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上学期政治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
政治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学及教改要求,从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际出发,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打造精品课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通过教研活动,教师能进一步掌握好教学大纲,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解决教材疑难问题。
2、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学大纲为目标,研究实施教法改革和教改实验。
2、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科特点得到深入学习,新的教学经验和教
学信息可以不断引进。使教师业务上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并形成一种感情上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团结上进的氛围,增强全组的凝聚力。
三、主要工作内容:
1、落实教学常规方面:
(1)备课方面:备课是教学的起点,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符合认知规律的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程序。
(2)上课:上课按照“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上课,利用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作业: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布置作业,当堂达标的问题不再布置作业,作业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探究性,作业及时布置并及时批改。
(4)单元达标:每单元进行单元达标,达标时各任课教师要统一试题、统一组织,期中期末检测各班平均分要控制在学校规定范围内。
2、教研方面: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传播交流有关教改的信息动态。
(2)组织教师深入钻研大纲教材,研究制定各年级教学进度计划。
(3)认真研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读、会思、会问的习惯,让学习变得轻松、高校。
(4)坚持正常的集体备课、观摩教学、听课评课、经验交流等活动
(5)通过互帮互学、以老带新等形式,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强化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6)每周一课时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研究。
四、工作措施:
1、通过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研活动的参与意
识,使全组教师统一思想,明了活动计划。
2、做好活动准备,按时间、内容、分工进行有序准备。
3、及时进行检查总结。
第二篇:初中上学期政治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
政治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学及教改要求,从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际出发,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打造精品课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配合学校整体工作,以思想品德课堂为主阵地,深入持久地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二、工作目标:
1、通过教研活动,教师能进一步掌握好教学大纲,加深对教材的 理解,解决教材疑难问题。
2、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学大纲为目标,研究实施教法改革和教改实验。
2、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科特点得到深入学习,新的教学经验和教 学信息可以不断引进。使教师业务上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并形成一种感情上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团结上进的氛围,增强全组的凝聚力。
三、主要工作内容:
1、落实教学常规方面:
(1)备课方面:备课是教学的起点,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要求教师要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符合认知规律的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程序。
(2)上课:上课按照“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上课,利用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作业: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布置作业,当堂达标的问题不再布置作业,作业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探究性,作业及时布置并及时批改。
(4)单元达标:每单元进行单元达标,达标时各任课教师要统一试题、统一组织,期中期末检测各班平均分要控制在学校规定范围内。
2、教研方面: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传播交流有关教改的信息动态。
(2)组织教师深入钻研大纲教材,研究制定各年级教学进度计划。
(3)认真研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读、会思、会问的习惯,让学习变得轻松、高校。
(4)坚持正常的集体备课、观摩教学、听课评课、经验交流等活动(5)通过互帮互学、以老带新等形式,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强化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四、工作措施:
1、通过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研活动的参与意 识,使全组教师统一思想,明了活动计划。
2、做好活动准备,按时间、内容、分工进行有序准备。
3、及时进行检查总结。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本单元在于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情况,使学生认识到自觉承担责任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对自己做的事负责,让学生在承担责任中既感受到压力,同时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不是到了九年级才开始培养责任意识,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同学已经承担了不少责任,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这些行为是无意识的,甚至是被动的。本单元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承担责任的实际情况,体验承担责任的感受,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从而负责的投身于社会实践,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的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听从祖国和人民的呼唤,自觉承担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重任,是每一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肩负这一任务和使命,就要了解我们伟大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化,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力量,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只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我们的祖国,我们才能在将来更好的参加祖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更好的为祖国服务。第三单元:
在前一单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是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力的,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的利益。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还应该清楚社会主义既
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自觉的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自觉的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第四单元: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这部分学习内容,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
二、学生状况分析:
本期九(3)班共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31人,八年级时薛东山老师要求严格,教育教学以验丰富,学生养之素,这些都是本期教学有利的条件。同时也要看到,目前,许多学生的“责任”概念模糊。一些学生认为责任只是对成人和职业人员的道德,与自己没有关系,一些学生对责任的范围认定比较狭窄,认为只有法律规定的才是应该承担的责任,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就不属于责任范围之内。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断发展,但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也借机蔓延。这两方面的思想都对中学生有所影响。现在的学生生长在对外开放的时代,感受着外面精彩的世界,但是,一些学生盲目崇拜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好,主张全面引进,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意识较弱。一些学生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性认识不足,对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外,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面临考试时,不同程度的陷入考试焦虑;缺乏选择的策略和勇气;缺乏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进度安排:(附后)
四、教学目标:分类
1、知识目标:
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因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极其重要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能力目标:
能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责任。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全面分析和认识世界的能力。有意识的关注知识本身内在的关联性,提高抽象思维和总结的能力。培养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权力的机关。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了解法治国家的特点,树立法律意识;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威严。树立国
家安全意识。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附:初三备课组教学进度
第一周 学生对初三政治的初步认识和准备工作 第一课 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第二周 第二框 不言代价与回报
第二课 第一框 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第三周 第二框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第三框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第四周 第三课 第一框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第二框 党的基本路线 第五周 第三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四课 第一框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第六周 国庆假期
第七周 第二框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三框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第八周 第四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五课 第一框 灿烂的中华文化 第九周 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期中复习第十周 期中复习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期中分析
第十三周 第六课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第二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十四周 第三框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第七课 第一框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第十五周 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三框 学会合理消费
第十六周 第八课 第一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二框 灿烂的文明之花 第十七周 第九课 第一框 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二框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第十八周 期终复习第十九周 期终复习第二十周 期终复习第二十一周 期终考试
中考思想品德解题方法
1、选择题:
(1)单项时政不会难,但一定要注意看清楚题。确保100%正确。(2)如果出漫画题,一定要认真观察漫画当中的每一个人物,语言,题目,以及所蕴含的道理。如果看不懂,应回到题目上分析,选项与漫画内容是否一致。
(3)字母写的时候要按顺序,标准写法,不要在原题上改动。(4)多项选择可能出现的选项2/3/4都有可能,并且不会集中,全选的只有一个。
(5)排列组合题最好使用排除法,找错误的选项;选项对但不符合题意的一定要分辨出来,(6)拿不准的选项应将题干和题旨连起来多读几遍,看是否通顺合理,以防材料干扰。可少选不要多选;实在拿不准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7)注意是否是逆向思维,比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说法不符合题意的是等等。
(8)注意“本题说明了……”和“对我们的启示……”的区别。
(9)多选会有一道时政,不一定每个选项都是政史地上的原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概括题:
(1)漫画题,一定要认真观察漫画当中的每一个人物,语言,题目,以及所蕴含的道理。(2)概括出来的应该是一个语言通顺,表意明确,展现道理、原因、结果的陈述句,不要使用修辞手法。
(3)尽量用教材语言,字数适中,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要出现关键性的错别字,不要使用诗词名言警句歌词等。
(4)如果一个材料多个例子,找这些例子的内在联系或者共性。
3、简答题:
(1)首先应该弄清楚几问以及各问题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的去答题。
(2)注意答案要有针对性,从“N+1”方面去答。
(3)如果题是“你认为……”或者“你会怎么做”,一定要落实到“你的行动”上。
4、辨析题
(1)答题前应分析所考察的知识点,先理好思路,按层次,最好分为4点内容。
1、正确内容的意义、影响、地位、作用;
2、错误的或者片面的地方在哪?原因是什么?危害是什么。
3、正确的、全面的内容应该是什么。
4、总结正确内容与错误(片面)内容的内在联系;或者是涉及青少年(国家)的题,一定要答出青少年(国家)怎么样去做;
(2)如果题中涉及重要定义和概念的,一定要单独答出来,尽量用课本上的语言。
(3)如果是辩论题、评价人物言行,一定要从道德,法律两方面去评价正确或者错误的观点。并指出正确的意义,错误的危害。
5、分析说明题:
(1)认真阅读全部材料和所有问题,然后从“N+1”方面去答题,按分给字。
(2)如果材料是时政,必须找出时政与教材的联系点,不能脱离材料、教材去答题,并尽量用课本的语言。运用课本的语言必须经过整合、加工、转化,不要简单的堆砌。
(3)分清楚“上述材料说明什么?”和“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什么?”的区别。
(4)答题时语言应该完整,本着“多点少字”的原则,一个要点就是一层意思,(5)如果题是“你认为……”或者“你会怎么做”,一定要落实到“你的行动”上。
6、活动与探索:
(1)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尽量用大众化的语言,举例子一定得是广为人知的。
(2)如果考公民意识题,应从“一大一小”和“道德法律”两方面来答。(3)如果是设计方案题,应注意方案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宣传口号不要标新立异。
(4)如果是指导生活实践题,法德结合,渗入感情因素,注意权利与义务的结合。
(5)如果是有关建议题,建议的内容一定得具体、可行、尽量做到“一大一小”。
(6)如果题是“你认为……”或者“你会怎么做”,一定要落实到“你的行动”上。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点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四、“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5、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7、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经济竞争的实质又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质又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六、“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
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八、“决定”类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核心”、“中心”类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十一、“关键”类
1、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少生。
2、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者。
3、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十二、“目的”、“目标”
1、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发展。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材P114“六个更加”。
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实现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十三、“原则”、“原因”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管理。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7、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十四、“前提”类
1、两种制度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2、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稳定。
3、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十五、“保证”、“保障”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
2、物质文明发展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是:政治文明。
3、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精神文明。
4、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十六、“重要”、“重点”类
1、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所有制。
5、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
6、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经济。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9、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增强自身实力
十七、带有“一”的知识点:
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
十八、带有“二(两)”的知识点:
1、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2、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3、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4、公有制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5、“两种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九、带有“三”的知识点:
1、三次科技革命:P55
2、三个代表: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社会主义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原因或表现:P34第一段2-4行。
4、基本国情的三个方面: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P50、P53、P59。
5、实行计划生育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人口现状的三个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7、控制人口数量的三个具体措施:晚婚、晚育、少生。
8、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9、三步走战略:P88第二段第3行---P89第一段。
10、“三下乡”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城市“创三优”: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11、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2、公有制经济的三种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3、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4、新型民族关系的三个特点: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15、维护民族团结的“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第三篇:上学期政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上学期政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总体设想和目标:
本学期政治学科教研组坚持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心,进一步探索落实教学改革,结合学校已经存在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合本学科的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推进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研究,坚持德育为先,努力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建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拓展政治教学的空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落实学校的各项要求。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导学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注重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水平,推动学科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强化教师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团队意识,营造研究氛围,提高组内教师整体水平,为我校发展做出贡献。
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和重点,特制定政治教研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创建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1.注重开展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全组政治教师的政治素质,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为适应教改和素质教育对政治教师的新要求,努力做到政治学习经常化,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时事政治的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关注新闻和时政热点,在课堂教学中以恰当的方式帮助学生拓展眼界、思路,更好地面对新课改的高考。要充分利用教研时间学习课改名校教学改革成就,搜集一些课堂实录、介绍性的文章以期提高政治课实效。要组织全组教师编写属于本校且符合本校教学需要的复习资料和导学案,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
2.创新开展教研组活动。
借鉴上学期化学等教研组经验,创新开展本学期政治教研组活动。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更加务实,紧紧围绕课程改革的实施,教材的变化的研究、复习备考策略研讨、复习资料的整理编写、导学案的编写、教学理论的学习,群策群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学期计划开展17次教研组例会:除第一次以学习学校工作计划为主,通过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需要在今后的教研中解决的问题,确定本学期教研工作的主要内容;其他内容安排将集中教研组教师集体智慧。基本包含高三年级一轮复习研讨和公开课;高
一、高
二、高三分组集体备课,进行集体备课观评研讨;学习关于有效教学理论的相关内容等等。希望通过教研组会这一平台给大家创造一个共同探讨和交流的机会,立足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力争把我校的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二.做好常规教学和教研教改工作
教研组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核心作用,指导本学科的教学工作,解决好各备课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认真按照学科常规的有关要求组织教学活动,配合教务处、教教科处做好自查和互检工作。
2.组织协调组内工作,重视交流学习。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教研组成员相互间的学习交流,发挥群体优势,通过听课、评课,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教学风气。
3.重视教学情况的反馈与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教与学以及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关注和了解,反思教学中的不足。
4.组织青蓝工程和教师专业成长金字塔工程听、评课工作,作好记录。本学期我们将此活动、导学案研讨和教研组活动内容结合起来,组织好组内教师的听课、评课,使政治教研组活动更加务实、有效,同时做好材料积累。
三.按照教务处要求做好听、备、教、辅、改、评等常规工作。
四.按要求做好工作计划总结。
新课改的背景下对教研活动有了更高的要求,有许多新的东西需要全组上下群策群力共同探讨,需要观念的更新,更需要实践的磨练和及时的总结,政治教研组将在学校的指导下,凝心聚力刻苦钻研,在为高效课堂贡献力量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政治教研组
2017-8-30
附件一
政治组集体备课分组:
高一:
组长:周学东
组员:涂刚、张琼、杨再军、王艳
高二:
组长:黄丹丹
组员:吴喜年、郑天秀、姚淞、邹健琼、童江
高三:
组长:杜洪江
组员:何宣柱、林举华、李景辉、贺光明、王祥群
附件二
教研组会时间安排表:
瓮安中学政治组教研计划分解表
周次
负责人
备 注
第 一 周高三开学
第 二 周杜洪江
制定本组教研计划,确定本学期教研任务,对集体备课按年级分组
第 三 周周学东
政治教材变化及其解读,高
一、高二导学案、高三复习资料整合任务分解
第 四 周贺光明
高三一轮复习研讨
第 五 周杜洪江
高三一轮复习公开课
第 六 周吴喜年、郑天秀、杜洪江
高
一、高
二、高三分组集体备课(内容提前由负责人定,组员根据内容准备相关素材)
第 七 周国庆放假
第 八 周王祥群
组织有效教学理论学习第一场
第 九 周姚淞
公开课(含说课、上课、评课)
第 十 周郑天秀
公开课(含说课、上课、评课)
第十一周王艳
公开课(含说课、上课、评课)
第十二周教师技能大赛(微课赛)筹备
第十三周涂刚、黄丹丹、何宣柱
高
一、高
二、高三分组集体备课(内容提前由负责人定,组员根据内容准备相关素材)
第十四周林举华
高三一轮复习示范课
第十五周教师技能大赛(说课赛)筹备
第十六周王祥群
组织有效教学理论学习第二场
第十七周张琼、邹建琼、李景辉
高
一、高
二、高三分组集体备课(内容提前由负责人定,组员根据内容准备相关素材)
第十八周第十九周师徒结对组内验收课
第二十周师徒结对组内验收课
第二十一周师徒结对组内验收课
第二十二周总结会
第二十三周学期结束
第四篇:2011-2012上学期政治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2011-2012上学期 政史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学及教改要求,从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际出发,以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打造精品课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通过教研活动,教师能进一步掌握好教学大纲,加深对教材的 理解,解决教材疑难问题。
2、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学大纲为目标,研究实施教法改革和教改实验。
2、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科特点得到深入学习,新的教学经验和教 学信息可以不断引进。使教师业务上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并形成一种感情上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团结上进的氛围,增强全组的凝聚力。
三、主要工作内容:
1、落实教学常规方面:
(1)备课方面:备课是教学的起点,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符合认知规律的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程序。
(2)上课:上课按照“自主、互助、学习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上课,利用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作业: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布置作业,当堂达标的问题不再布置作业,作业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探究性,作业及时布置并及时批改。
(4)单元达标:每单元进行单元达标,达标时各任课教师要统一试题、统一组织,期中期末检测各班平均分要控制在学校规定范围内。
2、教研方面: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传播交流有关教改的信息动态。
(2)组织教师深入钻研大纲教材,研究制定各年级教学进度计划。
(3)认真研讨“自主、互助、学习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读、会思、会问的习惯,让学习变得轻松、高校。
(4)坚持正常的集体备课、观摩教学、听课评课、经验交流等活动
(5)通过互帮互学、以老带新等形式,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强化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6)每周一课时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研究。
四、工作措施:
1、通过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研活动的参与意 识,使全组教师统一思想,明了活动计划。
2、做好活动准备,按时间、内容、分工进行有序准备。
3、及时进行检查总结。
第五篇:初中上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
初中上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教学工
作计划
本期我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继续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致力于教学改革的研究。为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开展创新教育,根据学校的现状和发展规划,按照学校教学计划的指导,特拟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思想指引下,以学校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方向,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立足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进取能力为重点,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积极抓住契机,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大胆进行任务驱动和小组协作这一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尝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通过教研组的学习活动,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相应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1、本学期教研组工作紧紧围绕“创新、开拓、发展、务实”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思想方法、行为方式、价值观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积极有效使用目标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努力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2、积极推进“以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为支持平台的研究性、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教学实践,加快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关系。本学期教研组将重点着手信息技术课的研究性、探究性,使
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不再单纯为学信息技术而学习,而是通过完成某一目标任务后自然而然的掌握信息技术技能,从而转变以信息技术知识和课程内容为目标的教学,使教育重心转移到知识学习支持平台方面。
3、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育研究,充分开展计算机特长教育,使我校每个年级都有使用计算机的高手,在今后的各种计算机比赛中取得较好的名次,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4、努力创造学习氛围,继续通过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将课题研究落实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教学工作中,提高业务素质。
三、工作要点及措施:
1、紧抓课堂质量、做好新老帮教
我们教研组共有两位专业教师,根据新教师的实际情况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积极配合学校教导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组织组内人员进行听课、评课,共同提高本组教师任教的基本技能。要求本组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后要及时进行研讨,根据知识点分析本节课的地位、目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求任课教师进行简要的知识点分析、课后总结和贯彻落实情况,总结成功的经验,同时指出缺点和不足,最后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继续搞好课题研究工作
配合学校信息化建设,切实发掘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切实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积极推广信息技术网络教学模式并根据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实行分层次教学。
3、加强学科培训,促进学科间的整合本学期教研组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充分搞好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以教研组为龙头,带动全校教师,进一步提高各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促进学科间的整合。
作为信息技术教研组,担负着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工作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它即是学校工作正常开展的后勤保障,也是现代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组将发扬团结合作精神,将学科工作与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声有色的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