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宝塔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继续优化

时间:2019-05-13 04:3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宝塔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继续优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宝塔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继续优化》。

第一篇:2013年宝塔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继续优化

2013年宝塔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继续优化

2013年,宝塔区着力落实惠民政策,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稳定增长,消费结构继续优化。据抽样调查显示,2013年全年,宝塔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378元,同比增长11.2%,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9569元,比年同期增长11.6%。从消费结构来看,八大类消费支出呈现七升一降的态势。

1.食品消费支出5479.33元,同比增长0.6%。随着宝塔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物价水平的持续升温,居高不下,城镇居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食品消费向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绿色无公害发展,其中肉禽蛋水产品类支出同比增长18.7%、蔬菜类支出同比增长23.4%、干鲜瓜果类支出同比增长12.5%、糕点,奶及奶制品支出同比增长9%。然而,由于国家酒驾入刑等法律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居民安全意识、健康意识的提高,今年糖烟酒饮料类支出的下降使得食品消费支出基本与去年持平。2013年宝塔区城镇居民糖烟酒饮料类支出同比下降14%,其中烟草类支出同比下降14.5%,酒类支出同比下降48.1%。

2.衣着支出2533.06元,同比增长4.9%。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逐步改变,人们对衣着的需求也有所提高,更加注重衣着的新颖、流行程度。受不断上涨的物价影响以及今年冬季温度变化不大,天气比较暖和等其他因素影响,本季度居民对衣着需求有所下降,从而衣着支出增幅较小。

3.居住支出1895.44元,同比增长24.9%。1-12月份,居民人均居住支出1895.44元,同比增长24.9%,增幅跃居八大类支出第三位。其增长的原因有:

一、受宝塔区旧城改造工程等影响,大量民居面临拆迁,造成租赁房房租支出有所增长。据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全年宝塔租赁房房租支出为人均491.58元,同比增长2.1倍;

二、居住服务费支出的快速增长也是居住支出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其中维修服务费支出同比增长23.3%。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495.83元,同比增长29%。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再加上临近半年、年终的商家换购、降价等优惠措施的推行,使得全年宝塔耐用消费品支出同比增加了306.48元,同比增长了55.9%,此外,家庭日用杂品支出同比增长了17.9%。

5.医疗保健支出1883.78元,同比增长80.7%。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与今年第三季度天气状况多变、第四季度天气干冷少雨雪,从而中老年人患疾概率增加有关。2013年全年居民医疗费支出同比增长1.6倍。同时,随之增加的是居民的保健意识。宝塔今年全年滋补保健品支出同比增长85.1%;同时,由于国家药品监管力度的加大,居民药品费支出增幅较小,同比增长4.3%。

6.交通和通信支出3132.97元,同比增长7.8%。其中,交通支出2244.28元,同比增长16.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居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居民出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交通支出中,火车支出同比增长48.6%,市内公共交通支出同比增长16.3%。市内公共交通支出的大幅增长与五月份起延安公交公司实行的公交卡刷卡8折优惠引起的居民办公交卡、公交卡充值有关。

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283.48元,同比增长4.3%;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865.14元,同比下降0.1%。其中,托幼费支出同比下降19.1%;培训班支出同比下降15.7%,体现着国家对义务教育政策以及减负行动的实行力。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中,美容费支出同比增长

1.3倍,体现着居民对于装扮自身的理念仍居高不下。

第二篇:行政管理支出结构的优化方案设计

行政管理支出结构的优化方案设计

一、实验过程

1.初步讨论,确认主题

经过小组五人讨论,确定研究的内容为财政支出中的行政管理支出问题。

2.明确分工

经协商,小组成员各自上网搜索行政管理支出的一方面内容,并就该方面在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及相应的对策。上网进行初步搜索,确定每个人的切入点避免重复。我讨论的是“行政管理支出中的差旅费”的问题。

3.资料查询 首先进入到“长春理工大学图书馆”主页,利用其中的“中文数字库”平台,和学校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利用关键词进行检索,确定范围。

4.个人提纲整理

1)差旅费利用的现状:

2)存在的问题:

3)原因:企业管理层缺乏差旅管理意识

针对出差费用缺乏管理控制力

报销流程复杂、数据无法用于管理

现金是首要的差旅费支付模式

4)方案:建立一套体现企业文化、人性化的差旅政策

任命差旅经理,确定差旅经理职责

选择适合企业的差旅管理公司

选择自助式差旅管理模式

5.小组提纲汇总

将各人的提纲放在一起进行编排,确定整个论文的总提纲。

二、分工内容

(一)差旅费使用现状

一般说来,差旅费是指职工出差外出旅途中发生的费用,外出活动包括外出出差办事、外出参加会议、外出参加培训学习、职工回家探亲等等,但并不是所有发生费用都是可以报销的。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多数企业缺乏差旅管理意识,其差旅费用的报销流程复杂而繁琐,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巨大,出差员工差旅费用控制薄弱,管理效率低下。

(三)原因

1.企业管理层缺乏差旅管理意识

企业的并购、商务谈判、营销、采购已经牵扯了中国企业管理层太多的精力,他们决不肯花时间去考虑一年来有多少人出过差,去过哪些地方,差旅费开支的总额是多少。管理层认为这些事情应由企业行政人员或财务人员管理,而实际上企业行政人员多能从预订酒店和机票中获得高额回扣,财务人员本着多一事不

如少一事的观念缺乏对差旅费用进行管理的积极性,因此应用差旅管理的中国企业数量不多。根据《Corporate Travel Management and Travel Practices in China》报告显示,在被采访的国内私营企业中只有5%使用差旅管理服务,而国有企业的这个比例尚不足5%。

2.针对出差费用缺乏管理控制力

第一. 中国的企业通常由行政、财务、人事等部门的人员来专门

负责差旅费用的支出,这类专门人员在为企业订购机票、酒店时可以获得高额回扣,出差员工住酒店时采用虚开住宿费发票或者购买假发票进行报销的方式赚取“外快”。第二. 中国的一些大中型企业在国内的分公司分布很广,公司职

员每年都要坐飞机来往于分总公司之间,可谓是航空公司标准的大客户,但从来没有人想到去和航空公司协商,获得一定的折扣。酒店费用也是如此。

由于缺乏有效监控,与差旅活动相关的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难以甄别,加大了管理成本,严重影响了企业利润的获得。

3.报销流程复杂、数据无法用于管理

根据《Corporate Travel Management and Travel Practices in China》报告,在被采访的112家企业中,有1/4的受访企业惟一使用的是手工流程和纸质表格处理差旅申请和审批,另有56%使用纸质表格和电子邮件结合的方式处理申请和审批。78%的受访企业使用手工流程和纸质表格进行差旅费用报告。由此看来,中

国企业多采用传统的方法管理差旅费支出。

首先,企业传统的差旅管理流程复杂,出差人员要被迫填写各种纸质单证,单证填写容易出现不规范现象,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判断其合法性与合理性;其次,领导们的审批可能会由于其出差而被耽搁,从而影响业务的执行,大量的纸质单据传递到财务部门后给财务部门增加了很大压力。由于各种出差相关票证种类繁多,对其进行装订、统计和汇总工作量极大,工作效率低下,还极易出现人为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由于是纸质介质,使分析和统计很不方便,难以形成规范而有价值的差旅管理报告。

4.现金是首要的差旅费支付模式

在中国,现金是差旅支付的最主要模式,用于现金预付款和费用报销。这一模式对所有类型的公司,包括跨国公司都适用,这与世界其它地方的公司依赖于企业信用卡作为最主要的支付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四)方案

1.建立一套体现企业文化、人性化的差旅政策

企业差旅政策的制定体现了公司差旅费用支出的具体原则,涉及到旅行安排、付款方式、差旅开销及支出的处理程序等。在差旅政策中应有以下条款:员工出差的审批、出差员工的职责、旅行指南、交通工具的选择、机票和酒店预订系统选择、住宿标准、可以选用的差旅行程预订系统、协议酒店名单、协议航空公

司名单等,差旅政策条款应尽量细化以方便嵌入差旅预订系统,从而保证良好的执行效果。在制定差旅政策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差旅政策的制定要在分析以往差旅费用的基础之上。

2)差旅政策制定要在节约成本和员工满意度之间找到平衡

3)在差旅政策的制定上要细致入微。

2.任命差旅经理,确定差旅经理职责

当一家企业或者企业集团每年的差旅费用达到一定规模,任命一名专门负责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差旅事务的经理人员将是十分必要的。其工作职责应该包括:

1)参与制定差旅政策,负责向员工宣讲差旅政策。

2)担当外部商旅供应商与企业内部出差员工的中介

3)监控差旅活动。

3.选择适合企业的差旅管理公司

一家专业的差旅公司,能够消化企业差旅管理中较为繁琐且专业性甚强的内部事务,而使企业将有限的精力集中于主业的开拓上。在选择差旅管理公司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经验丰富、讲求信誉的差旅管理公司。

2)挑选具有强大网络的差旅管理公司。

3)保证企业的差旅政策与差旅管理公司的系统相整合。

4.选择自助式差旅管理模式

使用软件公司开发的网上差旅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使差旅计划制定、预订机票和酒店全部自动化,这种差旅管理系统与

企业ERP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能够做到无缝联接,前提是全部采用一家公司的软件。

这种差旅管理系统能够与企业的差旅政策全面集成,当出差员工提出超出政策的要求时系统将提示员工使其计划合理化,也可以选择严格地执行政策并防止他采取超出政策的行为。月末或者终了,该系统将生成差旅管理报告,由企业的差旅经理所率领的团队自行分析,得出结论。这种自助式差旅管理模式省去了支付给差旅管理公司的服务费用,同样也能实现一定的差旅管理的目的。

三、心得体会

通过财政学课堂上学的内容,了解了行政管理支出的分类,行政管理支出的重要性。从网上搜寻的材料来看,公务费的种类多,很难准确的计算,出差人员与管理层的管理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差旅报销政策的不透明性加剧了利用差旅费为己所用的现象。国家应着重注意公务费的支出,调整公务费支出的结构,是效益最大化,达到节省变成花钱的艺术。

第三篇:河南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结构逐渐趋于优化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88.47元,比上年增加344.27元,增长11.3%。食品消费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6.0%,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河南农民的生活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方式从量的变化向质的提高转变。农民除了吃、穿、住等基本的消费,则把更多的钱投向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等服务享受型消费,消费需求结构逐渐趋于优化。

一、食品消费合理化

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20.36元,比上年增加54.55元,增长4.7%。在食品消费中,人均用于主食消费支出356.56元,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蔬菜及制品消费支出人均121.33元,增长10.4%,肉、禽、蛋、奶和水产品支出人均233.60元,增长1.4%;烟、酒117.91元,增长14.4%,茶叶、饮料支出人均16.71元,增长32.9%。从具体消费的数量上看,人均消费粮食194.44公斤,比上年下降20.8%;人均消费肉禽类9.84公斤,增长17.5%,奶和奶制品2.15公斤,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蛋类和水产品人均消费量分别为10.57公斤和1.5公斤,分别增长1.6%公斤和3.1%。农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赖以生存的主食消费不断下降,而多营养的副食消费则全面上升,饮食结构进一步合理化。

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在外饮食184.68元,比上年增长1.0%,在外饮食消费支出已占到整个食品消费支出的5.5%。

二、衣着消费成衣化

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25.64元,比上年增加15.89元,增长7.6%。在消费支出大幅增加的同时,消费更加趋向于成衣化,全年购买服装、鞋的支出增幅较大,人均分别为157.95元、52.22元,增长6.6%、11.7%,此项支出已占到整个衣着消费支出的93.1%。

三、居住条件舒适化

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3.53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84平方米,增长5.8%。在住房面积增加的情况下,房屋室内配套设施也在不断更新、完善。2009年全省百户农户中,26.5%用上了自来水,27.1%使用清洁能源燃料,13.6%已装上了空调,另外用于购买家具、机电设备、室内装饰品均呈快速增长态势。2009年全省农民用于居住方面的支出人均875.83元,比上年增长22.9%,购置家庭生活设备及用品的支出人均203.81元,比上年增长20.2%。

四、交通通迅现代化

受农民收入水平较快增长和通讯工具价格继续下跌的双重影响,农民交通通讯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末全省农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52台,增加3台,消耗燃料支出人均18元,增长18.4%;年末农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26部,比上年末增加12部,增幅高达11.4%。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交通与通讯支出310.11元,比上年增长6.6%。其支出额已成为农民生活消费中仅次于居住支出的第二大支出项目。

五、大件耐用消费品普及化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完成了从实用型向享受型的转变。2009年末大件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一些高档的家电等在农村逐渐增加。2009年末,全省农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冰箱、空调、微波炉和彩色电视机分别为35台、15台、4台和104台,分别增长28.2%、33.5%、15.2%和4.5%。家用电脑、私人轿车也开始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农民家庭,2009年末的每百户拥有量分别达到4台和2辆。农民中高档耐用消费品的增加,给家庭带来了浓厚的现代化生活气息。

六、消费领域多元化

随着农村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聚集,一些家政服务、房产中介居民服务等行业也越来越受到农村居民的青睐,2009年农民用于家政服务的支出比上年增长103.4%。文化娱乐、身体保健、美容美发等一些城市化服务性消费呈较快增长势头。农村消费要求进一步趋旺,消费领域呈现多元化。

2009年,全省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应该看到,仍有一部分低收入农户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还处在相对低的水平。据抽样调查资料,按农民人均纯收入五等分分组,2009年20%低收入农户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75.80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7.2%。其中食品支出人均979.07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0.2%;衣着支出164.12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2.7%;文教娱乐消费支出130.40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5.7%。年人均消费的肉、水产品、蛋分别为8.38公斤、1.23公斤、6.27公斤,分别为全省水平的85.2%、82.0%、59.3%。这部分农户生活的恩格尔系数为43.0%,比全省农户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所拥有的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大件耐用消费品也明显低于全省农户平均水平。

分析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生活消费,可以清楚的看出,全省农民总体生活水平向好,但低收入的农民群体的生活水平仍然较低,目前这部分农民为数不少,其生活水平每提高一步都相对艰难。因此,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在不断提高总体水平的同时,特别要着力解决在整体中的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快步向小康迈进。

第四篇: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数据

三、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快速上涨

1、在消费品价格上涨过程中,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尤为突出,食品类价格居高不下。

由于国家对部分粮食主产区采取“托市收购”政策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加上国际市场粮食供应趋紧,推动全市近年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至2007年上半年,食品类价格与2005年相比全线上涨,粮食、油脂、肉禽及其制品、蛋、菜、干鲜瓜果、其他食品价格涨幅分别为8.3%、12.5%、19.9%、17.1%、6.8%、14.5%和8.5%。其中,植物油制品、猪肉、鸡、鲜蛋价格的涨幅高达20.3%、24.3%、21.1%、19.7%。

2、公共产品及服务价格全线上调。

自来水、居民用电、液化石油气、成品油、教育、交通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以驿城区为例,2005年至2006年底,由于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标准上调,居民生活用水分4次上调,每吨由1.30元逐步上调到2.20元;房屋贷款利率自2005年至2007年上半年分5次上调,1-3年贷款利率由4.95%上调至6.07%,3-5年贷款利率由5.31%上调至6.23%;2006年12月平信邮寄由0.80元上调至1.20元,包裹邮寄由3.80元/千克上调至4.80元/千克。截止2007年上半年,全市水、电、液化石油气、信件邮寄、家庭服务、义务教育杂费、托幼费、房屋贷款利率分别较2005年上涨了33.9%、3.4%、12.0%、30.4%、61.8%、22.1%、45.1%、18.3%,汽油、柴油价格上涨了18.4%、21.3%。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引发了长途汽车、出租汽车价格分别上涨38.7%和7.7%,这些项目价格的上调,是影响总体物价水平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5年以来,由于食品类、居住类、教育类部分商品涨幅较大,这些商品大多是基本生活必需品,而基本生活必需品在低收入群体消费中所占比重较大,这类商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影响最大。

第五篇: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一、引言

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除了受自身消费能力和观念的影响外,也受到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不到30%,但农村人口却占总人口的50%以上,因此分析和研究农村居民消费至关重要,本文从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切入,分析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为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

二、中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1)财政支农支出的现状。财政支农支出指政府通过对农村税收、财政投入及财政补贴等一些财政政策对农村农业进行管理和鼓励,达到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值得指出的是,财政支农支出跟财政农业支出是两个层次概念,支农支出只是农业支出的部分,财政支农支出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援农业生产支出,扶贫资金及科技投入等组成的,并且政府对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对应项目随着时间也有一定程度的变更。

我国对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如我国从1978年到2010年,32年里,财政支农支出由75.95亿元增长到8129.58亿元,投入增加了106倍,由此看出我国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的增加。但是我国的财政支农支出投放比例并不是稳定呈上升状态,在1978年至1985年,由于社会不稳定,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在1986年至2003年时间段内,财政支农支出投入相对浮动,总体而言,在1978年到2003年间,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占有比率在5%至7%之间上下浮动。而2004年到2010年的几年时间内,由于我国对于三农政策的重视,支农支出投入一直稳定上升,在2010年比重达到9.05%。

(2)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虽然我国对于农业投入不断上升,但是我国农村消费发展状态呈低速增长,其增加速度长期低于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的比重相对下降。用恩格尔系数(EC)即消费水平指标来表达,恩格尔指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比重越低,说明生活水平不断上升。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在1978-1982年,EC大于0.6,在1983-1997年,EC在0.5至0.6之间,1998-2005,EC在0.45至0.5之间小幅度波动,而2006年至今,EC在0.43之间上下波动。从此可以得出,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

三、我国农村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1)不同财政支农支出投入类型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农村财政支农支出一般根据结构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指农村投资性支出,这类支出是政府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出,其目的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以及支援农村集体各项生产,包括了农业支出和林业支出。第二类农村消费型支出,指政府事业部门的消费支出。第三类型为农村转移性支出即社会保障补助性支出和政策补贴支出等。根据数据《我国统计年鉴》及《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以及部分补充数据《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利用农村财政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回归方程,根据F检验和Hausman检验,可以得出,农村财政投资性支出挤入农村居民消费,显示农业生产要素数量和生产率的提高有效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村居民收入,财政消费型支出虽然对农村居民消费挤入效果不高,但其依然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成本,提高了农村居民消费的纯收入,而财政转移性支出因其间接地补贴了农村居民用于消费的纯收入,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总体来看,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人均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即政府支出的正价引起居民消费的提高。

(2)财政支农支出对居民不同消费层面的影响。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的三个类型对于居民在不同方面的消费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在居民居住消费支出方面,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挤入效果是最大的,其后依次为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而在农村居民通讯、文化教育和医疗保健方面,财政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挤入效果明显,消费型支出次之;对于农村居民家庭衣食及家庭设备等支出,财政投资性支出对其影响最为明显,其后依次为转移性支出和消费型支出。总体而言,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财政投资性和转移性影响均较大,而非产性的消费型支出对其均较小。

四、关于财政支农支出的建议

(1)完善农村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农村保障体系虽相对于来讲有所完善,但由于农村居民因病致贫或返贫的现象是依然存在的。就医费用一直影响居民消费,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村居民的就医压力。而对于农村养老体系,应加快并全面推广养老保险制度,并积极探索利用土地或其他固定资产做担保的养老保险,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多元化,普及化。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应积极加强农村公路、水电及通信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公路的畅通可以保障在流通过程中的流通质量,减少损失和成本。通信设施可以提高农村的信息化水平,为居民提供全面的信息,为生产提供更多的途径,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除此之外政府应积极增加农村财政投资性投入和转移性投入的规模,进一步优化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五、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以及分析了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得出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其中以政府财政投资性投入和转移性投入最为明显,其次为消费性投入,积极的增加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特别是财政投资性投入和财政转移性投入,可以使居民的收入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三)扩大金融领域的开放

1.进行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试点

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先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境外地域范围暂定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出台,迈出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关键一步。2009年9月,中国国债首次在大陆以外的地区发行,对于推进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起到了积极作用。

2.扩大外资金融机构经营的业务范围

2009年5月,中国首次向外资企业发行人民币证券敞开大门,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成为第一批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外资银行。6月1日,中国精简了对于外资的审核程序,放宽了对于外资机构从事金融信息服务的条件限制。12月18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外资保险公司设立营销服务部有关事宜的复函》,允许外资保险公司设立营销服务部。2012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了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力度。3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宣布2012共核定240亿美元外资银行中长期外债规模,并选取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花旗银行、三井住友银行、东亚银行等6家银行进行试点。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公开外资银行外债额度。

3.有效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

2009年9月2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规定单个合格投资者申请投资额度每次不得低于5000万美元,累计不得高于10亿美元(之前为8亿美元),合格投资者应在每次投资额度获批之日起6个月内汇入投资本金。在2011年颁布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国直接投资结算业务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10月14日)以及《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2011年12月16日)的基础上,中国证监会先后批准了21家试点机构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下简称RQFII)资格,并不断扩大RQFII投资额度,允许试点机构将投资额度用于发行人民币A股ETF产品,投资于A股指数成份股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同时,试点机构的RQFII产品也已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部分产品已开始投资境内证券市场及银行间市场。2012年4月3日,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新增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500亿美元,总投资额度达到800亿美元。2012年5月24日,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外交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提出有效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境内外上市;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包括可转换债券)方式到国际金融市场融资。适时启动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试点。④2012年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第86号令,将外资在合资证券公司中的股份限额从33%提高到49%。

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向探索

(一)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意义

1.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必要手段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⑤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他指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在此背景下,中国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对于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成功实施经济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仅是中国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而且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2.培育带动区域发展开放高地的阶段性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⑥2013年3月,李克强同志在江苏、上海考察时也指出,要立足内需,面向世界,生根亚太,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运营中心来华落户,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引进来要放宽领域特别是服务业领域,走出去要注重形成研发、品牌、营销相结合的综合优势,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用倒逼机制推动转型升级。

一方面,要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运营总部进入中国,必须以国民待遇为外资准入管理的基本原则,加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深度,通过自由贸易区进行试点,率先达到全球投资规则的要求,获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另一方面,在国际投资规则的谈判中,我们必须遵循对等原则。中国要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必须通过加入TPP参与全球投资规则的制定,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遵循对等原则,从而为本土跨国公司建立相应的投资规则保护,避免本土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受到歧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奠定基础。

目前,全球经贸格局发生演变,美式高标准主导全球投资规则的制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将率先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进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开放体制上率先取得突破。这对于加快完成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对于中国加入TPP,进而参与全球投资规则的制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本土跨国公司基地培育的需要

目前,中国已全面实现企业进出口货物贸易、跨境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结算,并出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2009年7月)、《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2009年7月)、《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2011年1月)等一系列文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将获得率先在区内取消资本项目管制、实现人民币可兑换以及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等先行先试措施,有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还将为上海培育和集聚本土跨国公司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力地推动国内外跨国公司集聚上海,为上海加快本土跨国公司基地的培育提供难得的重要窗口期。

下载2013年宝塔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继续优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宝塔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继续优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1-4月北京市丰台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2014年1-4月北京市丰台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2014年1-4月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77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01元,增长13.4%。八大类消费“七增一降”,消费支出特点突出。下面......

    关于扩大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几点思考

    关于扩大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几点思考 【摘要】 目前制约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低;收入分配不均,城乡差距过大;预期的不确定性以及消费环境的......

    优化课堂结构

    优化课堂结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正逐渐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语文......

    人才结构优化

    人才结构优化 什么是人才结构优化 人才结构优化是指从组织的战略发展目标与任务出发,认识和把握人才群体结构的变化规律,建立一个较为理想的人才群体结构,更好地发挥人才群......

    如何优化教学结构

    浅谈如何优化数学教学结构 【摘 要】课堂教学对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良好的教学过程对教学效果更加重要。教师要想有高效的课堂,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方......

    4.分析影响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

    一、原文介绍 题目:分析影响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 作者:庞瑞芝 关键字:居民消费;可支配收入;储蓄 二、研究问题 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本文在分......

    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变化报告(毛概课)

    调查问卷心得 经过这次的社会调查让我们收获颇多,我们通过自己的调查较为系统的了解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社会变化,城镇居民的消费变化,消费支出由衣、食转向包括教育、娱乐、......

    关于灵寿县城镇居民消费状况的调查-董镭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社会调研报告关于灵寿县城镇居民消费状况的调查姓名:董镭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2年6月26日 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 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1班 学号: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