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现代大学制度涉及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涉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
现代大学制度的构架包括两个层面,即宏观层面(学校与外部的关系):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微观层面(学校内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中新网12月5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一批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的教育改革项目完成备案程序,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通知》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突破,努力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各地各校大胆试验。要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使教育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
《通知》从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三个层面,确定了改革试点的十大任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要科学制订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目标、进度安排、和配套政策,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要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对试点项目跟踪调研,定期进行评估,加强检查指导,确保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要加强宣传引导,对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要及时总结,组织交流,加以推广,将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第二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办中国特色大学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
在4月15日上午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部门组织的讨论学习中,我感触颇深,体会如下:
<纲要>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未来发展目标,这其中也包括高等教育。我认为应该从全局上来看待高等教育2020年事业发展的目标,也就是说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求,特别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纲要》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增加到35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20-50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会从现在不到10%提高到20%。应该说,这些目标体现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达到一个高位平台后稳步增长的趋势。
高校要发展,必须要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一名高校的行政人员,这和我们的工作生活紧密相连,我想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有三个层面的问题:
一是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因为现代大学制度是建立在依法确定政府和大学关系这个前提之下,所以纲要提出,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这样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处理大学和政府关系 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在这个原则下来确保大学办学自主权。这个原则的含义就是,政府和大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机构,大学不是行政机构,所以大学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它具有办学的自主性。管和办分开的话也是这个意思,政府是负责宏观管理,办学的权利是属于大学,所以我想这是确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层面的问题,首先要处理好这个关系。
二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在纲要中提到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要制定大学章程,大学内部治理也要按照章程来实行治理,从这个意思来讲也可以说是依法治校,这也就意味着今后我们的大学都要制定章程,来确定内部治理结构。在内部治理中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大学的领导体制是实行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又强调了教授治学,营造学术自由的氛围。大学治理中有一个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的关系,那就要在学术领域要充分尊重教授在治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所以,内部治理结构在纲要中做了这样一种原则的规定。
三是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因为大学自主办学是需要有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的,因此要建立社会参与、社会合作的制度,这里提出了可以探索建立董事会或者理事会的制度,这种制度是一种社会参与的形式,同时还强调了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办学,也提出了大学要向社会公开信息,要实行年报制度,让社会对大学有知情权,也可以说,现代大学制度最终是要建立一种大学自我发展又自我约束的制度。《纲要》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要改变现状,改革体制机制,把办学的自主权交给学校,让大学独立去办学。这符合国际办学的潮流,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
教育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必须要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这样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就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纲要》很多条文都指出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就拿大学来说,每所大学必须独立自主去办学,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去办学,而不是按照政府的指令去办学,才能办出特色来,才能避免“千校一面”、“高度雷同”的现象。
可以说,《纲要》给大学松了绑,给大学带来了发展的活力。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传统、特色、理念、文化、精神和风格,只有把自己的特色办出来,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党群工作办公室
葛 晶
二○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浅议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浅议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2012年10月31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祚桥(武汉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并进行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注,也使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成为实现高等教育战略重点转移、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应该包括六大要素,即“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自主办学、学生参与”,并同时处理好五大关系,即高校党委与行政、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高校内部管理与教职工民主参与、高校与政府、高校与学生等关系。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正确处理高校党委与行政的关系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包含两个方面,即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二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中国特色和高等教育管理的普遍规律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党委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领导核心,是学校组织系统的决策中心,实行以集体领导为特征的民主集中制。党委领导既表现为对人的领导——管干部、管人才,又体现为对事的领导——领导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指导一般事项和日常工作。党委主要职责体现在管方向、谋全局、抓大事、用干部、保稳定、促发展。重大问题由党委集体决策,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的贯彻执行,有利于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决策的慎重性与合理性。校长负责是指校长在法定范围内,独立负责地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校长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指挥中心和管理中心,是学校组织系统的执行中心,主要是落实党委领导,执行党委决议,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争取政府和社会资源以及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这种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的结合,是管理过程最优化的有效形式,符合现代管理科学的要求。同时,议行相对分离的权力运行机制,可以形成权力制衡,减少腐败的滋生。因此,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管理的规律,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实现党的领导体制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与高校办学规律的高度统一。
贯彻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党委与行政的关系。一方面必须明确党委是高校的领导核心,发挥着总揽学校全局,把握发展方向,决策重大事项,协调各方利益,承担着统一领导学校改革发展的责任,党委书记作为党委的重要成员,在集体领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必须尊重校长作为高校法人代表的依法行政权,承担着组织和实施党委所决定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种管理职能。党委作为领导集体,对校长依法行政发挥着支持和保证作用。通过“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相互配合、支持,有效地保证学校整体系统功能的发挥。实践证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显著特征。
教授治学——正确处理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 教授治学是从教授治校发展而来的。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大学地位和作用的日益重视,大学自治的权力必然会因外部社会频繁的接触和介入而相对削弱。此外,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迅速发展,大学自身规模的膨胀和内部事务也日益增多。为了将教授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专心于教学和科研,各国大学逐渐成立专门的行政管理队伍。行政权力在校园管理中的介入,通过以“教授治学”为代表的新的学术权力行使方式使教授继续在大学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授治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授教学育人,发挥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二是教授研究学问,在学术领域内对学术问题进行钻研;三是教授参与决策,在学校教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等学术事务方面行使其拥有的学术权力而实现民主管理。教授治学是一种秉承学术传统与学术标准,以培育健全人格、促进学术发展为基本原则的治理方式,教授治学是高校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政治权力分立制衡、构建科学管理机制的需要,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我国多数高校属于国办公立高校,接受政府拨款,政府直接管理高校,再加上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本身就极具复杂性,致使我国高校在实行教授治学上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有的教授在学术道德、学术权力等方面自律不够;学术组织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此,要实现教授治学,必须提升教授的治学素养,完善教授聘任和考核评价制度;完善组织机构,规范管理体制;完善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整体统筹其责权关系、协调机制等措施切实加强教授治学,实现学术自由与学术民主。
民主管理——正确处理高校内部管理与教职工民主参与的关系
民主管理,是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民主执政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强调民主管理,实质上就是强调要用制度的形式来保证教职工享有民主管理学校的权力。高校民主管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职工参与学校决策过程;二是教职工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三是教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三个方面相依相存,不可或缺。教职工参与决策过程,既利于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当性,也利于决策的贯彻执行;教职工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和廉政,提高管理效率;教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以防范和纠正侵害教职工利益的不当决策、措施和各种行为,预防和减少矛盾,促进校园和谐。
高校民主管理有多种形式和途径,而高校教代会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其主要职责是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权利,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参与决策事关教职工利益的大事,如学校建设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改革方案、财务预决算报告,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目前,高校中已普遍建立了教代会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在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工作程序、职权范围、组织制度、组织机构等方面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必要的调整和充实,使教代会制度不断创新,在完善民主决策,提高管理成效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主办学——正确处理高校与政府的关系 自主办学,是指高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团体,根据教育规律和自身发展的特点,依法独立自主地处理学校内部事务,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并以此获得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高等学校作为办学实体,应具有与其功能、职责、任务等相匹配的权利,但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看,目前的现状依然有一些不适应的方面,如高校的招生计划、专业设置、人财物处置、教师职称评定等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政府的强力管理与制约。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确保高校依法自主办学,需要政府改革管理体制,转变管理方式。具体来讲就是政府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具体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由硬性管理转变为软性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办学自主权得到真正解决。在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中,政府应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对高校提出教育要求,但不直接管理和控制高校内部的运行环节,不干预高校内部的日常事务,不在学术领域里使用行政命令,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高校系统的宏观层面,体现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质量标准方面,这样才能实现国家所有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相对分离,才能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目标。
学生参与——正确处理高校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参与,从现代大学制度角度理解,实际上是指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大学生以高校主体身份,遵循高校教育规律,围绕高校教育与管理目标,在高校的管理活动中,通过合理合法的多种方式,积极充分地参与高校重要事务的管理,从而促进高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高管理效能。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管理体制呈现出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由于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教育法律法规对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范围和途径进行界定,因此在具体实践中,许多高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综合来讲,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学校决策。二是学生参与监督和管理。三是学生参与学校事务。虽然近年来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观念受到教育界普遍认同,但在具体实践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学生参与管理与决策实施少,程度低;学生参与管理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效率不高等。但是学生参与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应有之意,健全的现代大学制度理应为大学生参与管理提供保障。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为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提供思想保障;其次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再次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创新学生民主参与的机制,借鉴教代会模式实行学代会提案制度,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第四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任务(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管理既是一项日常工作,更是一项制度建设。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现代大学制度,是反映学校与政府、社会关系的治理模式、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多年来,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的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一系列进展,办学自主权受到法律规范,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普遍设立,中间治理机构得到建设,大学理事会和校董会职能逐步扩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大幅度提升,学校内部调解机制初步形成。
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制定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是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还要不断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还要加强章程建设。大学章程是高等学校设立的法定条件之一,也是高等学校实现依法自主办学、自主管理的依据。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要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要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注重不断扩大社会合作。目前,已有超过200所公办高校建立了理事会或董事会。今后,要继续积极探索,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还应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五篇: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模版)
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高校治理结构
2012-03-23 10:13:57 正值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发表重要讲话之际,围绕“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主题,我们在宜宾学院召开第三届高校管理者论坛。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我国高校治理结构的变革,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创新、促进科学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更好地认识和推动解决这一问题,应把握好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形势背景、功能定位和基本原则等问题。
一、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形势背景
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全国上下正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深入推进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还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必须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胡锦涛同志在4月24日召开的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我体会,就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来说,“十二五”时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着力点:一是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使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二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学;三是要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和办学模式,提高学校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以上三个方面,体现了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即提高质量、打造特色、内涵发展,最终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科学发展任务,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结构,加强大学章程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国务委员刘延东在第二十次高校咨询会上也指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形成新型的高校内部治理关系;要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探索高校理事会制度和内部治理结构,建立高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相结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对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做了明确的部署和安排,关于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试点任务,比如: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岗位分类管理制度,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学科建设绩效评估方式,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等。之后,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试点工作会议,组织交流了试点方案,对试点工作做出了深入部署。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包括试点高校在内的全国其他高校,都在认真总结办学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探索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问题,初步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功能定位 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现代大学制度的提出和建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关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起点,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如果象有些学者所认为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从德国的柏林大学开始,那么迄今已经有20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历史。直到今天,国内外的高校和学者仍在不断对完善现代大学制度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这说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话题。对我国高校来说,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更是有其特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内涵非常丰富,我认为其中有两条特别重要: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高校的领导;二是必须坚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一独具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对实现我国高校新时期的科学发展目标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方向起着引领作用。一所高校的制度安排,往往凝聚和反映着学校内在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等核心价值。因此,高校制度设计的理念、策略和思路,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有着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在反映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学校核心价值的同时,也反映着我国高校应当坚持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是对实现高校的建设和发展目标起着保障作用。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高校各项基本功能和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在这方面更应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是对高校的办学行为起着规范作用。国家进一步下放办学自主权,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之一。在国家权力下放后,学校的自我约束就变得特别重要。高校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对在办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能够发挥有效的自我监督和防范约束作用。
三、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应注意把握几个原则问题
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既是一个需要深入研讨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实践推动的迫切现实问题;它既要反映高校作为学术组织所共有的基本属性,也要体现不同国家的国情特征。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就更是如此。关于如何深入探讨和有效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我认为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问题:
一是研究和推进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以坚持党和国家根本制度为前提。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其自身的基本规律,但它同时也植根于一个国家的宏观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反映该国的国情,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必须从自身的国情出发。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高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们要以此为前提,研究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规律及其自身的价值和功能,使现代大学制度在我国土壤上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二是要将推进大学制度的改革创新与继承优良传统相结合。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而改革创新特别是制度创新,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我们要锐意改革,着力排除制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障碍。另一方面,还应看到,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以取得今天这样的伟大成就,是与国家宏观政策推动和大学制度创新密不可分的。因此,在研究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总结多年来各高校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形成的优良传统,用以指导今后的实践。三是要将党和国家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宏观政策要求和高校校情相结合。教育规划纲要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政策要求,这是全国各高校构建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行动指南。但是,不同层次、类型、区域和发展水平的高校,它的文化基础、制度传统和现实条件不尽相同,不可能实行统一模式的现代大学制度。各高校应以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从学校的特点和实际出发,逐步探索和完善各具特色的大学治理结构。
四是既要借鉴国外大学制度建设经验,又要努力创造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特色。许多国外著名高校积累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其中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同时,我们一定要深刻把握中国的国情,正视我国制度环境的特点,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