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规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程序,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扩大民主,完善程序,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透明度,有效避免少数人选人,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二、基本原则
1、扩大民主、落实群众“四权”的原则;
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4、规范程序、公开透明的原则;
5、创新体制、依法办事的原则。
三、适用范围
苏木乡镇场、旗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科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
四、提名方法
选拔任用干部初始提名,采取召开推荐会议、填写干部推荐卡或谈话等方法进行。同时以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初始提名。单位和个人均可向旗委推荐初始提名领导干部人选。
五、参加提名人员范围
1、党政领导班子出现缺额,在全旗范围内推荐时,参加初始推荐提名的人员包括旗委委员;人大、政府、政协党组成员或全体领导成员;纪委领导成员;法院、检察院、旗直部门、人民团体的主要领导成员;苏木乡镇场党政主要领导;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2、苏木乡镇场党政领导班子出现缺额时,参加推荐初始提名的人员包括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机关干部,部分村(分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群众代表。
3、旗直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出现缺额时,参加推荐初始提名的人员包括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机关干部、二级单位负责人。
4、科级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出现缺额时,参加推荐初始提名的人员包括主管科局领导班子成员;单位人数较少(50人以下)的,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单位人数较多(50人以上)的,由领导班子成员、内设机构负责人和部分干部职工代表参加。
5、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单位领导班子集体或领导干部、群众个人均可以进行推荐提名。
六、提名程序
(一)公布提名职位
旗委组织部通过新闻媒体、会议或张贴通告等形式,就出现空缺的党政职位、任职资格条件进行公布。
(二)推荐提名人选
1、在全旗范围内推荐提名干部时,旗委组织召开民主推荐大会,按照任职资格条件,在上述参加初始提名人员范围内进行民主推荐提名。
2、在苏木乡镇场、旗直部门推荐初始提名干部人选时,由旗委组织部组成考察组,组织出现空缺单位的干部群众召开民主推荐大会,按照任职资格和条件进行民主推荐和谈话推荐提名。
3、单位党组织集体推荐领导干部初始提名人选的,必须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后,写出翔实的推荐提名材料,说明推荐理由,并加盖公章。
4、领导干部和其他人员以个人名义向组织推荐领导干部初始提名人选的,必须负责的填写《干部推荐卡》并署名。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所推荐人选不是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初始提名考察对象。
(三)确定初始提名考察对象
1、旗委组织部对单位集体和个人推荐的人选进行严格审核,并根据干部群众民主推荐、谈话推荐情况,认真综合分析,充分兼顾领导班子结构的基础上,从得票较多的人员当中对每个缺额岗位提出两名以上参考提名人选名单。推荐得票率不高的不能做为参考人选,同时也要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
2、考察组在提出初步的参考提名人选后,及时和出现空缺职位单位的主要领导沟通情况,统一思想,进一步确定初始提名人选。
3、确定考察对象参考人选后,组织部门要征求部门或单位分管领导和纪检监察部门意见和建议。
4、考察组向组织部部办会汇报推荐提名情况,经部办会讨论提出初始提名考察对象初步人选,送旗委书记和分管书记酝酿审核。
5、旗委组织部根据酝酿审核情况,向旗委常委会汇报。常委会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对每一空缺职位确定2名初始提名考察对象,进行差额考察。考察结束后,根据考察结果和《干部任用条例》有关程序予以任免。
第二篇: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规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程序,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扩大民主,完善程序,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透明度,有效避免少数人选人,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二、基本原则
1、扩大民主、落实群众“四权”的原则;
2、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4、规范程序、公开透明的原则;
5、创新体制、依法办事的原则。
三、适用范围
苏木乡镇场、旗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科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
四、提名方法
选拔任用干部初始提名,采取召开推荐会议、填写干部推荐卡或谈话等方法进行。同时以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初始提名。单位和个人均可向旗委推荐初始提名领导干部人选。
五、参加提名人员范围
1、党政领导班子出现缺额,在全旗范围内推荐时,参加初始推荐提名的人员包括旗委委员;人大、政府、政协党组成员或全体领导成员;纪委领导成员;法院、检察院、旗直部门、人民团体的主要领导成员;苏木乡镇场党政主要领导;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2、苏木乡镇场党政领导班子出现缺额时,参加推荐初始提名的人员包括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机关干部,部分村(分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群众代表。
3、旗直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出现缺额时,参加推荐初始提名的人员包括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机关干部、二级单位负责人。
4、科级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出现缺额时,参加推荐初始提名的人员包括主管科局领导班子成员;单位人数较少(50人以下)的,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单位人数较多(50人以上)的,由领导班子成员、内设机构负责人和部分干部职工代表参加。
5、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单位领导班子集体或领导干部、群众个人均可以进行推荐提名。
六、提名程序
(一)公布提名职位
旗委组织部通过新闻媒体、会议或张贴通告等形式,就出现空缺的党政职位、任职资格条件进行公布。
(二)推荐提名人选
1、在全旗范围内推荐提名干部时,旗委组织召开民主推荐大会,按照任职资格条件,在上述参加初始提名人员范围内进行民主推荐提名。
2、在苏木乡镇场、旗直部门推荐初始提名干部人选时,由旗委组织部组成考察组,组织出现空缺单位的干部群众召开民主推荐大会,按照任职资格和条件进行民主推荐和谈话推荐提名。
3、单位党组织集体推荐领导干部初始提名人选的,必须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后,写出翔实的推荐提名材料,说明推荐理由,并加盖公章。
4、领导干部和其他人员以个人名义向组织推荐领导干部初始提名人选的,必须负责的填写《干部推荐卡》并署名。经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所推荐人选不是所在单位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初始提名考察对象。
(三)确定初始提名考察对象
1、旗委组织部对单位集体和个人推荐的人选进行严格审核,并根据干部群众民主推荐、谈话推荐情况,认真综合分析,充分兼顾领导班子结构的基础上,从得票较多的人员当中对每个缺额岗位提出两名以上参考提名人选名单。推荐得票率不高的不能做为参考人选,同时也要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
第三篇:红原县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
红原县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努力构建民主、公开、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环节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用人上的失察失误,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初始提名,是指县委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作出选拔任用干部动议、确定职位和推荐意向性人选的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各工作部门或内设机构、县人民团体及事业单位的正副科级领导职位人选的初始提名工作。
拟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的正副科级领导职位不适用于本办法。
第二章 提名方式
第四条 选拔任用科级领导干部的初始提名环节,可采取会议提名、组织部门提名、单位党组织提名、领导干部提名、干部自荐提名等方式进行。提名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单独使用,也可以几种方式同时使用。
(一)县委全委(扩大)会推荐提名。组织召开县委全委(扩大)会议,实名投票推荐拟选拔任用职位提名人选。参加会议人员包括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副县级以上干部和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二)组织部门推荐提名。县委组织部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和领导干部情况,结合岗位特点,经部务会研究,提出拟选拔任用职位提名人选。
(三)单位党组织推荐提名。单位党组织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向县委推荐拟选拔任用职位提名人选。
(四)领导干部推荐提名。县级领导干部可以以个人名义向县委推荐拟选拔任用职位提名人选。
(五)干部自荐提名。符合条件的干部可以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本人特长向县委自荐拟选拔任用职位提名人选。
单位党组织推荐提名、领导干部推荐提名、干部自荐提名均须填写《红原县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人选推荐表》,如实介绍提名人选的基本情况、政治立场、个人特长等,说明推荐和自荐理由、方向等。单位党组织推荐提名须报党组会议纪要;领导干部推荐提名须说明与被提名人选的关系。
第三章 提名程序
第五条 任免动议。干部调整前,县委组织部根据县委对领导班子建设的总体考虑以及科级领导干部职位空缺和调整交流需要,起草干部任免动议请示,由县委书记决定是否动议及动议基本原则。
第六条 公布提名职位。在提名前,县委组织部根据县委书记确定的动议要求及基本原则,以适当方式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内公布职位空缺情况、任职资格和条件、接受提名的时间界限等。
第七条 组织推荐提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种或多种初始提名方式组织推荐提名。领导班子换届时,乡镇党政正职和县级工作部门正职应在县委全委(扩大)会上组织推荐提名。
第八条 确定初始提名人选。县委组织部根据各种方式推荐提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和资格审查,提出初始提名建议人选,报县委书记审定。
第四章 提名人选资格条件
第九条 提名人选必须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并符合所提名职位的具体要求。
第十条 提名人选一般应是科级后备干部或拟任职位的同级非领导职务。
第十一条 提名人选近三年的考核结果应为称职及以上,且分管或从事的工作业绩突出。
第十二条 提名人选的身份原则上要与拟选拔任用职位性质相符。
第十三条 岗位特殊需要或专业技术人才可适当放宽条件,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可以破格提名。
第五章 提名责任 第十四条 严肃初始提名工作纪律。不准凭个人好恶推荐提名干部,不准泄漏推荐提名情况,不准违反组织原则向推荐提名对象许愿,不准在推荐提名过程中搞非组织活动。
第十五条 明确推荐提名者的责任,坚持“谁提名谁负责”原则。组织部门推荐提名的,组织部门主要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单位党组织推荐提名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为主要责任人;领导干部推荐提名、干部自荐提名和会议署名推荐提名的,推荐提名人选的领导干部和个人为主要责任人。
第十六条 在初始提名工作中,对违反初始提名工作纪律,或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有关规定给予主要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
(一)组织部门因主观原因造成失察、失真推荐提名的;
(二)单位党组织未经集体讨论而向上级党组织正式推荐提名人选的,或集体讨论意见不一致时,负责人以个人意志强行推荐提名的;
(三)单位党组织和个人在推荐提名人选中不实事求是介绍干部的情况,明知所推荐提名的干部不符合提拔任职的条件和资格或有严重问题但隐瞒事实坚持推荐提名的;
(四)干部自荐隐瞒问题或弄虚作假的。
第十七条 初始提名人选在提拔使用后,发现提拔前有严重问题的,根据初始提名责任人的责任大小、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程度等情况,严肃追究推荐提名责任人的责任。第十八条 作出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决定,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处理程序的规定进行。涉及县级领导干部的,上报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和上级组织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处分和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九条 第二十条
第六章 附 则
本办法由中共红原县委组织部负责解释。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宜都市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办法(试行)
宜都市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办法(试行)
《宜都市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办法(试行)》已经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初始提名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首要环节,试行民主提名制度是我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拓宽选人视野,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一项新探索。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增强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干部工作纪律,切实按规定办事。同时要注意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试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此项改革稳妥推进,取得成效。
中 共 宜 都 市 委
2005年6月2日
宜都市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初始
提名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努力构建民主、公开、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充分发挥市委委员和其他干部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环节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用人上的失察失误,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领导干部初始提名,是指市委和市委组织部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按照扩大民主的要求,经过一定的工作程序,研究提出拟提任或交流领导干部考察人选的方式。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提任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市委市政府直属部门、市人民团体正副职,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副职;平职交流的乡镇党政正职和市委市政府直属部门、人民团体正职领导干部。
上述单位的其他领导职务和拟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的领导职务以及由基层党组织直接选举产生的党内领导职务,不适用于本办法。
第四条初始推荐提名的人选,必须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任职条件和资格,并符合所推荐职位的具体要求。
第五条市委组织部在市委的领导下,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参加推荐提名的人员及提名范围
第六条正职领导干部人选的初始推荐提名,由下列入员参加:
1、市委委员;
2、不是市委委员的其他市级领导干部;
3、职位空缺单位的干部群众及直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第七条副职领导干部人选的初始推荐提名,由下列人员参加:
1、市委常委;
2、分管或联系职位空缺单位的市级领导干部;
3、职位空缺单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
4、职位空缺单位的干部群众以及直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第八条推荐提名正职领导干部人选,原则上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荐提名副职领导干部人选,原则上在本单位、业务相近或联系较多的单位内进行。
第三章推荐提名的方式
第九条领导干部个人推荐提名采取填写《民主推荐表》的方式进行。
1、由市委组织部根据班子建设的需要和职位空缺情况,定期向参加推荐提名的领导干部下发推荐干部通知,明确推荐人选的任职资格条件和推荐要求。
2、由领导干部个人署名填写《干部推荐表》,全面介绍被推荐人基本情况,说明推荐理由,并按时反馈给市委组织部。如遇特殊情况,领导干部本人可以用电话或口头推荐,组织部门应当指导定专人做好记录。
第十条职位空缺单位干部群众的推荐提名采取会议集中推荐的方式进行。民主推荐工作由市委组织部负责组织,参加人员范围按《条例》规定执行。一年内己进行过民主推荐的单位可不再进行。
第四章确定考察人选的程序
第十一条考察人选的确定按下列程序进行:
1、市委组织部在综合单位民主推荐、领导干部个人推荐提名情况的基础上,召开部长办公会,对提名人选进行综合比较,按照每个职位1:1—3的比例提出考察人选建议名单,按规定进行酝酿。
2、市委常委会根据市委组织部提出的考察人选建议名单,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考察对象。其中,未获得过半数常委赞成的不能确定为考察对象;意见有分歧的可实行差额考察。
市委常委会在研究确定考察对象时,市委组织部应当汇报推荐提名和考察人选建议名单提出的有关情况。
第五章纪律与监督
第十二条严肃民主推荐提名干部工作的纪律。不准凭个人好恶推荐干部;不准个人泄露推荐提名情况;不准在推荐提名过程中搞非组织活动。
第十三条加强对民主推荐提名工作的监督。鼓励和支持广大干部群众对民主推荐提名工作进行监督,对干部群众反映民主推荐提名中的有关问题,要及时受理,严肃查处。
第六章附则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办法从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铜陵市县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试行)-定稿
铜陵市县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
初始提名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选拔任用市委管理的县处级领导职务。
第三条 初始提名在坚持党管干部总原则的前提下,体现以下原则:
(一)扩大民主原则;
(二)公开透明原则;
(三)规范严明原则。
第四条 初始提名的主体包括:
(一)市委委员、候补委员;
(二)市级领导班子成员;
(三)单位干部职工;
(四)系统单位中层以上干部;
(五)市属单位党组织;
(六)市委组织部;
-1-
(七)其他。
第二章 公布启用职位信息
第五条 根据全市职位空缺情况,市委组织部根据干部队伍建设需要,提出启用职位建议,报市委批准。
第六条 公布启用职位信息。
(一)公布的主要内容:包括启用职位名称、任职条件、提名时间、监督举报电话等。
(二)公布的形式:根据职位的特点和需要,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发函公告、张贴公告和会议公告。
启用县区、市直部门正职职位,采取发函公告或会议公告的形式公布。发函公告的范围一般为: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召开市委全委会(市委全委扩大会议)推荐时,采取会议公告的形式公布启用职位信息。
启用其他县处级领导职位,采取发函公告和张贴公告的形式公布。发函公告的范围一般为: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市属单位党组织;张贴公告由相关市属单位党组织在本单位(本系统各单位)公示栏内公告。
(三)公布的时间:在启用空缺职位确定后适时进行。
第三章 提名推荐
第七条 县区、市直部门正职人选的提名程序为:
-2-
(一)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提名推荐。
市委组织部在发函公告的同时,将《铜陵市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推荐表》发给市级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署名推荐,并在规定时间内书面反馈市委组织部。推荐时要写明提名理由、廉政状况等情况。每一职位限提名一人。
(二)市委全委会(市委全委扩大会议)提名推荐。根据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推荐情况,市委组织部在得票相对集中的人员中,经综合分析,对每一职位提出2-5名参考人选建议名单,报市委审定后,一般提请市委全委会或市委全委扩大会议进行提名推荐。因工作需要和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书面形式,由市委委员、候补委员进行署名推荐,每一职位限推荐一人,并在规定时间内书面反馈市委组织部。
也可先召开市委全委会或市委全委扩大会议提名推荐,市委组织部根据推荐情况,对每一职位提出2-5名参考人选建议名单,提请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提名推荐。
会议推荐时,由市委组织部将拟任职务和参考人选的基本情况、书面陈述材料,以及初始提名推荐表提供给参会人员进行无记名推荐。提名推荐表分为三类:A表为现任市级领导干部(含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上一届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领导同志);B表为曾担任过正市级领导职务和上届
-3-
以来退下来的担任过副市级领导职务的老同志;C表为其他参会人员。
(三)市委组织部提名推荐。
第八条 其他县处级领导职务人选的提名程序为:
(一)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大会(系统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大会)提名推荐。
召开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大会,按1:3的差额比例进行非定向提名推荐;
召开系统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大会,按1:2的差额比例进行非定向提名推荐。是否召开系统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大会进行推荐,根据工作需要视情确定。
(二)市属单位党组织提名推荐。
市属单位党组织提名推荐干部,要向市委组织部呈报提名意见和《铜陵市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推荐表》,每一职位限提名一人。
(三)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提名推荐。每一职位限提名一人(提名程序同第七条第一款)。
(四)市委组织部提名推荐。
第九条 综合汇总被提名人的提名总得分。
(一)县区、市直部门正职人选提名总得分的计算: 总得分由市委全委会(市委全委扩大会议)推荐得分、-4-
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推荐得分和市委组织部推荐得分三个部分构成,加权系数分别为0.45、0.4、0.15。具体按以下方法计算:
市委全委会(市委全委扩大会议)推荐得分为:得票率×100分×0.45。
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推荐得分为:被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市人大常委会正市级负责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提名推荐的,每人次计25分;被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分管常委提名推荐的,每人次计20分;被其他市委常委、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提名推荐的,每人次计15分;被其余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提名推荐的,每人次计10分。得分率(该职位推荐得分÷该职位总分)×100分×0.4即为该项推荐得分。
市委组织部推荐得分为:根据市委组织部提名推荐情况确定。被提名推荐的,被提名人即得:100分×0.15。
以上三个部分得分求和,即为被提名人的提名总得分。
(二)其他县处级领导职务人选提名总得分的计算: 总得分由单位干部职工大会(系统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大会)推荐得分、市属单位党组织推荐得分、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推荐得分和市委组织部推荐得分四个部分构成,加权系数分别为0.3、0.2、0.3、0.2。具体按以下方法计算:
-5-
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大会(系统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大会)推荐得分为:得票率×100分×0.3,两次会议推荐分值各占50%。如不召开系统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大会推荐,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大会推荐得分为:得票率×100分×0.3。
市属单位党组织推荐得分为:根据单位党委(党组)提名情况确定。被单位党委(党组)提名推荐的,被提名人即得:100分×0.2。
市级领导班子成员推荐得分和市委组织部推荐得分,计算方法同前款。
以上四个部分得分求和,即为被提名人的提名总得分。
第十条 确定考察对象,进行组织考察。
(一)按照被提名人的提名总得分高低排序,市委组织部对每一职位提出1-2名意向性人选。
涉及县区党政正职及部分双重管理职位的,应事先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气。
(二)意向性人选确定后,按照有关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
对涉及纪检、宣传、统战、政法系统的市委管理职务的考察,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按有关规定参与。
第四章 规范与监督
-6-
第十一条 严禁临时动议干部任免。凡在干部酝酿会、市委常委会上被否决的人选,不得临时动议,应由组织部门严格按照提名程序重新提出人选。
第十二条 规范初始提名方式。在提名推荐人选时,必须填写市委组织部提供的《铜陵市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推荐表》,以书面署名方式进行推荐。对电话提名、口头提名等其他方式提名的,一律不予采纳。
第十三条 初始提名情况适时进行通报。市委组织部视情将各职位人选的提名得票(分)情况,在干部酝酿会、市委常委会上公开。同时,对各类提名主体的提名情况,特别是市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提名情况,视情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通报。
第十四条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全程记实。对初始提名、推荐、考察、酝酿、任免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记录,逐人建立干部任用文书档案,随同干部考察材料存入本人档案。
第十五条 提名推荐必须遵守的纪律:
(一)不准在提名推荐过程中搞打招呼、非法串联、散布谣言、拉票等非组织活动;
(二)不准在提名推荐过程中夸大、隐瞒或者歪曲事实,要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和提供被提名人的真实情
-7-
况;
(三)不准泄露提名推荐等情况。
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市委将采取适当的方式通报批评,其中,属市管干部,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第十六条 对初始提名中的违纪行为,干部、群众可以向组织部门或纪检机关检举。受理部门(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认真核实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