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科英二考试题型说明

时间:2019-05-13 04:3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科英二考试题型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科英二考试题型说明》。

第一篇:2014科英二考试题型说明

1、论文标题修改,2*8=16分

参考课件中的思考题进行复习。

2、文献类型辨识,2*8=16分

包括期刊(或连续出版物)[J]、专著[M]、会议论文集[C]、学位论文[D]、专利[P]、报告[R]。

3、摘要,共32分

摘要的四个要素(中英文)8分;

根据摘要撰写标题4分,选词填空以完成摘要6分;

摘要中所有句子对应之要素判断,两篇摘要共14分。

4、辨识题一,3*6=18分,给定多段英文片段,判断分别摘自于科技论文的哪个部分。主要考察同学对论文结构的掌握情况,包括摘要、引言、方法、结果、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

5、辨识题二,3*6=18分,给定多段英文片段,判断分别摘自于哪种文体。考察同学对本学期所涉及的各种文体的掌握情况,包括闭幕词/开幕词、专利说明书、合同(或协议)、招投标文件、产品说明书、申请信。

第二篇:大学语文(二)考试说明

大学语文

(二)考试说明

大学语文是广播电视大学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在专科层次的培养目标,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书面、口头)能力,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因此,对教材所选的文章,要熟读,并要有选择地背诵;加强写作训练。在注重把握文章体式、内容、结构的同时,应特别注重思维方式的训练,注重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分寸感和得体的程度。教材为《大学语文》和《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书》(两书均由张继缅、陈寿立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考试题定为词语解释、简析题、古文翻译、作文等。

大学语文是一门学年课。本学期讲授第二部分,即包括31课-57课和三篇知识短文。下面按照单元顺序谈一谈复习意见。

叙 述

学习本单元,我们要通过阅读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原文、注释及提示,了解所选作家、作品的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明确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艺术特色。背诵几篇短文或一些精彩的段落,以深入领会文章思路,并积累词汇。掌握文章中出现的一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参看知识单元,完成文后的思考练习。通过写作训练,掌握叙述的基本表达方式。能够比较熟练地写出写人、记事的文章。

第三十一课 陈情表

本文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的《文选》,世称《昭明文选》。《文选》是一部文学作品总集。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不选经子,史书也只略选“综集辞采”,“错比文华”的论赞。因而本文虽标明为“表”类文体,但其情感的表达,辞采的铺陈,却不能不让人感受到极强的文学作品感染力。文章以“孝”字为本,以“情”字纬文。全文脉络贯通,情理相融。其情真来自“天然”,其意切来自肺腑,感人至深。文章以情感人,以语动人,本文重在写“情”,其语言也因情而生采:一是语言有整齐之美;二是语言有抑扬之美;三是语言有参差之美;四是语言形象比喻之美。

通过学习,掌握李密、《文选》及《表》有关常识;;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并能复述文章内容;掌握本文以“情”字经纬的作文手法;明确其“表”“情”的特点;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复习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③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⑤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2.《陈情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提示略。

3.将下列文字翻译为现代汉语: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第三十二课 吊古战场文

唐玄宗时,战乱频仍,人民受难,国无宁日。作者以大力铺排渲染之势,以沉重而感伤的笔墨,描绘出了古战场惨烈的氛围以及战争的酷烈景象。名为祭奠自秦汉以来阵亡的战士,实则是在谴责唐朝统治者好战的政策,同时也表现了对战争的强烈反感和对将士悲惨境遇的深刻同情,表达了人民向往和平的情绪。

本文笔调哀婉,铺排渲染,回环往复,感情真挚而强烈,语言平实,文风质朴。既描绘出古战场荒寂凄凉氛围,又渲染出战争的酷烈景象;既表达了对阵亡将士的痛惜之情,也抒发了停止战乱,希冀和平的善良愿望。其中,理性的思考,形象的笔触;援古证今,极尽联想的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十分突出。

通过学习,掌握本文的时代背景及写作目的;能够复述全文内容;掌握本文的重点词语;掌握本文的主要写作手法;能够翻译全文。

复习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

②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③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④寄身锋刃,腷臆谁诉? ..

⑤秦汉而还,中州耗斁。...

⑥.鼓衰兮力尽。..

2.为什么说援古讽今是《吊古战场文》的一大特点? 提示略。

3.将下列文字翻译为现代汉语:

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生也何恩?杀之何咎?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悁悁心目,寝寐见之。布奠倾觞,哭望天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何依?必有凶年,人其流离。呜呼噫嘻!时耶命耶?从古如斯。为之奈何?守在四夷。

第三十三课 始得西山宴游记

作者被贬永州,投身大自然的怀抱,寻找思想寄托,扑捉了黄昏时分深山特有的转瞬即逝的动态之美,描绘出一幅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绝佳画卷,堪为“文家绝境”。文章特色颇多:苍凉的意境,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善于扑捉转瞬即逝的动态美;“顶真”手法的巧用;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通过学习,掌握柳宗元及有关常识;掌握本文意境描写;明确本文选材的特点;翻译全文。

复习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②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③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④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2.指出《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顶真”句式并说明其作用。

提示:

所谓顶真,就是前句句尾之字,正是后句句首之字,此文中就出现了这种句式: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前后首尾衔接,此中这坐、醉、卧、梦、起、归,这几个前后相互承接的动作描写,将宴游者的精神状态做了生动而逼真的表诉,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3.将下列文字翻译为现代汉语: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粟。其巢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第三十四课 祭欧阳文忠公

《祭欧阳文忠公》王安石所著,为总结、评论、赞美欧阳修一生人品功业立德、立功、立言的悼文。文章立意超卓,笔力雄健,涉及到与欧阳修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与历史人物。

通过学习,掌握王安石及有关常识;熟读全文,复述文章内容;分析此课层次结构;理解作者对欧阳修的景仰之情;掌握本文主要手法;翻译全文。

复习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

②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③其发於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 ④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

⑤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魂灵气,不随异物腐散。..

2.《祭欧阳文忠公》一文的文章特色是什么?

(1)相反相成,相应成趣,一反祭文常例,以不言悲始,却愈说愈悲,最后竟至悲不自胜。

(2)低回盘旋,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卒章显志。

(3)波澜跌宕,气韵恢弘。3.作文

怀念

提示:

必须写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要求夹叙夹议。

要言之有物,要具体,切忌泛泛而谈,空空而论。

第三十五课 前赤壁赋

本文选自《东坡全集》。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却从不以此为意,然胸怀放达。他思想极为复杂,他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又结合了佛、老诸家。他在文学创作上成就突出,诗与黄鲁直并称“苏黄”,词与辛稼轩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叙事纪游的散文在苏文中艺术成就最高。作者因“乌台诗案”入狱,虽免得死罪,却更遭贬谪。官职名为团练副使,实为流放,在监控中度日。其中的苦闷可想而知。这篇赋反映了苏轼被贬后的心境,有现实的抑郁苦闷,也有经历了大自然洗礼的超然,虽有消沉的情绪但主要是豁达与乐观。本文是他的一篇游记。清风朗月的秋光,如诗如画,即景生情,借景寓理,达到了诗、画、理趣和谐的极致。:

掌握相关的文学知识;熟读全文,认识作者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和主旨;掌握重要词语的解释;掌握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复习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举酒属客。..

②纵一苇之所如。.

③凌万顷之茫然。.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⑤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⑥渔樵于江渚之上。..

⑦侣鱼虾而友麋鹿。..

⑧虽一毫而莫取。.

⑨肴核既尽。.

2.分析《前赤壁赋》前伏后应,寓理于境的特点。

提示:

(1)前伏后应。文章在拟客答发出议论之后又以客方的慨叹为驳斥的对象,正面回答了对人生的思考。先分说“水”“月”(“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再说“风”。进而应前文之“风”(“惟江上清风”)“月”(“山间之明月”)。又以“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进一步展开了胸襟。客之悲转而为乐,兴举而更酌。这就把作者假托客人的言谈与自己的认识统一了起来。

(2)寓理于境。写江水不停地流逝,大江却依然;写月亮时圆时缺,却不曾有所增减;宇宙万物没有一瞬的停顿,始终在变化着。天地万物无穷无尽,大可不必羡慕那长江;天地万物各有其属,不是自己的,丝毫不能占取。大自然无尽的宝藏,只可共同享用。变与不变,的确是个哲学命题。作者矛盾的心境,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身处逆境,只有乐观以对,才是苏轼真正的人生态度。

第三十六课 左忠毅公逸事

《左忠毅公逸事》选自《望溪集》,是方苞散文的代表性作品。“逸事”,同“佚事”。一般指未经前史所载而为后人所记之事。这里主要记叙的是左光斗以国事为重,舍生取义的两件事。以叙述典型事例突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其高贵品格。当然也有其时代与阶级的局限。

通过学习,掌握本文内容的深层含义,即语句中所反映出的社会现实; 掌握取材、描写、情节的曲折及用语精当的特点;用心体会文章的画面感;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复习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视学京畿。..

②从数骑出微行。...

③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

④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

⑤汝复轻身而昧大义。.

⑥史噤不敢发声。.

2.《左忠毅公逸事》一文在选取和安排材料上有哪些特点?

提示:

《左忠毅公逸事》在选取材料上,紧紧围绕着左光斗与史可法师生间的交往,选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材料。这些材料虽然是“逸事”,但既典型又真实可信。

全文紧扣住“忠毅”二字,并以时间顺序安排材料,不枝不蔓,叙事简洁。叙述中注意了人物的言行及心理特征的描写。

3.将下面的文字翻译为现代汉语: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狱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馋,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拔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捕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而后常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肝肺,皆铁所铸造!”

第三十七课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是一篇游记散文。选自郁达夫散文集《闲书》。是一篇记游散文。文章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故都北平(北京)之秋的热爱,也表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并具体体现出郁达夫在描写景物和表达感情时“细、清、真”的特点。

通过学习,掌握重点词语;熟读全文,认真体味作者对北国秋的向往与眷恋之情;掌握本文写作上的主要特色;学习游记的写作。

复习训练题:

1.《故都的秋》的作者如何具体地表现北国秋的“清”与“静”的?

提示略。

2.试分析《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表现北国秋的“悲凉”的。

提示:

(1)作者从中外文人对秋的“歌颂与悲啼”的比照中,抒发感慨。他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敞开的议论归结为一句,那就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充溢着浓重的文化意味。

(2)巧用比喻于对比之中,以虚映实,强化了对北国故都之秋的赞美:“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一组博喻,以南国之最比北国之最,而北国秋的甘醇、实在、丰美、博大与旷远„„尽在其中了。

(3)直抒胸臆。如文中所说:“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又于结尾时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就直接表达了对北国秋“色彩浓,回味永”爱得深的强烈感情。

第三十八课 追悼志摩

胡适与徐志摩是至交,文人之间的这种交往,其心灵有着一种超然的息息相通。与其说这是一篇悼念的文章,不如把它看作是胡适与志摩心对心的诉说。胡适最懂徐志摩,懂他的诗,更懂他的为人,他的内心。在胡适心目中,徐志摩是一位为爱为自由为美三位一体的人生苦苦奋争的,可爱的单纯的理想主义者。本文通过对徐志摩一生几件有代表性的事件叙述和描写,以满腔的热忱礼赞了徐志摩的完美人生理想和奋斗精神。文章以被悼念者诗入文,以诗的语言创造性地阐发了被悼念者的人格特点,为全文营造了诗的意境,它以叙述为外壳贯穿全文,以驳议为内核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学习,掌握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熟读全文,了解胡适对徐志摩的看法;掌握本文的主要叙述手法;明确本文的写作特点。

复习训练题:

1.试分析本文如何以诗的语言写悼念的文字,为全文营造了诗的意境的。

提示略。

第三十九课 秋夜

本文是195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而作的。作者有幸结识鲁迅,颇有交往,多得教益,为此作者谱下这“秋夜”之思,从波光荡漾的记忆之流中,闪映出鲁迅先生飘忽的身影,再现了他的音容笑貌,突现出“民族之魂”浮雕般的伟岸形象。

通过学习,掌握巴金及《秋夜》有关常识;熟读全文,了解复述文章内容;掌握本文梦境描写;明确本文选材的特点。

复习训练题:

1.《秋夜》文章特色如何?

提示:

(1)另辟蹊径,以梦入文,在诸多悼念鲁迅的文章中,独树一帜。

(2)时空交错、今昔重叠、虚实渗透。

(3)在似真似幻,或实或虚中,凸现出“民族之魂”浮雕般的伟岸形象,非大家手笔,难有这等气势。

2.简述《秋夜》一文是如何前后呼应的?

提示:

文章开始,写夜读《野草》,走向梦境。寥寥几笔,勾勒出风声、雨声中的书斋环境,尤其那忽明忽暗的灯影更增添了雨夜的迷茫气氛。文笔洗练,直接入题,文章由实入虚。

文章最后写梦醒。由虚入实,化幻为真。紧紧围绕“燃烧的心”再挖新意,拓展出新的视野,给人以道德净化与精神升华的神圣感。而其中的景物描写,再次点出秋夜雨声,渲染了梦境的氛围,与开篇呼应,使文章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的整体。

3.分析《秋夜》一文梦境描写的作用。

提示略。

第四十课 记张自忠将军

《记张自忠将军》是现代著名作家梁实秋晚年在台湾写的一篇记人的散文。文章回忆抗战时期参加国民参政会华北视察慰问团,在前线见到著名爱国将领张自忠的情景。

通过学习,掌握重点词语及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文记写人物笔法的灵活多变的特点;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手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

复习训练题:

1.什么是侧面描写?《记张自忠将军》一文是怎样使用侧面描写手法的?

提示:

侧面描写是指对记写对象做间接描述,或以物写人,或以彼说此。《记张自忠将军》一文通过写司令部陈设的简单和饮食的清淡,表现张将军自奉俭朴和谋国之忠的品德,通过描述张将军防地夜间的景象和将军牺牲后的举国震悼,表现其治军之严、作战之勇和以身殉国之壮烈。

第四十一课 忆傅雷

《忆傅雷》是从女作家杨绛为《傅译传记五种》一书所写的“代序”中节选的一部分。著名翻译家傅雷是作者的挚友,作者对他的品德、性格和为人处世的生活态度有深切了解。

熟读全文,复述文章内容;掌握重点词语; 掌握本文以独特的视角写人,以及运用细节描写、在情境中表现人物的手法;掌握本文在选材和语言运用上的特色。

复习训练题:

1.《忆傅雷》在写法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选材具体而精当,章法自然而谨严。

第二,抓取生活细节,作生动传神的描绘。

第三,语言自然清新,委婉雅洁。

2.阅读下面的文字,试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浓郁的生活气息。

也许钟书是唯一敢当众打趣他的人。他家另一位常客是陈西禾同志。一次钟书为某一件事打趣傅雷,西禾急得满面尴尬,直向钟书递眼色;事后他犹有余悸,怪钟书“胡闹”。可是傅雷并没有发火。他带几分不好意思,随着大家笑了;傅雷还是有幽默的。

傅雷的严肃确是严肃到十分,表现了一个地道的傅雷。他自己可以笑,他的笑脸只许朋友看。在他的孩子面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阿聪、阿敏那时候还是一对小顽童,只想赖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大人说的话,也许孩子不宜听,因为他们的理解不同。傅雷严格禁止他们旁听。有一次,客厅里谈得热闹,阵阵笑声,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忽然他灵机一动,蹑足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一开。只见门后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阶上,正缩着脖子笑呢。傅雷一声呵斥,两个孩子咚咚一阵凌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梅馥也赶了上去。在傅雷前,她是抢先去责骂儿子;在儿子前,她却是挡了爸爸的盛怒,自己温言告诫。等他们俩回来,客厅里渐渐回复了当初的气氛。但过了一会,在笑声中,傅雷又突然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原处偷听。这回傅雷可冒火了,梅馥也起不了中和作用。只听得傅雷厉声呵喝,夹着梅馥的调解和责怪;一个孩子想是哭了,另一个还想为自己辩白。我们谁也不敢劝一声,只装作不闻不知,坐着扯淡。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大家又坐了一会儿辞出,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

提示:

只有写出生活中的人物,才能给人以真实感。要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要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写傅雷在家中与朋友的笑和对儿子的严肃。其取材就十分生活化,笔触又十分灵巧。

写他的“不乏幽默”,就放在与朋友的相处中。在朋友面前他“眼里是笑,嘴边是笑,满脸是笑”,即使是朋友“打趣他”,一边的客人都“急得满面尴尬”,可是“他带着几分不好意思,随着大家笑了。”可见傅雷是有幽默感的。

写他的严肃,着重写他在孩子面前“严肃到十分”,“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对孩子“冒火”、“呵斥”、“厉声呵喝”;写他“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再加上“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作衬托,生活气息十分浓厚。

日常生活的情景,人物表情的自然流露,富于动态的场面,由于仅用白描,自自然然、活灵活现、真真切切地表现了出来。给读者的感受非常强烈。

第四十二课 龙井寺品茶

《龙井寺品茶》记写了作者韩少华去龙井寺品茶的一段情缘。“缘”是指人生中的某种机遇。在名人雅士心目中,品茶也是要有一点机遇的。因为茶是一定要“品”的,而品茶必须于名山、名寺,有名泉、名茶、名人;合天时,合地利,合心情,以及主合境界,方为上“品”,才可称得上“有缘”反之则“无缘”。

这篇散文写得清雅细致且深味于内,雅得“闲在”,运笔所到之处,均有抑杨宛转之美;雅得“随意”,兴之所至,漫笔点染之际,却有清韵之妙;雅得“舒缓”,通篇娓婉道来,拈古化今,品味独具。这就如同文中所品的龙井茶一样,其味乃清淳微妙,足令“老妻幼子都不定抚弄得到的去处”“舒活起来”,极有欣赏价值。

通过学习,领略文章所蕴蓄着的美感。掌握文章散与严辩证之美;抑与扬变化之美;徐与疾交错之美;动与静、虚与实结合之美。此外,本文语言谴词造句缜密活脱、用典信手拈来的特点,也值得学习。

复习训练题:

1.试分析《龙井寺品茶》一文抑扬变化的特点。

提示:

抑与扬的变化。先抑后扬,扬中有抑,抑中有扬,抑扬顿挫,是《龙井寺品茶》的一大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1)先以抑起笔:“北京城大小茶叶店里难得见着龙井, 这可是有些日子的事情了”,然后说起杂茶。这是欲说龙井先提“杂茶”。

(2)文意接着微扬一下,好不容易有了“一级成色”的龙井喝,可是“至于‘品一品’么, 依然是不甚了了”,又抑了回去。这是欲说“品”,先说“喝”。

(3)及至后文欲说“有缘”,先说“无缘”;欲说“无憾”先说“有憾”,都是抑扬变化的典型处理。

关于叙述的基本知识理论,我们应当注重掌握:

完整叙述、不完整叙述、主观叙述、客观叙述、叙述的人称。

叙述的笔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详叙、略叙、总叙和分叙„„等。

描写、叙述与描写的交织。

记叙性文章的审美要求:一般要求是通畅、简洁、明确;最高要求是传神、如画、蕴藉。

说 明

学习本单元,我们要了解并掌握说明的特点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说明性文章的能力。参照每课的“题解”和“注释”,了解与课文有关的知识,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其中的文言文,要逐字逐句读懂,并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熟读课文,参照“简析”,理清结构层次及其内在联系,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其中的重要信息和材料,理解领会其主要写作方法和语言运用的特点。

第四十三课 礼、乐(节录)《礼》、《乐》这两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礼乐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大理论和举措。所谓礼,其深意不在简单的“玉帛”仪节,而在有节有序;所谓乐,其深意也不在简单的“钟鼓”乐器,而在和谐。礼乐是人们行为的大“法”。它虽无法律的效力,却有超乎法律的约束力。其约束不在被动的约束,而在自觉地按礼而行。以至个人生活也要自觉地自我约束。这就是所谓“君子慎独”。人人自我约束,喜怒哀乐皆有节制,天下和谐有序,可致太平了。

这两篇文章都是对抽象事理的说明。把握问题点,是写好事理说明文章的关键。只要问题点明确了,才能说到点子上。也才能达到说明的目的。《礼》,首先把握住了“礼”为什么会产生,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这是本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点;《乐》,把握的是“乐”的起因,它为什么会产生及先王为什么对乐格外地重视。此外,对于抽象事理的说明,一定要注意此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找到了这种联系,并把握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事理也才能说得透彻明白。因为任何说明都离不开一个“序”。按照事理的顺序去说明,读者就会一目了然。掌握对抽象事理进行说明的表达方法。

复习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养人之欲。.

②使欲不穷于物。. ②使欲不穷于物,物不屈于欲 .

④雕镂文章。..

⑤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

⑥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 2.将下面的文字翻译为现代汉语: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

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

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于物,物不屈于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

第四十四课 雁荡山

《雁荡山》选自《梦溪笔谈》,介绍雁荡山长期“未名”的前后经过以及雁荡山地貌形成的地质原因。

《雁荡山》所揭示的雁荡山地质现象,尤其是对于流水侵蚀作用的创建,比欧洲人同类研究大约早了700年,使本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通过学习,掌握沈括及《梦溪笔谈》的有关常识;熟读全文,复述文章内容;掌握本文主要表现手法;明确本文选材的特点;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复习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

②原其理。.

③雁荡经行云漠漠。.

2.简述本文引人入胜的曲折文笔及作用。

提示:

《雁荡山》以“天下奇秀”的美誉开篇,可令人想不到的是“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虽偶然被发现,却“尚未有名”;虽“尚未有名”,却列入“西域书”,声震藩邦,景入唐诗,介绍得有鼻有眼。然而,却依旧“未知雁荡、龙湫所在”。作者制造悬念,带读者神游神秘之地,引发兴致。“后因伐木,始见此山”,至此,才以诗句命山、命峰、命景,才将这“云漠漠、雨蒙蒙”,虚无缥缈的仙山落实到现实中来,才有了如今真正意义上的雁荡 山。文章一波三折,环环相扣,给人以得来不易之感,紧凑而有磁力。

第四十五课 裘

本文主要说明了裘是取兽皮制成的服装。对于裘的价值,种类,其相同点与区别点,裘衣在阶级社会里显示着一种等级的差异。

写客观物象的说明文,要从所写物象的概念入手,并力求准确。此外,判断的正确,种类区分的明确,事物之间内部联系的同与异的界分,内容与形式上的特点,也都要求写得恰如事理,恰如其分。在这些方面,本文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掌握对客观对象进行说明的表达方法。

复习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值百分等。....

②然寒凉渐杀。.

③役夫用以适足。..

④凡取兽皮制服,统名曰裘。..

⑤习久而俱化,南方不习者不堪也。..

⑥穷山越国,射取而远货。..

第四十六课 古今言殊

《古今言殊》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写的一篇介绍汉语发展演变情况的说明文。语言的演变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历史现象,它表现在语音、语汇和语法几个方面。文章既清楚地揭示了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联系和差异,又科学地说明了语言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

这是一篇介绍社会科学知识的典范的说明文,在章法结构的安排、说明方法的运用和语言表述几方面都具有典范性,很值得学习。掌握本文章法自然而严谨,详略分明,条理清晰;恰当运用分类、举例、比较等说明方法;语言明白晓畅,平易近人等写作特点。

复习训练题:

1.本文说明古今语汇的变化,对于“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这四种情况,各举了哪些例子来具体说明?

提示:

(1)词义扩大:“江”、“河”、“菜”;

(2)词义缩小:“肉”、“谷”;

(3)词义转移:“涕”、“信”;

(4)词义弱化:“很”、“普遍”。第四十七课 苏州园林

这是一篇介绍人造园林的说明性文章。作者以鉴赏者的角度向我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

通过学习,了解作者叶圣陶生平,以及“说明文”的有关知识;熟读全文,掌握文章结构,并能复述文章内容;掌握本文主要说明方法;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

复习训练题:

1.试分析下面两段文字的语言特色。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⑻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提示:

鉴于说明是要对事物的形状、特征、性质、相互关系或事理进行介绍、阐释和解说,因此往往使用确切和平实的语言,而上面两段中作者也正是这样运用语言的。如“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以及“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都没有使用什么形容词、副词和复杂的句式,显得简单清楚,平实明确。

不过本文作者是散文写作的大师,在语言的使用上还显示出文艺性散文和小品文的风格,例如:“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以及“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的“隔着”、“界着”,“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用词用语;还有“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中的“栽几丛”、“蔓延着”等等,都是于清纯平淡中见生动,于自然流畅中见意趣的语言特点。

第四十八课 桥的运动

本文是一篇解说建筑物的科普说明文。主要说明的对象和要说明的问题点,就是“桥”和(桥的)“运动”。

通过学习,了解作者毛以升生平,以及“科普说明文”的有关知识;熟读全文,掌握文章结构,并能复述文章内容;掌握本文主要说明方法;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复习训练题:

1.分析下面的文字,说明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细致地进行解说的。

桥总是在动的平衡中状态中的,就是桥的一切负担都是为桥下的土地所平衡的。这是总平衡。拆开来看,桥身是处于桥上车重和两头桥墩之间的平衡状态的,桥墩是处于桥身和基础之间的平衡状态的,基础是处于桥墩和土地之间的平衡状态的。再进一步来分析,桥身、桥墩和基础的内部的任何一点,也无不在它四周的作用和反作用的影响下而处于平衡状态的。

提示:

此段文字作者使用的是分解的笔法。是分三层来逐层深入细致地进行解说的。

首先有一个总体的说明:“桥总是在动的平衡中状态中的,就是桥的一切负担都是为桥下的土地所平衡的。这是总平衡。”这是第一个层次的说明。

然后,再“拆开来看”,进入第二层解说:“桥身是处于桥上车重和两头桥墩之间的平衡状态的,桥墩是处于桥身和基础之间的平衡状态的,基础是处于桥墩和土地之间的平衡状态的。”

最后,“再进一步来分析,桥身、桥墩和基础的内部的任何一点,也无不在它四周的作用和反作用的影响下而处于平衡状态的。”这是第三层的解说。

这样逐层深入细致地对桥的平衡状态进行解说,使之十分清楚明白。

关于说明,我们应注意掌握以下基本知识理论:

说明,是用确切、平实的语言对事物或事理进行阐释、解说的一种表达方式。

说明的基本要求

说明的方法:定义和诠释、分类和分解、举例和引用、比较和对比、数字和图表等。

议 论

学习本单元,我们要通过阅读题解、原文、注释及简析,了解所选议论文(含学术论文)作者及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明确一般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和艺术特色。背诵几篇短文或一些精彩的段落,以深入领会文章思路,并积累词汇。掌握文章中出现的一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参看知识单元,完成文后的思考练习(•参看指导书提示)。通过写作训练,能够写出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分析到位,•逻辑性强的论说性文章。

第四十九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这篇记述孔子与弟子论述各人抱负的文章,描绘了孔子循循善诱使弟子敞开胸怀,无顾虑地吐露心志,又阐发了孔子热爱学生,谆谆教导 “教学不厌,诲人不倦”,为后世立了一个教学榜样。

通过学习,掌握孔子及《论语》有关常识;熟读全文,了解并复述文章内容;通过本文,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掌握师生各自的性格特征;翻译全文。

复习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

②何伤乎 .

③吾与点也 .

2.试分析孔子为何对曾皙言行格外动情?

提示:

子路也好,冉有也好,公西华也好,都是用世之人,只是性格不同,才气有异。在济济学人中,进一步写了徜徉山水、自乐其身的“出世之人”曾皙,突出其高雅自乐。孔子为何对曾皙言行格外动情?原来在儒家思想中,治国有两大方面,一是管理国家,一是宗庙祭祀。也就是礼、乐。子路、公西华、冉有谈的是礼,而曾皙谈的是乐,孔子赏识曾皙的徜徉山水、咏而归,就是赞成曾皙以“乐”从内在培养成和谐性情。子路等三子则是从外在按“礼”行动,内外两面教育,天下自然和谐安定了。孔子相询时,琴声正希,铿尔舍琴,一番妙论,兀然出世,正是颠沛一生的孔子所神往的,因而,格外动情。

第五十课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一个代表。他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等诸侯国君,不被重用,后退居讲学,与弟子万章等发挥孔子的学说,作《孟子》七篇。北宋以后,《孟子》成为封建士大夫必读的儒家经典,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习本文,要掌握文章的气势磅礴,富于鼓动性,具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善设机巧,欲擒故纵,引对方就范;善用比喻,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理,论辩是非,既吸引人,又可以增强说服力等特点。

复习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牛何之? .

③若无罪而就死地? .

④是心足以王矣 .

⑤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⑥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

⑦夫子之谓也 ....

⑧.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⑨.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

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试以《齐桓晋文之事》为例,说明孟子说理的特点。

提示:

孟子的谈话有以下特点:

第一,用设问的方法取得主动权。孟子善于在关键时刻提出问题,使交谈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进行。例如,用“无以,则王乎?”引出王道等。

第二,善于用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来说明事理。孟子选择了一个发生在齐宣王身边的“保牛”的故事,来说明齐宣王有“保民”之心。这样,既使齐宣王感到亲切,又使齐宣王信服。

第三,善于用比喻。孟子讲道理,很少空洞的说教,多用形象的比喻。如“力举百钧”、“明察秋毫”等,浅显易懂,寓意深刻,使听者容易接受。

第四,适当重复。说话与写文章不同,稍纵即逝,对重要观点需加以重复,以引起读者注意。如“不忍”、“不为”等,均重复多次。

第五十一课 天 论

荀子是战国时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是赵国人,五十岁时曾到齐国讲学,他的学问出众,受到世人的尊敬。《荀子》一书历来被列为儒家的重要著作,其实它对以前的各种学派的思想都有所批评、继承和发展,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

本文是节选荀子天论一文的开篇部分。天论,即论天。这一部分主要论述的是自然界(天)与人类社会各自有其规律,不可混为一谈。人类只有认识并利用自然才可图发展。学习本文要明确文章的基本脉络和论证方面的特点;掌握本文观点鲜明,长于分析,论证严谨,句式整齐及修辞上的特点。

复习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天行有常。.

②强本而节用。.

③养备而动时。.

④养略而动罕。.

⑤寒暑未薄而疾 .

2.简述荀子散文的主要特点。

提示:

荀子生活在战国纵横之世,深受论辩之风的影响。他认为“君子必辩”(《非相》)。其所谓“辩”,有正论亦有驳论。无论是正论还是驳论,均气势宏伟,逻辑严密。

其正论,观点鲜明,长于演绎,分析比较,层层渐深,论证透辟。

其驳论,常先列谬论,再逐一驳斥,笔墨恣肆,气势雄浑。

语言上,句式整齐,善用比喻,也是荀子散文的一大特点。

《天论》则是一篇典型的正论文章。

3.用现代汉语译出下列语句: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疆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

第五十二课 送孟东野序

全序表面对怀才不遇的友人孟郊劝慰,实则阐述了“不平则鸣”的中心论点,这正是作者对文学创作动力的一种认识与见解,在中外文学理论发展史上是颇有价值的。

通过学习,掌握韩愈的有关常识;熟读全文,了解、复述文章内容;掌握本文主要手法;明确本文布局谋篇的独到造诣;翻译全文。

复习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耶? .

②抑不知天下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 .

③抑不知天下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 .

④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 ....

2.在本文中,韩愈是如何评议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向的?为什么?

提示:

从课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韩愈的观点。他认为,中国文学经历 了由高到低,再由底到高的马鞍形发展曲线。这种发展趋向,与“不平则鸣”的“即善鸣”与“不善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代到秦汉的一些贤哲如屈原、司马迁等都是“善鸣者”,所以文学发展,出现高潮。而魏晋以后,虽然“鸣”者未断,但水平却“不及于古”了,“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驰以肆。”因此,文学出现低潮。到了唐代,又出现了孟郊、李翱、张藉等善鸣者,他们不管发出 “国之盛”还是 “己之苦”的不平之鸣,促使了都文学高潮的到来。

韩愈的这样看法,与他以“文起八代之衰”为己任的“古文运动”领袖的文学主张是完全吻合的。

第五十三课 朋党论

此文作者以臣子的身份向皇帝进谏,是非曲直,一目了然,说理透彻,一针见血,通篇以对比法进行论证,劝导人君“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泾渭分明,斩钉截铁,有极强的可信度。

通过学习,掌握欧阳修及唐宋八大家的有关常识;熟读全文,复述文章内容;掌握本文的对比手法;明确本文结构;翻译全文。

复习训练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②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③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④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

⑤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第五十四课 论 毅 力

《论毅力》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激人斗志,发人警醒。

掌握本文观点鲜明,论证严谨、灵便和犀利的特点。

复习训练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试分析其比喻论证手法的运用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 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提示:

议论并不意为着只是抽象的推理,为了使读者容易理解其中的道理,运用比喻论证的笔法,常常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本文在讲述了对待逆境如同“操舟”一样。“兼旬之期(二十天之内),行千里之地”,“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交相错杂)”。靠什么呢?当然是毅力坚苦忍耐之力。没有毅力的人是不可能到达彼岸的。这就把抽象的道理用形象化的论证表达了出来。这样的论证手法,可以极大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并起到深入浅出,令读者信服的作用。

第五十五课 选择与安排

本文的论题是“选择与安排”。文章开门见山即提出中心论点:“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这就等于说,给它们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这一中心论点,一是说清了所论问题是在作文运思的范畴内;一是点明了选择与安排可以给文章“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的核心思想。

通过学习,了解作者朱光潜生平,以及“论说文”的有关知识;熟读全文,明确文章的论点和结构,并能复述文章内容;掌握本文主要论证方法。

复习训练题:

1.本文对文章的安排有哪些要求?

提示略。

第五十六课 谈读书

本文由读书与实践的关系,进而谈论了不同人对待读书有不同的态度,又进而谈论了读书的目的,然后谈论了读书的方法,最后谈论了读书的好处。

掌握本文中培根聪明而美妙的言论和他的价值理想,欣赏作者简约、朴素、准确的文风,以及文章围绕一个中心点,从不同的角度去谈论一个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的简明、精炼、畅达,特别是对博喻的运用。

复习训练题:

1.结合随笔的特点,谈一谈培根随笔的独到之处。

提示略。

第五十七课 试论雕版印刷术起源问题

这是一篇学术论文。文章论述的是雕版印刷术的起源问题。学习本文应掌握全文体式结构严谨、典范,引用分析颇具说服力等特点。

复习训练题:

1.简述对学术论文中序论、本论、结论的理解。

提示:

序论,要写明为什么要提出并研究这一问题,如有必要,还要提示出全文的结论。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应该详尽地阐述和周严地论证作者的研究成果,以达到说服读者并被读者接受的目的。

结论,是论文要旨的揭示。一般要提出论证的结果,指出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明确深入研究的方向。

序论、本论、结论是学术论文的总体模式。

关于作文

本学期的主要写作训练宜放在记叙性文章和议论文的写作上。练习一些写人、记事的散文,练习写作具有自己鲜明观点的议论文。文字量以800字至1000字为宜。

无论写什么文体的文章,都要求内容具体,意思集中,在简约中求丰厚。

附:考试题型及分数分配: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含义,每小题1分,共10分。2.将下列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每小题10分,共20分。3.简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作文,40分。

第三篇:科二考试知识点

科二考试知识点

准备:开车门上车,上车之后先调座位。座位左侧有一个长的开关,拉住把座位调到最高;左侧后方有一个小的开关,把靠背调到最靠前,然后向后倚一下;座位右侧前底下有拉的把手,(右脚放在刹车上,脚尖与刹车片齐平)把座位拉到右腿离方向盘三指的位置停下。系安全带,将车钥匙拧一圈,反手开一两秒打火,左脚将离合踩到最下端,右脚踩刹车,右手抓住档杆向左向前挂一档,轻轻地松离合,当车震动时,松刹车,车向前走。

倒车入库:端正方向盘沿线往前开开到车门把手线后侧与路牙石直角对齐,向左打方向盘打满两圈,将车前盖左侧高凹槽处对齐前方地上标线往前开,开到左侧横线和左肩膀标齐时停下,挂后档(先回空档,再向下按住档把向左向前推)往后倒,倒到地上左侧横线与左侧车后视镜标齐时向右快打两圈方向盘,看右后视镜,当后车轮与车位右侧直标线夹角变小时,迅速向左打两圈回正方向盘,并微调方向使车正好在车位中间,向后倒至车左后视镜线与车位横线相交时停下。脚踩住离合,右手挂前进一档,向前开至左侧地上标线12之间,向左打一圈半方向盘,等到车子过左侧地上标线,靠近最左侧标线,停住,挂后档向后倒,等到车头回正,方向盘略微向左偏,看左侧后视镜,向后倒车入库,等到左侧后轮与车库线夹角变小,立马回正方向盘并微调,等到车向后倒置左侧后视镜与车位前线相交,停车。挂前进一档,车向前开至车前盖线与路上车道线相交,向右打两圈方向盘驶离倒车入库。

侧方位停车:将车前盖左侧高凹槽处与地上箭头相标齐,驶入侧方位停车区域,直至左侧路上三个圆点到肩膀后侧停车,挂后退档等三个圆点与肩膀对齐,向右打一圈方向盘,看右侧后视镜,等车右后屁股突出点与车位线相交,回正方向盘。看左后视镜的左侧后轮开到车位线上,向左打满两圈方向盘,等左侧车屁股与车位线夹角变小,停车。挂前进档,打左转方向灯,前进,等到左侧后车轮压在车位线上,向右两圈回正方向盘,等到车开到左侧车窗线左侧不到一半与地上车道线相交,向右打一圈方向盘,等到车头回正与车道线平行,向左打一圈回正方向盘。驶离,侧方位停车区域。

曲线行驶:调整车头是车前方高凹槽点与s弯进口标点相一致,等到靠左侧矮一点凹槽与s弯右侧道路线相交,向左打方向盘一圈,微调方向,使车前方左侧矮一点凹槽始终与道路线相交。等左侧凹槽点离开右侧道路线靠近左侧道路线,方向盘向右打一圈使其回正,等车头前边缘线中间与左侧道路线相交,方向盘向右打一圈,微调方向盘使车头前边缘线中间始终与道路线相交,直至车驶离s弯。

直角转弯+坡道起停:车表盘11点方向(将车前盖左侧高凹槽处)标齐直角转弯前方标志点,使进区域打左转向灯,等到车开至左侧门把手与直角线相交,方向盘向左快速打满两圈,等车转完,方向盘向右快速打满两圈回正车头,再迅速打一圈,准备进入坡道。将车头仪表中间对准坡道上标志点,离合不能踩太紧,(要有一点速度)进入坡道,开至车左侧后视镜与前方实标线相交,同时踩离合与刹车停下,拉手刹(不要过紧),右手将档位回至空档,再迅速挂回一档,将手刹放下。左脚轻抬离合至车身抖动(此时左脚后跟要支撑住,避免抬右脚时,左脚抬动),迅速将右脚刹车抬离,开动车驶至坡上。下坡时,离合踩到底,右脚轻点刹车,进入下一个直角转弯。提前打左转向灯,车开至直角线与车左门手把相交时,迅速将方向盘向左打满两圈,等车回正时,向右打回两圈,回正车头,开离现场。

第四篇:说明利弊题型

说明利弊题型

这种题型往往要求先说明一下现状,再对比事物本身的利弊,有时也会单从一个角度(利或弊)出发,最后往往要求考生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对事物前景提出预测)

1说明事物现状2事物本身的优缺点(或一方面)3你对现状(或前景)的看法

Nowadays many people prefer X because it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Generally, its advantages can be seen as follows.First,----------------(X的优点之一).Besides,-------------------(X的优点之二).But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The negative aspects are also apparent.One of the important disadvantages is that----------------(X的第一个缺点或坏处).To make matters worse,------------------(X的第二个缺点或坏处).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I believe that the positive/negtive aspects overweigh the negative/positive ones.Therefore, I would like to---------------(我的看法).

(Fro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s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X, we should take it reasonably and do it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 we are in.Only in this way+倒装句---------------(对前景的预测)

第五篇:三英题型

三年级英语题型

Part IListening(听力部分)50%

I.II.Listen and circle(听录音,圈出听到的句子)12%6小题

III.Listen and circle(听录音,圈出正确的应答句)12%6小题

IV.Listen and judge(听录音,判断下面的图片与录音内容是否一致,一致用T表示,不一致用F表示)5%5小题

V.Listen and number(按听到的顺序给下列句子编号)6%

VI.Listen and write(听录音,在横线上写出所缺的单词)5%

一篇小短文,填5个单词

Part IIReading and writing(读写部分)50%

I.II.Read and write(在空格内填上与斜体部分同类的单词,使句子完整)8%

1.Isee an apple, anand a

III.Read and choose(选择填空)10%

IV.Read and write(根据要求改写句子)6%

V.Think and write(想一想,填一填)5%.方框内有5个单词,下面是5个句子 VI.Read and fill in(把句子的编号填入到正确的地方,使对话通顺完整)4%

VII.Read and write(阅读并判断句子的正确与否,用T或F表示)6%

VIII.Writing(写作部分)5%

小朋友,请用英文描述。。至少 30个字,并用到三种不同的句型。Read and copy(读一读,正确抄写下列句子, 注意大小写及标点符号)6% Listen and circle(听录音,圈出听到的内容)10%10小题

下载2014科英二考试题型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科英二考试题型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2018年江苏省高考说明(语文科)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江苏卷)命题,将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

    关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调整的说明及相关材料和说明

    关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调整的说明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局部调整。调整后,四级和六级的试卷结构和测......

    关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二试题暨期末考试试题题型的说明5篇

    关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二试题 暨期末考试试题题型的说明 盖老师 May. 2012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型分为7大类 按试题编排顺序依次如下 I. Vocabulary and S......

    机电二建考试学习说明

    机电二建考试学习说明 二级建造师包括机电管理与务实,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三个科目。其中后两个为必考的科目,而第一个则根据所报考的不同方向而不同。......

    普通话考试题型

    普通话考试题型 一、单音节词(约50个字) 警 籍 抽 病 热 旁 患 藤 湖 牵 聘 疼 陈 济 卧 腺 爱 毕 二、双音节词(约50个) 海鸥 空缺 螃蟹 聚餐 睡眠 血液 突击 热情 责任 博......

    工程造价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10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6题,每题2分,共12分) 以上题目主要考清单定额的计算规则、造价计价方式、造价组成等基本概念 三、简答题(共6分) 考13清单与08清......

    PMP考试题型

    PMP考试题型原创文章(摘自慧翔天地PMP)中国区的PMP考试,目前采用笔试答题。每年举办四次考试,分别在3月、6月、9月和12月举行。考试时间为4个小时,共有200单选题,四选一。其中有25......

    党课考试题型

    五邑大学网上党校考试在线评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编号:SJB090500157试卷类型:SJ试卷级别:B学员帐号学员姓名(本次考试时间为60分钟;共有20道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