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大型救助活动
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大型救助活动正式启动
本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社会服务原则,由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独家承办的“百万救助公益基金”救助活动于7月10日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关爱贫困家庭,践行社会责任”,旨在通过电视媒体报道形式、利用网络优势参与救助一批家境贫困,又亟待救治的病患。
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百万救助公益基金”援助对象为:小脑萎缩、21—三体、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后遗症、截瘫、脑萎缩、共济失调、脑瘫、帕金森、视神经损伤、多系统萎缩、脑出血后遗症、冠心病等贫困家庭患者。
每一个脆弱的生命都有康复的希望。然而,治疗费用所带来的经济压力用却成为他们康复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很多患者家在偏僻农村,几百元的收入让这全家在治疗费用面前倍感捉襟见肘,来自外界的帮助,都可能促成这些脆弱生命的康复和延续。
“关爱贫困家庭,践行社会责任”爱心救助活动,旨在搭建援助桥梁,帮助贫困家庭患者及时得到治疗与经济援助。在“关爱贫困家庭,践行社会责任”爱心活动中,每一个家庭贫困的患者都有机会获得相应援助。
只要有一丝的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分百的努力!如果您的家人或您的身边有符合条件的患者,需要帮助,请打电话400 066 9180致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救助中心,让我们一起努力,为那位不幸的患者重树正常生活!让他不再孤单、不再寂寞、不再流泪,这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也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责任。
第二篇:莲湖区红十字会医院不孕不育救助工程活动协议书
“西北大爱助孕工程”即“28关一站式孕育救助工程”
援助协议书
甲方:陕西省莲湖区红十字会医院救助办公室
(以下简称甲方)乙方:
(以下简称乙方)
为使中国红十字会医疗救助专项基金给享受“西北大爱助孕工程”即“28关一站式孕育救助工程”的不孕不育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乙方因费用带来的暂时经济困难,经基金使用指定单位---陕西省莲湖区红十字会医院和患者充分沟通,双方本着自愿的原则,签定如下协议。
1、甲方为乙方使用中国红十字会专项资金,仅限于在指定医院诊疗时使用;
2、乙方必须按照“西北大爱助孕工程”即“28关一站式孕育救助工程”在相关媒体上公布的“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申请途径”,“申请流程”获得援助;
3、对乙方的援助标准,甲方拥有最终解释权;
4、乙方同意甲方的援助标准,甲方会严格按照该标准支付费用;
5、为了确保乙方疗效及用药安全,乙方须在甲方医生的指导下,完善各项检查项目以便医生明确诊断您的病情,并且积极配合医生为您制定的各项治疗方案、方法,定期反馈治疗效果,随时和主诊医生保持联系和沟通;
6、不孕不育病因复杂,由于病情不同,个体差异等原因,受目前的医学科学技术水平限制,虽经甲方全力为乙方诊治,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希望乙方能够充分理解;
7、乙方在甲方的诊疗期间,所有费用按照正常缴费,在乙方治疗终端(包含:手术出院、已经怀孕、放弃继续治疗等),甲方根据援助标准,一次性以现金的方式减免或返还;
8、若乙方已经怀孕应通知甲方,甲方可通过相关途径给予相应的奖励;
本协议一式二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未尽事宜有甲方双方另行商量解决。
甲方签字(主诊医生): 乙方签字(患者或直系亲属):
联系电话:
现在住址:
****年**月**日
第三篇:社会工作介入救助管理
摘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成为政府必须要加大力度关注的社会问题。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救助对象的一部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也有着各自独特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流浪乞讨人员现象是一个社会性顽疾,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不仅会影响他们自身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很多问题,从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社会工作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从社会工作角度研究专业方法对救助站的介入,对于救助站问题的解决及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传统的社会工作几乎都偏重于理论,缺乏对于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实际应用研究。并未对具体地区提出适应当地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从社会工作应用实践入手,对百色市救助管理站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了该站目前的运行状况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救助站内的应用现状。社会工作方法在沈阳市救助管理站中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尚处于“了解”、“围观”的状态中,存在以下问题:未设置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只需是本科毕业就可,工作人员报考社会工作师的热情不高。专业技术和方法应用较少,只提供短暂救助,忽略了受助者能力的提升和长远发展。此外,还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在综合分析社会工作介入救助管理站救助工作的困境和原因后,笔者选用社会工作个案工作介入中的社会心理模式,严格按照介入流程,接案并建立服务关系,预估受助者的优势和服务期望,建立目标和制定计划,介入并获取资料,评估到最后结案,运用倾听、沟通等专业技巧开展个案访谈并取得理想成效。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社会救助具体实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最后,本文针对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途径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三点建议:建立专业化的社会救助社会工作队伍,促进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期望为提高社会救助的专业化水平作一份努力,也希望能为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提供有益的材料和参考借鉴。关键词:救助管理;社工机构;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介入
绪论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救助管理作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维护着流浪乞讨人员及流浪未成的人的基本权益,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救助管理机构承担着以流浪乞讨人员为主要目标对象群体的服务管理职能。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救助群体的求助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行政救助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新的发展要求,救助管理正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传统的行政救助管理模式较为单一,按救助管理规程为受助对象提供临时基本的物质帮助为主,受编制等原因限制救助管理人员不足、救助管理队伍专业素质水平滞后,不能为受助对象提供多元化、多层面的服务,缺乏有效的社会参与发展模式等诸多问题阻碍着救助管理事业的发展,不能提供与受助对象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与管理,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直接影响着救助管理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社会力量在其国家社会保障体中参与度高,已形成一系列适应社会发展与满足群众需求的有效服务管理模式和体制,社会组织在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香港与台湾地区,社工具有很强的自主、独立权责,承担了主要的社会救助事务,从物质上、精神上全面地帮助受助对象(贫困家庭和个人)。在明确规定的社会工作者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社工马上依法处理;超越社工职权范围的,则立即实行转介,即移交给负有责任的其他政府部门。同时,社工还要对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进行追踪调查,更有社工以“授人以渔”的理念,一站式的帮助贫困家庭与个人创业,争取从根本上摆脱困境,摆脱对政府和社会的依赖。
国外及国内港台地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保障的机制形成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发展至今已是相当成熟,其过程对我们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由于社会急剧变迁和经济高速发展,流浪乞讨弱势群体需求呈多元化,更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与帮助,引导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救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大陆“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率先在社会救助领域引进了社工机构等社会组织开展了先期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根据救助管理机构现状,结合社会实际,提出了如何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救助、引导社会力量关爱救助群体,对社会组织参与救助管理进行了初步定位,明确救助管理机构与社会组织的责任及合作方式,探索本土化的新时期救助管理模式,有利于拓宽救助服务面的机构与社会组织互动,开展多元化的救助管理服务,满足当前救助管理服务目标对象群体需求,更好的保障受助人员顺利回归正常生活,融入社会。
二、意义: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救助管理,带动社会力量关爱救助,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合作模式救助管理工作机制,利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负责的救助管理格局。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救助管理,以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完善、建立参与机制,以社会组织为纽带,带动社会各界关爱、参与救助。救助管理事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流浪乞讨人员和未成年人的生存权益,社会的共同参与亦代表着社会对这一弱势受助群体的接纳与关注,对于受助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起积极促进作用。
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受助群体的临时性基本生活问题,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稳定,对流浪乞讨人员正常回归家庭、社会起到关键性作用。救助管理机构与社会组织协作情况主要有: 救助管理保障所需的资金是由政府财政部门来保障的,并依据相关规定由政府财政支出,纳入专项救助资金支出项目。但是由于救助管理目标对象群体主要针对流浪乞讨人员,业务性、政策性强,因此还有很多需求层面不同,不符合救助条件的类似人群不愿意或得不到相应的救助。而社会组织可通过社会层面调处各种资源,来弥补行政救助管理层面的不足,较为灵活的开展救助服务活动。
(二)社会组织除协同救助机构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外,更多的是从精神层面、专业技术层面给予救助对象群体帮助,通过链接社会资源等方法提升救助层次,提高政府与社会对救助管理的满意度。当前我国救助管理机构在实施救助服务管理过程中,根据相关救助管理规定,更多的是提供物质上的基本帮助,精神心理层面与专业技术层面的救助服务因诸多制约较少实施。而救助目标群体在物质需求上需要满足外,精神上的需求更是呈多样性与独特性,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困境与需求都是不一样的#。社工机构能够利用其专业的特点,在救助管理行政框架内,以救助对象需求为导向,开展救助管理社会工作,针对救助对象不同需求提供心理辅导、链接资源等专业服务,以“助人自助”为宗旨为受助人员增能、赋权、恢复重建自信,从精神层面提高救助对象自身调适能力和发展能力,平衡心理,尽可能的依靠自身能力顺利回归家庭,融入社会。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流浪乞讨人员关注度增加,并开展了一系列系相关的救助管理法案。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救助管理还是存在着问题,虽然救助管理人员对流浪乞讨人员不再强制实施“收容遣送”,但是他们的救助管理理念和救助管理目标依然停留在“收容遣送制度”阶段。要改善这样的救助方式并且完善社会的救助制度,需要更多的社会参与救助,因此展开社工介入救助管理研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为了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科学化、人性化的救助,本文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社工介入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围绕这主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社工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必要分析;
2、社工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主要目标;
3、社工对流浪乞讨人愿救助的实务介入;
4、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社工介入的反思。
二、研究方法:指导本文研究的方法论属实证主义范畴,即经过科学研究发现什么介入方法对案主有效,并且这样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具有同样问题的其他案主。本文具体的研究方法体现在研究中的各个阶段,应用结构式问卷调查方法和访谈法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进行调查;对于收集资料分析应用逻辑上的归纳分析发进行总结。在社工介入阶段,以个案为主,同时根据社工实务展开的需要,运用了小组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方法的介入模式采用的是个案管理模式,围绕这一模式下目标的达成,综合运用了社会工作服务的各种技巧,如建立转关系技巧、以创造性方式解决问题的技巧、沟通技巧。而沟通中又有倾听的技巧、表达支持态度的技巧、让案主发泄的技巧。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的理论概述
相关概念的界定 救助管理内涵
救助管理:救助是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自愿救助,无偿救助”。对于符合救助管理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并提供一些必要的、基本的物质帮助解决其临时的生活困难;管理是指国家为确保救助工作正常运转,保障受助人员合法权益而进行的必要身份甄别、机构秩序维护、教育矫治和特殊人群的护送返乡的管理过程。救助是第一位的,管理则是保障救助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手段。
社工机构参与社会救助的机制内涵
第一,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服务需求发现报告机制。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状况调查评估、建档访视、服务需求分析等具体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事务,使社会救助对象的实际需求得到客观评估和及时响应,为有针对性地实施社会救助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服务承接机制。在乡镇(街道)社会事务办、民政所、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等基层公共服务平台配备使用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机构加强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发展一批治理规范、服务专业、群众认可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协作联动机制,不断夯实社会工作服务的承接平台,扩大社会工作服务的覆盖范围。
第三,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服务转介机制。明确基层公共服务平台、社会救助管理与服务机构中有关经办人员参与社会工作服务的职责,对有社会工作服务需求的社会救助对象,依程序转介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对象实际情况分类提供综合性或专门化服务,使社会救助对象的需求得到全面有效回应。
社工机构参与社会救助的理论依据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社会救助是一种公共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正外部性的特点,市场的提供往往会造成“搭便车”的现象,难以满足公众性的要求。因此,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政府是社会救助的唯一切最有效的主体。然而,基于政府缺乏良好的自我监督,公共服务需求具有异质性、信息具有不对称性等,政府失灵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三方管理理论
非政府组织(NGO),是继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后,人们寻找到的称之为“第三种管理机制”的资源配置方式。作为社会组织,其志愿机制既是有政府机制中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国际社会中关于NGO的定义,较为流行的是美国莱斯特.萨拉蒙提出的所谓五特征法,即认为凡是同时符合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组织性的组织即为NGO。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社会问题凸显,日益壮大的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形态,往往被称为“第三支主导社会的力量”,对它的培育和发展,对于满足社会救助需求、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社会工作也属非营利性组织拥有着同样的特质。
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的相关理论
引入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和社会工作理论,丰富社会救助理论体系,拓宽社会救助思路。在服务对象层面上,社会工作的目标为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在社会层面上,社会工作的目标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工作的目标与社会救助“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愁”的目标具有同源性,进一步丰富了社会救助理念,有利于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价值体系。专业社会工作者认为对服务对象救助不是因为怜悯和施舍,也不是政府权力,而是专业职责,这种理念和做法可有效减少政府负责的社会救助的行政化,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基本权益。除此之外,社会工作中包括人与环境理论、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以及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等在内的专业理论关注服务对象的全面发展,不仅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服务工作,也对服务对象进行生理、心理、社会、政治动力的系统分析、评估与建设,以有效协助服务对象改善其与环境的“调和度”,同时兼具直接服务和宏观干预两个层次的专业功能。
社工机构运作的救助社会工作与政府主导的救助管理的比较 行政救助管理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首先,行政救助管理具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能够保证救助机构的运行,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较多,可开展的救助项目较多。其次,行政救助管理得到很好的法律保障,能够保障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再次,政府的公信力较高,愿意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较多。
劣势:行政救助管理人力资源较少,对于巡街乞讨人员救助有限,且行政救助管理太过行政化,只给予相关的物质帮扶,并不能给予流浪乞讨人员的心理帮助,不能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使个人情绪恢复正常。社工机构救助管理社会工作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首先,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方面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主要提供物质救助、心理疏导等专业性、基础性服务。其次,理念支持作用,所有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都应以救助对象的物质和精神改善需求为本。再次,功能发展作用,推动建立富含社会资本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增强社会救助对象的生活能力,发展社会功能。最后,参与社会救助管理拥有物资支持和法律保障。
劣势:社会工作是新兴的产业,认可度不高,外展实施困难;社会工作渗入社会救助工作的相关制度还有待完善。资金有限,需自行筹集资金。
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现状与问题:以百色市救助管理站为例
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的历史与内容 历史
首先,2003年8月1日,我国废除了延续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开始实施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由强制性收容谴送改为自愿性救助管理,体现了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次,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事务是伴随着在社会工作在我国大陆不断地发展,由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最先引入专业的社工机构,是我国最早发展社会工作的地区。通过探索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完善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救助管理站通过购买社工服务,不断的推动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领域的发展。内容
在社会工作与民政系统天然的亲和力当中, 社会工作专业的引入能够提升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专业化水平, 为救助管理事业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增长点。社会工作对于流浪乞讨救助的介入应当以政府主推与民间运作的结合为发展动力, 以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互补为模式目标, 以专业社工和机构社工相并存为运作方式, 以专业知识与本土经验的统一为现实基础, 从而为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一是根据救助管理站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社会工作岗位, 成立社工服务站, 设立外展社会工作岗位, 主要任务是救助城市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组织发动基层社会组织参与救助工作、组织志愿者配合开展救助管理工作以及对潜在的问题人员进行预防性早期干预。同时, 设立机构社会工作岗位, 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接待咨询、管理服务、甄别核对和转介。二是针对老人、青少年等不同的流浪群体,从其特殊需求出发,开展个案、小组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宗旨, 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 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 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情绪疏导、心理咨询、行为矫治、困难救助、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特殊救助, 做到分类救助, 按需施救。
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现状 社工机构组成结构
社会工作机构是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开展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服务工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社工机构是吸纳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载体,是有效整合社会工作服务资源的重要渠道,是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重要阵地。促进民办社工机构发展,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预防和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工作机制
从社会工作在救助领域的发展程度上来说,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机制正逐渐从非职业化向职业化转变,非职业化的救助社会工作仅仅是在站内引入社工理念,把社工方式方法融入救助管理工作,而职业化的救助社会工作,正式在站内设立社工办,并由专业社工开展专业规范的社会工作服务。
从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领域的内容上,一是解救危难,一般是进入服务机构之前的救助,通过街头救助亭或街面救助车的劝导与救助使救助对象脱离危险状况;二是解决临时困难,主要是服务机构内的救助,在救助对象脱离危险状况后,为其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等帮助,并对其行为偏差、不良习惯、违法状况利用个案、小组的方法进行引导和矫正,提供专业介入服务;三是促进发展,主要是帮助救助对象掌握适应社会的基本技能,帮助其回归主流社会,如利用类家庭、家庭寄养或技能培训,帮助其获得基本的生活能力;四是资源整合,主要是救助对象离站后的服务,不仅利用救助管理站的资源,同样也帮其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帮助其回归到主流社会。
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的制约因素分与原因分析 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组织在与救助管理机构的相互协作中,救助管理机构占绝对主导地位,社会组织参与救助管理的功能发挥受行政以及相关因素影响,过于行政化,缺乏相应的自主性未能全面发挥,易导致专业缺失。长期以来,受体制、政治因素影响,加上行政部门处于主导地位,受行政传统观念影响,对社工机构的行政督导和监督变成直接管理的模式,从而由“委托服务”变成“增加人员”的管控思维,社会机构的参与特性被行政同化,失去了社会参与的特点,价值和作用得不到体现,影响参与积极性。
(二)受经验制约,社工机构参与救助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形成可复制的本土运作模式需要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购买服务与购买岗位概念混淆,易造成协作双方对协作方式误解,导致双方的配合出现问题,影响参与成效。
(三)社会组织虽然不属于政府行政机构,但在具体实务中又承担着部分政府职能的延伸,仍然带着行政色彩,特别是在实际运作中受行政主体影响和限制,社会组织的特性没有得到全部发挥,在不偏离行政主导的情况下,自主灵活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社工机构参与社会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未形成体系,仍在探索完善阶段,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强,社会机构参与社会服务的依据及规程当前主要依靠相关的部门性或指导性文件;本土指导政策的制订尚未形成模式。法定权责范围不明确以及本土指导政策的临时性严重影响参与度与协作发挥,不利于发展。
(五)在现阶段,社会对社会组织的认知度、信任度不高,仍持观望态度。社会组织需要通过捐赠、购买服务等途径来维持发展,社会的接纳与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是社会组织生存的基础,亦是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动力,让社会认同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保障救助管理社会工作的持续性开展,虽然我国政府已制订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规划并正在实施,但当前还属探索初级阶段,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大部分仍集中在民政领域,服务范围较为局限,社会群众对社工机构服务与行政机构服务的概念仍然较为模糊,思想仍然停留在政府包揽全部的层面。
(六)作为行政救助机构与救助对象之外的第三方,社工机构不仅是一种职能延伸,同时也是受助群体联结政府的纽带,它能够客观反映受助群体真实需求、建立受助对象与救助管理机构之间的信任缓冲区,以解决救助目标对象群体问题需求为主要目标,协助救助管理机构,共同做好救助服务管理。平时应注重总结和收集向救助管理机构提供在业务开展过程的相关信息,为救助管理措施、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但在参与救助管理实务中,因长期以来传统救助管理模式的影响,社会组织大多都只是执行式、事务性的参与,其真正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社会组织仍然摆脱不了“公务员”角色的定位,但事实上社工机构参与救助服务并不是来自于政府的行政命令,而是根据自身的功能以及社会的需求受政府的委托通过一系列的合法程序来参与救助管理服务、协同救助管理机构共同服务并维护受助对象权益。
(七)受资金管控、购买服务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影响,社会组织在领域社会服务中可持续性发展效果不明显,服务的持继性直接影响社工机构专业人员队伍的稳定性。由于现阶段购买社会服务的主体仍以政府为主,具有行政管理的局限性,特别是资金保障,必须按照财政部门的运作模式及相关法规进行,按照政府采购程序,社会机构服务为按购买,次年需另行申报,服务期限短,社会机构从业人员目前大多是按项目招聘使用,项目终结后若无后续保障则会离开机构或另行参与其它项目,不利于高质量的长效运作。第四章 完善社工机构参与救助管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社工参与救助管理制度建设 参与救助管理制度制定
形成协商共议和联席听证的制定过程模式。应在充分解析和掌握当前救助管理新需求新变化的前提下,在制度制定过程中适时引导社工机构以社工代表的名义参与其中,组织召开联席听证会议,以社工服务的视角,结合服务对象实际需求状况和目前救助管理出现的弊端,对每一细则、每一条款进行实事求是的审视、推敲和评议,提出切合问题的意见或建议,共同推动救助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最终成型。推动社会救助体制的完善
社工机构作为非营利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为社会“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提供专业的帮扶自助服务,且在普及社会福利方面已逐渐成长为突出的中坚力量,服务过程中更容易捕捉和发现社会救助体制存在的缺失,具有第三方监督、检视的职责与义务,更具备为社会救助体系建言献策的资质,实现与政府一起助推社会救助体制进一步完善。
加强社工机构自身建设 推进机构规范化管理
鉴于区内社工机构参差不齐,呈现起步较晚且发展迟缓的特点,虽然在社工实务上有了部分的积累,但要想在行业发展的轨迹上有所作为,必须将加强机构内部管理当成首位的行动措施并付之实践,有了齐全系统的制度、要求和规范,才能统一机构发展思路和社工服务意识,才能茁壮成长。
抓好专业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社工人才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机构是否能长效发展,建立高效的社工人才培育机制和清晰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做好人才队伍建设重要的一环,实行服务前指导、服务过程督导、服务后评估的社工发展模式,增加社工分享交流、学习培训、技能操练等提升机会的频次,从根源上加强和推动专业社工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保障工作
在政策引导、组织协调,人员薪酬体系、激励机制,机构服务场地、设施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和保障,为社工在执行服务过程中营造一切有利的环境,同时也成为机构自身发展建设的坚实堡垒。
完善救助资金保障、筹集机制 建立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
随着政府购买服务的实质性推进,越来越多的政府职能资金将通过多渠道形成专项购买来源,也是成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主要抓手。因而应在政府对救助管理安排的原有资金量基础上,有效地融合政府多部门和社会爱心组织的有力资源,提取符合救助领域的资金累积,是建立多元化、多角度的资金保障机制的关键。加强预算和管理,提高救助管理资使用效比
救助管理资金的支出应在使用前建立合理的、条理清晰的预算安排,所提出的支出依据或事由必须严格掌控管理,原始凭证和材料齐全,符合财务使用范围和要求,务必使每一笔款项真正落到实处。第五章结束语
第四篇:2010年山东省大型医院巡查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山东省2010年大型医院巡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卫医字〔2010〕120号
各市卫生局,省(部)属医疗机构: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办医管发〔2010〕104号)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我厅制定了《山东省2010年大型医院巡查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工作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与我厅医政与医疗服务监管处联系。省卫生厅联系人:孟凡松,谭成森
联系电话:0531-67876209,67876150
电子信箱:sdyz@vip.sina.com。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一日
2010年山东省大型医院巡查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质,促进医院健康发展,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卫生部《2010年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巡查目的与基本原则
㈠巡查目的。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型公立医院在坚持公益性,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增强医院活力,提高运行效率,建立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等方面的情况、做法和经验,发现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医院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改进医疗服务,提高医院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倾听广大医务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和人民群众对医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完善政策措施,不断改进医院工作。
㈡基本原则。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巡视与检查相结合;以查促改,查改结合;全面
系统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坚持分级负责;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行业协会、专家作用相结合;扎实深入,注重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二、巡查对象及职责分工
㈠巡查对象。大型医院巡查对象为政府举办的公立三级医院(含医学院校附属医院)。
㈡职责分工。省卫生厅负责制定全省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组织对厅直属三级医院和省属高等医科院校附属医院开展巡查,对市属三级医院进行抽查。
各市属三级医院的巡查工作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三、巡查重点
㈠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
1、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2、参加国家、省、市及所在辖区的医疗紧急救治体系,接受政府指令完成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任务。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提高对口支援县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开展义诊、医疗服务下乡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性社会活动。
3、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
4、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等工作。
5、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承担传染病的发现、救治、报告、预防等任务。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和报告制度。
6、指导和培训下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提高诊疗水平。临床教学基地医院承担本科及以上医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
7、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取得研究成果。
㈡医院建设与发展
1、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
2、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作风建设。
3、制定和实施人才发展规划,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
4、建立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5、落实岗位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内部分配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6、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切实保障工作人员合法权益。
7、推进科学民主决策,落实“三重一大”制度。
8、健全医院组织结构,完善医院管理规章制度。
9、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10、明确管理职责与决策执行机制,实行管理问责制。
11、加强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12、医院建设与发展的亮点和新举措。
㈢医疗服务
1、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2、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3、优化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简化环节,提高效率,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及平均住院日。
4、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履行知情告知义务,保护患者隐私。
5、建立医患沟通制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6、规范医院投诉管理,及时调查处理医疗投诉并改进工作。
㈣医院安全
1、医院依法执业,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医院及科室命名规范。
2、医务人员依法执业。
3、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4、加强医疗临床技术管理,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5、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
6、加强平安医院建设,建立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7、加强医院后勤保障管理,做好消防、保卫以及水、电、气、暖供应的安全管理工作。
8、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9、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合理用药监测,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执行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㈤经济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2、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原则,一切财务收支活动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严禁在医院财务部门之外设立账外账、小金库。
3、建立健全医院财务会计内控制度并有效实施。
4、建立健全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并有效实施。
5、建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并有效实施。
6、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政策,规范收费管理工作。
7、严格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8、建立大型设备购置、工程项目的立项论证、效益评估制度并有效实施。严格遵守《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
9、对医院经济运营绩效进行初步评价。
㈥行业作风建设
1、建立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定期考核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
3、落实医师执业考核制度和医德医风考评制度。
4、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开展医务人员法制纪律教育、人文素质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
5、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建立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
6、推进院务公开,实施民主管理。
7、创造良好的职工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与条件。
8、医院管理和服务中的先进事迹、典型人物。
9、医院职工对医院管理工作的评价与满意度。
10、社会对医院服务及质量的评价与满意度。
四、组织实施
㈠工作部署(2010年7月)
省卫生厅根据卫生部统一部署和《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要求,制订全省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总体规划、计划、《山东省2010年大型医院巡查工作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对全省大型医院巡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力争3年内对全省大型医院巡查一遍。
各市卫生局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和总体规划,制订本辖区内大型医院巡查工作计划和2010年大型医院巡查工作实施方案,并于2010年8月20日前报送我厅医政与医管处。
㈡组织实施(2010年8—12月)
各医院对照本实施方案和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要求开展自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本辖区内大型医院巡查。原则上每家医院巡查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
省卫生厅根据本方案对厅直属三级医院和省属高等医科院校附属医院开展巡查,对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㈢总结交流(2011年1月)
认真总结巡查工作经验,交流各地大型医院巡查情况,对2011年大型医院巡查工作做出部署。
五、巡查结果的反馈与应用
㈠巡查报告。巡查结束后,巡查组应形成巡查报告,对医院在巡查内容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总结医院管理和服务方面先进经验,发现先进典型,概括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机制,并就加强医院内部管理、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㈡结果反馈。巡查结果应及时向被巡查单位反馈,结果反馈包括初步反馈和正式反馈。在巡查结束时由巡查组作出初步反馈,巡查报告经委派的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作出正式反馈。
㈢结果应用。对于发现的问题,属于医院自身管理问题,责成医院进行整改;属于体制性机制性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按照职责权限,反馈给有关部门,推动问题研究解决。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对领导班子德才达不到要求、管理混乱或有重大失职行为的,通过适当途径反馈给相关部门,作为领导班子考核、任用、评优的依据。对于发现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线索,应根据情况,分别向纪检监察、审计、司法或其他有关部门移送。巡查结果将做为医院评价的基础数据。
六、领导机构与组织保障
㈠领导组织。省卫生厅成立全省大型医院巡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省大型医院巡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制订巡查方案和细则、工作制度建设、对厅直属三级医院和省属高等医科院校附属医院开展巡查、对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等。
各市成立本辖区大型医院巡查领导组织。
㈡组建巡查员库。省卫生厅组建巡查员库,建立健全巡查员的遴选、培训、激励、约束、退出等制度,加强对巡查员的管理与培训。巡查员来源为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医院、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关行业学(协)会。所从事的领域应包括卫生法学、医院行政管理、临床、医院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纪检监察、后勤设备及采购管理等。
各市成立本辖区大型医院巡查专家队伍。
㈢成立巡查工作组。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和巡查任务,组建巡查工作组。每支巡查组至少9人,包括医疗管理、经济管理、人事及纪检监察等3个专业小组,每个专业小组至少3人。巡查工作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根据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根据工作需要,可邀请医院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医院所属高等(医学)院校和同级政府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巡查组。
七、工作要求
㈠进一步加强工作领导。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是卫生行政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
制改革,加强医院管理的重要举措。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医院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出发,统一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按时、保质地完成大型医院巡查工作任务。
㈡健全落实巡查制度。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大型医院巡查工作制度,并抓好落实。巡查过程中不得干预医院日常工作,不处理具体事务,不承办具体案件。巡查员要严格遵守巡查工作制度和纪律要求。巡查期间非工作需要不得私自外出,不得接收被巡查单位赠送的财物。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要求,在巡查工作结束后要将工作中收集的文字、图片、声像等全部资料交委派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得私自留存、传阅,任何人不得在非工作场合私下谈论涉及巡查工作需要保密事宜。不得将巡查中所获取的有关信息用于自已的科研、学术交流等活动。
㈢积极探索加强医院监管的长效机制。卫生行政部门要注意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巡查工作内容、形式,规范巡查工作程序,完善专家遴选、培训、激励、约束、退出制度,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和培训,努力建设高效、完善的医院巡查工作制度。要注意将大型医院巡查、医院评价、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等有机结合,一并部署,节约行政管理资源,探索建立医院监管的长效机制。
第五篇:医院红十字会工作总结
2006年是我院全面迈向规范化发展的一年,面对挑战,我们依靠科学、群策群力、团结协作,体现出众志成城的必胜信念;面对机遇,我们正确把握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最高原则,努力促进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开创了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一、基本情况
我院现有职工30人,其中中级4人,开设病床18张,院外门诊1个。
二、医疗、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12月底,全院完成门诊人次量2万余人次,其中急诊865人次;完成住院治疗192人次,治愈率为65%,好转率为35%,死亡率为1.5%;平均每一患者住院日为3.25天;住院手术6人次,门诊手术55人次;抢救危重病人85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3%,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5%,床位使用率29.7%,病床周转次数为18.73人次/床;单病种治愈好转率达到卫生部颁布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全院业务收入130万元,其中药品收入占43%;人均门诊费用为68.32元,平均每一出院人次费用485.83元。从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分别占业务收入的比例及人均住院天数的下降,可以看出,医疗收入比去年有所上升,药品收入有较大幅度下降,两者所占比例逐渐趋于合理,达到了“以病人为中心”,让利广大患者的根本目的,“以药养医”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现有资源利用率,体现技术含量,讲求投入产出,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等宏观调控机制已发挥作用。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压减支出,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目标。
三、医护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为了把医疗质量真正摆上医院管理的核心地位,今年,在继续完善和进一步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制定了《汤口红十字医疗质量管理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医院、科室、个人三级质量控制网络,调整和充实质控和业务管理机构,加强了医院的质量管理,形成了全院上下同把质量关,同抓质量管理的良好局面,避免了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二是坚持以两种效益为保障。一方面要求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不要有以“救命恩人”自居的思想,要有视病人为“衣食父母”的观念,全力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要求行政工勤人员不要有“低人一等”的思想意识,要有为临床一线服务就是为病人服务的胸怀,牢固树立全院一盘棋,当好主人翁的思想。在全院范围内正确处理好了两种效益的关系,收到较好的效果。三是一切服务以病人满意为标准。我们定期征求病人及群众意见,继续聘请社会监督员,针对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医院实际,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参加医药招标采购,降低成本,减少损耗,提高效益,病人住院天数仅为3.5天,减轻了病人负担。在检查、诊疗过程中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维护了病人的权益。在门急诊工作中,积极探索调整诊疗流程,规范导诊服务,基本缓解了“三长一短”的难题。在院务公开方面实行病人选择医生,住院费用清单制,药品及检查项目费 用公示制,保护病人知情权,尊重病人选择。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让病人明明白白看病”的争创百姓放心医院活动,赢得了病人的信赖。四是强化质量管理和综合管理。开展以“优质、高效、低耗”为主的“卫生管理年”第二主题活动。按照“一甲”医院质量体系和考核内容保持了医院季度考核、月考核和院领导不定期深入科室的工作制度,基本形成了年终有评比、季度有检查、月月有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逐步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全院基础护理合格率达91.3%,“三基”考试合格率达100%,年内无护理事故发生,健康教育达100%,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为100%。
四、人才培养和临医学教育成绩显著
通过购进口b超机(有工作站)、动态12导心电图机(有工作站),派出医护及防疫保健人员进修,为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储备医疗骨干力量,二○○六年选送进修人员3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达24人次;组织院内业务讲课12次,邀请市级医院专家、教授来院查房、讲课、指导手术6次,全年参加学术活动12次;参加学历教育4人。
五、硬件建设著有成效
为提高医院诊疗水平,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就医需求,改善就医环境,经院办会研究决定:对医院综合楼墙体、地面及外环境进行全面维修改造,建造了规范的消毒供应室,从整体上让医院外观焕然一新。年内医院先后投资20余万元购置了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一套、动态心电图仪系统一套张等,使得医院的诊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六、预防保健工作不断健全
今年,坚持对汤口镇各村卫生工作人员开展每季度一次的例会,做到上情下传,下情上报;预防接种工作中,四苗接种率达95%,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8%,顺利完成两次全省糖丸强化工作,接种率达98 %;发现结核病人4 例,转诊 11例,进行督导治疗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顺利,参保率达100%。为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防保科同志与村卫生人员紧密协作,摸底、调查、动员孕产妇住院分娩,高危孕妇 5人,全年住院分娩89人,高危住院分娩率达 100%,住院分娩率达100%。
七、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富有成效
继续推行“病人选择医生”、“病人选择医疗小组”的服务模式,在院内醒目位置悬挂医院医德医风监督栏,设立了意见箱及举报电话.让患者可以了解医院,自主选择就诊科室及治疗医生。坚持医患谈话制度,促进医患沟通,使病人及家属在就诊过程中与医护人员相互协助,有益于病人康复和医护人员工作。建立并完善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使各级质控组织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对医护质量进行指导、监督、改进,激发了医务人员之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保护了患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改善了医患关系和医院形象。
八、进一步规范了医疗管理行为和院务公开制度
根据卫生部《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医院存在的不规范医疗行为做了认真的自查自纠,经认真整改,妥善处理,纠正了不规范的医疗行为,领导的政策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加大了院务公开制度,公开的内容涉及医疗器械采购、药品采购、人才培养等热点问题以及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重大决策的出台和实施。公开的方法,除以职代会为主要载体外,以院务会、早会、公示栏等多种形式互补,同时注意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聘请了社会监督员,使院务公开逐步走向一个较为完整的运行体系。
九、全力以赴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成立了腹泻病门诊、发热门诊、规范的痰检验室、结核病防治门诊等等,并完善了相关的制度,确立了专门人员分管负责。
十、抓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政治氛围
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一是坚持支部中心学习制度,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在学习方法上,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撰写读书笔记与座谈讨论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二是针对改革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大家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以良好的心态对改革,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既稳定了职工情绪,又促进了医院改革。
十一、抓行业作风建设,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根据《汤口镇2006年卫生事业发展目标责任书》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在全院开展了争创“百姓放心医院”活动,使之成为我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创建文明科室为目标,以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素质为重点,从教育入手,从患者满意的事情做起,从患者不满意的的地方改起,突出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这一主题,坚持纠建并举,坚持把推行“病人选择医生”与行风建设结合起来,解决行风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使我院行业作风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十二、完善了院务会集体领导,重视党团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确立了院务会集体领导制度,遇到重大问题和重要决策时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减少了工作失误。加强对医院党团组织的建设是我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全院现有党员5名,团员21名,广大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是医院建设中的骨干和生力军。他们在医院改革和发展中,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增强改革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积极投身于医院的改革和发展事业上来,发挥了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十三、抓医院文化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增强思想交流,优化整体素质,而且对于激发和造成一种团结向上的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我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业余时间组织了兵乓球比赛等活动,反应出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团结奋斗的精神,显示了医院文化的教育功能。全年共组织宣传
义诊活动2次,开展70岁老年人免费体检活动和中、小学学生及教师体检活动,完成了农村基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工作。在帮扶工作中,指导山岔和岗村卫生室投入到创建规范卫生室的活动中,现两村卫生室已通过了考核。
十四、存在问题如下:
1、各科室发展不均衡,少数科室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效益呈逐年下降趋势。
2、个别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差,工作中不是从病人需要出发,缺乏奉献意识和整体意识。
3、上班时间串岗、脱岗现象严重,副班值班人员有时不能及时到位。
4、门诊病历书写率不高,怕麻烦图省事的情况时有发生。
5、工作主动性差,有的职工只做份内事情,不做份外的,扫帚倒了也懒的扶一下。在以上问题的,我院职工要对照自身问题及时改正,屡教不改的要按职工考核办法严格处理。
总之,2006年我们承接了2005年良好的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2006年各项工作任务,也为2007年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信心,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汤口镇医疗卫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功立业,为广大病患者解除痛苦,再造健康贡献力量。篇二:2012红十字医院工作总结1 红十字医院工作总结 黄河医院成立于2005年10月,随着业务的拓展,就诊病
人的增多,社会知名度的提高,2007年经市卫生局批准为黄河
医院,于2009年6月被省红十字会批准冠名为济源市红十字医
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健康体检、预防保健为一
体综合性医院。省市医保,新农合,城镇居民低保定点医院。医
院核准床位60张,实际开放床位90张,全院现有医护、医技及
后勤人员120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职称 20人,该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诚信办院,人性化服务
为宗旨,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专家更难的问题,充分肯定和赞扬。在省市红十字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发扬“人道、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领导重视 组织健全
济源红十字医院由薛景奎担任医院红会会长,并指定一名副 院长专门主持红十字会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以科
室为单位,有科主任和护士长做专(兼)职红会主任及班组长,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人人参加红会的网络。组织成立后首先对
全院会员进行了红会知识培训,明确肩负的责任,红会目标。两
年来,全体会员依法行医,练技术“绝招”,提高质量,积极弘 扬红十字南丁格尔精神,认真履行红十字(会)给予的权利和义
务,积极参加救灾,救助,救护活动,主动为民办好事,办事实蔚然成风,有力的维护了红十字的形象和尊严。医院入会两年来,每年均按时足额缴纳会费,主动向红十字会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二.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救助活动
(1)承担市卫生局的医疗公益活动,无偿为济源篮球城赛事服务,常年为市各种大型会议活动等提供医疗服务。
(2)积极参加重大事故的抢救,如参加济源马庄煤矿和其他煤矿的抢救及值班工作。(3)第一时间内参加“5.12”汶川大地震救灾工作,医院领导号召全体会员积极捐款2万余元,支持受灾人民。来年医院红会会员同样拿出最大力量来救助玉树灾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积极参加了医疗救护预备队员。为我们的红会增添力量,弘扬弘扬红会精神,为红会参加募捐工作。
(5)医院为特困职工母亲送医,送温暖活动。医院红会领导组织其他员工为贫困职工家庭母亲捐款达5千多元,同时申请了
济源市红十字会向贫困职工家庭捐了生活用品。为医院职工排忧解难。
(6)两年来,医院爱心流动巡回车,带着医院知名专家,医护人员深入山区,农村社区 厂矿等地,行程2万多公里为群众进行健康讲座,义诊,免费体检,疾病筛查,赠送科普资料达20万余份,使广大老百姓得到实惠,收益匪浅。三.坚持创办“人民满意医院”让人民看病不再难
(1)努力维护并提高红十字(会)的声誉和知名度
为红会争光,医院规定视患者为“衣食父母”让患者看病时省钱,看专家不再难,实行了365天应诊,无节假日医院,免挂号费,免专家会诊费,咨询费,病人可自选专家,用便宜药,住院费在同级医院享受最低收费。大型设备检查费用低于同级医院的20%----30%,实行一日清单,让患者花明白钱,看明白病等20余项便民措施。使广大患者在红十字医院看病,能够真正享受到服务,花钱少,看好病,在社会民意评侧中能够达到100% 的满意度。(2)创医疗特色品牌,走科技兴院之路
坚持创办“人民满意医院” 仅停留在“微笑,优惠”上是不够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创办特色专科品牌,练就真功夫是人民服务的“重中之重”医院在着方面很练绝招,培养了一大批高精尖技术人才,坚持走科技兴院之路,大搞科学研究四肢创伤康复,显微外科断指再造获得省市重点专科,很多技术项目首创
河南之河,济源之济,为救助患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一如既往 再创辉煌
济源市红十字医院 2012年3月5日篇三:台江县人民医院2009红十字会工作总结
台江县人民医院2009红十字会工作总结
一、组织我院技术专家、骨干、青年志愿者等,参加大型义诊活动,义诊群众2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千余份。
三、向州疾控尿毒症患者龙昌斌同志捐款一千五百三拾元人民币。积极发动全院职工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四、积极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增强人们的急救知识,锻炼急救水平。今年9月,我院在参加全州举办“世界急救日”心肺复苏演练赛中取得第一名。
五、今年9月我院争取到贵州省红十字会确定为“绿色家园行动.红十字助医项目”的定点医院。于12月底得到“绿色家园行动.红十字助医项目”转赠:爱克发cr系统原装进口机一套,市场价79万元,现已调试安装使用。2010年工作计划:
一、召开医院红十字会领导小组工作总结,,对2009年我院红十字会工作进行总结,对2010年医院红十字会工作进行布置、落实,讨论进一步开展我院红十字会工作,使我院红十字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按照县红十字会要求,完成上级红会布置的任务,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红十字会工作。
三、做好红十字宣传。
四、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更好的传播红十字知识,不定期举办红十字知识讲座。
五、围绕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的主题,在医院开展红十字知识、救护知识以及传染病预防知识等学习活动,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义诊、咨询。
六、作好2010年新会员的招收和入会工作。
七、结合6月14日世界献血日,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教育,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挽救更多生命。
台江县人民医院
2009年12月12日篇四:红十字会工作总结
红十字会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组织建全 xxx红十字医院于2005年由省红十字会授牌成立,由院长亲自担任会长,并指定业务副院长专门主持红十字会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以科室为单位由科主任、护士长做专(兼)职红会主任及班组长,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人人参加红会活动的网络。组织成立后,首先对全院会员进行了红会知识培训,明确肩负的责任,红会目标。多年来,全体会员依法行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宏扬红十字和南丁格尔精神,认真履行红十字(会)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加救灾、救助、救护活动,主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有力的维护了红十字的形象和尊严。
我院自入会6年来,每年均按时足额缴纳会费,主动向红十字会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二、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救助活动
医院响应红十字会的号召,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1、免费为低收入、贫困城镇参保居民,以每人350元的健康体检标准进行免费体检,体检人数千余人,总价值达30万元。2、6年来,每年都要组织骨干医护人员深入到农村、社区、等地,为广大群众进行健康讲座、义诊、免费体检、疾病筛查和免费发放药品。使广大老百姓得到实惠,受益匪浅。3、6年来,我院多次对老弱病残及“三无”病人施行人道主义救
助,对突发公卫事件中的病人实行人道救援,救助总费用达20余万元。
4、与小乡镇卫生院结成“对口支援”单位6年,无偿援助医疗设备、办公用品,技术支持,免费接收进修生,帮助改善落后的医疗条件。
三、坚持创办“人民满意医院”让人民看病不再难 1.努力维护并提高红十字(会)的声誉和知名度,为红会争光。医院积极配合医保、农保、低保工作的开展,使广大患者在红十字医院看病,能够真正享受到服务好、花钱少、看好病。
2.创医疗特色品牌,走科技兴院之路。
创办“人民满意医院”,仅停留在“微笑、优惠”上是不够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创办特色专科品牌,练就真“功夫”,是为人民服务的重中之重。医院近年不断添置新型、大型医疗设备,开设专科科室,培养专科人才,坚持走发展专科、科技兴院之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四、一如既往,再创辉煌 xx中学红十字会工作汇报
一、红十字管理强调规范化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学校重视,是我校红十字会工作长期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理事会把红十字工作看成是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自觉将这一工作纳入学校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中,时间上给予保证,物质上给予支持。
(二)制度保证,贯彻落实。
学校红十字会坚持做到:建立健全红会各项工作制度,做到依法建会、依法治会、依法兴会,确保红会工作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理事会有自己的工作、会议制度,会员有定期学习、活动制度、红十字卫生员轮值制。重大事件的处理实行集体研究通报情况制度。实施岗位目标责任制,根据《学校计划》将任务、指标分解,具体量化,落实到理事会各相关的成员,以增强理事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形成制度,常抓不懈。
1、理事会工作制:每学年召开一次理事会,对已经行文的红十字会工作计划进行讨论,及时进行修正补充,以臻至完善。
2、红会例会制度:每学年根据红十字整个运作过程,确立各种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如,理事会岗位制度;理事会议事制度;会员定期学习、活动制度;会员培训制度。
3、总结表彰制度:每学年在开展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总结评比表彰,以推动红十字工作的向前发展。
二、红十字活动开展具体化。
红十字活动贵在坚持。我校红十字活动长年不断,关键在于活动内容的具体化、广泛化、形式新。大到人道主义的无私捐助,小到班内的小伤小病的治疗预防,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且不同年段有各自的活动内容和要求,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深受学生欢迎。
(一)普及教育活动
1、进行健康教育是贯彻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核心,也是学校红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红会把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管理,做到“三保证”。
2、学校设有固定的板报,班级有卫生角,每月出一期校刊,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3、学校经常邀请各中队警官到校为我校师生举办讲座。
4、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这块基地,学生整装列队,通过出旗、升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等规范形式教育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5、开设了“礼仪教育”、“《三字经》经典诗词诵读”等德育校本课程。
6、帮助重病贫困学生:近几年,学校先后对患重病的董泽、季冲同学进行捐款,累计金额八千多元。参加每年的“助残一日捐”活动,累计金额上万元。
7、参加红十字会骨髓捐献志愿活动:我校有5名志愿者成功加入中华骨髓库。
(二)生命教育
关爱贫困学生,建立帮困对子,落实帮困措施,做好扶贫解困工作,设立红十字服务点和红十字青年志愿者小组,切实定时开展活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社会救助、救灾活动。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以微不足道的小事关怀身边需要关心的人。长期以来,我校红会积极响应市红会号召,弘扬红会精神,培育爱心美德。
我校在3月8日围绕“三八妇女节”,开展了“五个一”系列活动。即为妈妈唱一首英文歌曲,为妈妈做一张爱心卡片,看一部爱妈妈的电影,学一首爱妈妈的古诗,送妈妈一份亲手包的爱心饺子。在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懂得了感恩,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回报妈妈的爱。
(三)自救自护
红十字活动应融入思想素质教育、行为品德培养之中。我们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如逃生大演演练登主题活动。
具体活动如下:
系列之一 ——聘请法制副校长。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法制建设,丰富广大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做到交通安全警钟常鸣。我校聘请乡派出所所长为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知法守法指导。系列之二——逃生演练。我校举行了防火、防震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演练中掌握逃生的本领。系列之三——接种乙肝疫苗和流感疫苗 关注成长。乙肝和流感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我校特邀附近医院防保科的医生为全校学生接种了该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