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失去政策外力,家电行业发展进入低谷
失去政策外力,家电行业发展进入低谷
就在近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对于家电补贴政策到期的问题,商务部一直在跟财政部、工业部门以及相关的部门研究。不过目前还没有新的方案,“如果有新的政策措施出台,会及时向大家报告”。从2007年就开始对家电行业进行政策扶持,到如今已经超过5年时间,官方确实是对家电行业“仁至义尽”了,现在该靠他们自己寻找发展出路了。的确,从2007年以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政府推出的扩大内需政策,不管在正面还是侧面都成为家电行业近几年恢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现在,在节能补贴政策到期以后,已经没有新的政策继续扶持,家电行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必然会困难重重。失去这些扶持性政策,会对正在发展的家电行业造成什么不利影响?家电行业在之后的时间中又将面对怎样的困难?又该如何继续挖掘消费者的内在需求?
不可替代的政策推动力
2007年,全球金融海啸肆虐。由此,以家电为代表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外销的需求急速衰退,家电企业可谓举步维艰。而与此同时国内市场需求量还有很大提升,特别是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因此为了扩大国内市场,也为了让国内家电企业走出低谷,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这样对家电企业、消费者、渠道商等多方利好的政策就陆续而来。
而这些扶持性政策不负众望,对整个家电市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推动力。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83亿台,实现销售额6811亿元,对家电业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此外,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共销售5大类新家电9248万台,拉动直接消费3420多亿元。
到了2012年6月,政府部门启动256亿元资金用于为期一年的家电节能补贴,全面启动推广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节能产品政策补贴。效果则是更加刺激了家电市场的需求,众多家电企业的高速增长,销售额、利润甚至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由此可见,政府的扶持性政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来一直帮助家电企业恢复元气、高速发展,整个家电行业也是蒸蒸日上,显现出良好态势。
失去政策,困难重重
但凡是有利必有弊,近几年,背靠政府扶持性政策这颗大树,家电企业过得优哉游哉。而现在节能补贴政策到期后,却没有了下一个扶持性政策的消息,这对于整个家电行业无意于“晴天霹雳”。这些扶持性政策的确刺激了国内家电市场,让众多消费者购买了家电产品,但这只是短期内的刺激,一下子就将消费者的购买欲提升到了顶点,其实是透支了未来的家电需求。而在失去政策以后,家电行业得面对市场的趋近饱和以及消费者购买欲降低的现实——家电行业一口吃成了胖子。
我们都知道家电的使用年限较长,更新换代没有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速度快,那么在失去政策后,家电行业自然举步维艰。就连家电企业的高层也不讳言行业高增长已成过去,未来将步入缓步增长阶段。而国际大环境也在昭示着家电行业未来的困境: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家电需求骤然减弱,整个家电市场陷入相对萧条之中——连索尼、松下、夏普这样的家电行业巨头都陷入巨额亏损的漩涡之中。
可以预见的是,在失去政府的扶持性政策以后,家电行业也许换陷入一个缓慢增长,甚至迟滞不前的状态。众多消费者都会观望后续的家电市场情况,因为家电属于耐用消费品,如果不是像结婚、搬新居这样的急需情况,根本不用忙着升级换代。
谋求创新,从自身寻找突破点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政府的扶持性政策无疑就是现成的“鱼”,直接让家电行业蓬勃发展,却不利于其自身增长。在失去政策扶持以后,家电行业更应该从自身寻找突破点,将国内的家电行业进行转型升级,寻求生态圈的建立,打造合理、科学的生态链。
也就是说,家电业应以市场的切实需求为自己的转型方向,将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以及产业布局创新真正落到实处,以创新推动自身的发展,以创新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以创新谋求更大的发展。即使没有了政策这条“鱼”,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渔”。
第二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解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解读
一、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1986年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提出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11年所有省(区、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我国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落实责任,切实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率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
(一)城乡办学条件均衡改善。城乡学校布局结构明显优化,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现象;食堂、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合理配置,宿舍、桌椅、活动场地、安保设备满足需求;按教学要求配备学生电脑,班班通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全覆盖;初中学校配备实验室,村小建设综合科学实验室。
(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到2016年,学校教职工编制数达到省定配备标准,并按规定配齐中小学必需的专兼职管理人员,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初中教师本科化比例及专业对口任教比例达95%以上,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90%。学校之间教师学科结构、学历水平、职务结构无明显差异。制定鼓励政策,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优秀校长、教师定期交流。
(三)经费投入满足发展需要。做到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省定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并全部用于中小学校建设。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和财务公开制度。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适当增加农村偏远学校教师津贴。
(四)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水平。初步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学校能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校际之间教学质量差距缩小,不任意增减课时、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开设具有特色的学科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等。校园安全责任、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形成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有序。
(五)基本实现教育机会均等。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巩固率分别达到99%、97%以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全日制公办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得到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得到妥善解决;适龄三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不低于90%。
五、均衡发展评估内容和指标。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重要参考和几个一票否决。
(一)一个门槛。就是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的评估,包括校舍建筑面积等10项指标都有基本标准,要求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达标后,才能申请评估,如果有1所不达标,国家不进行评估验收,这是基本前提。
1.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十项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1)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小学:5㎡、初中:6㎡(不含体育馆面积、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面积)。
(2)生均体育运动场地面积。小学:6㎡、初中:8㎡(中心城区小学4㎡、中心城区初中6㎡。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包括体育馆面积和运动场地面积。运动场地面积指学校专门用于室外体育运动并有相应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学校要有单独的跑道,不能以道路代替跑道。在达到生均运动场地面积的基础上,还要确保至少有一个直道,小学不短于60米,初中不短于100米。不一定是塑胶跑道。至少要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3)生均图书册数。小学:20册;初中:30册(电子图书不计入图书册数。新增图书每年不少于1%)。
(4)生机比。12:1(教学用计算机包括电脑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和“班班通”教室里面的计算机)。
(5)接入互联网带宽≥10M。
(6)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开通应用率≥80%。
(7)实验室配备。小学:1个科学实验室(探究室)初中:1个物理实验室、1个生物化学实验室。实验室体现在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是实验室的面积(小学科学实验室每个不少于76㎡、理化生实验室每个不少于90㎡)。
(8)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9)多媒体教室。1个(学校如无专门的多媒体教室,但配备“班班通”,可视为拥有一个多媒体教室)。
(10)课程方案实施情况。按照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的要求开齐开足课程。
备注:以上10项中至少有8项达到,方可认为学校达到办学基本标准;除了以上提到的实验室、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包括藏书室、阅览室)外,还要有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仪器及器材储存室,统称“八室”。
2、除了学校必须达到标准化外,学校辐射的教学点也必须达到基本办学条件。
教学点基本办学条件主要包括14项内容:
(1)是否存在D级危房;
(2.是否每名学生都有课桌椅;
(3)寄宿学生是否一人一床位;
(4)是否有安全饮用水;
(5)食堂是否满足就餐需要;
(6)厕所是否满足师生需要;(7)教室和寝室门窗是否完好;
(8)是否具备必要的取暖条件;
(9)学生上下学是否存在突出安全隐患;
(10)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学校是否为学生提供营养午餐;
(11)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是否享受生活补助;
(12)是否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
(13)是否按规定拨足公用经费;
(14)是否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除此之外,教学点还补充以下要求:
(1)“四室”:独立教室、教师办公室、多功能室(兼多媒体教室)、图书室。
(2)图书不少于200册,学生较多(100人以上)的按生均20册配备。每年更新率≥10%。
(3)有大屏幕电视和计算机。
(4)有60米直跑道和100平方米游戏区。
(5)不足100人按100人核拨公用经费。
(二)两项内容
1、第一个是对县域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均衡状况的评估。评估县级政府配置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数量、学历、职称和教学仪器设备金额、图书册数、计算机台数以及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等8项指标差异系数的平均值,是评估验收的核心内容。注意:
(1)要求县域内小学、初中的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和0.55。差异系数是单所学校的某项指标与全县所有同类学校该项指标的平均值的差异。系数越大,均衡水平越低;系数越小,均衡水平越高。
(2)纳入差异系数测算范围的包括:小学、一贯制学校、独立初中、完全中学,包括省(市)直属、高校附属、企业办学和县级以上经济功能区等办学主体非本区政府的义务教育学校。不含小学教学点、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学校、民办学校。
(3)法定数据。基础数据源均来源于教育事业统计报表、财政预决算报表、教育人事报表。
(4)综合系数是八个单项指标加权平均值。允许有一至数项单项指标不达标,但综合系数值必须达标。
2、第二个是对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的评估。包括组织领导、机会均等、保障机制、师资配置、管理与质量5大内容共21项指标。总分100分,85分以上才能通过。
(三)一个重要参考。就是把公众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调查作为重要参,考它是评估验收的重要内容。评估组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群众进行问卷调查、电话随机询问、随机实地走访等。公众满意率太低,就是办学条件再好、差异系数再小、档案资料再完备,评估仍然不能过关。
(四)九个一票否决。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不得申报,实行一票否决:
1.未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的;
2.未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的;
3.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存在有编不补同时又新增代课人员的;
4.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达标的;
5.教育乱收费问题严重且整改不力,造成很大社会影响的;6.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近三年中有存在不达标情况的; 7.截留、调控、克扣、挪用和套取义保经费的;
8.教育系统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出现严重违纪违规违法事件的;
9.县域内出现超大校额、超大班额的。
六、评估认定程序:县级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
七、当前形势。
第三篇:关于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若干政策意见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苏政办发〔2009〕32号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促进农村
金融改革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财政厅《关于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三月十三日
关于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若干政策意见
(省财政厅 2009年3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促进我省农村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财政如何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健全风险防范体系、促进金融改革和创新,鼓励和支持多种金融组织在农村经济中发挥作用,提出如下政策意见:
一、鼓励农村金融体制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重点扶持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
(一)扶持和鼓励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支持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对经金融监管部门和省政府授权部门批准组建的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省财政按其已到位注册资本的2%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为农服务业务缴纳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和营业税,省财政按其50%给予奖励。
(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各种适合“三农”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推动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直接面对农户的小额授信业务试点。对于开展农户小额授信试点的金融机构,省财政按试点金融机构当年发放小额贷款月均余额的5‰给予风险补偿。对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机构,省财政按其当年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的5‰给予风险补偿。
(三)支持培养农村金融人才,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鼓励省内相关金融协调部门、监管部门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管理人员进行理论、业务培训,以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对参加省有关部门组织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所发生的培训费用,省财政给予50%的补贴。
二、发展农业保险及担保业务,健全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一)扩大农业保险试点,有效化解农业产业风险。促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规范化,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农业保险的各项财政支持政策,结合试点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财政支持政策,积极稳妥地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在巩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保险成效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经济作物、养殖项目、高效设施农业以及农机、渔船渔民保险试点。依据保险“大数法则”和大范围统筹分摊风险的原则,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运用财政保费补贴政策等手段,推动农业保险商业化运作,实现我省农业保险工作可持续发展。提倡政府购买社会专业服务,提高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管理水平。
(二)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鼓励各类担保机构进入农村市场,积极开展涉农担保业务,省财政每年安排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将确定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鼓励涉农担保业务。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组建担保公司。对于以农业担保为主要经营范围的新设担保公司,如1年内农业项目担保额占其业务总量50%以上的,省财政按其注册资本2%给予一次性奖励。对现有担保公司积极开展涉农担保业务的,省财政按其当年为涉农(含农民创业)项目提供担保月均额的2%给予风险补偿。省财政安排一定数额资金专项支持建立省级再担保体系,为市、县农业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支持。
(三)建立涉农担保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各地推行农户联保、农户互保、专业合作组织为成员担保等多种信用保证方式,尝试和探索建立农村信贷联保体模式,有效分散和转移农业贷款风险。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户联保、农户互保以及农村信贷联保体的信贷投放,省财政按金融机构上述贷款新增额的1%给予风险补偿。
三、调动各类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性,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支持涉农企业增加直接融资规模
(一)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农村增设分支机构或网点。支持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设立分支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以下地区增设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并在当年向当地增加投放贷款的,省财政对新增网点给予一次性的开办费补助。补助标准为:苏北地区补助50万元,苏中地区补助40万元,苏南地区补助30万元。补贴资金主要用于网络建设、计算机设备添置、业务软件开发及监控报警安全防护装置配备等。
(二)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高涉农贷款风险防控能力。省财政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新增涉农贷款可能产生的风险给予适当补偿,补偿标准为年末涉农贷款余额比上一末余额净增额的2‰。风险补偿资金专项用于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准备金。市、县财政也应当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制度。
(三)充分利用财政资源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领域的信贷投入。省财政厅会同省金融办、人行南京分行等有关部门每对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贷支农领域的投入进行统计,并以省级分行为单位进行综合考评,对于涉农贷款较多、增幅较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省级财政性资金的存款方面给予支持。市、县政府也应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对信贷支农贡献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财政性资金存款方面给予倾斜。
(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直接融资规模。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改制上市和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省财政给予上市(发行)费用20%的补贴。
四、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推动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和发展
(一)积极推动全省农村信用合作社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坚持管理体制不变、县级联社法人地位不变、为农服务宗旨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各地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企业法人入股的社区银行。鼓励有实力的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通过入股、注资或兼并等方式实现跨区经营。对苏南农村商业银行入股或兼并苏北和苏中地区农村信用社的,省财政按其入股金额5%给予一次性奖励。
(二)鼓励实力较强的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做大做强。对于已经成立且机制较完善、业绩较优异、实力较雄厚的农村商业银行,鼓励其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上市融资步伐。对农村商业银行成功上市的,省财政按其股本金的1%给予一次性奖励。
五、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苏北地区、农民创业、扶贫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特定主体的信贷投放
(一)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苏北地区的信贷投放。以省级分行为单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投向苏北五市的新增贷款占其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且当年对苏北五市的平均贷款
增长率超过全省贷款平均增长率,省财政按其当年投向苏北五市贷款新增额的0.3‰给予奖励。
(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农民创业予以贷款扶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农民创业贷款,省财政按基准利率的50%结算贴息资金。
(三)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扶贫小额贷款规模。完善现有扶贫小额贷款实施办法,坚持以扶贫效果为导向,取消扶贫贷款的计划控制,鼓励金融机构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发放扶贫贷款。扶贫小额贷款的发放坚持以项目为载体,重点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短平快生产项目、培育特色产业等。凡符合条件的扶贫贷款,省财政按基准利率的50%结算贴息资金。
(四)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扶贫“整村推进”计划。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国家规定的基准利率向省定的苏北地区1011个经济薄弱村以及和1011个经济薄弱村开展“企村挂钩”结对帮扶的企业发放的各类涉农贷款,省财政按基准利率的50%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奖励。
(五)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信贷支持。积极支持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放贷款。对于金融机构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贷款的,省财政按贷款年平均余额给予基准利率20%的奖励。
本政策意见从2009年起实施,至2012年底截止。具体实施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主题词:金融 农村 改革 发展 意见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9年3月16日印发
第四篇:2011年财政促进外贸发展主要政策
一、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政策
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专项安排,重点支持上出口额在4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由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共同管理,省商务厅负责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业务管理,提出使用计划,审核、论证资金使用项目;省财政厅负责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财务管理。各市及省直管试点县(市)商务(外经贸)部门、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推荐本辖区内企业申报项目,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负责组织省级企业申报项目以及所有支持企业资金拨付、监督、检查等管理工作。
1.境外展览会支持内容包括:
① 展位费(场租、基本展台、桌椅和照明); ② 公共布展费;
③ 大型展品海外运杂费。 团体项目需10家以上企业参展。
2.企业管理体系认证支持内容包括:
① ISO9000等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的认证费;
② ISO14000等系列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的认证费; ③ 职业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费; ④ 卫生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费;
⑤ 其它企业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费。 3.各类产品认证支持内容包括:
① 软件生产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认证的认证费; ② CE、FDA、CL、COS等产品认证的认证费; ③ 其他产品认证的检验检测费。 4.境外专利申请支持内容包括:
① 境外专利申请前期考察费; ② 境外专利申请相关申报、核准费。
5、国际市场宣传推介支持包括:
① 宣传材料的翻译、制作费; ② 宣传视频的翻译、制作费。 6.电子商务支持内容包括:
① 创建企业中英文网站的设计费;
② 出口退税等外经贸专项管理系统建设费; ③ 网交会等网上出口营销公共平台建设、维护费 7.境外广告和商标注册支持内容包括:
① 在境外媒体上发布产品广告的广告费; ② 在国外注册产品商标的注册费。
8.国际市场考察支持内容包括:
① 企业每个项目支持不超过2位人员的国际市场考察往返交通费;
②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支持人员境外三项费用,每人每次境外时间累计不超过20天,其中单个国家(含地区)不超过10天; ③ 已申请境外展览会项目支持的参展企业,可视资金情况再批复同意申报1名人员境外市场考察项目的相关境外交通费和境外三项费用。 9.境外投(议)标支持内容包括:
① 标书购制费;
② 项目初步设计费。 10.企业培训支持内容包括: ① 培训资料费;
② 培训相关会务费;
③ 省级以上主管部门组织的境内外交流培训费。 参加培训的企业需50家以上。 11.境外收购技术和品牌支持内容包括:
① 收购技术费; ② 收购品牌费。
12.省商务厅商省财政厅同意的其他项目
要在商务部设立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网站”(以下简称开拓资金网站,网址为www.xiexiebang.com)上注册,并将加盖企业印章后的相关资料(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或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税务登记证书副本、《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等复印件)送商务主管部门审核。待商务主管部门审核公示后,企业才能申报开拓资金项目。
项目活动及实际费用支出的相关合法凭证。主要包括项目相关的合同(协议、确认书)、证书(样本、光盘等)、发票、国际机票、银行转账凭证(现金收据)、护照及签证(出国批件)、认证单位及网络等公司相关资格证书的复印件和登机牌(原件)等合法凭证。相关资料须全部加盖单位印章,是外文的还须翻译。
二、进口贴息政策 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专项安排,以贴息的方式重点支持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列入《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中的产品(不含旧品)、技术(往年支持标准大致为:技术类每美元贴息0.2元,设备类每美元贴息0.15元,资源类每美元贴息0.05元)。商务部负责贴息资金的规划、组织、实施、审核和管理工作;财政部负责贴息资金的审核、拨付、监督检查工作。每年4-5月份,省财政厅会同省商务厅根据部里要求,组织企业进行项目申报。
申请进口贴息条件:
1.申请企业近三年内没有违法违规的行为,无恶意拖欠国家政府性资金行为; 2.进口产品的,申请贴息的企业应当是《进口货物报关单》上的收货单位;进口技术的,应当是付汇凭证上的付汇单位; 3.申请贴息的进口产品应当是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已完成进口报关;申请贴息的进口技术应当是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执行合同,并取得银行出具的付汇凭证;
4.进口产品、技术未列入其它贴息计划; 5.技术进口合同中不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31号)规定的条款;
6.进口《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中 “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项下的设备,未列入《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2006年修订)》(财政部公告2007年第2号)。
申请进口贴息标准: 1.以进口额作为计算贴息的本金。进口产品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列明的进口金额乘以固定人民币汇率计算;进口技术的,以技术进口付汇凭证上的付汇金额乘以固定人民币汇率计算。
2.贴息率不高于贴息清算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近一期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利率。 3.财政部和商务部在贴息资金总额内确定贴息系数,核定贴息金额。
申请进口贴息应提供的材料:
1.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的贴息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进口用途、预计可产生的效益等,及申报说明; 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进口贴息资金申请表》及电子数据;
4.进口产品订货合同或技术进口合同(复印件);
5.进口产品的,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复印件); 6.进口技术的,提供银行出具的注明技术进口合同号的付汇凭证(复印件);
7.进口“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项下的设备,需提供《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确认书》(含进口设备清单,复印件)、《进出口货物征免税证明》(复印件)及《进口货物报关单》(复印件)。
以上材料均需加盖企业公章。法律责任: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按照以下办法的规定处理:
1.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骗取贴息资金;
2.挪用或截留侵占贴息资金;
3.拒绝有关部门依法监督、检查,或对有关部门依法监督、检查不予配合。
对违反的有关行为,视情节轻重,依法进行以下处理:
1.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
2.全额收回已取得的贴息资金;
3.被处罚的企业不得再申请进口贴息资金; 4.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7号)对相关人员或单位予以处理,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三、公共平台建设资金政策
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专项安排,以贴息或补助的方式重点支持我省外贸企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支持对象:
1.国家级基地。商务部认定或由其会同有关部门认定的的农产品、轻工、纺织品、医药、专业化工、新型材料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等国家级基地。
2.重点培育基地。商务部、财政部以文件形式明确要求予以重点培育基地。 3.省级基地。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建设兵团根据本地区特点,参照国家相关基地管理办法确定的具有明显产业优势、鲜明区域特色、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较强辐射、带动效应的基地。
支持内容、方式及重点:
对为基地内企业提供服务的公告平台建设予以资金支持,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的设备、技术、信息资料和软件的购置等费用。主要包括:
1.产品设计中心。为基地内从事服装、鞋帽、电器和五金等产品出口的企业提供款式、造型等产品和外观设计的公共服务。 2.公共检验检测平台。为基地内企业提供系统可靠的试验检测服务、出具有公信力的试验检测报告、提供试验检测需求咨询等公共服务的分析测试中心。
3.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为基地内企业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实验协作等服务,增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能力,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4.公共认证及注册服务平台。为基地内企业提供国内外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产品等认证和产品、商标注册服务及相关技术咨询的平台。 5.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平台。根据良好农业规范(GA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或有机产品等标准及相关规定要求,为基地内企业建立可共享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6.国际营销服务平台。为基地内企业提供面向国际市场的品牌策划和推广、公共宣传、市场推介、企业交流、今后服务等公共服务。
7.国际孵化器平台。为基地内初创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提供研究、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方面的共享设施等公共服务。 8.公共交易平台。为基地内企业提供以开展对外贸易为主的交易场所(包括专业市场、境内外展览会等),或提供稳定、可靠、便捷的网上洽商、交易等电子商务服务的公共平台。
9.公共展示平台。为基地内企业提供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或企业集中展览、展示和宣传服务的公共平台。
10.公共信息平台。为基地内企业建立科技资料、专利资料、技术标准资料等资源库,提供数据分析、业务咨询、市场信息、贸易摩擦预警、法律法规、产业及贸易政策、产销对接等各项公共服务的平台。
11.公共培训平台。为基地内企业集中提供与基地主要产业相关联、并形成规模的仓储、运输等物流服务的公共平台。
12.公共物流平台。公共物流平台是指为基地内企业提供仓储、运输等物流服务的平台,重点支持我省为进出口企业孵化服务的出口散货拼箱业务平台。
13.为基地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应具备开展服务所需的资金、场所、设备和人员,能够为基地内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与基地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签署优惠服务协议,协议中应包括公告服务单位所提供的优惠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收费标准,违约责任等条款。
14.资金采取项目管理、部分支持的方式。支持比例不超过符合条件项目实际支出的70%。
监督检查: 1.省商务厅、财政厅对平台建设资金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将“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总结”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2.项目资金拨付后,平台建设资金使用单位有义务如实向同级主管部门和省商务厅(对口业务处室)、财政厅(企业处)报送项目执行、资金使用和效益评价材料,接受监督检查。省商务厅、财政厅每年按规定向财政部商务部报送当年项目安排和使用情况
法律责任:
1.商务(外经贸)部门、财政部门及资金申请使用单位需保证填报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按规定用好资金。如有违反本实施细则规定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2.省商务厅、财政厅对项目申请单位违反本实施细则规定的下列行为予以处罚,追回已经取得的项目资金,并在三年内取消其申请平台建设资金的资格: (1)违反平台建设资金使用原则,擅自改变使用范围的; (2)截留、挪用、侵占平台建设资金的; (3)用于个人福利、奖励等消费性开支的;
(4)利用虚假材料和凭证骗取资金的;
(5)违反管理办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其它行为。
其他:
1.平台建设资金按使用方向不同,按照不同基地认定标准要求各自确定申请单位并报送相关申报材料。
2.除个别支持方向外,平台建设资金原则上采取事后拨付方式。需要验收的项目,由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共同组织统一验收,项目验收合格后,省财政厅拨付资金。市县属企业的资金,以省财政厅追加市、县指标单下拨资金,并由市、县财政部门办理企业具体拨款。
四、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政策
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专项安排,由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共同管理。省商务厅负责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的业务管理,提出使用计划,会同省财政厅确定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的支持重点。省财政厅负责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的财务管理。近年来使用方向:
外贸重点企业发展基金:
外贸企业是进出口业务的主体,为鼓励企业做大,促进进出口发展,以出口基地为工作抓手,增强我省进出口后劲,今年安排进出口企业发展资金,重点对机电、高新技术、轻纺等企业的技改、自主创新、研发、出口认证等方面,给予贴息或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各类基地建设申报条件及申报材料如下:
(1)机电产品
申报条件:上年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申报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国家产业技术政策》,项目未曾享受国家、省其他财政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
申报材料:(1)专项资金项目申请报告;(2)企业申报表(见附件1);(3)专项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专家论证意见;(4)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5)经中介机构审计的上一完整的财务报告;(6)项目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7)与专项资金项目有关的其他材料。
(2)高新技术产品
申报条件:出口产品为高新技术产品,年出口在300万美元以上,成长性好;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国内(或省内)领先,研发投入达到或超过总收入的3%;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主要产品生产规模和在国内外行业市场中占有一定比例,重点出口产品已取得主要出口国和地区相应的认证;企业管理和经营效益良好。
申报材料:安徽省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企业申请报告;安徽省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企业申报表;其他材料同机电项目。
(3)轻工业品、纺织品出口
申报条件: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且依法备案登记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具有独立、健全的财务核算和管理制度,财务状况良好;产品特色明显,年出口额300万美元以上,近3年出口增长持续稳定;获得相关的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重视品牌建设,打造自有品牌并有所成效;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规定缴纳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
申报材料:出口基地申请报告;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登记表》复印件;经中介机构审计的2009财务报告;申请单位所取得的有关认证认可文件;专项资金项目情况、报告及专家意见;其他相关材料。
五、省级外贸发展促进政策(一年一定)
资金来源于省级财政专项安排,以贴息的方式重点支持外贸企业。针对当前国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为加快推动我省外贸的发展,根据WTO规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同时,适当调整财政资金支持重点和方向(一年一定),按照15000万元规模,2011年省级外贸促进政策主要支持方向。
1、企业出口信用险保费补贴项目:
为减少、降低外贸企业出口风险,2011年继续对出口信用险保费实行补贴。具体标准:一般产品出口信用险保费补贴标准不超过30%,其中对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和省级以上出口名牌补贴标准不超过50%;东欧、中东、非洲、南亚、南美、东南亚等新兴出口市场补贴标准不超过60%(相互之间不重复计算)。
2、进出口企业孵化资金项目:
2011年继续安排进出口企业孵化资金,组织开展进出口业务与政策培训,开展省直帮扶公司与新孵化企业的“一对一”对口帮扶,组织举办产业集群企业对接活动;继续开展出口散货拼箱业务,扩大拼箱工作点;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加强对进出口孵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市县商务主管部门和孵化中心孵化工作完成情况考核,对完成工作目标较好的先进单位进行奖励。
3、省级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建设项目:
继续支持省商务厅统一组织的企业参加境外展览会、赴境外开展对接活动,以及开拓新兴市场等,加速推动我省出口基地、集群及品牌、优势企业“走出去”,扩大对非洲、东盟、南美等新兴市场出口。
4、贸易摩擦应对建设项目:
进一步增强我省出口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能力,继续以补贴方式,支持企业按照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安徽省区域性检测中心建设扶持政策实施办法》(皖商公平字〔2010〕105号)要求,加强检测体系建设;为引导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应诉,对应诉企业给予一定费用支持。
5、出口品牌专项建设项目:
一是对新评选的出口名牌企业进行奖励;
二是支持制作安徽出口名牌画册和光盘,通过驻外经商参处、出国团组等多种方式进行推介; 三是支持举办出口品牌集中广告推介、论坛及培训活动。
6、服务贸易促进资金项目: 一是加大对服务外包支持力度; 二是支持重点出口文化企业出口;
三是支持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建设和我省“重点文化出口企业”、“重点文化出口项目”指导目录的编制; 四是支持服务贸易企业参加国际性服务贸易论坛及会议。
7、企业进口机电设备补贴:
对2011年重点转移外向企业进口机电设备生产线、整机、关键零部件、高新技术等,给予奖励。对外贸公司代理手续费按合同金额不超过0.5%给予补贴。单个企业的补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8、中小进出口企业专项担保:
为解决中小进出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继续实施中小进出口企业专项贷款担保。扩大省专项担保资金规模,进一步增强融资担保的引导能力,调整徽商银行、兴业银行合肥分行、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担保贷款本金规模,形成竞争机制,调动合作银行的放贷积极性。督促合作银行加大发放贷款规模。
9、新发生实绩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和一般贸易出口奖励
六、中小进出口企业担保资金政策
资金来源于中央及省级财政专项安排,为切实解决中小进出口企业融资难问题,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建立安徽省中小进出口企业专项担保资金,并由两厅共同管理。
资金的性质及使用原则:
1.省专项担保资金主要用于为商务部门、财政部门推荐的企业范围内、银行审核通过的中小进出口企业生产经营流动资金贷款提供担保的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省专项担保资金承担代偿损失最高限额不超过专项担保资金本金总额。
2.省专项担保贷款运作第一内,专项担保贷款余额放大至担保资金本金的五倍,在运作正常,风险控制良好的前提下,逐步放大至十倍。
3.省专项担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遵循公开透明、科学评审、定向使用、规范管理、严格监督的原则。
资金的管理及运作模式:
1.省财政厅和省商务厅为专项担保资金的主管部门。联合成立专项担保审核推荐委员会,依据《实施细则》对申请使用专项担保贷款企业进行审核推荐,对专项担保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监督。专项担保审核推荐委员会由两厅领导及有关业务处室负责人组成。专项担保审核推荐委员会下设省中小进出口企业专项担保工作组(以下简称省专项担保工作组),负责办理专项担保贷款的具体工作。
2.省商务厅、省财政厅与银行签订《安徽省中小进出口企业专项担保贷款合作协议》,专项担保资金采用受托运作、专户管理的方式,商业银行向中小进出口企业提供贷款,专项担保资金为商业银行向中小进出口企业贷款提供担保。专项担保资金存入省财政在商业银行的账户,实行专户存储。
3.设立省专项担保贷款风险准备金,实行专户存储,用于核销专项担保贷款出现呆坏帐应由专项担保资金承担的损失。省商务厅、省财政厅每年根据上年终专项担保贷款余额的 1%安排省专项担保贷款风险准备金,专项担保贷款余额比上年增长的,风险准备金予以补足;专项担保贷款余额比上年持平或减少的,风险准备金维持现有规模。专项担保贷款风险准备金从专项担保资金银行存款利息及当年国家和省级外贸促进政策资金中列支。从专项担保资金银行存款利息提取的专项担保贷款风险准备金,暂存于各专项担保资金开户行,必要时各开户行按省财政厅通知划到省财政厅在商业银行集中开立的省专项担保贷款风险准备金账户。
4.专项担保贷款合作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按协定存款的方式对专项担保资金进行存储计息,利息收入专户存储并按协定存款的方式进行存储计息,用于补充专项担保资金的风险准备金和支付开展专项担保业务必要的工作经费。
5.设立专项担保贷款企业风险保证金(以下简称企业风险保证金),申请专项担保贷款企业在通过银行审批、签订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后、实际放贷前,第一次使用专项担保贷款企业,根据其实际获得专项担保贷款额的2%比例交纳企业风险保证金;企业自第二次使用专项担保贷款开始,根据其实际获得专项担保贷款额的1%比例交纳企业风险保证金。企业风险保证金由贷款行代收,存入省财政在贷款行的账户,实行专户存储。企业风险保证金管理细则另行制定。 6.企业风险保证金开户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按协定存款的方式对企业风险保证金进行存储计息,利息收入用于补充企业风险保证金。
申请贷款担保企业条件及提供材料: 1.申请贷款担保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1)在我省境内注册登记、具有进出口经营权并已有一定业绩的中小进出口企业;上年自营进出口额超过4500万美元的,原则上不再支持; (2)要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正常经营两年以上,经营管理规范,成长性较好,管理队伍较为稳定,组织架构较为完整;
(3)有健全的财务制度,财务资料真实可信; (4)资产负债率一般应低于70%;(5)信用较好, 无不良贷款记录,无偷税、骗汇、走私等违法违规行为记录。
2.申请贷款担保企业须提供的材料一式两份(不含给市、县商务部门、财政部门的资料):
(1)贷款担保的申请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公司章程、验资报告、经济性质、注册资本、主要股东、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等)、进出口情况、反担保方式、还款来源等;
(2)专项担保资金担保申请书(格式附后);(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的有效证明;
(4)拟提供的反担保措施相关资料;
(5)企业近两年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
(6)缴纳企业风险保证金承诺书:承诺“本公司保证已经完全理解中小进出口企业专项担保贷款业务,同意按业务要求缴纳企业风险保证金,对于企业风险保证金的缴纳和代偿扣划不会提出任何异议。”
企业的反担保:
1.为有效控制专项担保资金风险,确保担保贷款企业按时偿还借款,被担保企业必须以有效资产抵押、出口退税账户质押、法人代表个人或企业实际控制人个人保证、担保机构担保及符合银行担保条件的其它企业为其提供担保。各项反担保措施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具体反担保方式由省商务厅、省财政厅推荐,贷款银行审核认为反担保方式确需变动的,与省商务厅、省财政厅沟通后,可以予以调整。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委托贷款银行与贷款企业办理担保反担保手续。
2.企业有效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具有公允价值的房产、设备运输工具、企业依法有权处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等。以出口退税账户作为反担保措施的,贷款额度原则上按企业在此之前半年内出口退税额确定。正常情况下,专项担保贷款还款期限前,企业的出口退税款可以使用。一旦专项担保贷款到期未还,贷款银行将直接从企业的出口退税账户中扣还。贷款银行如果认为企业专项担保贷款出现风险可能较大时,与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商定后,可以对企业出口退税账户提前进行冻结,只进不出。 担保贷款限额、期限及利率
1.担保贷款限额视企业进出口规模大小而定,对单个企业的最大担保贷款额一般控制在500万元以内,最多不超过1000万元。
2.专项担保贷款的期限一般为6至9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前款不清后款不贷。 3.商业银行对专项担保资金项下的担保贷款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基准贷款利率执行,不得上浮;对符合下浮利率条件的优质客户,银行应执行下浮利率。除银行利息、统一收取的企业风险保证金外,银行及各级商务部门、财政部门不得收取任何保证金、费用。
专项担保贷款申办程序:
1.各市、县(区)进出口企业向当地商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提出专项担保贷款申请,商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申请专项担保贷款企业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在《专项担保资金担保申请书》上签署审查意见,并办理推荐函向省商务厅、省财政厅推荐。省直进出口企业直接向省商务厅、省财政厅提出专项担保贷款申请。
2.省担保审核推荐委员会对申请担保贷款企业进行审核后,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分批次(原则上每2个月1次)行文将审核通过的申请担保贷款企业以专项担保贷款担保推荐确认函的形式向贷款银行推荐。专项担保贷款企业推荐有效期限3个月。 3.贷款银行在接到省商务厅、省财政厅正式担保推荐确认函后,按照专门设定的简化操作流程,对担保推荐确认函名单范围内企业的银行信用、还款来源、反担保抵押物的真实有效性等进行调查、评审,确定是否放贷、具体贷款(可以安排一部分贸易融资)金额,与企业签订相关合同、发放贷款。 专项担保贷款风险控制与跟踪:
1.各市、县(区)商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切实负起对申请担保贷款企业的考查、审核、推荐责任;担保贷款发放后,要切实履行跟踪管理责任,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进出口情况,对企业发生的可能影响其按时还款能力的重大事项要及时向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反映,并与贷款银行进行沟通,及时采取资产保全措施,保障专项担保贷款安全;专项担保贷款逾期后,要积极利用政策措施和行政手段,配合商业银行追收贷款。
2.贷款银行要密切关注专项担保贷款企业资金流量动态,跟踪其出口退税账户资金进出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同时采取法律、经济等资产保全措施,保障专项担保贷款安全,可以要求企业提前归还专项担保贷款 专项担保贷款代偿:
1.申请担保贷款企业对其获得的担保贷款本息负有法定偿还义务,必须按合同约定按时还本付息。在本息偿还前,要保证其反担保抵押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对其上报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法律责任。
2.企业专项担保贷款出现逾期,贷款银行、商务部门、财政部门采取各种措施未能收回,逾期已达到3个月,形成专项担保贷款呆坏帐,贷款银行向省商务厅、省财政厅提交《省专项担保资金担保贷款代偿报告》,要求对专项担保贷款本金及利息(包括复利及罚息)予以代偿。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审核批准后,方可代偿。
3.呆坏帐损失代偿,由贷款行存储的企业风险保证金代偿70%,省专项担保贷款风险准备金代偿15%,贷款银行承担15%;
如企业风险保证金余额不足代偿的,不足部分由省专项担保贷款风险准备金和贷款银行各承担50%。
如省专项担保贷款风险准备金不足代偿的,由省专项担保本金补足。
4.专项担保贷款代偿后,贷款银行负责继续追收企业逾期担保贷款,商务部门、财政部门积极协助。追收回来的企业专项担保贷款本金及利息(包括复利及罚息)在抵扣相关追索直接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仲裁费、财产保全费、执行费)后,优先按代偿比例偿还贷款银行、专项担保贷款风险准备金(包括专项担保资金本金)承担的损失,剩余部分用于补回企业风险保证金。企业所欠贷款本金及利息无法追回来的,银行所发生相关追索直接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仲裁费、财产保全费、执行费)由贷款银行、专项担保贷款风险准备金(包括专项担保资金本金)、企业风险保证金分别按15%、15%、70%的比例承担。 法律责任:
1.对于专项担保贷款逾期未还的企业,省商务厅、省财政厅、贷款银行将予以通报,其逾期贷款信息将记入银行的“企业及法人代表个人信用征信系统”。 2.商务部门、财政部门与贷款银行要严格执行《安徽省中小进出口企业专项担保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安徽省中小进出口企业专项担保资金担保代偿实施细则》及与银行签订的《安徽省中小进出口企业专项担保贷款合作协议》等规定,凡不按文件及协议规定执行造成的损失均应由其全部承担。
3.建立专项担保资金绩效考核制度,对推荐企业按时还款、进出口明显增长的市、县(区)级商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将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资金从省及中央下达的外经贸发展相关资金中列支。对申报专项担保贷款审查不认真,风险跟踪、控制、协助追收不力的酌情予以处罚。
4.省辖市、县(区)1年内发生1次专项担保贷款呆坏帐的,对该市、县(区)商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进行通报批评;1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专项担保贷款呆坏帐的,暂停该县(区)商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专项担保贷款推荐权1年,扣留该市、县(区)上商务工作考核奖励资金等归还专项担保资金本金。
第五篇: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中投顾问 07-06 10:30
大
相关报告:中国电影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产业投资内参--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产业投资领域参考。
(一)电影发展促进意见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电影票房从2003年的1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296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6%。2015年票房继续高速增长,有望获得进一步突破。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电影产业的快速增长与国家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密不可分。2014年年中七部门发布的《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为中国电影繁荣增添了新的动力。
1、政策发力,助推中国由电影大国向强国迈进2014年6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开启了国家多部委联合扶持电影产业的先河。通知明确了8项政策:加强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加大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电影产业发展;对电影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实施中西部地区县级城市影院建设资金补贴政策;加强和完善电影发行放映的公共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对电影产业实行金融支持政策;实行支持影院建设的差别化用地政策。政策覆盖了电影产业从制片、发行到影院投资的各个层面,指出了电影产业与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的未来路径。电影业的腾飞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扶持。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已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战略层面,将着力提高中国电影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进中国由电影大国向强国跨越。政策发布一年来,中国电影不断刷新票房纪录,在全球电影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以令世人瞩目的速度高速增长。
2、在政策推动下,中国电影产业成为新“蓝海”。2014年以来,相关政策落在实处,各地还加快制定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使电影活力进一步释放。(1)专项资金使用取得实效统计显示,2014年中央财政共计安排电影精品专项资金支出2.9亿元,资助故事影片、儿童题材影片、农村题材影片、科教影片、纪录影片、动画影片等共计217部,使得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公益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此外,“推动电影产业发展”被纳入了2014年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项目管理,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电影企业“走出去”、重要电影工业园区和高科技核心基地建设、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重点影片、重点专业性电影网站建设等方面。该项目当年安排资金1.94亿元,支持项目25个,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5年上半年,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中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的县城数字影院采取“先建后补”的优惠政策,对全国24个省700多家县城数字影院资助4.44亿元;对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贫困县”采取“先补后建”的政策,资助3.34亿元。(2)电影公共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加强2014年中影农村放映服务平台完成了符合国标标准的软件升级,并通过电影质检所检测,实现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该平台覆盖了约20个省区市、近90条院线的1万余台设备。同时,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数据回传系统,从远程放映监查升级为系统主动监控。(3)影视传媒企业构成资本市场重要板块2014年以来,海润影视、完美影视、万达院线、印纪传媒、唐德影视等企业分别采取借壳或IPO等形式完成上市;中影股份、上影股份、金逸院线也纷纷加快上市步伐;加上之前早已上市的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光线传媒等,影视传媒类企业已构成资本市场的重要板块。中影国际基金、上影复星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长影影视创作“摇篮基金”等一批电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成立,使电影完片担保业务正式起步。
(二)电影产业促进法
1、立法进入冲刺阶段2016年6月,全国人大法律委调研组在沪召开电影产业促进法座谈会,就正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征求建议。《电影产业促进法》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酝酿,经历了30多年。2015年9月1日,《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经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同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历经漫长征程的电影行业最高法,已进入立法的冲刺阶段,有望于2016年内颁布。这些年间,立法文本从“送审稿”“征求意见稿”变成“草案”,在原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务院法制办的推进中,亦经历了多轮次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和反复研究修改,目前草案共分六章58条,主要贯彻了以下思路:一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为社会力量从事电影活动提供便利。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激励作用,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扶持力度。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用地、人才等多种扶持措施,促进电影产业全面发展。三是既促进产业发展,又保障文化安全。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确保文化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产业发展。
2、强调产业促进自2002年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我国影片年产量已从不足百部稳定到600余部,票房从每年不足1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近300亿元,银幕从不足2000块发展到2.9万块。电影产业2014年总体规模达到650亿元,保持着每年超过或接近30%的增长幅度,有效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文化领域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之一。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正是因为对电影产业有了明确的定位和清晰的认识,才进一步推动了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立法进程。随着全面产业化改革,电影产业的相关问题开始逐步暴露出来:电影审查制、电影市场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外资介入等等,都缺乏法律规范,随着电影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面临的问题也更复杂更迫切。在研读草案过程中发现鼓励、支持、倡导、应该等字眼出现频率非常高,从中看出电影产业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在推进和实施,包括培养青年人才、建立电影评价体系等等。目前国内电影市场正面临着全球化,国产电影面临着如何与好莱坞电影进行博弈的局面,如何做大做强电影市场,为国产电影寻求更多机遇需要法律保驾护航。
(三)电影专项资金管理2015年,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应当按其电影票房收入的5%缴纳电影专项资金。2015年缴纳的电影专项资金将达20亿元,通过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电影产业发展,并对电影产业实行税收、金融等扶持措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办法》旨在规范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支持电影事业发展。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应当按其电影票房收入的5%缴纳电影专项资金。电影专项资金按照4:6比例分别缴入中央和省级国库。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减免或缓征电影专项资金,不得自行改变电影专项资金的征收对象、范围和标准。《办法》明确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包括对外营业出售电影票的影院、影城、影剧院、礼堂、开放俱乐部,以及环幕、穹幕、水幕、动感、立体、超大银幕等特殊形式电影院。《办法》明确,电影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包括,资助影院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资助重点制片基地建设发展,奖励优秀国产影片制作、发行和放映,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维护,经财政部或省级财政部门批准用于电影事业发展的其他支出。近年来多项电影产业政策中都明确将有专项资金安排重点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支持,对相关影业股发展形成中长期利好。
展开剩余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