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篇 改过之法 读后感许伟
第二篇 改过之法 读后感
这篇文章告诉我:人生下来就不是圣人都会犯错,犯了错的时候要及时的改正。袁了凡先生在讲过改造命运的道理方法后,就接着把改过的方法,详细地说出来,以教训我们。这第二篇就是讲改过的方法。一个人能够做到极诚实,毫无半点虚假,这个人的心就可以与天心相合了,因此;能够用诚心待人处事,福就会自然降临。一个人,只要他的行为,都是善的,那么他的未来就会是幸福的。袁了凡先生讲的改过的方法:第一要发‘羞耻心’;第二个方法,是要发戒慎恐惧的心;第三,一定要发一直向前的勇猛心;有了这三种方法便能有过立即改了。一个人做事处处不能称心,都是因为自己的道德没修好,功德没修满,感动人的心不够才会如此!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反过来自我反省检讨,自己有没有对不起他人的地方?能够这样的存心用功,那么别人毁谤我,反而变成磨炼我,成就我成功的反面教育方式了。我应该欢欢喜喜地接受别人给我的教训、批评。我应该即刻提起精神,奋发向上,把旧的种种过失一齐改掉;而另外开辟一条新的人生大道!
第二篇:升旗仪式:改过之法
10月21日升旗仪式:
电子屏:
智者知过就改、愚者固执己见
改过之心——发耻心、发畏心、发勇心
主持稿: 男:全体同学都有,原地踏步走!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一二三,四!立正!升旗仪式开始,出旗!
女:本次负责升旗的是初二9班,这
男:本次担任升旗手的是同学,该同学担任纪律委员,她工作认真负责,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在岗位上尽职尽责,是班级纪律的保障者。担任护旗手的是
男:全体肃立,升国旗,奏国歌!礼毕!
女:尊敬的老师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早上好。(行礼)
男: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一生都不犯错误,既然无法避免,那么就没有必要害怕犯错误,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错误。
女:其实有时候错误只是一时疏忽所造成,可能并不构成非常巨大的得失;但如不能认错而改错,其后果确是不可收拾的。在我们的一生中际遇安危、成败得失,往往和我们能否“犯错-改错”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
男:下面有请上学期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的王淑娟老师,为我们解读《了凡四训》第二篇“改过之法”
男:感谢王老师,下面我公布第7周的五项督导获得前六名的班级: 初一年级:
初二年级:
初三年级:
有请获奖班级代表上台领奖
下面有请在“立德树人”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的王珊珊老师、刘欢老师为他们颁奖。
大家掌声祝贺!
男:升旗仪式完毕,国旗班带出,教师队伍请退场,各班依次带回。
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看过了《了凡四训》第一章节《立命之学》,可以知道人的命运可以改变;听过了上周高敏老师对立命之学的解读,可以明白命运的改变需要“断恶求善”。人之善恶往往在一念之间,而过有大小,小过如果不改则可能成为大过,小过能改则转为小善,积累小善才可能成为大善之德。而改过之重点在于修心,修心改造命运。所有从立命首先是要谈到认识心的问题,即改过,谈了改过才能够谈积善和谦德,《了凡四训》的第二篇起到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袁了凡先生认为“改过之法”: 首先是要有“发耻心”。古语有云“人贵有自知之明”。首先人要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己和强者是有差距的。不能自大,不要嫉妒,这样才能找到自己需要要改过的地方。其次是要有“发畏心”。人要时刻怀有一颗敬畏的心。如果一味的“天不怕地不怕”。那么即使做错了事情也会因毫不畏惧而忽略掉。而“纸里包不住火,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哪怕是一件小小的错事也会导致因缘恶果发生。古人云“知耻而后勇”,因而最后就是要有“发勇心”,人要有勇气来面对自己的过错,勇于改过,方能成功。这是立志改过要有的三种心态。
人们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坦率认错,知错就改。而有的人却遮遮掩掩,拒不认错。一般来说,拒不认错的人多是因为死要面子,以为承认错误就意味着自己失了脸面、没了威信。这些人拒绝认错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解释,会理直气壮地找各种理由强调自己良好的初衷和本意,或解释别人对事情没有交待清楚,或解释不具备把事情办好的客观条件,更有甚者还把责任推给别人。想以此来证明出现错误的责任不在自身,以为这样就可以保住
面子。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却是脸面尽失、威信下跌。
其实,人有错误并不可怕,只要勇于承认并努力改正,不但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谅解,还有助于自我完善。当然了,能主动承认错误也并非易事,因为这既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气,又要有胸怀坦荡的境界。首先要闯过“爱面子”这一关,“爱面子”是人的本能,是维护自尊心的体现。健康的自尊心表现为既能正确认识自我、又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承认。但是,如果自尊心过强就会形成虚荣心,一旦形成虚荣心,就会过分强调自我,要求别人尊重自己,把别人的批评视为对自己不尊重、不理解,认为是伤害了自己的面子,所以就不肯接受别人的批评,不肯承认错误,并千方百计地加以掩饰。
要知道,人犯了错误,就如同脸上有一个墨点,经常注意照镜子的人,自己会及时发现洗干净,这就是自省;照镜子少的人,经别人提醒及时洗干净依旧漂亮,这就是勇于承认错误;掩饰错误,就如同用手遮盖,结果是把墨迹扩大,使整个脸变得更难看。所以,不管自己承认与否,错误都是客观存在的,即使你自己不承认,别人依然能够看到。
敢于认错是强者风范,敢于认错是一种美德,是成熟的表现。一个真正懂得自爱、自尊的人,应该学会自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要想获得自尊,首先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提出的批评,检查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得到完善。威信和面子不是别人给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争来的。
老师们,同学们,袁了凡先生的耻心重点是知道什么是过,有明确的是非观;畏心的重点是对过错时敬畏的,从心上希望远离过错;而勇心重点则是勇于改正已有的过错,并做到不二过。所以改过之法篇重点并不
是在讲真正的改正方法,而是在讲发心的方法,修心的方法,只有思维上转变了才可能真正改过。希望大家“过则勿惮改”“改过由心生”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许伟峰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三项技能”竞赛规程
一、比赛组织机构与时间地点
主办单位:漳州市职教中心
承办单位:漳州二职校、漳州市学前教育教研组 委员:各参赛队领队
评判委员会:中心组外聘音乐界专家评委组成 时间:2012年3月 地点:漳州二职校
二、比赛项目设置及奖项
比赛项目:本届比赛设“三项技能”:指独唱、独奏、独舞比赛。每个项目可报三名选手。
1、参赛选手奖:以项目为单位,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一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10%设置,二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20%设置,三等奖按参赛选手人数的30%设置,优秀奖若干名。)
2、指导老师奖(指导学生获得等级奖,指导老师也获得指导奖。)
三、比赛内容及相关要求
(一)独唱:参赛学生自选一首歌曲演唱,唱法不定,不唱流行歌曲,统一采取钢琴伴奏。相关要求:
1、歌曲演唱完整性(含音准、节奏及歌曲技巧、发声方法等)。
2、歌曲的处理及理解能力。
(二)独奏:参赛学生演奏钢琴独奏曲一首,曲目自选。相关要求:
1、曲目演奏的完整性。
2、基本演奏技术的规范性、科学性及在演奏的过程中的音乐表现力。
3、选曲的难易程度及适合度。
4、乐曲时代风格及作曲家个性把握的准确性。
(三)独舞:自选舞蹈节目一个(汉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等民族舞蹈任选一种),伴奏光盘自备。相关要求:
1、作品展示:要求动作协调、流畅、表情丰富、有感染力。
2、技巧展示:要求动作规范、优美、连贯性强。
四、其他要求
(一)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服从指挥,仪表端正,各队之间友好协作。
(二)参赛选手应提前2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做好参赛准备。
(三)其他未尽事宜,将在比赛前向领队做详细说明。
第四篇:陶罐和铁罐说课稿.doc许伟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授课人:许伟(实习)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教科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光洁如新,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能够依据新课程理念,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并把学生的发展做为课堂追求的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小组合作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做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2、不要以己之长比别人之短,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的道理。
《陶罐和铁罐》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从而理 1
解课文所讲的道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
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
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
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
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
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三、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
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
实践中得到锻炼。
四、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努力做到课堂40分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五大板块: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二)提出问题,品读理解;
(三)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四)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五)善于想象,勤于探讨,下面我就依据这五步,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得以落实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问:大家观察这两只罐子他们有什么特点?从学生的发言中总结出他们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之后进行生字词教学,通读之后教师让学生就阅读内容提出问题: 也是为了让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第二板块:提出问题,品读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1)围绕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是怎样的?(4)铁罐哪儿去了?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与陶罐的话,分别标注下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两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 “奚落”一词的意思。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一读,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三板块: 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再深入的探究是不是真的像铁罐说道那样,陶罐破成了碎片,而他自己坚固得什么也不怕?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学生自由读10至17自然段,知道陶罐不仅像原先一样光洁、朴素、美观,而且还成了文物。而铁罐并不像
他自己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都不怕,而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第四板块: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过“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而揭示本文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我设计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骄傲必败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做才对?借此进行思想教育。
第五板块:善于动手,勤于探讨
1.通过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优缺点,也说出同桌的优缺点。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也发现别人的优缺点,并且能正确对待他们的优缺点。2.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不能拿出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课后练习:画一画:你能把陶罐和铁罐画出来吗?要是能画出他们的表情就更好啦!
五:说板书设计:
陶罐奚落 ——铁罐
易碎坚固
谦虚友善 傲慢无礼
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相互尊重 和睦相处)
板书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交流的情况和老师引导的情况
完成的。抓住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和感悟,又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可谓“一石三鸟”。
以上是本人对这节课的初步的教学思路,当然,教学过程是一个
动态生成的过程,不能与课前预设的完全一样,要随着学情的变化而即时调整。只有把握学情,教服务于学,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五篇:许丽伟论文 2018.5专题
谈数学课堂中的创设情境
许
丽
伟
冠县斜店乡中心小学
谈数学课堂中的创设情境
摘要:本文论述了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四大原则:趣味性、针对性、思考性、探究性;重点阐明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特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举例说明:从与知识有关的实际生活、具体实践操作、已有的知识引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同一问题选择不同角度中等等来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关键词:情境创设
一、情境创设与数学教学的联系
情境教学分为;生活情境和纯数学情境两个方面。
所谓生活情境:是指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具体实践和应用。纯数学情境是指从数学内部知识体系出发创设的情境。在这里提到的教学情境多为生活情境。
小学教学要紧密的和生活相联系起来。根据小学生的学情发现,尤其是小学一至四年级,观察生活的能力是极强的,并且是及其细微的,采用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运用到数学教学上,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将实际生活情境与数学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进而转换数学抽象的刻板印象,使学生在脑海中有一个具体的模型。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细心观察生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二、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在小学阶段,几乎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找到背景。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所感知到的生活比较狭窄,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他们身边熟悉的、有意思的事物中选取学习素材,创设生活情境。
例如:对于“对称”的学习,轴对称现象事学生新认识的学习内容,此学段的学生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抽象的图形知识时,学生需要在具体、直观形象中构建空间观念,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了剪纸、风筝、脸谱等图片,结合民俗节的的热闹场面,学生对这些一般都比较感兴趣,老师一说去游玩,学生的注意力通常就会快速的转移到课堂上来。然后给出这些照片的平面图,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对称现象。
教学时除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素材外,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搜集更多的学习元素。用于观看和操作,小组交流,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展。
紧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剪轴对称图形,这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点掌握的巩固,还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察,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体会对称美,同时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研究兴趣。
2、情境教学是教学与学习中的捷径
从心理学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可以知道:小学阶段不管是几年级的学生,思维都需要具体的支撑。那么,情境教学对于学生来说:(1)使教材更直观;(2)使教材更生动;(3)使教材更有趣;(4)使教材更容易理解;
在学生的意识当中,学生认为数学就是数学,倘若能够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则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并且结合数学知识,最后又用来服务于生活。长此以往,学生的潜意识当中,会增加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将枯燥的数学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那么,学习数学的过程将是快乐的,当然,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对于老师来说,情景创设无异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了助老师一臂之力的作用。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过,老师可以将数学以一种精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课堂富有活力与生机,增强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首先我们可以让数学课堂“花”起来:教学形式“花”起来,学习方式“花”起来。比如,在数学课堂可以借鉴其他学科,如,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的形式,有趣的导入,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美术、音乐等的元素,先吸引学生注意力;其次,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动起来,自主探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讨论,师生交流。大大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整个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那对于知识的来源更清楚,记忆自然更牢固,以自主探究理解的方法把知识的前因后果了解明白。这样的课堂,学生学的开心,老师教的轻松。
3、对教学以外认知的培养
很多时候很多家长,有一个共识,学习就是学习,单单只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很明显,作为老师知道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那么在理解了创设情境的教学后,相会会有很多家长有改观,不纯粹的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点,学习的结果固然重要,过程也很重要。
(1)给孩子创造的机会
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得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所有事物都保持一种好奇心,教师上课时恰恰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好奇心,给予他们对某一个知识点挖掘过程的机会:这个过程一方面是在挖掘新知识,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是从最初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甚至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多此一举,更不是浪费时间,恰恰是在稳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在最开始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学生的好奇心最重,恰恰激发了他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求知欲,那么他会主动的去寻找、发现,这也是对学生品格的培养;这种培养比纯粹的灌输他知识更重要,因为我们都知道教给学生一个知识点不如传授给他方法,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三、创造富有活力的数学课堂
如何创造富有魅力的数学课堂,是现在教学课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这个话题是每一位数学老师的共识,但知易难行。
1、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从客观角度出发思考这个问题,创新课堂不应该只是为新颖而创造,更主要的是为学生而创造,为学生的学习、素养而创造。那么,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也不乏为创新而创造的教学。其实,最好的创新是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来之不易的学习的美妙与成就感。这样,也正体现了,现在教学课程目标中一个重要的核心思想——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才符合数学素养发展的需要。
2、其实,情境创设就是在创新课堂:当然,在数学课程的创新过程中,不止可以借助数学以外的元素,也可以来自于数学的本身,更有效的课堂是对教学内容的创新。常见的教学方式有:在数学课堂中插入绘本、视频、游戏等形式。另外,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之外,带领学生利用学具的学习。这两种跨越式的教学让数学课堂更丰富、多元化。从而,学生也切实的体会到数学课程的魅力,不是教授过就忘记今天所学习过的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情境与学生学情的发展开展课堂,真正意义上的去创造富有魅力与知识层面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切实的让有效的数学课堂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