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习作指导

时间:2019-05-13 04:1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生习作指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生习作指导》。

第一篇:浅谈小学生习作指导

浅谈小学生习作指导

新市镇平宁基点校(QQ:1083731671)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是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和学生头疼的事。教师为作文教学难而感到棘手,小学生对作文更有畏难情绪,把作文当作负担。

在本学期学校不同课型归类研究中,本人承担了习作课题研究,结合常年教学实践经验,开课前搜集了相关资料、查阅了书籍,在课堂练笔环节中,学生能够根据指导写规范,取得了较可喜的成绩。现将本人对习作教学浅谈以下几点:

一、明确习作指南

小学课本每一个单元为同一个主题,多以相似的写作方法或相同要求的几篇课文放在一个单元里学习,单元作文也大多是安排学习该单元的写作方法。应该说,小学采取习作模仿这种作文教学方法,是符合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和学习规律的。小学生初学作文,也大都是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描写类似的人、事或物,这是最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不少小学生对范文有着很严重的依赖,离开范文,便无法写作文。小学生习作,即是小学生学习写作文,是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一种写作行为。培养学生一定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懂得一定的写作技巧。让学生明白无论什么题材的文章都要具备文章开头、中间、结尾,要做到文章结构完整。

二、重视口语交际

根据每一个单元的主题要求开展口语交际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多说、多练,除了平时课堂提问、回答外,每一单元的口语交际课还是学生口语表达的平台,是培养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时机,通过课堂锻炼,搜集、积累习作的素材。

习作指导要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训练的方式方法也很多。可以举办故事会,让学生把在课外书上看到的故事讲出来,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或别人经历的事讲给同学听;如争当“小小推销员”,让学生介绍物品的外观、使用方法等特点;组织讨论会和演讲赛,让学生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渠道让学生把要准备写的内容先进行口头表述,为习作奠定基础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强化基础训练

学生通过观察所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口头表达的内容,要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才能形成作文。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字、词、句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学生对字、词、句等语文基本功掌握不好,就无法准确记录语言,写出来的作文就会辞不达意、文理不通。教师应

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将字认准确、写准确,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搭配词语,注重语法训练。

四、指导学会观察

作文是把观察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人云:“不是生活中没有美,而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只有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收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会感染读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物,如家里人的性格、特征,自然景物,身边发生的事等,捕捉生活的亮点。学会观察和感悟生活,学会记录和保存生活,也是我们写好作文的关键。有了鲜活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素材,动起手来水到渠成。

五、拓展阅读空间

多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学生通过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写出的作文内容才会充实。教师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一定要做读书笔记,不要随心所欲地读,做笔记可以摘抄好词佳句,也可以记一些知识要点,读完后还可以写写读后感。

六、指导写人

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很多文章都会有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在教学中学生往往能够很准确地找到这些句子,在分析句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再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加深理解,对文章的中心和人物的思想品质可迎刃而解。为此,在写人时少不了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而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就要有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

七、指导写事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因果写明白。

八、指导写景

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它是小学生经常练习并要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类型之一。写景要选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写。可用的顺序很多,例如时间顺序、方位顺序、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的顺序,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的顺序等等。小学生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可以运用这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景不只是为写景,写景最终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感情,把感情注入所写的景物之中,使所写的景物做到情景交融,才能更好地感染读者。在描写景物的文章中,还应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能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

九、指导写物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现就《介绍一个熟悉的物品》为例,着重谈谈怎样介绍熟悉的物品。

写物品重点抓住物品的特点进行介绍,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既然是介绍自己熟悉的物品,对物品的各个方面要做到心中有数。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

一两个特点重点描写,适当运用说明方法,同时写出为什么喜欢它。

综上所述,让孩子学会习作必须要有一个时间过程,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需要长期的积累运用,更需要不断地激励引导。想让孩子不怕写作文,有话可写,教师的教学策略也是很重要的。当孩子一次没写好,可以教他如何修改再写,不断地指导修改,孩子一定会有进步的,这也需要耐心。还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多读课外书籍,学会运用文中的好词佳句等。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学生借助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室拓宽知识面,多读书、读好书。总之,习作教学必须有一定的技巧为引导。

第二篇:如何指导小学生阅读和习作

教学生敢写会写能改 浅谈中年级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的部分是这么说的:”写作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应该说,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我,不断地进行表达自己、跟别人交流,作文应当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可是,作为一名从教语文二十多年来的老教师,我却深深感受到:作文是学生写着头疼,老师教着头疼,家长看着头疼的难题。不少学生面对作文作业的时候,愁眉苦脸,外加一声嘟囔:怎么写呀!家长谈起孩子的作文,焦灼无奈:怎么办呀!老师批改作文的时候,眉头紧锁:怎么指导呀!作文怎么会成为这样一个难题呢?那是因为,口头交流,根据生活情景,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只言片语,可以辅助以动作、表情,可以随时更改、补充,而将这些准确落实到语言文字中,还要生动具体、引人入胜,就需要一定的文字驾驭能力了。

那么,作文这个难题到底怎么解决让它变得轻松一些呢?在这二十多年中的摸索中,我逐渐摸索出了一些经验: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然后解决“怎么写”,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领指导作用。现在,我将自己在这二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摸索出的点滴经验总结出来,跟大家分享。

一、写什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想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所以,学生的作文内容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内心,要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审视自己。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但很多孩子对自己的生活不够留意,观察起来没有重点,没有目标,或者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这就需要根据作文的内容做好引导和指导。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的内容是: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日记里。如果笼统的布置孩子自己观察,三年级大部分孩子可能不知道怎么观察,或者观察什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大部分妈妈都有见过或者自己生黄豆芽的,我提前一周布置家长跟学生一起泡豆子,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豆子的变化并随时记录。大部分孩子兴致盎然,家长也非常配合。一个星期后,学生的作文交上来了,大部分孩子言之有物,有个孩子的《豆子发芽记》仔细地写出了豆子发芽过程中的细微的变化,譬如“晚上,我发现泡在水里的黄豆变大了,圆鼓鼓的。圆形也变成了椭圆形。它的手感也不同了,原来硬硬的,现在变软了。我又把它洗了洗,接上一点水……我又把泡在水里的豆子洗了洗,……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掀开盖在上面的布,一看,哇!豆豆全都露出小芽了耶!它们很像小蝌蚪。晚上,豆子的芽又长长了,而且都是弯的。”这篇作文后来在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获三等奖,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呢。

教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我留意到,这一单元的习作是写自己对乡村生活的了解和感受。我们班的孩子大部分成长在城市,但在农村都有个老家,所以他们对农村生活有所了解,但又不够熟悉。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提前一个月就布置作业:在周末的时候,回老家一次,体验一下农村生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场景拍成照片,发到班级群里。这一举措,不但孩子们兴奋异常,连家长也动了思乡情,跃跃欲试。不久,就有照片陆续传上来了,大家的照片内容丰富,角度多样,为孩子们提供了极好的写作素材。后来,孩子们的作文写出来了,我非常欣慰:有了用心的观察和绵绵的感受,作文就是不一样啊,有着强烈的画面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看,“春天,小河里的水融化了,又哗哗地流走了;小草伸了伸懒腰,从土里钻了出来。许多沉睡的花儿从梦中醒来,舒展开花瓣:有红似火的桃花,又白如雪的梨花,还有黄赛金的迎春花……”本次作文中,这样的段落还有很多。

2、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

写出自己的想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文要讲究谋篇布局,要修饰语言,这应该是在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后的要求。在作文的起始阶段,很多孩子在写作文时本来就会有很多顾虑,我这么写行不行啊?会不会写错了被老师批评,被同学们笑话?你再跟他们说,你应该这么写,不要那么写。可能很多孩子就更不知道怎么写了。所以,对于中年级的孩子,我以鼓励为主: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就没有错。慢慢地,孩子们就能放开写了。有个孩子在写自己和小伙伴闹矛盾后,一气之下跑回家的心理活动:“哼,我才不理你了呢!谁稀罕你?我自己玩游戏去……哎呀,一个人玩好没意思呀,不如两个人下棋带劲呢„„刚才那步棋到哪儿来„„算了,我还是回去找他吧!”短短的几句话,把独生子女的困境写的生动形象。还有个孩子的考试作文是这么写的:“老师拿着卷子占站到讲台上了,啊,要考试了。我惊呼,完了完了,昨天晚上光想着看电视了,忘记复习了,这下死定了,死定了……拿到试卷开始做,啊?这么简单啊?哈哈,这下就不用被扫帚疙瘩伺候了!嘿嘿嘿!”短短几句话,把孩子从紧张到放松的心理活动写出来了,虽然不够优美,但贵在真实。这两段作文得到了我的肯定之后,孩子们明白了,哦,作文可以这样写呀!不用胡编乱造啊!

大胆放飞自己的想象。莱特兄弟说:“给我一双翅膀,我就能飞翔。”诚然,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所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也是作文的素材之一,每次我布置孩子们写自由作文、想象作文,编写童话这样的题目时,总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呼雀跃,好像被解放了一样。而每个学期的这样的作文题目都是最有话可说,都能体现他们的写作水平。看了他们的习作,你会惊讶于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记得有一次考试时的作文题目是这样的:有一枚硬币掉落下来,在马路上滚呀滚呀。这枚硬币会有什么经历呢?请你展开想象,继续往下写。当是看了这个题目,我都替学生发愁,这可怎么往下编呀!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完全多余,孩子们的想象力比成人强多了,他们可以让这枚硬币有众多的的稀奇古怪的经历和遭遇。读了他们的作文,我不禁汗颜。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这无疑将大大地拓展小学生习作的时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细心呵护孩子们的童心,让想象成为作文起步中副有强大生命力、拥有不竭动力的活水源头,我们的作文教学必将更富有生机活力。

二、怎么写

很多学生有了丰富的写作内容,真正下笔时却会出现表达不清楚、语言不规范、抓不住重点、记叙笼统等问题,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指导习作上多下功夫。

1、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实现读写迁移。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习作的熟练技巧。”现行语文几教材不论是在语言文字的规范性上,遣词造句的准确性上及表情达意的深刻性上,都是极好的榜样,有着极大的示范性。所以,教师要及时总结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积累语言,学习遣词造句,体会修辞手法。在课堂教学中对一些优美生动语句,我会让学生反复体味,并教会学生可以怎样将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譬如,在学习《乡下人家》时,我抓住了“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样的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探”字的妙处,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雨后春笋的勃勃生机,表达了对竹笋的喜爱。再譬如,学习《七月的天山》一文时,我抓住重点句子“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让学生体会这是一个比喻句,特别强调了“漏”这个动词的使用,生动的写出了塔松枝叶的茂盛。我告诉学生,写景色除了用形容词,还可以用动词,动词若能够用的准确,更能为文章增色。在学习《麦哨》一文时,我特别跟学生强调了标点符号及拟声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大量阅读课外书,积累写作材料,丰富自己的心灵,提高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本质不是技能训练,而是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提高能力和语言水平。我常常在学完一篇课文后推荐相关的书籍或文章让孩子们阅读。譬如,学习了《夜莺的歌声》一文,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后,我向孩子们推荐《小兵张嘎》这本书,让他们认识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少年英雄;学习了《乡下人家》一文,我向孩子们推荐了《雪忆》《童年夏日捕蝉的记忆》两篇文章,让他们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了解乡村生活,让他们认识到,同时乡村生活,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不同的风情,写出的文章是不一样的味道的;学习了《渔夫的故事》,我向孩子们推荐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中国的《牛郎织女》,让他们体会中外文化的差异„„这样,经过长期的阅读积淀,不但积累了写作材料、提高了写作技巧,也提高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度,让他们的心灵细腻、柔软、丰富、易感,写作文时,就能做到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三、怎么改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作文都是从反复修改中得来的,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孩子们的作文尤其如此。修改作文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自主性,既有助于培养学生鉴赏文章优劣的能力,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是很多孩子往往不知道怎么改,这也需要老师引导。这几年我是这么做的。

1、点评同伴的作文,指出优缺点。

每次作文,在学生写出草稿后,我都会尽快挑选几篇比较有代表性的统一点评,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中的值得学习的地方,应该注意的地方,反思自己的作文中有没有类似的问题。然后明确作文修改的范围和要求并教一些必要的修改符号以方便交流:

1、看中心,要看题目是否与内容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等;

2、看材料,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3、看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晰;

4、语句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等。

2、自己动笔修改,自我评价。根据老师的讲评,默读作文初稿,想一想有哪些需要补充使之更具体的,那些语句啰嗦、表达不清需要删改的。改好后认真誊抄,然后自我评价。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学习积极评价自己的作文:你的作文书写认真吗?语句通顺吗?中心突出吗?你觉得哪些词语句子用的不错?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刚开始要求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时,一部分学生会无从下笔,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作文中该修改的地方。

3、学生互改互评,互相激励。学生相互交换作文,认真读一读,他的作文有哪些进步?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写评语这件事,刚开始学生可能写不好,东一鳞西一爪的,没有针对性,也不够准确。这就需要老师有耐心的引导,慢慢地,孩子们的评语也能够写得像模像样了。譬如“我觉得这篇作文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比喻恰当、写出了小作者眼中的乡村。只是字迹不够工整,希望继续努力”“这篇作文优点是写的字工整漂亮,优美词句多,写出了小池塘一年四季的美景。希望继续读书,写得更好。”

4、教师总评,激发兴趣。教师的总评以鼓励为主,对于作文优点,以肯定句式热情鼓励;对于缺点,多以商榷的语气与学生探讨;评价范围可以涉及到习作本身是否优秀?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是否准确中肯?定稿后的习作是否比初稿有进步?修稿作文的能力是否比以前有长进?我发现,当我表扬学生作文评价写的准确、中肯、善于修改作文时,比表扬他的作文写的好更容易激励学生。或许在每个孩子的心目中,他不但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写的好,更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修改作文,评价作文的能力。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教会学生修改作文、鉴赏作文跟教会学生写作文同等重要。

总之,在我努力投入到习作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习作教学的深远与厚重,品尝过面对学生作文枯燥乏味不知如何指导的苦恼与忧伤,也体味过面对学生作文的精思妙想、神采飞扬的快乐与喜悦,有“朽木不可雕也”的沮丧,更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得意……作文教学这个课题,是漫长艰辛的,同时也是充满乐趣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各位同仁共勉!。

第三篇:小学生习作指导的感受

浅谈小学生习作指导

中卫永康镇丰台小学

汪俊珍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语文素质的较高体现,它将语文基础综合起来,创造性的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大难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在写作时很难做到内容具体、生动,说真话、抒真情,有童真童趣,有创意。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认为小学习作教学应该抓住以下几点。

一、引导激发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多鼓励学生去观察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并运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创造情景美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该多方面地考虑到孩子们所学所想以及所看到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些他们喜爱的自然景物,鼓励他们说出自己亲眼看到的美丽景色,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自卑感,使学生自强自信,不怕说错,敢于做驾驭语言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平时的训练。所以在教学中,我不断鼓励学生要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不卑不亢,敢于展现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我还针对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及时给予其恰如其分的表扬、肯定。这样一来,时间不长,班里的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了。

二、注重积累词汇。

习作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多渠道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对身边的人、事、物充满激情。

1、积累语文内容,重视文本知识。“重视文本”是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好词佳句可为习作做好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坚持常写日记,提高习作能力。坚持写日记是提高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日记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也可以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只有让学生有一个自由的表达空间,才能够写出比较真实的情感。

三、重视学以致用,指导练习习作。

习作教学必须按照从说到写的顺序进行训练,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后,我让学生练习写生活中熟悉的人,学生习作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人物形象。我又引导他们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表达性格特征的方法,进行习作指导。让学生通过多次练习,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四、拓宽习作素材获取的渠道

大多数学生害怕习作的根本原因是无内容可写。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多鼓励学生去观察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并运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创造情景美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渠道去捕捉习作素材,解决习作无内容可写的问题。

1、从阅读积累中去获取素材:首先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平时还要多开展读书活动,在阅读的时候,向学生指导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段落和心得、体会抄到读书笔记上养成读书必动笔的习惯,并要求学生挤时间背下来。再次是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习作就会妙笔生花。

其次,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还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2、从实践活动中获取素材

要使学生习作有话可写,又能写出真情实感,必须有意识的把习作训练与组织学生活动结合起来,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拓宽视野,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习作的素材,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经常有计划地结合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如结合学校课程资源,在校内组织开展打篮球、拔河、跳绳等比赛活动。根据法定节假日,引导学生在参观、扫墓、中秋、公益宣传等活动中仔细观察、认真体验感受,尽可能让学生多收集一些原始材料,习作时,学生就会有话想写,有话可写,并能写出真情实感。另外,还可利用学校给学生打预防针、体检的机会,让学生谈谈打针、体检时的感受,并让学生写下来。另外,我还利用地域优势,把孩子们生活中的趣事和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以及他们最熟悉的自然景物和丰富景象作为习作内容,使习作内容更具有地区特色和时代特色。我着力于启发学生由眼前可以直观看到的事物入手,发挥想象,联想到更多虚幻的事物,由眼前的观察引起对往事的回忆、联想,这样学生的习作素材就进一步丰富了。

五、总结习作内容,重视习作评价

当学生的习作交上来后,老师还应当认真地批阅,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习作水平,激发其习作兴趣。学生的习作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如果老师在批阅习作总是用“句子通顺,内容丰富,中心明确”这样千篇一律的评语,势必会降低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所以,老师要从学生的用词到句子,认真批点,指出优点以及不足之处,还要从写作方法上给以总结,给以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懂得写出好习作的方法。

习作的评价既是对本次习作的总结,又是对下次习作的指导。教师的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习作、乐于习作,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于写得好的给予表扬、激励,基础差的学生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这样做,一些差生得到了鼓励,于是看到了希望,就会敢于习作。

总之,小学习作教学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在具体教学中获得启发,能够与学生多合作、多互动,习作教学就会不断取得成效。

第四篇:小学生习作指导有效性策略初探

小学生习作指导有效性策略初探

【内容摘要】

《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可见,能用文字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是习作教学的主要目标。可现实中,多数学生惧怕写作,吝于表达。而且不会写作文,甚至把作文视为学习中“拦路虎”。要帮助学生克服写作的恐惧,习作教学应该作为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去抓,而如何进行有效的习作指导就显得尤为关键。在教学中要降低门槛,力求习作内容的多样性;注重挖掘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评价,方能提高习作指导的有效性。【关键词】 习作指导 有效性 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知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而,小学习作教学既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又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好基础。但近年来,小学生习作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就我校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他们的习作套话、假话、空话连篇;更有部分学生错别字百出、词不成能句、句不能成文。我在本校四年级做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80% 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写作的原因是觉得作文太难。而作为作文指导的主导者——老师呢,怕教作文,不善引导,缺少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有的教师不加指导,放任自流,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有的老师指导过细,条条框框太多,低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危害更大;有的为了追求成绩,为了应试而指导,甚至让学生背例文,以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毫无创意可言。如果硬把学生的作文套在教师设定的框框里,以教师的思路代替学生的思路,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我认为造成小学习作指导耗时耗力,效率却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几点:

一、教学模式单一

现在大部分的习作教学课堂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有的教师指导作文时,担心学生出错,从审题立意到作文材料,从详略安排到遣词造句,从修辞到标点,全盘托出。学生按“纲”而作,不敢越雷池半步。结果学生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缺乏创意。形成假、大、空的奇怪现象。甚至出现教师选范文,学生背例文,考试默作文的怪圈。路上捡到皮夹子、红绿灯下扶瞎子、上桥帮人推车子、公交车上让位子、放学后留在教师擦桌子,成为时下许多小学生作文的套路。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得不到发展.学生习作的依赖思想严重,懒于作文,一旦布置作文,就产生心情压抑、消极被动、烦恼厌倦等不良心理障碍。学生厌烦写作文的心理会成为教师的习作指导的绊脚石。

二、习作内容僵化

教材上的习作命题,写来写去,都离不开《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家乡的风景》等内容。这种命题的重复必定会打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由于学生的求异思维长期得不到激活,作文创新能力自然也得不到提高。

三、批改事倍功半

批改作文一直是教师们“最头痛”的事。作文的批改快则一个星期,慢则半个月。往往这个单元的作文还没批改完,下个单元的作文又接踵而来。而教师们往往是全盘批改。全班几十篇作文,每篇都精批细改,从错字到病句,教师都一一修改。作文发下去以后,学生只注重看分数的高低,无需“费神”修改,结果下一次也照错不误。

三、评价标准有误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的评价标准也存在着差异。一些教师错把文章的长短,书写的整洁作为评价文章质量的唯一标准。而对文章是否有创意,中心是否突出,语句是否通顺却很少顾及。这样,导致一些老师平时忽视习作教学,忽视学生作文的基本功训练,临考前让学生背几篇作文,考试时全文照搬竟可以得高分。

以上情况令人担忧,部分教师的习作指导正在走一条与素质教育相背而驰的道路.怎样有效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写作时有“法”可依,乐于表达,是关系到学生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教师们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呢?我将会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取消门槛,轻松入门。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是中年级写作方面的学习目标之一。2000年修订版大纲对“习作”的要求独具匠心,对以往大纲中“有中心”的要求只字未提,在书面表达上只提“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放缓了习作坡度,为此次课程标准对写作方面的学习目标的出台奠定了基础。中年级习作教学训练重点是片段作文,已为大家所共识,“不拘形式地写”的学习目标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切入点、突破口。古人有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幼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不要人扶得勇气,这时候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来说毫无用处。因此,在中低年级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我认为在低年级,学生即使没有“作文”的意识也不要紧,要紧的事让学生敢于写。教师也不必设立太多的框框,也不必对文章结构作太细的指导。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

有人对2730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作文题材的真实性情况作文调查,结果发现:作文题材“真真假假的”或“全是编造的”占65﹒1%。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学生在编造材料?我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不明,人为地拔高作文教学的要求。在作文教学目标要求上,有人竟提出了“有所为而作”和“立意要高”、“选材要新”、“构思要巧”、“情节要全”的要求。这样的作文要求,既违背课程标准要求,又违背学生的认识规律,这样的训练必然会挫伤学生习作的极积性,学生谈“作”色变,最后导致学生说假话、说空话的不良文风。全国著名语文教学专家魏书生为我们做了榜样:凡进魏书生班的学生都要写日记。他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刚开始,对后进生的要求低得很。第一天把当天的年月日写上,至于内容,只写“今天我到盘锦市实验中学读书了”就可以了。第二天,介绍自己同桌的外貌,写两句话就行。第三天,介绍自己的教室,写上三句话,第四天,介绍各科教师。以此类推。写上两个月,学生每天日记的字数就能达到500字左右,好的同学则更多。从魏书生的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真正领悟到了作文教学快与慢、质与量、难与易、苦与乐的真谛。只有降低门槛,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乐趣。

我在习作教学中总是让学生在日记本上多写多写,而且一般是自由命题,让学生任意选材。学生完成后不会去精批细改,阅读完学生的习作之后(有时是浏览),就及时反馈评价。这时的评价反馈绝对是大加夸奖的,绝对不批评任何一个学生。也许有人会问:“学生有问题也不指出来?”我的回答是不用。我们可以把学生存在的问题放在表扬之中,一个班四五十名学生,总有写得好的学生,拿好的学生做榜样,就是行之有效的。要知道,榜样的力量的确是无穷的。要想解决学习品质问题,还是学习习惯问题,或是写作能力问题,都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都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来解决。如果是中途从中年级接班,也要尽力降低门槛,不必埋怨学生的底子差,是什么基础都不要紧,只要学生肯动笔就行,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拘形式,不拘文法。我的作法是以写日记为重点,增加写作的量,并将习作教学中的各个相关要素分解,融入到日记讲评之中。日记是学生最好的自由表达形式,也是老师最能自由批改的作业,老师可以让每一个不同写作程度的孩子获得成功,不必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这样在每一个孩子的努力下,每一个孩子都会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二、内容多样,着眼素质 教师要冲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桎梏,把作文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人才素质培养上来。要让学生懂得文章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可以弘扬真善美,也可以抨击假恶丑。习作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写出他们眼睛里的世界和跃动着的童心。

(一)、命题求“宽”

习作以学生主体地位为突破口,拓宽学生习作空间,倡导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自由命题,开拓思路,体验自由作文的乐趣。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67%的学生喜欢自由命题的作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积累素材。抓住学生心理感受,引导学生乐于表达,增强他们表达的信心和欲望,体验在生活中习作的乐趣,培养创新能力。在日常的习作指导中,要善于挖掘身边的素材,为学生积累写作资源。最近日本发生了9.0级强震,随后引发海啸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但在大灾大难面前,日本人秩序井然,震撼了全世界。写出对这次异国大地震的感受,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习作训练。于是我利用视频在学生面前再现了这次灾难,然后让学生写感受,但对中心和字数并没有限定,让学生自由谈。虽然写不出什么高深的道理,但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日本人灾后的秩序令我感动,我要向他们学习”等字眼。虽然话语还是略显稚嫰,但对于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情感的飞跃。学生在习作中既得到了写作训练又受到了人文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二)、选材求“广”

充分利用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之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拓宽习作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习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三)、形式求“活”。

在习作体裁上不拘一格,可以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也可以是发表某种意见,阐明某一观点的议论文;可以是介绍、说明事物的说明文,也可以是简单的应用文等。平时不要拘泥于每周两节的作文课,把作文训练延伸到课间、课外、校内、校外、家庭等活动中,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采取课内作文、课外练笔,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召开演讲会、编辑小报等多种训练形式,多渠道全方位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三、利用资源,拓宽空间

目前的作文训练的渠道主要在课堂,训练的内容大都是教材中规定的作文题,训练的量明显不足。作文是复杂的心智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训练也是一种技能。一个人要熟练地掌握一项技能,必须有一定的训练量作保证。学生每周两节作文课,固然是进行作文训练的主渠道,但训练的量仅仅依赖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想方设法开辟多种渠道,让学生多写多练,使各种写作技能在形式多样的潜移默化的训练中得到强化,促使其作文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些论述固然是针对整个语文教学而言的,但是,就作文教学而言,就是要求我们确立“大作文”教学观,加强作文教学与生活、学科之间的整体联系,进一步拓宽学生习作训练的空间,开辟多种习作训练的渠道。这些渠道主要有:

(一)、充分挖掘阅读课文中可供习作的素材。阅读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习作资源,如果我们能充分挖掘阅读课文中的练笔资源,及时把握练笔的时机,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另外,学生的各种联系书籍上也有许多可供写作的素材。四年级的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启示”。除了完成园地要求的作文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个实验:在学生的练习册(四年级下册)中的第12课的练习中介绍了“薄壳结构”,我利用了这个教材的资源,要求学生每人带一个鸡蛋,在课堂上进行了捏鸡蛋,鸡蛋是否会破的实验。学生兴趣浓厚,各人带了一个鸡蛋进行实验。实验后我马上要求学生写一篇日志,记录试验经过,然后引出“薄壳结构”这个知识点。学生结合知识点,写成了一篇科普小短文。事实证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课外多进行这类贴近学生生活的习作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并能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

(二)、不断丰富班队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习作机会。班队活动内容越丰富,学生动笔的机会也就越多。如小队之间的挑应战、擂台赛;班级开展的参观、游览活动;班级举行的智力竞赛活动、小记者采访活动和文娱表演活动等,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三)、沟通作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善于从其他学科中发掘习作的素材。例如:听音乐作文、画画作文、介绍一个有趣的自然实验,等等。

(四)、加强多种体裁的综合训练,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表达生活的形式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尽可能多的形式表达自己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例如,围绕“我们的学校”这个题目,可以写一篇记叙文,记事、写人、绘景,也可以写一篇说明文,还可以对自己学校的未来发展进行畅想,写一篇想象文。以上这些训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这些训练,不仅可以弥补课堂训练内容单

一、形式呆板的不足,而且可以为课堂训练提供更为宽广的智力背景,促进课堂训练效率的提高。

四、合理批改,激励成长

教师批改作文,都是脱离学生的静态批改,有时学生只注重老师的评,对评语不求甚解,这种批改方式缺乏平等对话意识,不利于学生构建式学习,违背了当今教育潮流。我尝试新的批改方式,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提高习作能力。(一)、小组互助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结成四人小组,相互交流,并对照别人习作作出评价与批改,正好满足了其展示自我的愿望,他们既积极又慎重,所做评价大都恰如其分。在小组互助中,他们身心愉悦,学会评价,学会欣赏,学会合作,辨别优劣,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很有收获,有很强的实效性。我总是选择几组在全班汇报,检测他们的交流效果,将此举落到了实处。

(二)、典型示范式。

批改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告诉学生要改些什么?怎样改?为什么这样改?然后学生自改,独立解决自己作文中表现出同类问题。

(三)、师生交流式。

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交换彼此想法,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会消失„„”一定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保护学生的热情,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所以教师应该及时批改,及时反馈,而且要多写鼓励性评语,激励学生成长。调查中,我发现了一个典型案例。某班学生告诉我,他们不怕作文。深入了解,我们知道了这位老师的做法。这位老师是这样做的:他让学生每周写四至五篇日记,应该说这是一件很艰难也很繁重的学习任务,但这位老师能让学生乐此不疲。原来老师让学生写日记时,注意了学生的心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给予学生写作的信心和力量。老师在教室里办了一个专栏——“成功者的脚印”,当日记评讲时,很多学生会被老师称为成功者,在专栏上留下“脚印”——一朵朵成功的花。老师说,他对学生写日记,没有设置任何难度,每一个目标都是学生能够实现的。最初只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本子,能认真书写,不论写长短,就是成功者,结果学生都做到了。一星期后,他就在学生中发现闪光点,树立起榜样。榜样是力量,是向导,引着其他的学生向前发展。老师说,在他的操作中,每一个孩子都有嘉奖的机会,每一个孩子都不断地获得了成功。通过多种渠道鼓励那些哪怕是只有微小进步的进取者,燃起习作的熊熊火焰,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习作兴趣。

(四)、改变作文的交流时机

以前的作文交流只能集中在习作课中,任务多时间紧。教师可利用自习课,晨周课等,对学生作文之中的立意、选材、语言表达、态度、观察能力等等分类进行评议,树立榜样,激励学生。

小学作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高习作指导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创设一个好的平台,时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积累、写作,较好地实现读写迁移,提高作文能力。只要用心钻研,大胆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就在写作上就一定会给你惊喜。【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6-1

3、《苏霍姆林的教育的思想》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0-1

附:小学生作文问卷调查

1.你喜欢写作文吗?()

a非常喜欢 b还可以吧 c不太喜欢 d一点儿也不喜欢 2.你写作文的目的是什么?()

a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b为了提高水平c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d其他原因

3.你不喜欢作文的原因()

a觉得作文很难 b对老师出的作文题目不感兴趣 c老师给的作文分数低 d老师对写作限制太多

4.你比较喜欢写什么类型的作文?()

a写人记事的 b写景状物的 c想象作文 d自由作文(比如日记.诗歌.小散文.童话等)e其它

5.写作前,你是否有读别人的佳作或查阅相关资料的习惯()a常常是这样 b有时是这样 c偶尔如此 d从不这样 6.通常作文课给你的感觉是()

a轻松愉快,丰富多彩,使人充满信心。b严肃,没有乐趣。c平稳单调,不讨厌也没乐趣。d紧张单调,难于忍受。

7.作文课时,你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回忆起与某方面相关一些经历吗?()a通常能做到 b有时能做到 c偶尔能这样 d 从来都做不到

8、一般情况下,你在写作文或日记之前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和心情?

a 认真写,很有激情,充满创作的欲望 b主动写,比较有激情,有创作的想法 c应付差事,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无所谓 d烦躁,不太想写

9、觉得作文难写的原因是什么?

a没东西可写 b缺少好词句 c 肚里有话表达不出 d作文题缺乏新意,脱离学生生活 e其他

10、作文时,你喜欢以什么内容为主?

a童话 b散文 c诗歌 d说明类 e记述类

谢谢您的合作和配合!

第五篇:小学生习作指导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生习作指导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一、作文与生活相结合“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

二、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

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三、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三.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三.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四、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五、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丁有宽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载浅谈小学生习作指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生习作指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记事作文习作指导(精选5篇)

    小学生记事作文指导 写事作文在小学作文中占很大比例,而学生对这类作文的选材已不是难题,写什么事,学生基本能选定。但有些学生的作文却可以说是事情的简介,干枯无味,没有具体内......

    浅谈小学生写人习作有效指导

    浅谈小学生写人习作有效指导 浅谈小学生写人习作有效指导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们很多语文教师不愿意墨守成规,大胆创新,更多的是努力激发孩子的写作欲望,有话写,愿意写,并给予孩子......

    小学生习作

    小学生习作“自由表达”的指导 东方小学余雪如 小学生习作“自由表达”的训练,能较快提高作文能力。但对小学生习作“自由表达”的指导,要充分考虑其受限性,要遵循课程规律和学......

    小学生习作指导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生习作指导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平梁小学肖玉琼 时间来去匆匆,一晃又是一个学期。本学期,课题组围绕习作指导的研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分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学......

    读后感习作指导大全

    读后感习作指导 格式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

    四年级习作指导

    习作指导:写热爱生命的人和事情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感悟生命 欣赏歌曲《爱的奉献》,会唱的一起唱。 二、创设情境,畅谈生命 1.同学们,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抒写对生命感悟......

    调查报告习作指导

    调查报告习作指导调查报告具体要求:围绕传统习俗文化进行一次调查研究,完成一篇调查报告。传统习俗文化范围较广,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具体展开,如祭祖先、贴春联、压岁钱、放鞭......

    《说心里话》习作指导

    《说心里话》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城西玉井小学:谢明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敞开心扉,选择好自己想倾诉的对象,说真话、诉真情,表达真情实感。 2、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叙述,表达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