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拿师资格证条件
一、为了贯彻执行国际推拿按摩师资格(水平)考试《考试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推拿按摩师报考条件
(一)资格(水平)考试A级(助理医师)报考条件
1.具有中医学大专或中专学历,推拿按摩临床实践满1年者;2.具有西医学大专或中专以上学历,并经过推按按摩专业培训满500学时,推拿按摩临床实践满1年者;3.在学术团体或个人开办的中医药院校学习,学制三年以上,推拿按摩临床实践满1年;4.随师学习推拿按摩专业满3年,临床实践满2年,交验导师执业证书复印件者;5.有6年以上推拿按摩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经所在学会推荐者;6.在各种形式的推拿按摩专业培训班学习,累计学满2000学时,临床实践满2年者。
以上6个条件之中,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交验学历证书复印件及培训、临床实践等相关证明,经审查合格者。
(二)资格(水平)考试AA级(推拿按摩医师)报考条件
1.具有中医学本科以上学历,临床实践满1年者;2.具有西医本科以上学历,并经过推拿按摩专业培训满500学时,临床实践满一年者;3.在学术体和个人创办的中医药院校学习学制5年以上,推拿按摩临床实践满一年者;4.已取得西医医师(药师)执业资格,学习推拿按摩专业满500学时,推拿按摩临床实践满1年者;5.具有中医针灸推拿专科学历,临床实践满3年者;6.具有西医学专科学历,并经过推拿按摩专科培训满500学时,临床实践满3年者;7.随师学习中医推拿按摩专业满三年,临床实践满2年者;8.有十年以上推拿按摩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已在当地取得执业证书者;9.取得执业A级证书或国际推拿按摩师资格(水平)考试A级证书满2年者。
以上9个条件之中,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交验学历证书复印件及培训、临床实践等相关证明,经审查合格者。
(三)资格(水平)考试AAA级(主治医师)报考条件
1.获得高等中医药院校博士学位,推拿按摩临床实践满1年者;2.获得高等学校医学博士学位,并经过推拿按摩专业培训满500学时,推拿按摩临床实践满1年者;3.具有医学硕士学历(位),取得中医师资格证书,或医师资格证书,并经过推拿按摩专业培训满500学时,推拿按摩临床实践满1年;或取得国际推拿按摩师资格(水平)考试AA级证书满3年者;4.取得中医师资格证书,或医师资格证书并经过推拿按摩专业培训满500学时,推拿按摩临床实践满1年;或取得国际推拿按摩师水平考试AA级证书满5年者。
以上4个条件之中,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交验学历证书复印件及培训、临床实践等相关证明,经审查合格者。
三、报考级别
报考者可根据报考条件要求,由本人在申请表内注明A级(助理医师)、AA级(推拿按摩医师)、AAA级(主治医师)等级别。
四、报考办法
(一)报考者于考前一个月面交或函寄本《实施细则》“报考条件”中所规定的报考资料,向考试部提出报考申请,并缴纳报名费。经审查报考条件者,准予报考,发给“国际推拿按摩师资格(水平)考试申请表”。
经审查不符合报考条件者,不准予报考,不退还报名费及报考资料。
(二)报考者取得申请表后,按要求内容逐项详细填写完毕,面交或函寄考试部,同时交纳考试费及2吋(35mm×45mm)正面免冠彩色照片5张,经核准后签发 “国际推拿按摩师资格(水平)考试考证”,应考者持“准考证”参加考试。
五、考试科目:
(1)中医学基础(2)正常人体解剖学(3)推拿学(4)针灸学(经络与腧穴部分)(5)推拿按摩治疗手法操作(6)临床病例辨证论治
六、及格分数
每科目满分为100分,总分为600分;
及格分数为总分360分。
七、补考
凡参加过考试,因总分未达到合格标准而未取得资格或水平证书者,可申请补考。原考试成绩保留三年,原考试各科目中分数未达到60分者,必须补考。补考报考办法同第四条,但只须提供原考试期次、考号及成绩单,不必再交验报考资料。
八、收费标准
(一)报名费100美元。
(二)考试费800美元。
九、考试时间及地点
已取得“准考证”者,需于考前3-1天按准考证指定地点报到。按规定的考试科目、时间和考场持“准考证”参加考试。误考者一律不许予补考,不退报名费及考试费。
十、证书及成绩单
证书(中英文对照)标样:标明应考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国籍、参加考试时间、取得级别、证书编号、发证日期、加盖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钢印、印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合法定代表人签名章,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考试委员会主任签名章,同时发给成绩单。如发现伪造者,对当事人追究法律责任。
十一、每次考试设主考1人,监考1~3人。主考负责处理考试中各项事务。
十二、国际推拿按摩师水平考试《考试办法实施细则》的解释权在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资格考试部。
第二篇:推拿读后感
《推拿》读后感
这是一本描述盲人世界的心理书,用盲人的心去感受世界。《推拿》中我们看见了盲人的世界,感受到了盲人的世界,也通过作者的点滴刻画感受到了盲人眼中心里我们的世界。盲人是弱势群体,但不是另类。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尊严。王大夫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为人本分老实,干活踏踏实实,事事处处都表现的十分得体,时时刻刻都注意自己的形象。再王大夫的心里,自尊自爱是做人的起码标准。为了弟弟欠下的债,他拿刀自残。王大夫对自己的两刀对弟弟的一巴掌表现了一个正常男人都不一定有的勇气。盲人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尊严感是我们健全人体会不到的。
都红,在她那次不成功的演出之后,从此离开了舞台,学起了推拿,她是要以此为业的。在推拿中心试功的时候,砂复明把她拒绝了;而自尊心极强的都红不能承受这种被人拒之门外的耻辱,她用出人意料的方式留了下来。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她又离开了,她不需要同情,也不需要来自同伴的好心的施舍。对于都红来说,尊严就是生命。
砂复明精明干练、处事张扬、自视甚高。虽然是盲人,但一点不比正常人差。他有很严重的胃病,但他却不愿意找人倾诉,最终毁掉了自己的健康,毁掉自己的大好事业。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盲人的性格也是千差万别的。这个群体里充满光明和希望,人人坚强自立,他们的人生观纯洁而执着,用自己的尊严傲视着另一个所谓的光明世界,用生命点亮了这个世界。
一直以来喜欢看书,也有说叫做阅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特别喜欢阅读小说类--因为可以体验小说作者眼里的心里的世界,人的一生经历是有限的,通过阅读--至少可以增加许多的经历和体验,也许这样的体验不见得特别的真实,但是确实增加了许多的感受。阅读一本书就是听一个故事,理解作者的一些心情。于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得到了这样一本书---推拿。把我带入了一个看不见的世界,恰恰这样的世界又是这样的深邃,透亮!
这是一本描述盲人世界的心理书,这是一本用盲人的心去感受世界的表述--在健康视力人眼中的世界不一样的感受,感动,感悟!我们看见的世界是真实的吗?有没有方法用心去感受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呢?
《推拿》中我们看见了盲人的世界,感受到了盲人的世界,也通过作者的点滴刻画感受到了盲人眼中心里我们的世界。这是完全不相同的世界,但是恰恰是一个共同的世界。许多我们认为的善和美,在听出来的是世界里面是痛和苦。舞台上鲜花掌声下的都红,内心的痛苦谁能知?平实眼里的王大夫,拿刀自残的痛苦谁人能知?太多的痛苦我们都不能感受,太多的痛苦我们都根本不知道--而我们恰恰还在抱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苦痛,自己的私心膨胀下的无明---王大夫的弟弟说,如果我是盲人,我也可以自力更生!这句话真是刻骨铭心,真是绝妙讽刺下的滴血之言!再比如王大夫对于一群赌徒发誓---一个盲人的誓言是--出门让我看得见。作者在细微之处,将心里的感动将岁月的磨砺出来的血慢慢的融进在犄角旮旯里面,让你触碰之后,手脚冰冷!
最普通的交往和生活在盲人眼中都是充满问题的,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作者在不经意中不断的将眼里的世界和耳朵里面的世界进行着比较。将看到的世界和听到的世界在进行着全面的比较,甚至是较量--这种比较比出的是人性,是善恶之间,是取舍之时,是得失之感,是爱恨情仇。当然作者并不是并不完全是让我们同情怜悯盲人,更多的更主要是感受盲人的世界。感受现实生活的一切。
第三篇:推拿学习心得
推拿学习心得
姓名:王娟学号201209020619
班级12级中西10班
在没学过推拿手法之前,我认为推拿就是按摩,是一种服务,是在人们腰酸腿痛的时候按按就舒服一下子。但在学了以后我对推拿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敬佩心,尽管我的推拿手法学得很差,还经常被老师骂,推拿老师这样说过我“所有的错误示范都在你身上体现过了”。没错推拿的确算一种服务,却更是一种保健治疗手法。
我翻过很多课外书,对推拿的定义都大致相同,但是我觉得最完整、完善的是这样定义的:中医推拿,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在我看来这个定义比课本上的定义更加完整。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而推拿的手法分为按法、摩法、推法、拿法、揉法、擦法、点法、击法、搓法、捻法、抖法,滚法等。每种手法都可以用来保健和治疗疾病,各种手法各有各的保健作用,有些可以单独使用,有些可以结合使用。推拿手法还可以治疗许多的疾病如,肩关节周围炎,落枕,椎间盘突出等一些常见疾病。
一个学期过去了,在学习了这么多的推拿手法后,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指禅推法和滚法,有三个原因。第一,学习的时间最长。第二,对我来说很难学会,比较难以掌握。第三,就是它们的作用。一指禅推法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穴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等作用。滚法具有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疲劳等作用。当然还有成人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因为这是推拿老师强调的重中之重。手法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其实我觉得要做到这几点非常难,需要很多时间训练手的力度以及耐力。有时候经常看见针灸推拿专业的同学在练习功法,就觉得非常的佩服。
能够治疗疾病和保健,这就是推拿的魅力,推拿这门课程的课时不多,但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因为我觉得每天有个健康的身体,这一天都会特别开心和轻松,虽说推拿不能完全的将每个疾病治疗彻底,但它的确也尽到了自己能够实现的疗效。
第四篇:小儿推拿材料
1.张席珍原青岛盲校教师。中医世家,相传其祖父是早年燕赵地区名医。张席珍自幼跟随祖父刻苦学习,深得祖父真传。年青时便能熟练运用针灸、推拿医术为百姓治病,是百姓眼中“颇有本领”的草根医生。五十年代,张席珍被派往北京参加全国首届盲人按摩培训班。结业后,因其在小儿推拿方面表现出来的天赋和技能,被青岛市盲人按摩学校聘为讲师。他全身心扑在小儿推拿事业上,创立了张氏小儿推拿流派。为岛城小儿推拿临床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2.张寄岗张席珍之子。从小耳濡目染了父亲的小儿推拿,认真学习中医和小儿推拿,18岁即开始独立行医,亦被聘为盲校教师。在40余年的小儿推拿临床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知识。教学临床相长,深受家长和学生爱戴,目前日门诊量平均在200人次左右。他明确提出张氏小儿推拿流派,总结出流派“三快”(操作频率快、时间短、疗效好)特点。将张氏小儿推拿流派推向新高度。
3.张寄青张席珍之子,毕业于青岛医学院,现任青岛市济青中医院院长,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医学部性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名医理事会副理事长。张寄青学识渊博,理论水平高,早期曾协助父亲张席珍整理出版《张氏小儿推拿》一书,是张席珍小儿推拿流派的理论奠基者和手法传承人。其在不孕不育症治疗方面也颇有成就。【学术思想】
1.切而知病,切推结合:由于该流派的创始人张席珍老师本人为盲人,其教学对象就是盲人(许多流派骨干也是盲人,如张淑华老师等),传统四诊的望闻受限。张席珍根据盲人的特点(识记性强,手感强,触觉灵敏)确立了以切诊为主的学术思想。临床上,该流派只简单了解相关病情,就开始推拿。边推拿,边体味手下感觉,如手脚、额头皮肤的干湿与温度,颈部及寸口动脉的搏动,脘腹的膨隆与凹陷,丹田与命门的冷暖等。通过触觉发现病变所在部位、经络和异样点,确定推拿重点。将切诊发挥极致,将切诊与推拿有机融合一体。同时,也重视问诊,通过问诊了解主要病情,了解发病经过,了解治疗效应。
2.百病归宗,阴阳为本,建立二元论。该流派认为,小儿形气未充,体属稚阴稚阳。阳易耗散,阴易消亡。疾病千变万化不离阴阳,任何病变都可以用八纲来概括,而阴阳则是八纲的总纲,因此,只要把握住了阴阳两纲就把握住了疾病的本质。本于此,该流派从阴和阳立论,创立阴阳二元论。分别针对阳证(纲)和阴证(纲)特别
设立调节阴和阳的各种组合(见附表2)。创造性地将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其选择的证型深刻反应了儿科实际情况。同时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考虑到单纯补阳常伤阴,单纯补阴多碍阳,该流派又特别注重补阴补阳不宜太过。如常将推上三关和退下六腑,将各种阴阳套路按一定比例联合运用,以调平阴阳。3.天人合一,按时开穴:该流派将盲人擅长的五行和八卦推算与小儿推拿相结合。重视子午流注理论,在治疗小儿咳嗽、发烧、腹泻,以及每天定时而发的一些病症时,多掐指计算该症状出现时辰所属经络(气)的盛衰,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的开合,卦运的推算等。并根据时辰变化、五行生克、八卦演绎等确定穴位、方向、手法等对小儿进行调节。张席珍前辈就根据《内经》“顺之(天)则倡,逆之则亡”的训诫,认为天人关系失调是百病之源(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调节天人关系就成了该流派治疗小儿疾病的基本思路。
4.强调内功,形神合一。该流派除强调基本手法练习外,还特别注重练功。自创“三步练功法”(二元辩证、穴位配伍和手法练习),要求学员内外皆修。练成后,识病准确,成竹在胸,施术自然,动作圆润,呼吸调匀,手感灵敏,探穴准确,易于得气。而具体小儿推拿操作时,则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全神贯注,做到手到、心到、意到、气到,实现形神完美结合。【技法特征】
1.左右对称,全身按摩,完整套路:该流派本为盲人所设,又是为了盲人教学,因而执简御繁。临床以八大套路为主。左右手穴位均推,从头至脚,前后均设计有步骤。寓灵活变化于看似不变之套路之中。
2.手法以推、揉、颤为特色。推法总结出“直推一条线,运推穴相连,分推向两边,合推朝中间,刮推指缝现,搓推往来返”等经验。在穴位或重点部位操作时多行振颤法,或采用揉3振1复合手法。揉以和之,振颤产生波,既有助于推拿信息和能量的深透,又有助于其扩散和传导。
3.手法轻快、柔和。该流派力度较轻,被形容为清风拂云,水波荡漾。患儿大多感觉舒适,一般不会哭闹。其频率特快,常达到每分钟200次以上。4.操作时间短,一般5分钟左右。该流派涉及部位多,穴位多,操作已经覆盖了小儿头面、上肢、胸腹、腰背和下肢等全身部位,但因操作频率特快,故整体小儿推拿操作时间短。少则2-3分钟,多则5分钟。因时间太短,就不需要介质,且小儿更易于接受。
5.特殊穴位定位与推法
(1)肝、心、肺、肾等穴位的特殊定位。该流派与传统小儿推拿的五经穴位于手指螺纹面不同,规定为从指尖到掌指横纹(掌指关节处)的直线。
(2)特殊的肾经推法。该流派认为向心从小指尖推向指根为补肾阴,反之离心从小指根推向指尖为补肾阳。
(3)突出重点,主穴先推:该流派虽然有一定套路,但推拿时,多根据病情,将适应主要症状的穴位先推。如以清热泻火为目的时先平肝、清心、清肺;如欲滋阴清热则先推天河水、补肾阴、分阴、揉总筋等。
6.数字有阴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该流派在温阳益气操作时多用7的倍数,而在滋阴降火时,多用6或8的倍数。【常用处方】 1.常用套路
该流派在大量临床实践中发现儿科病症主要集中于脾胃和肺系病症,它们各有寒热虚实。《中医儿科学》各大病种之间的证型又互相重叠。因此,只要设计并掌握有针对性的常规推拿套路,再根据临床具体病情作相应增减就能很好地切合病机,取效于临床。这是对脏腑辨证理论的发展。
(1)实卫固表套路
症状:小儿四肢欠温 易外感 自汗 哭声无力 神疲乏力
组方:补脾 补肾阳 清天河水 分阳 关3腑1 揉太阴(男)太阳(女)虎口入天门 清补肺(为关键穴位)顺运内八卦平肝 外劳宫。
(2)解表发汗套路
症状: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
组方:清天河 分阴阳 分阳 关3腑1 顺运外八卦平肝 清肺 一窝风 两扇门 揉太阴(女)太阳(男)外劳宫。
(3)温阳益气散寒套路 症状:小便清长 四肢欠温 腹冷痛喜温喜按 遗尿 大便溏泻 不思饮食 呕吐 腹胀 面黄少华 发育迟缓 唇淡舌淡苔白腻 脉濡弱
组方:补脾 补肾阳 清天河水 分阳 合阴阳 关三腑一 顺运内八卦 运土入水平肝 补大肠 清小肠 一窝风 外劳宫 逆揉神阙 上推龟尾七节骨 上推承山 正捏脊 点颤百会(4)清热化积利湿套路
症状:大便粘腻,臭秽,里急后重,腹痛腹胀大便频数量少,昼重夜轻,面赤唇红,四肢温,小便短赤,烦躁,夜卧不安,多动,舌苔黄腻。
组方:取天河水、分阴、合阴阳(化湿热)、腑三关
一、逆运内八卦、顺运内劳宫、平肝、清心、清大小肠、清肺、运水入土、清脾胃(利湿热)、顺揉神阙、下推七节骨、点刺长强。
(5)温化寒痰、宣肺止咳套路(昼轻夜重、晨起加重)
症状:脾虚加肺寒所致之咳声重浊、痰白清稀、鼻流清涕、+脾虚,理论上应痰易咳,但小儿不会咳痰,故多流清涕以排痰。
组方:补脾(断痰源)、补肾阳(助脾阳)、清天河水、关三腑一(温)、分阳、合阴阳(化寒痰)、顺运内八卦(治寒)、离宫顺掐至乾宫(治寒咳)、平肝、清肺、小横纹、顺揉乾宫(治寒,乾宫对应肺)、点颤天突-俞府、膻中、肺俞。
(6)清化热痰、肃肺止咳套路(昼重夜轻)
症状:咳声轻扬,痰粘难咳,鼻流浊黄涕,四肢温或伴大便干
组方:取天河水、补肾阴、分阴和阴阳(化热痰)、腑三关
一、逆运内八卦、顺揉内劳宫、小横纹、由离宫逆掐至乾宫(治热咳)、平肝、清肺、清大肠、清脾胃(利湿热)、运水入土、天门入虎口、点颤天突-俞府、膻中、肺俞。另热咳应配点刺少商、关冲。
如治疗过程中由昼重夜轻转为昼轻夜重,说明用寒过多,应反过来温之。(7)滋阴清热套路
症状:潮热 盗汗 面红目赤 手足心热 四肢温 夜卧不安 便干 咳嗽 溲赤 舌红少苔脉细数
组方:取天河水 补肾阴 分阴 清六腑 揉总筋 逆运内八卦 顺揉内劳宫 运水入土 清大肠平肝 清肺 清心、清小肠(小便短赤者用)固膀胱(小便清长者用)顺揉神阙 下推龟尾、七节骨 支沟 照海 注:支沟在腕背横纹上3寸,当尺、桡骨之间,能清泄三焦,和解少阳,通利胸胁,治热病无汗、便秘、目赤肿痛、口噤、暴喑、呕吐、耳鸣耳聋、胁肋痛、肩背酸痛;照海在内踝尖下一寸,内踝正下缘凹陷处,滋阴补肾,清利下焦,清心宁神。
(8)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套路
症状:高热难退,面赤唇红,口舌生疮,肌肤发斑疮,舌红苔黄,脉数,抽搐
组方:取天河(蘸凉水)、补肾阴、分阴、清三关六腑、(大寒)逆运内八卦、水底捞月(顺运内劳蘸凉水,吹气)、平肝、清心、清肺、总筋、擦百会(泻热效果好)、倒捏脊、点刺静脉(腘、肘静脉)。2.特殊穴位与手法
(1)天河水
1)清法代表:天河天河天上之河,有河就有水,有水就能滋,“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该流派承袭传统小儿推拿观点,广泛将其用于一切外感和内伤发热。并认为该穴不仅能清热,还能存阴。尤其是取天河水借助凉水和所吹之凉气的凉润之性更能提高疗效。
2)发散外邪:天上银河,烈日当空,天河之水蒸腾升华。该流派根据这一特性,认为天河水还有蒸腾透邪之功,故亦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流清涕和其他表症(如风疹、湿疹等)、头痛、身痛等。
3)防温燥太过:在补益处方中运用清天河水能防止温补太过。此为反佐用法。如常在补脾经和补肾经的同时配合清天河水。
(2)内八卦
1)内八卦具有开脏腑之闭结,通全身之气血之功。
2)顺运治寒,逆运治热。
3)卦与腑脏相应。坎—水—肾,艮—山—胃,震—雷—胆,巽—风—肝,离—火—心,坤—土—脾,兑—沼泽—小肠、膀胱,乾-天-大肠。
以左手为例:由乾→坎……→兑为顺运;由艮←坎……←震为逆运。顺运时先揉乾宫可增加顺运的功效,逆运时按八卦方向逆运艮宫可增加逆运功效。每一宫都可按顺揉或逆揉调理相对应的脏腑机能。如咳喘者,可揉乾宫(肺);厌食者可揉艮宫(胃);肝胆火旺者,可逆揉巽宫(肝)、震宫(胆)。
亦可根据脏腑之间五行生克关系配伍应用(乾、兑属金,震、巽属木,离属火,坎属水,坤、艮属土)。如火旺时,可由坎宫逆掐至离宫、巽宫、震宫取水克土之意。特殊的八卦配伍应用如离宫掐至乾宫,治疗咳喘效穴;顺掐治寒,逆掐治热。乾坎艮入虎口,为消食导滞效穴。
(3)捏脊:该流派捏脊以轻柔见长。操作时可隔着衣物,轻柔捻推脊旁皮肤。正捏脊由龟尾捏至大椎,功能健脾消积;倒捏脊从大椎捏至龟尾,能退热。均操作6-7遍。
(4)分阴阳
部位:小天心两侧,桡侧为阳穴,尺侧为阴穴。
操作:以两拇指(或单手拇指)从小天心处向两侧(或向一侧)分推称分阴阳(或分阳或分阴)。
功效:分配阴阳,调和五脏。
主治:一切脏腑之寒热证。热盛分阴(单手拇指推向尺侧)或重分阴,重分阴(分阴阳不均)为分阴多而分阳少;寒盛则分阳或重分阳。疾病治疗本身就是分配阴阳,据天人相应观点,分阴阳以取天河水(分阴)或清天河水(分阳)为前提。热证须补阴,必依次取天河水、补肾阴、分阴;寒证须补阳,必先清天河水,再依次补肾阳、补脾、分阳。盖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的根本。【代表著作】
《小儿推拿疗法》(张席珍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8年出版)【地域】
山东青岛地区
第五篇:美容推拿材料整理
07美容推拿材料整理
名解
1、推拿手法:以医疗、预防和保健为目的,术者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或借助器械,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人体表面做有规范的操作,称之推拿手法。
2、推拿功法:是指应推拿临床需要,以提高推拿医务工作者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以及提高 患者的身体素质,进行易筋经、少林内功等功法锻炼,以巩固延伸临床治疗的效果。
3、一指禅推法:用拇指螺纹面、指端或拇指桡侧偏峰着力,通过前臂的主动摆动来带动或
拇指指间关节做屈伸往返运动的手法,称为一指禅推法。
4、滚法:以小鱼际掌背侧或掌指关节等部位按压于体表一定的治疗部位上,运用腕关节屈伸、内外旋转连续往返运动的手法,称为滚法。
5、振法:以掌或指附于体表部位,施以高频率的快速颤动动作的方法,称为振法。
6、拨法:以指、肘等部位深按于治疗部位,做肌纤维、肌腱、韧带成垂直方向进行或来回拨动的手法,称为拨法。
7、扳法:先把要扳动的关节做最大功能位的伸展或旋转,在保持这一位置的基础上使用寸劲,再做一个稍加大动作幅度的发力,使小关节瞬间受力,以松解关节。
8、踩蹻法:以足掌前部按一定的技巧踏肢体的一定部位,并做各种动作,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称为踩蹻法。本法适用于腰骶部操作。
9、复合手法: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式手法复合而成的手法,称为复合手法。
10、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让患者一侧下肢在保持膝关节伸直的同时向上抬起,如果下肢与床间形成的角度小于60度,即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说明坐骨神经损伤。
11、网球肘试验: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肘关节尽量屈伸,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腕关节掌曲,再将肘伸直,如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疼痛为阳性,多见于肱骨外上髁炎。
12、落枕:是以晨起时出现颈部酸胀、疼痛、活动不利为主症的颈部急性软组织损伤疾病。
13、胸胁屏伤:由于外伤造成胸胁部疼痛、胸闷不舒为主症的一种病症。
14、胸椎小关节错缝:由于脊柱外伤造成胸椎小关节的解剖位置改变,造成胸胁部疼痛、胸闷不舒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15、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使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髓核向外膨出或突出,压迫神经根或刺激脊髓,而引起的一组以腰腿痛为主的症候群。
16、颈椎病:由于颈部损伤、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17、滑膜嵌顿:当腰椎前屈时,其后关节后缘间隙张开,使关节内产生负压,滑膜被吸入关节间隙,此时如果突然起立或旋转,滑膜来不及退出而被嵌顿在关节间隙,引起剧痛、功能障碍的现象,称为滑膜嵌顿。
18、腰椎退行性脊柱炎:指由于各种急慢性损伤造成腰椎脊柱边缘增生和小关节的肥大性改变,而造成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的一种椎骨性关节炎。
19、骶髂关节损伤:是指骶髂关节遭受外力作用或妇女怀孕产后骶髂关节面对合不良,所引起骶髂关节韧带损伤和骶髂关节错缝造成下腰痛的病症。
20、肩关节周围炎:是指中老年人(50岁左右)肩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因劳损、退变、风寒湿侵袭等因素所致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引起肩痛、功能障碍。
21、肱骨外上髁炎:是指因急慢性损伤而致的肱骨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临床上以肘关节外侧疼痛,旋前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
22、小儿疳积:疳积是疳证和积滞的总称。疳证和积滞有轻重程度的不同,积滞是指小儿伤于乳食,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运化失司,积聚留滞于中。疳证是指气液干涸,身体羸瘦,往往是积滞的进一步发展。
23、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是指遭受外伤,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使踝关节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临床以踝部肿胀、疼痛、瘀血、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
24、振动类手法:以较高的频率进行有节律性的轻重交替的振抖运动,持续作用于人体,使受术部位振动、颤动或抖动等运动形式,称为振动类手法。推拿古称按硚,硚摩,挢引,案扤
最早的推拿书是皇帝岐伯按摩十卷 葛洪的肘后救卒方是推拿急救的先河
导引图是现存最早的导引图谱和自我按摩图谱 三国时期最早出现摩膏 蔺道人的仙方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治骨疗伤专著 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推拿特点:独特的中医特色,卓越的疗效,毒副作用少。优点:简,便,验,廉 最早应用推拿的是殷地人(今河南安阳一带)
推拿作用:1疏通经络2行气活血3舒筋缓急4调利骨节5补益肾气6调理胃肠7宣肺化痰8急救醒神9美容养颜10养生保健11以指代针12推拿代药
舒筋缓急的筋指肌肉,肌腱,筋膜,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椎间盘,关节软骨盘 推拿镇痛机理:镇静止痛,解痉止痛,消肿止痛,活血止痛。
推拿可以提高丘脑内啡肽(EP)含量从而改善微循环,促使神经根内外水肿吸收,发挥消炎镇痛的作用。推拿对神经系统作用:愉悦心神,放松身心,焕发精神等作用,其对下丘脑和大脑边缘系统有良性调整作用,并通过对内源性阿片肽的影响产生镇痛,消除焦虑,减轻情感痛苦,调节情绪产生欣快感等心理治疗效应。推拿对循环系统作用1对血管的作用a扩张毛细血管
b促进血管网重建
c恢复血管壁的弹性功能
2对血液和淋巴循环作用a加速血液流动和淋巴循环
b降低血液黏稠度
推拿对运动系统作用:1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2促进组织修复3分离,松解粘连软组织4纠正错位(解剖位置异常)5改变突出物的位置6解除肌肉痉挛7促进炎症介质分解,稀释8促进水肿,血肿吸收 推拿治则: 1治病求本 2扶正祛邪 3调整阴阳
4因时应地应人制宜
5治未病:a未病先防:病未发生先预防
b将病先治:预见某些疾病将要发生或有周期性发作规律的疾病即将发作,在发病前予以针对性推拿干预以防其发病
c既病防变:以得病后除了针对性地及时治疗,还应预见疾病可能发展转移方向积极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截断其传变途径避免加重
d瘥后防复:疾病初愈到完全康复的时间内要防止复发 推拿治法:温,通,补,泻,汗,和,散,清
散法:1散气血凝结2散经筋之结3散脏腑癓结4散肝气郁结 推拿对医生要求:1仪表端庄热情大方有礼有节
2注意个人卫生洗手勤剪指甲
3不宜佩戴戒指等
4站立操作时应含胸拔背,蓄腹收臀
5选择适宜手法操作的体位和空间
6保持精神饱满集中和身心放松
7学会揣摩病人心理,通过看听及下手的触觉来体察病人的反映
8交流沟通做好心理辅导帮病人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9当推拿手法更换时,要协调连贯
对病人要求:1衣服宽松
2妥善保管好贵重物品 3推拿前排空大小便 4选择好适当体位
5需要特殊手法操作时应配合操作需要
6过饱过饥过度疲劳时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不宜推拿 7推拿过程如有不适如胸闷心慌应采取相应措施
对诊室环境的要求:1.保持诊室内环境清洁
2推拿时用治疗巾
3.保持一定的室温
4.诊室内应设又保护隐私的装置
5.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和照明 推拿注意事项:(禁忌症)
1患急性传染病者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2患烧伤,烫伤等各种传染性化脓性皮肤疾病,不宜在病损部位及周围推拿 3各种恶性肿瘤局部,结核性关节炎部位不宜推拿 4患脏器功能衰竭或高血压危象不宜推拿治疗
5精神病患者在发作期间病史描述不清,诊断不明确治疗不合作,不宜推拿治疗 6女性在月经期,孕期,其腰,腹,骶部不宜推拿治疗 7年老体衰极度虚弱者,患严重骨质疏松症者不宜
8急腹症病人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阑尾炎,腹膜炎,宫外孕等疾病才考虑推拿治疗 9有急性损伤史损伤部位肿胀疼痛,应先明确诊断排除骨折,关节脱位后才可考虑推拿治疗 10急性脊柱部位损伤先做X线或CT检查排除骨折和脊髓损伤后才可考虑推拿治疗
11急性损伤有皮下出血,应视出血量的多少在伤后1-2天才能治疗。损伤当时应先冻敷,防出血过多 推拿手法分类原则
1.按手法动作形态分类 2.按手法作用力方向分类 3.按手法作用目的分类 4.按手法作用对象分类 5.按手法组合分类
手法的基本要求均匀 柔和 持久 有力 渗透
对运动关节类手法要求 稳 准 巧 快
一指禅推法定义:用拇指罗纹面指端或拇指桡侧偏峰着力,通过前臂的主动摆动来带动拇指,或拇指间关节做屈伸往返运动的手法 成为一指禅推法
要求:紧推慢移,沉肩垂肘悬腕 掌虚指实 小鱼际滚法德要求:1.手背沿掌横弓排列成弧面
2.小鱼际吸定于治疗部位,做主动旋转运动
3.前臂外旋带动腕关节向外旋 4频率控制在每分钟60-120次
擦法的动作要领:1压力适中2直线往返摩擦,用力要稳3直线距离要拉长,动作均匀连续,使热能聚集4施术部位涂润滑剂,麻油等介质以防皮肤擦破又能使热能深透提高治疗效应
5施术时呼吸自然,忌屏气,以免自身屏气伤6擦法使用后一般不施行其他手法,以免破皮 7摩擦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00-120次
振动类手法:以较高的频率进行节律性的轻重交替振抖运动,持续作用于人体,使受术部位产生振动,颤动抖动等运动形式
按而留之:当压力达到所需力量后,要稍停片刻称之 踩硚法特点:省力
颈椎斜板法,施术者站于患者后侧方,一手托其头顶部,一手托其下颏部,两手协同适度用力,使头向一侧缓慢旋转,当旋转到一定程度时做快速有控制的摇动称之
复合手法,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单式手法复合而成的手法。有按揉法,拿揉法,牵抖法,推摩法。第六章 脊柱与四肢病证
压痛点的检查:肩胛骨内上角相当于第2胸椎平面,肩胛骨下角相当于第7胸椎平面,髂嵴最高点的连线相当于第4腰椎棘突,骶髂关节在髂后上棘的下方,相当于第2骶椎平面。1.两个及两个以上棘突连线上有浅压痛,常见于棘上韧带损伤。2.两个棘突之间有深压痛,常见于棘间韧带损伤。
3.在腰椎横突旁有压痛和肥厚感,或见肌痉挛,或见有条索结节,常见于腰筋膜劳损。常用特殊检查:
1.压顶、叩顶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正坐位,术者用双手重叠按压患者头顶,并控制颈椎在不同角度下进行按压,如引起项痛和上肢放射痛、麻者为阳性,说明颈神经根受压。正坐时,用拳隔手掌叩击患者头部,如引起颈痛并有上肢串痛和麻木感;或引起患侧腰腿痛,均属阳性,提示颈神经根或脊髓受累。2.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颈部前屈,术者以一手抵住患侧头部,一手握患肢腕部,做相反方向牵拉,患肢有疼痛或麻木感为阳性,提示脊神经根或干受累。
3.屈颈试验:患者仰卧,主动或被动屈颈1~2分钟,引起腰腿痛或麻者为阳性,提示腰部神经根受压。
4.旋颈试验:患者端坐,术者立于身后,将其颈椎向左或向右旋转至最大限度,停留一段时间,如诱发头晕、恶心等症状为阳性,提示椎动脉受累。
5.挺腹实验:患者仰卧,将腹部挺起,腰部及骨盆离开床面,同时咳嗽一声,如引起腿痛或麻木着为阳性,提示腰部神经根受压。
6.骨盆分离或挤压试验:患者仰卧,术者用两手分别压在两侧髂骨翼上,并用力向外按(分离)或向内挤压。有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骶髂关节病变,或骨盆骨折等。
7.双膝双髋屈曲试验:患者仰卧,术者将患者两下肢做屈髋屈膝同时压向腹部,如活动受限、疼痛,提示腰骶或髋关节病变。如将一侧屈曲的下肢压向侧腹部引起骶髂关节疼痛,提示该侧有骶髂韧带损伤或关节病变。
8.“4”字试验:患者仰卧,健侧下肢伸直,患侧膝关节屈曲,髋稍外展,外踝搁在健侧膝上部。术者一手按其健侧髂嵴部固定骨盆,另一手下压患侧膝部,如不能充分外旋“4”字状为阳性,提示该侧骶髂关节有病变。
9.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让患者一侧下肢在保持膝关节伸直的同时向上抬起,如果下肢与床间形成的角度小于60度,即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说明坐骨神经损伤。
10.床边试验:患者仰卧,患侧臀部靠床边,健侧下肢屈膝屈髋,以固定骨盆。术者将其患肢移至床外并使之尽量后伸,是骶髂关节牵张和移动。若骶髂关节疼痛,则提示有病变。
11.跟臀试验:患者俯卧,两下肢伸直,肌肉放松。术者握其足部,使足跟触到臀部。如腰骶关节有病变,则引起腰骶部疼痛,骨盆甚至腰部也随着抬起。常用神经系统检查:
1.体感检查: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等,温度觉又分冷、热觉两种。检查时根据感觉程度分为敏感、正常、迟钝和消失4级。2.神经反射:(1)浅发射:主要有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臀反射等。如反射消失,提示体表感觉器至中枢的反射弧中断。(2)深反射:常用的有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分反射亢进、正常和消失3种,用以判断脊髓相应神经节段的根或干是否受累。(3)病理反射:霍夫曼阳性,提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巴彬斯基征阳性,提示椎体病变。3.运动检查:包括肌力、肌张力和肌容积3项内容检查。上肢部
1、肩部
压痛点检查:①肩峰外下方压痛,常见于肩峰下滑囊炎;②肩前喙突处压痛,常见于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③肱骨结节间沟处压痛,常见于肱二头肌腱炎火腱鞘炎;④三角肌止点压痛,常见于三角肌下滑囊炎。
常用特殊检查:①搭肩试验提示肩关节脱位;②肱二头肌长头腱试验提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或腱鞘炎;③上臂外展后伸试验提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此处有肌腱炎或腱鞘炎;④上臂外展后伸试验提示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⑤肩关节外展试验:在外展过程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痛,可能为三角肌下滑囊炎;外展上举在60度到120度范围内疼痛,超过120度反而不痛,可能为冈上肌腱炎。
2、肘部
常用特殊检查:①网球肘试验多见于肱骨外上髁炎;②前臂伸肌紧张试验见于肱骨外上髁炎;③前臂屈肌紧张试验提示肱骨内上髁的病变。
3、腕部
压痛点检查:①桡骨茎突处压痛,常见于桡骨茎突处狭窄性腱鞘炎;②掌指关节掌侧补压痛,常见于拇屈及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③掌侧腕横纹中央区压痛,且伴手指放射痛或麻木感,常见于腕管综合征。常用特殊检查:屈腕试验提示腕管综合征;握拳试验提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下肢部
1、髋及股部
常用特殊检查:梨状肌紧张试验:患者仰卧位,两下肢伸直,术者用力使患肢做髋内旋动作,患者对抗外旋。此时臀部疼痛为阳性,提示梨状肌有病变。
2、膝及小腿
压痛点检查:①髌韧带两侧压痛,常见于髌下脂肪垫损伤;②关节间隙压痛,提示半月板损伤;③侧副韧带附着点压痛,常见于侧副韧带损伤;④髌骨下端压痛,常见于髌韧带病变。
常用特殊检查:①浮髌试验提示关节腔内有积液;②侧副韧带牵拉试验提示膝关节侧副韧带断裂或损伤;③麦氏征试验提示半月板损伤;④抽屉试验提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有断裂。脊柱躯干部病证 脊椎病
【定义】由于颈部损伤、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等原因引起机制内外平衡失调,袭击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病因】外因:
1、急性扭伤、外伤;
2、姿势不当;
3、感受风寒;
4、劳累过度。
内因:气血不通,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先天性异常。【病理】脊椎椎间盘30岁以后开始退变,软骨板骨化,髓核中的水分逐渐减少,椎间盘厚度变薄,椎间隙变窄,后关节囊松弛,关节面长时间磨损而导致增生。
(一)颈型颈椎病
【症状】
1、颈夹肌、半棘肌、斜方肌等出现肌紧张性疼痛;
2、颈部前屈,活动度变小;
3、经常出现落枕样现象。
【体征】同落枕 【辅助检查】同落枕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症状】
1、颈部持续性疼痛加剧伴上肢放射痛或手指麻木;
2、挺腹试验疼痛加剧;
3、颈部活动受限。
【体征】
1、肌肉组织形成条索状,肌肉无力,严重萎缩;
2、脊柱生理曲度减少,严重者反凸或侧凹;
3、检查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头试验均阳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辅助检查】
1、X线片检查:可显示颈椎生理前凸变直或消失;
2、CT检查:脊神经受压
(三)脊髓型颈椎病
【症状】
1、下肢无力酸胀,肌张力增高;
2、步态笨拙,走路不稳或有踩棉花样感;
3、甚至四肢瘫痪,排尿、排便障碍。
【体征】
1、下肢肌张力增高;
2、髌阵挛和踝阵挛,跟腱反射亢进;
3、浅反射减弱(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减弱);
4、病理反射阳性(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均可出现阳性)。
【辅助检查】
1、X线片检查:椎间隙狭窄;
2、脊髓造影:硬膜囊前后压迫;
3、CT检查:椎间盘突出;
4、MRI检查:脊髓受挤压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
【症状】持续性眩晕、恶心、呕吐(视力下降、耳鸣、重听)【体征】
1、横突部压痛;
2、旋颈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
1、X线片检查:颈椎生理弧度减小或消失,伴轻度骨质增生;
2、椎动脉造影:椎动脉狭窄;
3、TCD检查:椎动脉血流速减慢
(五)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症状】头痛、睡眠不好 【体征】横突前压痛点明显
【辅助检查】X线片检查:颈椎生理弧度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椎体和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落枕
【定义】是以晨起时出现颈部酸胀、疼痛、活动不利为主症的颈部急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病因】外因:劳累过度;感受风寒;躺卧姿势不良;枕头过高、过硬。
内因:身体虚弱,局部气血不足。【病理】颈项部肌肉充血水肿
【症状】
1、晨起颈部疼痛,严重时有放射痛;
2、颈部活动受限
【体征】
1、触诊发现肌肉紧张,有压痛,严重时有条索状物;
2、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有压痛;
3、活动障碍。
【治疗】急性期:不宜做推拿(局部),一般采取远道取穴、冷敷、制动。
亚急性期:配合轻手法和一些向外的手法(痛点向周围散开的手法)
慢性期:
1、先寻找至痛点,使用按揉法、弹拨法等手法反复交替放松10min
2、痛点周围用推法、滚法。
3、点按穴位:天宗、风池、风府、肩井、肩外俞、大椎
4、运动关节手法:颈部摇法、拔伸法,必要时做扳法。
胸胁屏伤
【定义】由于外伤造成胸胁部疼痛,胸闷不舒的症状的一种病证。
【病因】急性外伤造成关节软组织充血水肿,新陈代谢障碍,形成无菌性炎症,严重者会发生关节囊滑膜嵌顿及肋椎关节半脱位。
【症状】胸胁部疼痛;活动受限;严重者胸闷不舒。【体征】胸胁部压痛,重者有肿胀、瘀斑、胸廓挤压试验阳性。【治疗】同落枕。
胸椎小关节错缝
【定义】由于脊柱外伤造成胸椎小关节的解剖位置的改变,造成胸胁疼痛,胸闷不舒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病因】1滑膜嵌顿;2韧带、关节囊紧张。
【症状】
1、急性或慢性劳损史;
2、疼痛剧烈,胸闷不舒、【体征】
1、棘突偏歪;
2、压痛;
3、肌痉挛;
4、功能障碍。【治疗】同落枕。
腰椎间盘突出症
【定义】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因外力作用,使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髓核向外膨出或突出,压迫神经根,或刺激脊髓,而引起的一组以腰腿痛为主的症候群。【病理】椎间盘30岁后从软骨板开始退变,髓核水分减少,椎间隙变窄,纤维环变薄,受挤压产生裂隙。(同脊椎病一致)
【症状】1。慢性腰痛史;
2、剧烈腰痛伴下肢放射痛;3。活动受限。
【体征】
1、肌肉紧张痉挛,脊柱有深压痛;
2、功能障碍;
3、脊柱生理曲度变直或后凹;
4、多伴随脊柱侧弯;
5、肌力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弱,皮肤感觉减弱,皮肤温度下降;
6、屈颈试验、挺腹实验、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
1、X线片检查:正位片可显示腰椎侧凸,侧位片可见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变的椎间隙可能变窄。
2、CT检查:椎间盘有膨隆或突出。
3、MRI检查:脊髓硬脊膜受压迫。【治疗】(一)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松解粘连,解痉止痛,整复减压。
(二)手法:滚法、按法、点法、压法、拨法、捏法、斜板法、抖腰法、擦法等。
(操作)
1、舒筋通络:术者用滚法。按、揉等手法在患者腰脊柱两侧膀胱经施术3~5分钟,作用在于改善血液循环,缓减腰背肌肉痉挛,促进炎症的吸收。
2、解痉止痛:按、揉腰阳关、大肠俞、环跳、承扶、委中、承山、阿是穴等穴位,时间为5~8分钟,以解痉止痛。
3、松解粘连:用手法牵引或仰卧位机械行骨盆牵引,以拉开椎间隙或用腰部侧板法以消除图示髓核对周围组织及神经根的刺激,减轻神经根水肿,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4、减压止痛:做双下肢后伸牵拉法,做屈髋屈膝抱臀压腿法,强制性直腿抬高扳法,以增加盘外压力,减轻突出物与脊髓和神经根的压力。
5、整复关节:选用坐位弯腰旋转扳法、侧卧位斜板法,以调节后关节紊乱,松解粘连,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增加了椎间盘外周的压力。
6、理筋法:术者用点、按、揉、弹拨等手法沿腰部及患侧坐骨神经分布区操作,以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因损伤所致炎症的吸收,使萎缩的肌肉和麻痹的神经组织逐渐恢复功能。
急性腰扭伤:外伤,运动时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等组织急性损伤腰部疼痛活动受限 症状:1有明显损伤史2疼痛3活动受限 体征:1腰痉挛2压痛,局限性压痛点
治疗:急性期冷敷远端取穴(委中)慢性期1寻找压痛点,在最痛点按揉,拿捏,弹拨10分钟2压痛点周围滚推(沿肌肉推)反复交替5分钟3点按穴位(肾俞,大肠俞)4腰椎拔伸等运动关节手法,必要时用扳法5特殊手法
慢性腰肌劳损:过度劳累等原因造成腰部肌肉,筋膜等组织慢性疲劳性损伤,产生腰部疼痛活动受限 症状:1慢性劳损史2腰部疼痛3活动受限 体征:腰肌紧张广泛性压痛
辅助检查:生理弧度改变有的伴轻度骨质增生 治疗:同上
腰椎退行性脊柱炎:又称增生性脊椎炎,肥大性脊椎炎,脊椎骨关节炎,老年性脊椎炎
病因:原发性老年生理性退变。继发性常有各种急性损伤,慢性炎症,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等因素 病理机制:骨关节的变性和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1椎体周围关节的软骨弹性降低,其边缘,关节囊,韧带等附着处,逐渐形成保护性的骨质增生2退变表现髓板中水分减少椎间盘失去正常的弹性和张力,纤维盘变薄椎间隙变窄,椎体受压和磨损的时间越长,骨质增生形成机会越多 症状:慢性损伤史,晨僵,腰部疼痛活动受限 体征:腰椎棘突有压痛,重者有神经损伤
辅助检查:骨质增生,唇样改变或骨桥形成,椎间隙变窄,老年性骨质疏松 治疗:同上 骶髂关节损伤
症状:1急性损伤史2下腰部疼痛活动受限
体征:1骶髂关节肿胀有压痛肌肉紧张2骨盆分离试验床边试验“4”字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X线无明显变化
治疗:同上运动关类节手法有1自体牵引势2极度屈膝屈髋势3极度屈膝屈髋外展势4外展后伸扳势
肩关节周围炎:50岁左右中老年人由于劳损,退变,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造成骨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功能障碍。又称五十肩,肩凝,漏肩风 症状:肩部疼痛夜痛活动受限中后期因关节粘连所致
体征:1广泛性压痛2功能障碍尤以上举旋内后弯障碍明显3病情较久者肌肉萎缩 辅助检查:X线无异常后期出现轻度钙化
治疗原则:初期消炎止痛舒筋活血中期活血化瘀后期促进功能恢复为主
急性期冷敷远端取穴(曲池)慢性期1寻找压痛点,在最痛点按揉,拿捏,弹拨10分钟2压痛点周围滚推(沿肌肉推)反复交替5分钟3点按穴位(肩贞,天宗,臂臑)4肩部摇法,针对肩关节疼痛,被动牵拉上举,外展,内旋5托肘摇肩法操作时幅度由小到大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5-8次以松懈粘连促进功能恢复 6功能锻炼(1被墙外旋法2越头摸耳法3面壁摸高法4背后拉手法5扶墙压肩法6单臂环转发。任选3种)
肱骨外上髁炎:病理桡侧腕伸肌肌腱附着处骨膜撕裂,出血渗出,水肿造成气血不通新陈代谢障碍形成无菌性炎症
症状:1有急,慢性损伤史2肘关节外侧疼痛旋转受限 体征:肿胀,肌肉紧张压痛前臂伸肌紧张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X线无异常
治疗原则: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1远处取穴(合谷,肩井)2近处取穴(手三里,曲泽)3摇肘法,拔伸法等运动类关节手法5特殊手法对抗牵拉(前臂曲屈快速伸直时关节拔伸)
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由外力损伤,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致使踝关节外侧或内侧副韧带受到强打的张力作用而损伤,临床以踝部肿胀,疼痛,淤血,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病症。症状:1急性外伤史2肿胀疼痛3活动受限 体征:1皮下瘀血肿胀2压痛3活动受限 辅助检查:X线无异常
治疗:分期治疗1急性期:先消肿制动冷敷抬高患肢叩刺放血,后止痛,可封闭内服消肿止痛药,针灸止痛,腕踝针远处取穴
2亚急性期配合活血化瘀药试探性轻手法
3慢性缓解期:常规推拿手法如按揉痛点,弹拨,捏拿,推擦,拍击法等放松软组织。再应用拔伸法,摇法,扳法等松懈关节,及早功能锻炼(解溪,太溪)
4久治不愈顽固期:须加大治疗量如刮痧拍打洗伤叩刺放血围刺小针刀等
面瘫:又称口眼歪斜,口僻,面神经麻痹所致的口眼歪斜为主症的疾病。分中枢性和周围性 症状:口眼歪斜,口僻
中枢性和周围性面瘫区别:前者是脸下部肌肉瘫痪,常伴一侧肢体偏瘫,后者是整个半边脸,两侧面部不对称。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推、摩、按、揉、掐、捏、运、捣等8种。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主要应用特点穴,这些穴位不仅有“点”状,还有“线”状及“面”状,这些穴位以两手居多。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临床应用时有以下特点:一是穴位与手法往往合起来称呼;二是手法操作时间往往是以“次数”为计算;三是小儿推拿操作的顺序,一般是先上肢,次头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天柱骨
定位: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或用汤匙边蘸水自上向下刮。推100~500次。作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应用:主要治疗呕吐、恶心和外感风热、项强等、治疗呕恶多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等合用;治疗外感发热、颈项强痛等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等同用。脊柱
定位:大椎与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示、中二指面自上而下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脊一般捏3~5遍,每捏三下再将背脊皮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推100~300次,捏3~5次。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清热。
应用:捏脊法是小儿保健常用的主要手法之一。临床上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等配合应用,治疗先、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证。本法单用名捏脊疗法,不仅常用于小儿疳积、腹泻等,还可应用于成人失眠、肠胃病、月经不调等。
推脊柱从上向下,能清热,多与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涌泉等合用。
疳积
疳积是疳证和积滞的总称。积滞与疳证有轻重程度的不同,积滞是小儿伤于乳食,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运化失司,积聚留滞于中。疳证是指气液干涸,身体羸瘦,往往是积滞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古人有“无积不成疳”的说法。
疳积的临床表现:
1、积滞伤脾;
2、气血两亏。
推拿介质
作用:一是为了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摩擦损伤;二是利用某些药物的功效,借助手法效应促进吸收,起到药物与手法双重作用以提高疗效;三是根据不同病证的治疗需要,以增加或降低手法对皮肤的摩擦系数,以促进产热或印制产热。
推拿介质有液态、膏剂和粉剂三大类。
介质的选择:根据病情、年龄、季节等选用。
病情:小儿发热多有酒精、凉水。小儿肌性斜颈多用滑石粉、爽身粉。
年龄:小儿常用的介质有爽身粉、滑石粉、凉水、酒精、薄荷水、蛋清。老年人常用的介质有油剂和酒剂。成年人则各种均可。
季节:春、夏常用的介质有凉水、木香水、薄荷水、滑石粉、爽身粉、医用酒精。秋、冬常用的介质有冬青膏、白酒、药酒等。
补充
小儿推拿四法:捏脊法、摩腹法、补脾经、推足三里 “4”字试验提示:髋关节和骶髂关节病变 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多见于腰
4、腰5 疳积的临床表现:
1、积滞伤脾;
2、气血两亏。现存第一部推拿著作《小儿推拿按摩经》 背部手法不宜用抹法、缠法
腰椎间旁常见:向后突出、单侧型
推拿手法按轻重分浅层手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揉法)、深层手法(滚法)被动肢体抬高的作用:松解粘连
小儿腹泻止泻手法:揉脐、推上七节骨、摩腹
骨质增生的意义:为了适应劳损变化,在椎体边缘长出新的骨骼,可增加骨关节的接触面积,增加骨关节的稳定性,以某种意义上说,骨质增生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是人体的代偿反应,属正常的生理退变现象。推拿治疗的目的:针对无菌性炎症,减轻症状,缓解病痛,骨质增生其实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