1)自然死亡,自然人是在医院死亡的,应以死亡证上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医院证明的,以户籍簿上登记的死亡时间为准。
(2)宣告死亡:公民下落不明满4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利害关系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
(二)继承的接受和放弃
(1)接受的方式:书面、口头、或者默示方式。
(2)放弃的方式:原则上采用书面形式向其他继承人表示;采用口头方式表示放弃继承,本人承认,或者有其他充分证据证明的,也应当认定其有效。
继承接受和放弃的效力:
(1)继承人接受或放弃继承后,原则上不得撤销该意思。(遗产处理前,反悔,人民法院决定;遗产处理后,不予承认。
(2)继承接受和放弃的效力要追溯到继承开始之时。
(三)遗产的分割:继承开始后,各个继承人之间依法分配遗产,使遗产归转各继承人
所有的法律行为。
原则:(1)分割自由的原则
(2)保留胎儿继承份额的原则
(3)尊重被继承人意愿的原则
(4)互谅互让、协商分割的原则
(5)兼顾被继承人的具体情况和发挥遗产效用的原则
方式:依被继承人的指示分割
共同继承人协商分割
人民法院裁判分割
第三篇:浅谈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法律法规现状
浅谈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法律法规现状
摘要:近几年,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不断升温,但由于公益慈善事业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我国慈善立法滞后已经制约了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增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正确处理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 促进慈善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关键词:慈善事业;法律制度;慈善组织;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广大人民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不断加强,公益慈善一词在我国不断升温,特别是在5·12大地震和玉树地震受灾严重之后,社会各界的慈善捐赠不断增多,各种不同类型的慈善组织也不断涌现,慈善这一观念也开始在大众群体中得到普及。但是,伴随着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违反社会公益道德的事件,例如明星“诈捐门”以及吵得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这些事件出现以后,公众对慈善捐赠和相关公益事业的热忱度骤然下降,慈善事业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的质疑。当遇到这些慈善事业中出现的问题之后,我国对其的应对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而慈善事业的继续发展非常需要法律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尤其是我国的慈善事业还处在初级的起步阶段,虽然慈善的立法工作早已提上了国务院的工作日程,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慈善法来对慈善事业进行规范,在法制范围内对慈善事业各方面进行规制的主要是一些零散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法律体系。
“慈”本意是爱,正所谓“慈为爱之深也”;“善”本意是吉祥、美好,后来演化成亲善、友爱。对于“慈善”在我国学术界还没有确切的法律定义,中华慈善总会的创始人崔乃夫曾经对慈善下定义:慈善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慈善乃是怀有人类最基础的关怀之情,不图私利的对他人以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和关怀。而慈善事业通常是指社会公众建立在自愿基础上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爱心救助行为,它通过第三方——以慈善机构为代表的社会中坚力量,根据特定的弱势群体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它是在传统分配制度基础上再进行的一次分配,即所谓第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基于市场的分配;第二次分配是基于税收和财政的分配;慈善事业则是第三次分配。第三次分配把财富从高度集中流向高度稀缺,从富裕流向贫穷,是对财富的再一次平衡。如果说第二次分配是第一次分配的补充,即政府弥补市场之不足,那么第三次分配则是第二次分配的补充,即民间捐赠弥补政府之不足。慈善事业作为社会化的公益事业,能够解决许多政府难以顾及的问题,对社会困难群体和边缘群体给予慈善援助,无疑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然而,慈善事业和其他事业一样,需有法律的促进和保障,而我国现行法律并不完善,因而阻碍了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的相关法规分为四个类型:
第一,法律。我国最基本的与慈善相关的法律,以1999年制定的《公益事业捐赠法》及1993年制定的《红十字会法》为代表。前者主要是对作为慈善机构的代表之一,红十字会组织、标识、经费财产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在第十一条明确了红十字会这一慈善机构的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后者主要是对慈善机构筹集的资金进行法律规定,主要涉及捐赠人和慈善组织这一对法律关系主体,规定了捐赠和受赠、捐赠财产管理和使用及法律责任,目的是为了促进与鼓励捐赠行为,保护捐赠资金的正常运转。此外,还有一些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慈善事业的条文,但是有些条款的规定与公益事业等捐助主体有关,例如《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对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资格,做了具体的规定。
第二,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基金会管理办法》和《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了基金会的登记管理办法以及基金会如何运作,如何募集、使用资金;在《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对社会团体及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作了规定,但是总体上看,在行政法规层次上,这些规定主要是原则性规范。
第三,部门法规。这类法规,主要针对各部门特殊情形而制定的与各部门、各地方相适应的慈善法规。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行政机构都制定了相关的慈善法规。例如国务院职能部门颁布的许多部门规章,这些规章主要是针对各个不同的慈善事业主体的捐赠行为,以及在捐赠物品的运送过程中涉及的税收作了规定,民政部颁布的《社会福利性募捐义演管理暂行办法》、《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发布的《扶灾、慈善性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收暂行办法》等等。
第四,地方性法规。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以各地方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相应的制定了不同的地方法规,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实施办法,例如《江苏省实施(红十字会)办法》、《江苏省华侨捐赠条例》;《上海市红十字条例》、《上海市华侨捐赠条例》;《广东省基金会管理条例》、《广东省社会救济条例》等等。
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对规范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规范和促进作用,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有关慈善事业的法律制度仍滞后于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在现实中慈善事业法律法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差。这已成为制约慈善事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慈善法律体系不完善,不足以规范和保障慈善事业的发展
近几年出现的问题表明,我国的慈善事业出现问题时无法对其作出及时的应对和处理,有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综观上述的一些法律法规可以发现,我国现行的慈善立法层次都比较低,还没有制定出用于鼓励和规范慈善事业运行和发展的综合性、完整性、系统性的《慈善法》等基本法律。另外,目前我国尚没有针对性、特定性的专门规范慈善组织的法律法规,包括对慈善组织的性质定位、慈善事业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及机构的活动领域等方面, 都缺乏完善、系统的法规规范。而地方性法规一方面它的效力层级太低,另一方面地域性特点突出,不适于普及。因此他们也难于对整个慈善事业和所涉及的社会关系进行全面的调整,制约了慈善行业社会环境的整体改善。总之, 我国非常缺乏慈善事业的基本法律, 慈善组织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和救助项目都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 慈善活动难以规范和统一。
(二)法律对慈善组织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完善,慈善组织准入标准过高 以1994 年4 月中华慈善总会合法成立为标志,中国慈善事业的参与主体可以分为三类组织:一是专门的慈善机构,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华慈善总会以及省级、县级、乡级的多级别的慈善会。二是国际性的人道主义组织,如从事人道主义求助事业的红十字会。三是其他参与慈善活动的非营利性公益社会团体,包括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1984 年3 月成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1988 年3 月成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1989 年3 月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1994 年12 月成立),以及一些宗教团体和工会妇联组织等。在这三类组织中有关的立法却不多,而作为目前高层级的法律《红十字会法》和《公益事业捐赠法》仅仅涉及了一部分参与主体,对于专门的慈善机构的法律主体地位并没有作规定。虽然《公益事业捐赠法》涉及到慈善组织,但并未对其下定义,也没有给予独立法人的法律地位,甚至在设立基金会时,还需要出具业务主管单位的规定,这就说明慈善组织没有作为一个独立法人,在管理基金的运作必然会受制于主管单位,不能完全自主的分配基金,不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壮大。只有《红十字会法》对于中国红十字会这种特殊的慈善组织给予了社会团体法人的法律地位。
另外《基金会管理条例》中对基金会这一慈善组织形式做了详尽的规范,包括对其进行定义和规定基金会的准入标准等。但是从他对基金会这一慈善组织的规定来看,不难发现我国现在的慈善基金会的准入门槛太高,并且本身的性质难以定位。《基金会管理条例》第八条是对慈善基金会的准入标准进行规定:全国性公墓基金会的全是基金不低于800万元,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非公墓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原始基金必须到账货币基金。从这一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对慈善基金会的准入要求是很高的,注册所需的资金数目太大且需必须到账的货币基金,这就使得很多有着慈善热情的组织和个人没有能力来注册基金会,也就使进行慈善活动的积极性大大减小。
(三)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慈善捐助实际减免率过低, 执行标准不一, 影响了企业和民众捐赠的积极性
根据我国现行新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在利润总额12% 以内的部分,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这说明我国政府在税收方面加大了对发展慈善事业的支持, 利于企业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身于公益事业,实现多捐少扣,但是在目前我国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尚处于初级阶段、慈善捐赠积极性普遍不高的情形下, 12% 的捐赠免税比例所体现的支持力度还是不够高。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财政部下文确定了几个公益组织接受企业捐款,捐款企业可以享受免税政策,这个政策仍然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不是所有的公益团体都可以享受这一政策。并且目前给予慈善机构捐赠全额免税的,仅限于中华慈善总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等五家慈善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大多数中小慈善机构和公众的捐助热情。另外,在个人捐赠方面,法律有明文规定,个人在进行捐款后,可以申请对于捐款金额部分免除或者退回个人所得税,这一点往往被广大群众所忽略。而且,很多人捐款之后没有申请免税, 除了有不了解税法的原因之外, 也有因申请免税手续繁琐而放弃的,申请退税和免税的手续过于繁杂,在某种程度也阻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四)政府管理和监督慈善组织的机制存在问题, 影响了善款的募集和使用效果 现有法律法规在规范慈善组织行为的的基础上, 对于慈善组织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方面有很多缺陷, 影响了慈善组织的发展, 限制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政府在慈善组织的管理方面制约过多, 抑制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 所有慈善机构都必须有上级主管单位, 而主管单位必须是政府及其授权的组织。主管单位拥有干涉慈善机构的权利, 其中包括负责人的推荐和任免, 大型的慈善机构理事会通常由官员或者退休官员主导。这种格局导致了慈善组织具有了“准政府”的性质。使有些慈善组织形同虚设或成“二政府”,削弱了慈善组织的自治性。很多的民间组织由于找不到业务主管部门, 不得不采用企业注册登记的办法, 使这些非营利性的组织得像营利性企业一样纳同样的税, 影响了慈善组织的发展。
第二, 政府对慈善组织的监督不力, 慈善组织在募集善款和使用善款方面出现随意性, 造成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缺失和募集善款有限, 影响了慈善组织社会救助责任的实现。我国筹集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严重依赖由政府组织的以社会动员式的集中募捐活动,借助电视、网络等媒体向公众传播消息。这种模式是以公众基于对政府组织的信任为基础,而一些基金会的从业人员在缺乏必要的监督时,没有将钱真正用于慈善事业,由此造成违规使用善款、最终救助效果不明显、慈善组织公信力弱、募集善款有限等后果也就不奇怪了。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完善我国慈善事业法律制度的立法对策:
(一)提高慈善立法的层级, 制定系统规范的慈善事业基本法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滞后, 根本的原因不在于经济发展的落后和慈善资源的不足, 而在于法制的欠完备影响了慈善机构的发育与成长。要营造真正有利于全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环境,就要尽快制定全国性的慈善基本法。这部慈善事业基本法应当把整个社会的慈善行为都囊括在内, 但又不缺少其系统性、指导性、纲领性。因此, 为了使慈善事业进一步社会化、专业化, 此法的基本内容除了规定其基本任务和原则以外,还应当包括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慈善工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慈善组织的进入和活动制度、促进单位,企业和个人参与捐助的积极性、增设制定解决慈善纠纷和犯罪的规定等等
(二)明确慈善主体的法律地位,给予慈善机构以独立法人地位。
慈善事业是建立在社会捐赠基础之上的民营社会性救助事业。我国慈善事业基本法调整的对象应为独立的民间慈善组织,因此应取消慈善机构的登记注册要挂靠一个业务主管单位的规定,对慈善机构的性质、使命、运作和管理模式应作出明确规定。
(三)进一步提高慈善捐助税前免税率,确立完善慈善捐赠激励机制
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捐款。扩大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慈善公益组织的数量,使更多的慈善组织,享受捐赠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的优惠待遇,提升企业慈善捐赠免税率。在个人捐赠方面,修改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减免规定,重新规定一个比值,如果个人应缴纳的所得额低于这个比值,则在应缴纳税收总额中扣除已捐赠的金额;如果个人所应缴纳的所得额超过这个比值,则在个人应缴纳的所得额中扣除这个比值的金额,实现越多捐款越少收税,另外,还应简化免退税申请的程序,提高个人慈善捐赠的积极性。并立法设定多种渠道、方式来激励和奖励为慈善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奖励方式有物质上的, 也可有精神、名誉上的, 奖励机制必须制度化、规范化。表彰和鼓励个人和机构的善举, 发挥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模范表率作用。2011年7月1日起,全新的《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我国的捐赠开始逐渐步入规范的操作流程。
另外,学习美国,鼓励富人开办基金会,将基金用于贫困群体、教育和文化事业,对于受助群体赋予一种法律义务,即在他们将来有能力偿还受助金额时,即时偿还,同时使他们树立一种慈善捐助意识,以便帮助社会上的其他弱势群体。把富人的捐赠行为看作对社会的贡献,在评价企业的实力时,引入社会贡献率的概念,作为评价企业的潜在和内在价值的一个因素,以此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公众认可度。
(四)正确处理好政府与慈善机构之间的关系
慈善机构不能是政府的附属物, 慈善机构与政府的关系应由法律规定。“政府的角色就应该是一个支持者、扶持者、监督者, 而不是领导者、管理者, 应该是伙伴关系, 是互利互助的关系。”因此在立法时要明确限定政府的权力,例如取消基金会的成立需要出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定。政府应转换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逐渐淡出捐助的主体市场,而主要担负起监督、检查、评估等职能,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让慈善机构合法提取运行成本, 使社会参与慈善的法律环境得到改善;要建立全国性慈善信息统计制度, 对慈善捐赠进行确认、登记、分类、汇总, 这是衡量慈善事业发展水平、规范慈善事业发展所必须的。
在经历了郭美美事件对我国慈善事业领域的大震荡之后,完善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显得愈发重要,加快慈善事业的立法, 在我国不仅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性, 而且具有紧迫性,希望我国能尽快出台一部完整,综合,全面的公益事业基本法,来规范和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 1]赵倩.论我国现有慈善法律制度的几大缺陷[ J].法制与社会,2007(10)[ 5]张娅茜.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制进路与优化[ J].求索, 2010(3)[5]王云斌.建构慈善事业法律体系[J].社会福利,2010,(6).孙高辉.浅论中国慈善事业法律制度的缺陷和对策,法学研究,2011 陈发云.真的需要你,但是不容易——中国慈善业法制环境探.中国律师.2005.12期.
[ 1] 李培林.慈善事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1).[ 5] 吴兴国.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之立法选择[ J].中国民政, 2005, 10.[ 6] 李慎波.慈善立法: 中国慈善事业的现实路径[ N].法制早报, 2005-07-17.[ 7] 钱飞鸣.慈善事业需要制度培育[ N].深圳商报, 2006-07-13.[ 9] 孙萍, 吕志娟.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J].中州学刊, 2006,(2)[ 10] 葛道顺.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5,(1)
第四篇:我国优抚安置法规与政策
我国优抚安置政策法规
知识要点:
抚恤优待对象的认定
死亡抚恤的规定
残疾抚恤的规定
优待的具体内容
二、退伍军人安置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
安置——指对特定对象或生产、生活有困难者的扶持、帮助或就业安排。安置部门——民政部。
(一)享受退伍义务兵安置待遇的人员范围及安置形式
1、享受退伍兵安置待遇的人员范围
士兵包括义务兵和志愿兵。
义务兵役制士兵称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2年。
志愿兵役制士兵称士官,服役期限可长可短。
退伍义务兵: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下列人员:
(1)服现役期满(包括超期服役)退出现役的。
(2)服役期未满,因下列原因之一,经部队师级以上机关批准提 前推出现役的:
①因战、因公负伤(包括因病)致残,部队发给《革命伤残军人 抚恤金证》的。
②经驻军医院证明,患病基本治愈,但不适宜在部队继续服现役 以及精神病治疗半年未愈的。
③部队编制员额缩减,需要退出现役的。
④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经家庭所在地的县、市、市辖区民政部门 和人民武装部证明,需要退出现役的。
⑤国家建设需要调出部队的。
2、退伍义务兵的安置形式(4种)
退伍义务兵安置工作的原则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
退伍义务兵安置工作的方针——妥善安置、各得其所。四种退伍义务兵的安置形式
——农村退伍兵、城镇退伍兵、伤残退伍兵。(1)对家庭居农村的退伍义务兵安置。
安置对象:原是农业户口的退伍义务兵。
安置机构:当地退伍军人安置机构。
安置规定:①住房。对确无住房或者严重缺房而自建和靠集体帮助又确有困难的,应 当按照国家规定安排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和经费帮助解决。②工作。A: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二等功)以上的,应当安排工作。B:对有一定专长,应当向有关部门推荐录用。
C:各用人单位向农村招收工人时,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录取 退伍义务兵。对在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超期服役的退伍义务兵和 女性退伍义务兵,应当给予适当照顾。③教育。A:义务兵入伍前原是学校(含中等专业学校和技术学校)未毕 业的学生,退伍后要求继续学习而本人又符合学习条件的,在年龄 伤可适当放宽,原学校应在他们退伍后的下一学期准予复学。如果 原学校已经撤消、合并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在原学校复学确有困难,可以由本人或者原学校申请县、市以上教育部门另行安排他们到相 应的学校学习。B:退伍义务兵报考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在与其他考生同 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对家居城镇的退伍义务兵安置。
安置对象:原是城镇户口的退伍义务兵,服役前没有参加工作的
安置方式: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实行按系统分配任务、包干安
置办法,各接收单位必须妥善安排。
安置规定:①每年退伍义务兵回到原征集地前,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下 达预分劳动指标,退伍义务兵回到原征集地后先安置,待国家下达 后统一结算。②在部队获得大军区(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的荣誉称号和荣 立二等功(含二等功)以上的,安排工作时,应优先照顾本人志愿。③在部队荣立三等功和超期限服役的,安排工作时,在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应当照顾本人。⑤义务兵入伍前原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正式职 工,退伍后原则上回原单位复工复职。对因残、因病不能坚持八小 时工作的,原工作单位应当按照对具有同样情况的一般工作人员的 安排原则予以妥善安置。退伍义务兵原工作单位已撤消或合并的,由上一级机关或合并后的单位负责安置。在具体工作里,一般由当 地人民政府与其他退伍义务兵一并安置。⑥入伍前是在校未毕业学生的,退伍后允许复学;报考大中院校 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对退出现役的伤残退伍义务兵的安置。
安置对象:因战、因公致残的二等、三等革命伤残军人。
安置规定:
①原是城市户口的:由原征集地的退伍军人安置机构安排力 ②原是农业户口的:原征集地区有条件的,可以在企业、事业单 位安排适当工作;不能安排的,按照规定增发伤残抚恤金,保障 他们的生活。
(4)对在服役期间患有各种疾病的退伍义务兵的安置。① 精神病患者:视病情轻重,送地方医院收容治疗或者回家休 养,所需医疗和生活费用,由县、市人民政府负责。②患慢性病、旧病复发需要治疗的:由当地医疗机构负责给予 治疗,所需要医疗和生活费用,本人经济困难的,由地方人民政 府给予补助。
(二)退役士官复员安置、转业安置和退休安置的规定
士官退役的三种安置形式:复员安置、转业安置和退休安置。
1、退役士官复员安置的规定(1)复员安置的条件。
①服现役满第一期或者第二期规定年限的。
②符合转业或者退休条件,本人要求复员并经批准的(2)复员安置的办法。
由征集地的县(市)人民政府按退伍义务兵的有关规定妥善安置。
①农村入伍士官。
A:初级士官服现役期间,保留承包土地、自留地。
B:中级以上士官复员后,没有承包土地、自留地的,重新划给。
C:农村入伍符合转业条件的士官,本人要求并经批准作复员安 置的,允许落城镇户口。②城镇入伍的复员士官。
待安置期间,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原则发给生活补助费。
2、退役士官转业安置的规定(1)转业安置的条件(5种情况)。①服现役满10年的.②服现役期间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③服现役期间因战、因公致残被评为二等、三等伤残等级的。⑤符合退休条件,地方需要和本人自愿转业的。(2)转业安置的办法。①士官转业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国务院、中央 军委的有关文件以及国务院、中央军委当退伍工作通知的有关 规定执行。②转业士官待安置期间,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生 活水平的原则发给生活补助费。
3、退役士官退休安置的规定(1)关于退休安置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作退休安置:
①年满55岁的。②服现役满30年的。③服现役期间因战、因公致残,被评为特等、一等伤残等级的。④服现役期间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并经驻军医院诊断证明,军以上卫生部门鉴定确认的。(2)退休安置的办法 ①退休士官年满55岁,或者服现役30年,或者服现役期间因战、因公致残,被评为特等、一等伤残等级的,参照军队退休干部的安 置办法执行。②服现役期间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并经驻军医院诊断证明,军以上卫生部门鉴定确认的,在原征集地或者直系亲属所在地分散 安置,其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其中患精神病的士官不符合转业 安置条件的,按退伍义务兵的接收安置规定执行。
知识要点:
退伍义务兵安置待遇的人员范围
退伍义务兵安置待遇的安置形式
士官退役的条件
退役士官的安置
第五篇:政策与法规
政策与法规
第一章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
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熟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掌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熟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掌握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要求。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
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熟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熟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四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
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熟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第二章宪法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宪法的概念及其地位,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宪法概述
了解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政治制度
掌握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掌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我国的选举制度,熟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了解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三节经济制度
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熟悉我国宪法规定的经济形式的种类,各类经济形式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国家对各类经济形式的基本政策。熟悉国家对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继承权的保护。
第四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熟悉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内容和特点
第三章旅行社管理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旅行社的概念、旅行社的开办与审批、旅行社的经营等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旅行社概述
了解旅行社概念和法律特征,掌握旅行社分类,掌握旅行社的经营范围。
第二节旅行社设立
掌握设立旅行社的条件及设立旅行社的程序,熟悉旅行社分支机构的设立,了解外国旅行社常驻机构的管理。
第三节旅行社管理
掌握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制度、质量保证金制度、公告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
第四节旅行社经营
掌握旅行社的经营原则和经营规则,掌握旅行社对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四章导游人员管理、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导游人员的管理、导游人员权利义务及有关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从而使考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游人员。
考试内容:
第一节导游人员管理概述
熟悉导游人员的概念;熟悉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及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应当具备的条件;掌握导游证的性质、申请领取导游证的程序;熟悉临时导游证的申请领取条件及程序;熟悉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与导游证的联系与区别;熟悉不得颁发导游证的情形;掌握导游人员计分管理制度、年审制度和等级考核制度内容。
第二节导游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熟悉导游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的概念。掌握导游人员依法享有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权、调整或变更接待计划权;掌握导游人员依法享有申请复议权和提起行政诉讼权;掌握导游人员必须履行的九项法定义务;熟悉对无导游证进行导游活动的行为的管理。
第五章旅游安全和旅游保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我国旅游安全和旅游保险管理制度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考试内容:
第一节旅游安全管理法规制度
熟悉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熟悉旅游经营单位旅游安全管理的工作职责,掌握旅游安全事故的概念、分类及其处理程序。
第二节旅游保险法律制度
掌握保险、旅游保险的概念、保险合同、旅游保险合同的概念,掌握投保人、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含义,熟悉保险合同的内容。掌握旅行社责任保险、旅行社责任保险合同的概念,掌握旅行社责任保险合同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及保险人的含义。掌握旅行社责任险合同的客体、保险金额和索赔等内容。
第六章旅游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我国出入境管理、旅游者法律地位、中国公民出入境、外国人出入我国国境管理法律制度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
掌握中国旅游者出入境的有效证件及申请办理,掌握其有效证件的管理机关,熟悉中国旅游者出入境的法定权利义务及限制,掌握出国旅游管理法规制度。
第二节外国人入出境管理
了解外国人入出境法律管理内容,熟悉外国人入出我国国境权利义务及限制,掌握外国人入出境检查制度。
第三节出入境边防检查管理
熟悉出入境边防检查管理中的人员检查,熟悉交通工具检查、行李物品及货物的检查。
第七章旅游交通管理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我国旅游交通概况、旅客航空运输法律规定和旅客铁路运输法律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便更好地为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考试内容:
第一节旅游交通概述
了解旅游交通的概念及其特性。
第二节旅客航空运输管理
了解旅客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准则,熟悉我国民用航空禁运规定,掌握旅客运输凭证,掌握行李运输凭证,掌握航空运输承运人对旅客的责任,掌握航空运输承运人对旅客随身携带物品的责任,了解承运人责任的免除事项减轻规定,熟悉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赔偿责任。
第三节旅客铁路运输管理
了解铁路运输企业的基本义务,熟悉铁路运输企业义务的含义,掌握铁路运输合同及铁路运输企业在旅客运输方面的规定,掌握旅客乘车条件的规定,掌握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的规定。
第八章食品卫生和旅游住宿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我国食品卫生法律制度和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制度、旅游业治安管理及有关法律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食品卫生管理法律制度
了解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熟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熟悉我国食品卫生管理的主要内容,熟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身对食品卫生的管理,掌握对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健康管理、卫生许可证制度、食品标识管理;了解食品卫生监督制度规定,了解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监督员及其职责,掌握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对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
第二节旅游住宿管理法规制度
了解旅游饭店星级评定依据,熟悉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机构,了解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方法,掌握旅游饭店星级检查、复核及处理制度。了解开办旅游住宿企业的治安管理,掌握旅馆经营中的治安管理,了解旅馆企业开办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管理,掌握严禁在旅馆内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定。第九章旅游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我国风景名胜旅游资源、文物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使考生树立自觉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
考试内容:
第一节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管理
掌握风景名胜区的概念,熟悉风景名胜区的等级划分及其管理,了解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掌握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掌握风景名胜区的开发,掌握风景名胜区的利用。
第二节人文旅游资源管理
掌握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其范围,熟悉人文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主要内容,掌握馆藏文物和民间收藏文物的管理。
第三节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
熟悉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的相关内容。
第十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消费者权利、经营者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
了解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概念,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熟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
第二节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
掌握消费者的权利、旅游者的合法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第三节消费者权益保护
掌握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掌握消费者组织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了解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了解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第十一章旅游投诉管理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旅游投诉、旅游投诉管辖、旅游投诉的受理、处理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从而自觉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考试内容:
第一节旅游投诉概述
掌握旅游投诉概念,了解旅游投诉与民事诉讼、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掌握旅游投诉者与被投诉者的有关内容。
第二节旅游投诉管辖
熟悉旅游投诉的管辖原则;掌握旅游投诉的级别管辖、地域管理。
第三节旅游投诉的受理与处理
熟悉旅游投诉受理的概念及特征,掌握旅游投诉受理、处理的程序、内容和形式。
第十二章福建省地方性旅游法规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我省地方性旅游法规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了解旅游发展的有关规定;熟悉旅游者的权利义务;掌握旅游管理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