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公共关系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政府公共关系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领导人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面对这个理念,我们的政府在公共关系管理中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成为了当今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问题。本文将从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及和谐社会的概念入手,谈谈怎样发挥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我国政府 公共关系管理 和谐社会
正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领导人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面对这个理念,我们的政府在公共关系管理中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成为了当今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问题。本文将从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及和谐社会的概念入手,谈谈怎样发挥政府公共管理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
政府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一般理论在政府活动中的运用,是政府部门通过传播、塑造政府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理解和支持的一系列活动。公共关系所处理的是一个社会组织与它的公众之间的关系,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因此,公共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组织行为,政府也属于社会组织的范畴,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关系。
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处理好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对于各项政策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更好地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国家各方面事务行使着指导、管理、服务、协调、监督等职能。政府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必须运用各种传媒手段与公众进行相互交流,相互适应的社会沟通活动,以此争取公众的信任、理解与支持。这就是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政府的职能转换,政府公关已成为政府沟通内外关系的强有力手段,成为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二、“和谐社会”的理念
胡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同时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而离开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然而科学发展观的基
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就是兼顾,兼顾才能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国家带领人民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的重要任务。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也是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范畴。小康社会的建设包含和谐社会的内容,和谐社会相比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更为长远。
三、怎样发挥政府公共关系管理的作用
和谐社会是政府公共关系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政府公共关系要追求的最终目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其中之一是“坚持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发挥政府公共管理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和谐社会服务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政府部门要转变管理理念,在强化公共关系意识的前提下,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点,一切以人为本,建立服务型政府,建立人性化的公共关系管理理念。同时,不断学习,提高政府人员的素质,做到一切为社会公众服务,一切为经济建设服务。
2、建立适合发展的组织构架。在政府机构中设置统一的政府公共关系机构,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执政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要做到职责到位,分工明确。这样才能摆脱“踢足球”的不良作风,真真实实为老百姓服务。
3、实行政务透明制度。政务透明就是指政务公开,让公众能理解、信任和支持政府部门。实行政务透明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政府发言人制度,以保证政府信息来源的畅通;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设立政府公告栏;借助大众传媒,把政府的大政方针、计划方案等告知公众,并取得人们的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
4、为民众提意见提供多种渠道,促进公众参政议政。政府要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就需要对公众的意见有所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和措施。了解社情民意应把握好以下渠道:一是信访部门。二是建立领导部门和领导人深入基层、考察民情的机制,这样才会得到真实的信息,掌握可靠的民情。三是建立民意测验机制。四是积极开展公众建议征集活动。培养公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可提高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五是建立与社会团体的沟通与协商机制。各种社会团体都联系着相当一部分群众,代表着一部分人的愿望和利益。由于这些社会组织的代表性和专业性,政府部门与其建立定期协商和沟通的制度,可以发挥他们参政、议政和政策咨询的作用。
5、建立专业的公关危机管理团队。政府要增加透明度,畅通渠道,充分发挥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因为危机管理的最佳途径是优化程序性决策从而有效避免危机的发生。当代的危机公关管理团队的治理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变为由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各方有序参与的合作集体;治理规范由过去单纯的国家法令变为法令、道德和社会及公民的自主一起治理;治理程序从仅仅考虑效
率变为公平、民主和效率等并重;治理的手段由过去单纯强调法治变为重视法治、德治和社会公民自觉自愿的合作相互补充。这样才能有效的应对各种公关危机,从而保证国家的安定团结。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强政府公共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事业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政府公关主体自身认识不足;对公众有倾向性的选择造成政府公关的偏失;传播沟通渠道不畅等严重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树立并强化公关意识;理顺公众关系,多办实事,取信于民;注重公共关系传播,完善协调沟通机制,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同时,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要求政府组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加强政府公共关系,营造和谐的行政环境,拓宽公众政治参与的渠道,防范政府组织风险和危机,增强政府的感召力,提高政府协调社会矛盾的能力,巩固执政的基础。我相信,只要努力以人为本,勤政思民,建立国际对话机制,纠正不正之风,我们的政府公共关系管理体制将会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不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潘红梅 公共关系学 科学出版社 2009
第二篇:公共关系和谐理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公共关系和谐理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刘志国)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更多的社会群体在改革中受益,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带来的成果,真切的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幸福,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因此从更深层次的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塑造良好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共的科学与艺术,其目的在于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和谐,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处理各种公共关系,促进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和睦和团结,达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这正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不谋而合,本文阐述了如何利用公共关系和谐理念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一、公关中和谐理念的涵义
“公关即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等一系列公共活动。社会组织为塑造良好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共的科学与艺术,公共关系的目的在于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和谐,公共关系通过传播、沟通、协调、组织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关系,达到“人际的和谐、秩序的和谐、平衡的和谐、发展的和谐”,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社会组织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经营中求发展,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理解、同情、支持与合作,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就是构建和谐。所有的公共关系工作都是围绕着构建和谐的公众关系而展开的。和谐理念实际上已成为现代公共关系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润滑剂、推动力,因此我们说和谐是公共关系的本质特征。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一词的意思是配合的适当和匀称,融合,协调。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意,而 “和谐”在古代以 “和”范畴出现,从老子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到孔子最著名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和合的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源远流长,代代相承。
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建设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的和谐社会的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社会和谐思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指出由于历史的局限,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具有空想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和谐社会是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在内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未来社会不仅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而且在人与自然之间都应形成和谐的关系。毛泽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提出了要消除社会不和谐,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这些宝贵的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讨的先声,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发展,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内涵可以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发展成果,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得到尊重、保护和实现的社会。
三、公关和谐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寻求、建立、完善一套能够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和化解社会冲突的有效管理机制的过程。公共关系的信息传播、沟通和关系协调功能,不仅对营造组织与相关公众的和谐关系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可以对构建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积极开展公关工作,进行双向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信息传播,实现公平公正。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真实、有效、及时地传播与沟通,对于促进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可持续利用,对于建立符合和谐社目标要求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从政府层面来说,积极开展政府公关实现信息的双向传播与沟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新形势下开展社会公众工作取得社会公众支持,增强整个社会凝聚力的必要途径,从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党和政府及时了解各级政策的社会反应,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提高政策的有效性。更有利于政府树立良好的形象,把社会公众的力量集合起来,使大家同心同德,共同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运用公共关系的有效手段,协调化解各种矛盾,应对各种危机
在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许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需要重新调整,许多新的矛盾急需化解,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从宏观的角度来讲,社会和谐,需要国家制定,协调各种经济关系的制度、政策,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上要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能够诚信、友爱、融洽相处,关系协调是公共关系的一项重要功能,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三大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而公关的协调职能正在协调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公共关系这一功能,能够减少摩擦化解矛盾,增强团结,形成相互信任,相互促进,共同满足,实现共同合作,促进社会良性循环发展。
(三)实现全员公关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诸多因素之间的共同影响决定的,但这些因素只提供生产力发展的可能性。生产力各要素要有机的结合才能使生产力的发展变为现实,在这些要素中最重要的还是人,所以为了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优化组织生存发展环境需要靠人去体现,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对全体员工公共关系管理,全员公关管理,这是一种让全体员工高度重视组织形象自发创建和维护组织形象的公共关系管理方法,做到人人公关,进而增强协合作,使社会风气向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也就达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四、如何利用公关和谐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人与人和谐-----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
人与人和谐要做到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自我和谐,公平公正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石,要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以 “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指出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所以我们要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充满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要求,建设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大力鼓励人们创业,为此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从根本上破除影响人们创造力发挥的各种体质机制束缚,做好以上几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自我和谐-----和谐社会的前提
自我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和产物,我们应当从根本上重视和实现人的自我和谐,要做到自我和谐,要从以下这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修养,提升人格魅力,二是不断学习,提升创新能力,三是讲究速度处理好人际关系。修养主要是自我修养,从道德角度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可分为基本要求和高层次要求。自我修养有着鲜明的针对性,针对的是贪欲和邪念,如果说修养的基本要求是不做坏事,不贪、不占、不因恶小而为之,那么修养的高层次要求则为他人为社会多做做有益的事,自我和谐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心理平衡,不抱怨,不攀比,积极对待人生,对名利地位豁达待之、泰然处之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如果说修养讲的是从道德层面提高自己的素质,讲究学习创新是从能力的角度提升自己的素质,现在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对于社会的主体的个人要求是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学以致用,努力创新,通过学习来促进人的对话和沟通形成共识和信任,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使人和社会的发展和谐共进。讲究气度实质上讲的是涵养,讲的是人与人相处的协调方式。不能以自己的优势其实其他人的劣势,无论人的职位高低,社会的角色差异多大,人格是相互平等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赞美别人君子之风。
第三篇:论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
论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11-11-21 来源: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论文关键词:;管理创新;和谐
论文摘要:加快和深化行政改革,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既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拟就政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管理创新的内容(理念、目标、领域、重心、方法、技术的转变)及如何提升政府管理创新能力作以探讨。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等方面相继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引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走向深人和发展。加快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既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拟就政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容及如何提升政府管理创新能力作以探讨。
一、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越来越依赖于体制改革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越来越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应该看到,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的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深化全面改革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又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因此如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各项改革就很难深入。具体来说,如果政企、政资、政事不分的问题不解决,企业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如果行政性垄断不打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难以真正形成;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不转变,也就不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由此可见,创新政府管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和必然要求,不仅意义重大,而且难度也很大。
(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确立,不仅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而且为当前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确立了目标与方向,同时也是对政府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政府既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要重视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指标,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我国社会目前尚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现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跨越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是、卫生等事关全体人民福利的社会事
业发展滞后。(2)经济发展不均衡。目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很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突出。(3)人与自然关系失衡。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的矛盾十分突出,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高投入、高耗能为代价。诸多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且长期得不到解决,都与政府的管理活动密切相关,必须通过改革发展,通过政府管理创新来解决这些突出矛盾。
(三)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对政府的客观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深。全球化进程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全球化导致的激烈国际竞争要求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与质量。在全球化浪潮下,如何保持和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关注的焦点,各国政府不得不锐意改革,以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更是如此。第二,全球化要求政府发挥“领航”和“掌舵”职能。政府要着眼于提高全国和全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完善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第三,知识经济的全球化要求政府集中力量扶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研究和教育,进一步将政府职能转移到科技发展、教育发展等核心公共职能上来,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公共支持,推动知识传播与扩散,切实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浪潮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代科技革命使社会成员参与公共领域活动的性质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含量较高的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大大提升,也使人们有时间和精力对公共生活质量投入更多的关注。其次,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更加复杂化,时效性更强。信息化使政府的传统“金字塔式”权力结构和信息处理结构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要求政府部门改革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和工作行为,推进政府管理的扁平化和网络化。再次,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导致社会治理新形态的出现,国家信息化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推动政府信息化,建设政府,是信息化时代对政府管理创新提出的客观要求。
二、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容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改革总的原则和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坚持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为此,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转变: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从官本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转变
这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前提。所谓“官本位”,是指社会价值观以“官”来定位,官大的所拥有的权力也就大,社会价值就高,并带来更多的个人利益,因此官位和权力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为个人升迁而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惜牺牲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这种陈旧过时的行政管理理念与人民当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极不相符,必然要被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所替代。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致力于“每个
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为根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在政府管理领域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过程。各级政府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时时刻刻从服务人民大众的角度出发,紧紧抓住执政兴国这个第一要务,树立公仆意识,注意挖掘公众的需求.以公众满意为目标,不断创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们多方面需要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管理目标的创新:从人治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专业政府的转变1.建设法治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首要目标。建设法治政府,就是为了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做到依法治官、依法治权,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形成尊重、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风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法治政府建设的七大目标,并提出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完成建设法治政府的任务。建设法治政府首先要加强政府立法工作,特别是重视社会和服务方面的立法,重点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农民权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立法,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努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使之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次,要提高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的要求,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公正执法、奉公守法。
2.建设责任政府
长期以来,一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片面地认为政府就是行使权力、管理社会、约束企业和个人行为的,把行使权力当作政府唯一的存在方式,忘记了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事实上,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承担责任是政府的第一要义,政府机关行使权力的过程,也就是履行职责的过程。权力与责任是统一的,有多大的权力,就应承担多大的责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须赔偿,这是依法行政、建设责任政府的基本要求。建设责任政府首先要求建立权责统一、科学合理的行政问责体制,既要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其领导责任,又要各司其职、各有其权、各负其责。其次要建立完备的责任追究体制,完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监督失察责任追究制度。第三,必须要求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利益彻底脱钩,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提高行政监督效能。
3.建设服务政府
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行政理念是“政府中心主义”,以自我(政府)为中心,企业不过是政府的“生产车间”,企业和个人均听命于政府的指挥和摆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增进人民幸福、维护社会安宁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府不仅是管理的政府,更应该是服务的政府、亲民、便民的政府。建设服务政府要求各级行政机关要转变职能,不断强化社会服务职能,通过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来为主体服务,为公民服务。要逐步放松对社
会经济事务管理和公民私人事务的管制,为市场调节、同业自律和社会自治创造便利条件。政府管理工作要始终体现服务意识和平等意识,做到高效便民、诚实守信。
4.建设专业政府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培养造就了一批较为合格稳定的行政管理人才,但应看到在政府管理的专业化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优质高效的政府必定是专业政府,现代行政管理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从事行政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建设专业政府首先要求完善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和培~JJIN度,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训练有素的公务员队伍,他们是政府日常工作的专家,不应随政府主要官员的变动而变动。其次要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培养和拥有一批具有战略眼光、领导能力和明德慎行的职业家,他们善于治国,精于行政,把政治管理当做主要的职业。再次要根据需求聘任相关的专业人士承担特殊的政府管理职责,以满足极其专业化的特殊领域和特殊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管理领域的创新:从微观——宏观管理的转变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政府过去“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事无巨细,统包统揽”的作用领域开始转变,由对企业的过多干预转向宏观管理为主。经济的全球化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也要求政府弱化对企业的微观管理职能,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职能。政府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对经济发展进行引导和调控,明确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放开搞活、扶优扶强,积极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增强竞争力。同时要搞好政策引导,通过政策引导,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四)管理重心的创新:从经济事务——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转变
长期以来,在传统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影响下,各级地方政府使出浑身解数追求经济的高增长,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培育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的维护以及社会事业及人的全面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政府管理的重心必须从具体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管理手段要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转变。在竞争与合作中,必须按WTO的规则办事,大大减化政府审批职能,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五)管理方法的创新:从直接管理——间接管理的转变
直接干预经济和社会活动是转型前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主要方法。随着向市场经济过渡转型,政府只能通过规划、政策引导、杠杆调节、法规制约等,间接调控经济社会活动。一是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政事分开。实现政企分开的前提是政资分开,要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使国有资产从竞争性行业有序退出;采取股权转让、合资合作、出让、兼并、破产等多种形式,推进国企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建立起以服务为向导、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框架。三是加快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等非政府组织的建设,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载体。
(六)管理技术的创新:从层级行政——网络的行政转变
传统行政是按照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而建立起来的,其主要特征是“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的集权层级行政。这种管理技术在一定条件下维护了阶级统治的合法性,提高了组织效率,但也存在着压抑组织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将公众排除在组织之外,阻碍利益的表达和聚合,强化集权,效率低下等弊端。而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为时代特征的现代社会,网络畅通发达,信息传递迅速便捷,极大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政务和网络行政成为可能。为此,要以电子政务为突破口,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组织界限,建构一个电子化、网络化的虚拟机关,使公众得以摆脱传统的层层关卡以及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政府机关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和网络平台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需求的不同,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并据此来优化政府组织,减少层级,精减机构,提高政府效率,实现管理技术从层级行政向电子政务和网络行政的创新转变。
创新是一个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面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提高整个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必将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深远积极影响。
第四篇:服务型政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和谐社会;治理模式;政府管理方式
论文摘要:服务型政府是以民本和服务为理念,以合法、透明为服务准则,追求行政效率,服务范围有限的一种政府治理模式,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为和谐社会的祠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指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其基本精神体现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其特点是在人(主体)与对象(客体)之间,强调了二者对应、互动和协调精神,即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四大基本关系中,主张二者之间的和谐。从现代公共治理的视角看待和谐,“和谐”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与现象.也是„种和谐的治理理念与诉求,还是一种社会良性的运行、各方利益有机的融合与整体协调的发展。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其理论特征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服务型政府”在我国是继“全能型政府”和“经济建设型政府”之后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被赋予了丰富的理论内涵。总体来说,这一概念既涉及理念层面,又关系到政府的职能.还包括了政府的行为方式.因此,对服务型政府概念的界定.学术界目前尚存在着多种意见。一种观点是从政府职能转变角度进行阐释的,认为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府角色的自觉转变,从以往统治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到服务者的角色上来,就像罗伯特.登哈特教授提倡的:“服务,而不是掌舵”。另一种观点则从强调民主和公民权的视角出发,认为“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见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还有学者从综合角度出发.认为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施政理念,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来讲,当代政府是公共政府、有限政府和服务政府;二是从政府管理方式的角度来讲,当代政府是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三是从政府运作方式的角度来讲,当代政府是企业家政府和电子政府。综合理论界的多种观点,本文采用的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是服务型政府以民本和服务为理念,以合法、透明为服务准则,追求行政效率,服务范围有限,运行过程受到人民监督、法律限制的一种政府治理模式。
(二)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特征
(1)服务型政府是民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公民服务,政府职能的履行要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接受人民的监督。在民主政府的前提下,公民可以通过充分行使政治权利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维系和增进公共利益,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良性运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民主是服务型政府的特征,也是和谐社会得以充分建立与长期维持的根本保证。
(2)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一个政府只有当它真正向人民负责时,才是合理合法的。在当今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中,政府掌握了大量合法的公共权力,敦促政府认真履行职责的重要方法就是建立监督控制机制,对重大决策失误进行责任追究制,否则就容易出现权大于责甚至有权无责的状况,权责不对等将会导致政府管理过程中效率低下、回应性差以及各种腐败现象的出现,直接损害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
(3)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法治相对于封建社会的人治是一个巨大进步,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这不仅包括对政府权力使用范围的限制,也包含了对权利使用方式的限制,要求行政
人员改变执行过程中简单粗暴的办事方式,尊重法律程序。归根到底,民主的目标是否能具体实施和体现、政府责任是否真正落实都取决于法治的实施效果。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社会和谐就有了法律基础,没有法治,则不可能有权利与权力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制约平衡关系,也不可能有真正和谐的社会秩序。
(4)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有限政府是指服务型政府掌握的权力和履行职能的范围是有限的,政府不再是“无所不包”和“无所不能”的,它的存在只是对市场和社会功能缺陷的弥补,政府规模的扩大或者缩小要以是否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标准。服务型政府通过与市场、社会组织之间的制约与合作,共同承担起社会管理的职责,对复杂多元的社会利益进行协调整合,形成良性互动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
二、服务型政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从历卑发展来看,政府的产生源于人们控制社会冲突,维持公共秩序与公共利益的需求,而如今政府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无论将来社会治理方式还要产生怎样的变化,政府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已无可替代。我国政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扮演了全能政府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虽然对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持续偏重经济和效率的价值所产生的矛盾,如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已经逐渐凸显出来,影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当前我们面临的社会发展情况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的人们对政府公共服务的需求不仅越来越强烈,而且不断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而过去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角色定位使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忽视了提供公共服务,并旦在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基础教育等方面政府职能缺失,有限的公共服务提供效率也相对低下,可见经济建设型政府所发挥的职能已经不能满足新环境下人们对政府的期望。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我们建设一个民主,公平,有序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因此我国政府的角色定位有必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即政府的发展目标必须从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发展目标优先转向社会发展目标优先,让市场机制在经济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把政府的主要职责放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与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这样才能使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服务型政府之所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根本原因在于服务型政府所主张的行政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1)服务型政府主张“公共性”的行政精神,这也是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思想基础。服务型政府强调政府是整体社会利益的代表,因此在代行公民权力时,必然能够最大程度的体现公民的共同意志和增进公民的共同福扯,最终促进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
(2)服务型政府主张公平与正义的行政精神,即追求每个公民受到或应当受到同等的对待,这是服务型政府在行政过程中所坚持的基本价值准则。相对于传统公共行政过分追求行政效率的价值取向,服务型政府更具有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责任感。目前部分不和谐状况出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分配的不公平,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角色,服务型政府更重视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服务型政府这一引导主体。
(3)服务型政府主张责任与法治的行政精神,这种行政精神体现了法律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约束,体现了权责对等的要求。相对于传统的免责行政,责任意识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
理念,它与法治意识一同在服务型政府中得到充分体现。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能够最大限度避免腐败问题的产生,对责任的追究则能有效遏制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提高政府执行能力和公信力,使政府更有效地引导和谐社会的建设。
(4)服务型政府秉承公平与正义、理性与法治、自由与责任的行政精神,这种行政精神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所要求的。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精神作为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最终价值观,暗合了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的要求,表明政府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
(三)服务型政府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有力保阵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一环境下社会矛盾和冲突频发的问题不可避免,它们将在一定时期持续存在,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政府要整合不同利益,协调各方矛盾,以保障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顺利实现,因此,当前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整合应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步。服务型政府秉承民主、公平、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整合社会各个层级的利益,合理解决矛盾和冲突是其内在追求。
服务型政府的有效运转,首先要求整合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包括整合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注意中央和地方权力与责任的划分,加强上级和下级之间的目标和资源整合,地方政府之间加强合作与对话,提高政府权威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权责清晰,目标明确,权力管理体系,使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改革开放至今,我们一直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深层次问题的积累与暴露,各个领域内贫富差距扩大的事实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引导者和改革者,必须重新考虑当前社会应该坚持的价值取向,不仅仅是重视公平的问题,而且是多种价值取向的整合,服务型政府要在鼓励民意充分完整表达的基础上对民意迸行整合与转化,从总体上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使整合后的价值理念在政策中得到逐步贯彻体现。
第五篇: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法制建设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近两年的热门话题。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意义何在?政府法制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如何?笔者想结合自己从事法制工作的实践,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本文来源于文秘写作-www.xiexiebang.com]
一、“和谐社会”的历史演义和其重要意义。
“和谐社会”是一个古已有之、东西横贯的传统理念。早在中国古代,经典名著《论语·学而篇第一》就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的世界观,并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延续了几千年。在西方,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大家傅立叶先生更是天才般的断言“不合理不公正的现存制度和现存社会,终将被新的和谐制度和和谐社会所取代。”纵观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历代王朝的更换交替、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美国“9·11恐怖事件、夺走数万人生命的印度洋海啸等,都是社会中各要素、各阶层、各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人与自然不能相互和谐的结果。因此,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潮流的主题,和谐社会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理想。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二00三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从人均GDp1000美元向人均3000美元的跨越。许多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人均GDp1000美元—3000美元是国际公认的高风险阶段,处于这一关键发展时期,如果政策得当,社会和谐,就会引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果政策失误,社会不和谐且不和谐的程度超出社会的临界承受点,就会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徘徊不前,甚至倒退。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人民生活物质严重匮乏,科教文卫、国防事业非常落后,迫切需要发展经济来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因此,过去的二十多年,我们几乎把注意力全都聚焦在经济发展的速度上,而忽视了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比例的统一协调。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原来潜藏在经济高速发展下的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多:矿产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惨重,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突发事件增多,群体不稳定事件杜而不绝,这些问题不妥善解决,就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
党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是我们党总结了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吸取国外相同发展阶段的经验教训,针对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而提出的战略举措,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正视并着手解决社会矛盾的全新政治理念,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政府法制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法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
和谐社会必定是个安定的社会、有序的社会、各种因素相协调的社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的安定、有序就要求社会中的人和事遵从一定的社会规范,而法律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首先,法律是追求社会和谐的产物。法律的产生,其原因是多重的,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实现社会和谐。我国在春秋之前,一般以刑代法。如“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战国时期,编著《法经》六篇,改刑为法,从此有了法的称呼。公元前356年,商鞅制定《秦六律》,改法为律。直到近代,人们才习惯将法和律连用,称为法律。在古希腊、古罗马,民商事法律是其最发达的法律。但是如果没有民事和商事纠纷,他们就没有必要制定和发布相应的民事和商事法律。中国古代最先产生的法律是刑法。刑法在中国一直具有优先地位。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刑事违法或者犯罪的存在,刑法也就没有产生的社会基础。各种违法行为,都是对于应有秩序的破坏,都会导致相应的社会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就要制定法律对相应的违法者加以必要的处罚。因此,法律是追求社会和谐的必然产物。
其次,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谐社会是社会的理想状态。只有将这种理想状态转化为若干具体而完备的法律规范,和谐社会才获得了自己的制度根据。在人类社会中,没有矛盾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减少矛盾的发生则是可能的。法律是减少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法律告诉社会成员有权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不得做什么,从而引导人们的行为。在良好的法制社会里,人们依法而行,社会矛盾就会减少发生。法治对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前提条件。
其三,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法律与构建和谐社会有密切相关的两大特征。一是它的国家强制力,二是它的稳定连续性。建立和谐社会,重要的就是要建立起社会和谐发展的运行机制和保证这些机制良好运行的法治环境。这种机制包括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机制。这些机制的运行和实施都需要借助法律的国家强制力来保证。法律的国家强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