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练习题
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练习题
班级:姓名:得分: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是由国家建立的各项政治制度加以保障的。
3、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
5、我国的根本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我国对待少数民族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6、在我国,广大人民通过选举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的各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并由它产生行政(政府)、审判(法院)、检察(检察院)等国家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各项权力。
7、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8、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9、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0、实现两岸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11、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12、提出一国两制目的:。
13、阻碍台湾回归的因素:和。
14、实现祖国统一,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
第二篇:九年级教案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
一、课 题: 《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教学要求: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四、重点和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法:讲述、练习、提问
七、教学过程:
1、小测: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2.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2、考考你:每年3月份,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什么?
学生回答: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的召开。展示拓展知识:政协
3、看视频,想问题:播放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片段。
问题1.既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又能解决由人民一起直接决定国家大事所引起的困难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问题2.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问题3.温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如何体现全国人大的职权? 推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导学生看课文,观察P25 “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示意图”)。
问: 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又是什么呢? 板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25)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
4、举例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板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25)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5.老师归纳: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同时展现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场面。)
图示:国家的重大事情广泛征集民意
6、提问: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引导学生回忆: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并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又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八、板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25)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4.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九、布置作业:
1.预习课本P26-30内容。完成练习册P23第二课时“自主检测”全部; 2.完成课时练习P21-22选择题1、2、3、6题;P27分析论述12题。
十、教学反思
要鼓励学生并要求学生多关注国家大事,学习相关内容时才能引起共鸣。人大、全国人大、人大制度的概念,学生容易混淆,老师讲课时要引导学生去分辨。
一、课 题: 《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二、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教学要求: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四、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难点:基层群众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
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法:讲述、练习、提问
七、教学过程:
1、小测: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最高权力机关及其职权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文件,看少数民族害人汉族人数的比例
3、播放《爱我中华》歌曲视频,让学生感受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且明确我国的民族关系以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问:你知道近年来广东、佛山对口支援的少数民族地区吗? 展示图片:对口支援的新疆伽师、汶川水磨、西藏林芝。指导学生观察P23 “自治制度具体写照” 问1: 什么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问2: 这种制度有何优越性?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4、举例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图片介绍:青藏公路、青藏铁路)5.指导学生看课本P24图,问学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哪些形式?它有何优越性?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八、板书:
二、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P26)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什么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有何优越性?
3.基层群众自治自治制度包括哪些形式?它有何优越性?
九、布置作业:
1.预习课文P27《实践中的“一国两制”》,完成练习册P23“自主检测”;写写课本P28“实践与评价”。(准备堂上讨论)
2.完成练习册P21-22“课时练习”的选择题4、5、7、8。
十、教学反思
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问题的阐述可以结合地理知识,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则最好从身边找例子去说明,不过城市里的学生仍然对村委会的认识存在一定的难度。
一、课 题: 《1.3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
二、课时安排: 第三课时 实践中的“一国两制”
三、教学要求: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四、重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难点:“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法:讲述、练习、提问
七、教学过程:
1、小测:1.我国的民族关系以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分别是什么? 2.什么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有何优越性?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哪些形式?实行这一制度有何优越性?
2、P28讨论会:“认识我国政治制度,理解人民当家作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一国两制”是个引出: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历史事件。
4、视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思考:“一国两制”的由来、含义。5.老师展示“事实引证”、“聚焦台湾”“时事报道”,知道学生讨论(“你说我说”):(1)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中,我们必须坚持什么方针和原则?(2)材料二中“台独”分子的言论实质是什么?
(3)结合材料
一、材料二,请你分析目前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4)作为青少年学生,你打算如何为维护祖国统一做贡献?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八、板书:
三、实践中的“一国两制”(P27)
1、“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及其原因
2、“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1)其基本方针和目的各是什么?(P27、四)
(2)实现祖国统一的必要性(意义)是什么?(P27、末)
九、布置作业:
1.预习P31-36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册P29-30的“自主检测”。2.完成练习册P23-24“课时练习”。
3.本周六、日完成练习册P25-27“能力提升练”的选择题、综合探究题。
十、教学反思
学生对八字方针容易记牢,但是要理解“和平统一”必须追溯台湾问题,讲到台湾问题有一些误区,所以老师必须引导学生端正立场。至于“一国两制”强大的生命力,由于我们的学生所住的城市毗邻港澳,结合所见所闻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课后练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________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A.各民族聚居
C.各民族居住
B.各少数民族聚居 D.各少数民族居住
【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定义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故选B。
【答案】 B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一事实表明()①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关键 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 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解析】 题干主要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①与题意不符;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④说法错误。
【答案】 D 3.民族和谐始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进民族和谐,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因为这一制度()①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②是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保障 ④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①表述错误,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④不符合题意,②③切合要求。
【答案】 B 4.在主题为“如何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课堂讨论中,同学们踊跃发言。下列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 B.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以D表述错误且符合题意。
【答案】 D 5.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A.国家统一
B.保障民族自治权和一般地方行政权 C.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D.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制度,其前提和基础是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故选A。
【答案】 A 6.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方针,是贯彻执行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关键。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A.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B.是实现我国各民族平等的最有效形式 C.是少数民族地区坚持民族自治的前提 D.是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重要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领悟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知识分析,A、B不符合题意,C表述错误,D切合要求。
【答案】 D 7.内蒙古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民族自治区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有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为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②保证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③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④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
A.①②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的政治制度,故排除④,其他选项都正确分析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或必要性,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 B 8.从下面的漫画《民族区域自治为少数民族挡风遮雨》中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为少数民族挡风遮雨
①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繁荣 ②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③核心内容是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④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注意漫画题目,即强调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作用,①②指向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故入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是其前提和基础。民族自治地方具有自治权,但是并不具有高度的自治权。高度自治属于特别行政区,排除③④。
【答案】 A 9.西藏自治区历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区人民政府主席都由藏族公民担任。目前,在自治区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以上。在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77.97%。这表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得到落实 ③我国少数民族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A.②④ C.①③
B.②③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依据知识判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以①错误,④不符合题意,②③切合要求。
【答案】 B 10.60多年来,玉树藏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充分显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高度自治权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我国的民族自治区具有一定的自治权,但不是高度自治,故②错误,排除。①③④都是对民族区域自治优越性的正确分析,故选D。
【答案】 D 11.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取得了巨大建设成就。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①各方支援和少数民族地区艰苦奋斗的结果 ②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的结果 ③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结果 ④坚持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结果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③④
【解析】 ①②③④分别从共同努力、统筹地区发展、共同繁荣和民族区域自治等不同角度,正确分析了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故选A。
【答案】 A
12.民族政策对一国稳定、发展、统一至关重要。下列是多民族国家制定、实施民族政策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其中正确的是()①民族政策正确-民族矛盾消失-政治危机根除-国家政权巩固-民族关系和谐 ②民族政策正确-民族矛盾缓和-社会稳定-民族关系和谐-国家繁荣昌盛
③民族政策失误-民族矛盾激化-引发政治危机-外部势力干预-国家分裂 ④民族政策正确-民族发展差异消除-民族凝聚力增强-国家政权巩固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依据题意可知①中的“民族矛盾消失”和④中的“民族发展差异消除”均表述错误,②③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发展少数民族事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人认为,只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一定能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但也需要从其他方面努力。
【答案】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因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②要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还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还需要国家的财政、政策支持以及兄弟省份的对口援助。因而该说法是不全面的。
14.10多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生态环境保护明显加强,保障改善民生成效显著,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进入了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
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实践证明,我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使西部地区进入“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的原因。
【答案】 ①党和政府进一步完善扶持西部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力度。②党和政府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极大地调动了西部地区人民的积极性。③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与东中部地区的支持和帮扶是分不开的。④西部地区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篇:高一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学案
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一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学案
【学习要求】了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民族自治机关及其自治权
理解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意义
【学习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意义
【自学质疑】
一、回顾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探究与共享)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1)自治机关(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①含义
②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③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为什么?
(1)(2)(3)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1、2、3、4、【迁移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五十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9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 建设了62项工程。这表明我国政府的 政策和 原则在西藏得到了真正 贯彻落实。A.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政治平等 D.民族团结 各民族经济平等
第五篇: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练习题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社会中,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之间是()。
A、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B、相互对抗的关系
C、相互决定的关系
D、相互融合的关系
2、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是()。
A、政协(全体会议)B、政务院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
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被通过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4、文化大革命中,取代地方国家政权机关的是()。
A、文化革命小组
B、革命委员会
C、党的地方组织
D、军事管制委员会
5、主持选举省级人大代表的是同级()。
A、党委
B、人大常委员会
C、人民政府
D、选举委员会
6、有权撤销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省级地方性法规的是()。
A、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
7、国务院组成人员中,除总理外,其他人员的提名权属于()。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总理
D、国家主席
8、我国宪法规定,有权决定任免驻外全权代表的是()。
A、国务院总理
B、国家主席
C、外交部部长
D、全国人大常委会
9、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每届任期()。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10、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审查与批准权在同级()。
A、党委 B、政府 C、人大 D、人大常委会
11、重新恢复国家主席制度的是()。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12、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其派出机关的是()。
A、县、自治县人民政府
B、市辖区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D、乡、民族乡人民政府
13、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可以制度()。
A、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地方性法规
14县级以上地方人大换届选举本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提名酝酿候选人的时间不得少于(A、一天 B、二天 C、三天 D、四天
15、最早提出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16、民族自治地方可以依照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自主制定自治条例和()。A、一般条例
B、单行条例
。1)C、地方条例
D、行政条例
17、政协全国委员会每届任期为()。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18、目前我国人民政协中,非中共党员的委员占全体委员的()。
A、少数 B、一半 C、大多数
D、绝对多数
19、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无国籍和外国籍人士可以当选为()。
A、行政会议成员
B、行政长官
C、立法会议员
D、立法会主席
20、在我国,上级人民检察院与下级人民检察院之间是()。
A、领导关系
B、监督关系
C、指导关系
D、协商关系
二、填空题
1、行政体地方政府是由()或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地方政府。
2、中国的地方政府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按()设置的治理所辖地域的政府单位,是由()组成的整体。
3、国家从结构形式看,分为联邦制和()两种。
4、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制度。
三、简答题
1、简述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之间的关系。
2、简述我国总理负责制的具体内容。
3、简述处理好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4、简述居民委员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
5、简述地方政府能力的基本特点
6、简述地方政府类型的划分
7、简述行政体地方政府的优点
8、“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和经验教训是什么。
9、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四、论述题
1、试论述民主集中制在党内选举、党内工作制度等方面的体现。
2、试联系实际论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3、试述国家本质与国家形式的关系。
4、试述特殊型地方政府的特点
5、试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伟大意义。
五、名词解释
1、人民代表大会制
2、地方政府层级结构
3、国家的组织形式
4、地方行政机关
5、地方选举制度
6、一国两制:
7、八字方针: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精神文明: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C
4、B
5、B
6、C
7、C
8、D
9、B
10、C
11、D
12、A
13、B
14、B
15、B
16、B
17、C
18、C
19、C 20、A
二、填空题:
1、中央政府
2、地方行政建制
相应国家机关
3、单一制
4、人民代表大会制
三、简答题
1、(1)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经常行使国家权力,是全国人大的一部分(组成部分)。(2)全国人大从代表中选举产生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并有权罢免之。(3)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4)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策等。
2、(1)全国领导权。总理对国务院工作拥有全面领导权。
(2)最后决定权。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会议讨论基础上,由总理集中正确意见,并做出最后决定。(3)人事提名权。总理有权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任免人选。
(4)总理对国务院工作负全面责任。
3、(1)利益原则和法制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维护中央整体利益同时,承认地方利益的相对独立性和合理合法性;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法律地位、权限划分纳入法制轨道,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关系通过宪法做出规定。
(2)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原则,中央和地方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3)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财权要联系起来,统一起来,避免各地自我创收,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和损害政府形象。
4、居民委员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主要有:
(1)居委会是社区服务的主体之一。居委员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的社区服务,提供各种社区服务,建立有关社区服务设施,动员和组织辖区内居民参加社区服务志愿队等。
(2)居民委员会是社区服务体系的基础。城市社区服务可分区、街道、居委会三级,居委会的社区服务是基础,面广量大,可满足居民一般生活服务需要。
5、简述地方政府能力的基本特点
(1)地方政府的治理管辖范围总是有限的,不能超越其行政区域
(2)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对本地域的治理来维护本地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因而它所承担的政府职能,必然是以纯属当地的社会事务为主要内容
(3)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地方政府,需要直接及时地满足地方民众的基本需要,即应把同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社会事务作为政府职能的重点
6、简述地方政府类型的划分 答:(1)根据地方政府在行政体制中所居的位置,地方政府可分为基层地方政府、最高层地方政府和中间层地方政府三类。
(2)依据地方政府在行政的功能,地方政府可分为一般型地方政府和特殊型地方政府。
(3)依据政治体制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将地方政府分为行政体地方政府、自治体地方政府和民主集中体地方政府
7、简述行政体地方政府的优点
(1)全国有一个整齐划一的行政制度,有助于提高和增进国家的统一性和政治统治;(2)地方事务由中央政府的代表主持,全国不至于出现畸轻畸重现象,发展较为均衡;(3)政令统一出于中央,以同一方式施行于全国,事易成,且较简便;
(4)中央能够从全国整体出发来规划国家的政策、计划、不致困于狭隘的地方偏见,能够有利地克服地方主义
8、答:1)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上“左”倾错误的不断发展。这是“文化大革命”发生和持续的直接原因。2)中国共产党个人专断作风和国内个人崇拜现象的逐步发展,严重损害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毛泽东掌握了不受任何限制的巨大权力,为“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提供了便利条件。3)林彪、江青等人利用和助长党和毛泽东的错误,进行反革命的活动,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长期内乱。4)从国际上看,苏联领导人挑起的中苏论战,把两党之间的原则争论变为国家争端,对中国施加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这提高了毛泽东反修防修的警惕性,加重了毛泽东对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忧虑。5)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探索中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由于缺乏可资借鉴的经验,难免有曲折和失误。
第一,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第二,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第三,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9、答:1)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3)抓住有利时机,加强发展经济。4)改革开放要敢于试验,敢于闯,不搞争论。5)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6)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7)培养接班人。8)要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9)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
10、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1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
1、试述国家本质与国家形式的关系。
(1)国家的本质是指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凭借强制性力量实现其政治统治,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阶级的统治是国家的本质。
(2)国家形式与国家本质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国家形式是国家本质的基础,没有国家形式,即没有按地域组成的社会政治组织,国家本质就无法实现,统治阶级就无法统治被统治阶级,就无法维持其统治;同时,国家形式也制约着国家本质,由于国家的形式是以地域为基础的,也就决定了国家的本质的实现范围必须以地域为基础,不能超出自身的地域限制,即国家本质要受国家形式的限制。另一方面,国家本质对国家形式起维持作用,由于国家本质上是一种阶级统治,这就决定了统治阶级总是极力维护国家形式的存在,以维护自身的政治地位和阶级统治。
(3)国家是阶级社会有组织的表现,国家本质与国家形式相结合,构成国家职能。国家职能是国家作用的具体表现,反映了国家的使命与目的,规定了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
2、试述特殊型地方政府的特点
(1)从数量上看,在同一层级中,特殊型地方政府为数总是较少。
(2)在必要性上看,尽管特殊型地方政府数量较少,但这类政府历代都有,而且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几乎都有。
(3)从稳定性上看,特殊型地方政府通常大都不稳定,一旦需要设置的条件发生变化或消失,其存在的合理性便有了问题,它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甚至被撤消。
(4)从特殊性上看,特殊型地方政府除单位名称有异于一般型地方政府外,在体制、组织、职能重点、权限等等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也与一般型地方政府有所不同 3—4题答案见教材
5、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标志着一百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相勾结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内外战乱不断、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这个胜利,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人民中获得很高的威信,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它在一个人口占全人类近四分之一的大国里,冲破帝国议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从而受到世界人的欢迎和支持。
五、1—5题答案见教材。
6、一国两制: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7、八字方针: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9、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