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三大民生新指向
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三大民生新指向
确保实现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新开工保障性住房700万套以上、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温家宝总理5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又成为浓墨重彩的部分。
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报告中对民生的一系列安排,凸显了更加注重操作性、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提升发展后劲三大指向。
“细致入微”,更加注重民生部署的操作性
“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扩大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覆盖面……”
仔细阅读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夏绩恩发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不少更加具体的民生举措。“这些内容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政府更加细致的民生关怀。”
“是否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是我多年来一直呼吁的问题,在我们单位,很多70多岁、有中高级职称的退休老工程师,目前的养老金只有每月1000多元,确实少了点。”全国人大代表、大连重工起重集团高级工人技师王亮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将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一有针对性的安排,将使企业退休职工更好分享发展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辉县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则在“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50公斤分别提高7.4元和16元”这句话上做了重重的标记。他说:“这让我们粮食大省的农民看到了进一步增收的希望。”此外,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校车安全管理、细颗粒物(PM2.5)监测等问题也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关于这些举措虽然文字不多,但实实在在地回应了百姓关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总经理简勤说:“民生举措更加细致入微,将使民生部署更加具有操作性,老百姓会更加切实地得到实惠。”覆盖更广,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许多代表委员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作出这样的安排,充分体现了政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帮扶困难群体和贫困地区的决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三农‟投入达到12287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868亿元,用来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我们农民最欢迎这样的政策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王家镇和平村村委会主任王明容说。
“今年将新开工建设700万套保障房,加上去年全国已经新开工建设的1000万套,将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困难群众解决住房问题,凸显出政府为帮助城市„夹心层‟付出的巨大努力。”全国人大代表、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集团总公司董事长马元祝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农村留守老人越来越多,很多老人的生活单调,也缺少关爱和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果树研究所所长曹家福说,报告中这些政策安排能有效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今年将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两个全覆盖,是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全国政协委员、人保集团总裁吴焰说:“这一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部署,凸显了政府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
着眼长远,更加注重提升发展后劲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确保实现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
4%其实是个老数字: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要在2000年实现4%的目标,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提出,要在2012年实现4%的目标。
“报告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欢欣鼓舞。这不仅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更是在为长远发展攒后劲的政策。只有教育搞好了,才能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全国人大代表、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副教授王诗文说。
就业问题同样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
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今年城镇新增就业将超过900万人,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增加就业的政策措施。
“就业是生活的基础,也是稳定的保障,更是发展的前提。”裴春亮代表认为,做好百姓就业工作,引导好群众的创业热情,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2012政府工作报告十大亮点详细解读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午开幕,温家宝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平实、稳重的报告中大有亮点,本报记者为读者进行了详细解读。
亮点 1搞活流通、降低成本
搞活流通、降低成本。严格执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认真落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平价菜店等的扶持政策,鼓励城市连锁超市、高校、大型企业、社区与农产品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增加零售网点,充分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
亮点 2 重点区域监测PM2.5
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亮点 3加强对农民工人文关怀
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合理引导人口流向,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让农民无论进城还是留乡,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亮点 4花大气力解决择校问题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完善国家助学制度,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
亮点 5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退役军人技能培训与就业安置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对劳务派遣的规范管理,开展劳动关系争议排查,加强劳动监察和调解仲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亮点 6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亮点 7全面推开8类大病保障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亮点 8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
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快建设城镇住房信息系统,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亮点 9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
全面深化资源税改革,扩大从价计征范围。深入推进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推动实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推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
亮点 10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
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机会公平。
政府工作报告披露中国发展十大核心数字
中国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社选取了其中十个核心数字,勾勒中国经济社会在2012年的发展脉络。
7.5%——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2011年,中国GDP逐季回落,比上年增长9.2%。此次报告提出的9项任务中,“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亦被排在首位。温家宝强调,GDP增长目标调低,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
4%——居民消费价格控制在4%左右。2011年,中国CPI在年中触顶后,开始步入下行通道,全年同比涨
5.4%。报告指出,4%的目标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
900万——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这一数字与去年持平,不过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之际,能稳住就业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50%——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温家宝要求,各类城市要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同时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
8000亿——中国2012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上述数据较2011年均出现回落。温家宝要求,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14%——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这一数据较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里16%的目标有所收窄,但高于广义货币过去一年里13.6%的实际增速。这体现2012年货币政策将兼顾“稳增长”、“控物价”和“防风险”。
10%——报告中提到2012年“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中国对外开放已进入新的阶段,进出口贸易、双向投资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
2.5——“PM2.5”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短短半年间,“PM2.5”完成了从民间热词到官方标准的转变。温家宝强调,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换取经济增长。
700万——新开工700万套以上保障性住房。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于关键阶段。保障房建设的推进,既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其带动的投资又能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1万2千亿——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201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八连增”,连续5年超万亿斤。“三农”投入的持续增加,说明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依旧是中央政府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第二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透出“三大民生指向”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透出“三大民生指向”
更安心·更便利·更诚信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透出“三大民生指向”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张旭东、刘铮、王敏)备受各界关注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10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对老百姓来说,他们最关心这一方案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翻阅这一方案,其中凸显出让吃得更安心、服务更便利、社会更诚信这“三大民生指向”,举措浓墨重彩,直面民生关切。
让吃得更安心:使食品监管做到“无缝对接”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当前老百姓最关心、意见最突出的民生问题之一。而分散在多个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备受各界诟病。
根据此次方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把先前分散在多个部门的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督职责统一在一个部门;此外,还把商务部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农业部。
“将来食品安全具体就归两个部门管,一个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还有一个是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代表说,现在部门职能交叉,容易出现一看好事都争、一看事不好都躲的情况,而问题往往就出在这种“缝隙”上,要真正做到无缝连接。
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谢红代表说,过去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主要是多头监管,责任不清,部门利益太多。这次把食品安全集中管理,明确责任,对老百姓是件大好事。
全国政协委员司富春评价说,这一机构改革让老百姓看出了政府下大力气解决食品安全的决心和信心。“不过值得提醒的是,大部门制不是一合了之,关键是要责权统一,有效转变职能,加强监管,才能让百姓看到希望。”
让服务更便利:释放民间和个人涌动的活力
机构改革是方法,职能转变才是核心。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职能转变”10条意见,着力减少审批,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努力让服务更便利。
“具体改掉几个部门,对老百姓来说其实无所谓。办事简单、痛快,就是做到了服务型政府。”河北张家口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建仁代表说。
“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方案提出了诸多举措,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过去中间环节太多,层层拔毛。农民想发展养殖业,得去跑土地局、畜牧局、建设局、规划局,牵涉好多部门,简直跑断腿。”郭建仁代表说。
大同煤矿集团董事长张有喜代表说,同忻煤矿在办理手续的过程中,需要跑33个政府部门及下属的单位,先后要出147个文件,盖205个章。“简化手续、提高效率,这是企业的福音。”
工商登记,事关个人创业、企业发展。此次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并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等,能让企业迅速成立,效率极大提高。付双建代表说,这大大方便了企业,为个人创业提供了更大空间。
“以往办事有时遇到'吃拿卡要’现象,但也没办法,就只能等。”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潞宝集团董事长韩长安代表说,手续减了、收费少了,就会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活力。
此外,房屋登记、林地登记、草原登记、土地登记……方案还最大限度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相同或类似的职责。“摈弃部门利益,服务职责统一,这才是让百姓得实惠、得便利。”司富春委员说。
让社会更诚信:构筑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
诚信,是支撑现代经济的柱石之一。商品造假、金融欺诈……种种商业失信行为,腐蚀社会肌体,甚至让人与人之间都丧失信任。
本次方案采取一揽子措施,积极构筑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加强政务诚信,力促社会诚信:
——推动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这意味着我国将打造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信用平台,并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信息实现统一共享,这是信用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这意味着每个人将具有一个崭新的信用代码,这是信用建设的有力保障。
——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完善信息网络、金融账户等实名登记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这意味着房产等财产信息更加透明,这是信用建设的基本前提。
全国信用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尚和平表示,这是一个关于社会诚信的顶层设计,从而形成“平台”“信息统一”“个人信用代码”“不动产登记”等相互统一的基础架构,将是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的一大跨越,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守信得利,失信受罚”。当前,国际上一些国家的个人均具有唯一社会安全号码,其信用记录跟随每个公民一辈子。此次,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是一大突破。
“国无信不立,具备一套完整的诚信体系,也是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的有效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能源环保研究所所长赵立欣表示,“无论是官员,还是老百姓,都一视同仁,该纳入的信息都要纳入。”
山西皇城相府集团董事长张家胜代表说,构筑诚信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要条件,要通过诚信体系的制度化,来塑造诚信环境。
第三篇:政府工作报告凸显2014年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新走向
政府工作报告凸显2014年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新走向
2014年01月22日 14时01分00秒来源:云南网 1月20日,省长李纪恒代表省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生、生态、经济等几方面的内容备受瞩目。其中,“经济”出现65次,“民生”出现10次,“生态”出现13次,相关指标数据凸显了2014年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走向,引发代表热议。经济
稳中有快 稳中提质 稳中增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以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比较全面具体,立意非常高,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淡化了GDP。”省人大代表、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段云龙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不以GDP论英雄”,而是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民生、生态、交通、科教等方面。他说,“我今天浏览了一些新闻发现,今年很多省市的GDP增速都有所降低,云南对GDP的关注也有所降温。”
段云龙认为,有质量的发展最重要。2013年云南取得了很多的成绩,特别是在综合交通体系方面,“公路修到了独龙江,对独龙江的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还有大丽高速的通车,推动了云南旅游业发展,促进了滇西经济增长。下一步,如果打通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会对发挥云南桥头堡优势有很大的作用,能给云南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云南来说,固定资产投资在一定时期仍是经济实现稳步增长的主要动力。省人大代表、玉溪市委书记张祖林表示:近几年,玉溪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保持在20%,2013年,玉溪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到了37.1%,在全省排位从上一年的第14位上升到第3位。“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虽然有37.1%的增幅,但是总量很小。”张祖林说,应该看到玉溪的发展空间很大,2014年还需持续努力。玉溪长期以来受卷烟生产影响很大,卷烟曾经带给玉溪辉煌,但是现在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这给玉溪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没到位,非烟产业还不强。”
张祖林说,2014年玉溪一方面要扶持好、服务好烟草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发展旅游业、信息产业、服务业、楼宇经济,特别是在滇中城市群的打造中,要做出亮点。民生
办实事 利当前 谋长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3年我省将70%以上的公共财政资金投向民生领域,2014年将继
续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整体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整合城乡基本医保经办管理资源。”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这一内容,让省人大代表、石林县圭山镇小板田村委会农民毕志英很有感触。毕志英是一名基层社保信息员,她介绍,有时在农村开展社保工作比较困难,“在参保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时,有的村民担心交了费自己却享受不到,社保信息员往往要跑三四次去村民家里劝说。”经过努力,现在村民慢慢了解了国家的政策,目前小板田村委会的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了98.6%,医疗保险参保率也达到99%以上。
教育同样是关注焦点之一。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出,今年将安排教育支出预算104.1亿元,比上年增加9.2亿元,增长9.7%,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省人大代表、会泽县县长梁志强关注到了这一数据变化。他以会泽县为例说,会泽是全省贫困人口绝对数字最多的一个县,转移人口是会泽最有效的扶贫手段,但转移出来的人口要稳得住,就需要有一定的生存能力,这对教育质量就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多年来县里一直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10年前,会泽每年考上大学的才几百人,到2013年,会泽有4147名学生考上大学,北大清华就有13名,在县级普通高中教育行列中有了知名度。”他认为,教育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巩固教育基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省持续不断地改善办学条件的做法十分必要。
生态
增投入 重防治 严管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4年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以上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最亮丽的名片,也是云南后发赶超的最大潜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普遍为代表们所关注。
省人大代表、澄江县委书记葛勇说,2013年澄江县对抚仙湖的保护采取了很多措施,“第一是拆临拆违,2013年,整个抚仙湖周边拆除的临违建筑达到20万平方米;第二是对主要入湖河道进行重点治理,玉溪市级领导担任主要入湖河道的河长;第三是对北岸湿地进行全面的建设。” 澄江县接下来会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发展新型工业、低耗能、绿色环保的产业。同时加大用工培训,给沿湖群众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数据显示,2013年大理一共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首次突破2000万;游客在大理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增长30%以上,达到了2.21天。“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给大理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洱海保护。”省人大代表、大理州州长何华说,2013年9月、10月,洱海蓝藻曾出现两次大面积聚集,让大理进一步意识到,洱海保护治理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工作稍有一丝松懈,取得的成果就会付之东流。两次蓝藻大面积聚集后,当地政府非
常重视,请了各方面的专家进行会诊,下大决心治理洱海。其中一个“大决心”,就是持续推进环湖截污管网的建设,何华介绍,管网建设投资非常大,光是今年要实施的下关西洱河北岸截污干渠,就要投入7个亿,尽管资金压力很大,但为了洱海保护必须加紧建设,我们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不断完善的原则,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直到把环洱海截污管网都建起来为止。
记者 詹晶晶 念新洪
第四篇:2011两会观察:解读十省市政府工作报告 探寻电子政务新指向
2011两会观察:解读十省市政府工作报告 探寻电子政务新指向
编者按: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创新的突破年,做好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目前,2011年地方两会大多落下帷幕,即将迎来全国“两会”,国脉电子政务网以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四川省、福建省、浙江省、重庆市、广东省、无锡市、宁波市十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探寻“十二五”开局电子政务的新指向。从这十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难看出,三网融合、物联网、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智慧城市、云计算、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网络问政、网上监督、网络政府等成为新元年、乃至“十二五”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十大关键词。其中,“网络问政”2011年再度在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成为安徽省“两会”的亮点,受到代表、委员的热切关注。
1、北京市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6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长郭金龙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1年要全面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制定智慧城市行动纲要,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示范应用,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步伐。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2、上海市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6日,在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韩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要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率先构建“智慧城市”,始终在城市信息化方面走在前列。把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现代网络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市光纤宽带网,实现百兆宽带接入能力覆盖300万户家庭。继续优化完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全市域覆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鼓励三网业务相互进入,支持融合型业务发展,新建覆盖100万有线电视用户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系统。加快建设新亚太海底光缆系统,海光缆国际通信容量继续保持全国50%以上。强化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集约建设。
大力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运用新兴网络和信息技术,推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着力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实施电子商务行动,大力推进第三方电子支付发展。积极推进航运信息共享、物流服务等平台建设。实施数字城管行动,加快推进城市交通智能化、城市网格化管理、智能电网等信息化工程。实施数字惠民行动,加快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健康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的数字教育工程、以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信息化为重点的数字社区工程建设。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推进信息产业发展。聚焦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强的领域,强化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大力推进物联网、新型显示、网络和通信、集成电路、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启动实施“云海计划”,积极推进云计算在教育、健康、政务等领域应用示范。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数字出版、电子阅读等形成产业规模优势。
此外,报告对《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了说明中,其中提及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指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提高审批效率。推动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上网、全程上网,实现所有市级部门审批业务系统、区县审批平台与市级网上审批管理和服务平台互联互通。
深化电子政务建设,以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政府门户网站的办事服务功能,加快推进电子政务云、跨部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集成,促进部门之间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推动形成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事项“网上一口受理、在线协同办理”的工作格局,方便企业、群众在线申办各项事务。从规范文件、简报入手,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建立电子监察、网络投诉、行风政风测评平台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制定出台电子政务管理办法、规范标准,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总结推广世博筹办举办经验,完善部门间、部门与区县间协调配合机制,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总负责作用,落实配合部门责任,形成推进合力,使政府服务更加高效便民。
坚持不懈推动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基本制度,最大力度推进政务公开透明,让人民群众充分知情、理解、参与、监督。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全面严格执行国务院各部门有关公开的规定,力争做到全国领先。
3、安徽省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网络问政
2011年1月18日,在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王三运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在重大项目、领军企业、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培育上取得新成果。积极发展量子通信、物联网等高端产业,启动10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攻关。
报告还指出,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加以规范,积极鼓励网络问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度重视群众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大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4、四川省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8日,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并联审批,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和“三项制度”。继续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加快电子政务大厅和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和层次,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向社会公开。规范完善行政权力运行、重大决策部署、财政预算公开,提高透明度。强化权力运行监控,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和电子监察。推行行政效能问责,完善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切实加强统计管理和部门统计工作。
5、福建省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3日,在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小晶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开好局起好步,扎实做好2011年工作。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网络和高端通信设备、生物医药、LED和太阳能光伏、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等作为主攻重点,加快物联网识别系统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抓好“智慧厦门”产业基地、福州友顺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霞浦超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等一批研发和转化项目。
运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快提升物流节点、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引进和培育若干跨国物流骨干企业,加快建立以港口为核心、与制造模式相适应、信息化集成化程度较高的供应链服务体系。
推进“三网融合”,发展面向市场的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服务。有效落实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培育高水平的骨干企业,打造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扩大网上并联审批试点。厉行节约,压缩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6、浙江省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6日,在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加快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健全服务企业、服务基层长效机制。大力推进以“四减少”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审批职能整合,继续清理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推广行政审批服务全程代理制和网上审批制。加大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强化行政效能监察,推行行政问责制和政府绩效管理。深化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强对行政审批行为的实时监督。
7、重庆市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网上监督
2011年1月9日,在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奇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十二五”战略任务,要加快“三港两枢纽”建设,形成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配套体系。空港要以江北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和东航站区建设为重点,建成内陆重要的复合型枢纽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100万吨。航运港要以主城、万州、涪陵枢纽港为核心,改造提升重点港区,年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700万标箱,成为内陆最大的内河港。信息港要建设国际重要的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构建直连国内外的高速数据通道,推进“三网融合”,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社区等信息平台,打造智能城市。
此外,还指出要奋力做好“十二五”开局工作。扩大政府信息公开,推行网络政务,加强网上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确保行政权力依法、公正、有效运行。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
8、广东省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网络问政
2011年1月22日,在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1年要发展电子商务、物联网,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建设国家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积极推进网络问政,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加强政府层级监督,接受公众和舆论监督,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认真贯彻实施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
9、无锡市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8日,在无锡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毛小平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全力建好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实施感知电力、感知环保等应用示范工程。创建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增创制造业竞争优势。重点发展以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为主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优势主导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支柱产业向集约化、高端化发展。
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幸福镇村”争创活动,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继续实施十大强农惠农工程。
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在“无线无锡”工程基础上,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提高网络服务水平和业务承载能力。推进跨部门业务协同系统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交换进程。推进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社会管理手段。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逐步实现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
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督。
10、宁波市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26日,宁波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刘奇代市长代表市人民政府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中提及,要加快创建智慧城市,提升信息化水平。把握物联网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融合发展,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共享,推进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管理服务功能优化。
报告中指出,2011年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清理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加快审批速度。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十二五”电子政务:走向发展新起点
资源共享、业务整合、应用深化、投资问效,中国电子政务面临新转折的十字路口。在日前举行的全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经验交流会上,来自各地方、各部委信息化和电子政务主管部门的代表纷纷指出,在我国电子政务走向“十二五”发展新阶段的道路上,借助行政体制改革的东风,进一步扫除资源共享的障碍,完善顶层设计以改变“纵强横弱”格局,促进“电子”与“政务”深度融合,向电子政务要效益,已经成为中国电子政务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向。
资源共享:行政体制改革吹来东风
一方面国家级政务内网不断向地方延伸,一方面各类业务专网大规模建设,客观上造成资源共享难度加大。在此次全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经验交流会上,不少代表提出,虽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开展20年,但是资源共享仍是最根本的难题,而这一难题有望借助当前大部制和“省管县”的行政体制改革的东风,得到有效解决。
政府信息化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实现信息系统间的网上互联互通。要加强办公资源的整合,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消除“条”与“块”之间的割裂状况。从我国电子政务实施情况看,机构、组织部门之间的信息割裂,是造成“信息孤岛”长期存在的关键症结。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指出,信息资源从以业务系统收集使用为主,向以信息数据内在逻辑为基础的全局数据仓库转变,是未来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如果说大部制改革对中央和省级电子政务发展中解决资源共享问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在市、县、乡三级,“省管县”从另一个侧面弥补了这一空白。地方政府的资源开发利用受到部门利益的干扰,资源共享率低,数据整合难度大,实现“省管县”从理论上讲,可以把体制上一些弊端打破,原来地区与地区、部门与部分不愿意拿出信息共享,现在重新组合在一起,信息资源整合,数据资源整合体制被打破了。
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信息资源的统一,同一信息资源在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畅通共享,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面向“十二五”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互联互通、统一共享的信息资源,将成为实现更深化应用、更高效行政的坚实基础。
业务整合:顶层设计打破“纵强横弱”格局
各地方、各部委电子政务CIO们普遍认为,当前,信息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过去只是手段,现在已经与业务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不但“电子”和“政务”不可分割,而且推进、建设、应用三类主体也不可分割。杨学山认为,电子和政务的关系正在从结合向深度融合转变。在今天已实现主要业务数字化、网络化的单位,只提结合已经远远不够,结合是对原有业务流程复制、改造,而在当前的信息化环境下,提升执政能力、履行政府职责,对流程的考虑要更高层面,要重新设计,而其中离开信息化是做不到的。由此给我们提出一个重要课题,就是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业务协同,推进电子和政务的深度融合。
我国电子政务正在从以项目为主线转向以体系结构、总体规划为主线的全局推进模式,这正是业务整合的重要体现。今天,以项目为主线面临的问题:可持续性不足,缺乏运维费用,更新完善不能停止,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给部门、地方的全局性推进带来很大麻烦,导致纵强横弱,地方布局被割裂。近年来,电子政务项目往往是一个部门甚至是一个系统里面的一个局部在推进,形成了很多的应用“碎片”,造成“纵强横弱”,垂直部门电子政务系统与地方电子政务建设不相协调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始终强调要业务协同,防止信息孤岛,要处理好纵横关系的由来。这些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碎片太多,当前我国在做“十二五”的电子政务规划,就是要整合碎片,做到真正的顶层设计。大家普遍提到,要加强国家电子政务中心的统一协调建设,使其成为加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打破“纵强横弱”格局的主要抓手。
应用深化:真正体现电子政务作用
最新发布的《2010年~2015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到2010年年底前,我国将基本建成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政务外网,网络基础设施形成规模,基本能够满足电子政务应用的需要。在此基础上,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根本目标的电子政务,势必将进入应用深化的发展新阶段。
中联部信息办副主任任锦华指出,中国的电子政务经历了20年的发展,最底层的硬件和网络已经非常成熟了,但决定它能发挥作用的是第二层,即各类软件体系,包括系统运行类、认证加密与安全类、职能业务类以及行政事务类应用软件。而网络是一切应用的基础,“电子”和“政务”深度融合之下,应用的深化需要互联互通、统一标准的全国全网来支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政务外网已覆盖到全国32个省区市、167个地市州、472个区县,各级接入部门达到9400多个。政务外网已经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的公用政务网络,为促进各级政务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跨地域、跨部门、面向政务的应用系统,往往由于部门条块分割管理上的原因而难以组织和实现。就政务外网建设现状来看,地方政务外网建设情况参差不齐、纵向延伸性不强等问题都直接制约了国家政务外网整体效能的发挥,特别是影响了中央政务部门跨地区业务的开展。专家指出,“省管县”行政改革无疑为外网应用的纵向延伸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将能极大促进电子政务应用在更大范围的深入推广。
效果导向:缩短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看似开展得红红火火,在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服务整合等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的中国电子政务,在2009年的国际排名却节节下滑,原因何在?专家指出,中国电子政务主要是落后在效果导向这个指标上,对政府行政绩效与公共服务的改善效果不够。进入“十二五”新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子政务,效果导向将成为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这一指标也将能把网络、系统、应用、服务各个领域的发展整合起来,真正实现电子政务回归本意。
在效果导向思想的指引下,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将很自然地整合各类网络和系统资源,形成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服务。例如,浙江省绍兴县村级财务计算器监管网络建成后,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县两办、县纪委、县农办、组织等部门,以及各镇街、村的计算机均联入网内,实现了农村财务数据、农经管理数据的共享,提高了信息数据的利用效率,为各级的决策、管理提供了方便。再由县级财务与省财务系统实现对接,形成了从省到县、乡,多部门、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体制。重抓应用、促进整合,努力建成电子政务统一应用、综合信息资源库和政务安全系统等三个统一的基础技术平台,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县乡政务外网、政务内网、网上审批系统、公务员邮件系统等统一的应用软件系统,实现从省到县、乡的网上“无缝”对接,可以说将成为效果导向建设思路的具体表现。
甚至在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上,效果导向的思路也将有很好的体现。例如针对农村网络水平较低的现状,省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基础设施平台,探索互联网、有线电视和电信网络的三网融合新模式,实现多种媒体、多种业务的信息交互和信息终端资源的整合;通过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加强各涉农系统的资源集成,并在农村基层(村、小区)终端进行有效整合,走出一条适合县域的信息化发展之路。
第五篇:政府工作报告十大民生亮点!
一是“增重三农,夯实基础”。温总理说,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 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地方各级财政也要增加投入。
二是“改革户籍,资源共享”。温总理说,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 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并进一步增加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 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三是“教育优先,人才强国”。温总理说,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 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要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尽快使所有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达到规定标 准。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四是“文化创新,寓教于乐”。温总理说,政府要更好地履行发展公益性文 化事业的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权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要向基层、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推进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生产更多健 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五是“扩大就业,各得其所”。温总理说,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上不能有丝毫松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我们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广大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六是“完善社保,排难解忧”。温总理说,要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范围扩大到23%的县。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加强城乡低保工作,切实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好扶残助残的各项政策,为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今年再提高10%。
七是“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温总理说,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 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八是“保障住房,遏制房价” 温总理说,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办法,抑制土地价格过快上涨。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九是“推进医改,广为覆盖”。温总理说,要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五项重点工作。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今年要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尽力为这些不幸的儿童和家庭提供更多帮助。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把这个世界性难题解决好。
十是“发展民主,人民当家”。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 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要适应新形势,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认真解决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 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总之,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件件关乎民生,句句都是真金白银,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充满希望和期待。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老百姓的日子今后有一定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