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信社计算机内控建设分析思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信用社的广泛发展和应用,农村信用社电算化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这些变化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高效率和高效益,也给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正确认识农村信用社计算机内控建设的重大意义
1、有利于农村信用社会计信息的自我保护。在农村信用社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实
现会计、信贷、管理电算化,是提高信用社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农村信用社信息中心,实现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科学化的基础。由于农村信用社信息系统是农村信用社会计与计算机处理相结合的产物,且电子技术处理的性能高,隐蔽性强,单靠外界的监督,根本不能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处理的准确性,它自身必须有强大的排除错误和抗干扰的能力。这自我保护的功能,就是由内部控制来保证的。
2、有利于分清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提高效率。一般情况下,计算机本身出现差错很少,但人为造成出错的现象较多,而且一旦出错,损失巨大。为了防止违法行为发生,处理同一笔业务的人员既要相互联系,又要相互制约,因而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以分清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强化责任,减少差错。
3、有利于提高农村信用社员工的业务技能,从而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农村信用社通过制定严格的计算机内控制度,规范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操作行为,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不仅减少差错,避免资金损失,而且提高了效率和效益,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后劲。
二、正确把握农村信用社计算机内控的目标
建立农村信用社计算机内控的主要目标有三:
(一)安全性。保证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全部文件的安全完整。要保证电子数据的安全,就要加强信息管理,健全各种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从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一方面进行技术保护,就是要加强对系统用户的控制,加强对会计数据信息、系统通信过程,如数据准备环节、系统运行环节、财务管理环节、档案管理环节的制度控制,加强操作管理以保障电子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真实性。通过具体的控制措施,保证所有处理的会计事项是经过审核的,是真实的。
(三)准确性。保证输入的会计资料精确无误,完整、及时。
三、科学制定农村信用社计算机内控制度
在农村信用社计算机实际运行中,为了预防系统产生错误、故障,使系统正常运行,并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应当建立“组织控制、操作控制、应用控制、监督控制”四大体系。
(一)健全组织控制系统
组织控制就是将系统中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离,在系统中的分类人员之间进行分工,并以相应的管理规章与之配套,让业务处理和业务记录相分离。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农村信用社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减少发生错误的可靠性。
1、职责分离。将计算机部门内部的职责相分离,即将系统分析、程序设计、操作、文档资料管理和控制相分离。
2、职责分工。对计算机部门的内部人员进行职责分工。计算机岗位有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职务,使职员之间形成内部牵制,各尽其能,相互联系,并且相互监督,以减少出现错误的风险。
(二)健全操作控制系统
只有通过标准的计算机操作控制,才能从源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安全性,防止犯罪行为。避免和减少错误。其操作控制包括:
1、实行有限责任制。一是建立岗位责任制、权限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管理权限可根据其业务职能及业务权限划分其管理权限,根据数据情况划分为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及日常操作员权限,并且各管理员之间要相互制约。二是要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的会计软件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不同的岗位要有不同的权限,每一个员工只能进行与业务有关的操作,超出业务范围不予授权,计算机拒绝接受其指令。严禁计算机管理人员进行其它业务操作,业务操作人员只能办理自己的权限范围以内的业务,任何人不得越权操作,如须授权时,授权人员必须亲自输入授权密码,严禁将密码告诉他人代输。各个岗位工作人员要对自己的操作负全责,要一丝不苟地进行标准操作,并及时进行自查,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三是要加强计算机管理人员的管理。要挑选责任心强、学历高、技术水平高及政治思想好的技术人员负责管理。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其工资、职务、职称、评先挂钩。
2、实行密码控制。计算机密码分为主机密码、数据库操作密码、系统管理员密码及操作员密码,要严格控制。对工作人员要制定各自密码,并且定期更换,杜绝他人盗用、擅用密码,进行非法操作。换人要换密码,重要部门实行双人操作操作制,一人操作,一人监督,两人负同等责任。严禁一人拥有多个、多级密码,严禁出现无人使用的操作代码以及共同密码现象。如密码泄密并造成损失,密码使用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通过密码控制既增强操作者的责任感,又起到了监控作用,还可以防止无关人员非法进入,确保系统安全。
3、实行接触控制。就是防止未经
授权的人擅自运用系统的各种资源,以保证各项资源的正确性。严格要求操作人员在不使用计算机时,及时退出系统,警惕无关人员接近计算机,防止他人非法操作。
4、实行操作的日志控制。就是由系统对所有进入系统的操作者进行跟踪监控。要建立日记文件,保存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操作人、操作内容、故障情况等。
(三)健全应用控制系统
应用控制系统包括输入控制、过程控制、输出控制三个环节。
1、加强输入控制。为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避免错误的生成,只有经过财务审核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才能输入计算机。要使输入计算机的数据正确、完整、可靠。可以通过合作数控制法、屏幕显示控制法、试算平衡控制法等,及时进行校对、检查。
2、加强过程控制。在会计电算化中,电子计算机输出的数据是在程序控制之下对输入的数据处理过程的控制。
3、加强输出控制。为了保证全部输出资料的正确和可靠,保证输出资料发给授权人员,对输出要实行有效的控制。输出控制主要是指会计账薄、会计报表和其他各种报表数据处理结果输出的控制。要进行人工检验输出报表,让人脑和电脑相结合,以保证其正确性。同时要加强输出报表的分发与保管的控制。
(四)健全监督控制系统
1、加强计算机业务的事后监督。要对计算机营业网点的账务进行全面核对。要注重当日流水账、微机抹账登记薄和作废的原始凭证的逐笔勾对,确保抹账数据的真实性。各营业网点每日打印出必要的会计报表,逐日结平总账进行账务核对,坚持日清月结,总分相符。
2、要建立定期轮换的监督制度。对计算机的从业人员实行社社之间、岗位之间的定期交叉轮换,防范道德风险。
3、建立严格的惩处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计算机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对违纪违规行为一律按制度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农村信用社计算机内部控制随着it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内部控制的创新工作,建立与时代相适应,更有效的计算机控制控制制度,以适应农村信用社管理的需要,促进农村信用社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二篇:农信社内控制度建设问题探析(本站推荐)
农信社内控制度建设问题探析
张平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因其营业网点众多、业务面广、服务对象素质相对偏低、工作人员职业素养较弱、内控制度建设滞后、执行不力等因素,使其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较其他金融单位为高,曾经一度成为银监部门重点监管对象。随着农村信用社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农村信用社的违规违章现象较以前有明显下降,但仍时有大案要案发生,究其原因,既有制度建设完善方面的问题,也有制度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如何建设高效的内控管理机制,预防、化解、规避金融风险,保证信用社资产安全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内部管理制度,越来越受到农村金融机构决策者的重视。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农信社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作个初浅的探讨。
一、当前农信社在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重效益轻制度。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动力之源,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离不开高效、有序内控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考核机制等方面原因,农信社基层管理人员往往优先考虑全年任务目标的实现,漠视制度建设和执行。甚至为实现某个单项目标,违规操作等,为信用社发展埋下安全隐患。如:某网点为完成全年发卡任务,网点负责人就会要求柜面人员尽量办理,对内控管理要求本人开户的规定,则要求柜员变通处理,类似违规现象仍时有发生,原因在于管理者存在重效益轻制度的主观意识。
2、重开拓轻管理。业务发展离不开新产品的创新,开拓必须与管理同行,发展必须与监督同伴,只有效益的管理才能为新业务保驾护航。从防范风险、合规经营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内控先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信用社或出于改革的需要,或出于竞争的需要,往往是改革在先、开拓在先,内控在后、制度滞后。主
要表现形式为:一是新业务开办,为了抢占市场,先做起来再说,而管理制度不能及时跟上,使之对一些业务操作的监督上出现真空或断层。如:原来的信息员制,由于信息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信用社管理不到位,造成部分“两小贷款”违规发放等问题。二是内部岗位设置,从节约人力、方便服务出发,也会出现内控执行人员不足、制度滞后、检查不到位的问题。三是对日常业务操作情况形成固定的印象,使内部控制缺乏机敏性,忽略了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控制,产生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现象。
3、重检查轻整改。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内部体制的改革和业务的开拓发展,稽核检查的力度加大、频率加快。但作为被稽核单位,首要的任务是如何应付稽查,尤其对外来的、上面来的稽查,怕通报批评、怕考核扣分、怕进行处罚,其心态是尽量少暴露问题,发现问题少报告或不报告,至于如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则放在一边,检查人员一走,由于缺乏监督,整改也就大打“折扣”。
4、重稽核轻处罚。稽核处罚作为保障实现检查目的的有效手段,有规范的处罚标准和程序,但在实际执行过种,往往受各种因素影响,雷声大、雨点小,或者只查不处、虎头蛇尾,甚至有头无尾,使稽核处罚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或处理。由于处罚没让违规者有切肤之痛的感觉,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往往会有屡查屡犯的情况。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笔者以为要建立高效的内控管理体制,重在查清当前内控的薄弱环节、理顺内控流程、强化制度落实,严格责任追究,实现内控制度的全流程管理,并具体落实到人,重点是做好几点:
一、以会计为时段,针对业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重新梳理内控制度,理顺内控流程,制定统一、规范操作程序。一是在对原有制度进行整理归集的基础上,根据本社实际,重新拟定业务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二是增加内设机构时,以“三会一层”为基础,按照相互制衡、互为监督设置原则,配套相关监管措施。三是新增业务品种时,先试行后推广,流程管理、风险管理优先于产品推广。
二、提升员工素质,加强内控管理制度学习,在员工全面掌握内控要求的基础上,规范操作。要通过系统培训和专题化的学习,使农信社全体员工对内控的内涵有全面、正确的理解,对业务办理过程中的风险点要有清晰认知,并能严格按照业务设置执行,要通过学习,形成严谨、高效企业内控文化,要形成以守规为荣、违规为耻的全员内控文化氛围。
三、配足配好内部稽审人员,加大常规稽核和专项稽核力度和频度,确保内控的落实。在管理实践中,往往是一个制度执行初期都会较为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不规范操作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要使规章制度长期有效就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稽核监察部门,时刻警醒违规操作的人员,规范操作程序。
四、加大加重处罚力度,扼制违规违章行为发生,让稽核检查真正做到“有查必究、有究必严”。稽核处罚是内控制度建设的保证手段,并不是目的。因此,在执行稽核处罚时,要做到:一是统一处罚标准,对事不对人,只要违反了制度规定,不论哪一级稽核检查发现,都应用同一标准处罚。二是实行累进处罚制,对同样性质问题屡查屡犯的实行累进处罚。三是建立有效的违规举报机制,鼓励员工举报违规行为、举报风险情况,并严厉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四是实行内部通报制,对那些重大违规问题,屡查屡犯问题,进行内部通报。
五、建立内外联动、以内为主的内外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其运行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信用社业务。因此,一要完善业务领域自身监督,加强规范管理,筑造好第一道自控防线。二要完善相关部门、相关岗位相互制约、主管部门领导以检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相互制约机制,筑造好第二道互控防线。三要完善以稽核监督部门为主体以
纪检监察部门为辅导的内部稽核监督体系,筑造好第三道监控防线。四要主动接受银监部门、人民银行的检查,借助外部力量,完善内外监督机制。五要重视和完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认真执行公开办事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
六、建立内控制度执行的评价和考核体系。一是要依据省联社稽核管理规定,制定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评审标准,大力开展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结果与控制目标的差异分析,促进业务部门改进管理、完善控制,切实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二是健全经营效益、业务拓展、风险控制涵盖三个方面的内控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内控考核体系,达到对机构负责人的有效控制,使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保持和谐的统一。
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涵盖农信社业务领域的各个方面,如何强化内控制度建设,规范制度落实,使农信社自律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有效运转,值得农信社经营管理人员深入探讨。
第三篇:农信社内控制度建设调研对策
农信社内控制度建设调研对策
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是指在业务经营管理活动中,为防范风险,保障安全而建立的一种内部制约和控制的制度。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经营行为,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面对新形势下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如何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有效控制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已成为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同经营发展摆到同等位置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 职工素质偏低,人员关系复杂。由于人事改革迟缓,且人员多,在旧体制下形成的职工文化水平偏低的现象,一时无法彻底解决。而且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农村信用社的业务也得以飞速发展,农村信用社员工增长迅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父子兵,家族社等。给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埋下了严重的隐患。一部分人员工作缺乏主动性,仍停留在上面吩咐什么就只做什么的水平,造成了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严重不足,根本达不到应有的制约效果。
㈡ 对内控制度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农村信用社把内部控制简单地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装订、汇总,认为做了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控机制,而 忽视了内控制度作为一种机制,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相互监督的动态控制。二是有的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不到位,稽核部门形同虚设,不能有效的发挥监督作用。
㈢ 现行的内控制度不健全。农村信用社现行的内控制度大部分是与农行脱钩前制定的,有的已不适应信用社的业务发展需要。
二、加强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的建议
㈠强化内控观念,提高防范能力。人员内控观念的强弱,与其风险意识,法制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强化风险意识,提高法制观念是增强内控观念的有效途径。
一是提高风险认识,树立风险观念。金融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业,风险因素贯穿于整个经营活动的各个岗位每个环节。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风险随处可见,形态纷繁复杂。如:操作风险、信贷风险、违规风险、结算风险、财务风险、欺诈风险等政策因素内控因素和人为因素,各类风险现在正逐步暴露,如在前台业务操作中,由于工作人员执行制度不严,农村信用社内部人员作案,使农村信用社内部大要案件时有发生,给农村信用社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严峻的内外部环境要求我们用铁的事实和血的教训去警醒,去启发广大员工,不断增强对金融风险的预见性、警觉性和敏感性,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二是强化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
其一,要不断丰富员工的法律知识,开展基本法律教育。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工作。以其在其观念上确立“法律是不可侵犯的”;行为上规范自己,约束自己,以法律为准绳,不越“雷池”。
其二,要加强员工业务知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操作水平和严格执行规章的自觉性。
其三,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
只有把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规章制度学习培训结合起来,用正确的思想去引导,用铁的规章去约束,才能不断提高员工的法制观念,增强员工法制意识,实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
健全岗位职责,强化约束机制
在科学合理设置职能部门的工作岗位的基础上,“定岗定责”,按照不同的岗位,明确工作任务,赋予岗位相应的权力和责任,形成各岗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格局,在人人落实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构,采取考核上岗、竞争上岗的办法以形成比、学、赶的良好局面。
建立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
1、对于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在对其性质、影响、后果进行全面界定的基础上,要实行严格的责 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连带责任制,永久责任制。
2、完善现行的奖惩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一是要优化劳动用工,改革分配制度。改变以往的用人方式,实行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用人制度,在量才而用的同时,在工资晋级、提干、福利待遇上予以倾斜;二是要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举的方法,对于一些有重大贡献、突出贡献的人员要实行重奖,以形成效应。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操作行为
完善制度建设,一是要对农村信用社现有内控制度重新全面系统的进行整理、完善和修订,保证信用社业务经营从操作到执行、从人员到网点、从检查到考核等各方面的内控制度达到全面及时和审慎有效;二是要突出强化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制度。当前急需健全资产决策和资产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经营原则的贷款决策机制,按照贷款额度和风险的大小,完善贷款调查、审查、集体审批决策制度,特别要修订完善《集体决策责任划分与追究制度》,减少领导决策失误和道德风险发生。
内控制度保障
稽核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要深入开展内控检查工作,形成互相协调、互为补充的工作格局。
稽核部门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金融行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业务操作规程对业务经营全部进行合理性、合 法性、合规性评价,并据稽核结论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的监督部门。它超脱于日常的业务处理,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对于不断健全和完善银行内控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稽核职能,加强全方位监督,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稽核内容要全面,重点要突出。稽核范围要覆盖稽核对象的全部业务经营,把常规稽核和专项稽核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部门、要害部门、薄弱环节加强稽核;当好医士、谋士、卫士,为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保好驾,护好航;二是对稽核对象的内控质量评价要客观、准确、完整;三是要有科学的稽核标准,以维护自身权威性。
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再监督职能,一是要致力于党风廉政建设,检查监督廉政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强对同级领导班子的监督。对于违反党纪国法、金融规章制度以及超越授权范围的行为,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二是要将执法监察的重心放在实施对领导及监督工作的对象身上。加大大要案件和相关责任人员查处力度,切实解决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问题;三是要建立防范经济案件责任制,层层落实,建立考核制度;四是要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执行连带责任制度和永久责任制度。
稽核工作和纪检、监察工作由于其在工作性质、职能、目的上的共同性、一致性,因而在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监督体 系中必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互相配合、互通有无,形成互为倚角、互相补充的格局,实施有效监督。
第四篇:农信社内控制度建设调研对策
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是指在业务经营管理活动中,为防范风险,保障安全而建立的一种内部制约和控制的制度。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经营行为,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面对新形势下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如何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有效控制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已成为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同经营发展摆到同等位置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 职工素质偏低,人员关系复杂。由于人事改革迟缓,且人员多,在旧体制下形成的职工文化水平偏低的现象,一时无法彻底解决。而且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农村信用社的业务也得以飞速发展,农村信用社员工增长迅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父子兵,家族社等。给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埋下了严重的隐患。一部分人员工作缺乏主动性,仍停留在上面吩咐什么就只做什么的水平,造成了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严重不足,根本达不到应有的制约效果。
㈡ 对内控制度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农村信用社把内部控制简单地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装订、汇总,认为做了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控机制,而忽视了内控制度作为一种机制,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相互监督的动态控制。二是有的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不到位,稽核部门形同虚设,不能有效的发挥监督作用。
㈢ 现行的内控制度不健全。农村信用社现行的内控制度大部分是与农行脱钩前制定的,有的已不适应信用社的业务发展需要。
二、加强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的建议
㈠强化内控观念,提高防范能力。人员内控观念的强弱,与其风险意识,法制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强化风险意识,提高法制观念是增强内控观念的有效途径。
一是提高风险认识,树立风险观念。金融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业,风险因素贯穿于整个经营活动的各个岗位每个环节。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风险随处可见,形态纷繁复杂。如:操作风险、信贷风险、违规风险、结算风险、财务风险、欺诈风险等政策因素内控因素和人为因素,各类风险现在正逐步暴露,如在前台业务操作中,由于工作人员执行制度不严,农村信用社内部人员作案,使农村信用社内部大要案件时有发生,给农村信用社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严峻的内外部环境要求我们用铁的事实和血的教训去警醒,去启发广大员工,不断增强对金融风险的预见性、警觉性和敏感性,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二是强化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
其一,要不断丰富员工的法律知识,开展基本法律教育。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工作。以其在其观念上确立“法律是不可侵犯的”;行为上规范自己,约束自己,以法律为准绳,不越“雷池”。
其二,要加强员工业务知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操作水平和严格执行规章的自觉性。
其三,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
只有把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规章制度学习培训结合起来,用正确的思想去引导,用铁的规章去约束,才能不断提高员工的法制观念,增强员工法制意识,实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
(二)健全岗位职责,强化约束机制
在科学合理设置职能部门的工作岗位的基础上,“定岗定责”,按照不同的岗位,明确工作任务,赋予岗位相应的权力和责任,形成各岗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格局,在人人落实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构,采取考核上岗、竞争上岗的办法以形成比、学、赶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
1、对于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在对其性质、影响、后果进行全面界定的基础上,要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连带责任制,永久责任制。
2、完善现行的奖惩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一是要优化劳动用工,改革分配制度。改变以往的用人方式,实行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用人制度,在量才而用的同时,在工资晋级、提干、福利待遇上予以倾斜;二是要实行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举的方法,对于一些有重大贡献、突出贡献的人员要实行重奖,以形成效应。
(四)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操作行为
完善制度建设,一是要对农村信用社现有内控制度重新全面系统的进行整理、完善和修订,保证信用社业务经营从操作到执行、从人员到网点、从检查到考核等各方面的内控制度达到全面及时和审慎有效;二是要突出强化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制度。当前急需健全资产决策和资产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经营原则的贷款决策机制,按照贷款额度和风险的大小,完善贷款调查、审查、集体审批决策制度,特别要修订完善《集体决策
第五篇:农信社计算机运用现状思考对策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计算机业务运用方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减轻了劳动强度,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农村信用社计算机业务开展起步较晚,计算机人才比较匮乏等多种原因,导致在运用计算机上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本文拟作一些浅显的探讨.1、计算机操作业务能力与严格执行规范程序不适应。农村信
用社计算机操作员一般只通过了短期辅导培训,未能全面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及运用技术,操作员在工作中时常出现“闭门造车”等违规行为,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操作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导致在操作中碰到简单问题感到茫然,经常出现操作性错误。二是没有定期对机器除尘、保养,使微机在较恶劣环境下带“病”工作,计算机运行报错或元器件损坏时有发生,影响了信用社窗口的服务效率和形象。三是操作人员基本安全意识不强,少数操作员对口令保密不严、不定期更改,造成了安全隐患。四是计算机硬件趋于老化,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计算机设备大多已超过保修期,进入元器件故障多发阶段(特别是ups电源),增大了维修难度与成本。
2、结算不畅,资金利用率不高。一是汇路不畅。由于农村信用社不能够独立办理汇票业务,农村信用社网点相互之间或农村信用社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不能顺畅地进行通汇和转汇。二是结算速度慢。农村信用社在办理汇票结算时,由于要通过联行系统或其他商业银行结算系统,必须要在联行或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多头开户,在结算时,一笔资金要反复划转,使本来就超过标准汇划时间的结算资金在途时间更长。三是结算资金分散。当前农村信用社由于要通过两家以上的联行系统开办结算业务,为了保证结算,不得不建立两个以上的特别账户专门用于办理结算,使本来就极其缺少资金的农村信用社资金不能集中统一使用,造成了一些农村信用社为了保证结算而失去很多好的投资机会。
随着计算机在农村信用社的广泛运用,计算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做好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已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新课题,现就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各级领导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计算机安全严峻形势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带头学习计算机安全知识,贯彻落实计算机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支持计算机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切实解决辖内存在的计算机安全隐患。
二是提高全员防范意识,组织干部职工对计算机规章制度学习,使其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安全问题的严峻性,从自身做起,互相监督,自觉维护计算机安全。
三是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重点要放在规范内部人员行为和健全内部制约方面。
四是加大检查力度。定期和不定期的计算机安全工作检查,根据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查找薄弱环节,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堵塞漏洞,完善各项防范措施,确保资金和金融信息安全。
五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奖优罚劣,对管理好的要表扬和奖赏,做得不好的进行批评和惩罚,做到赏罚分明,这样有利于计算机管理制度更好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