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推拿课感想
学习推拿课感想
20101745004210级七年制一班 张昕
这个学期开了推拿这门学科,自己刚开始只是抱着好奇的心理去学习这门学科,但经过块一个学期的学习自己对这门课有很多感想.通过这学期的推拿按摩选修可学习,我对推拿按摩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所有手法都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和渗透的目的。所谓“持久”是指按手法的要求作用一段时间。所谓“有力”是指手法要有一定的力度,达到一定的层次。在用力时应根据被按摩者者的爱好择适当的力量,力量是可大可小的,大时力量可达肌肉、骨骼;小时仅达皮肤和皮下。也就是说力量并不是越大越好。所谓“均匀”是指手法的力量、速度及操作幅度要均匀。在操作时力量不可时轻时重,速度不可时快时慢,幅度不可时大时小。在改变力量、速度、幅度时要逐渐地、均匀地改变。所谓“柔和”是指手法要轻柔缓和,不使用蛮力、暴力,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所谓“深透”是指每个手法应用完之后,均能使该部位浅层组织和深层组织得到充分放松。所谓“渗透”是指一些手法产生的效果是从浅层组织渗透到深层组织,如应使按摩法产生的热逐渐渗透到深层组织,这称为“透热”。
推拿属于中医的一种但往往在某些方面起到比汤剂更为重要作用(1)疏通经络。《黄帝内经》里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说明按摩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如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各组织、器官间的功能,使机能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
(2)调和气血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明代养生家罗洪在《万寿仙书》里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这里的运旋荣卫,就是调和气血之意。因为按摩就是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增强机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机械刺激,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液粘滞性减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3)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如小儿痢疾,经推拿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小儿肺部有干湿性罗音时,按揉小横纹。掌心横纹有效。有人曾在同龄组儿童中并列对照组进行保健推拿,经推拿的儿童组,发病率下降,身高、体重、食欲等皆高于对照组。以上临床实践及其他动物实验皆证明,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热、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也正是由于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周流、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学习推拿不仅仅是这个学期‘这个学年的任务而使我们终生学习的任务,我们要在以后学习过程中不断掌握更多推拿技术,掌握更娴熟的推拿手法!
第二篇:针灸与推拿课稿
1.灸法:是用艾叶捣制成艾绒,做成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熏灼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使之产生温热或
灼痛感,以达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回阳救逆、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作用。
2.隔姜灸:用鲜生姜切0.5-1cm的姜片,针刺几个孔,放在灸穴上,再将艾柱放在姜片上点燃,烧至患者
有灼痛感时拿起姜片,另换艾柱再灸。本法适于寒冷性疾病。
3.隔蒜灸:用鲜大蒜切0.1-0.5cm的蒜片,针刺几个孔,放在灸穴上,再将艾柱放在蒜片上点燃,烧至患
者有灼痛感时拿起蒜片,另换艾柱再灸。本法适于痈疽初起及毒虫咬伤等症。
4.隔盐灸:先用干净的食盐填平肚脐,再将艾柱放于盐上点燃,烧至患者有灼痛感时移除艾柱,另换艾柱
再灸。本法适于吐泻所致肢冷、脉伏,或中风脱证、肾虚尿频,有回阳救逆的效果。
5.隔饼灸:将各种温热药物,如附子,研末加辅料制成药饼,作为灸治衬垫物施灸。本法适用于顽固性疾
病及中风脱证。
6.拔罐疗法:又称火罐疗法或吸筒疗法,是指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使罐具内形成负压而吸附于患处或穴位上,产生局部充血和瘀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7.耳针疗法:耳穴是分布在耳廓上的腧穴,是耳廓上的一些特定刺激点。耳针疗法是用针刺或其它方法刺
激耳穴的一种疗法。
8.推拿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方法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按摩。
9.推拿手法:用手或肢体的其它部位,按照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以力的形式在体表进行操作,从而实现
其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称为~。熟练的手法技术应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和这四大基
本要求,从而达到“深透”作用而又不损伤机体。
10.紧推慢移:行一指禅推法时,在拇指端或其螺纹面能吸定的基础上,再练习在腕部摆动时,拇指端应缓
慢地循经或作直线往返移动,即紧推慢移,推动的速度一般以每分钟120~160次为宜。11.一指禅推法:用拇指端或指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穴位或部位上,沉肩、垂肘、悬腕,通过前臂与腕部的协调摆动和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使之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于穴位或部位上的手法。
12.滚法:用手背近小指部分或小指、环指和中指的掌指关节着力于一定穴位或部位上,通过前臂的旋转摆
动,连同肘关节做屈伸外旋的连续动作,使之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于部位或穴位上的手法。
13.揉法:用掌或掌根,或大鱼际,或小鱼际,或手拇指面以及肘尖部等其他部位着力,固定于一定的穴位
或部位上,做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的手法。
14.推法:用指端或掌根,或大鱼际,或小鱼际、肘面、肘后鹰嘴突起部着力于一定穴位或部位,缓慢地做
单方向直线推动的手法。
15.摩法:用掌面或食、中、无名指三指指面,附着于一定穴位或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在皮肤做环形有节律地抚摸的手法。
16.擦法:用四指面、手掌掌面、大小鱼际部位附着于一定穴位或部位上,做直线往返摩擦的手法。17.抹法:用双手或单手拇指面为着力部位,贴于一定穴位或部位上,做上下或左右轻轻的往返运动的手法。18.拿法:用拇指与其他手指指面,或拇指与食、中指两指为着力部位,对称用力,一紧一松,一拿一放,拿取一定穴位或部位的手法。
19.摇法:用一手握住或夹住关节近端肢体,另一手握住或固定关节远端肢体,做缓和回旋转动的手法。20.扳法:用两手分别固定关节的远、近端,或肢体的一定部位,做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用力扳动的手法。21.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颈椎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
的综合症候群,多发于30-60岁的人,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2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退变或在外因作用下,引起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突
出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1、灸法的主治作用
灸法:是用艾叶捣制成艾绒,做成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熏灼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使之产生温热或
灼痛感,以达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回阳救逆、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作用。
①疏风解表,温散寒邪
②温通经络,活血逐痹
③回阳固脱,升阳举陷
④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⑤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2、灸法的适应证
适应证:慢性虚弱性疾病和风寒湿邪病症为主,如阳虚、气虚、痹症、痰饮、久泄、肢冷、预防保健
3、灸法的禁忌证
禁忌证:部位:颜面部、浅在血管部不宜瘢痕灸
机体状况:实证、热证、阴虚发热证不宜灸
人群:孕妇下腹部腰骶部不宜灸
4、拔罐疗法的作用
拔罐疗法:又称火罐疗法或吸筒疗法,是指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使罐具内形成负压而吸附于患处或
穴位上,产生局部充血和瘀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①负压作用
②温热作用
③调节作用
④不同罐法的不同作用
或①通经活络 ②行气活血 ③消肿止痛 ④祛风散寒
5、拔罐疗法的适应证
适用于肩背痛、腰腿痛、胃痛、咳嗽、痈疽初起等
选穴:①感冒、发烧、哮喘等肺部疾患——大椎、肺腧 ②胃肠疾患——脾腧、胃腧、天枢、气海、足三里
③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局部刺血拔罐
④疮疡——灵台穴或局部刺血拔罐
⑤风湿痹痛、落枕——局部拔罐
⑥妇科疾患——肝腧、脾腧、肾腧、八髎、关元
⑦痤疮——大椎刺络拔罐
⑧荨麻疹——神阙、血海、曲池或病变处拔罐
⑨中暑——大椎、委中等刺络放血
⑩高血压——曲池、委中、足三里、肝腧、心腧、肾腧
面瘫——面部局部拔罐
肥胖——中脘、天枢、局部
腰痛——肾腧、大肠腧、腰阳关、委中
6、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及禁忌证
注意事项:选择肌肉丰厚处,吸力及时间不可过大,避免起泡,动作要稳、准、轻、快
禁忌证:①有出血倾向的不宜拔罐
②全身高度水肿不宜拔罐
③皮肤高度过敏及局部皮肤破损、溃烂、或有骨折、静脉曲张处不宜拔罐
④五官部位及心尖搏动处不宜拔罐
⑤孕妇腰骶部不宜拔罐
⑥大血管、浅动脉及疤痕处不宜拔罐
⑦肌肉瘦削、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过多处不宜拔罐
7、耳针疗法的适应范围
①各种疼痛性病证
②各种炎症性病证
③一些功能紊乱性病证
④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证
⑤内分泌代谢性病证
⑥一部分传染性病证
⑦各种慢性病证
8、耳针疗法的选穴部位
①根据病变部位选穴:如胃病——胃(穴)②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选穴:如因肝开窍于目,故眼病——肝(穴)③根据现代医学理论选穴:如神经衰弱——皮质下(穴)④根据临床经验选穴:如神门(穴)——镇静、安神
9、耳穴疗法的注意事项
①预防晕针
②严密消毒,防止感染
③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不宜针刺
④耳穴应轮流选用
10、常见疾病的耳穴选穴
头痛: 皮质下、神门、脑 失眠: 皮质下、神门、心
小儿厌食: 皮质下、神门、脾、胃、小肠、大肠 小儿遗尿: 皮质下、神门、肾、膀胱、尿道
小儿多动症:皮质下、神门、交感、枕、肝、心、肾、肾上腺 戒断综合征:皮质下、神门、交感、内分泌、口、肺 便秘: 皮质下、交感、大肠、直肠
呃逆: 神门、内分泌、肝、胃、贲门 假性近视: 皮质下、内分泌、脑干、肝、眼 肥胖: 皮质下、内分泌、胃、三焦
11、推拿的作用原理
①调理疏通经络: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就能引起局部经络反应,激发和调整经气,并通过经络影响
到所连属的脏腑、组织和功能活动,从而调理集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全
身疾病的效果,使百脉疏通、五脏安和。
②促进气血运行 ③调整脏腑功能
④舒筋滑利关节:1.通过手法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消肿祛淤,改善局部营养,促进新陈代谢 2.运用恰当的活动关节的手法松解黏连 3.应用整复手法纠正筋出槽、关节错缝
⑤增强抗病能力:1.通过刺激经络,直接激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2.同各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利于正气发挥其固有的作用 3.通过调整脏腑功能,使机体处于最佳的功能状态,对抗邪气
12、推拿的适应证
①内科疾病:感冒、头痛、胃脘痛、便秘
②外科疾病:乳痈初期、褥疮、术后肠粘连
③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
④儿科疾病:脑瘫、肌性斜颈等
⑤骨伤科疾病:筋伤、扭挫伤、脱位等
⑥五官科疾病:颞颌关节紊乱、耳鸣等
13、推拿的禁忌证
①各种急性传染病:肝炎、结核
②各种感染性疾病: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
③某些急性损伤:脑或中枢神经损伤,内脏搓裂伤、骨折早期、皮肤破裂
④诊断不明者:骨折,颈椎脱位、急性脊髓损伤 ⑤某些严重疾病:严重心脏病、肝病、恶性肿瘤 ⑥某些急腹症:胃、十二指肠穿孔 ⑦各种出血症:外伤出血、便血、尿血 ⑧烧伤、烫伤及溃疡性皮炎的局部 ⑨妇女月经期、孕妇的腹部、腰骶部
⑩不能安静的精神病患者、年老体弱者、久病体虚、过饥过饱者、醉酒者
1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则、取穴、手法、基本操作
(一)诊断: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型:后突单侧型
(二)治则:舒筋活血,理筋整复,通经止痛
(三)取穴:夹脊、肾俞、大肠俞、腰阳关、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绝骨、昆仑等
(四)手法:滚法、按法、揉法、拔伸法、扳法。
(五)治疗方法:
1.循经按揉法:患者俯卧位,医生用滚法,按揉法于腰臀及患侧下肢部,反复操作3~5遍
2.点穴通经法:医者用双手拇指按揉患者肾俞、腰阳关、大肠俞、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绝骨、昆仑、阿是穴,每穴0.5分钟
3.按压整复法:医者用左手掌叠放于右手背向下按压腰部,由轻到重,逐渐加压,然后放松,反
复操作数次
4.牵引复位法:病人俯卧位,一助手用双手拉住患者两腋处以固定肩部,另两名助手分别握住病
人双踝,令三助手做对抗牵引,以拉宽椎间隙降低盘内压力,医者双手叠掌放于
腰部向下按压,反复牵拉、按压3~5次
5.理筋整复法:病人侧卧位使患侧在上,医者面对患者站立,一手按住肩前,另一手或肘住部压
在臀部后上方,两手同时用力,做腰部斜扳法
6.通经康复法:最后医者用滚法或按揉法在患侧腰及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施治
(六)基本操作:
1.在患侧腰臀及下肢部施加以按法、揉法、滚法、拔弹法,重点刺激夹脊、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承山及肌肉紧张痉挛处。
2.在患者俯卧位施加纵向拔伸法,然后在患者腰部病变节段施以双手掌有节奏的按压法,同时可
适当施以下肢后伸拔法。3.在患者侧卧位施以斜扳法。
4.在患者腰腿痛区域施以滚法、按揉法、弹拨法,然后在腰部及腰骶部施以擦法,有透热为度。
15、颈椎病的治则、取穴、手法、基本操作
(一)诊断:病名:颈椎病,证型:神经根型
(二)治则:舒筋活血,理筋整复
(三)取穴及部位:
风池、风府、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内关、合谷、神门
部位可取斜方肌、冈上肌等。
(四)手法:
滚法、按法、揉法、拿法、捏法、拔伸法、旋转、搓法、抖法、擦法等。
(五)基本操作:
1.患者坐位,医者位于其背后,用滚法、揉法放松颈肩部、上背部及患者上肢的肌肉约6~10分钟。2.拿、捏法、指揉颈项部并配合推桥弓、推肩臂部。
3.按揉以上俞穴,“得气”为度。4.颈项部拔伸:
①医者站在患者背后,两前臂尺侧放于患者两侧肩部,向下用力,双手大拇指顶在“风池”穴上方,其余四指及手掌托其下颌部,并向上用力,前臂与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边牵引边使头颈部前屈、后伸及向左右旋转。
②嘱患者正坐,医者站于患侧,右肘关节屈曲并托住患者下颌,手扶健侧颞枕部,向上缓缓用力拔伸,并作颈部左右旋转运动;另一手拇指置于患处相应椎旁,随颈部的活动在压痛点上进行按揉。
5.拿肩井3~5次,然后以搓、揉法于患侧上肢施术各1~2遍结束治疗。
(一)诊断:病名:颈椎病,证型:椎动脉型
(二)治则:舒筋活血,理筋整复
(三)取穴及部位:
风池、风府、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髃、翳风、百会、太阳、神庭、四神聪、头维
部位可取斜方肌、冈上肌、后枕部、颞部、前额等。
(四)手法:
颈项部:滚法、揉法、按法、拿法及拔伸法
头面部:抹法、分推法、按揉法、扫散发、五指抓拿法
(五)基本操作:
1.患者坐位,医者位于其背后,用滚法、揉法放松颈肩部、上背部及患者上肢的肌肉约6~10分钟。2.拿、捏法、指揉颈项部并配合推桥弓、推肩臂部。
3.按揉以上俞穴,“得气”为度。
4.按揉风池、风府、翳风和一指禅推法于上述穴位及后脑枕部,活血化瘀,改善基底动脉供血。5.用拇指按揉法或一指禅推法在两颞部及前额部操作约2分钟,用力要轻柔。6.用扫散法操作1~2分钟。
7.用五指拿法拿头部五经3~5分钟。
8.拿肩井3~5次,然后以搓、揉法于患侧上肢施术各1~2遍结束治疗。
第三篇:健美操课学习感想
健美操学习感想
我因为从小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不佳,向来视体育课为畏途。800米,实心球,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等最常见的测试内容我都常常不及格或者在及格边缘徘徊。体育,总是令我最为紧张也最为担忧的课。进入大学,在学姐的指点下,我选中了健美操这门课。
最初,我对它一无所知,从未接触过,更没有学过。初上课时,我发现好多同学都已经有非常好的基础,不由又担忧了。实际上课证明,我身体协调性确实不佳(现在也没骑好自行车),学动作慢而且做得不好,课余常常要比别人多付出时间精力才能跟上进度。比如第二节操中转过270度后的连续两个蹲起的动作我就始终协调不好手与腿的动作,课余练习了好久也只能勉强配合好。到了要期末考的时候,练得更加努力,我自己都能确实感到进步很大,但很遗憾正式考试时自信不足,表现欠佳。
尽管体育一向令我格外头疼,但我欣喜地发现,我在健美操学习过程中获得了许多意外的收获。
首先,我这个不爱锻炼的人第一次发现了运动的乐趣。每堂50分钟的课下来,我都能感觉到身心愉悦轻松,疲惫一扫而光,浑身充满了活力。其次,我在课外也主动进行了练习健美操,保证了一定的锻炼量。直到现在,我才真正懂得运动使人年轻、让人快乐、给人美丽的含义。此外,学习健美操让我的姿态变得优美起来。我偶尔容易低头含胸,而健美操要求充满自信地挺胸抬头,极大地改变了我的坏习惯。另外,我了解到,健美操作为一项有氧运动能发展人体的心肺功能,且兼备发展身体柔韧性和灵敏性的作用。通过长期的健美操练习可改善不良的身体状态,形成优美的体态,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一种良好的气质与修
养,给人以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感觉。健美操动作优美、协调,能够全面地锻炼身体。同时健美操有着节奏强烈的音乐伴奏,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剂良方。在轻松优美的健美操锻炼中,能够忘掉烦扰,尽情享受健美操运动所带来的欢乐,得到内心的安宁,从而缓解精神压力,使人具有更强的活力和最佳的心态。
总之,这一门健美操课让我获益良多,且大大改变了我对体育和运动的态度。如果可能,我还将选修健美操2,进一步锻炼我的身体协调性,继续体验运动的乐趣。
第四篇:网球课学习感想
网球课学习感想
每当看到澳网比赛中那些职业选手完美的挥拍、击球、我都会心情激动热血澎湃,所以当我被分到网球班了以后,我果断的去买了一个网球拍,但是因为对网球知识了解的实在不多,而且这学期一直都很忙,所以网球拍只是简单的买了一个新手拍。
接下来就是上网球课的部分了,我觉得老师您是一个很体贴学生的老师,但是呢,我觉得作为一个大学生,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平时都在要么忙活着学习,要么忙着各种活动,更可能是一天到晚宅在寝室玩游戏,是十分缺少锻炼的,所以我们体育课的活动量应当稍微重点,尤其是长跑什么的,我觉得是必不可少的,长跑能够锻炼我们的毅力更能够增强我们的体质,这是毋庸置疑的,通过比较上学期的拳击课和这学期的网球课,我觉得可能在老师的眼里网球更多的是一种技巧性的运动,而拳击则对身体素质有相当高的要求,所以老师给我们体育课运动强度的定位比较低。
网球技巧部分呢,我觉得不论是对打还是对墙击球的时候,脚步移动都是关键,脚不能偷懒,一定要跑勤快了,跑到了位置的击球才能打出好球,不能光靠蛮力,一定要掌握好技巧,除了速度角度也很重要,最好能给球加一点上旋,这样打出的球才更稳定。和同伴打球的时候,要有意识的打到对方容易接到的地方,这样才能产生回合,要控制好力道,太轻或者太大力都容易发生偏差。网球是一项很靠技术的运动,虽然不需要身体碰撞,但在打球前也一定要活动开,避免发生运动伤害。在网球场上一定要注意,不要让球打到他人。(再用学校的拍子的时候更要注意看下拍子的手柄是否牢固,不要让自己的拍子打到人。)通过体育课,我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加强了自己的身体素质;通过网球课的学习,我了解了更多关于网球技巧方面的东西:加强了自己对网球落点的判断的能力,加快了自己的反应速度,更学会了为别人着想,要尽量打出别人好接的球,而不是强攻压迫自己的球友。
第五篇:微课学习感想
微课学习感想
冯 红 梅
这两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从网上进行了微课制作的学习,不仅学习了什么是微课,而且学习了如何制作微课。我感触颇深,我没想到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之外还有这样一种教学模式,真是学海无涯啊!
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的多种教学资源构成,并在教学应用实践过程中不断“生长”而成的一种微型网络学习课程,它随着新技术和新媒体(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智能化数字终端设备的普及)的迅速发展以及广大用户对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迫切需求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微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是指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如:某一部分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准备好纸笔,这个时候老师就只需在纸上进行解题,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3、4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
老师的微课程专题,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有思考,很能启发老师们的思维。微课程从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高效解决,不泛化,不拖沓。在素质教育条件下,尤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和学的效率,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
其实微课的制作相对来说较容易,但是如何设计导学案,在教学内容的哪一环节设计微课,用怎样的方式设计孩子们容易理解才是最难的,也是我学习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当然,微课程的制作是一种很费脑筋,很需要遵循科学和规律的。这也启示我们,科学就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随意,必须严谨、认真、科学。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多动脑,多制作像这些有效的微课程集,引导学生在思索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解决后得到提升。
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不断去尝试制作微课,陪伴着学生们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