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地区实施人才智力援藏工程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

时间:2019-05-13 04:2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南地区实施人才智力援藏工程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南地区实施人才智力援藏工程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

第一篇:山南地区实施人才智力援藏工程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

山南地区实施人才智力援藏工程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

近几年来,山南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放在事关山南全局的战略性地位,按照中央、区党委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做好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紧紧围绕山南发展稳定大局,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以造就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联系本地实际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抢抓援藏机遇打造亮点,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和智力援藏新途径,有效提升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促进山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

一、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构建以人才智力援藏为依托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中央决定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后,山南地委立足实际,改革创新,着眼于发挥对口支援省份的人才智力资源优势,解决山南人才“瓶颈”制约问题,积极与对口支援省市沟通协调,探索走出了一条人才智力援藏之路。在湖南、湖北省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于2000年正式启动了“双千”工程,即:从2000-2004年由湖南、湖北两省每年各出资100万元,5年共1000万元,为山南地区培养1000名左右的各类人才。2003年,山南地委借助党的十六大的强劲东风,加大了工作力度,积极与刚加入对口支援的安徽省加强沟通,又启动了“双百”工程,即:从2003-2004年由安徽省出资200万元,为山南地区培养200名左右的各类人才。随着“双千双百”工程的有效实施,对口支援三省继续给予山南大力支持,于2005年又启动了“新一期人才智力对口支援工程”,即:“三省”每年拿出100万元人才智力专项资金,用于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口支援洛扎县的中粮公司也积极争取资金,利用多种途径为地区培训急需人才。人才智力援藏工程的实施,深化和拓展了对口支援的形式和内涵,探索出了一条人才培养和智力援藏的新途径,从而在全地区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人才智力援藏为依托、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

二、拓宽培训渠道,扎实开展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双千双百”工程。针对当时山南地区人才队伍文化程度整体偏低、人才总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等实际问题,地委组织部不断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形式,以学历教育为主,兼顾各方面培训,有效实施“双千双百”工程。一是大力加强“三支队伍”学历教育。充分利用援藏省市丰富的科教资源为地区举办大专和本科班,先后在湖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湖南行政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等院校安排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脱产学历培训542人,其中高中起点升专科404人,专科升本科138人,使9%无学历人员获得了国民教育学历,91%的学员取得了第二学历。二是积极开展定向培养大学生工作。着眼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学历教育与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相结合,加强对定向大学生的培养,至今共在援藏三省八所院校安排定向招收本科大学生156人,涉及经贸、金融、医学等十几个专业,储备了一批人才。三是不断推进职业培训。为及时更新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山南与援藏三省有关培训院校协商,先后将209名农牧、医疗卫生、林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派往三省进行职业培训。“双千双百”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人才队伍的学历和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全地区人才紧缺的现状。

三、转变培训理念,全力实施以素质能力为主的“新一期人才智力对口支援”工程。立足全地区发展稳定大局,为有效适应干部队伍建设现实需要,地委组织部进一步转变理念,由过去的注重学历教育转变为干部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由过去干部教育培训以机关

干部为主转变为重视对乡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采取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扎实推进“新一期人才智力对口支援”工程。一是加大干部挂职培训力度。结合干部岗位和专业实际,从2005年开始,进一步加大选派干部到援藏省市挂职(岗位)锻炼和岗位进修的力度,先后选派27批次共335名优秀年轻党政干部到“三省”对口单位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挂职(岗位)锻炼,148名卫生、法官、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时间的岗位进修,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本领。二是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积极整合资源,依托对口支援省市的高校资源和行政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山南地区人才智力培训区外基地,初步形成了在功能上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在教学上相互衔接、整体配套的多元化、开放型培训基地网络。同时,以区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充分发挥地委党校和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的资源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山南地区人才智力培训区内主要基地。三是着力培训基层人才。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援藏工作要向基层农牧区倾斜,要立足于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指示精神,突出了乡镇基层干部的培训。比如,2008年,针对基层干部存在的理论水平不够高、自身职责不够明、搜集信息不够广、掌握情况不够细、发展思路不够宽、具体办法不够多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谋划工作、执行决策和凝聚群众的能力,精心准备了教案,有计划、有针对地对基层干部进行培训,先后举办了4期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培训班,将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全部轮训了一遍,并组织了部分乡镇长到湖南、四川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实际工作水平。“新一期人才智力对口支援”工程实施以来,“三省一公司”共投入资金1100万元,为我地区培训各级各类人才2969人次,使我地区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人才智力援藏工作内涵进一步深化,成为我地区对口支援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四、强化跟踪管理,有效促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山南地区将加强对培训人员管理作为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一方面,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制定了《山南地区在职人员脱产学习期间管理规定》,并在干部赴援藏省市培训之前,组织他们认真学习该规定,明确有关要求;每外派一批人员,都由地委组织部选派一名组工干部分别担任赴“三省”挂职培训队伍的领队,每个领队下设若干个小组组长,实行小组组长对领队负责、领队对地委组织部负责的逐级管理;由各领队成立临时党支部,每半个月组织一次党内学习活动;要求培训人员在培训结束后必须向地委组织部和派出单位上交学习培训总结,形成了良好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切实加强跟踪管理。通过邀请“三省”人才智力援藏工作主管部门和承担培训工作的高校领导进藏交流、到援藏省市部门和院校实地考察等形式,详细了解派出人员的学习、工作等情况;对挂职培训回来的干部经常到所在县和单位了解其作用发挥情况,并将表现情况作为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内容,确保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始有终、取得实效。

第二篇:实施“五大工程”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实施党建工程

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今年4月以来,我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以基层党建“三育”工程、“百局联千村、千干联万户”活动、薄弱村(社区)“赶超”工程、农村(社区)基层党建示范工程为内容的党建工程,统筹兼顾,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农村党建工作,为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打牢了基础。

一、以“三育”工程为主线,干部队伍逐步充实 镇党委针对村级发展后继乏人,年轻党员少的现状,制定了完善的实施方案,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滚动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一是规范名册台账。建立了4类台帐:培养了23名农村实用人才;19名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建立了36名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立了12名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队伍。下一步将确保制度的建立健全、台账资料的完善等,力求可操作性强。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参观交流、远程教育平台等形式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总体素质和技能水平。重视对能人党员、流动党员回乡、普通党员的创业帮扶工作,引导成熟的带头创业致富党员带动党员、群众发展生产,建立联户表.重视对创业致富典型、党员帮带典型、示范点建设典型及各类创新举措的正面宣传。

二、以“双联”工程为重点,民生工程逐步实施

在“双联”工程实施过程中,我镇主要采取一个部门联系一个村(社区)的结对方式,对全镇12个建制村和1个社区实施全覆盖。前期已建立了联户工作台帐,制定了实施方案,《走访、接访日记工作手册》已分发到各挂点干部手上,做到人手一册,要求他们每月写记1篇以上,遇重大、紧急事项要随时记录。区直单位选派干部也已相继到联系的村(社区)走访,并与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沟通谈心,记录“走访日记本”,了解家庭情况,寻求解决办法。下一步将注重收集挂点单位在入村联户过程中典型帮扶事迹,报道办实事好事情况。

三、以“赶超”工程为动力,党建工作平衡发展 我镇目前有2个村(石山、黄浪水村)被纳入市整治计划的薄弱村,1个社区(韶东社区)纳入区级整顿计划的薄弱社区。挂点3个薄弱村(社区)的驻村干部,均深入到村(社区),通过召开两委会、座谈会,走访群众、入户调查、实地勘察等形式,对联系点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组织建设、干群思想动态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镇党委与区直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体规划、实施方案及具体的帮扶工作计划,为下一步帮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第一书记”积极参加村各种重要会议,协助做好村内重大问题的决策,并积极填报进度表。下一步将制作“联系卡“,按户发放,让群众了解“赶超”工程意义、目标、整顿措施、进度及工作组成员情况,提高群众知晓率。

四、以“示范”工程为着眼点,党建龙头作用充分发挥 根据今年区的组织工作安排,我镇围绕“班子团结、队伍坚强、硬件达标、制度健全、群众满意”的创建目标,对村、社区党组织进行摸底、分类,打造5个特色明显、带动力强、示范作用突出的“镇级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东联、大陂、莲花、东河、东山村),在此基础上,东联、大陂为创建区级示范点,同时,力争申报东联村这个点成为市级农村示范点。前期已安排镇的党委班子成员挂点联系党建示范点,参照“双联双进”活动、“赶超”工程,确定一批素质好的干部作为示范点的联系人,帮助示范点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目前各创建点正在按照“七个一”和“七个有”的标准,建立了专门的台帐,力争每个示范点都能突出一个亮点,实现“5+1”效果。

以上为我镇前期党建工作的汇报,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区委组织部的工作要求,在工作中完善,在工作中提高,按照既定时间,既定要求,力争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推动我镇党建工作上新台阶。

2012年7月10日

第三篇:努力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

干部教育和培训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干部学习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目标要求及客观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形式、培训途径以及教学方式和手段都表现出了与现实情况不太适应的一面。因此,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便成为亟须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竹溪县在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基础上,以改革的精神、实干的态度,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有效地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创新理念,建立多元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新体系。

按需培训,构建多元培训知识体系。根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在突出抓好县管领导干部的同时,加强对优秀青年干部、后备干部、村级干部的培训,形成了以县管领导干部为主,其他不同类型干部共同培训的多元培训对象体系。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县管领导干部主要采取“走出去”的形式,结合本县经济发展实际,突出园区工业、水电开发、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对优秀中青年干部重点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突出干部综合能力的提高,为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需要、实现新的角色的转变奠定基础,重点办好每年一期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对青年女干部主要结合工作需要与岗位特点,突出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普及性培训,重点举办了相关法律、计算机操作技能、公文写作、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对村干部重点抓好岗前培训,突出对工作职责、管理方法及民主政治制度方面的培训。

分类培训,构建多元培训渠道体系。重点建好“三大基地”。一是建立干部育才基地。在充分发挥好县委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走“外向型”教育培训的路子,选取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作为提高干部科学文化素质,拓宽思路、开拓视野、强化育人的“摇篮”。二是建立干部成才基地。坚持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课堂集中教育的基础上,把乡镇基层、信访部门、重点工程等作为干部锻炼提高的成才基地,定期选送优秀干部到基层、信访部门进行实践锻炼。

自主培训,构建多元培训模式体系。一是建立县管干部读书交流会制度。针对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精心确定读书会的学习主题,采取撰写心得、集中交流发言、领导点评等形式开展读书交流,激发领导干部结合实际深入探讨思考实际问题的热情。二是利用网络党校开展远程教育。采取“菜单式”培训模式,对每一期干部培训班开展网络专题讲座,根据不同班次的需求,结合受训干部工作实际和学习目的选择听课课程。三是举办高层次专题学术讲座。邀请省市相关专家、学者来县作专题报告,组织县管领导干部、相关业务部门干部参加专题座谈会、交流会。

规范培训,构建多元培训机制体系。一是严格日常管理。建立培训计划申报制度,统一部署,规范管理全县干部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并确保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二是严格考评办法。建立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及时研究和部署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纪委、宣传部、人事局、党校、系统工委等单位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发挥整体合力。三是建立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档案,对领导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的情况进行综合汇总,实行干部培训学分制,通过将对干部进行“三查”即检查学习出勤、查阅学习笔记和抽查学习心得体会的情况以及等级考试成绩记入学习档案,并与干部选拔任用直接挂钩,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干部,也使干部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二、创新观念,积极推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理念

变“调训”干部为服务干部。随着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势必导致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多元化,若仍坚持调训干部,这将不可避免的与当前干部的需求发生矛盾冲突。因此,着眼于干部的实际需求,我们着重做好相应的组织、服务工作,在符合党管干部原则、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让干部真正拥有“缺什么补什么”的自主权、选择权。每次举办教育培训活动之前,先组织召开干部座谈会,或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走访等形式,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具体了解当前干部到底在想什么,最需要知道或了解什么,希望获得哪些方面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认真分析,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举办相应的培训活动,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先定下主题、设置好培训内容,然后再安排干部来培训的培训模式。

改进方式,变被动灌输为互动教学。进一步改进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突出培训对象的主体地位,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培训方式为以学员为中心,让教师“围着学员转”,实现传统教育中单一的灌输式、注入式和保姆式的方式改变,突出培训对象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一是变“封闭型”为“开放型”教学。把课堂、书本、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尽量避免“填鸭式”的满堂灌,把“老师讲什么,学员听什么”变成“学员要什么,老师讲什么”,增强培训过程中“教”“学”双方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二是努力实现“五个结合”。坚持理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论与实践相结合,脱产学习与在职学习、专题讲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调研、考察学习相结合,传统教育手段与电化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中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参学人员在完成规定的基础内容后,可根据自己现在有知识结构和工作岗位的需求,自主地选择培训内容,实现自助菜单式培训,使培训的供需达到最佳匹配。

三、创新管理,建立有效的干部培训激励约束新机制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近年来,我县全面推行目标管理,推行了一整套严格规范的干部培训管理制度,有效地激发广大干部好学求进的内在动力。一是机关干部理论学习考试制度。规定凡干部理论学习考试不及格的,考核不得评为优秀,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连续两年理论学习考试不及格的干部,考核结果为不合格。二是村级干部持证上岗制度。从2003年开始,不断强化对村级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训,制定并实施了“村级干部持证上岗制度”。制度规定,所有村级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都必须参加岗位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发给“村级干部任职资格证书”,作为担任村干部的必备资格。资格证书三年内有效,三年间每年再进行一次知识更新培训,考试验证。三年后进行新一轮培训,换发新证。凡是无故不参加培训或考试考核不合格的村干部,由乡镇党委按照有关程序免除其职务。在去年底的村两委换届中,有17名村干部因未获得任职资格证书未任职。三是观摩评比制度。为引导广大干部把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各自的工作实践中去,我们制定并实施了现场观摩评比制度,通过在实践中学习这一最直接、最生动、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促进干部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通过观摩,在干部中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竞争氛围,产生了见贤思齐的强大思想动力,促进了学习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四是使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选任、监督与综合管理等工作衔结互动。一方面,做到学用结合,择优而用;另一方面,使干部培训工作跟上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步伐,及时对通过公开选拔等方式产生的新任领导干部进行岗位知识培训,让其早日适应岗位要求;再一方面,将干部参加学习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干部,给予大力宣传和表彰。反之,则采取教育、诫勉、调整等约束措施。

第四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开创人民法院工作新局面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中外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搞好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新时期确保人民法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理念”实际上就是一种制度在建构和设计中内在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哲学基础,它是一系列价值选择的结果。就行为层面看,任何一种正确的行为都必须有具体的原理和信念或价值观的指导,人民法院工作同样只有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价值观念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更充分地发挥职能作用。

当前在法治理念方面逐渐形成两种不良倾向:一种倾向是强调法治理念的西方化,片面崇拜西方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对一些建立在资本主义本质基础上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思想缺少政治鉴别力,在司法实践中简单套用西方的“法律术语”,造成司法思想和司法活动的混乱;另一种倾向是模糊处理我国的法治理念。对于社会主义司法理念的定位不清,不谈理念或很少谈理念,凭感觉来解决司法中的问题。这两种认识在实践中都是有害的。从法律的产生发展来看,法律是一个民族生活与精神的写照,一个民族的法治就是这个民族所选择的社会生活调控方式。法学家创造的只是法治的理论,即对秩序形成的正当化,是否能够适合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还需要与具体的国情、民意紧密结合起来。前一种倾向忽视了一些理念孕育的土壤是西方而非中国,脱离了中国国情。中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种体制决定了中国司法的性质和结构,也决定了中国司法的发展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法律制度,中国的法治理念必须和中国的政治体制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后一种倾向则由于缺乏具体的思想和理念的指导,极易陷入人云亦云、不知所措的状态之中,导致实践中的随意性。

司法工作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把司法工作与政治体制和政策割裂开来,就会使司法工作陷入迷途,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则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注意用正确的法治理念和价值取向统一全体司法人员的司法思想,牢牢掌握司法工作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法院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从根本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加强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因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概括与发展,是我们党系列法治理论的升华与体现,深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推动法院事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新时期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的宗旨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又处于“矛盾凸显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既存在非常有利的条件,又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和压力。在新的形势下,党和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对法治建设尤其是对司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法院的司法理念、司法能力面临着新的、重大的历史考验。当前人民法院工作的主要矛盾是相对滞后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已经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平正义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切实做到司法为民是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长期以来,在司法为民问题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司法万能论,认为法律和法院“万能”,可以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作用,应扩大法院的社会调控职能,把所有纠纷都纳入到法院的调整范围内;二是司法消极论,认为在社会转型期,政策变化剧烈,利益纠葛多元化,法院在调整诸多社会关系方面无所作为。前者忽视了法律和法院仅仅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没有考虑法院作用的有限性和法律调整方法并非在任何问题上都是适当的;而后者则片面缩小了法律和法院以其特有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为法院进行准确功能定位指明了方向。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回应和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进一步揭示了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宗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人民法院必须体现“司法为民”的一面,始终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司法功能相对滞后的矛盾。只有坚持司法为民宗旨,我们才能理解为何要文明司法,为何要平等待人,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诉讼过程亦同样如此。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准确理解司法为民的内涵,解决好“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用权、为谁服务”的问题,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努力克服在司法功能认识上的“万能主义”和“消极主义”,用好、用足裁判权,通过个案纠纷的解决来维护社会正义,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新时期人民法院实现司法公正

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秩序,因而法律必须实现正义,方能实现秩序。法律对正义的实现,依赖于法的适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主体多元,评判标准多层化,矛盾冲突较多,大量纠纷涌入法院,整个社会对公平正义的司法需求日益增强。人们不仅要求裁判结果的公正,还要求裁判过程的效率和程序公正,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有程序上的公正,才能保证法律适用的一致性,才能为广大社会主体提供普遍性、一致性的行为规则,使他们获得明确的行为指南。如果裁判过程和结果因人而异、因案而异,人们就会陷入对法律的迷茫中。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我国司法制度设计走向和司法实践运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也为人民法院的公正司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法院不仅要实现实体公正,还要实现程序公正。即不仅要实现诉讼结果的公正,做到事实认定正确,法律适用准确,实体处理得当;还要实现诉讼过程的公正,做到审判公开,依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尊重和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及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能够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可以说,通过公平的程序,实现实体裁判的公正,这是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端正司法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现阶段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有效地克服和防止滥用权力、司法不公问题的发生,努力在全社会弘扬正气,伸张正义,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新时期人民法院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大局

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后,我国司法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关注,尊重宪法和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一些正确的法治理念有效地指导了人民法院工作的健康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司法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只注重法律效果而忽视社会效果的倾向,认为司法就是案件问题、法律关系问题,法院裁判属于纯粹业务工作,只要严格依据宪法和法律裁判就足够了,不需要考虑其他的因素;另一种则是当前要注重社会效果多于法律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难以统一。前者主要受一段时间以来法律近乎空白的影响,机械司法,无视纠纷来源于社会生活、司法决策可能要影响一系列社会关系的客观现实;后者则陷入法律虚无主义的境地,忘却忠于法律是法官的本职,法律是法官行使权力最根本的依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为人民法院的裁判行为找到了明确的依据,纠正了审判实践中的不良倾向。政法工作服务于大局,从根本上讲就是服务于政治。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既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也是司法的根本目的,因为改革、发展、稳定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法院公正司法、服务大局的职能在任何国家都有体现,因为改革、发展、稳定需要正常的秩序,可以说,秩序是每一个国家和司法机关都要维护和追求的首要价值,司法行使的也是一种服务职能,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就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服务大局。人民法院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始终坚持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这是由人民法院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经济尚不发达、群众法律意识不强、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的社会,由于体制转型和利益格局调整,国家的法律、政策也处在一个调整、完善期。这种国情、社情、民情决定了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不能机械司法、就案办案,必须正确处理法律与政策之间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护群众利益,必须坚持对法律负责与对党和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司法形式与司法目的的一致性。审判处理每一起案件,都要既明断是非、公正裁判,又善于做服判息诉工作,从根本上化解各种矛盾,达到案结事了的最佳办案效果,实现司法的最终目的和最高价值。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教育和培养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拥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胸怀大局,了解大局,掌握大局,自觉把法院工作和裁判行为放到大局中去,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和谐。

五、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新时期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当前法院队伍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一些法官在忠诚法律、崇尚法治方面做得还不够,司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相当突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司法的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应当看到,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一些法官的司法理念出现偏差直接有关。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络.com网。没有正确的司法理念,再好的制度和程序规范在审判实践中也会被扭曲。西方法谚云:法官的人格是公平正义的最终保障,中国古语说“徒法不足以自行”,这都说明人在法治中的作用,只有一支能以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职业道德观为指导的司法队伍,才能保证法治的实现。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要求,为人民法院的队伍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标杆。法院承担的任务繁重而光荣,要时刻权衡政策与法律、判决与调解、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改革与发展、严肃执法与司法为民等诸多的关系,就要求法官除了精通法学专业知识和具备较高的审判水平、丰富的社会阅历等条件外,还要具备强烈的政治意识。法官的行为规范更多与国家权力相联系,在我国,法院和政治联系非常紧密,法官职业道德具有浓厚的政治性,为政权服务的特性明显。同时,法官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法官的审判行为涉及到或者约束到当事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法官的裁判行为与当事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紧密相联,所谓“公堂一言断生死,朱笔一掷命攸关”,法官比其他职业涉及的利益更加重大。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做好司法工作的责任感;同时,也促使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审判实践,崇尚法律,维护法治,努力形成一支具有正确政治观、司法公正观、办案效率观、司法中立观、职业廉洁观的法官队伍。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尤其是政治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必须把集中教育和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丰富教育的内容,把这项教育活动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努力开创人民法院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人才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半年总结

人才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半年总结

XX年至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XX、新奥运”战略构想,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充分落实《***实施》、《*** “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我党组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积极研究制定我局“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同时研究制定了我局XX年人才培养和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并据此开展全年工作。以加大组织开展人才培养和干部教育工作的力度,不断增强我局规划管理干部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上半年开展的工作主要有:

一、人才工作

根据市、县有关部门要求,研究制定分局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认真分析了规划管理人才培养的背景和分局人才队伍现状,据此提出了我局人才培养的对象、内容、原则、目的和预期目标,并研究制定了培养方案和具体措施。

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措施。根据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结合分局人才队伍目前的实际情况和今年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和重点,分局具体研究制定了今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范围覆盖到全局各科室的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后勤保障服 务人员。

加强干部培养,选拔政治素质可靠、专业知识能力强、业务工作过硬、有群众基础的干部担任科级、副科级领导职务。在局属事业单位机构调整中,选拔科级、副科级领导干部;此外,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个人特点,选派部分干部进行轮岗,交流使用。

招聘20名应届毕业生,补充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完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

制定分局干部职工季度考核办法,加强干部平时考核工作,将平时考核结果作为考核等次确定的重要依据。

建立分局人才资源信息库,完善更新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收集人事基本信息,实现人事信息动态管理。

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政治敏感性。及时传达贯彻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结合今年工作实际,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全体干部观看反腐倡廉教育影片,参观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展览,学习中纪委“八条禁令”和《规定》,请纪检委领导讲授党风廉政教育专题党课,组织召开不同层次的民主座谈会,积极采取措各种措施,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制定分局《干部思想教育、业务培训考核规定》,将干部职工参加学习、教育、培训的情况及考试结果与 考核等次挂钩,加强学习纪律和学习效果的监督。

根据要求,组织处级领导干部进行网上在线学习。

选派工作人员参加相应业务培训、交流活动,并要求写出XX字的考察报告,拓展业务知识。

1、选派相应工作人员参加、物权法、信访条例、档案、人事干部、纪检监察、财务管理、信息等业务培训;

2、选派新招录公务员参加的初任资格培训;

3、组织开展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增长医疗保健知识,为科学、健康、高效工作打好基础。

三、存在问题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存在问题:

1、由于工作繁忙,时间有限,个别同志们的学习时间难以保证,特别是由分局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划委专题讲座等培训。

2、在培训种类上,业务和专业技术工作部门投入较多,非业务部门相对较少。

3、学习纪律有待加强。

下半年工作计划

1、将人才发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与落实工作进行细化分工,由办公室负责计划制定

2、在全局范围组织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构分析政治思想状况也教育、培训等需求,调整完善下一步工作计划。

3、加强学习纪律,组织定期学习,建议每周五下午为学习日,由全局集中或科室组织集中学习、交流业务知识。

4、完成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初级职称评聘工作和高级职称申报工作;

5、完成分局XX年人才招聘工作;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三日

下载山南地区实施人才智力援藏工程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南地区实施人才智力援藏工程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