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基本格式要求和基本规范
1.摘要和关键词
(1)摘要 “摘要”要求摘出文章中重要而有新意的主要观点,并给予客观、具体的陈述;应避免带主观性和情绪化的评论口吻和脱离具体内容的解释方式;不求反映文章概貌,应避免下述用语:1.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什么问题;2.本文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独到见解等。
[稿例分析] 本刊来稿的摘要有时存在与提要的概念相互混淆的问题。摘要与提要不同点在于:摘要着眼于客观地向读者介绍文献的精华,以利于其迅速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阅读全文,主要适用于学术论文;提要则着重对文章内容或作者的生平、背景进行介绍和评价,意在向读者宣传推荐该著作,主要适用于书籍。
英文摘要不一定要重复中文摘要内容,表述内容可以不同,但同样须简明扼要。
(2)关键词
关键词又称叙词或主题词,指在论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表达中心内容,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词。应是具检索意义的学科专用名词或名词词组。应该依据文献的题名和前言、结语、目次等不同部分,归纳出中心主题因素与修饰限定主题因素,根据需要进行精选和取舍;避免主观性,强调客观标准;应注意主题词的全面性和专指性。所选词语须概念清楚、确切,避免多义性。
[稿例分析] 有的作者在关键词中选择一些比较生僻、生造的词汇,或与其论文内容容量不很相称的,比较空泛、抽象的词汇,既不能从关键词里准确地反映该论文的实际情况,也会为在网络上查阅搜索带来不便。
2.注释与参考文献
(1)注释
注释主要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排在文末。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2)参考文献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每一引用文献必须同时在文中及文未的“参考文献”两个部分予以注明。论文中,每一文献条目按引文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中文文献:第xx页;英文:p.xx)或章、节、篇名。
第二篇:论文基本格式要求规范[范文]
文章来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根据有关部门颁发的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等文件精神,现列出以下论文著录规范细则,以供作者参考。所有来稿,均请作者整理好基本规范。
1.摘要和关键词
(1)摘要 “摘要”要求摘出文章中重要而有新意的主要观点,并给予客观、具体的陈述;应避免带主观性和情绪化的评论口吻和脱离具体内容的解释方式;不求反映文章概貌,应避免下述用语:1.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什么问题;2.本文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独到见解等。
[稿例分析] 本刊来稿的摘要有时存在与提要的概念相互混淆的问题。摘要与提要不同点在于:摘要着眼于客观地向读者介绍文献的精华,以利于其迅速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阅读全文,主要适用于学术论文;提要则着重对文章内容或作者的生平、背景进行介绍和评价,意在向读者宣传推荐该著作,主要适用于书籍。
英文摘要不一定要重复中文摘要内容,表述内容可以不同,但同样须简明扼要。
(2)关键词
关键词又称叙词或主题词,指在论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表达中心内容,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词。应是具检索意义的学科专用名词或名词词组。应该依据文献的题名和前言、结语、目次等不同部分,归纳出中心主题因素与修饰限定主题因素,根据需要进行精选和取舍;避免主观性,强调客观标准;应注意主题词的全面性和专指性。所选词语须概念清楚、确切,避免多义性。
[稿例分析] 有的作者在关键词中选择一些比较生僻、生造的词汇,或与其论文内容容量不很相称的,比较空泛、抽象的词汇,既不能从关键词里准确地反映该论文的实际情况,也会为在网络上查阅搜索带来不便。
2.注释与参考文献
(1)注释
注释主要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排在文末。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2)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的著录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每一引用文献必须同时在文中及文未的“参考文献”两个部分予以注明。论文中,每一文献条目按引文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中文文献:第xx页;英文:p.xx)或章、节、篇名。
示例:
文中:“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1](《史记·乐书》:第1180页)
文未:[1] 汉·司马迁.史记 [M].北京:中华书局, 1974.2)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3)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条目列于文末。其格式为: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
[序号]作(编)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示例: [1]钱仁平.中国小提琴音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b.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示例:
[2]陈鸿铎.谈马勒《第一交响乐》的音乐创作[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81(4):39-47.c.论文集中的单篇论文:
[序号]论文作者.论文题名[A].论文集编者(任选).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论文起止页码.示例:
[3]刘桂腾.单鼓音乐研究[A].田联韬.民族音乐论文集[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社,1990.176-77.d.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及期号(版次).示例:
[4]史君良.围绕旋律婉转歌唱[N].音乐周报,2002-11-215(3).e.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者或可获得地(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示例:
[5]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 //, 1998-08-10-04.f.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
[序号]作(编)者.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
[6]温廷宽,王鲁豫.古代艺术辞典[Z].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g.外文文献
引文及参考文献中的论文排序方式基本同中文文献;书名及刊名用斜体字,期刊文章题名用双引号;是否列出文献类型标识号及著作页码(论文必须列出首尾页码)可任选;出版年份一律列于句尾或页码之前(不用年份排序法)。
示例:
[7]Nettl, Bruno.The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 Twenty-nine Issues and Concepts [M].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3.[8]Harrison, Frank.“Universals in Music: Towards a Methodology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World of Music, 1977,19(1-2):30-36.外文文献一定要用外文原文表述(也可在原文题名之后的括号内附上中文译文),切忌仅用中文表达外文原义。
示例:
对: [9]Rees, Helen.Echoes of History: 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 [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对:[9]Rees, Helen.Echoes of History: 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历史的回声: 当代中国的纳西音乐)[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误:[9]李海伦.历史的回声: 当代中国的纳西音乐.纽约: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0.文章来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第三篇: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及规范(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实验教学(含计算机上机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良好的实验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保证高素质创新人材的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成学生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启迪学生严谨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运用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较为完整、系统地了解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实践的主要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第三条 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实现人材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实验教学必须不断吸收和引进科学发展和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深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优化实验内容和结构,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扩大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比例,建立科学、先进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行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二、实验教学计划与实施
第四条 实验教学计划是专业培养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各教学院应按专业培养计划的制订原则与要求来制定(修订)实验教学计划,教务处负责审定和管理。经教务处审定编印的各本科教学计划中所反映的实验教学计划,是学院相关实验教学中心(室)开展本学期实验教学活动的法定依据。
第五条 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要体现具有高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需要。相同(近)学科的实验课程应进行重组和优化,组成实验课群,建立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完整、系统、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计划要有实验教学的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和开课时间等,以便实验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安排。
第六条 独立性较强且学时较多的实验课应独立设课,每24学时实验课计1学分,最小学分单位0.5学分。教学实验项目根据所需学时一般按2学时为最小基本单位。
第七条 专业培养计划中设置的实验课程,都必须制定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是进行实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应明确规定:
1.本课程实验教学在专业人材培养中的作用;
2.本课程实验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3.学生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基本技能;
4.实验项目的选定,包括实验项目名称,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类型,每组人数。
5.采用的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6.实验教学质量的考核方法。
未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其实验教学大纲作为课程教学大纲的子大纲附于课程教学大纲之中。
第八条 实验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由各分院、实验中心(室)组织人员制定(修订),并组织专家论证,经教务处批准后实施。实验指导教师要根据大纲制定出详实的指导计划(即授课计划),并相应写出实验指导教案。
第九条 基础或覆盖面大的技术基础实验中心(室),实验教学大纲应根据所承担课程在各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作用,分大类或分层次提出不同的训练目的与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多模块地组合实验题目,形成不同专业的实验内容体系。
第十条 实验项目要按层次设置:基本型实验教学(包括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提高型实验教学(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各实验中心(室)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占计划总学时30%以上设计性和(或)综合性实验,逐步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式教学。
第十一条 实验中心(室)必须建立建全实验项目卡片。实验项目卡片是实验教学的重要资料之一,是实验开出的基本依据。
第十二条 实验课程应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高质量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也可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和要求组织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编写实验教材。实验教材的编写列入学校教材建设的范围,按照教材建设有关管理办法执行。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基本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任务、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原理等。实验教材内容应与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科学与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第十三条 实验教学应按计划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实验项目的增减,实验内容和分组人数的变化,应由实验中心(室)开学初提出书面申请,经各分院主管领导审查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批。各实验中心要根据全院课程表编制实验课程表,并根据实验课表和教学计划编制出实验课程分组实验安排表,经系部同意后报实验主管部门备案。
三、实验教学过程与质量监控
第十四条 各分院、实验中心(室)应根据教学计划和(或)教务处下达的下学期实验教学任务书,于期末前具体落实教学任务。
第十五条 各分院、实验中心(室)应于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将本单位本学期所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的详细安排,包括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和学分、教学专业和班级、教学日历、课表与任课教师安排汇总报教务处。
第十六条 实验中心(室)应根据教学任务安排,认真准备和按时开出实验,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净化实验教学环境和教学场所是育人的需要。各实验室内部要布局合理,整洁卫生,配套设施(实验台、凳、黑板、器材、规章制度等)力求标准化和规范化,墙面无污损,通风设备完好,各项指标达到标准。
第十七条 实验中心(室)要加强管理,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设施,及时维修仪器设备,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教学需要,提高资源效益。实验设备应保证:基础实验课应达到一
人一组;技术基础课(含专业基础课)达到两人一组(特殊设备除外);专业课达到开出实验的基本要求,原则上每组人数不应超过4人(特殊设备除外)。
第十八条 实验教学人员在实验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实验指导教师配备:原则上各类实验课15~18名学生配一名实验指导教师(特殊实验必须同时多名指导的除外)。
第十九条 学生要听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第二十条 建立建全实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和管理制度。每个教学实验室都要设置《实验教学日志》,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必须如实记录实验准备、学生预习和实验教学进行情况,明确实验教学质量责任。定期组织专家对实验课教学质量进行听课检查,并认真填写《实验课听课表》;组织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由学生填写《实验课学生调查表》,对实验室和实验指导教师进行实验教学质量测评与监控。
四、实验教学人员资格与职责
第二十一条实验指导教师包括实验主讲和实验指导人员,任职资格为:
1.实验主讲人员应由副教授或高级实验师及其以上职称的有实验教学经验的人员担任,能够统筹、协调和指导实验指导人员各教学环节的工作。
2.实验指导人员可由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教师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担任。
3.首次上岗主讲或指导实验的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必须试讲和试做实验,提供教案、试作记录和实验报告等材料,分院、实验中心(室)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指导实验。
4.实验教师任课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实验中心(室)选聘。
第二十二条实验指导教师职责:
1.努力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因材施教,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材培养,以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2.要按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并写出实验教案。实验教案包括:实验的目的与要求,实验的原理或理论基础,实验的难点及易出现的错误,需要演示和规范基本操作,仪器设备出现异常和处理方法等。
3.实验前要与实验技术人员一起做好实验仪器设备、材料和教学资料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并进行预实验,确保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4.每班学生第一次上实验课前,负责宣讲实验守则和有关规章制度及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5.提前一周将实验项目通知学生,并布置预习任务。实验前要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报告,未预习或未达到预习效果者不准参加实验。
6.严密组织实验教学过程,实验中认真巡查学生操作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认真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态度和记录情况,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示范指导,检查学生的实验原始记录,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学生实验的原始记录指导教师要有记载,以便批改
实验报告时进行核对。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不得擅离实验室或从事与实验指导无关的事情(如批改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7.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搞好实验室整理和卫生工作,会同实验技术人员切断有关的电源、水源、气源,关好门窗,做好安全工作,认真并准确填写《实验室工作日志》。
8.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做好实验成绩的考核和登记,写出实验评语。批改和给出评语的实验报告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不合格的实验报告退回重做;对抄袭他人者应予查处。
9.实验课程结束后,两周内将学生实验课成绩一式四份交实验中心(室)。
10.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更新陈旧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第二十三条实验技术人员职责:
1.积极参加实验中心(室)的建设和管理,认真完成实验中心(室)主任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2.掌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相关实验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方法,努力提高实验技术水平。
3.积极参加实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能够协助实验教师或独立完成学生实验技术、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使用的指导工作。
4.实验技术人员要按照实验教学计划,按时完成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药品、材料、试剂配制和仪器设备等的准备)。
5.实验过程中实验技术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岗位,要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和试剂等实验用品出现的问题,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并作好实验后的整理、检查和验收工作。
6.作好仪器设备维护、保养、送检、报修和一般修理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7.负责制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并做成实验台卡片便于学生阅读。
8.做好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配件、器材、低值易耗品、材料、说明书及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作到帐、物、卡相符。对进实验室的学生要把责任落实到人(如实验用品、仪器、仪表、玻璃仪器、实验台、实验凳等均要编号,按实验组落实到每个学生)。负责损坏丢失赔偿的收缴工作。每学期结束后作好仪器设备、材料的清理和核对工作。
9.负责新进仪器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工作。及时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和编制仪器设备的信息管理软件,落实计算机管理制度。
10.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学生实验后要与实验教师交接,检查值日生的工作情况,使环境清洁、物品摆放整齐;认真检查水、电、气是否关闭;及时与实验教师沟通并记好实验室工作日志,方可离开实验室。
11.努力完成实验中心(室)主任交给的实验技术管理和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
12.填好实验技术人员工作日志,包括工作内容、安全、环境检查情况及中心建设情况等。
五、实验考核与成绩评定
第二十四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尊重指导教师,服从安排,自觉维持实验教学秩序。
2.上实验课应提前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经实验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实验。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独立完成规定实验内容,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4.按教师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批改。实验报告内容一般包括:实验目的,简明实验原理,所用仪器设备及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解释与分析讨论。
第二十五条 实验课必须进行考核,学生实验成绩合格后,才能获得该课程学分。
1.单独设立的实验课考核按百分制或五级分制评分,考核内容应包括基本理论、实验原理和实验两部分。其考核成绩单独记载,考核不及格的实验课,必须重修,并在学籍处理时计入不及格课程门次总数。
2.不单独设课的实验考核成绩,根据实验学时在课程总学时所占比重分别按10%~4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课程考试,待补做合格后方能参加考试。
3.实验考核内容包括:1)实验预习;2)实验操作;3)实验记录;4)实验态度和表现:5)实验报告等。原则上根据上述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学生未取得1)~4)项成绩时,第5)项成绩无效。
4.实验中心(室)可根据课程要求和实验课程特点制定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以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第二十六条实验课不及格者应重修,并按重修课程的规定执行。实验课程不得申请免修。
六、实验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
第二十七条实验课程的建设应立足于实验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在掌握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突出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人才培养总目标的要求。
教学分院、实验中心(室)实验课程建设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改革与创新实验课程结构体系;
2. 设置与更新实验项目,适当反映本学科的新知识和新成就;
3. 编制和修订符合教学要求,形式规范的实验教学大纲;
4. 编写具有鲜明特色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5. 改革与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6. 检查和监控实验课程教学质量;
7. 规划和建设实验仪器设备、教学场所等硬件设施;
8. 建立计算机管理数据库、基本信息计算机管理和网络系统,实现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
9. 健全各项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
10. 编制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及课程建设总结。
第二十八条实验中心(室)应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实验教学档案。实验教学档案资料包括:
1. 实验教学计划(包括变动情况);
2. 历年教学任务安排表和课表;
3. 历年实验教学日历;
4. 历年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情况统计;
5. 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6. 实验项目卡片;
7. 实验试作、试讲记录与教案;
8. 实验设备改造及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更新和改革情况;
9. 实验教学检查和课程建设总结;
10.近三年来实验指导教师实验课记分册、学生成绩单和有代表性的实验报告,实验指导教
师部分典型的实验教案。
第二十九条各分院、实验中心(室)要重视和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组织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课程体系与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方法、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机制、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研制与开发等进行研究与探索,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成果的鉴定和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十条计算机上机课:
1、无论课内上机还是单独设置的上机课,都要保证上机课时,按授课计划严格执行。
2、上机课教师要有指导书和授课教案,在指导上机课班级多需分机房上课时,每个机房教研室都要按排指导教师,不得一个教师同时指导多个机房的上机课。
3、上机课中指导教师不得擅离指导机房或从事与上机指导无关的事情。
2004年3月1日制定
2005年7月10日第一次修订
第四篇: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格式规范
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阐述其研究成果、体现其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是申请和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和重要环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学位论文的要求和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按照国家标准局颁布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硕士学位论文
1、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是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由申请人本人完成,论文的内容应能体现有一定的科研工作量并反映学生已掌握了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较坚实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具备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论文的结果或结论,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2、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要求具有科学性和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或应用前景;学位论文可以是结合临床的研究论文,也可以是病例分析加文献综述;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必须是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由申请人本人完成,论文的内容应能体现研究工作系统而完整并反映学生已掌握了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论文的结果或结论,应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二、学位论文字数要求 撰写学位论文应简明、扼要,需要全面、真实地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达到申请相应学位的水平;严禁侵占、抄袭和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正常的引用除外,但需注明出处,且引用不宜篇幅过长)。一般情况下学位论文正文(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及讨论)的字数要求为(不包括图表):
(一)申请博士科学学位,不少于3万字;
(二)申请硕士科学学位,不少于1.3万字;
(三)申请硕士专业学位,不少于0.8万字。
三、学位论文撰写文字语种 学位论文须采用中文撰写并有中英文摘要;外国留学生学位论文参照本要求,可以用英文或中文撰写,但如果用英文撰写,必须有中文摘要。
四、学位论文内容及编排顺序
(一)博士与硕士科学学位论文
1、封面
2、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3、目录
4、附录(如无可不列出)
5、中文摘要与外文摘要
6、正文(包括前言、材料、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7、文献综述
8、致谢
(二)专业学位论文
1、封面
2、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3、目录
4、附录(如无可不列出)
5、中文摘要与外文摘要
6、正文(病例分析,包括前言、材料、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7、文献综述
8、致谢
五、学位论文各部分内容写作及格式要求
(一)封面
采用统一格式(见附件1)。内容及要求如下:
1、题目:概括整个论文核心内容,要简练扼要、准确明了。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英文题目应与中文题目相一致,置于中文题目之下,英文题目各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
2、研究生/申请人(同等学力申请者)
3、导师:以学校备案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为准。如有变动,须以书面形式向学校提出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变动。
4、学科、专业及代码和学位类型: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二级学科规范名称填写。
5、所在学院:应署成立福建医科大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12所二级学院全称。
6、研究起止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年×月,如 “2013年3月”。外国留学生应采用英文规范格式书写。
7、分类号:在封面左上角注明。按中国图书分类法,根据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确定。要求分类号至少3位数。
8、学校代码: 10392
9、密级:非涉密学位论文不用填写。按照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学号项目下注明密级及保密年限,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内部 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2年)秘密★ 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10年)机密★ 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20年)
注意:凡是学位论文需要保密的,须按规定提出申请,经批准后进行保密管理,解密后作为普通论文按照相关规定管理。其中申请“秘密”和“机密”的学位论文其论文课题必须是来源于国防军工项目。
10、学号:须以学校公布的供本人使用的完整编号为准。
11、完成时间:采用大写形式标明完成时间:××××年×月,如“二○一三年六月”。
(二)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见附件2)
在上交的学位论文中,论文作者及研究生指导教师签名必须用签字笔或钢笔填写。
(三)目录
全文定稿后,要按照不超过三级标题的原则列出文章目录。目录的文字部分左对齐,页号右对齐,文字与页号之间加点线连接。(格式见附件3)
(四)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中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英文缩略词、公式推导、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不属于正文的必需部分。
(五)中英文摘要
1、中文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的总结概括,应简要说明论文的研究目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并注明关键词3-5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关键词应体现论文特色,具有语义性,在论文中有明确的出处。并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或各专业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在中文摘要的上方正中应有与封面一致的题目。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字数为1,500字左右,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字数为1000字左右(专业学位论文800字左右)。
2、英文摘要所有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六)正文
前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使用价值和理论意义;论文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等。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差异,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一般包括材料、方法、结果、讨论及结论等几个部分。照片应使用照相纸打印。图、表及照片应位于论文的有关内容中,不应集中排列。
结果:是研究的全部发现和数据,是论证的重要依据。结果的中心内容是科学地组织经过甄别与统计学处理的数据,而不是原始数据,更不是原始记录。结果必须客观、完整、可靠,不允许有丝毫的含混和差误。
讨论:是对结果作出理论性的分析。讨论部分在论文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对可能的原因、机制提出见解,阐明观点;(2)对结果的意义、结果与假说是否相符、结果中的内在联系作出理论解释;(3)将结果与当前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比较,论证是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发明、创造,有所前进;(4)提出作者在研究的经验、体会,指出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及教训。在自我评价时,要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切忌渲染夸张;(5)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展望、建议和设想。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明确、精炼、完整、准确。要着重阐述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见解、新发现和新发展,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价值和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1、图: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均应是原版彩色打印,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照片采用光面相纸,不宜用布纹相纸。对显微组织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2、表:表的编排(三线表格,二粗一细)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表中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置于表上方。续表均应重复表头。
3、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用Word中的公式编辑器进行编辑,一行写不下的长公式,在等号或数字符号(如“+”、“-”、“×”、“/”)处换行,在下一行开头不重复这一符号。主要公式应用阿拉伯数字予以编号,公式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于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编号可采用全文统一编号,也可以按章编号,但必须与图表编号方式一致。文中引用公式时,公式编号必须用圆括号括起来,如“见公式(25)”或“由公式(15.3)可见”等等。
4、单位:一律采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在使用惯用单位时要在其后括号内标明相应的法定计量单位,单位符号一律使用国际通用符号(如m、kg、s等);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5、技术术语:学位论文中的科学技术术语,要采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或国家标准局给出的名词,尚未编订或有争议的名词,可采用惯用名词。
6、外文缩写:使用外文缩写时,要在首次出现处括号内给出含义说明,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计算机中央处理器)。
7、外国人名:熟知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使用标准中文译名,其余采用外文全名,不译成中文。
8、国内机构名称:国内机构名称应使用全称,即便是熟知、惯用名称,也不可以使用缩略名称,如不能把“中国科学院”写成“中科院”。
9、注释:学位论文中需要加注释时,要采用页脚注形式,不要在文中加注释,也不要采用篇尾注释。注释超过一条时,要加注释编号,注释编号采用按页编号方式,换页重新编号。
10、章节图表标号规则(1)章节标号
论文章节标题尽量简短、明确,按序分层。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标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1.1”,“1.1.1”等;章、节编号全部顶格排,编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字的间隙。章的标题占2行。正文另起行,前空2个字起排,回行时顶格排。例如: ××××(章大标题),×××××××××××××××××××××× 1.1 ××××(一级节标题)1.1.1 ××××(二级节标题)
1.1.1.1 ××××(根据需要,也可设三级节标题)2 ××××(章大标题)2.1 ××××(一级节标题)2.1.1 ××××(二级节标题)(2)图、表等标号
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 l.1(第1章第一个图)、图2.2(第二章第二个图);表3.2(第三章第二个表)等。(3)页码、页眉编写规则
学位论文的页码,从目录后开始用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页眉居中为“福建医科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页眉下横线为单横线。
(七)参考文献
按正文或文献综述所引用文献表应置于正文或文献综述之后,并另起页。
1、书写格式
(1)连续出版物: [序号] 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其中需列出所有作者姓名,之间加逗号。
(2)专(译)著: [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 [序号] 作者.文题.见(in):编者,编(eds).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 姓名.文题:[XX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5)专利:[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技术标准: [序号] 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出版年.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2、注意事项
(1)文中引用处给出的文献序号要与“参考文献”列表中的序号一致。
(2)参考文献列表只需给出与课题直接相关并对课题研究起重要作用的文献即可。(3)除专著以外,所引用的教材、讲义、科普读物等内容不必列入参考文献。(4)未公开出版物、未发表的论文不宜列入参考文献。
(八)文献综述
为申请学位人在广泛阅读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形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使阅读者不用查阅大量文献,就可迅速而全面地了解有关情况。
文献综述内容应与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密切相关。
(九)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感谢。
六、论文排版、印刷及装订要求 学位论文使用word 文档排版(格式见附件4)。
(一)页面设置:纸张A4(210mm×297mm),页边距:上边距为2.6厘米,下边距为2.3厘米,左右边距为3厘米。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键入“福建医科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居中,置于页面上部,页眉下横线为单横线;论文页码居中,置于页脚。
(二)文字大小:所有标题均用宋体小三号加粗。论文正文、结论部分为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1.5倍;文中表格为宋体五号字。关键词用宋体小4号加粗,居左边,词与词之间用“,”隔开。英文标题为16号Times New Roman,英文摘要为12号Times New Roman,参考文献中文为小四号宋体,英文为12号Times New Roman。
(三)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四)打印和装订:A4纸张打印,左侧装订,距边线8mm。从目录开始,后面的所有内容一律采用双面印刷;目录前的内容采用单面印刷。封面统一用麻纱纹纸胶印(博士用淡红色,科学学位硕士用淡黄色,专业学位硕士用淡蓝色),胶装成册。
(五)装订册数
1、论文送审评阅时,参照上述要求制作。送审论文仅包括论文送审封面(见附件5)、目录、附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综述。论文内一律不得出现申请人、指导教师、相关人员的姓名、单位名称和地址。由二级学院组织送审的硕士学位论文送审稿一式2册。
2、论文答辩修改后,除满足指导教师、学术评议人、答辩委员会成员及基层管理部门需要外,博士论文应报送校研究生院2册,硕士研究生论文为1册;另还需提交一册到校图书馆(交通路校区校图书馆三楼期刊部)。论文排版打印电子版需分别提交到研究生院和图书馆。
七、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第五篇: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最终版)
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阐述其研究成果、体现其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是申请和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和重要环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学位论文的要求和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按照国家标准局颁布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硕士学位论文
1、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是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由申请人本人完成,论文的内容应能体现有一定的科研工作量并反映学生已掌握了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较坚实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具备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论文的结果或结论,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2、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要求具有科学性和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或应用前景;学位论文可以是结合临床的研究论文,也可以是病例分析加文献综述;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必须是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由申请人本人完成,论文的内容应能体现研究工作系统而完整并反映学生已掌握了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论文的结果或结论,应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二、学位论文字数要求 撰写学位论文应简明、扼要,需要全面、真实地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达到申请相应学位的水平;严禁侵占、抄袭和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正常的引用除外,但需注明出处,且引用不宜篇幅过长)。一般情况下学位论文正文(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及讨论)的字数要求为(不包括图表):
(一)申请博士科学学位,不少于3万字;
(二)申请硕士科学学位,不少于1.3万字;
(三)申请硕士专业学位,不少于0.8万字。
三、学位论文撰写文字语种 学位论文须采用中文撰写并有中英文摘要;外国留学生学位论文参照本要求,可以用英文或中文撰写,但如果用英文撰写,必须有中文摘要。
四、学位论文内容及编排顺序
(一)博士与硕士科学学位论文
1、封面
2、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3、目录
4、附录(如无可不列出)
5、中文摘要与外文摘要
6、正文(包括前言、材料、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7、文献综述
8、致谢
(二)专业学位论文
1、封面
2、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3、目录
4、附录(如无可不列出)
5、中文摘要与外文摘要
6、正文(病例分析,包括前言、材料、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7、文献综述
8、致谢
五、学位论文各部分内容写作及格式要求
(一)封面
采用统一格式(见附件1)。内容及要求如下:
1、题目:概括整个论文核心内容,要简练扼要、准确明了。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英文题目应与中文题目相一致,臵于中文题目之下,英文题目各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
2、研究生/申请人(同等学力申请者)
3、导师:以学校备案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为准。如有变动,须以书面形式向学校提出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变动。
4、学科、专业及代码和学位类型: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二级学科规范名称填写。
5、所在学院:应署成立福建医科大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12所二级学院全称。
6、研究起止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年×月,如 “2013年3月”。外国留学生应采用英文规范格式书写。
7、分类号:在封面左上角注明。按中国图书分类法,根据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确定。要求分类号至少3位数。
8、学校代码: 10392
9、密级:非涉密学位论文不用填写。按照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学号项目下注明密级及保密年限,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内部 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2年)秘密★ 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10年)机密★ 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20年)
注意:凡是学位论文需要保密的,须按规定提出申请,经批准后进行保密管理,解密后作为普通论文按照相关规定管理。其中申请“秘密”和“机密”的学位论文其论文课题必须是来源于国防军工项目。
10、学号:须以学校公布的供本人使用的完整编号为准。
11、完成时间:采用大写形式标明完成时间:××××年×月,如“二○一三年六月”。
(二)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见附件2)
在上交的学位论文中,论文作者及研究生指导教师签名必须用签字笔或钢笔填写。
(三)目录
全文定稿后,要按照不超过三级标题的原则列出文章目录。目录的文字部分左对齐,页号右对齐,文字与页号之间加点线连接。(格式见附件3)
(四)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中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英文缩略词、公式推导、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不属于正文的必需部分。
(五)中英文摘要
1、中文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的总结概括,应简要说明论文的研究目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并注明关键词3-5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关键词应体现论文特色,具有语义性,在论文中有明确的出处。并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或各专业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在中文摘要的上方正中应有与封面一致的题目。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字数为1,500字左右,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字数为1000字左右(专业学位论文800字左右)。
2、英文摘要所有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六)正文
前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使用价值和理论意义;论文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等。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差异,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一般包括材料、方法、结果、讨论及结论等几个部分。照片应使用照相纸打印。图、表及照片应位于论文的有关内容中,不应集中排列。
结果:是研究的全部发现和数据,是论证的重要依据。结果的中心内容是科学地组织经过甄别与统计学处理的数据,而不是原始数据,更不是原始记录。结果必须客观、完整、可靠,不允许有丝毫的含混和差误。
讨论:是对结果作出理论性的分析。讨论部分在论文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对可能的原因、机制提出见解,阐明观点;(2)对结果的意义、结果与假说是否相符、结果中的内在联系作出理论解释;(3)将结果与当前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比较,论证是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发明、创造,有所前进;(4)提出作者在研究的经验、体会,指出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及教训。在自我评价时,要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切忌渲染夸张;(5)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展望、建议和设想。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明确、精炼、完整、准确。要着重阐述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见解、新发现和新发展,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价值和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1、图: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臵于图下。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均应是原版彩色打印,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照片采用光面相纸,不宜用布纹相纸。对显微组织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2、表:表的编排(三线表格,二粗一细)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臵于表上。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表中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臵于表上方。续表均应重复表头。
3、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用Word中的公式编辑器进行编辑,一行写不下的长公式,在等号或数字符号(如“+”、“-”、“×”、“/”)处换行,在下一行开头不重复这一符号。主要公式应用阿拉伯数字予以编号,公式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于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编号可采用全文统一编号,也可以按章编号,但必须与图表编号方式一致。文中引用公式时,公式编号必须用圆括号括起来,如“见公式(25)”或“由公式(15.3)可见”等等。
4、单位:一律采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在使用惯用单位时要在其后括号内标明相应的法定计量单位,单位符号一律使用国际通用符号(如m、kg、s等);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5、技术术语:学位论文中的科学技术术语,要采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或国家标准局给出的名词,尚未编订或有争议的名词,可采用惯用名词。
6、外文缩写:使用外文缩写时,要在首次出现处括号内给出含义说明,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计算机中央处理器)。
7、外国人名:熟知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使用标准中文译名,其余采用外文全名,不译成中文。
8、国内机构名称:国内机构名称应使用全称,即便是熟知、惯用名称,也不可以使用缩略名称,如不能把“中国科学院”写成“中科院”。
9、注释:学位论文中需要加注释时,要采用页脚注形式,不要在文中加注释,也不要采用篇尾注释。注释超过一条时,要加注释编号,注释编号采用按页编号方式,换页重新编号。
10、章节图表标号规则(1)章节标号
论文章节标题尽量简短、明确,按序分层。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标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1.1”,“1.1.1”等;章、节编号全部顶格排,编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字的间隙。章的标题占2行。正文另起行,前空2个字起排,回行时顶格排。例如: ××××(章大标题),×××××××××××××××××××××× 1.1 ××××(一级节标题)1.1.1 ××××(二级节标题)
1.1.1.1 ××××(根据需要,也可设三级节标题)2 ××××(章大标题)2.1 ××××(一级节标题)2.1.1 ××××(二级节标题)(2)图、表等标号
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 l.1(第1章第一个图)、图2.2(第二章第二个图);表3.2(第三章第二个表)等。(3)页码、页眉编写规则
学位论文的页码,从目录后开始用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臵。页眉居中为“福建医科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页眉下横线为单横线。
(七)参考文献
按正文或文献综述所引用文献表应臵于正文或文献综述之后,并另起页。
1、书写格式
(1)连续出版物: [序号] 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其中需列出所有作者姓名,之间加逗号。
(2)专(译)著: [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 [序号] 作者.文题.见(in):编者,编(eds).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 姓名.文题:[XX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5)专利:[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技术标准: [序号] 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出版年.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2、注意事项
(1)文中引用处给出的文献序号要与“参考文献”列表中的序号一致。
(2)参考文献列表只需给出与课题直接相关并对课题研究起重要作用的文献即可。(3)除专著以外,所引用的教材、讲义、科普读物等内容不必列入参考文献。(4)未公开出版物、未发表的论文不宜列入参考文献。
(八)文献综述
为申请学位人在广泛阅读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形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使阅读者不用查阅大量文献,就可迅速而全面地了解有关情况。
文献综述内容应与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密切相关。
(九)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感谢。
六、论文排版、印刷及装订要求 学位论文使用word 文档排版(格式见附件4)。
(一)页面设臵:纸张A4(210mm×297mm),页边距:上边距为2.6厘米,下边距为2.3厘米,左右边距为3厘米。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键入“福建医科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居中,臵于页面上部,页眉下横线为单横线;论文页码居中,臵于页脚。
(二)文字大小:所有标题均用宋体小三号加粗。论文正文、结论部分为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1.5倍;文中表格为宋体五号字。关键词用宋体小4号加粗,居左边,词与词之间用“,”隔开。英文标题为16号Times New Roman,英文摘要为12号Times New Roman,参考文献中文为小四号宋体,英文为12号Times New Roman。
(三)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臵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臵于表的上方。
(四)打印和装订:A4纸张打印,左侧装订,距边线8mm。从目录开始,后面的所有内容一律采用双面印刷;目录前的内容采用单面印刷。封面统一用麻纱纹纸胶印(博士用淡红色,科学学位硕士用淡黄色,专业学位硕士用淡蓝色),胶装成册。
(五)装订册数
1、论文送审评阅时,参照上述要求制作。送审论文仅包括论文送审封面(见附件5)、目录、附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综述。论文内一律不得出现申请人、指导教师、相关人员的姓名、单位名称和地址。由二级学院组织送审的硕士学位论文送审稿一式2册。
2、论文答辩修改后,除满足指导教师、学术评议人、答辩委员会成员及基层管理部门需要外,博士论文应报送校研究生院2册,硕士研究生论文为1册;另还需提交一册到校图书馆(交通路校区校图书馆三楼期刊部)。论文排版打印电子版需分别提交到研究生院和图书馆。
七、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