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对事业单位一把手的监督
加强对事业单位“一把手”的监督
在我国现有领导体制下,党政“一把手”在领导班子权 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如何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我们结合实际,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做法及取得的经验
(一)加强对执行政治纪律的监督
在考核党政“一把手”工作实绩时,我们始终把政治纪律执行情况作为重点内容,作为衡量党政“一把手”工作实绩的第一要素。具体标准是:一是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与党中央、省、州保持一致;二是是否有大局 观念,能否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三是执行上级部署的任务和决定是否坚决;四是在贯彻党的原则要求上,标准是否比其他干部高。突出考核“一把手”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头脑清醒、政治坚定;在重大工作任务面前是否 在思想、行动、言论上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是否做到令行 禁止,自觉维护上级权威;是否做到决策果断、冲锋在前;是否保持廉洁自律、作风正派等。
(二)加强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监督
认真落实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领导 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从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端正学风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并采取措施将 “一把手”及其班子成员理论学习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各项评 比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制定学习计划,提出明确要求的 基础上,结合年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考核,对党政 “一 把手”理论学习的计划安排和记录本进行检查,未完成规定 必读书目、心得笔记敷衍了事的,都要相应扣除其相应的得 分。通过将政治理论学习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 内容,做到了以管促学、以考促学、以用促学,增强了监督 的力度和效果。
(三)加强对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
坚持把落实“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等廉洁从政规定作为 重点来抓。为了进一步规范干部的个人行为,增强党政“一 把手”的廉洁自律意识,有效监督党政“一把手”的表现,更加系统、全面地掌握“一把手”廉洁自律情况,建立了党 政“一把手”廉政档案,如实记录廉政情况,重点抓了重大 事项报告制度的实施。一方面要求“一把手”对本人及家庭 在社会生活中的情况,如收入情况、住房情况、接收礼品情 况,本人及直系亲属涉及重大宗教事务纠纷、违法违纪等问 题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要及时汇报。在民主生活会上,“一把 手”必须将个人廉政情况写成正式书面报告交上级备案,经调查核实,装入个人廉政档案。同时召开与各部门的联系 会议,及时沟通信息,掌握情况。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党 政“一把手”的自我约束意识,同时也延伸了监督范围,增 强了监督的实效性。
(四)加大对选拔任用环节的监督力度
在对党政“一把手”的选拔任用上,我们重点抓了考察 对象的确定和任前公示两个环节。在考察对象的确定上,广 泛采用民主推荐,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 高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对拟任党政“一把手”对象的考 察考核采取民意测验、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多渠道、多侧面、多方式地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不仅征求同级干部、下级干部意见,还听取所在单位群众的意见,同时还把考察 对象在生活圈、社交圈中的表现作为重要内容,全面掌握考 察对象在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的情况,提高了考察结果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防止和克服了失真、失实现象。
(五)加大对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力度
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党政“一把手”“述职”、“述 廉”制度,将党政“一把手”自我监督、群众监督、班子内 部监督和上级的监督有机结合,形成监督合力,增强领导干 部勤政优政、廉洁从政的自觉性。采用党政“一把手”自己 述、群众评、班子议、上级管的方式,深入开展述职、述廉 工作。述职述廉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分四个阶段即先征求群 众意见、撰写述职述廉报告、召开述职述廉干部职工大会、最后进行民主测评、谈话。述职述廉后,将结果进行反馈。
(六)加强事前监督
在监督措施上,我们一方面着眼于对干部的关心、爱护,注重对干部以正面教育为主,加强事前督促和提醒,及时敲警钟,防止党政“一把手”由小过失铸成大错误,帮 助他们构筑自我约束的防线。另一方面,对违法违纪的党政 “一把手”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 性。
1、开展宣传教育。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活动,把对党政“一把手”的思想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 治本措施来抓。一是把《廉政准则》、《两个条例》、《实 施纲要》和《行政监察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纳入先进性教育 活动的学习内容,列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各乡镇党委、各党组、党支部的重点学习篇目。二是通过讲廉政党课、召 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党政“一把手”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和警 示教育。组织党政“一把手”观看反腐倡廉教育片,并进行 讨论。同时结合典型案例,以案说纪,开展警示教育,并要 求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总结经验教训,撰写心得体会。三 是深入开展以“进农村”、“进学校”为重点的廉政文化“五 进”活动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营造了以廉 为荣,以贪为耻的氛围。
2、及时诫勉谈话。对党政“一把手”个人工作生 活中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谈话,一针见血 指出问题的实质和要害,使其及时醒悟。我们主要采取三种 形式:一是平时经常谈。纪委领导定期、不定期与干部谈 话,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打招呼,促其改正。二是反馈时如 实谈。在干部考核后就考察对象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本人反 馈,特别要求将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原汁原味地反馈,并对 有关问题认真进行调查核实,同时向“述职”、“述廉”后 民主测评满意率低的“一把手”,在反馈时指出症结所在,限期整改。三是发现“苗头”及时谈。对一些群众有反映的 党政“一把手”,经查实问题后,纪委领导及时对其诫勉 谈话。
3、坚持严肃执纪。做好监督工作不仅要监督机制健全、规定细致严密,而且更要严格执纪,落实责任,才能切实把 干部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在监督工作中我们坚持有案必查、违纪必究,决不姑息迁就。对一些重要来信来访,纪委主 要领导坚持亲自批阅,提出明确要求,听取调查情况抓好督 办。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调查,我虽然普遍重视和加强了对领导干部 的监督,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对领导干部的监 督,特别是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监督意识淡薄。一方面,有些“一把手”政治 素质不高,不愿接受监督,有的习惯于家长制、一言堂;有 的自恃高明,自我感觉良好,认为用不着监督;有的认为监 督会影响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监督者价值取向上的实用 主义、价值定位上的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社会观念形态上 的多元化,都导致监督意识淡薄,影响了对“一把手”的监 督。对“一把手”重用轻管、上级忽视监督以及对“一把手” 赋权过重、下级不敢监督的现象依然存在。
2、权力运作不规范,不便监督。尽管各乡镇、各 单位都制定了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等工作制度,但往往太原 则,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特别是针对班子“一把手”在关 于人财物以及重大决策方面的实际权限,作出的多是粗线条 的规定,更缺少对“一把手”违反制度如何处罚的硬性规定,因此,在领导活动中,自觉性高的就按规矩办事,不自觉的 也无人强制。这种领导活动的不规范,再加之有些“一把手” 施政行为的透明度低,都给监督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3、对监督内容认识过窄。一种认识是把党风廉政 建设当成是党内监督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内容,忽视了对 “一把手”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行使权力,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等方面内容的监督。另一种是重视对 “一把手”个人品质,特别是生活作风等方面的问题,轻视 对其勤政为民方面问题的监督。而且各级党组织普遍把监督 的着力点放在权力运行的结果上,注重事后监督,忽视事中、事前监督。4.机制不健全,处理不严。一些单位虽然建立了不 少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但没有突出班子“一把手”这个重 点,往往把他们和其他班子成员等量齐观,在职责上也没有 明确分工,缺乏监督责任人。同时,监督制度的针对性和配 套性不强,往往减弱了实际的约束力。另一方面,存在着制 度落实不够,执纪不严,奖惩不明的现象。如有的“一把手” 由于不接受监督,不坚持民主集中制,造成决策失误,决策 者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理,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 些平庸的或官僚主义严重的领导者很少被撤职、罢免,而是 异位继续为官、升官。
三、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从调查情况来看,解决党政“一把手”监督难的问 题,建立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制约的有效工作机制,应从 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干部人事监督。一是要实行干部标准监督,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原则,真正做到以政绩取人,以德取人。二是要实行选干用干的群众监督。广泛听取党内 外群众特别是监督部门的意见,务必做到领导干部的提拔任 用,实行廉政一票否决权,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提拔任用前的 “公示制”。对那些以权谋私、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决不能委 以重任。三是要实行干部考察责任监督。严格选拔考察人员,严明考察纪律,对考察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考察质量。四是要实行干部考试考核监督。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广泛推行公开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和 录用干部,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而坚决有效地刹住干部 人事工作中存在的“一言定”、“任人唯亲”、以“听话” 为德,以“会办事”为才等不正之风,把提高干部素质,纯 洁干部队伍落到实处,把“德才兼备”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2、完善和强化对权力行使的监督。一要明确规定 权力实施的程序和标准,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避免权力行 使中的随意性。二要对权力进行适度分解。如把易发生腐败 行为的集人、财、物管理于一体的权力分解为几个人共同行 使,改革单一的个人说了算的权力结构,使之相互监督;把 一个部门对某项业务的决定权分解到几个部门,使部门之间 相互监督;把一个系统或部门集中于某一级的权力分解几级 负责,使其上下之间的相互监督。三要把一些办事层次多、政出多门的事情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将权力集中,简化办事 环节和程序。
3、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是 防止腐败,促进廉政建设的关键。要增强“一把手”的自我 约束意识,增强每个党员干部自觉纠正错误的意识。要提高 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各领导成员要站在党性原则的立场上以 对党和人民利益负责的态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别人 的缺点、错误,实事求是地、开诚布公地指出来;对自己的 问题,敢于剖析和纠正,决不护短和消极地对待别人的批评。要有点硬性措施,使一些有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同志不查不 行,不纠正过不了“关”。这样才可能防止党内腐败的发生。
4、加强干部交流制度的监督。要加大领导干部地 域交流力度和异地做官监督。实践证明,实施干部异地交流 从客观上清除了滋生“以亲划线”、“以亲为重”、“任人 唯亲”等消极腐败现象的土壤,防止一些非正常社会关系的 延伸和辐射。对直接掌握人、财、物的重要岗位,一定要定 期轮岗,坚决废除“肥缺”、“美差”的终身制。要加强岗 位管理,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换岗位,防患于未然。
5、加强干部廉洁自律监督。要进一步健全领导干 部任期廉洁情况考核制度。领导干部任期满届前,应将其任 期管辖内的廉洁状况和个人廉政情况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 和组织部门报告,并接受考核。要认真执行干部离任审计制 度。要把干部廉洁自律的情况与干部的选拔、任用挂钩,严 格执行弹劾、罢免和奖励制度,决不能走过场。要切实完善 家庭财产和重大生活事项申报制度,增强其财产和个人行为 的透明度。领导干部到职离任,必须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自 己财产数额及来源,更好地接受组织的审查和社会的监督。对那些“一旦为官,心谋家事”、“为官一任”不是“造福 一方”,而是“造福一家”、政绩平平、家绩突出的财路不 明者,必须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规定 及有关法规追究责任。
6、大力实施法律法规监督。反腐败要提高腐败成 本,就是要使腐败成为一种高成本、高风险、低效益的行为。通过加大腐败成本使腐败变得无利可图以至彻底“破产”,这是根除腐败现象的治本之策。目前被查到的赃款赃物通常 只是腐败收益的一部分。显然,未查到的腐败收益仍归腐败 者所有,对腐败者来说,腐败仍然是收益大于成本的盈利行 为。为此,我们认为,应实行腐败高额罚金制度,即对被查 处的腐败者,除了追回被发现的赃款赃物外,还应再加收一 笔巨额罚金。这样,腐败者一旦被发现就有可能被罚得倾家 荡产,腐败行为才可能成为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的亏损 行为,腐败现象才能真正被遏制。
7、充分发挥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一种综合性监 督,在信息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舆论监督的作用日益明显。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影响面广、导向作 用强、能量大的特点,设立专题栏目,宣扬先进典型扶正气,“曝光” 反面案例压歪风。一旦官僚腐败分子被新闻界曝光,往往会被弄得身败名裂,从而起到甚至比法律更为有效的监 督和警示作用。
8、加强人民群众监督。人民群众对执政党、国家机关 及其工作人员行使选举、检举、控告、申诉的监督权,这是 权力制约的基础和核心。要在党内外大力发扬民主,充分发 挥群众监督数量大、众目睽睽,无所不在的特点。要健全和 完善领导干部个人述职与组织考察、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制 度,逐步扩广民主评议的范围,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办 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除属于国家机密外,都应当 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和社会公开,以接受群众监督。要进一 步完善群众举报制度和举报网点及形式,鼓励人民群众检举 国家公职人员滥用权力及各种腐败行为。认真查处举报问 题,保守举报秘密,充分调动群众举报、监督的积极性。
第二篇:对如何加强“一把手”监督的思考
对如何加强“一把手”监督的思考
“一把手”主要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群众团体中的主要负责人。由于“一把手”掌控着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实际权力,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因而普遍存在“难监督”的问题。从近些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党政“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违规用人。借选拔任用干部、组织人事调配之机收受钱物、索贿受贿、买官卖官。二是违规用权。利用手中的资金拨付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等收受贿赂,谋取私利。三是违规决策。在“三重一大”问题上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致使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四是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五是违规收受各种礼金“红包”。针对这五个方面问题,我组认为:
一、切实运用好对“三重一大”内容监督。
(一)由派驻(出)机构牵头细化各综合监督单位“三重一大” 具有可操作性内容,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必须向派驻(出)机构“提前报告”制度,以便于派驻(出)机构可以全程参与或掌控各综合监督单位的“三重一大”内容及程序,从而为规范“三重一大”议事监督奠定基础。
(二)采取“三重一大”公示公告制度。只要涉及到“三重一大”内容,都必须在各综合监督单位网站开设“三重一大”专栏或显要位置进行公示,并采取“事前公布内容、事中公示决策进程、事后公示决策结果”的方法,做到内容、程序、结果“三公开”,进而不断扩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坚持“三重一大”民主集中制议事决定制度。要规范“一把手”决策权的行使,凡是涉及到“三重一大”的,都必须经过党委集体或领导班子讨论研究才能做出决策。
(四)要严格“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决策过程分为议题准备、集体研究、贯彻执行3个环节进行监督。在议题准备环节,事项报审前必须提前送达参会人员,保证其有足够时间了解相关情况,避免会议决策流于形式。在集体研究环节,决策会议参加人员必须达到领导班子人数2/3以上,且分管负责人必须到会,会议方可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表决权的人数不足3人的单位,应成立3人以上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避免重大事项决策“一言堂”。同时也要严格执行充分酝酿、群众参与和专家论证的民主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决策都要经过充分酝酿,充分发挥纪委参与“三重一大”监督质量。
二、坚持“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制度的监督。要切切实实坚持“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组织人事、工程招投标、行政审批、物资采购”制度。首先,从年初单位党委(组)班子分工文件上要加以明确。其次,要落实到具体实际操作程序和操作环节中,力求避免出现分管线领导不签字,签字还是“一把手”的两张皮现象。再次,要正确处理好“一把手”负总责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与“五不直接分管”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直接”与“间接”的关系。
三、牢牢抓住财经制度的 “笼子”。一是严格离任审计制度制度。坚持凡离必审、先审后离,凡用必审、先审后用。二是建立财经制度检查制度。建议由综合派驻机构牵头,联合审计、财政等部门,每年采取定期、不定期、“飞行检查”等形式对各综合监督单位进行财经制度检查。三是执行预算评估制度。联合财政,每年对各综合监督单位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四、完善监督网络。首先在单位内部设置检举箱,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力求做到“两个结合”:“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八小时内”和“八小时外”相结合,完善监督网络,实行对一把手的全程立体式监督。其次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通过开通监督电话、公布电子信箱、实行公开承诺等措施,架起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舆论监督桥梁。
总之,必须科学地分解和配置“一把手”的权力,健全和完善“一把手”选人用人制度、财务审批制度、离任审计制度等,做到“关口前移”和“关口后移”相结合,重点从规范事权、财权入手,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
第三篇:一把手监督
‚监督‘一把手’难‛问题的症结在于权力过于集中的体制。对‚一把手‛赋权过重,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监督‘一把手’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干部人事制度存在弊端,选人失误;对‚一把手‛重使用轻管理,上级忽视监督;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监督机构缺乏相对的独立性;监督渠道不畅,监督权缺乏可靠保证;监督协调机制不健全,未完全形成合力;监督法规不健全,政务不公开;监督教育不到位,对权力监督认识不足等。
近几年来,武陵区坚持把‚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采取如下五项措施,实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加强教育,切实提高‚一把手‛廉政意识。
一是加强预防教育。认真执行任职前廉政谈话制度,加强对新提任‚一把手‛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打好反腐倡廉‚预防针‛。两年以来,区委、区纪委领导对近30多名新提任或交流的‚一把手‛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
二是加强专题教育。通过区领导在全区领导干部会议上进行专题教育,加强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一把手‛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一把手‛的大局意识和自律意识。
三是加强廉政教育。区级分管领导每年至少一次对责任范围内的‚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加强廉政教育。以每年 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为载体,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进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教育,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参加教育学习的各级‚一把手‛达100多人次。
二、落实制度,严格规范‚一把手‛从政行为
一是建立‚一把手‛交流轮岗制。严肃干部交流工作纪律,防止‚一把手‛在一些重要部门长期掌权,形成独立王国。我们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干部交流制度,‚一把手‛在同一职位的任职时限不得超过5年,近年来,区委先后对27名一把手进行了岗位交流。
二是建立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对重要决策、重大工程项目、重要人事安排和大额财务开支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集体决策,特别是在重要人事安排实行票决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三是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结合干部考察、考核工作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一把手‛执行报告和申报制度的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不按规定报告或报告不属实的,及时予以批评教育,并责成其补报,对屡教不改的谎报者,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建立健全了全区副科级以上单位‚一把手‛廉政卷宗,一年来,各级‚一把手‛向组织报告个人重大事项90多人次。
四是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2007年以来,全区各级 党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372场次,针对‚一把手‛梳理整改问题600多个,有力地促进了‚一把手‛的作风建设。
五是严格执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坚持凡离必审、先审后离,凡用必审、先审后用。两年来,对各级‚一把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12余人次,发现并整改了一些问题。
六是实施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度。在每年的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后,区级党政领导分别召开由所属责任对象参加的廉政工作专题会议,由区委、区政府领导与所属责任单位党政‚一把手‛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部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部分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一把手‛向区纪委全委会汇报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并接受评议。
三、强化监督,有效牵制‚一把手‛手中权力
一是强化对用人权的监督。严格执行区委常委会讨论干部票决制度和用人失察追究制度。2006年以来,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决定任免科级干部200多人次,杜绝了干部任免‚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广大干部群众反映良好。
二是强化对财务审批权的监督。首先,建立部门‚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审批制度。2003年以来,全区40多个规模较大的部门,如工交、教卫、检法等部门的‚一把手‛实行了授权副职分管财务审批制度,对‚一把手‛财务审批 权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严格执行财务分档审批制度,对超过一定金额的资金项目必须进行集体审核;推行‚一把手‛授权副职审批财务制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票据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和帐外帐,彻底铲除‚一把手‛滋生腐败的土壤。其次,落实了区、乡镇党委‚一把手‛原则上不分管财政的制度。完善了区、镇会计核算制度和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了村账乡镇代管制度,加强对各单位‚一把手‛财务审批权的监管。
三是强化对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监督。各级领导班子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建立了‚没有政策法律依据不决策、没有经过调查研究不决策、没有经过可行性论证不决策、没有经过法定程序不决策‛的机制,对‚一把手‛的决策权实施有效监督。
四是健全失察追究机制。实施用人失察追究制度和‚首提责任制‛,实行谁推荐谁负责,谁出问题追究谁,特别是要把好提名推荐关,发现被推荐者在推荐时就已出现问题的,追究首先提名推荐者的责任。
四、严肃纪律,严厉查处‚一把手‛违纪行为
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哪一级‚一把手‛,也不管其功劳大小,只要违反了纪律,发现一个,严肃查处一个。2007年以来,先后查处机关事业单位‚一把手‛2人、村(居)‚一把手‛3人、企业‚一把手‛1人,分别给予了相应的 党纪政纪处分。通过严厉惩治,弘扬正气,打击邪气,真正起到震慑违法违纪者,教育领导干部的作用。
五、拓宽渠道,健全‚一把手‛助廉网络体系
一是建立‚一把手‛监督信息库。2007年区纪委、区委组织部联合出台了《武陵区科级党政正职监督管理办法》,重点理顺监督体系,努力形成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监督格局。将在日常的干部教育、考察、考核、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掌握到的有关‚一把手‛的信息,统一纳入‚一把手‛监督信息库。
二是建立健全联系通报制度。2008年我们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建立了《武陵区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沟通实施办法》,通过定期召开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院、法院、信访和审计部门的联席会议,交流情况,互通信息,共同探讨监督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三是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进学校活动,让‚一把手‛的配偶和子女参与到廉政建设中来,不吹‚枕边风‛,常敲‚枕边钟‛,当好‚守门员‛,筑牢反腐家庭防线。
四是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通过开通监督电话7812380、公布电子信箱、实行公开承诺等措施,架起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舆论监督桥梁。
五是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从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群众 团体、个体协会中聘请1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担任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通过他们,把群众对‚一把手‛的意见和建议传达上来,形成‚一把手‛监督、大家齐参与的良好局面。
部分地区对各单位‚一把手‛赋权过重,导致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开展此项工作,可以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加强‚一把手的执政能力,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强廉政教育。一是预防教育。对新任职‚一把手‛在签订‚廉政承诺书‛的同时进行人前廉政谈话,打好反腐倡廉‚预防针‛;二是培训教育。在县委党校培训课程中,加强廉政教育努力提高‚一把手‛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一把手‛的大局意识和自律意识;三是约谈教育。县分管领导每年至少一次对责任范围内的‚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使‚一把手‛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
二、强化监督管理。一是强化对财务审批权的监督。部门‚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审批,由副职分管财务审批。二是建立‚一把手‛监督信息库。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并将在日常的干部教育、考察、考核、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掌握到的有关‚一把手‛的信息,统一纳入‚一把手‛监督信息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注重家庭监督。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进学校活动,让‚一把手‛的配偶和子女参与到廉政建设中来,不吹‚枕边风‛,常敲‚枕边钟‛,当好‚守门员‛,筑牢反腐家庭防线。四是注重社区监督。科级干部八小时之外的主要活动区域在社区,充分发挥社区的日常监督作用,加强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管理。五是注重群众监督。通过聘请的义务监督员,把群众对‚一把手‛的意见和建议传达上来,形成‚一把手‛监督、大家齐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严厉查处‚一把手‛违纪行为。定期对收集到的‚一把手‛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只要发现‚一把手‛违反了纪律,一律严肃处理。
第四篇:一把手监督
‚监督‘一把手’难‛问题的症结在于权力过于集中的体制。对‚一把手‛赋权过重,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监督‘一把手’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干部人事制度存在弊端,选人失误;对‚一把手‛重使用轻管理,上级忽视监督;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监督机构缺乏相对的独立性;监督渠道不畅,监督权缺乏可靠保证;监督协调机制不健全,未完全形成合力;监督法规不健全,政务不公开;监督教育不到位,对权力监督认识不足等。
近几年来,武陵区坚持把‚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采取如下五项措施,实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加强教育,切实提高‚一把手‛廉政意识。
一是加强预防教育。认真执行任职前廉政谈话制度,加强对新提任‚一把手‛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打好反腐倡廉‚预防针‛。两年以来,区委、区纪委领导对近30多名新提任或交流的‚一把手‛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
二是加强专题教育。通过区领导在全区领导干部会议上进行专题教育,加强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一把手‛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一把手‛的大局意识和自律意识。
三是加强廉政教育。区级分管领导每年至少一次对责任范围内的‚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加强廉政教育。以每年
1的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为载体,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进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教育,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参加教育学习的各级‚一把手‛达100多人次。
二、落实制度,严格规范‚一把手‛从政行为
一是建立‚一把手‛交流轮岗制。严肃干部交流工作纪律,防止‚一把手‛在一些重要部门长期掌权,形成独立王国。我们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干部交流制度,‚一把手‛在同一职位的任职时限不得超过5年,近年来,区委先后对27名一把手进行了岗位交流。二是建立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对重要决策、重大工程项目、重要人事安排和大额财务开支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集体决策,特别是在重要人事安排实行票决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三是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家庭财产申报制度。结合干部考察、考核工作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一把手‛执行报告和申报制度的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不按规定报告或报告不属实的,及时予以批评教育,并责成其补报,对屡教不改的谎报者,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建立健全了全区副科级以上单位‚一把手‛廉政卷宗,一年来,各级‚一把手‛向组织报告个人重大事项90多人次。
四是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2007年以来,全区各级
党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372场次,针对‚一把手‛梳理整改问题600多个,有力地促进了‚一把手‛的作风建设。五是严格执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坚持凡离必审、先审后离,凡用必审、先审后用。两年来,对各级‚一把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12余人次,发现并整改了一些问题。六是实施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度。在每年的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后,区级党政领导分别召开由所属责任对象参加的廉政工作专题会议,由区委、区政府领导与所属责任单位党政‚一把手‛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部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部分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一把手‛向区纪委全委会汇报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并接受评议。
三、强化监督,有效牵制‚一把手‛手中权力
一是强化对用人权的监督。严格执行区委常委会讨论干部票决制度和用人失察追究制度。2006年以来,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决定任免科级干部200多人次,杜绝了干部任免‚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广大干部群众反映良好。
二是强化对财务审批权的监督。首先,建立部门‚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审批制度。2003年以来,全区40多个规模较大的部门,如工交、教卫、检法等部门的‚一把手‛实行了授权副职分管财务审批制度,对‚一把手‛财务审批
权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严格执行财务分档审批制度,对超过一定金额的资金项目必须进行集体审核;推行‚一把手‛授权副职审批财务制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票据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和帐外帐,彻底铲除‚一把手‛滋生腐败的土壤。其次,落实了区、乡镇党委‚一把手‛原则上不分管财政的制度。完善了区、镇会计核算制度和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了村账乡镇代管制度,加强对各单位‚一把手‛财务审批权的监管。
三是强化对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监督。各级领导班子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建立了‚没有政策法律依据不决策、没有经过调查研究不决策、没有经过可行性论证不决策、没有经过法定程序不决策‛的机制,对‚一把手‛的决策权实施有效监督。
四是健全失察追究机制。实施用人失察追究制度和‚首提责任制‛,实行谁推荐谁负责,谁出问题追究谁,特别是要把好提名推荐关,发现被推荐者在推荐时就已出现问题的,追究首先提名推荐者的责任。
四、严肃纪律,严厉查处‚一把手‛违纪行为
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哪一级‚一把手‛,也不管其功劳大小,只要违反了纪律,发现一个,严肃查处一个。2007年以来,先后查处机关事业单位‚一把手‛2人、村(居)‚一把手‛3人、企业‚一把手‛1人,分别给予了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通过严厉惩治,弘扬正气,打击邪气,真正起到震慑违法违纪者,教育领导干部的作用。
五、拓宽渠道,健全‚一把手‛助廉网络体系
一是建立‚一把手‛监督信息库。2007年区纪委、区委组织部联合出台了《武陵区科级党政正职监督管理办法》,重点理顺监督体系,努力形成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监督格局。将在日常的干部教育、考察、考核、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掌握到的有关‚一把手‛的信息,统一纳入‚一把手‛监督信息库。
二是建立健全联系通报制度。2008年我们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建立了《武陵区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沟通实施办法》,通过定期召开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公安、检察院、法院、信访和审计部门的联席会议,交流情况,互通信息,共同探讨监督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三是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进学校活动,让‚一把手‛的配偶和子女参与到廉政建设中来,不吹‚枕边风‛,常敲‚枕边钟‛,当好‚守门员‛,筑牢反腐家庭防线。
四是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通过开通监督电话7812380、公布电子信箱、实行公开承诺等措施,架起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舆论监督桥梁。
五是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从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群众
团体、个体协会中聘请1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担任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通过他们,把群众对‚一把手‛的意见和建议传达上来,形成‚一把手‛监督、大家齐参与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关于强化对“一把手”监督的思考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党政机关“一把手”的监督,我们认为要抓住“四性”,解决好“五个关系”。一是盯住关键环节,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针对性。针对“一把手”管理工作的内容和重点,广泛运用公平竞争、招投标、拍卖等市场化机制来配置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缩小“一把手”权力的寻租空间。按照行政许可法和有关规定,规范审批程序和职责权限、规范建设工程交易行为、规范高利润率的社会资源配置、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等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将“一把手”权力置于有效监督之中。二是突出监督重点,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社会性。通过政务公开,将一些含金量高、需求矛盾突出、社会关注的事项公布于众,减少“一把手”的自由裁量权。如建立区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公示制度,公示内容包括决策论证情况、招投标情况、工程审议情况、经费支付情况。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容易滋生~的行业行为,实行全程公开、全程监督。同时,完善行政审批程序、手续、时限和结果公开的机制,建立承诺制、听证制、公告制;发展电子政务,保证大量的政务信息在党政部门内部及党政部门与民众之间双向传递;实施干部考察公示结果通报制,增加党务政务活动的透明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三是理顺监督体制,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权威性。通过合理调整权力结构,进行权力的适度分,使单个环节和个人对某种权利不能形成垄断,促进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开。如建立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实行政府采购的管理、监督部门与执行机构分离;实施干部任用常委会票决制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对直接管理人、财、物的重要部门以及拥有实权的岗位,严格执行干部交流制度。严肃干部交流工作纪律,健全党政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制度等,使监督工作覆盖“一把手”权力运作的全过程。四是健全监管制度,增强对“一把手”权力监督的规范性。除坚持上级制定的各项党内监督制度之外,要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三重一大”事项票决制,对重要决策、重大工程项目、重要人事安排和大额财务开支严格按照票决程序,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对大额经费支出,采取具体办事人、分管领导、纪检负责人、财务主管、部门“一把手”集体审批有效制度,加强对“一支笔”权力的制约;健全述职述廉制度,党政机关“一把手”不但要向区人大、区纪委述职述廉,还要在本部门、本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大会上,接受民主评议,而且要将述职报告进行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强化对“一把手”监督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还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坚持与创新的关系。解决对“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既要坚持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又要在新的形势下敢于创新,寻求探索新的思路和办法,从而使党内监督制度更加健全、更加完善。二是监督与信任的关系。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实施监督时,既要达到监督的目的,又要把握好度,保护好积极性,不能束缚领导干部及“一把手”的手脚,影响其创造性的发挥。要实现监督与支持、监督与鼓励、监督与提高的有机统一。大多数“一把手”为了把工作搞上去,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甚至作出了很多的奉献和牺牲,组织上要相信他们,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三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必须内外并举、标本兼治。党组织无疑要对干部严格监督,但作为干部则要严格自律,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使规章、制度、纪律、条例以及法律的限制和约束,内化为领导干部个人的自律要求。四是勤政与廉政的关系。人民群众期望的领导干部不仅是廉政的干部,还必须是勤政的干部。领导干部践行“三个代表”,就必须忠于职守,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深入扎实地工作,做敬业勤政的模范。要尽职勤政,力戒懒惰。领导干部只有勤政与廉政相结合,干净而又会干事,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五是预防与严惩的关系。要使监督的重点从过去重事后追查惩处轻事前防范教育,向事前教育防范和事后严肃查处并重转变。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将监督的重心和关口前移,立足于教育防范,采取谈话、诫勉、打招呼、亮黄牌等方式,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要坚持从严惩处,加大对违法违纪领导干部惩处力度,增强震慑力,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2004年7月XX区依法治区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