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荐信格式的不同之处(范文)
第一,推荐的口吻不同,他人写的推荐信是推荐人向接受推荐信的一方谈被推荐人的情况,是
第三人称口吻。自荐信既可用第一人称口吻向接受推荐信的一方直接介绍自己的情况。也可不用
推荐的口吻,只列出自己方方面面的情况。这种推荐信实质上是一份关于个人情况的简介。
第二,对于被推荐者的介绍评价有所不同。自荐信要着重写清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情
况和社会情况)、工作或学习成绩,自己从事的专业或所学专业与用人单位所需的关联情况或自
己适合于哪些部门的工作。自荐信以介绍情况为主,尽量少用或不用评价式的语言。而推荐信则
应该对被推荐者作适当评价,以表明推荐的理由和推荐者的意见。
第三,自荐信如果是以自我推荐的口吻来写的,在介绍完情况后可适当地表示一下自己能胜
任工作的决心或自信心。这也是自荐信不同于他人写的推荐信的地方。
第二篇:新旧劳动法不同之处
新合同法不同之处
单位迟迟不给签劳动合同将赔付双倍工资;炒老板鱿鱼可以不再赔违约金;签约两次之后再续约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超过一年不签约的,自动视为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明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后,这一切都将成为现实。
昨天,参与了该法起草工作的劳动法权威黎建飞教授为广州企业界解析《劳动合同法》将对劳资双方产生的深刻影响:一年以下的短期合同也许大大减少;用人单位换血速度也许
加快;广州劳务派遣市场也许将萎缩„„
广州企业界法律界聚焦《劳动合同法》
昨天,广东企业界和法律界的200多名企业高管、人力资源经理、法务人员和社会律师做了一天“小学生”,津津有味地听我国劳动法权威黎建飞教授详细解析于今年7月1日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中,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权利义务规定的新动态。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黎建飞教授参与了《劳》的起草过程。这也是《劳动合同法》出台之后,广州市企业
界和法律界首次进行大规模探讨。
劳动者获益
签约两次之后须签无固定期限合同
25岁的小吕在广告公司工作3年了,“从一进公司就是每年签约一次,担心单位明年不给续约,我压力很大,天天加班图好好表现,从不敢休探亲假。”
“事实上劳动者合同都是3到6个月的居多,一年以上都算少见,让劳动者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的状态。《劳》的一大任务就是防止合同短期化和频繁签订劳动合同。”黎建飞教授开宗明义,“出台《劳》的两大目的便是解决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和劳动合同期限短的问题。”《劳》14条规定,劳动者与单位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后,如果双方再次续约,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规不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在解除或终止合同时,应按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双倍支付赔偿金。
“《劳动法》20条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双方同意延续合同的,只要劳动者提出,便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在实践中,不少用人单位为规避与劳动者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往往在快满10年时,就不再与劳动者签合同。‘10年’反而成了劳动者丢工作的一个槛。”省市两级律师协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肖胜方律
师介绍。
“对劳动者来说,这一规定带来的利好消息是:签约时间势必延长;但也可能出现一种不好的局面:两次签约之后单位不再跟劳动者续约,用人单位两轮之后就大换血,‘十年槛’缩短,对于想继续留在原单位的劳动者来说就不可能了。”黎建飞教授分析。
肖胜方律师也有自己的看法,“由于用人单位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面前别无选择,所以也许4~6年之后,许多单位70%~80%的员工都是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员工,无固定期限合同将成为我国用工形式的主流,这样的能进不能出是否会引发企业生产效率低下、没有劳动
积极性?”
炒老板鱿鱼不再担心违约金
违约金一向是用人单位绑住劳动者的“紧箍咒”,但明年1月1日之后,想炒老板鱿鱼的打工仔可以“挥挥衣袖不留下一分血汗钱”了。《劳》规定,除非劳动者接受过单位的培训,或有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的协议,劳动者不需向单位支付任何违约金。
“而且单位必须出具第三方开的培训费用发票才能证明对劳动者进行过培训,企业内部培训或没有第三方发票的都不算。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我要提醒你们记得收好发票;作为劳动者,就要记得快点毁灭证据啊。”黎建飞有趣的说辞引来台下一片笑声。
单位拖着不签约将会赔得更惨
迟迟拖着不跟劳动者签约的无良老板要注意了!“《劳》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后,1个月之内必须签约,3个月到1年之内未签约的,赔偿双倍工资;超过一年不签约的,自动视为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黎建飞教授提醒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要
注意使用这一条款保护自己。”
大学生一毕业快马加鞭去报到
签好了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们注意,“不要离开校门后到处疯玩,得快马加鞭到单位去报到。《劳》第七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也就是说报到了劳动合同才生效,要是在离校和单位报到期间出了意外,学校和单位都不会管,那就惨了。”黎建飞举例:一名服装学校的女生,毕业离校之后未及时到单位报到,结果期间查出患上血癌,医疗费学校和单位都没有义务负担,只能靠社会救济,“同学们千万
不要轻易脱离组织。”
用人单位警惕
大批劳务派遣公司或倒闭
刘小姐与某人才租赁公司签订合同后被派遣到某大公司做会计,“看起来光鲜,其实我的收入、福利远远低于直接与这家大公司签约的同事,是由人才租赁公司支付的。”不幸的是,刘小姐在工作期间出了车祸,下肢瘫痪,但大公司以与她没有劳动关系为由拒绝赔偿,人才租赁公司又说自己赔不起,申请破产了事。像刘小姐这种“有劳动无关系,有关系无劳动”的用工形式就叫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在金融、建筑等行业大量存在。
“全国有3000万劳动者的用工形式是劳务派遣,广州是劳务派遣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此次立法中,劳务派遣是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劳务派遣公司的利润来自劳动者支付自身的管理费用,或者由实际的用人单位支付受派遣劳动者的管理费用。不管是哪一种运作模式,在资金链上都是从用工企业流向派遣机构,是以其更可观的收益或更大风险的转移为代价的。”黎建飞分析:“派遣劳动之所以受到实际用工单位的青睐,是由于可以降低劳动成本,规避义务,减少职工的社会保险和福利支出,以及节约招聘劳动者后的试用成本。”
《劳》对劳务派遣的限定非常严格,将劳务派遣单位规定为用人单位,履行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动者出了事就找派遣单位负责,派遣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2年以上合同,这期间劳动者就算没有工作,派遣单位也得支付工资。另外还规定被派遣公司与派遣公司承担连带责任,这就把用人单位拉了进来,保障了劳动者的利益。”黎建飞分析:“今后可能将有大批劳务派遣公司转行或者倒闭。劳务派遣将受到遏制。”
单位不给买社保就得赔偿
“不少单位没有依法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今后出现这种情况,不但要补足应该交的部分,还要向劳动者付出经济赔偿。”肖胜方律师提醒用人单位,“所谓依法,是要按时、足额购买,拖延时间、金额不足都要赔偿。根据《劳》46条,劳动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用人单位要作出赔偿,并补缴拖欠的社保资金,还要交滞纳金。这将导致企业越不依法购买社会保险,损失越大,成本越高。”肖胜方律师提醒各用人单位,“很多单位的劳动合同都有违约金的规定等,这些都需要修改。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讨论一下如何修改自己的劳动合同了。
第三篇:有能力的人有不同之处
1.不合群者,独来独往的人,必有过人之处。整天混在朋友之间的人绝对不可能有多大的能力。
2.受周围人嫉妒,非议的人大多具有能力。人们从来不会去嫉妒弱者。人们也不会去踹一只死狗。
3.找女朋友,找男朋友时,眼光很高的人也是有过人之处的,他们追求卓越完美。
4.敢在人群中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的人,敢得罪人群的人,必是有大本领。
5.固执的人多数时候要比随顺的人要强,狂妄的人也多数时候有过人之处。
6.走路比常人快,腰杆比常人直的人,多有过人之处。
7.喜欢静静沉思的人,走在路上神情镇静稳定,不东张西望的人,脑袋里面定有他的想法。
8.当一大群人都反对他的时候,他还是依然不改变他的想法的人,定是能干的人。
9.为了生存能够放下架子去捡垃圾,察皮靴的人日后会有出息。
10.几乎听不到他说某某某很厉害的人,不可以小视。那些整天在吹嘘别人成就的人,多是没出息的人。
11.看他做事情条理分明,步步都显出目的性的人,脑袋不会是弱智。今年干的事,明年还见到他在干,一般这种人定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可小视。
12.比较讲究自己仪表,言行举止的人,应该是有教养或者是有见识的人。
13.疯狂的人,富有激情的人,充满热情的人多能闯出名堂。
14.能够很好的品评各种人物的人,定有他的洞察力。大多数人似乎觉得周围的人相差不大,这就是缺乏洞察力的表现。
愤青中有大量的人会成为极为优秀的人,愤青虽然现在多是贬义,但是决不要以为愤青真的没出息。那些从来不愤的人,不要相信他会有多优秀。
15.干出了些常人干不了的事的人不可以小看。甚至那些进过监狱的人也不可以小看。
16.有着强烈欲望,强烈渴求,强烈支配欲,表现欲的人不可以小看,这些是成功的开始。
17.激进的人日后一旦变得稳重,定会有大能力。
总之,有一条原则:最有能力的人都有某种奇异之处,这使他与常人区分开。当你发现一个人与大众很不一样时,那么你就应该知道,你很有可能发现了一个优秀的人。
第四篇:中外饮食文化不同之处研究
中外饮食文化不同之处研究
简介:中外饮食文化论文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摘要: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章分析了形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其意义在于既能有助于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中的不同之处,跨越文化交际障碍,又能培养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有效地避免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文化人类学的最一般的目标,是努力理解所有人类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的创造进程的相似点及区别,为了实现这个目,就必须进行比较。跨文化比较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人类的文化基质是共有的,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是历史的而不是自然生就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浓缩。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的内容及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揭示这些差异以及内在的原因,有助于跨越文化鸿沟,有助于世界性的文化融合。
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的总称。当一个民族形成了固定的饮食习惯、饮食技巧和饮食观念后,便构成了一种亚文化。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的内容及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主要有:其一,饮食观念、味道和营养。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基本上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的,饮食只是一种手段,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然而,中国人却是一种感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吃”,“民以食为天”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还用它维持健康,即“药补不如食补”;同时人们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词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词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词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其二,烹饪用料的选择。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吃大块肉、整块鸡等。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烹调时,在用料上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可能在中国人看来都是极好的原料。西餐原料主要是动物类和海洋鱼类,辅以植物类;中餐原料主要是植物类和淡水鱼类,辅以动物类。其三,用餐方式。这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也是中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从制,各人自付各人账。其四,用餐礼仪。这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 意思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
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交谈。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
1.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渊源。中西方在社会发展、传统文化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1)中国传统文化。早期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很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温床—黄河流域,土地比较肥沃,但是气候条件比较恶劣。中外饮食文化论文黄河流域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干旱,逐渐变得不利于农业生产。尽管先秦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殚精竭力,却殊途同归,目的都是要建立一个没有争斗的理想世界。中国文化还具有另外的两大特征:一是追求适用,杜绝一切不实用的东西。历史上,所有的实用的技术十分发达,如农业科技和医学十分发达,而有关的非实用的一些东西则无法发展;二是中国文化表现出特有的仁爱特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2)西方文化。广义的西方文化是指产生于西半球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狭义的西方文化即仅指欧洲文化。在论及西方文化之成因、起源时,本文取狭义之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希腊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的源头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希腊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特有的文明。从起源意义上说,由于这种文明的发源地是古希腊的地中海,所提供的天然生活资料不是那么充裕,尽可能多地从自然界中获取财富,进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人类就成了欧洲精神的主流。这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征服欲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诞生。在征服自然、培养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西方人特别重视发展理性思维,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理性就是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行事力求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同时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人也不断地认识自己。西方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的尊严。众人之间利益界限划分明显,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空间,互不干涉。西方文化还是一种“罪感文化”,它沿袭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基督教教义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这与以人为中心的世俗的世界观看起来相矛盾,事实上又并行不悖,相互补充。前者鼓励人的创造性,大胆地向自然索取;后者起着规范行为的作用,以上帝的惩罚来制约人的恣意妄为。
2.东西文化差异影响饮食差异。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深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不同的哲学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将产生不同的饮食观念。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五味调和,西方的饮食观念是个性突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哲学思想及因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而产生的。首先,从哲学思想看,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核心是讲究“气”与“有无相生”,西方哲学思想则讲究实体与虚空的分离与对立。其次,从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来看,基于哲学思想的不同,中西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模式也大不相同: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西方讲究天人分离,强调形式结构。而它们决定了各自饮食观念的不同。第三,在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上,由于宇宙模式的不同,中国 本强调整体功能,西方强调形式结构。中国的整体功能是包含了未知部分的整体功能。它的整体性质的显现是靠整体之气灌注于各部分之中的结果。各部分的实体结构是相对次要的,而整体灌注在这一实体结构中的“气”才是最重要的。在中国人看来,只有不同的东西综合起来才能形成美,于是生活中以和为贵,烹饪上以和为美。西方人对形式结构的强调也直接源于其宇宙模式。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实体的世界,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精确化就是形式。在西方人看来,个性和个体的是人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是形成美的重要因素,崇尚个性突出,于是生活中以特为贵,烹饪上以独为美。刀叉与筷子、圆桌与条桌等各不相同,在菜式和道数上双方虽然都有程式,但一分一合,互相对立,由此产生的宴请礼仪、饮酒方式、席间气氛也大不相同。在中国,群体文化,也就是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更加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体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也会体现在饮食上。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产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差异,其中饮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中西方饮食文化便沿着各自的道路发展起来。在中国,饮食已上升到了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这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中国人之间相互询问的那句“你吃过了吗?”。小孩刚出生,要吃;到了满月,要吃;过一周岁,要吃;等到了结婚,也要吃;人到了花甲、古稀之年,更要觥筹交错庆祝一番;最后去地了,仍要吃,叫做“自喜事”。客人来了要吃,称之“接风洗尘”;客人出门要吃,谓之“饯行”;乔迁要吃;晋职要吃—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表达欢迎或惜别的心情,甚至感情上的**也往往借助于酒菜来平息。吃的形式后面蕴涵着一种丰富的心理和文化的意义以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易中天先生在《闲话中国人》中对此进行了最为生动的描述:“如前述把人称为‘口’,把职业称为‘饭碗’等。又比如,思索叫‘咀嚼’,体验叫‘品味’,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镜子,语言反映文化。总之,在中国文化中,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似乎都可以吃,甚至连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也可以吃,如人们常说的“喝西北风”等。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即作为人类的最低级的需求,在此之上还有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林语堂先生曾说:“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他皆在不足道中。”由此可见,“吃”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起到了一种维持生命的作用。就交际手段而言,美国《礼仪事典》一书中讲到这类宴请的目的时作了如下的总结:“向提供服务者表示感谢;对刚刚达成的一笔交易表示庆祝;为了赢得客户或新客户的信任;请人帮忙;引见他人;建议或讨论某些想法。” 从中不难看出,“吃”虽然重要,但是从文化的意义上看,在西方国家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交流、交际的层面上,并没有像在中国那样被赋予更多、更为重要的“使命”。
四、研究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文化人类学意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现象众多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其分析研究,可以培养人们积极地接受西方的饮食文化,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要注意西方的礼仪规范,从而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其次,可以培
养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因为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之初,往往会感受到文化冲突的力量。通过对饮食差异的分析研究,可以有效地避免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理解或误解。
第五篇:中外饮食文化不同之处研究论文专题
中外饮食文化不同之处研究论文
学生姓名任淑红学习中心 河北保定易县奥鹏学习中心学号***专业 汉语言文学年级层次高起专
关键词:西方 饮食文化 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简介:中外饮食文化论文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摘要: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章分析了形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其意义在于既能有助于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中的不同之处,...摘要: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章分析了形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其意义在于既能有助于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中的不同之处,跨越文化交际障碍,又能培养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有效地避免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文化人类学的最一般的目标,是努力理解所有人类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的创造进程的相似点及区别,为了实现这个目,就必须进行比较。跨文化比较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人类的文化基质是共有的,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是历史的而不是自然生就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浓缩。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的内容及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揭示这些差异以及内在的原因,有助于跨越文化鸿沟,有助于世界性的文化融合。
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的总称。当一个民族形成了固定的饮食习惯、饮食技巧和饮食观念后,便构成了一种亚文化。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的内容及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主要有:其一,饮食观念、味道和营养。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基本上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的,饮食只是一种手段,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然而,中国人却是一种感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吃”,“民以食为天”。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还用它维持健康,即“药补不如食补”;同时人们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词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词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词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 其二,烹饪用料的选择。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吃大块肉、整块鸡等。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烹调时,在用料上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可能在中国人看来都是极好的原料。西餐原料主要是动物类和海洋鱼类,辅以植物类;中餐原料主要是植物类和淡水鱼类,辅以动物类。其三,用餐方式。这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也是中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
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从制,各人自付各人账。其四,用餐礼仪。这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 意思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交谈。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
1.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渊源。中西方在社会发展、传统文化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1)中国传统文化。早期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很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温床——黄河流域,土地比较肥沃,但是气候条件比较恶劣。中外饮食文化论文黄河流域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干旱,逐渐变得不利于农业生产。尽管先秦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殚精竭力,却殊途同归,目的都是要建立一个没有争斗的理想世界。中国文化还具有另外的两大特征:一是追求适用,杜绝一切不实用的东西。历史上,所有的实用的技术十分发达,如农业科技和医学十分发达,而有关的非实用的一些东西则无法发展;二是中国文化表现出特有的仁爱特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2)西方文化。广义的西方文化是指产生于西半球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狭义的西方文化即仅指欧洲文化。在论及西方文化之成因、起源时,本文取狭义之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 希腊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她的源头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希腊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特有的文明。从起源意义上说,由于这种文明的发源地是古希腊的地中海,所提供的天然生活资料不是那么充裕,人们必须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尽可能多地从自然界中获取财富,进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人类就成了欧洲精神的主流。这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征服欲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诞生。在征服自然、培养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西方人特别重视发展理性思维,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理性就是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行事力求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同时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人也不断地认识自己。西方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的尊严。众人之间利益界限划分明显,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空间,互不干涉。西方文化还是一种“罪感文化”,它沿袭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基督教教义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这与以人为中心的世俗的世界观看起来相矛盾,事实上又并行不悖,相互补充。前者鼓励人的创造性,大胆地向自然索取;后者起着规范行为的作用,以上帝的惩罚来制约人的恣意妄为。2.东西文化差异影响饮食差异。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深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不同的哲学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将产生不同的饮食观念。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五味调和,西方的饮食观念是个性突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哲学思想及因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而产生的。首先,从
哲学思想看,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核心是讲究“气”与“有无相生”,西方哲学思想则讲究实体与虚空的分离与对立。其次,从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来看,基于哲学思想的不同,中西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模式也大不相同: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西方讲究天人分离,强调形式结构。而它们决定了各自饮食观念的不同。第三,在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上,由于宇宙模式的不同,中国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强调整体功能,西方强调形式结构。中国的整体功能是包含了未知部分的整体功能。它的整体性质的显现是靠整体之气灌注于各部分之中的结果。各部分的实体结构是相对次要的,而整体灌注在这一实体结构中的“气”才是最重要的。在中国人看来,只有不同的东西综合起来才能形成美,于是生活中以和为贵,烹饪上以和为美。西方人对形式结构的强调也直接源于其宇宙模式。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实体的世界,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精确化就是形式。在西方人看来,个性和个体的是人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是形成美的重要因素,崇尚个性突出,于是生活中以特为贵,烹饪上以独为美。刀叉与筷子、圆桌与条桌等各不相同,在菜式和道数上双方虽然都有程式,但一分一合,互相对立,由此产生的宴请礼仪、饮酒方式、席间气氛也大不相同。在中国,群体文化,也就是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更加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体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也会体现在饮食上。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产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差异,其中饮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中西方饮食文化便沿着各自的道路发展起来。在中国,饮食已上升到了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这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中国人之间相互询问的那句“你吃过了吗?”。小孩刚出生,要吃;到了满月,要吃;过一周岁,要吃;等到了结婚,也要吃;人到了花甲、古稀之年,更要觥筹交错庆祝一番;最后去地了,仍要吃,叫做“自喜事”。客人来了要吃,称之“接风洗尘”;客人出门要吃,谓之“饯行”;乔迁要吃;晋职要吃—— 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表达欢迎或惜别的心情,甚至感情上的**也往往借助于酒菜来平息。吃的形式后面蕴涵着一种丰富的心理和文化的意义以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吃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交际功能上,已转化成对社会心理的一种调节。易中天先生在《闲话中国人》中对此进行了最为生动的描述:“如前述把人称为‘口’,把职业称为‘饭碗’等。又比如,思索叫‘咀嚼’,体验叫‘品味’,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 ⋯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镜子,语言反映文化。总之,在中国文化中,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似乎都可以吃,甚至连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也可以吃,如人们常说的“喝西北风”等。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即作为人类的最低级的需求,在此之上还有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林语堂先生曾说:“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他皆在不足道中。”H 由此可见,“吃”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起到了一种维持生命的作用。就交际手段而言,美国《礼仪事典》一书中讲到这类宴请的目的时作了如下的总结:“向提供服务者表示感谢;对刚刚达成的一笔交易表示庆祝;为了赢得客户或新客户的信任;请人帮忙;引见他人;建议或讨论某些想法。” J—— 从中不难看出,“吃”虽然重要,但是从文化的意义上看,在西方国家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交流、交际的层面上,并没有像在中国那样被赋予更多、更为重要的“使命”。
四、研究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文化人类学意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现象众多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其分析研究,可以培养人们积极地接受西方的饮食文化,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要注意西方的礼仪规范,从而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其次,可以培养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因为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之初,往往会感受到文化冲突的力量。通过对饮食差异的分析研究,可以有效地避免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理解或误解。
参考文献:
[1]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於奇.中西方的饮食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