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一把手”监督难的体制性问题[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5:2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决“一把手”监督难的体制性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决“一把手”监督难的体制性问题》。

第一篇:解决“一把手”监督难的体制性问题

解决“一把手”监督难的体制性问题

通常认为监督“一把手”难的症结在于权力过于集中的体制,对“一把手”赋权过重,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这些都是表面现象,隐藏其中的理念问题,才是导致“一把手”监督难得根源。我想可以简要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人性的定位和理解。关于人性,一直都有性善性恶的争论,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上对人定位的基调是人性善,所以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没有监督,而是一直强调以自我监督为核心,并辅之以领导监督、群众监督,并没有下定决心去从制度设计上让监督机制运行起来。

二、政府执政理念的问题。其实这个也是一直没有定论的问题,即管得多的政府是好政府,还是管得少的政府才算是好政府。不过毋庸臵疑的是,我们的政府在社会管理上不是因为管得太少,而是继续在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旧思维,群众一有问题找政府,政府一遇问题也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因为政府具有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垄断优势,政府既然认为自己应该处理所有的问题,那么群众也不得不让政府去管。基于这种理念“一把手”若什么都想管,那么必然导致“权力寻租”。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脚,因此防止权力寻租的根本解决办法不是加强监督,而是消除政府过多过滥的管理权。

三、关于社会正义问题。平等的社会关切是政治社会至上的美德,政治权力的运行应当由法律来规范。违反此原则的修修补补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权力腐败的问题。预防腐败不在于惩治有多么严厉,而是要让任何腐败都没有漏网之鱼;面对同样的腐败行为,能得到同样的惩罚。

因此在解决权力腐败方面,可以依据一下思路进行设计:

一、假若我们在政府制度设计上也遵循亚当斯密设计市场经济时提出的理论“人人为自己,既是为大家”,不要求一个官员有很高的道德水平,而是要求他在自利的时候,怎么来为群众服务。听说美国驻外使馆是这么提供办公经费的,即把所有的办公经费预算精确之后都打入大使的个人账户,办公经费花完了大使自掏腰包,有结余就成为大使的私人财产。假如我们通过精算师的精算,并通过人代会表决,将办公经费打到每个人的个人账户上,政府不再实行办公费用报销制度,也不再追加预算,当每个人都花的是自己的钱的时候,自然知道怎么来节俭,也就不存在“三公开支”过高的问题,更不存在监督“三公开支”的问题。

二、政府的职责是办理社会公益事业。在经济学说中讲讲述经济活动外部性大大超过个人私利,或外部性为负值的经济活动才是政府应该管的事情。不久前我们请来的上海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就讲过,对于西部地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解决好群众的就业问题,自治区政府也应该将这两点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首要的指标。因此我们应该尽量收缩自己的职责范围,专注于经济制度层面的设计,而对具体经济运行、社会活动少做或不做指导,这样就能最

大限度的杜绝权力寻租。比如说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若能够培植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并由第三方机构搜集证据,提交执法部门,由执法部门进行不设上限的罚款,并将处罚金的一半或更多奖励给第三方机构,这样就避免在这方面的权钱交易,也更能节省政府监督的成本,且更有效率。

三、众所周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但是我们习惯上为了国家安全考虑,总是对很多事情保密,所以国家安全就成了政府藏污纳垢的保护伞。实际上人民的支持才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应该信任自己的人民,不要对行政运行处处保密、处处设防。若能够建立机制将财政运营完全公开,就会对一把手的行为起非常大的约束作用。

四、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监督机关实行垂直领导体制,使纪检监察机关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让监督主体不再因人、财、物权受制于“一把手”,才能真正做到严格执纪,秉公执法。从监督体制改革入手,变“以块为主,以条为辅”,为“以条为主,以块为辅”的监督体制,才能有利于监督机关排除各种权力的干扰,以权制权,杜绝专权,使“一把手”的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得到有效的制衡,避免滥用权力。

第二篇:对“一把手”监督难的思考

对“一把手”监督难的思考

对于干部的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问题,在我们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中,历来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已刻不容缓地成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一把手”监督难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原来属于高度集中的某些权力不断下放,一些部门、地区和单位“一把手”的权力不断扩大和集中。而我们监督的主体即组织监督的各项制度尚未得到有效的强化,我们监督的客体即“一把手”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还参差不齐。因此,对“一把手”监督难、难监督的问题也就随之衍生。

一是某些“一把手”公权私有化倾向明显。在体制变革过程中,某些“一把手”受私利驱动,经不住形形色色的诱惑和考验,民主集中制观念明显淡化,养成了一种独断专行的作风,把权力看成是自己身份的象征,在权力的运作过程中甚至超出组织赋予的权限,把权力的触角延伸到领导活动和私人领域的各个层面,让权力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以致于忘乎所以,为所欲为,臵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于不顾。

二是重提拔轻管理、重使用轻监督的现象比较普遍。在我国现行的干部管理制度下,来自上级组织的监督对一些部门、地区和单位的“一把手”来说是最为有力和有效的监督。有的上级领导认为,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是小事,只要完成任务,就是好干部;对“一把手”存在的问题,总是遮遮掩掩,处理起来也是大事化小,避重就轻,往往不出问题时检查督促少,一旦出了问题就触目惊心,无法挽救。

三是出现了班子成员中对“一把手”不敢管的情况。领导班子成员长期在一起工作,从实施监督的角度而言,他们对“一把手”的监督最有发言权。但近些年来,不少部门和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在行使监督权的时候往往谨慎有余,不敢或不愿行使这个权力。因此,往往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一团和气状况。

二、对“一把手”监督难的主要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一把手”出问题,违纪、违法、犯罪,而又得不到有效监督,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组织上的原因,也有领导干部个人方面的原因,还有监督工作机制体制方面的制约和影响。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权力过于集中,缺少有效的制衡和约束机制。“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特别是

集中于第一书记。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变成了个人领导。这种状况虽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加以改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又在不断加剧。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该由班子集体决策的,该向班子汇报的,常常是个人说了算,搞”一言堂“,使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民主集中制流于形式,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二)选人用人机制不健全,部分”一把手“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一是在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下,上级党政主要领导及组织部门掌握着下级各部门负责人的任免权,特别是党委”一把手“,位高权重,在用人问题上有着很大的发言权。基层的一些干部,为了达到升迁的目的,就会眼睛向上、唯上是从。二是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党政”一把手“"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尤其是“下”的力度不够,出口不畅。三是有些党政“一把手”不愿接受监督。有的“一把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认为自己不需要别人监督对监督持反对和反感的态度。

三、解决对“一把手”监督难的主要措施

对“一把手”监督难的原因是复杂的,要解决这一问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探索和完善对“一把手”监督管理的有效机制,是可以解决一些突出问题的。当前,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一把手”的自我监督。大力提高“一把手”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增强“一把手”的自我监督意识,是强化对“一把手”监督的最基础性的工作。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要通过典型示范、典型警示教育等方式,督促“一把手”加强自我监督。

二、改革纪委领导体制。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在党内监督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这种领导体制下,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及其“一把手”,在实践上基本处于虚监、不敢监的状态。建议将目前党的纪检领导体制进一步改革为“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同级党委领导为辅”的双重领导体制,从根本上解决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及其主要负责人“虚监、漏监、弱监和难监”的老大难问题。

三、强化上级巡视的监督作用。实行巡视制度,是强化上级对下级监督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必要扩大巡视的对象范围,将之延伸到县以上党组织,并建议赋予巡视组受理检举控告、开展初步调查、对巡视对象违纪行为进行纠察和建议给予处分处理等一定职权,以强化巡视的监督作用。

四、畅通党员的监督渠道。要在各级党组织中实行党务公开,及时向党员公开党组织的决策及执行落实情况、主要负责人的公务活动情况;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按规定过党支部生活,定期向所在党组织述职述廉,以保障党员的知情权,畅通党员的监督渠道。

第三篇:深入研究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

深入研究“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

【内容提要】

党政“一把手”在党政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这决定了加强对其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现阶段对“一把手”监督存在监督主体难以到位、监督措施难以到位、监督力度难以到位等难点。笔者从人事制度、政治教育、监督机制、整合资源、强化落实等方面阐述了对“一把手”监督的办法和途径,并就监督过程中需处理好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正文内容】

“一把手”是“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是“单位或组织的第一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党政主要负责人统称党政“一把手”。党政“一把手”在党政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相对完整、全面的领导功能,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这决定了加强对其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约束的深层次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对“一把手”监督的难点及成因分析

一是监督主体难以到位。我国现行的干部监督管理体制,并未能有效地解决对监督客体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问题。从当前来看,“一把手”往往处于上级管得着、看不见,同级看得见、管不了,一般干部群众看不见、管不了,无法监督的局面。这就是一些媒体上所说的“三太现象”——上 1 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一把手”在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决策中的主导权、落实决策的指挥权和推荐干部的决定权,如果不能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加之班子成员出于个人政治前途的考虑,造成了班子成员和下属不敢对“一把手”进行监督。

二是监督措施难以到位。“一把手”由谁监督、怎么监督,目前还没有具体明确、操作性强的程序办法,因而对“一把手”的制约力度不够。例如对“一把手”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由于其社会活动面广,对其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的状况不可能有太多了解,因而监督的难度较大。监督措施也只是停留在以宣传政策、提前预防为主的层面,监督力度显然不够。再比如目前的离任审计制度,由于在开展离任审计工作时,作为被审计对象的领导干部有很大一部分是已经被确定为提拔、使用对象或已调离升职,此时审计部门开展工作往往有所顾虑,既怕被认为是“多事”或“不识趣”,更怕查出问题没人撑腰,因此,在审计过程中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使离任审计流于形式。

三是监督力度难以到位。干部使用重用轻管,造成监督力度不够。在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问题上,各级组织对选用“一把手”是比较慎重的,较好地坚持了群众路线和干部选拔的原则和程序,把住了干部选拔的关口。但在干部任职后的管理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干部使用后,上级组织只注重一把手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而忽视对其思想动态、廉政勤政、工作作风等情况的监督,不能对其进行 2 全面的动态的掌握。

二、对“一把手”实施监督的方法和途径

一要选准用好干部,形成监督的超前性。一把手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在选拔一把手时,必须十分慎重。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选人用人的眼光更多地投向那些在艰苦环境和岗位上做出政绩的干部。这些人注重埋头做事,不善声张“造势”,辛苦和业绩往往不易广为人知;他们清正自守,不好拉拉扯扯、吃吃喝喝,往往“人脉”不广;他们不跑不送,不找不要,不善奉迎,往往引不起别人的关注。这些干部专注干事不会来事,讲原则不懂圆滑,往往还会得罪人。对于这样的老实人,各级领导者更有责任慧眼识金,积极地发现他们,主动关心他们,旗帜鲜明地支持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让广大干部群众熟悉他们、了解他们。要形成科学的用人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干部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科学准确地识别干部,保证那些扎扎实实为群众干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干部能够进入组织选拔的视野。要改进民主推荐工作,搞好民意调查工作,积极扩大群众参与,认真贯彻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提出的换届选举“十个严禁”的要求,使那些一心干事、实绩突出的老实人能够推荐得上来。要切实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人用人,大力选拔那些埋头做事、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在干部队伍中形成老实人受尊敬、受重用的良好导向。在选拔一把手时,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密切配合,把对一把手的监督超前到位,确实把好 3 政治素质和个人品质关,为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确立一个较高的起点,做到超前防范,切实形成监督的主动性。

二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监督的自觉性。要在抓好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党风党纪教育,不断提高党政一把手思想境界的同时,着重抓好权力监督制约方面的教育,做到谨慎用权。第一,要加强权力观教育。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牢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受人民的委托来行使公共权力,增强实心实意为人民谋福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第二,要进行监督教育。要使掌权者明确,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是新形势下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的必要条件;监督制约既是一种防范,更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因此,每个领导干部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都有监督他人的权利和接受监督的义务,从而习惯于进行监督,也习惯于接受监督。第三,要搞好正反典型教育。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优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的基础上,还要大力宣扬本地公正用权的典型,并且委以重任,给广大领导干部以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正确导向。同时,抓好反面典型教育。如让领导干部到监狱接受教育、听服刑人员忏悔等。通过对典型案例采取深刻剖析、以案说纪和公开曝光等方式,充分发挥反面典型的震慑和警示教育作用。

三要建立分权机制,形成监督的主动性。在现阶段,反腐倡廉的工作成效令人不是很满意,这并非是腐败这个毒瘤不可清除,而是我们目前的措施未能击中腐败者的要害部位。因为腐败的根基在于权力的滥用。没有权力的人即使想 4 腐败也无能为力,而拥有权力的人想要腐败则易如反撑。所以惩治腐败的要害在于有无权力。必须从权力的获得处着手,建立分权机制。权力的剥夺是反腐败的根本手段和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建立分权机制对于腐败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要完善财务监管制度。实行党政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财务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五人会审制度和每季度一次的财务公开制度。党政主要负责人不能擅自决定重大财务开支问题和进行财务审批,只对所有开支进行审核。切实把住“一把手”的财务支配权。要完善人事监管制度。明确副职分管人事,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不得在人事管理工作会议特别是干部任免会议上首先表态作导向发言。要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一把手”在工程建设决策、资金支付等方面拥有相对集中的权力,因此要重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除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工程进入市场进行招投标外,对小额工程也要严格实行公开邀请招投标制度,防止出现“一把手”在工程建设方面暗箱操作。只有把监督的着力点从“盯人”转移到“盯权”上来,才能有效杜绝权力滥用的现象,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四要完善监督制度,形成监督的有效性。通过健全制度规范和约束“一把手”行为,是加强对“一把手”有效监督的基础。对一把手在重大决策方面的实际权限作出具体的规定,并对其违规行为作出明确的处罚规定,把对一把手的权力限制在履行职责所允许的范围内,保证执纪执法部门有的 5 放矢地进行监督。要使权力真正置于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必须增加党务政务活动的透明度,重大情况要让人民知道。要建立起严格的党风廉政责任制,要在责任追究上下功夫、动真格。要抓住重点时间段(得到提拔重用时、换届选举时、工作取得成绩上级表扬时和个人及家庭遇到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生病住院、出国考察时)和重点环节(工程招标、项目审批、贷款、减免税收和其他收费环节)进行监督。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必须抓住上述容易出问题的关键环节,早打招呼,及时提醒,预先防范,以减少党政“一把手”犯错误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向社会提供监督依据,才能充分发扬民主。要建立一把手事务公开制度,党政各级一把手的哪些工作必须向社会公开、什么时间公开,都要制定严格规范的制度。

五要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的广泛性。从监督内容看,要按照 “坚持原则,把握全局,团结同志,加强修养”四句话要求,着重抓好对一把手重大问题决策和人财物权的监督制约。从监督渠道看,主要应强化上级组织、班子成员、人民群众、社会舆论四个方面的监督。上级组织要增强监督意识,通过加强检查、考察、诫勉谈话等方式,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有效行使监督权力。同时,上级组织要支持班子成员行使监督权力,在班子内部培养一种积极健康的权力制衡机制。要重视群众监督,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反腐倡廉工作坚持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日制度,高度重视人民信访和群众举报。要重视舆论监督,为惩恶扬善优化环境。凡反映一把手 6 的问题,原则上都要报送上级有关部门认真核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由重工作圈监督向工作圈、生活圈、社会圈监督并重转变。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工作圈因位于“人前”,往往监督相对有力,而生活圈子、社交圈子因位于“人后”,监督往往相对而言乏力,不少事实表明,领导干部的“三圈”不可能完全剥离,“小节”管不住,“大节”必失守。生活和社交中的庸俗堕落最终导致将权力的腐败。对领导干部实行全程监督管理,必须把“人前”与“人后”,“八小时内”与“八小时外”结合起来,全方位覆盖其任职行为、生活行为、社交行为。

六要狠抓落实,形成监督的经常性。各级政府应该建立有关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若干规定,对监督内容、责任、程序及处理办法做出具体规定。对一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工作平平,庸庸碌碌,威信不高,影响不好的“一把手”,应制定出有效的处理办法和制度;对一些不能如实申报收入,不能如实进行廉洁自律检查的“一把手”,应靠制度改变监督部门既无法问津、又缺乏解决问题办法的状况。同时,要解决好制度落实不够的问题,使已经建立的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在制度建设中要突出责任追究的内容,明确制度不落实时监督管理者和被监督管理者应承担的责任,解决好对制度落实的督察问题。制度一旦制定,必须辅之以严格的检查、监督手段,抓住防止领导干部权力滥用这个关键,从制度上党政一把手的公共行为,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必要时上级应派人蹲点督促抓好落实。这样就可即使解决制度 7 的执行主观性、随意性大的问题,使得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得到有效监督

三、对“一把手”实施监督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法制与德教的关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有效的约束机制,是防止“一把手”滥用权力,杜绝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手段。但光靠纪律、制度、法律的约束是不够的。2004年底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更是明确提出“一把手”是监督重点,并规定了十项监督制度。百行德为先,德为才之帅,“一把手”道德建设问题干系重大。“一把手”的个人道德素质,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且会对其负责的单位、部门产生重大影响。

(二)、要处理好加强监督约束与保护其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势千变万化,机会稍纵即逝,一个强有力的“一把手”在这种时候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有时是决定性的。因此,对“一把手”的监督约束也必须与时俱进的,绝对不能从条条到框框,处处掣肘,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开拓创新必定会触及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必定会有反对意见,必定会冒一定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对“一把手”的监督看主流、看大体、看出发点、看实际效果。

(三)、要处理好“一把手”与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我们党内实行集体领导,因此,单位、部门在做出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审批和大额度资金使用时,都必须经集体讨论研究,班子成员包括“一把手”每人都只有一票 8 的权力,任何个人都无权做出决定。“一把手”的拍板决策,必须是在充分考虑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的民主后的集中。作为与“一把手”共事的领导班子成员,对“一把手”的监督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四篇:一把手监督

‚监督‘一把手’难‛问题的症结在于权力过于集中的体制。对‚一把手‛赋权过重,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监督‘一把手’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干部人事制度存在弊端,选人失误;对‚一把手‛重使用轻管理,上级忽视监督;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监督机构缺乏相对的独立性;监督渠道不畅,监督权缺乏可靠保证;监督协调机制不健全,未完全形成合力;监督法规不健全,政务不公开;监督教育不到位,对权力监督认识不足等。

近几年来,武陵区坚持把‚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采取如下五项措施,实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加强教育,切实提高‚一把手‛廉政意识。

一是加强预防教育。认真执行任职前廉政谈话制度,加强对新提任‚一把手‛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打好反腐倡廉‚预防针‛。两年以来,区委、区纪委领导对近30多名新提任或交流的‚一把手‛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

二是加强专题教育。通过区领导在全区领导干部会议上进行专题教育,加强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一把手‛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一把手‛的大局意识和自律意识。

三是加强廉政教育。区级分管领导每年至少一次对责任范围内的‚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加强廉政教育。以每年 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为载体,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进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教育,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参加教育学习的各级‚一把手‛达100多人次。

二、落实制度,严格规范‚一把手‛从政行为

一是建立‚一把手‛交流轮岗制。严肃干部交流工作纪律,防止‚一把手‛在一些重要部门长期掌权,形成独立王国。我们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干部交流制度,‚一把手‛在同一职位的任职时限不得超过5年,近年来,区委先后对27名一把手进行了岗位交流。

二是建立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对重要决策、重大工程项目、重要人事安排和大额财务开支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集体决策,特别是在重要人事安排实行票决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三是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结合干部考察、考核工作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一把手‛执行报告和申报制度的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不按规定报告或报告不属实的,及时予以批评教育,并责成其补报,对屡教不改的谎报者,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建立健全了全区副科级以上单位‚一把手‛廉政卷宗,一年来,各级‚一把手‛向组织报告个人重大事项90多人次。

四是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2007年以来,全区各级 党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372场次,针对‚一把手‛梳理整改问题600多个,有力地促进了‚一把手‛的作风建设。

五是严格执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坚持凡离必审、先审后离,凡用必审、先审后用。两年来,对各级‚一把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12余人次,发现并整改了一些问题。

六是实施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度。在每年的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后,区级党政领导分别召开由所属责任对象参加的廉政工作专题会议,由区委、区政府领导与所属责任单位党政‚一把手‛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部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部分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一把手‛向区纪委全委会汇报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并接受评议。

三、强化监督,有效牵制‚一把手‛手中权力

一是强化对用人权的监督。严格执行区委常委会讨论干部票决制度和用人失察追究制度。2006年以来,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决定任免科级干部200多人次,杜绝了干部任免‚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广大干部群众反映良好。

二是强化对财务审批权的监督。首先,建立部门‚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审批制度。2003年以来,全区40多个规模较大的部门,如工交、教卫、检法等部门的‚一把手‛实行了授权副职分管财务审批制度,对‚一把手‛财务审批 权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严格执行财务分档审批制度,对超过一定金额的资金项目必须进行集体审核;推行‚一把手‛授权副职审批财务制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票据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和帐外帐,彻底铲除‚一把手‛滋生腐败的土壤。其次,落实了区、乡镇党委‚一把手‛原则上不分管财政的制度。完善了区、镇会计核算制度和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了村账乡镇代管制度,加强对各单位‚一把手‛财务审批权的监管。

三是强化对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监督。各级领导班子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建立了‚没有政策法律依据不决策、没有经过调查研究不决策、没有经过可行性论证不决策、没有经过法定程序不决策‛的机制,对‚一把手‛的决策权实施有效监督。

四是健全失察追究机制。实施用人失察追究制度和‚首提责任制‛,实行谁推荐谁负责,谁出问题追究谁,特别是要把好提名推荐关,发现被推荐者在推荐时就已出现问题的,追究首先提名推荐者的责任。

四、严肃纪律,严厉查处‚一把手‛违纪行为

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哪一级‚一把手‛,也不管其功劳大小,只要违反了纪律,发现一个,严肃查处一个。2007年以来,先后查处机关事业单位‚一把手‛2人、村(居)‚一把手‛3人、企业‚一把手‛1人,分别给予了相应的 党纪政纪处分。通过严厉惩治,弘扬正气,打击邪气,真正起到震慑违法违纪者,教育领导干部的作用。

五、拓宽渠道,健全‚一把手‛助廉网络体系

一是建立‚一把手‛监督信息库。2007年区纪委、区委组织部联合出台了《武陵区科级党政正职监督管理办法》,重点理顺监督体系,努力形成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监督格局。将在日常的干部教育、考察、考核、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掌握到的有关‚一把手‛的信息,统一纳入‚一把手‛监督信息库。

二是建立健全联系通报制度。2008年我们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建立了《武陵区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沟通实施办法》,通过定期召开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院、法院、信访和审计部门的联席会议,交流情况,互通信息,共同探讨监督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三是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进学校活动,让‚一把手‛的配偶和子女参与到廉政建设中来,不吹‚枕边风‛,常敲‚枕边钟‛,当好‚守门员‛,筑牢反腐家庭防线。

四是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通过开通监督电话7812380、公布电子信箱、实行公开承诺等措施,架起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舆论监督桥梁。

五是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从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群众 团体、个体协会中聘请1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担任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通过他们,把群众对‚一把手‛的意见和建议传达上来,形成‚一把手‛监督、大家齐参与的良好局面。

部分地区对各单位‚一把手‛赋权过重,导致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开展此项工作,可以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加强‚一把手的执政能力,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强廉政教育。一是预防教育。对新任职‚一把手‛在签订‚廉政承诺书‛的同时进行人前廉政谈话,打好反腐倡廉‚预防针‛;二是培训教育。在县委党校培训课程中,加强廉政教育努力提高‚一把手‛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一把手‛的大局意识和自律意识;三是约谈教育。县分管领导每年至少一次对责任范围内的‚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使‚一把手‛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

二、强化监督管理。一是强化对财务审批权的监督。部门‚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审批,由副职分管财务审批。二是建立‚一把手‛监督信息库。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并将在日常的干部教育、考察、考核、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掌握到的有关‚一把手‛的信息,统一纳入‚一把手‛监督信息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注重家庭监督。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进学校活动,让‚一把手‛的配偶和子女参与到廉政建设中来,不吹‚枕边风‛,常敲‚枕边钟‛,当好‚守门员‛,筑牢反腐家庭防线。四是注重社区监督。科级干部八小时之外的主要活动区域在社区,充分发挥社区的日常监督作用,加强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管理。五是注重群众监督。通过聘请的义务监督员,把群众对‚一把手‛的意见和建议传达上来,形成‚一把手‛监督、大家齐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严厉查处‚一把手‛违纪行为。定期对收集到的‚一把手‛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只要发现‚一把手‛违反了纪律,一律严肃处理。

第五篇:一把手监督

‚监督‘一把手’难‛问题的症结在于权力过于集中的体制。对‚一把手‛赋权过重,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监督‘一把手’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干部人事制度存在弊端,选人失误;对‚一把手‛重使用轻管理,上级忽视监督;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监督机构缺乏相对的独立性;监督渠道不畅,监督权缺乏可靠保证;监督协调机制不健全,未完全形成合力;监督法规不健全,政务不公开;监督教育不到位,对权力监督认识不足等。

近几年来,武陵区坚持把‚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采取如下五项措施,实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加强教育,切实提高‚一把手‛廉政意识。

一是加强预防教育。认真执行任职前廉政谈话制度,加强对新提任‚一把手‛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打好反腐倡廉‚预防针‛。两年以来,区委、区纪委领导对近30多名新提任或交流的‚一把手‛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

二是加强专题教育。通过区领导在全区领导干部会议上进行专题教育,加强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一把手‛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一把手‛的大局意识和自律意识。

三是加强廉政教育。区级分管领导每年至少一次对责任范围内的‚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加强廉政教育。以每年

1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为载体,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进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教育,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参加教育学习的各级‚一把手‛达100多人次。

二、落实制度,严格规范‚一把手‛从政行为

一是建立‚一把手‛交流轮岗制。严肃干部交流工作纪律,防止‚一把手‛在一些重要部门长期掌权,形成独立王国。我们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干部交流制度,‚一把手‛在同一职位的任职时限不得超过5年,近年来,区委先后对27名一把手进行了岗位交流。二是建立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对重要决策、重大工程项目、重要人事安排和大额财务开支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集体决策,特别是在重要人事安排实行票决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三是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结合干部考察、考核工作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一把手‛执行报告和申报制度的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不按规定报告或报告不属实的,及时予以批评教育,并责成其补报,对屡教不改的谎报者,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建立健全了全区副科级以上单位‚一把手‛廉政卷宗,一年来,各级‚一把手‛向组织报告个人重大事项90多人次。

四是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2007年以来,全区各级

党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372场次,针对‚一把手‛梳理整改问题600多个,有力地促进了‚一把手‛的作风建设。五是严格执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坚持凡离必审、先审后离,凡用必审、先审后用。两年来,对各级‚一把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12余人次,发现并整改了一些问题。六是实施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度。在每年的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后,区级党政领导分别召开由所属责任对象参加的廉政工作专题会议,由区委、区政府领导与所属责任单位党政‚一把手‛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部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部分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一把手‛向区纪委全委会汇报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并接受评议。

三、强化监督,有效牵制‚一把手‛手中权力

一是强化对用人权的监督。严格执行区委常委会讨论干部票决制度和用人失察追究制度。2006年以来,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决定任免科级干部200多人次,杜绝了干部任免‚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广大干部群众反映良好。

二是强化对财务审批权的监督。首先,建立部门‚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审批制度。2003年以来,全区40多个规模较大的部门,如工交、教卫、检法等部门的‚一把手‛实行了授权副职分管财务审批制度,对‚一把手‛财务审批

权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严格执行财务分档审批制度,对超过一定金额的资金项目必须进行集体审核;推行‚一把手‛授权副职审批财务制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票据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和帐外帐,彻底铲除‚一把手‛滋生腐败的土壤。其次,落实了区、乡镇党委‚一把手‛原则上不分管财政的制度。完善了区、镇会计核算制度和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了村账乡镇代管制度,加强对各单位‚一把手‛财务审批权的监管。

三是强化对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监督。各级领导班子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建立了‚没有政策法律依据不决策、没有经过调查研究不决策、没有经过可行性论证不决策、没有经过法定程序不决策‛的机制,对‚一把手‛的决策权实施有效监督。

四是健全失察追究机制。实施用人失察追究制度和‚首提责任制‛,实行谁推荐谁负责,谁出问题追究谁,特别是要把好提名推荐关,发现被推荐者在推荐时就已出现问题的,追究首先提名推荐者的责任。

四、严肃纪律,严厉查处‚一把手‛违纪行为

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哪一级‚一把手‛,也不管其功劳大小,只要违反了纪律,发现一个,严肃查处一个。2007年以来,先后查处机关事业单位‚一把手‛2人、村(居)‚一把手‛3人、企业‚一把手‛1人,分别给予了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通过严厉惩治,弘扬正气,打击邪气,真正起到震慑违法违纪者,教育领导干部的作用。

五、拓宽渠道,健全‚一把手‛助廉网络体系

一是建立‚一把手‛监督信息库。2007年区纪委、区委组织部联合出台了《武陵区科级党政正职监督管理办法》,重点理顺监督体系,努力形成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监督格局。将在日常的干部教育、考察、考核、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掌握到的有关‚一把手‛的信息,统一纳入‚一把手‛监督信息库。

二是建立健全联系通报制度。2008年我们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建立了《武陵区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沟通实施办法》,通过定期召开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院、法院、信访和审计部门的联席会议,交流情况,互通信息,共同探讨监督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三是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进学校活动,让‚一把手‛的配偶和子女参与到廉政建设中来,不吹‚枕边风‛,常敲‚枕边钟‛,当好‚守门员‛,筑牢反腐家庭防线。

四是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通过开通监督电话7812380、公布电子信箱、实行公开承诺等措施,架起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舆论监督桥梁。

五是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从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群众

团体、个体协会中聘请1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担任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通过他们,把群众对‚一把手‛的意见和建议传达上来,形成‚一把手‛监督、大家齐参与的良好局面。

下载解决“一把手”监督难的体制性问题[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决“一把手”监督难的体制性问题[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把手”更要接受监督

    文章标题:“一把手”更要接受监督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的要求,普遍重视和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一把手”的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有些地......

    一把手监督工作研究

    [摘要] 近年来,一把手违法违纪案件在领导干部犯罪中所占比例居高不下,这表明一把手监督问题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此,应加深对一把手监督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

    如何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采取五项措施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和管理所谓“一把手”,是指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防止腐败的关键是监督。然而,对各级“一把手......

    如何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如何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纪委的要求,探索进一步加强对党政领......

    如何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

    如何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记者 李可 周洪双2013-2-28 5:36:18来源:《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28日 14 版)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条件下,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把手”......

    探讨监督体制的创新

    融领域是腐败案件的“高发区”,银行业则是其中的“重灾区”。在我国的国有银行,业务风险与廉政风险相互交织,加强对银行业的有效监督至关重要。 我国银行业现行监督体制不足以......

    解决连续性问题教学设计修改

    解决连续性问题 方璞 学习内容:课本P32例5 学习目标: 1、 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 2、 掌握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廉政建设“一把手”监督是关键

    廉政建设“一把手”监督是关键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出台,是一项反腐倡廉的战略性措施,对于遏制日益严重的腐败现象,从根本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风廉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