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作文教案
初中作文教案--记叙文
一、记叙文基本知识
什么是记叙文?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分类(对象):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
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3)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见资料)
5)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6)记叙文写作技巧:方法: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主要是肖像描写、语
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肖像描写达到突出人物形象、性格、气质等。
例: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多愁善感、柔弱娴静)
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
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强悍、泼辣)
猜猜这是谁:
•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
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不知道。
• 又有这样一个人,一双小耗子眉配一双小耗子眼,三七开的发型和女士的打扮,尤
其是他那身穿偏了的苏格兰裙子。小沈阳
总结肖像描写的特点:
a:有序:写时应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都行。如果写了眼睛,接着写头发,又写嘴巴,再写眉毛,而后写鼻子——这种描写不管写得多好,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片混乱。
b:研究性格: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第一位好动任性,看问题简单片面;第二位文静懂规矩,能全面地看问题。分析出人物性格特征,描写外貌时就显现这些性格特征。
c:抓住关键:要求抓住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反映时代特点或者能区别与其他人物的独有的外貌特征。
d:细节突出:通过对人物细节的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展示故事情节、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语言描写注意事项:
a: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b: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c: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
d: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1)1
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例:1.鲁迅笔下的阿Q在《阿Q正传》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在法庭画圈,“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阿Q就在这“画圈”中稀里糊涂结束了自己生命„„
1.小姨将双袖向上一挽,裤脚也被卷到了大腿。她在小溪水里慢慢移动着,左脚轻轻地抬
起一点,向前迈了一小步,右脚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着千斤重的鞋。她把帽子扭了扭正,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双手做出捧东西的样子。这时,她停下脚步,不再东张西望,对着右边的一个地方目不转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扎,将一条小鱼捧在手中了。动作描写的作用:①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②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动作描写注意事项:
a: 人物性格应当从他自己的行动里流露出来
b: 人物的行动 应当经过选择,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因此描写人物行动的目的就应十分明确
c: 要注意 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心理描写: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心理描写可以是直接描写、抒情独白式、梦境描绘式、心理分析式等。
例:“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
——王愿坚《粮食的故事》
心理描写注意事项:1心理描写要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首先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使心理描写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成为多方面展现人物性格并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要兴之所至,信笔写去,游离了人物而空发议论、徒作感叹,使心理描写成为累赘。
2心理描写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可主观臆造,不可无限制扩大。
二、开头技巧
⑴欲扬先抑,开发胃口例: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同桌》
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例: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同桌》
⑶描形绘神,印象逼真例: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同桌》
⑷自然交代,平引下文例: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同桌》
⑸歌词开头,响彻云际例:“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
⑹排比反复,创造旋律例: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朋友》
⑺设问开篇,无沿无边例: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朋友》
⑻名言指路,开宗明义例: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界上。--《朋友》
⑼对比映衬,突出重点例: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音一个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朋友》
⑽倒叙开头,吸引读者例:当我们乘着离开国防教育学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泪水竟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难道是留恋吗?是留恋那一段虽苦虽累但充满活力的生活,还是留恋那待人苛刻却真诚亲切的军人,我们的教官?--《朋友》
⑾拨乱反正,拨云见日例:有人说,淡泊就是看破红尘,看透一切,认为一切都是假的、虚伪的„„这种看法是对淡泊的曲解。如果我们翻一下词典就会明白,“淡泊”是不追求名利的意思„„--《淡泊》
(12)联想象征,奇妙无穷例:一个梦,曾经在西方强盗的炮舰下埋葬,留下的是老一辈辛酸是泪珠不止的心痛和望眼欲穿的期盼作为见证。伴随着流泪的长江长大的我们也就少年已尝愁滋味,踩着前辈留下的印证期待,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期待》
(13)环境描写,渲染气氛例:十月九日又到了,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个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着窗棂。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夜风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想起了鲁迅先生,泪水就滑落下来。
(14)题记为冠,哲理为先例:世间万物皆难逃自然辩证法,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孰喜孰忧,岂可一言以蔽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三、常用修辞手法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
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让读者更加注意这个问题所表达的效果。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四、记叙文的结尾技巧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 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人们称好的文章的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 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
① 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 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题。
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结尾:
1、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 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
2、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 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3、卒章显志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 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
4、名言警句式。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
5、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 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篇:初中作文教案
作文教案
抓住特征描写人物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有创意的表达,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个性。【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但是反映到同学们的作文中却几乎是“千人一面”,“众口同腔”。这样的作文,了无新意,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也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下面是老师搜集到的几个学生的习作,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引以为戒,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病例1:“我爸爸黑黑的头发,明亮的眼睛,鼻子大大的,嘴巴大大的”。诊断:词汇贫乏。(呆板式)医治:多积累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病例2:“我爸爸三十多岁,明眸、皓齿,精神矍铄,身体丰满,力大如牛。” 诊断:盲目追求华丽词藻,常会弄得词不达意。(拼凑式)医治:除了要根据对象的特点加以区别、选择词语外,还要记住鲁迅先生的话:“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病例3:“我的表弟真可爱,明亮的大眼睛,像苹果一样红的圆脸蛋。他一笑时,脸上还有两上小酒窝呢。”
诊断:一描写小孩肖像,就用“像苹果一样红”来形容脸,就用“小酒窝”来标明特征,常会造成“千人一面”的笑话。(脸谱式)医治:应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刻画出“这个人物”与从不同的个性。
病例4:“哥哥长得很胖,四肢粗大,肚子圆圆。”
诊断:过于简单,缺乏形象性描绘。(干瘪式)医治:可以选择含义具体并富有形象感的词语,或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之具体、生动、形象起来。
病例5:“她,长头发,柳叶眉,高高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红底白花的衬衣,发亮的皮鞋,黑色的裤子,她就是我的老师。”
诊断:生怕会漏掉什么没写上,以致从头写到脚。(罗列式)医治:写外貌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而不是为写外貌而写外貌,因此要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刻画。
那么,如何让我们所写的人物站立起来,走动起来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大家走出“大众化”、“概念化”、“脸谱化”人物描写的误区。
二、片段赏析
首先,请大家欣赏下列精彩片段,边读边想,为什么这些形象不但没有被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所淹没,反而愈发清晰,似珍珠般熠熠生辉呢?
王熙凤: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红楼梦》
孔乙己: 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
父亲:
戴着黑色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背影》
三、指点迷津
读过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笔功深厚,都抓住了人物特征,或从外貌、或从语言、或从动作、或从心理,或者几方面相结合对人物进行细细地描摹,善于把描写的笔触停放在某一点上精雕细琢,这一点就是细节描写,所以才塑造出这么多鲜活生动的形象。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挖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那颗美丽珍珠呢?别急,跟随老师一起走进“指点迷津”!只要用心听,我们一定能共同淘到许多亮闪闪的大珍珠!
(一)外貌描写:
指导:写作之前要细心观察,要善于发现被描写者不同于他们之处。先筛选,选出最有特点之处,再放大,将这一细节扩大化,运用点夸张手法也未尝不可。
如1: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如2: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像古时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
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强调: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谈,而应该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提醒:千万不好忽略眼睛的描写。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表现人物个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心理不同,那么眼神也各不相同,或者清澈明亮,或者饱经沧桑,或者写满期待,或者充满绝望„„
(二)语言描写:
指导:把握语言风格,避免众口同腔。
俗话说:“言为心声”,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文化程度、思想觉悟等不同,所以语言风格也一定是不相同的。不看写作对象,想当然的用描写小弟弟的语言描写老爷爷。用描写老奶奶的语言描写小姑娘,用描写知识分子的语言描写劳动人民,这并不是你描写的人物自己在说话,而是让他们说你设计的话,这是一定要避免的。
如1: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
“我怎么能够去?”
但是我说:
“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
爸爸说:
“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那么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
“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
“我知道,爸爸。”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是。”我虽然这么答应了,但是觉得爸爸讲的话很使我不舒服,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注意:描写语言要写清人物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
(三)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要做到:
1、准确、真实。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实事求是,真实的反映生活实际。在动词的运用上要揣摩、推敲,选择最恰当,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词语。
如:(左拉)他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
2、对于连续性动作的描写,一定要先想到动作的先后顺序,除了写出做了什么,还要写出是怎么做的,在什么背景下做的?
如: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四)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对于我们来说是难度较大的。写自己的心理容易,写他人的心理难,通常我们采用这样的形式:
直接写:“他想”或者“他自言自语地说”“他默默的告诉自己”“他在心中发誓”„„
如:小弗郎士: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最后一课》
间接写: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景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反映人物内心隐藏着的微妙感情。
如1: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如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四、观察鲁迅、闻一多、爱因斯坦、托尔斯泰的画像,选一位进行外貌描写。
1、鲁迅:
瘦瘦的身体,黄里带白的皮肤,似乎如同大病愈初的病人一样脸色憔悴,但是精神很好,整个人精神焕发,眼神炯炯有神。他的头发一根根直直地竖着,没一根是耷拉着的,都那么长,头顶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胡须——浓密极了,而且极其像隶书的“一”字。都知道他是谁了吧——中年鲁迅。鲁迅先生一向习惯穿长衫,手里经常拿着一支安烟。当有人说了可笑的话,鲁迅先生就发出发自内心的笑声,他的笑十分明朗,常常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常三根半夜写文章,用笔战斗一生,被命为“民族魂”。
2、闻一多:
多先生那凌乱的头发下,有着一张消瘦的面庞,两条浓郁的眉毛似乎倾诉出他心中的忧愁,眼镜下冷静深邃的目光似乎要把什么事物看穿,高挺的鼻子,浓密的胡须遮住了半片唇瓣,追中含着的一只烟杆似乎要燃尽心中无尽的忧愁,一袭黑衣下的身躯似乎沉受不住巨大的压力,一多先生的身前燃着一支红烛,不!不是一支,是无数只,它们要把黑暗驱走,迎来光明吗?
3、爱因斯坦:
“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4、托尔斯泰: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拳头打塌了的样子。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五、小结归纳
描写人物,一定要把握人物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各方面的特点,找出人物在着装打扮、身高体态、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等方面异于常人之处,抓住最有特点的方面做细节描写,才能让人物鲜活起来!
细心观察
观察人物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各方面的特点,找出人物在思想品质、言谈举止、着装打扮、身高体态、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筛选特征
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不求面面俱到。捕捉瞬间
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做细节描写。
五、写作实践
1、“小小练功台”:“观察身边的一个人,抓住特征加以描写,完成一篇80字左右的小作文,让同学们猜猜你写的是谁?”
2、以“我的同学”、“我的偶像”为题,写一篇记人为主的文章。
七、展示成果
饭堂里那胖女人
放学铃响起,是校园里最热闹的时候。每天开饭时间如同打仗一般,或许更像非洲一带的难民,久饿之后突然发现面包似的蜂拥而上,那阵势像是要把食堂夷为平地。
那一天中午,我也被卷到“抢饭”的人流中,挤在三号窗口排了队。排在我前面的人不多,只有三位男生。负责打饭的那位女的,是以前未曾见过的陌生面孔。大概她平时享用的饭食营养上乘,她长相肥硕,天生一副做厨子的好身段,算得上一则活广告。
“一份炒肉片,一份米饭。”由于刚才一阵夺路飞奔,我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但仍然不失文雅地立在那里。那位胖女人手上生着的五根香肠,灵巧得很,说话间已把饭菜推出了窗口。我接过来菜盘,无意间瞥见显示器上被扣去了五元钱,心神一怔,忙说:“不对,你多扣了——一份炒肉片,一份米饭,一共两块,你多扣了三块钱!”这阵子我脑袋瓜并没有糊涂。
她放下手中的饭勺,一脸的严肃:“什么?我只扣了两块,是你看错了吧?”
“你多扣了钱,别人都看见了……”我也来了火气。围在旁边的很多人也在作证,排在后面的几位同学都异口同声地给予声援。“确实扣了五块……”
“就是没多扣!去,去……快走,别在这儿耽搁事!”她晃了晃手中的勺子,似乎我再不走开,她就要给我的脑袋一个教训。
她宽厚的嘴唇翘得很高,裸露着两排紧绷的比萨斜塔似的黄牙,紧锁着眉头,不大的眼睛却瞪得贼圆,像底气十足的布什即刻就能掀翻萨达姆……
“……”我没敢再出声,并准备离开。
“抓紧时间!……这,这里又怎么啦?”透过玻璃橱壁,我看见一位头戴白帽、腆着大肚、双手倒背于身后的男子,朝她踱着正步走来。那一副当官的架势,我猜他大概就是厨师长吧。
“没事!”胖女人咧着嘴,笑着朝那男子尽显自己的平静,那表情与刚才简直判若两人。尔后,她转身轻声对我说:“明天你再来吃,不用再刷卡扣钱了。”她依旧眯着眼笑,只不过嘴巴咧得不再那么大了。在我看来,她笑里没有多少善意,那副凶神相,令我感到一阵恐惧与不安。
第二天,我又挤在了三号窗口,远远地看着那个胖女人,心里还是没有底,不知将会有什么“战事”发生。等着吃饭的队排得很长,十几分钟后,终于轮到了我。
“一份辣子鸡,三个馒头。昨天多扣了三块,你说今天不用再刷卡……”我怯怯地讲述着昨天没有结束的故事,没兴致抬头去看她。
“三块钱,正好。”那胖女人说。
“不对,一份辣子鸡两块,三个馒头六毛,还剩四毛呢。”我抬头看见她正用眼瞪着我,像似又要发作。
“一个馒头三毛——知道不?”她审讯似的。
“小黑板上标价是一个馒头两毛——我知道。”我也干脆利索地答道。
“那价标错了——知道不?”
“别的窗口都卖两毛——我知道。”我理直气壮。
“什么,什么?!”我瞧见她的眼眶将要瞪破,目光犹如射出的利箭刺人心痛,两腮因牙齿紧咬而涨出许多,着实让人心里发怵,好像她又见到了势不两立的仇人。
“……”我端起饭菜悄悄地走了。
小组推荐人选读作品,同学评价,老师点评。
第三篇:初中作文教案
单元写作目标
教学目标
1. 认识联想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2、运用联想,广泛选用材料,丰富文章内容。
3、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描绘它们的形态特征,并寄寓自己的感情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借此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明确写咏物抒怀文章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运用联想,由物及人,说出物的象征意义或寄寓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诱思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咏物抒怀的文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咏物抒怀”是指通过描
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
之“物”上。本单元的作文训练就是要求大家,运用联想写一篇咏物抒怀的文章。联想对写
咏物抒怀的文章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那么什么叫联想呢?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联想的有关知识。
(二)、关于联想: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
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注意,有两个要素:1,“有一定联系”;2,“别的事物”。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例如人们一提到蓝天,就往往想到白云。一提到秋天,就往
往想到累累的果实。人们为什么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它们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这就是相关联想。再比如说,我们往往把小朋
友比喻成祖国的花朵,为什么会想到祖国的花朵,而不会想到棉花、荷叶、南瓜呢?因为花
朵那么鲜艳、那么娇嫩,那么充满生机,惹人喜爱,和小朋友一样,这就是相似联想。另外
还有对比联想、相近联想等。
(三)、小训练:
绿,是我们熟悉的一种颜色,请你展开“绿的联想”,说说你从“绿”,想到与“绿”有联系的别的什么事物? 提示:会想到水、植物、春天,也许会想到军人、生命、和平。也许还
会想到希望、朝气、青春、活力。也许你从“绿”又想到了“金黄”,想到了收获。也可能
你想到的不是这些,而是许许多多的唐诗,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等等。我们的联想,往往是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也就是说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要有目的地把
联想与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联系在一起,为社会现实服务。如:“绿的联想”,我们可以想
到“祖国永远是春天”“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开辟生命的绿洲”等等。
(四)、明确题目及要求:
1.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选取材料,写出新意。不要面面俱到,要突出中心,建议选取其中某一点加以生发。
2.叙事要完整,描写要具体。
3.学习运用议论、抒情,表达自己的感受、感情。
(五)、训练指导:
题目要求选择“熟悉的事物”写,提供参考的事物有“树根”“小草”“海潮”“桥”。不要受提供的事物的拘泥,要写自己熟悉的,写便于自己展开联想的。
题目要求写“咏物抒情”的作文,对所咏的“物”,要具体描绘它的形象,对于所抒的“怀”,要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展开联想”,要求学生由眼前的“物”的具体形象,联想到自己真挚的“怀”的抽象感情。
“树根”:可以由树根深埋于地下,为树干的挺直,树叶的繁茂,所作出的默默的奉献,联想到为祖国建设作基石的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
“小草”:可以从“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联想到小草的优势不多,可以从“草不知名随意生”和“无人知道”,联想到小草的平凡与朴实;可以从“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联想到小草的不汲汲于个人得失;可以从“小草不谢荣于春风”,不择地形、土质,不择气温、雨水,想到小草的旺盛生命力;可以从“草不随风偃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想到小草意志力的顽强。可以由小草想到树木或人类。
“海潮”:可以从“白马千群浪涌,银山万叠天高”,“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八月十五潮,壮观天下无”联想到海潮的大气磅礴;可以从“早潮才落晚潮生,一月周流六十回”,“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若知潮有汛,嫁与弄潮儿”,联想到海潮的坚守信义;从海潮奔腾、波涛汹涌,吞吐日月,气壮山河,联想到宏伟抱负,博大胸怀。
“桥”:从横空跨越使壕堑变通途的勃发雄姿,联想到桥加强沟通的能耐;从长年累月立于冰冷或湍急的水中毫无怨言,联想到桥不畏艰难的精神;从挺直腰杆承载巨大压力从不退缩,联想到桥勇挑重担的品质。
(六)、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七)、交流互改互评:
1、对照要求各小组交流,互改互评。
(1)、指出病句、错别字。
(2)、对照要求,评析其优点。
(3)、推荐好的文章,准备全班交流。
(4)、指出要改正的某一方面,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2、全班交流点评。
(八)、学生自改
善用联想咏物抒怀
联想的含义及其特点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或人的心理活动。
特点:
1、两者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有相似点);
2、别的事物或人(客观存在的)。
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想到
联想:甲事物 乙事物(相似关系)
存在存在创造出
想象:甲事物乙事物(来源于客观现实)
存在不存在联想的技法指导
1、相近联想
是指由某一事物想到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
之接近的另一事物
2、相似联想
是指由甲事物想到与之相似的乙事物
3、对比联想
是指由甲事物想到与之性质不同的乙事物,或由事
物的某一方面想到与之相对的另一方面.在写咏物抒怀文章时运用联想要注意什么?
1、联想一定抓住事物的相似点(联想点),根据事物的特点来展开联想;
2、联想要为我们在写作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
2、按下列层次划分,说出本单元中《白杨礼赞》的段意。
(1、)(1)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
(2、)(2-4)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黄土高原
(3、)(5-6)具体描写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
(4、)(7-8)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5、)(9)再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3、按下列层次划分,说出本单元中《石榴》的段意。
(1、)(1、)点明石榴的可爱。
(2、)(2-6)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3、)(7-9)抒发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从以上两课的层次段意中你探究出咏物抒怀文章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1、对物体做具体描绘(最好挖掘出内在精神品质)。
2、运用联想揭示象征意义或抒发情感(真正的写作意图)。
托物言志——将物的特征人格化,体现质的特征;
借物抒情——由物的特征引发情思,侧重情感的抒发。
怎样写好咏物抒怀的文章
写景或状物,一定要让物成为情和意的载体,寓情于物,托物言志,不仅使所状之物生动形象,富有灵性,而且所表之情深厚隽永,意味深长。可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促使读者去深深思索,受到启迪。那么,如何托物言志呢?
第四篇:初中作文教案
作文训练
(四)《木兰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个女英雄形象。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艺术家改编成戏曲、动画片,搬上了舞台和银幕。训练要求
1、《木兰诗》改写成一篇故事,题目自拟,字数不限。写作时注意下列几点:
2、故事和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作。
3、有些情节,如木兰的军旅生活,可以依据原作想象发挥,写得更详细具体一些。
4、语言尽可能明快、生动。
写作指导:
根据题目的要求,“故事和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作”。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理解原作的内容,把握原诗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主要情节。在行文上,要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故事,紧紧围绕木兰的形象特点逐层展开。在情节安排上,要做到详略得当。木兰代父出征、旅途思亲、获胜辞赏、归家团聚要详写,出征前的准备、十年征战可略写,以免冲淡原作的主题。这样处理详略,不仅是为了求得行文蔬密有致的变化,更是为了刻画人物的需要。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要在原作提供的基础上,在刻画人物上多下些工夫。原作着墨较多的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在表现这些内容的时候,可在原作的基础上,借助想象合理发挥,适当补充细节充实内容,让所写的内容充满生活气息。由于改写是一种艺术的再加工,所以允许增加若干细节,如木兰的军旅生活,木兰还乡的生活场景,可依据原作大胆发挥想象,也可参考有关戏曲、动画片等改编作品,写得更详细具体些。这些细节没有脱离原作,却是对原作的必要补充,这样,木兰的形象就会更丰满,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境界也会更加鲜明。一篇拘谨的改写固然不失为一篇好文章,而增加细节闪出光华的文章当然更是一篇好文章。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改写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切忌对照原文直译,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和描写,语言尽可能明快、生动。
范文:
木兰从军记
冬日的阳光在它退去最后一抹余晖的时候,整个村庄便渐渐笼罩在沉沉暮色里。不久,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就过早地进入了梦乡。只有一户人家,屋里还亮着灯,有个十七岁的女孩正对着门织布,这个女孩名叫花木兰。突然,唧唧的织布声戛然而止,木兰无心织布,连声叹息。
原来因为天子突然征兵,因打仗负伤一只腿至今还行动不便的父亲也在被征之列,家中又无长男,几天来木兰一直忧心忡忡。第二天一大早,父母正在为今生将无缘再见而愁眉不展时,忽然开门声响起,一位身穿战袍的英姿少年走进老人的视线。在老人还未及嗔怪女儿时,木兰已开了口:“我要替爹充军去打仗!”
于是木兰就匆忙地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第二天木兰就辞别父母踏上征途。夕阳西下,暮色沉沉,木兰独自露宿在黄河之畔,耳听黄河流水哗哗作响,心中却时时回响着父母的声声呼唤,渐行渐远,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早已听不见了,但这声音却时时回荡在女儿的耳畔心头,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
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越向北走,水越难弄到,时常连脸都洗不上,灰尘满面令人难以忍受,不过,就让灰尘掩盖女性柔嫩的皮肤倒是件好事。战斗打响了,对木兰来说,犹如做了场恶梦。到处是血腥味,交战的白刃铿锵作响,厮杀声、马蹄声、风声交织在一起。
在战斗中,木兰奋勇拼杀,多次立功。凯旋归来,天子在厅堂上接见了木兰。因为战功赫赫,天子要重赏木兰,可是,木兰既不要做官,也不要巨额赏赐。最后她只借了一匹千里
马,义无返顾地回到了她朝思暮想的故乡。
木兰衣锦还乡了,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喜庆,木兰的家人更是喜上眉梢。木兰的姐姐妆扮一新地迎出来,望着眼前这位威风凛凛的木兰妹妹,真是又惊又喜。小弟弟为了给姐姐洗尘庆功,正在忙猪杀猪宰羊。木兰激动地打开她少女时代的闺房,屋里还保持着原来的摆设,角落里那台熟悉的织布机仿佛在述说着往日的故事。木兰脱下战袍,换上美丽的红装,满怀柔情地端坐在镜前,细心地妆扮起来。梳妆完毕,木兰娇羞地走到堂前。大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与他们朝夕相处十余年的木兰竟是一个妙龄女郎。简评
这篇改写非常成功,有三点值得借鉴:
一、故事和人物形象在基本符合原作的原则下,又有所创新。比如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木兰的军旅生活,木兰还乡的喜庆气氛等,都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大胆发挥想象,进行合理补充,充实了文章内容。
二、多处生活场景和木兰的儿女情态,在原作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细节,使木兰的形象更加丰满,特别是木兰还乡中“女儿妆”一节,木兰的女儿情态简直呼之欲出。
三、语言明快、生动,文彩飞扬。
第五篇:初中作文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作文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初中作文教案
话题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审题
2、指导学生多角度立意
二、教学时间: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去年的语文期末考试题中,我们首次遇到了“话题”作文: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请以“心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2.到底什么是话题作文呢?我们要从“话题”说起。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源头,如:某句名言、某个故事、某则新闻、某项成果、某部电视剧等,所有这些都可以作为“话题”来引发人们的联想、引发人们议论,也就是引发人们心中想说的话。可见,由某个设想好的“话题”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这个“话题”就是作文所要谈及的内容范围。也可以这样理解:话题好比一个圆的圆心,从圆心到圆周上的任何一点连起来的线都可视为一个话题作文的写作角度。可见,话题作文内容是很宽泛的,再加上体裁不限,自由度就更大了。
(二)指导学生审题。
1、抓住题目关键词语,明确下列问题(边提问边板书)
话题:心事
内容:与“心事”有关的内容都可以
体裁:不限(一般情况诗歌除外)
字数:500字以上
2、抓住写作对象、写作范围引导学生进一步审题(自由讨论,个别发言)
(1)正如引言中所言“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成长中的青少年,就有更多的心事,那么,看到这个作文题目,你们会想起些什么心事呢?
以“心事”为话题,应明确这个词的词义内涵,指的是心里盘算、放不下的事,多用于为难的事。该词区别于“心情”“心思”“心绪”“心态”等。
[解题思路]
这个话题有两条分析思路:
其一,谁的心事?可以是我的心事,父母亲的心事,老师的心事,同学的心事;也可以拟测、揣摩花草鱼虫的心事、大自然的心事、祖国的心事等,从一个新的角度,折射自己对社会、世界的思考。
其二,这心事是什么?确定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后,再想一想是什么心事。对于不同的对象,可能有不同的心事。
(三)指导学生立意。
1、指导学生确定写作角度
所谓“立意”,也就是确定一篇文章的中心。一篇文章,若没有了中心,就像一个人没有了思想,没有了灵魂,只徒巨一具尸体;就像一般驶入大海的航船,失去了舵,终究会迷失方向。一篇文章的中心,它就象一条串起项链的绳子一样重要,我们所选择的材料,都必须围绕中心,为中心服务。
2、那么,以“心事”为话题,同学们想想,你为怎样立意呢?
(四)指导学生选材
在各种各样的“心事”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立意”,选定一件自己心中最深刻的“心事”,并选出自己最有话说的“心事”,然后再考虑动笔。另外,如果作为考场作文,还应符合考场作文的要求,必须主题高扬,不应写较敏感的或政治性太强的事件。
(五)作业:完成这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