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两型化建设测评体系研究
城市“两型化”建设测评体系研究
韩文思1刁兆峰1戢云峰2
(1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目前,城市“两型化”建设是时代所趋,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很多,可是关于其建设测评体系的研究却不多。根据城市“两型化”建设的内涵和学者专家的现有研究,构建了城市“两型化”建设测度指标体系,确立了权重以及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并以武汉市为实例运用了该指标体系,指出该测度指标体系是可以有效测评城市“两型化”建设的。
关键词:两型化建设;城市两型化;测度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24.9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改革开发步伐的迈进,我国在取得了惊人成就的同时也制造了很多不可逆转的环境问题。现有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有着不可持续的局限性。这些问题使得我国不得不正视资源环境的重要性,不然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我国的高层领导人,如胡锦涛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了其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城市两型化建设目前是我国每个城市都必经的过程,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目前,很多学者和专家对两型社会建设做了相关研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两型社会”应从生态文明观念、产业布局、政府职能、金融法律政策、信息化等方面着手建设。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测度指标体系,以前有和它相关的生态城市、循环经济和和谐社会的研究较多,直到近几年长株潭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申报成功后,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才逐渐增多。如湖北省统计局2008年3月初步制定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统计监测评价方案》,武汉市经济研究所联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年5月创建了一套测度指标体系。但这些指标体系存在针对性太强、测评原始数据不全、案例评价建议实用性不强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构建一个适用于所有城市的城市“两型化”建设测度体系,并以武汉市作为案例,对武汉市五年的数据进行测评,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供参考。
2城市“两型化”测度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两型化”建设,顾名思义,是指把城市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的过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有效保护与替代,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承载力相适应,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产业等。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
因此,“资源节约化,环境友好化”即“两型化”,就是培养人民的资源节约观念,构建节约型主体,制定资源节约型制度,完善资源节约型体制,创建资源节约型机制和创造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并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关系的过程。本文制定城市“两型化”建设测度指标体系就是为了检验城市的两型化的程度,即在构建两型社会的过程中已经做到的和没有做到的目标有哪些,哪些目标仍需努力,哪些目标已经达成,以为城市经营创新提供导向。
3城市“两型化”测度指标体系设计
表1中,城市“两型化”测度指标体系分为2个一级指标: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共5个二级指标,其中资源节约下面2个:资源条件和资源利用;环境友好下面有3个:环境条件、污染治理和环境满意度。共有20个三级指标,分别介绍如下:属于资源条件的有3个指标,主要用来检测城市圈的资源条件。选取反映水资源条件的“人均可利用
水资源”;选取反映耕地条件的“人均耕地面积”;选取反映城市绿化条件的“城区园林绿化覆盖率”。
资源利用下面有5个指标用来检验资源利用的情况。反映能源投入产出效率的“单位GDP能耗”;反映工业能耗的“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反映GDP素质和发展方向的“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三废在工业中利用率的“三废综合利用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反映污水利用率的“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环境条件下面有5个指标,主要用来检验城市圈的环境状况。选取反映市民居住条件的“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反映市民饮用水情况的“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反映空气状况的“烟粉尘排放量”;反映生活环境的“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和反映市民休闲环境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污染治理下面有4个指标,主要用来检验政府治理污染的程度。反映污水处理率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反映环保事业财政投入水平的“污染源治理资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反映废物利用率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率”和反映垃圾处理率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属于环境满意度的有3个指标,主要用来检测城市圈市民对环境的满意程度的。选取反映空气条件满意度的“空气质量优良率”;选取反映居民迁移状况的“净迁移率”,因为迁移的多少也从侧面反映了居民对环境的满意程度;选取反映市民对物质环境满意程度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4测度方法设计
4.1指标的计算
城市“两型化”建设测度指标体系满分100分,分为正指标、负指标和适度指标。
(1)正指标的测度。正指标,这类指标的数值与评价结果成正向影响,即指标数据越大,评价结果就越好。它的计算最为简单,其公式为:
GLi=(Xi/Si)*Wi(1)
式(1)中,GLi为第i个指标的分值,Xi为第i个指标的观测值,Si为第i个指标的标准值,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
(2)负指标的测度。负指标,这类指标的数值与评价结果成反向影响,即指标数据越大,评价结果就越差,它的计算公式为:
GLj=[(Ai-Xi)/(Aj-Sj)*Wi](2)
式(2)中,GLj为负指标的分值,Aj为常数项。在对指标的计算中,设定“单位GDP能耗B4”的Aj=5,“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的Aj=1.8,“烟粉尘排放量”的Aj=10,“净迁移率”的Aj=20,其他字母含义同上。
(3)适度指标的测度。适度指标,这类指标的数据太大或太小可能都不好,只有与目标值越接近其评价结果才越好。
GLk=Xk/Sk*Wk(3)
适度指标和正指标的计算方法相同,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没有普遍超过适度指标的期望值,对于某些适度指标的观测值超过期望值的情况,我们视为该指标满足了“两型社会”的期望要求,即得满分。4.2权重的确立和数据的标准化
城市“两型化”建设测度指标体系满分100分,根据每个指标对“两型社会”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权数分配,本研究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首先,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根据目标的不同、功能的差异,将本系统分解为三级指标共20个具体指标,并确定各层之间的梯阶结构和各因素的从属关系。其次,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正互反矩阵)。最后,得出的计算结果有满意的一致性,所以可以建立权重。具体权重分配如下:资源节约度占32分;环境友好度占68分(见表1)。
4.3综合测评的方法
城市“两型化”建设测评指标体系的最后一级指标即三级指标按其性质分为正指标、负指标、适度指标,具体有15个正指标、4个负指标和1个适度指标。总得分(“两型化”测评指标得分:TSS)为以下式子:
TSS=■(GLi+GLj+GLk)(10)
其中,i代表正指标的角标,j为负指标的角标,k为适度指标的角标。
本文对指标的测度方法为目标达成评价法,就是把实际发展状况与计划目标(比较明确的量化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完成目标任务的程度,并依此来评价城市圈总体发展情况。首先确定标准值(即计划目标),然后将武汉城市圈的实际发展状况作为实例与之对比,根据前面说到的公式,最后计算出得分,来体现其发展情况,以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标准值的确定是指标体系建立的关键点和难点。我们要兼顾理想与现实,确定的标准值既要体现前瞻性、预见性,同时又不脱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充分尊重标准值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还要参考已有的“绿色GDP”、“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循环经济”等评价指标体系中相近指标的标准值,参考北京等先进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相关指标上达到的现有水平。
5应用实例——武汉市
就已收集到的武汉市近五年的“两型化”建设情况,利用上述数学方法和公式,算出了武汉市各指标得分情况和总得分(见表2)。
从武汉市各年度总得分情况可知,除了2004年的得分比2003年的略低之外,其余几年都是稳步提高的。虽然武汉市“两型化”水平的总得分是逐年增高的,但也有不足的方面。“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在逐年减少,“单位GDP能耗”也在减少,“人均耕地面积”基本持平,“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在近几年中波动着还略有减少,“污染源治理资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急剧减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先略微减少,后来又回升。
由于武汉市近几年人口的不断增多,所以“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和“人均耕地面积”自然会减少,这是人口高速增长的后果。而对于“单位GDP能耗”,国家“十一五”规划规定,2010年全国万元GDP能耗要比2005年下降20%,平均每年需要下降4%。不过“十一五”规划的头两年都未达成目标,2006、2007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分别为1.33%和3.27%,而武汉市的单位GDP能耗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这样既不符合十一五目标,也不符合武汉市自身的利益。这很大程度是由于武汉市“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减少的缘故。因为,要使“单位GDP能耗”减少其实就是要节能减排,其关键在于需要加快产业调整的步伐,即只有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了,单位GDP能耗才会明显下降。“污染源治理资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减少,说明武汉市政府对污染源治理资金的投入在减少,从这方面看,政府必须加强对污染源治理的重视程度。
从总体来看,虽然武汉市的“两型化”总得分从2003年的62.56分上升到了2007年的77.22分。但也要清楚的知道建设“两型”社会的差距,并努力缩短差距。
5结论
城市的两型化建设现今十分重要,我们要追逐更具有长远意义的目标。因此,城市“两型化”建设测度指标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以发现各城市的“两型化”程度。本文以武汉市无实例,比较分析了近五年的情况,发现它与“两型社会”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可是只要发现问题了就能进步,只有明白问题的原因并加以改进就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洪彬.“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文明视角[J].城市,2007(3)
2洪艳.“两型社会”视角下湖南产业集群探析[J].湖南社会与科学,2008(3)
3李翠玲.推进我国城市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J].首都经济,2001(9)
4张小罗,陈丽.论两型社会建设中环境立法之完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胡大平.电子信息产业:武汉实现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J].学习与实践,2008(7)
6曾翔旻,赵曼,聂佩进等.“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和实证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8(5)(责任编辑戴钧)
第二篇:率先建设两型城市浅谈
长沙率先建设两型城市三问
谢湘明
正当我国实施新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即将拉开序幕之时,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率先基本建成两型城市的目标。本文试图谈谈这一话题。
率先建设两型城市,意味着什么?
全球发展模式深刻调整。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变化的核心就是在对既往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寻求建立新的全球治理机制,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以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其中应对气候变化和遏制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头等大事之一。因为人类无限制地向自然界的索取将使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难以持续,这无不成为全球各国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不断加深关注和参与的重大主题。相对来说,西欧、北欧和日本走在转型发展的前列,这种转型就是向低碳型发展、环境友好型发展的转型,而这,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的必然减慢,相反能形成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的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并带动就业。中国发展方式势必转型。中国历经三十年改革开放,走过了一条压缩式、激进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毋庸讳言,这三十 1
年走的是一条资源消耗较高、环境破坏较大的发展路子。如果继续这样走下去,不仅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的全球责任难以履行,而且国内的民众利益、产业竞争力能力受到损害,经济快速发展最终不可持续。因此,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央从战略层面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长远目标,不仅有法律、规划、政策、投入等层面的具体安排,还设立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在中部地区试验走一条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的转型发展新路,为全国提供经验和示范。
长沙发展道路率先创新。长沙要在“十二五”时期率先建设两型城市,是对全球发展潮流的顺应之举,是对国家科学发展要求的践行之举,是肩负综改试验责任的担当之举。然而,这同时也是一个自加压力、负重奋进的目标。一个两型城市,应当是一个能源及水资源消耗乃至各类物耗水平低、具有低碳发展特征的城市,是一个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高、空间布局高效合理的城市,是一个产业竞争能力强、清洁生产程度高的城市,是一个环保设施健全、污染排放很少的城市,是一个各类市政设施和公私建筑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城市,是一个公众两型意识强、参与程度高的城市。总之,两型城市是一个同时兼具高水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城市,这样的目标无疑是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也因此极具意义。实现这样的目标,必然要转变发展方式上突破诸多的障碍,实现重大的跨越。
率先建设两型城市,底气在哪里?
长沙率先建设两型城市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具有坚实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基础和优势可以从三个方面看。
优异的自然天赋。长沙是我国南方一座美丽的山水城市,森林覆盖率达53%,湘江穿城而过,更有岳麓山、橘子洲等独特自然人文景观,为建设两型社会提供了优良的天然禀赋。
良好的发展基础。长沙的产业结构非常适合发展两型产业,重化工业占比较小,采崛、冶炼、建材、能源、化工等产业规模不大,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发展良好,现代服务业更具特色,特别是在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长沙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实力不弱。这些都使长沙有可能较快建成资源消耗低、污染小、技术程度较高的现代产业体系。
宝贵的综改契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布局于长株潭城市群,长沙在近三年内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以两型为理念的大河西先导区建设已全面展开,城市环境改善收到显著成效,农村环保已全面破题,绿色建设标准创新实施,节地节能的经验和成效领先国内,社会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土地管理、金融创新、城乡统筹、行政管理等领域,体制机制的改革正在不断加力。有了这些基础,长沙完全有可能在两型社会建设上领潮流之先。
率先建设两型城市,障碍在哪里?
有道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率先基本建成两型城市,是一个长期艰巨的目标,需要克服诸多方面的障碍。
思想观念的制约。建设两型城市是向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的跨越,其前提是一场全面更新思想观念的革命。对于各级党和政府而言,目前仍然过于偏重GDP 指标,即使是在改善民生上,也偏重于物质利益的保障,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仍然难以成为优先目标;对于各类市场主体而言,履行节能环保社会责任的意识普遍薄弱,产业升级的缓慢也影响了企业的两型化进程;对于社会公众而言,由于公共意识相对缺失,两型文化培育和两型行为养成非常不易。
资金投入的缺口。率先建成两型城市,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主要体现在水、空气、固体废物的处理设施建设和提升,节约能源、水资源及资源综合利用的设施建设和更新;节能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要求基础设施、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的成本投入全面增大。比如中小河流及重金属污染的治理,过去几十年积累的高耗能建筑的节能改造,传统建材、化工、机械等产业的退出或升级等,都需要极大的投资作支撑。对于尚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中期的地区而言,既要推动产业的发展壮大和升级,又要解决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问题,资金投入缺口颇大。
技术支撑的不力。资源环境领域的高端核心技术目前仍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更适合本地区的适用技术还有待研发和应用,如大气和水环境深度治理的技术、系统化的高端绿色建筑技
术、各类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技术、新能源开发的核心部件等,没有这些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两型城市建设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利益格局的掣肘。两型城市建设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作支持,必须打破旧的体制机制,建立新的制度体系,必然涉及到利益的调整和置换。如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改革土地、财税和行政和社会管理体制,都将触碰和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这使重大的改革将遇到现实的阻力,而改革者与被改革者的积极性调动将是一道难题。
率先建设两型城市,路径在何方?
两型示范新区
两型生态系统
两型产业结构
两型绿色建筑
两型高效交通
两型生活消费
两型体制机制
两型保障体系
第三篇: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转载日期:2012-7-16 22:09:00 来源:互联网
内容摘要: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面临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刻,武汉城市圈应该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在构建“两型社会”过程中,促进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中部发展的战略支点。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国家发改委在全国体制改革的总体布局中,从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出发,在中部地区选择一些层次较高、内容具有全局性和代表性的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促进全国改革和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湖北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惟一的特大城市,在中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功能。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更因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及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工业区域,构建“两型社会”具有先天优势。
武汉城市圈发展概述
对湖北省及武汉城市圈而言,获批建设综合配套试验区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机遇,在武汉城市圈这个平台上,建立“两型社会”试验区,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新型社会的发展状态,推广新型社会的实验结果,实现武汉经济的腾飞。
“两型社会”是武汉乃至湖北成为“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的一次重大发展机遇。目前,湖北已发布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3年内,武汉城市圈将形成产业对接及市场、道路、通讯、管理五个一体化。武汉通过产业对接和辐射,把周边城市连接起来,这种辐射,最初由武汉1+8城市圈内逐渐可以扩大到省内,与湖北另外两个有实力的城市襄樊、宜昌对接,形成大湖北城市圈概念,然后辐射到中部邻省,并与西部成渝城市圈、关中城市圈遥相呼应。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武汉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交通枢纽。“十一五”期间,铁道部计划投资1000亿元,其中武汉就占了500亿元,现在三大火车站都在新建或改造扩建中。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已经完工,到第三航站楼完工,年吞吐量可达4000万人次。未来,更多途经武汉的高速公路要建成通车,武汉中部交通枢纽地位将更突出。
打造武汉城市圈内布局合理的经济结构
武汉是中部惟一的副省级城市“,一城独大”是武汉城市圈有别于其他城市圈的显著特征。武汉虽然“大”,却缺乏中心城市应有的经济聚散功能,城市的综合功能比较薄弱。“九省通衢”的武汉,区位市场优势明显,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较好,自古就是地区经济的中心。
然而,近年来武汉的传统优势逐步减弱,总体聚散能力逐步下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大;圈内的知名品牌产品很少;九大城市间主导产业具有较大的雷同性,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不明确,存在同质竞争;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差距明显。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发展。
武汉城市圈在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展仍会受阻。从市场主体户数(包括企业和个体户)这一重要指标来看,无论是注册资本金和户数,还是市场主体总量,重心仍然明显向东北部倾斜,而西南部呈明显弱势,这种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仍将持续,不利于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武汉城市圈内多个城市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大的雷同性。同时,各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不太明确,城市间缺乏协调和合作机制,这是武汉城市圈当前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而这也是武汉城市圈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推进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两型社会”建立的出发点就是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调环境保护,着重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从当前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走生态型路线,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也符合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自身要求,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绿色科技为动力,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就具体途径而言,本文认为,首先要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和工程的节能减排,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加大工业结构调整,设立高耗能、高污染等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逐步扩大节能、节水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机制。其次,要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建立“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无害化”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最后,应大力发展和应用绿色科技。突破传统的科技进步方式和思维,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共生和共存,立足丰裕、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取向;建立绿色科技的自主创新体系,发展和应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优先解决影响我国生态与环境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退化区域;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集成与示范,通过生态产业和环境基础设施链条,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生产和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体制的改革创新
武汉城市圈构建“两型社会”的综合试验改革,着重解决的是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走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内生型发展模式。这在全国各个城市并没有具体实施的方案与经验,所以必须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改革中建立符合武汉城市圈发展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一,改变传统城市化道路中以制造业等重工业为龙头的发展模式,建设以更强调第二、第三产业为龙头的新型城市化,即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龙头。其二,武汉城市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差异很大,发展很不平衡,区域矛盾和城乡矛盾紧紧相连。因此,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必须改变传统城市化吸附周边农村的优质资源,却没有带动农村发展的现象。发挥武汉城市圈区域内各自不同的优势,突破影响经济发展的地区分割和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体制和机制,通过区域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其三,武汉城市圈核心城市首位度高,周边城市腹地广阔,有利于区域产业布局一体化、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从资源配置上看,武汉拥有相对完善的商务环境,周边城市拥有相对宽松的资源条件、较低的开发成本和广阔的经济腹地。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体城市化,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建立起城市之间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共同发展。
全面落实武汉城市圈的战略部署
在武汉城市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湖北省、武汉市政府进行了精心规划和部署,并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以保证“两型社会”在武汉城市圈的顺利建设。如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将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于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而提出的“五个一体化”以及针对武汉城市圈的四大“软肋”,武汉市政协提出相应的四大“突破口”。这些政策都是针对武汉城市圈的优势、问题及具体的情况制定提出的,具有积极的指导性与切实的可行性。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要求,武汉城市圈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在实现品牌知名度的过程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探索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新的链接方式,完成生产分工的分配,以优惠整合资本配置,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统筹区域发展机制,实现城市、城乡协调发展。面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要求,武汉城市圈需向节约型、内涵型的新型城市发展。如合理利用土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坚决杜绝传统城市化中出现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以环境牺牲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实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促进武汉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张昌勇.中部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2.左峰.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的现状及其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03(53)
3.史育龙,周一星.关于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的论争及近今进展述评[J].国外城市规划,1997(2)
4.袁家冬,周筠,黄伟.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J].地理研究,2006(1)
第四篇:两型农业与两型社会建设研究
两型农业与两型社会建设研究_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湖南社会学网 作者:刘战平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多功能性的现代农业,其独特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有利地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也给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指引了方向。笔者以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的定位和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促进“两型社会”机理的探讨,对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发展对策进行了思考。
一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发展的定位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融为一体,直接接受所依托的长株潭城市群的强大科技、经济和社会力量辐射的一种发达的多功能性现代农业。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它的生产与经营方式上都将发生着深刻变化,其发展方向必须明确定位,才能使其迈向新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为此,长株潭农业应该定位于“两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分析如下:
(一)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资源节约型”农业。据统计,2009年底长株潭三市共有耕地62.33万公顷,人均只有479.7平方米(0.72亩),低于全省的563.8平方米/人(0.85亩/人)的平均水平,远小于全国平均水平989.28平方米/人。05-09年减少耕地14000公顷,平均每年减少耕地3500公顷,平均每年递减耕地5.5‰。同时,由省内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压力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扩张占用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今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这就迫切要求提高农业的土地集约化程度。此外,湘江长株潭城市群区段可利用水量约69.88亿立方米,可供城市利用的水量约40亿立方米,综合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人均综合用水量(588立方米/人.年),水资源可承载的城市人口为700万左右人口,而目前长株潭城市群总人口已达到500万左右,今后水资源日趋紧张,这要求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节水农业。由此可见,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来说要求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这要求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提高其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将朝提高土地生产率,节约用水,并且不断扩大其正外部性,向集约化、规模化、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二)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环境友好型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受历史上产业布局的影响,重化工业则主要分布在湘江上游的湘潭、株洲两市,导致上游对下游污染严重。株洲的清水塘地区布局了大量的冶炼、化工、农药等产业,株洲市单位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全国平均的5.3倍,是全省平均的7倍。空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大,酸雨污染加重。2009年与2005年的数据相比,长沙的酸雨频率从48.7% 升高到98.0%,株洲从50.3%升高到83.8%,湘潭从62.3%下降到53.9%。由于株洲的清水塘工业区、湘潭的竹埠港工业区和湘潭钢铁公司等重点污染源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湘江水质受到粪大肠菌群、氨氮和镉、汞、砷等严重污染,严重危及了长株潭城市群饮用水源安全和耕地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特别是湘江株洲段两岸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镉等重金属污染。这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农业来说提出要求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其核心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其作用是形成城市的生态屏障,既能保护敏感地带和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又能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绿化率,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度假地。这为实现“两型”社会建立生态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奠定了基础。
二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机理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在城市化过程中给农业带来深远影响,使得农业功能深化和拓展,表现出来其农业正走向形态、特征、功能多样化,加上独特的区域条件,其农业在节约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以及它的独特形态特征变化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有利地推动两型社会的建设。其机理分析如下:
(一)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机理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农业采用现代化集约型的生产与经营方式,在与自然资源相融合中,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形成。1.从自然资源方面来说: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在节地、节水、节能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长株潭城市群农业进行土地集约经营。由于城市群农业的区位特征,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农业经济活动往往呈现土地集约性的特征。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如浏阳的花木、宁乡的农业旅游等项目占地少,利润率高,而水稻、油菜等传统占地较多单位经济价值低的项目逐渐萎缩。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的发展有利地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从而推进土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2)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充分利用水资源。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充分利用城市供水系统,采用先进管灌、喷灌、滴灌等高新技术节水来实现农业节水灌溉,探索节水灌溉模式,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消耗,最大可能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同时,实现栽培园艺化、设施现代化,充分利用温室,这些温室具有自动喷灌系统和小气候控制设备,能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有利地促进水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3)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大力降低石化能耗。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积极推进农业副产品和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大力开发利用农村废弃物如沼气,减少使用石化能源,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能循环、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有利地促进节能型社会的建设。2.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从社会经济资源节约来说: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劳动生产率高、资本回报率高、科技转化率高的现代农业,使得同样的社会经济资源在农业中获得更高的回报,从而相对地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节约。(1)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发展劳动集约模式。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由于区域条件,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利用靠近区位优势,以先进设施为依托,在农业活动的各个环节领域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望城的棚膜栽培、无土栽培等,发展劳动的集约化方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农业形态,这种农业形态推进人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2)长株潭城市群农业资本利润率高。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在都市辐射下,拥有区位、运输、信息、科技等方面天然的优势,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利用长株潭城市群提供的广阔市场,进行产业化经营,延伸产前、产后各个环节,拓展了农业生产的范围,取得资金的高回报率,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3)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高科技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农业采用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创新的高新技术如袁隆平杂交水稻等,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新资源,能极大地改善制约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提高了科技转化率,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这样的生产模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利用,可以极大的节约自然资源。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机理分析图:
(二)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机理分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步,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呈现出多种形态,其形态的变化对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1.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生态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化进程中必然带来了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热岛效应加剧,人们渴望城市群与自然共存,绿色产业回归城市。在长株潭城市群交界地带和周边地区发展农业,不
仅为人们提供鲜美的农副产品,而且为都市人们带来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质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城市群的绿洲和“绿肺”。2.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有机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改变常规食物生产方式,不仅关注食物的生产效率与效益,而且关注其对资源、环境和消费者的影响,着力发展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方式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优质、营养食品。这既产生了一种新的农业形态,又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3.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在技术上追求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避免工业化技术使农业走上“石油农业”之路,给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追求生态、环保目标,为城市群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潜力,城市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力量和市场基础,两者互相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的对策
(一)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大力推广循环生态型农业生产模式,以实现农业的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为基本目标,以高科技为主要手段,发展绿色食品,切实加快绿化建设,逐步建设生态绿地系统,构筑城乡绿色生态屏障,走集约化、规模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促进农村、农业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以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建设。
(二)产业集群战略和用工业理念发展战略两大重点战略推进农业。1.农业的产业集群战略。农业产业集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必须正确认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本质特征,成为产业集群中的重要参与引导者,为其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公平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外在条件,降低企业交易及创新成本。2.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战略。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就是在农业发展中导入和借鉴现代工业的先进理念,让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融入到社会化大生产之中,从而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和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以加快城郊农业向农业的转变。
(三)创新农业投资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三大体系。1. 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形成多元化投入体系。按照“两型社会”发展的要求,鼓励国外资本、民营资本和工商资本以协作、参股、合作、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2.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中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3.要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建设发达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要从培育市场主体和建设市场体系两方面入手,建立起既能充分发挥市场流通和调节作用,又有国家宏观计划间接调控的多层次的发达的都市农产品流通体系。
参考文献:
[1]陆远如:《论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机理与机制》,《求索》,2006年第1期,第73-74页。
[2]张学忙:《武汉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77-91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09CJY055)、湖南省教育厅项目(08C474);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9YBB227)
作者: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学系主任,管理学博士,湖南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来源:《求索》2010年第12期
第五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咸丰县教育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数字化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强和规范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建立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数字化体系,强化和落实学校安全主体责任,创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工作目标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照学校安全标准化级别评定项目和内容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断细化、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建立学校安全标准化评级、学校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登记、学校安全责任考核与绩效评估等,形成学校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要以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为落脚点,以创新安全监管机制为着力点,以安全隐患自查自报系统为核心,以健全完善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为抓手,以安全标准化建设标准体系为支撑,以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为保障,以隐患排查治理与安全标准化建设为结合点,通过建立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切实防范并遏制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工作步骤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9月上旬),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认真组织学习《咸丰教育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数字化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宣传发动,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安排,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为启动准备阶段(2014年9月15日前),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两化”体系建设专题工作会议,明确职责,通过开展安全隐患全面排查,认真梳理,确定重点隐患部位和重大危险源,明确监控部门和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上报安全工作基本情况调查表。
第三阶段宣传培训阶段((2014年10月上旬)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
1、通过全体教职工会议和国旗下讲话,在全校师生中宣传动员,利用校园网和电子显示屏,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的宣传工作;
2、对照教育局修订的《隐患排查指南》,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校隐患排查治理指南,明确检查标准、排查事项、排查部位、排查频次、治理要求、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第四阶段全面实施和常态化管理阶段(2014年10月12日以后),本阶段主要工作是:
1、由信息员登陆“两化”管理系统,完成单位注册;
2、严格落实一般隐患“一月双报”和重大隐患立即上报制度。每月15日和30日之前,各部门及责任人对所监控部位和危险源的监控情况和整改落实情况按时上报学校信息员,信息员每月15日和30日进行网上填报;
3、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制度。各部门及责任人每次均要求以纸质形式上表监控情况和整改落实情况,由信息员整理并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四、工作要求
(一)成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蒋林君
副组长:饶保国
成员:辛彩玲 杨丹 陈东升 辛宜生 吕碧端
信息员:杨丹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负责组织、协调“两化”体系建设工作实施。
领导小组人员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安全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坚决贯彻安全责任制,对不履行学校主体责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部门或个人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小组要经常召开工作会议,认真做好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措施,做到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抓细节,抓落实,创成效,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要利用升旗仪式、教职工大会等多种形式,把上级的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不断提高认识,形成全员参与。
(三)大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认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两化”体系建设的宣传活动,要通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各种途径的安全宣传工作,使每位师生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形成人人参与,争先创优的工作局面。
(四)落实常规安全隐患排查“两化”体系建设的指导、监督、整改制度。各处室、部门要根据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安全检查实行“四定”,即定岗、定人、定时、定查。要坚持安全普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突出检查相结合,各处室负责人要经常带领有关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各个安全岗位进行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登记造册,按照程序及时上报,完善安全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