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习调查报告教师提问的艺术
初中语文教师课堂
有效性提问的现状调查报告
引言
有效提问:有效提问是指教师设计问题要统帅全文,有深度,确实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并且体现分层教学,能让大多数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不是老师说出标准答案,而是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调动各种能力来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从教学效果看:近几年来,学校一直积极倡导老师们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想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提问。提问设计好了,这堂课至少成功了一半。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从学生发展看: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这不仅强调提问的重要性和提问的技巧,更向我们提出了有效的课堂提问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从教师发展看:教师专业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而我认为有效提问是教师增长专业能力的一种极为有力的方法,作为语文教师,应具有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的能力,以至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8道题目)
(二)调查方法
问卷法、谈话法
(三)调查对象
北干初中初二年级801班和808班,总共100名学生
(四)调查步骤
10月16日问卷调查;
10月17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10月18—28日深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由调查可以看到,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与误区:
1、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问题的设计是为了教师好教,不是为教学服务。提问一项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更多的低效、无效问题,更多的随机、随便的提问,不经
思考,不加琢磨的一问一答。这样的课堂提问真的让我们望而却步。
有时教师在课上为了更“安全”、更好按预定计划进行,往往把问题答案限制在自己所熟悉的范围之内,对于超出自己范围之外的答案,就会拒绝。教师总是在等待更确切的回答,要么一个一个地叫下去,浪费了课堂时间,要么直接叫那些能够准确回答的好学生。久之,多数学生就会对所谓的“发言”感到乏味而拒绝,这样的课堂就变成几个学生的舞台和多数学生的看台。
2、问题层次偏低,强调认知水平的问题,忽略非认知水平的问题
由于大多数教师缺乏提问的技巧和策略,受传统教育观中“不鼓励学生质疑”的影响,在教师的应答方式中,简单的评价、表扬赞赏等低层次的应答方式居多,这种大而空泛的评价不可能引导学生拓展和加深讨论,使师生互动的质量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教师提问过多,限制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了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低质量的提问无法对学生的思维构成挑战,学生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最终会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的丧失。
3、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应答机会分布不均。
所提问题脱离学生的经验和水平,对于不同的年龄班,提问的要求应该有所不同,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孩子的提问应具体明确,不可以提几个连续性的问题,不能提太简单的问题,但更不能提太过于玄奥的问题,成为学生怎么思考也解决不了的难题。要提些有点深度、概括性的、多样性的问题。
教学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他们应该享受平等参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权利和机会,教师也理应保证每一个学生的这种权利和机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这种权利和机会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保障,教师提问喜欢用请“能干”的儿童回答,用“能干”学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一节课中有些学生获得了5-6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而40%以上的学生没有获得一次机会。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倾向于能力强的学生。但如果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就会忽略能力一般的学生,使得教学提问中只有几个学生在参与。部分学生丧失了信心,成为教学活动中的“边缘人”,甚至脱离了教学活动,这样,教学活动的提问功效和作用必然受到消极影响。
4、追求热闹,提问过多,走向“满堂灌”的另一个极端“满堂问”。
在如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上,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教师提问次数过多,且大多是教师问学生答,所提的问题又过于简单,所提的问题几乎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很难见到学生主动发问。试想一想,一堂课就40分钟,平均每分钟就问2-3个问题,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哪有时间进行思考!有些教师一堂课要提50—60个问题,一问一答,问题多而质量低。往往是在一个连一个的问题‘轰炸’下,‘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这样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糟糕的是,这种“满堂问”的干扰竟然是以“提问”、“启发”、“对话教学”、“互动教学”的名义堂而皇之。当教育界屡次倡导“对话教学”、“互动教学”之后,依然保持“一言堂”、“满堂灌”教学习惯的教师似乎不再多见。但教师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不期又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
5、粗放提问实效不高,拓展性、探究性、开放性问题比例太少。
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诸类问题,学生无须思考就能够直接回答出来,缺乏置疑和认知冲突,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反问式的非教学性问题,就像反问句一样,一般不需要学生思考,更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思维,就可根据教师暗示的语气随口附和出问题的答案,其答案已隐藏在提问之中。如“你不觉得他的解答有误吗?”“难道说他这种行为还值得你学习么?”这就是我们经常批判的课堂教学中的“假问题”。课堂提问不能把提问视为简单的一问一答,所提的问题低思维度,过于简单,所提的问题几乎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方向。
6、控制问题的答案,把“提问”当作惩罚的手段。
更多的提问,教师在潜意识中,总有一个标准答案,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往标准答案上引,甚至表述方式也要求完全一样。当学生的回答与标准答案稍有不符时,教师更是使尽浑身解数,竭力把学生引向标准答案,左提示,右提示,围追堵截,坚决要把孩子丢进圈套里。更多的时候,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或是让学生回答后又打断学生的回答,自己完成回答;或者学生答错后,没有试图启发学生思考就加入了个人评价。结果,整个课堂只能听到教师的观点,没有学生自己的观点。
三、小结
放眼当今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等等;有些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有些教师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等。
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必将成为⨪⨪⨪⨪⨪⨪⨪⨪⨪⨪⨪⨪⨪
第二篇: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新课改下新课程的需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问题几乎都是由教师提出,而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教师提问要艺术,还要让学生学会提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新课程强调,通过设计真实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开口”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教师要创造提问的情景,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同时也允许老师答不出来,共同探讨研究解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评价有这样几段文字: “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于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这些课程的评价建议均可以聚焦为--”以问题为中心。“即教学时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又让学生提出问题走”出“教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习的高境界。只有学生不断地提问,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成功。学生从敢于问”问题“到善于问”问题“,是一个飞跃的过程,只有多问,勤问,最终才能实现这个飞跃。知识来源于问号,著名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得好:”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悟出自己提问的方法,成为一个善问的人。
不论是教师提问还是学生提问都要讲究提问的艺术和质量,那么提问有哪些窍门可寻呢?
(一)从教师”教学“方面看:
周恩来同志指出:”任何艺术不掌握规律,不进行基本训练,不掌握技术,是不行的。“
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怎么问“的问题,就是要教师讲求提问的艺术。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所提的问题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呢?
1、次序法
这种提问是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一般都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例如小学语文第九册《田忌赛马》一课,根据”赛马“这一事件的发展顺序可设计以下提问:课文讲了几次赛马?每次赛马的情况是怎样的?同样的马为什么比赛的结果会不一样?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再如第七册《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同样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科利亚怎样埋木匣?怎样挖木匣?从埋木匣和挖木匣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学生既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自己也受到了启发。
2、铺垫法
在进行一堂新课之前或解决一个主要问题时,可让学生先完成一些铺垫性的准备题或在主要问题下设计几个铺垫性的问题,这样可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减少难度。如第八册课文《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课前先布臵学生上网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信息高速路是怎么回事?了解它有什么好处?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做了这些准备后,再来上课,学习就很轻松,甚至还会在课上交流许多书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学生的知识。再如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为了解决课文的难点问题: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可设计这样的铺垫性问题:为什么作者在护书”部分之前要花那么多笔墨去写当时学习条件的艰苦?为什么要详细写教科书的来之不易和大家争先恐后去取书?这些情节与“珍贵”有什么联系?
教学时,要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核心法
这是为了突出教材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提问,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这类提问在日本称之为核心性提问,其作用是扣住教材主要内容,明确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习时直奔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第十一册《小抄写员》一课中,赞扬了叙利奥小小年纪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根据这一中心,设计问题为:“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工作的,他为什么要偷偷地做,当他被爸爸误解后,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是什么力量使他坚持工作的?再如第十二册《詹天佑》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来攻破重难点: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只要弄清了这个问题,同学们就能全面理解课文,深刻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精神的伟大。
4、对比法
对比式提问,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而设定的提问,旨在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学习了写景的课文《海上日出》和《夕照》后,让学生对比: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从感受中体会景物所表现的独特的美。又如从方法上设计对比的问题:《琥珀》和《黄河象》这两篇课文在叙述顺序上有哪些不同?通过比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两篇课文的写作顺序,还从比较中明白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对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启示。
5、点睛法
所谓点睛法就是根据课文的中心句,作者的点睛之笔设问。中心句就是文章内容的总括,或是文章中心的揭示,它是作者点睛之笔。因此,根据中心句设问,不至离题太远。例如:第九册《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根据这个句子设问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
6、想象法
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第九册《再见了,亲人》学完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意,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加以想象:在告别时朝鲜人民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从文中知道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说的,还通过想象内容的交流知道了这种情谊是相互的,是伟大的。又如第七册《卢沟桥的狮子》主要写了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形态各异。在学习了描写狮子的形态那段后,设计这样一个想象问题:除了作者写的这些狮子形态,还有哪些形态的狮子?并用“……有的……好像……”的句式表达出来。像这样的想象提问,有一定的思维强度和广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有利于心理的积极发展和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的培养。
7、寻究法
事情总有前因后果。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设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第八册《倔强的小红军》一课中有一句话这样写到:“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可设疑:他明白了什么?根据这一结果在探究其具体原因时质疑为:为什么小红军一直不肯上马?为什么不和陈赓同行?为什么不肯接受青稞面?这样探究下来,学生就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再如第十一册《草船借箭》课文最后写到: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赢得了一个什么结果?他的神机妙算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通过这样的逆向启发式追问,对学生在思维上的要求更高,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8、破题法
破题法,顾名思义是根据题目设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根据题目设问,能达到以问促读的目的。例如:第十一册《索溪峪的野》一文,可以根据题目设计问题为:“野”在本课是什么意思?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索溪峪的“野”?是怎样写出这种野性美的?再看第十二册《将相和》,根据题目中"将“"相”“和”三个字设计问题为:课文中说的“将”“相”各指的是谁?他们之间是怎样产生矛盾的?因为什么而不和?又是怎样和好的?以上两篇课文设计的问题一解决,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了。
9、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指抓文章的重点词句设问。重点词句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窗口”。教师若能准确抓住重点词句,并进行适当的归纳综合,设计的问题,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如:第七册的《钓鱼的启示》一课有这样一句话:“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可抓住“鱼”和“诱惑”这两个重点词设问为:那是一条怎样的鲈鱼?有什么诱惑力?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弄清了“鱼”与“诱惑”的关系,加强了思维训练,又透彻理解了文章内容,深刻领会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0、评论法
教师先不表态,等学生把想法一一交流后,再让学生评价谁的看法更合理,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概括总结出正确结论。例如:第十册《丰碑》的学习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军需处长本来自己是发棉衣的,然而他却因为没有棉衣穿被活活冻死了,你说他是傻还是不傻?为什么?同样《放弃射门》一课,主要讲福勒在完全有把握将球踢进对方球门的一刹那,却放弃了射门。设计问题讨论:福勒放弃射门,你认为他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在激烈的讨论和相互的交流中,有的说傻,有的说不傻;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教师最后根据他们说的理由,做正确的总结性的评论。采用这种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11、连环法
它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这几个问题形成一个整体,几个问题解决了,学习目标也就达到了。如:第十册《宴子使楚》我设计了这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宴子到楚国去见谁?遭遇到什么?楚王几次侮辱宴子,是怎样侮辱的?宴子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家的尊严,是怎样反驳的?结果怎样?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懂了全文。
12、发散法
这种提问具有如下特点: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获得多种答案。这种问题又叫开放性问题。如:第十一册古诗《泊船瓜舟》就可这样设计一个问题: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再如《向命运挑战》可设计问题:如果霍金跟你在网上聊天,要求你只能问三个问题,你准备向他提哪三个问题?这种问题的设计,得出的答案都不是标准的,唯一的,教师通过这些发散性的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13、联系实际法
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学习语文时,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例如:十一册《景阳冈》一文可探讨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说:现在要保护老虎,武松打虎这样的故事不该再读了。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设计问题: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和时间赛跑》一课中写到: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像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都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样就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学生的视野也开阔了.
14、观察法
观察即通过看图或实验来向学生质疑,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寻求答案。一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图上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些什么?有什么感受?这类问题一提出,学生很容易结合画面来回答,图文并茂地学习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当然,教师提问的方法还不止这些,许多教师还摸索出了其他提问的好办法,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探索才会使自己的课堂提问彰显艺术魅力。
(二)从学生”质疑“方面看: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让牛顿产生疑问,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蒸汽机把水壶盖顶起来让瓦特产生疑问,才有了蒸汽机的发明;李四光对一块巨石的来历产生疑问,才有了后来发现在我国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以致后来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摘掉了“中国平油”的帽子……只有会疑,才能促使自己去积极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作为教师,要交给学生发问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那么,学生如何质疑呢?
1、紧扣题眼质疑。如《飞夺泸定桥》一文: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围绕”飞“"夺”二字,课文讲了哪些内容?红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夺取泸定桥的?
2、抓中心句质疑。如《一夜的工作》,找出中心句:“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质疑:课文是怎样写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
3、抓过渡句质疑。如《伟大的友谊》,找出过渡段,质疑:这段的哪部分承上,哪部分启下?
4、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质疑。如《壮丽的青春》针对主要内容“遇险”和“排险”质疑:当时的情况“万分紧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5、从中心思想上质疑。如:读了这篇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课文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
6、从语言反复处质疑。如《林海》中,“感到亲切、舒服”出现了三次,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这种感情的?《灯光》一课中,“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
7、找特殊标点质疑。如《鸟的天堂》一文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后一个不加引号?
8、在细节描写处质疑。如《军神》中人物细节描写提问: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凡卡》中为什么要写“我”挨打这个细节?
9、抓住反常现象及矛盾之处质疑。如《她是我的朋友》中: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阮恒在抽血过程中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男孩为什么会“立刻停止了哭泣”?
10、从比喻、拟人处质疑。如《长征》中:“云崖暖”、“铁索寒”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再如《古井》中“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质疑为:“甜美的乳汁”指什么?“哺育”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把古井比作一位温情的母亲?
11、从内容联系处质疑。如《一夜的工作》中:“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和“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之间有什么联系?
12、抓重点词语质疑。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可针对“纹丝不动”质疑: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纹丝不动?他为什么纹丝不动?他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邱少云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
13、联系上下文质疑。如《她是我的朋友》中:既然抽血不会疼,阮恒怎么会“啜泣”呢?
14、由人物的神情去探究内心想法质疑。如《白杨》最后一段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提问: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15、联系生活实际或有关知识质疑。如《她是我的朋友》中问:“抽血”很疼吗?(不很疼)。不很疼小男孩为什么那么痛苦?
16、抓含义深刻的句子质疑。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句子”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质疑:作者为什么说这两种断言都是爱,你是怎么理解的?
17、在难点处质疑。如:《爸爸和书》一课中,针对难点问:”为什么对’我’来说,一本薄薄的童话集是那么珍贵?明明是’寒风呼啸’’冷得直发抖’,’我’却大声说’买书比坐汽车强’,为什么?为什么’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些话的?
18、拓展内容质疑想象。如《珍贵的教科书》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指导员想的是什么?指导员没说完的话会是什么?《凡卡》中”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凡卡的信,他爷爷能收到吗?他的信如果落到老板手里后,其命运又会怎样?凡卡如果逃了出来,是流浪还是去找爷爷?
19、在能进行对比的地方质疑。如《林海》中“云横秦岭”是怎样一种景象?大兴安岭的“岭”与秦岭有什么不同?
20、针对写作方法质疑。如:《再见了,亲人》中“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的开头和这三段最后一句话,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海豚救人》一文提问:”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珍贵”有什么联系?这样一来,学生思考的角度更广更具体了,降低了问题的难度。
第三篇:语文教师如何发挥课堂提问艺术
“语文教师如何发挥课堂提问艺术” 校本培训案例
“语文教师如何发挥课堂提问艺术” 校本培训案例
一、案例实践的背景
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与新课改工作、校本培训的相互渗透与激励。校本培训工作对现代化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该项工作带给我们的有机遇也有挑战。因此,语文教师如何发挥课堂提问艺术,是提高课堂授课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艺术,生成新的学法和敎法的根本保证。于是,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充分试验和论证的基础上,针对校本培训实际,分组、分工、定任务、定职责,对该课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演示和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案例实践过程聚焦
(一)关于提问时机问题
课题组研究的提问时机问题,是试验中课题组教师实验的第一项内容,经实验,全组总结认为提问的时机把握得比较恰当,也反映了课前对自己问题的精心设计,环节和流程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预设来进行的,例如:三年级课题组,在实践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14课“东方之珠”时,对提问时机有了较好的把握:1,开课之初,以问题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一篇描写我国南方胜景的文章?(西湖)有何特点呢?(树木葱翠像一幅画、人间天堂、夜晚更加迷人),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它一样优美的文章,板书课题:14课“东方之珠”。这样激发了学生兴趣。把新、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思考。2,分析理解之前,教师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预设中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高效的分析、理解,突出了提问的整体性。例如:三年级课题组,在实践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20课“军神”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分析课文、复习课文时,始终围绕“哪一句话最令你感动”?以突出沃克医生那句“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这个全文的中心句。3,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发挥了诱导作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住了课文的价值取向。4,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不是采用传统教学法中的盲目说教,而是教师虚拟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把学生带到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情感。
(二)关于提问教师的反馈问题
课题组关注的第二个问题是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自己欲设的情景,老师反馈了几次?多少次反馈是有效或恰当的,为什么?实验中体会到:教师的反馈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处理来自学生的信息,适时适当进行反馈,积极发挥信息反馈的作用,可以说是教学艺术的学问。实验中,课题组教师的反馈做到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反馈具有激励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二是反馈较及时。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在认真倾听之后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真切感受到,如果我们每位教师在课堂40分钟内当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学生会受益非浅,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三)关于提问后学生回答情况
经实验,每位教师的课堂是融洽的,和谐的。研究的问题是学生分别回答了多少次问题,次数是否恰当,在课堂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在课堂上,老师一问一答,一问数答,此起彼落犹如一场“高速度”、“高频率”的对话竞赛,可谓热闹!虽然课堂提问效果的好坏不单纯取决于提问的数量,但一堂成功的阅读课必须保证师生间一定的课堂交流量,即一定的提问次数,而且提问的覆盖面要尽可能少,让每个学生都有课堂交流的机会。教师对课堂所提的问题应精心准备,要严格控制好量,即质量和数量„„
(四)关于提问后学生的学情观察
教师从学生的学情来观察每一节课。通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情况,不仅对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了记载,还对每一个问题都作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发言面很窄,学生发言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体验不够,或者说,有的课都存在学生思维不广,体验不深,甚至出现比较明显的错误。
(五)关于课堂提问的课后调查
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的课后调查:“你还记得住老师提出了哪些问题吗?你印象最深的问题是什么?”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三点,凡是学生亲自动手动口操作的问题,学生印象深刻;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紧的问题,学生印象较深;三是课堂交流中教师强调比较多的问题,学生印象比较深刻。从这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问题来看,并不能说明教师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新意,学生很乐意学习。从学生的发言面来看,并不能说明教师的提问能够吸引学生,或者说学生学得很有兴趣,学生学习的情绪并没有调动起来,每一课学生应该非常喜欢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达到和谐统一,让学生“带着问号进课堂,带着句号出课堂”,让每一个观点在讨论中碰撞、交锋、提升,经验在讨论中被审视、被反思、被分享。实验老师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分析教学活动中的课堂提问问题,不仅有感性的生动的素材,也有精彩纷呈的理性思辨。感性与理性齐飞,激情与智慧交响。至始至终的热烈气氛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主体意识觉醒后的巨大激情和专业能力发展的巨大潜力。理论交锋、思想互联,彼此批判又彼此悦纳,我们在这一课题上的专业争论和专业见解使整个讨论活动更像一个精神盛宴,让我们享受交流、享受学习、享受研究。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自己校内的教研水平正在这样的活动中渐渐成长,每周末,“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组”的成员都集中到一起,汇报自己的观点,对有些问题达成了共识,有的还在争论。例如,老师们对“课堂提问的覆盖面和课堂交流中老师的反馈”达成了共识,认为课堂提问的覆盖面要尽可能广,让每个学生都有课堂交流的机会。而且在课堂交流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可以借助体态语言,传递信息;也可以运用口头语言,客观评述。在评述中教师一要多用表扬艺术;二要善用引导的艺术,提问启发,要“引而不发跃如也”。在“课堂提问的难易把握”上,老师们一致认为课堂提问的难易应结合教材、结合学情从实际出发,做到适度、恰当。一方面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教师要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特点、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设计“精”而不“繁”,“深”而可及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确定问题的难易度,不致偏难或偏易。
(六)改进:俯仰流连 疑是湖中别有天
在观察、分析、反思的基础上,我们重新设计,进行了又一轮的行为跟进。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我们对还存在争议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形成了新的观察提纲。每位实验老师在听取了意见和建议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新的教学方案。在讨论中,老师们根据课堂观察情况总结了实验教师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改进情况,并针对自己观察的问题,提出了新的问题。课题组将教学中新问题梳理后供以后案例教学用。“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从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研活动,使课堂教学在理性光辉的映照下洋溢着蓬勃的生命活力。
三、案例实施的深切反思
1、通过这次案例教研活动,我们探索出了“梳理——观察——提炼”的校本研究课题确立模式。这个模式充分显示了课题确立“自上而下”的显著特征。通过“梳理” 聚合问题形成了有序的问题树;通过“观察”,发现共性问题;通过提炼,从共性中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即确立课题。这个模式的实践,不仅使学校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整体把握和清醒的认识,也使教师学会了发现问题的方法,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在课题的确立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教师具备一定诊断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使我们深切认识到校本研究的课题必须“基于教学、在课堂中、为了教学”,才具有研究价值。“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提问策略研究”就像投进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块巨石,它在语文教师中掀起的波澜我们也始料未及,老师们空前的研究热情,笃实的研究态度,显著的研究效果都是传统的教研活动无法比拟的!实践证明只有指向解决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研究才可能激发教师的研究激情,回归教师研究的主体地位,使得科学研究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2、成功打造了以案例教研活动为载体的校本培训平台。
这一平台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者、受训者四个要素,以提高教师课堂提问技能、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去学习、去改进实践的能力是本次培训具体目标,它在整个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两节阅读课中的提问策略及链接到的相关理论是培训的主要内容,它是活动的载体和媒介。课题中心组是培训的主体,既是组织者、指导者也是研究者。教师是受训的主体,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在自己研究的“点”上所站的高度,钻研的深度,涉猎信息的广度,运用信息的精度,让我们刮目相看。它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案例是解决问题的源泉,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是理论生长的故乡”。将这一聚“教、学、研、训”为一体的活动方式融于日常的教研活动中,不仅适用于语文学科教学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可以推广运用到其后续课题的研究,辐射到其他学科,甚至学校层面的课题研究。
3、这一活动方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方式给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专家”的转变提供了有效平台。它使教师通过在案例描述的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交流、协作、共同学、集体内部的专业争论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一活动迫使教师围绕课题进行了专业知识学习,他们不仅掌握了课堂观察的相关理论、方法、技能,还在课题研究中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促进了教师反思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外显线了教师的缄默知识。从而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它是培养我们自己校内专家的肥沃土壤。
四、今后的目标与实验深化要求
1、这一活动方式对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提出了挑战。它要求学校领导必须充分发挥研究首席的作用,要有厚实的理论储备,较强的组织教师选择、确立课题的能力,精心设计、实施案例活动的能力,指导理论与实践的能力。如果缺乏本校内部高层次的专业引领,缺乏大面积高素质的教师资源,这一活动方式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使开展也会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表面上轰轰烈烈,而实质收效甚微。
2、这一活动方式教师参与面广,周期长,投入人力、物力较多,从正面来讲,它面向大多数教师甚至是全体教师,有利于调动教师主动研究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整体研究水平,有利于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构建学习共同体。但是大规模的研究活动参与面之广常常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大面积调课无形中增加了教导处的工作压力,集中反复听课、评课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总之,这次案例教研活动的成功开展让我们感慨颇多,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看到了实验教师自主地通过研究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追问,他们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相信,未来在全体课题组的倾力实践下,该课题一定会放出烁目的光彩,在现代化的教研阵地上生根、长叶、开花、结果。
第四篇: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河南商水三中 王庆银
提问是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进行的一种教学技能。提问早在《学记》中就已被提及:“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翻译过来就是:“会提问的人,象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这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恰切的、艺术性的提问提供了一种依据。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合适的提问确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来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要做到难易适度,授之以法
课堂提问时,所出示的问题太容易或者太难都激不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只有难易适度、可操作性强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胜景”。所以,教师应针对课文有效地设置问题。比如在教读《沁园春•长沙》时,有一个教学目标,就是默写这首词当中的重点句。针对这个目标,授课时就可以这样问学生:以“立”、“看”、“怅”、“忆”、“恰”为内容的句子是哪些?然后放录音,听那几个句子,这以后再让学生朗读,然后背诵,最后一个环节就找5个人到讲台上默写。这样的话,学生很容易做到,而且掌握了背诵默写的一个方法:抓关键词法。
二﹑要善于巧妙引导
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段:引导、介入、结束。巧妙的引导能对目标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讲授《雨巷》这首诗歌时,按读、品、悟三个环节与学生共同研读完诗歌后,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教育,在这个环节里,我先说了一句话:“丁香姑娘是诗人美好理想的象征,就是被诗人写得太哀怨了,如果描绘为一位活泼开朗或大方得体的丁香姑娘不是很好吗?”(引导)话音一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不可以的。《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那个时候社会黑暗而沉闷,所以丁香姑娘只能是哀怨感伤的。”这时,我赶紧说:“这种环境下,诗人在追求丁香姑娘而不得中有没有绝望?”(介入)学生答道:“没有。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虽遭理想的幻灭,但诗人仍在执着的追寻。”我趁机就要求学生再读原诗,让他们体会这种希望,理想幻灭后仍有希望,在绝望中求希望。读完后我又抛出第三个问题:生活中,我们也会遭遇挫折,经受打击,我们也会忧郁彷徨,这时我们该怎么办?(结束)学生的回答可想而知。我用先用第一个问题作为引导,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对他们实施了情感态度教育,如果在悟出主旨之后,直接过渡到这个问题,就显得有些突兀,而且学生会很被动。有了上面第一步的引导,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三、鼓励学生质疑 鼓励学生质疑,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要肯定学生不迷信名家、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的大胆质疑精神,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例如讲《荷塘月色》中的通感: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老师正讲通感,有个学生起来说道:“写的不好,这天晚上只有作者一人,很静,应该像笛声。”老师放开教案,就让学生仿照这句话造句,能用到通感最好。学生造出好多句子,比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蒙娜丽莎嘴角的微笑似的。当然,有时面对学生自己提出的挑战性的质疑提问,确需教师具备广博的胸怀和诲人不倦的精神。
四、要注意问题的顺序性、层次性和阶段性
有的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完全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就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样的提问显然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作为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课文,对学生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能帮助老师完成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琵琶行》(并序)一诗,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以后,就可以按顺序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这首长诗(叙事诗)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出白居易和琵琶女这两个形象。然后教师再问:在这首长诗(叙事诗)中,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于是,学生很快从相关段落中找出答案。教师再问: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命运?再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湿青衫?江州司马为谁流泪?在这样的一组有顺序、层次清楚、分阶段进行的问题面前,学生对本诗的主题、重点也就容易把握了。
五、多提浅中见深的问题
记得上初中时,学习《故乡》一课,老师问道:闰土最小的孩子几岁了?我们回答:五岁。老师就说:连五岁的孩子都下地干活还吃不饱饭,怎么回事?主旨这个大问题就在这场简单的对话中得到了解决。再如《纪念刘和珍君》: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老师问:早上知道上午的事合理吗?要求学生联系全文再回答。学生思考后回答:是为了驳斥政府的下劣凶残。
多提浅中见深的问题,力求让学生达到“读书无疑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的境界,以完善学生的学习。
朱熹有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的东西,多设计一些艺术性的提问,拿这些“活水”来灌溉学生求知的心灵,以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五篇:艺术生实习调查报告
绥化学院调查报告
珍藏那一片乐土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
绥
化学院
珍藏那一片乐土
记湖南省衡东县荣桓镇完全小学支教活动
系别:艺术设计学院年级:2007级专业:艺术设计
姓名:学号:
前言
在湖南省衡东县荣桓镇完全小学教学的日子——是美好的日子,也是我难以忘怀的日子;它将时刻提醒我在以后的人生路中要正确地对待任何一件事物,也使我的心境逐渐平静,也再次学到了,思考到了以前并不知道的东西。
这是我第一次去用自己所学知识去传授给他人,虽然刚去的时候有些紧张,不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他们对哪些比较感兴趣,带着这些疑问我总是在思索和探究。我便向学校的一些老师进行反复交流和学生们的一些相处,与他们之间的的交往过程中,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个教育者,所具备的知识体系只是个基本条件,而更多的是你对教育的情感、态度。这一份职业带给你的生命内涵。其中的复杂,意义还需要我以后慢慢去发现,去经营。
对于我来说,它就是一场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洗礼和沐浴。也让我有了一种对职业在生命中的意义的衡量。我不知道是否还有人嫌我说话聒噪,不知道是否还有人会叫我阳老师,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能够和我拍照合影,不知道是否还有人会用那样搞笑的音调的学着我的口头禅了,不知道是否还有人会陪着我一起爬山了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还有会看我给孩子们做的那段搞笑的热身操,不知道是否还有人会跟我在有着镂空挡板的乒乓球台上打球了,不知道是否会有人会跟我们一起备课,看电视,下棋,不知道是否会有人会跟我围站在一个桌前吃晚饭了,不知道是否还有人会走在那条硝烟弥漫的小道上了,不知道是否有孩子殷切的期盼着我们再次归来。正是因为这些都不可能复制,才显得弥足珍贵!
1.我的支教.在这一方乐土上,我们这群孩子的心灵也被涤荡的相当纯净.原来在学校是一个个懒虫的我们,到了这边每天准时七点之前起床,我是在鱼形完全小学和刘老师住一间屋子。我不像很多支教的同学,去的是特别艰苦的学校支教,我所在的这所学校坐落在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元帅故居的旁边。这里的孩子家境都一般,他们在家都是爷爷奶奶照看,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很大一部分都去了外地打工。
实习期间,我所教的科目是小学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其中五个班级的美术和语文科目。最初的一周我是纯粹的教美术,而且每天只在这五个班中上一节课,再加上语文课老师对我的信任。到我支教的这所学校对我们教育实习形
式非常欢迎。因为对于学校而言,教育实习解决了某些专业(主要是音乐、体育、美术、小学英语、数学、生物等)师资缺乏。我听我的学生们讲,在他们之前,学校课程表上有美术课,但是缺少美术老师,很多时候美术课被其他科目所替代,而学生们对美术课又特别的向往和喜欢。因此学校对我们实习生特别的重视,都在给我们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我感觉自己更像是代课或者说是支教老师。这充分给了我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为了确保实习万无一失,不误人子弟,实习前,我确定了教学的主要目标:美术,培养学生从美术课中,解放思想,发挥创意思维。语文,让学生喜欢上语文一门学科。
由于学校情况的特殊性,我在本学期开学的以三天才开始上课了,可以说我并没有带太多的准备时间。但8月20日,我回家与刘老师联系过后,把我的个人简历递交给了学校,在8月25日,就基本确定了我上课的年级和内容。开学前期,我向我们当地小学生借阅了他们的美术教材,大致知道所教哪些内容,和哪些内容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向刘教师咨询授课方式,熟悉不同年级上美术课的情况,尽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开学初期,在网上看了大量的小学教学视频,一边摸索着上课的同时,一边听课,努力学习教育方法和教学经验。在听课之后思考假如这堂课是我自己上,又该怎么设计,进行前后对比。实时调整授课节奏,授课方法。
大多数人看来上一节课,无非就是经过“备课(写教案)——试讲——上课——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评讲”这样一个流水线。看起来简单,可其中每个环节又有很多小细节,稍有不慎可能与上课目标背道而驰。
首先是备课,写教案。在上课之前,我从备课的三个环节入手,反复遍读相关教材,尽量使自己对教材内容了如指掌。大量阅读的书籍,收集相关的信息;给学生一个内容充实、丰富、生动、活泼的课堂,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完成备课后,交由指导教师,检查修改,继续完善教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指导教师的指导帮助,备课阶段基本上完成的还算做得不错。
其次上课,本来教案完成之后应该试讲,但由于学校的特殊性,一个月的实习中我很少试讲而是直接上课。上课时导入时关键,一个好的开头就有一个好的结尾。为了能激起学生兴趣,我通常采用的导入形式尽量做到新颖又独特,情节搞笑但又和课堂知识点紧密结合,学生在开心的同时也会思考问题,进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大大提高。整个课堂上尽量保持微笑,时常与学生交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具体;语言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的,抑扬顿挫,方便学生理解,激起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当然上好一堂课,任务设计也是关键。根据知识结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情景,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在情景中我也设置了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都是围绕情景展开,任务环环相扣,贯穿课堂的始终,用任务来不断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再次,课后反思。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能,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更好的开展下一课教学工作。每次课后,我都注意观察同学们的一举一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发现学生学习时所遇到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改变教学方法;同时,开展自我反思,撰写教学反思,从教态、语言、板书、提问技巧、与学生互动、对学生的思路引导等各方面入手,总结课堂优缺点,改正不足,发扬优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学习,自主学习,表演辩论,学生讲课等不同教学形式。在美术方面,多次采用联想法教学,我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很抽象的东西,然后让学生们依次上讲台画一笔,最后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画面。目的就是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等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空间后,再给他们画一些他们容易接受的图画,使得学生们能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语文方面,通过开展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农村的学生尽早的熟悉不同的教学方法,每一节课的语文课,就如同一个故事,让学生感受语文当中的人物,时间,环境等的魅力,感受中华文明的伟大。
通过一个月的教学工作,我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还存在不少缺陷。
个人在讲授知识点时,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够准确;做为一个老师你找到教学重难点,并不代表你就能够把重难点讲清楚,不代表就能让学生学懂学好。讲授重难点时,语言的使用,内容的扩展,教学方法的使用都是有讲究的。有时一堂课很精彩,但并不代表这堂课好。正所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啊!怎么样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仔细的专研。
语文课上,由于自己对语文的喜爱,很多时候忽略了学习的主角使学生,自己滔滔不绝,满堂灌。
在这个阶段中我经常有时间就去听其他老师讲课。听课是自己提升教学能力的捷径。通过听别人上课,学习他们处理教材的手法,汲取他们的教学经验,和他们一起探讨讲课技巧,将他们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结语
实习期间,我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每一项工作;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努力完成学校布置给我的任务,很好的塑造了我们黑龙江省绥化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形象,给实习学校留下好的印象。
一个月的教育实习,感触良多!虽总体感觉不错,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也暴露出自己多方面的不足。这些方面有的需要改正,有的需要摸索学习,有的要马上改变,有的需要认真实施。为了达到做一个合格教师的要求,我将不断努力;同时,我也端正了对教师的认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真的不容易!需要用心地去关心学生,用心血去浇灌学生;最后,我只想说一句,教师——最可爱的人!
感受最深的是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用于实践,用足够的爱,足够的耐心,教育去浇灌那些正在成长的绿苗。我们明白了肩负在自己身上的责任,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总会找到解决的方法,我们会全力以赴,我们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我们对未来,对那双渴望学习的眼神充满希望。
2010年9 月 30日
指导教师评语:
评分: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