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车辆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红色1+1新闻稿
送知识 送温暖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车辆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继续开展红色1+1活动
继前次车辆工程研究生党支部携手门头沟区赵家台村党支部,共同开展以“调研农村文化现状,宣传普及法律科技知识”为主题的第一期红色1+1活动后,近日,活动第二期也圆满举办。此次活动以送文化送温暖,喜迎十八大胜利召开为目的,支部在赵家台村开展了丰富的活动。
根据第一期活动中对赵家台村基本情况的调查,支部统一购买了一批文化科普读物,赠送给赵家台村图书室。这批图书中以人文类、科普类读物为主,既包括《诸子百家》、《儿童百科全书》等阐释历史、科学知识的简易读物,也包括《蔡礼旭大学演讲录》等这些能够让农民朋友们紧跟时代思想发展的畅销类读物。赵家台村村官对支部赠送书籍这一举动表示感谢,并赞扬同学们很好地把握住了现今村民们文化上的需求。这批书籍对本村无疑是一笔极大的精神财富。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村民们享受当今现代化购买火车票的便利?在村支部的多媒体活动中心里,支部成员给闻讯赶来的村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网上购买火车票的培训课。通过简单明了的现场操作,李皓同志给村民们讲解了如何注册、订票、付款等网上订票程序,并通过问答与村民互动,加深村民对网络购票的理解与印象。会后,支部成员们向村里的孩子们赠送了笔、文具盒等精美文具,并送上我们美好的祝福。
支部成员一行还来到了赵家台村残疾人温馨家园,向温馨家园赠送了一系列棋牌文化娱乐用品。温馨家园是一个专门收纳重残人士的机构,由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扶持建立。除了帮忙照顾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之外,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独立生活工作的能力。赵家台村的温馨家园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包括职业康复劳动站、温馨康复站、日间料理室、活动室等多个组成部分。看到活动室卫生状况不是很好,支部成员们主动与温馨家园负责人联系,要求在活动室内开展大扫除。从活动室的地面到各个桌面,从窗户到栏杆,各位党员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党员们的干劲也得到了温馨家园负责人以及在场残障人士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支部党员们的劳动让活动室重新焕发了光彩。
至此,车辆工程研究生第一、二党支部分期两次的红色1+1活动圆满完成。在这两期活动中,通过调研赵家台村的文化现状、普及法律科技知识,向村民、残疾人送文化送温暖的一系列活动,支部党员们也都颇有收获。“对农村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很深入的了解”,支部成员薄伟说,“同时也带去了自己青春的热情,能够帮助农村残疾人做一点实事自己也很欣慰。”
第二篇: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请假条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请假条
(各学期开学注册、平时请假均使用此请假条)
说明:研究生入学、注册、请假管理详见2006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手册》中“中国农业大学学籍管理规定”第三章及“中国农业大学学籍管理注意事项及工作流程”请假条款。
1、请假七天以内,应在注册前经导师同意签字,报学院研究生管理科备案。
研究生因故不能按时注册者应在注册前向导师请假,并由导师在请假条上签字同意意见后,交学院研究生管理科办理请假手续。请假者返校后(开学二周内)到学院补办注册手续。研究生离校三天以上必须履行书面请假手续(三天内可向导师口头请假)。研究生离校不请假(二周)或超过请假时间二周仍不注册者按未注册进入学籍处理程序。
2、请假七天以上时(因事请假每学期累计不超过一个月)应在注册前经导师同意签字,需经学院主管院长批准,报研究生院学籍办公室备案。
3.请假超过一个月需办休学手续。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外出证明(各学期开学注册、平时导师安排外出实验、调研超一周以上均使用此证明)
说明:1.导师安排外出实验、调研的研究生(一周以上)向学院研究生管理科提交导师同
意的证明(标明时间、地点)并向研究生院备案。
2.外出学生返校后需向学院、研究生院提出注册申请。
第三篇: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
[授权发布]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
(2012年05月12日 报道)
中国农大校字【2012】1号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为加速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2008年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和讨论,结合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定位,经2012年第14
次学校党委常委暨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决定启动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
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思路是:围绕我校建设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明确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强化实践能力的训练;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调整学制、修订培养方案、改革招生制度和导师任职制度、强化培养过程管理、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奖助制度等措施,全面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社
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一、明确培养定位,实行弹性修业年限
按照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目标
定位,调整研究生学制。
1.规定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硕士研究生2年、博士研究生4年、直博生/硕博连读
生5年。
2.实行弹性修业年限,研究生最长在校学习年限为硕士研究生3年、博士研究生6年,直博生/硕博连读生7年;特别优秀的研究生经导师推荐可以申请提前进行学位答辩,通过学
位论文答辩者准予提前毕业。
3.超过基本修业年限但不超过最长在校学习年限的研究生,实行备案管理;达到最长在校学习年限时,研究生必须办理离校手续,不再保留学籍。
二、修订培养方案,强化培养过程管理
以一级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以二级学科的专业方向为特点,突出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重新修订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突出应用实践能力训练,博士研究生突出学术能力培养,强化培养过程管理。由各学院负责,按
照硕士和博士不同的培养定位要求,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实施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1.各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包括招生类别中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下同。)培养方案的内容及环节设置应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和实践性特征。在相应学科领域内,原则上一年级应执行同样的课程计划,进入二年级以后,经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部分学生可转入硕博连读生培养,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其他学生继续执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
案,达到要求者按招生类别获得相应的硕士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2.面向产业体系、职业特征明显或与任职资格联系密切的学位类型或领域,应单独制定
培养方案。
3.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按一级学科或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培养方案、审定课程教学大纲,对课程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环节进行督导,切实加
强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指导和培养过程的管理。具体细则另行规定。
三、改革招考制度,提高生源质量
以体现学科需求和导师自主权为基本出发点,对研究生招生制度进行改革。从严掌握选拔标准与程序,吸引更多真正有学术研究潜力和志向的学生攻读博士学位。
1.硕士研究生招生。(1)逐步加大校内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名额。(2)继续执行硕士研究生入学国家统一考试选拔办法,但提高统考生参加复试(面试)的比例。
(3)学校按照各学科门类录取规模划定复试分数线,在此基础上学院可以自行确定复试比例,并应保持相对稳定。
2.博士研究生招生。(1)继续实行直博生选拔制度。(2)加大硕博连读生比例,使其成为博士生来源的主体。(3)在博士公开招考中试行申请考核制度。即:学校统一规定博士研究生的基本报考资格和选拔程序等,由报考人员提供相关申请材料,经招生学院组织考核专家组进行书面评审后,提出面试名单并进行面试,学院招生工作小组根据材料评审及面试结果确定拟录取名单报学校招生领导小组批准。实施细则另行制定。(4)本校在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参照考核申请制进行选拔,与国家的有关规定相衔接,以硕博连读方式进入博士研究生学习。实施细则另行制定。(5)严格控制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录取数量,最高不超过学院招生计划总数的5%,人文社科领域不超过10%。逐步减少直至取消招收非脱产
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
四、改革导师管理,突出任职能力
改革研究生导师聘任管理,实行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制度。突出导师对研究生进行专业培养、学术道德建设和项目资助的岗位责任,根据导师的研究水平和培养能力确定
每年的招生指标分配。
1.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任讲师职称3年以上且具有博士学位;(2)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和较充足的项目经费。
2.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2)在相关领域中研究水平较高(科研产出成果情况和已培养研究生的质量等);(3)具有培养条件(科研项目及经费情况等);(4)本办法实施后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教师应具有博士学位。
招生资格的具体管理办法分别由学校和学院另行规定。
3.根据学校和学院制定的招生资格及审核办法,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申请招生教师进行审核,确定当年招收研究生的教师名单,经研究生院审核后,列入当年招生计划,其中首次招生的导师需提交登记信息,纳入研究生导师数据库。
4.每位导师所指导的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总数一般不超过15名。
5.建立学位论文评价(包括盲审、抽查、复查)结果的追溯问责制度,对所指导研究生出现论文质量问题、学术道德失范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视情况减少招生名额乃至停止招生
资格。
五、强化博士论文质量管理,改进毕业审核程序
促进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实行研究生分流管理。
1.加强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管理,试行预答辩制度与双盲审制度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由学院(学科)组织专家,对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是否具有独立见解、学位论文的工作量、完成实验情况等方面进行审查。
2.继续实行毕业答辩、学位答辩可以分别申请的规定,博士研究生毕业答辩后3年内可以申请一次学位答辩,硕士研究生毕业后1年内可申请一次学位答辩,超过此时限后不再受
理。
3.学校制定申请毕业答辩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学院(学科)制定毕业论文的标准,对研
究生毕业论文标准提出具体要求,切实保证毕业生质量。
4.以基本修业年限为准,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制定提前毕业的最低标准,严格控制研究生提前毕业;硕士研究生一般不允许提前毕业,博士研究生最多可以申请提前一个学年毕
业,需经学院和研究生院审核批准。
5.经申请考核制选拔初审通过的本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按照相应学科培养方案规定的硕士毕业及学位授予标准进行审核,通过毕业审核并取得硕士学位者可进入
博士学习阶段。
六、完善研究生奖助办法,体现科研项目资助制
完善研究生奖助办法,进一步体现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科研项目资助
制。
1.学校确定非在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包括MBA、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和保险硕士等)助研津贴最低标准,由学校和导师共同负担。具体标准和数额另行规定,并根据情况
适时调整。
2.学校确定非在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最低助研津贴标准,现阶段主要由导师在研究项目中列支,学校给予部分补贴。今后发展方向是由导师在研究项目中全额列支。直博生/硕博连
读生前两年按硕士研究生标准发放,以后年份按照博士研究生标准发放。具体标准和数额另
行规定,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3.对于部分基础学科和人文社科学科,导师承担研究生助研津贴有困难的,可以申请学校支持,由学校全额或部分负担。由学校全额负担研究生助研津贴的导师,每年最多只能招
收1名硕士和1名博士研究生,且所指导的在校博士生总数不得超过2人。
4.在最长在校学习年限内,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享受与基本修业年限内相同的医疗待
遇,具体标准按照学校关于学生医疗的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5.超出基本修业年限的硕士研究生,学校不提供助研津贴,并需按照学校规定的标准缴纳学费,由导师或研究生协商承担。超过基本修业年限的博士研究生,由导师承担所有的助
研津贴。
6.适时提高优秀研究生奖学金标准,每年评选比例不变。
七、附则
1.根据本方案的实施需求,将不断加强学院研究生管理的人员队伍建设,并给予经费支
持。
2.本方案各项内容自颁布之日起分步实施,各项改革内容的具体实施办法及时间将另行
颁布。
3.本方案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第四篇:第二党支部大会新闻稿
经管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大会顺利召开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经管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建设的更好;团结党员,为建设一支有时代精神、创造精神的党支部的目标奋勇前进。6月6日中午,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大会于主教206室顺利召开。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李晓飞,副书记周德顺以及辅导员包玉红老师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大会共分为三个阶段,在本支部全体党员起身奏唱国际歌后,大会正式拉开了序幕。第一阶段是待发展的入党积极份子对入党动机和认识及思想进行自我阐述,随即党支部的正式党员以民主表决的方式进行;副书记周德顺宣读表决结果,全票通过了刘会等同学由入党积极分子转为预备党员。紧接着,大会进入
第二阶段,对本次转正的预备党员进行考察,听取了他们在一年转正期中的思想汇报和认识,最后以民主表决的方式,全票通过了等同志的如期转正申请。最后,学生第二党支部李晓飞书记对此次大会进行了总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充分肯定了党支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对今后的党员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会历时两个小时,完成了支部本期入党积极分子的发展和预备党员的如期转正,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宣
摄影:朱彬
指导老师:李晓飞
第五篇: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要求
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过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已逐步进入学位论文答辩阶段。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均为在职人员,在校时间少,对我校有关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的相关规定了解较少。为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1、申请人入校满二年半,方可向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2、申请人到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领取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材料。
3、申请人向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材料。
二、资格审查
1、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受理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后,安排专家小组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课程学习情况(根据培养方案审查,包括学位课程科目、成绩、学分及课程总学分等要求)、学位论文水平、论文工作原始记录、政治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审查。如涉及涉密论文,需由学位申请人的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经系(室)、资格审查小组、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方能确定密级和保密年限。资格审查小组中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一般不少于2人。
2、资格审查未通过者,根据资格审查小组所提意见和建议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重新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3、资格审查通过者,由学院将其所有审查材料(包括录取名单、培养方案、课程考试试卷、成绩单、资格审查结果等)交研究生院进行进一步审查。研究生院审查通过后,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安排申请人的学位论文评阅。
三、学位论文评阅
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评阅人由3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担任,其中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不少于1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评阅人由5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担任,其中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不少于2人。评阅人姓名应对申请人保密,指导教师和推荐人不能作为论文评阅人。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秘书分别由讲师、助教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申请正常或延期答辩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其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委员可由指导教师推荐,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聘请。申请提前答辩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其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委员由学位评定委员会直接聘请,指导教师、学位推荐人不得参与,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委员的要求不变。
3、学位评定委员会按一定比例对申请答辩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论文抽查,抽查方法参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样检查办法》执行。
4、涉密论文的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委员的选择,按照《中国农业大学涉密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管理办法》中的相应要求执行。
5、学位论文由答辩委员会秘书交由论文评阅人。
6、学位论文评阅人同意安排学位论文答辩后方可组织学位论文答辩。若有部分评阅人不同意安排学位论文答辩,参照《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中的相应办法执行。
四、学位论文答辩
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5名熟悉本领域的同行专家组成,其中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不少于1人。答辩委员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名熟悉本领域的同行专家组成,其中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不少于2人。答辩委员主要由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
2、若设有双导师,校内导师可以参加答辩委员会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研究生所在单位导师可参加答辩会但不作答辩委员。指导教师、学位推荐人中只允许一人参加答辩委员会。
3、提前答辩、论文被抽查人员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聘请,指导教师、学位推荐人不得参与。
4、寄送申请人的学位论文、聘书、组织论文答辩及答辩接待等事宜均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办理,申请人不得参与。
5、论文答辩通过后,申请人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申请学位材料。若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由答辩委员会就是否同意其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作出决议。
五、学位授予
1、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位申请人进行审查,并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交建议授予学位人员名单。未通过审查者,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就是否同意其修改论文重新答辩、申请学位作出决议。
2、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建议授予学位人员名单进行审批,审批通过者可获得相应学位。未通过审查者,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决议,就是否同意其重新申请学位作出决议。
六、提交材料
所有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位申请人,须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及相关单位提交如下材料:
1、学位申请材料(各项内容、签字完整);
2、学位论文(与电子版学位论文一致)(硕士生至少3份,博士生至少4份);
3、电子文档文件(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专业、研究方向、所在学院、指导教师姓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图、表、附录数量等);
4、学位登记表(各项应填写内容必须填写完整、无误,“籍贯”一项中的县、市应明确);
5、学位证书用照片:33×47mm大头正面彩照1张;
6、通过我校图书馆主页的“博/硕士学位论文远程提交系统”向图书馆提交电子版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