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招投标中心推行阳光政务的调查
在创新中营造公平公正的招投标环境——**县招投标中心推行阳光政务的调查
**县招标投标中心成立于***年*月,是该县进行工程建设交易、国有经营性土地和矿产资源开采权交易、国有和集体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及医疗器械等公共资源活动的规范的统一的交易平台,内设综合部、政府采购部、产权交易部。
近两年来,该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招标投标中心的指导下,克服各种困难,实行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管理的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招标投标活动,招标投标平台建设初见成效。成立近三年来,该中心完成各类交易项目***项,总交易金额***亿元,通过一增一减,实现资金效益***万元。其主要做法是:
一、既注意理念创新,又不违法违规
理念一:以法律为准绳,凡法律未明确规定不能做的,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便可大胆尝试
依法组织各类招标投标活动是该中心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则。但招投标活动牵涉内容多、工作繁杂,许多小细节在法律法规中都没有明确规定,使得一些招投标活动发生与实现公开公平的招投标目的不相符的行为。对于一些看似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不公正行为,又没有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处在交易市场一线的招标投标中心应该与时俱进、敢于改革、勇于创新,建立符合新时期发展要求的新规则、新制度,只要是法律未明确禁止但又符合法律公平正义要求的,只要是有利于交易统一平台建设、规范招标投标市场秩序又有利于保证各方合法权益的各类改革创新,他们都进行大胆尝试。
理念二:对招标投标业务尽可能实现市场化运作
事实证明,成功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并可使所有的参与者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在市场环境中占领优势地位的发展方式。招标投标业务中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定,如中介机构的选择往往都是由业主单位自行选择,使得中介服务毫无市场竞争力,极易让业主单位与中介机构产生猫腻。所以,该中心以促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为目标,通过招投标业务市场化运作,提高项目单位和中心自身依法行政素质,提高参与企业市场竞争意识和竞争手段,争取各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规范该县招标投标市场秩序。
理念三:以确保各方权益为目的,规范各方交易行为
建设统一的招标投标平台,其目的就是要实现社会、商家、业主(政府)共赢,即提高社会效益、保障商家利益、维护业主权益。招投标中心是处于业主和商家之间的一个中立平台,对商家要公开各类招投标信息,对业主要公开商家、货物资料,尤其是投标、施工保证金的管理上,必须维护业主和商家的利益。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对信息发布、保证金管理、交易活动流程等都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实行以制度管事,确保每一个交易活动各环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二、突出工作重点
在全面创新的基础之上,该中心紧紧围绕这三个理念,主抓了四项重点:
(一)建立科学规范的运作模式和业务操作模式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依据有关文件精神及借鉴兄弟县市的先进做法,他们通过协调各部门关系,基本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即行政监察职能、行政监管职能和市场职能分离,行政监督部门和市场交易服务机构分设,建立了“监、管、办”相对独立相互配合的运作模式;同时对凡是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进行交易的项目实行“四个统一”:统一入场交易、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运作模式、统一规费管理,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业务操作模式。
(二)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为加强对招投标活动环节的监督管理,该中心建立了全方位的监管机制。在标前,制定了《项目审查机制》,对招投标项目进行严格审查,看是否符合法定依据、是否经过上级审批,是否抬高招投标条件门槛造成技术定向定标;在竞标环节中,以“平时规范、实时监控”为手段,通过在交易大厅、评标室配备音频视频监控系统来加强对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的现场管理,并加强对评委专家的资格审查;竞标结束后,依据《关于建立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标后查监督机制的通知》,对中标后的合同签订、执行情况制定了严格的督查措施和处罚措施,逐步完善了招投标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
(三)实施小额工程公开竞标管理办法
随着该县新农村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类小型工程项目大量增多,小额工程占建设工程的比重不断增大,社会涉及面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长期以来,50万元以上大额建设工程招标工作都严格按照市级以上相关规定进行,但小额建设工程在法规上却没有明确的操作规定,一直实行直接发包规则,直接发包的弊端不言而喻。虽然相关法律法规允许业主单位直接发包小额工程,但这种权利是否就能脱离相关行政监察、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呢?是否就不需要尽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而游离于交易平台呢?为此,在县纪检监察部门的带领下,该中心积极提出和参与起草了《***县小额工程竞标监督管理办法》,依据该办法,该中心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内部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的组织实施了小额工程公开竞标,无偿的提供指导制作竞标文书、发布竞标公告、书写规范合同等服务,严格按照统一受理项目、统一制作文书、统一发布信息、统一组织竞标、统一公示结果等“五统一”开展竞标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四)市场化运作中介服务
以往该县中介服务市场秩序混乱,中介服务信息不公开,中介服务机构取费标准随意、费用高、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差,甚至存在违法违规等现象。中介服务行为实质是《政府采购法》规定应纳入政府集中采购范围的服务类项目,但因行业垄断、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等种种原因,以前的中介服务都是由各部门自行指定,缺乏市场竞争。为真正打造公开交易平台,他们提出凡是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业务必须纳入政府采购,建立健全中介机构的准入机制,要求中介机构“竞争上岗”,杜绝由项目单位在无外部监督机制的情况下随意确定中介代理机构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节约了项目运行成本。
第二篇:推行阳光政务
推行阳光政务打造透明地税
——潍坊市地税局坊子分局“六阳光六透明”政务公开主要做法
近年来,潍坊市地税局坊子分局按照“定好位,收好税,带好队”总体要求,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将政务公开作为强化依法治税、推进依法行政、优化纳税服务、打造阳光地税的重要内容来抓,大力推行“六阳光六透明”政务公开新机制,实现了税收执法规范化、政务管理制度化、办事程序公开化、办理结果透明化,促进了税收工作顺利开展。
【推行阳光办税实现流程透明】 为保证纳税人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该局将纳税人的权力与义务、地方税收法规、管理服务工作规范、税务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责任追究制度等,通过设置公示栏、发送资料、上门辅导、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等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公开。同时抓好“两卡、四上墙”,即工作人员设桌卡、佩戴胸卡;工作机构示意图上墙、各种工作程序上墙、各项工作制度上墙、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上墙,确保了许可项目的阳光操作和规范运行。
【推行阳光定税实现税负透明】 税额核定是税收征管的基础,也是征纳双方容易产生矛盾的地方。该局一改往年由税务人员核定后直接向纳税人下达定税通知的做法,实行由纳税人自报、税务人员实地调查、纳税人代表评议、纳税户申辩、税务机关综合评定、将纳税人经营信息输入定税软件生成定税信息、定税情况公示、上报审批、下达定税通知书等多环节组成的规范化操作,让纳税人可以和同行业、同规模业户的定额进行比较,平衡了纳税人的“阳光心态”。
【推行阳光稽查实现执法透明】 深入落实查前告知制度,查前向被查单位发放《纳税人权利义务告知书》、《阳光稽查服务卡》、《廉政监督反馈卡》和《阳光稽查监督跟踪卡》,告知检查的时间、程序、依据、应准备的资料及税务人员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严格落实稽查程序,按照稽查业务流程,认真实施选案、稽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包括案件来源、办案程序、工作制度、税收政策做到公开公正。认真做好查后回访,在了解检查人员规范执法、文明服务、廉洁从税等情况的同时,加强对纳税人帐务调整的辅导,使“阳光稽查”的宗旨得到了根本体现。
【推行阳光服务实现政策透明】 围绕“阳光作业,特色服务”,进一步强化税法宣传,设立政策宣传、税收标准、处罚标准、服务承诺等宣传刊板,并通过免费赠阅《学税法》小册子和政策培训光盘、网送税法、短信提醒等方式,及时将最新的政策法规告知纳税人。全面加强纳税人培训,近三年免费培训企业财务人员6000余人次。大力开展个性化服务,先后推出税企联系工作制度、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制度和纳税人需求日记制度,并围绕“应对金融危机,共谋科学发展”主题,开展个性化税收优惠政策上门服务、“联手应对金融危机”税企联帮活动、税企恳谈会、“帮企业解忧”办实事、“为经济把脉”提对策和“四个一”帮扶等活动,让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推行阳光管理实现工作透明】按照“规范用权、公开示权、合理分权、科技控权、追究制权”工作思路,从制度入手,编印《地税管理简明手册》和《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手册》,规范了干部职工日常行为。推行“三级审批一公示”减免政策阳光审批制度,三年来共减免各项税收1513.5万元。广泛开展“局长职工民主对话日”和“每周下基层访谈”活动,定期召开“坊子地税工作通报会”,了解职工需求,规范权力程序。健全财务管理,出台坊子分局经费集中核算办法、日常零星支出周转金制度、大额支出预算审批制度和民主理财监督暂行办法,定期对财务开支情况进行公开,提高了经费支出的透明度。
【推行阳光监督实现权力透明】该局畅通监督反映渠道,狠抓内外监督。从社会各界聘请34名执法监督员,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情况,特别是执行“公开办税”及廉洁自律方面的情况进行监督。定期召开执法监督员座谈会和纳税人座谈会,征求对税收工作、廉政建设、效能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对反馈的问题梳理分析,落实责任,限期整改。在纳税服务岗安装“服务质量评价器”和“社会满意度测评箱”,实现了日常服务监督的数据化,达到了以公开促廉政、以公开促服务、以公开促效率、以公开促公正的目的。
第三篇:积极推行阳光政务经验交流材料
积极推行阳光政务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市县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源头治腐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不断规范完善政务公开工作体制,全力推行阳光政务,切实增强了广大干部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打造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建设电子政务,打造信息公开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化网路便捷、高效的作用,狠抓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搭建完善全县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切实把各项行政权力运行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目前,全县已建成覆盖经济开发区、12个镇(街道)和71个部门、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络,累计录入政府信息6700余条。积极协调督促县档案馆、图书馆和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做好政府信息查询,多渠道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方便。强化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基础作用,去年成功举行新闻发布会2次,对县荣膺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XX县、打击防范“两抢一盗”等情况进行了新闻发布。
二、规范审批服务,打造高效便民平台。在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服务项目的基础上,确定49个部门、单位的363项行政审批事项、29项服务事项和910项收费事项进驻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审批服务事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服务承诺等八个方面进行公开,全面推行集中办公、窗口受理、一口对外、承诺服务、限时办结、统一收费的“一站式”服务。制定出台了《窗口工作人员“十必须”、“十不准”》、《管理人员考核办法》等25项规章制度,推行群众办件评议卡,日考勤、月评先、年总评,每月评选出10个红旗窗口和10名优秀服务标兵,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近三年来,共接待服务对象28万余人次,办结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5.4万余件,行政收费近亿元,按时办结率一直保持为100%。
三、加强电子监察,打造阳光政务平台。不断健全政务公开监督机制,推进数据监察,延伸视频监察,将各项政务服务工作呈现在阳光之下。投资103.5万元,建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累计发出预警纠错信号1300次,受理举报、投诉37件次;进一步延伸视频监察,对“中心”外单位进行了有效实时监控。不断强化内外部、民主和群众监督,每年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对政务公开情况予以评议,有效解决了个别部门超时办理、审批行为不公开、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将政务公开和行风评议列入全县目标考评内容,与预防和惩治腐败有机结合,对政务公开不关心、不过问、不主动、不配合、不尽义务的部门和干部,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自20xx年8月开通“行风热线”栏目以来,共播出节目近200期,县直机关70多个职能部门和窗口单位的一把手先后走进直播室,通过热线电话、短信、来信等方式与群众进行双向交流。据统计,共接听各界群众的热线电话460多个,所有群众咨询类问题全部予以解答。在受理的32件投诉中,已办结30件,办结率93.8%。在对所有办结的投诉件回访调查显示,投诉人满意率为98%,四、抓好三级联动,打造民意畅通平台。加快建设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代办点,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内容,全面推进县、镇、村“三级联动”。一是明确保准。把35项代理事项分为代办事项、协办事项、咨询事项三大类,紧急事项立即办理,一般事项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特殊事项根据申请人要求及时办理。在规定时限内不能办理完结的,要提前向申请人作出说明。二是拓宽渠道。改造升级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2个,与县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对接,为群众提供“一单式”、“一条龙”服务。投资240余万元在全县行政村统一安装了电子触摸查询一体机,自主研发软件,利用互联网,建立起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对农村党务、政务、财务实施信息化管理。三是闭合网络。在村一级设置“民生服务代办点”,全县448个村都配齐了“民生代理联络员”,负责本村村民民生服务事项的受理、代办工作,最大限度服务群众。今年以来,全县共代办民生事物1870多件,群众满意率达96%,社会治安案发率下降7%,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篇:推行阳光政务强化权力监督
全面推行电子监察制度
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中共延长县纪委延长县监察局
(2012年6月28 日)
2009年,延长县投资400多万元在全市率先建成了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将20个部门、110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但在运行中,还存在领导体制不顺畅、工作职能不明确、业务办理不规范、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高,特别是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了强化监督检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有效发挥政务服务中心职能作用,2011年,县纪委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建成了电子监察系统,对网上行政审批事项及工作人员履职情况实行全过程监督,逐渐形成了集“政务公开、网上咨询、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电子监察”于一体的网上行政审批及电子监察综合管理平台。电子监察是行政监察方式的创新,不仅增强了监督的有效性,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更为反腐倡廉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主动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基本做法
(一)清理职权,奠定基础
清理行政职权事项、规范业务流程是电子监察的基础性-1-
工作,也是推行电子监察制度的前提条件。去年,我县以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管理工作为契机,严格按照“每项权力与授权依据相互印证、具体岗位职责与单位整体职能相互衔接、班子集体研究确定权力项目后上报备案以及部门内部对权力项目初审、县政府法制办和编办对照法律法规复审、政府常务会审定”的“三步法”和“三审制”要求,对全县各部门法定职权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逐项登记,流程再造,权力固化。全县共确定法定职权事项740项,再造及固化业务流程430个,保留县级行政审批事项275项,精简压缩40项,清理规范性文件35个,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8项,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均纳入了电子监察系统,为电子监察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二)实施监控,强化管理
电子监察系统是保证政务服务中心顺畅运行、有效加强事中监督的重要载体,系统具有实时监察、预警纠错、投诉处理、绩效评估等功能,主要通过数据监察和视频监察两种途径,实时跟踪、实时记录全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行政审批、网上行政审批、便民服务和政务大厅运行状态。一是实时监察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情况。为了强化监管,电子监察中心在政务服务中心网站、纪检监察网站开设了电子监察栏目,工作人员在后台输入密码,就可以实时监察网上公布行政审批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标准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情况;监察行政审批期限、收费标准执行情况;采集行政事项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的数据信息,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情况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察。二是实时监察工作人员履职情况。为了加强对政务大厅人员在岗、服务态度等情况的监督,电子监察中心在政务服务中心安装了12个视频监控器,只要启动远程视频监控“电子眼”,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就能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等实时监督,实现数据视频全程监督、同步监督。
(三)预警纠错,超前防范
电子监察系统分“蓝、黄、红”三色预警纠错警示信号,对于不遵守电子监察系统操作规程和安全保障要求的,不公开行政审批依据、条件、程序、时限、收费标准的,公开与执行不一致的,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审批申请不予受理的,未依法说明不予受理行政审批申请或者不予审批理由的,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或联合审批事项,主办部门不及时主动协调或协办部门不积极配合,相互推诿或拖延不办,或在本部门有关手续完结后不移交或拖延移交其他部门办理的,不履行公开义务损害其知情权的,违反法定条件、程序、权限和超过公开承诺时限实施行政审批的,违法违规收取或减免费用等情况的,由系统根据情况自动生成预警纠错信号,通过手机短信和电子信息两种形式发送到电子监察中心及承办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电子监察中心根据预警纠错信号级别督促整改。对于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收取财物、索要好处等以权谋私行为的,服务态度恶劣、作
风粗暴,造成不良影响的,消极或拒绝办理审批事项等情况的,一经接到投诉举报电话,电子监察中心立即查办,并严格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二、主要成效
自系统正式运行以来,政务大厅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4500多件,其中网上申请总数320件,受理数279件,办结数256件,办结率93%,提前办结率100%。网上办理、实时监察、预警纠错作用初显。一是规范了审批行为。系统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有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等情况以及办事大厅进行全方位监控,让审批行为“看得见,管得住”。纳入系统管理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服务事项及内容全部公开,申请人可以获取所有行政许可事项的指引及表格下载,部门系统的数据可以交换共享,单位窗口办理流程并联运转,有效遏制了违规操作。二是提高了办事效率。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并联审批、收费项目一单式收取,行政审批平均日结率提高了18.5个百分点,平均办结时间下降了1.74天。如:去年年底,在烟花爆竹安全证的审批中,涉及公安、案件、工商多个部门的审批,只用一上午就能办理。三是优化了发展环境。“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是过去人民群众对一些权力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评价之词。随着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的广泛运用,政府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将全部置于监督
之下,成为了优化发展环境的“信息站”、“晴雨表”和“校正器”。系统运行以来,我县政务服务中心所办事项都有效合法,没有发生一例违法审批或无效审批的行为,也没有收到一例“吃、拿、卡、要”和态度冷漠、办事拖拉以及其他一些服务态度不端正方面的投诉。四是深化了源头治腐。电子监察系统的开发应用,促使行政监察由事后监察为主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由行政行为监督为主转变为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监督并重,由柔性转变为刚性,由内部运行转变为公开操作,进一步推动了行政权力阳光运行,强化了对行政职能部门及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预防性监督,避免了暗箱操作,对预防腐败、防止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几点体会
通过开展这项工作,亲历实践,探索体验,我们感悟颇多,认为其中最重要有“三点体会”。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对网上审批电子监察工作非常重视,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到政务服务中心检查指导工作,并专题研究电子监察工作,成立了电子监察中心及联席会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推进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管理办法,增加了2名事业编制专门负责网络维护、信息收集工作,在财政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资金40多万元用于软件开发和硬件设施建设,为电子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二
要搞好协调配合。我县电子监察工作由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县监察局、政务服务中心、信息中心、法制办等部门分工负责,紧密配合协作,及时解决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中发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始终保持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三要加强督促指导。我县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全县惩防体系建设及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一月一小结、季度一通报、半年一考核”的办法,不定期地开展督促检查,并派驻党政纪工委人员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办公,实施监督,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跟踪问效。对能够认真整改且到位的既往不咎,对应付了事、整改不到位的,特别是工作不积极配合、并网运行不主动、行政审批事项网外办理等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先后对3名部门负责人给予了警示训诫。
电子监察作为一项创新工作,运行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不断完善和改进,我们将以这次理论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电子监察工作力度,逐步拓展电子监察空间和范围,将电子监察向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矿产交易等重点领域和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延伸,实现从单一审批监察向综合监察转变,在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上争做更多的工作。
第五篇:解析推行“阳光政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推行“阳光政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在我市市级行政机关推行“阳光政务”试点工作的指示精神,经市政府研究,在昆明市国土资源局开展“阳光政务”试点工作。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试点内容
(一)行政审批内容公开
对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审批的新增建设项目规划预审、新增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因抢险救灾或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等特殊情况临时用地审查报批、补办地热水、矿泉水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报批及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含再划拨)审批、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含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入股)审批、征收土地后农村剩余人员办理农转非审查报批、开发荒山、荒地、荒滩用于林业、种植、渔业、畜牧生产的审批、农用地转用审批、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审批共10项行政许可项目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审批、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和有偿使用、变更、抵押、注销登记、国有土地使用权估价报告备案共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下列内容,逐项进行规范后,向社会公开:
1.事项名称,2.设定依据,3.审批条件,4.申请材料,5.申请方式,6.受理地点,7.审批程序,8.审批时限,9.审批收费,10.所颁发的法律文书,11.是否有数量限制。
(二)行政执法制度公开
市国土资源局在行政执法制度方面具体公开以下内容:
(1)行政执法依据、行政执法权限、行政执法职责(岗位);
(2)行政处罚程序、行政复议程序、行政赔偿程序;
(3)行政执法程序。
二、试点时间要求
(一)行政审批内容公开试点工作由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审改办)负责进行监督指导。具体时间要求及工作进度安排如下:
(1)4月15日前,市国土资源局在市审改办指导下,对拟公开的内容逐项进行细化;
(2)4月30日前,市国土资源局对拟公开的内容逐项进行核对,并将初步意见报市审改办审查;
(3)5月15日前,市审改办完成对拟公开内容的审查,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反馈市国土资源局;
(4)5月31日前,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市审改办的反馈意见进行最后的修改完善;
(5)6月15日前,市国土资源局在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和便民服务中心电子化行政服务系统网站以及市国土资源局公众信息发布网站上对外公布。
(二)行政执法制度公开试点工作由市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推法办)负责进行监督指导。具体时间要求及工作进度安排如下:
(1)行政执法依据、行政执法权限、行政执法职责(岗位)。
7月25日前市国土资源局拟定出初稿送市推法办审查,7月31日前市推法办审查提出修改意见,8月5日前市国土资源局局完成修改。
(2)行政处罚程序、行政复议程序、行政赔偿程序。
8月25日前市国土资源局拟定出初稿送市推法办审查,9月5日前市推法办审查提出修改意见,9月15日前市国土资源局完成修改。
(3)行政执法程序。
10月15日前市国土资源局拟定出初稿送市推法办审查,10月31日前市推法办审查提出修改意见,11月15日前市国土资源局完成修改。
(4)对社会公开。
市国土资源局在11月30日前将上述行政执法制度采取在报纸上登载、或在互联网站上发布、或在本部门办公地点公示等方式对外公布。
昆明市规划局推行“阳光政务”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在我市市级行政机关推行“阳光政务”试点工作的指示精神,经市政府研究,在昆明市规划局开展“阳光政务”试点工作。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试点内容
(一)行政审批内容公开
对市规划局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用地使用变更审核、《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共4项行政许可项目和建设项目规划条件核定、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审查、费用减免审核、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共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下列内容,逐项进行规范后,向社会公开:
1.事项名称,2.设定依据,3.审批条件,4.申请材料,5.申请方式,6.受理地点,7.审批程序,8.审批时限,9.审批收费,10.所颁发的法律文书,11.是否有数量限制。
(二)行政执法制度公开
市规划局在行政执法制度方面具体公开以下内容:
(1)行政执法依据、行政执法权限、行政执法职责(岗位);
(2)行政处罚程序、行政复议程序、行政赔偿程序;
(3)行政执法程序。
二、试点时间要求
(一)行政审批内容公开试点工作由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审改办)负责进行监督指导。具体时间要求及工作进度安排如下:
(1)4月30日前,市规划局在市审改办指导下,对拟公开的内容逐项进行细化;
(2)5月15日前,市规划局对拟公开的内容逐项进行核对,并将初步意见报市审改办审查;
(3)5月31日前,市审改办完成对拟公开内容的审查,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反馈市规划局;
(4)6月15日前,市规划局根据市审改办的反馈意见进行最后的修改完善;
(5)6月30日前,市规划局在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和便民服务中心电子化行政服务系统网站上对外公布。
(二)行政执法制度公开试点工作由市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推法办)负责进行监督指导。具体时间要求及工作进度安排如下:
(1)行政执法依据、行政执法权限、行政执法职责(岗位)。
8月10日前市规划局拟定出初稿送市推法办审查,8月15日前市推法办审查提出修改意见,8月20日前市规划局完成修改。
(2)行政处罚程序、行政复议程序、行政赔偿程序。
9月10日前市规划局拟定出初稿送市推法办审查,9月20日前市推法办审查提出修改意见,9月30日前市规划局完成修改。
(3)行政执法程序。
10月31日前市规划局拟定出初稿送市推法办审查,11月10日前市推法办审查提出修改意见,11月25日前市规划局完成修改。
(4)对社会公开。
市规划局在11月30日前将上述行政执法制度采取在报纸上登载、或在互联网站上发布、或在本部门办公地点公示等方式对外公布。
昆明市卫生局推行“阳光政务”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在我市市级行政机关推行“阳光政务”试点工作的指示精神,经市政府研究,在昆明市卫生局开展“阳光政务”试点工作。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试点内容
(一)行政审批内容公开
对市卫生局负责审批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核发、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核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核发、放射诊疗许可证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发、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核发、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核发、工业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施工的职业病防治审查、医疗机构设置审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的审批共10项行政许可项目的下列内容,逐项进行规范后,向社会公开:
1.事项名称,2.设定依据,3.审批条件,4.申请材料,5.申请方式,6.受理地点,7.审批程序,8.审批时限,9.审批收费,10.所颁发的法律文书,11.是否有数量限制。
(二)行政执法制度公开
市卫生局在行政执法制度方面具体公开以下内容:
(1)行政执法依据、行政执法权限、行政执法职责(岗位);
(2)行政处罚程序、行政复议程序、行政赔偿程序;
(3)行政执法程序。
二、试点时间要求
(一)行政审批内容公开试点工作由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审改办)负责进行监督指导。具体时间要求及工作进度安排如下:
(1)3月31日前,市卫生局在市审改办指导下,对拟公开的内容逐项进行细化;
(2)4月15日前,市卫生局对拟公开的内容逐项进行核对,并将初步意见报市审改办审查;
(3)4月30日前,市审改办完成对拟公开内容的审查,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反馈市卫生局;
(4)5月15日前,市卫生局根据市审改办的反馈意见进行最后的修改完善;
(5)5月30日前,市卫生局在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和便民服务中心电子化行政服务系统网站上对外公布。
(二)行政执法制度公开试点工作由市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推法办)负责进行监督指导。具体时间要求及工作进度安排如下:
(1)行政执法依据、行政执法权限、行政执法职责(岗位)。
7月10日前市卫生局拟定出初稿送市推法办审查,7月15日前市推法办审查提出修改意见,7月20日前市卫生局完成修改。
(2)行政处罚程序、行政复议程序、行政赔偿程序。
8月10日前市卫生局拟定出初稿送市推法办审查,8月20日前市推法办审查提出修改意见,8月31日前市卫生局完成修改。
(3)行政执法程序。
9月30日前市卫生局拟定出初稿送市推法办审查,10月15日前市推法办审查提出修改意见,10月31日前市卫生局完成修改。
(4)对社会公开。
市卫生局在11月15日前将上述行政执法制度采取在报纸上登载、或在互联网站上发布、或在本部门办公地点公示等方式对外公布。
发布部门:昆明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年04月04日 实施日期:2007年04月04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