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体制改革 政府华丽转身 全面深化改革述评之一
行政体制改革 政府华丽转身
——全面深化改革述评之一
本报记者 王比学 徐隽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01日01 版)
酒类批发许可证工本费、农作物种子检验收费、社会保障IC卡工本费……这些与企业、农民、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收费项目,自11月1日起正式取消。至此,今年全国已统一取消和免征共计347项中央级和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深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稳步开展,行政成本进一步降低,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提高……政府职能向着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协同,简政放权全国一盘棋
早在今年3月18日,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便确定了扎实推进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9项任务。此后,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一批达标评比、评估和相关检查活动,频频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取消和下放共计221项行政审批事项。这不仅使企业在更大程度上拥有投资“拍板权”,把投资引向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领域,又可让政府腾出更多精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管好该管的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在中央政府简政放权的同时,各地也在积极行动。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放到位,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北京的邢博君在公司负责企业注册,他告诉记者,过去,注册一个公司,光验资、执照、税务等费用就得花8000元。今年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后,只需花30元。“费用降低,节约了企业成本。”
10月31日,贵州一家制药公司向省工商局提交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变更的材料,当天就领取到了新的营业执照。在此之前,此类注册登记的行政审批时限为5至7个工作日。从今年8月开始,贵州省注册登记类中的绝大部分行政审批事项由过去的“一审一核”改为“审核合一”,只要申请材料符合要求,当场就可办结。
广东省被列为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地区。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曾算了一笔账:如果把审批时限压缩70%,广州市每年能省下的建设资金利息就达30亿元。行政体制改革,需要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这既是社会的共识,也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行动。
碰硬,更多的“铁办法”出台
前几轮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与部门意见一致的审批项目改革“连肉带汤”端了出来,但是随着改革攻坚战打响,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一些领域出现了行政审批项目不减反增、明减暗增、“按下葫芦浮起瓢”等乱象。
对此,中央编办负责人介绍,中央政府“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正在与各部门反复“对表”,即将公开,接受公众特别是行政相对人的监督。在这一“行政许可总清单”里的项目只减不增,不在总清单中的项目现在不能实施,以后也不得实施。“行政许可总清单”不仅体现了对公权力“法无授权即禁止”的要求,保障了公众“法无禁止即自由”的权利,更是展现出改革思路的创新,面对改革的“硬骨头”,需要更多的“硬杠杠”、“铁办法”、“钢牙齿”,需要法治思维和现代政府的理念。机构改革不易,职能转变更难。今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获得通过,存在了64年的“铁老大”——铁道部成为历史,多个政府部门也撤并调整。这次国务院机构调整力度不小,涉及十几个部门,撤掉了4个正部级机构,很多部门的职权、人员都已划转。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意志,才能打好这场改革攻坚战。
配套,改革的综合性协调性增强
取消和下放的权力谁来承接?如何承接?需要配套改革,呼唤顶层设计。在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成为重要议题。会议部署,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承担。
前些天,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到86岁老人章学清家里,为他提供免费家政服务。而后,第三方监督机构就服务质量对章学清进行了回访。目前,像这样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已逐渐成为常态。
行政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增强改革的综合性、协调性,才能打好“组合拳”,从而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财政部通知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对2013年一般性支出统一按5%比例压减,重点是压减办公楼和业务用房建设及修缮支出、会议费、办公设备购置费、差旅费、车辆购置和运行经费、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经费等。
在压减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一般性支出的同时,“三公经费”的公开也“爬坡上坎”,进入快车道。国务院要求,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决算总额和分项数额增长的中央部门,细化说明增长的原因。各省(区、市)政府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争取2015年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全面公开“三公”经费。
第二篇:人民日报11月8日起推出“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述评”
人民日报11月8日起推出“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述评” 2013年11月08日 03:18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三中全会,历史抉择树航标(全面深化改革·决策篇)本报记者 皮树义 朱剑红 陆娅楠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08日 10 版)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天开幕,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即将展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述评”,敬请关注。又是一次三中全会。
金秋北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引来无数金色畅想。又是一座历史丰碑。关键时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再次勾画宏伟蓝图,推动改革迈出关键步伐。
回首35年改革,党中央已召开了7次三中全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每次三中全会,党中央都站在历史潮头,果敢抉择,科学部署,引领改革阔步前行。
7个三中全会,7座历史航标。举世瞩目的第八个三中全会,必将树起中国改革发展航程上的新航标。改革的航标灯
三中全会总是在关键时刻,指引改革的方向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抉择,一次三中全会就是一次重要抉择。
1978年的中国,就站在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
走出文革“十年**”,百废待兴。经济濒临崩溃,商品匮乏,百姓生活艰难,世界快速变化。面对此情此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觉醒,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决定,把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壮丽画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传统计划经济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去。
改革就是要解放生产力,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压抑活力,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的改革探索,使改革的方向越来越明晰。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搭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年后的2003年召开了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新航程。
又是十年过去,中国再次站在了一个历史新起点。
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世界第十”,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从“濒临崩溃”变为“世界引擎”。但是,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已经降低,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哪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腐败严重等社会矛盾压力日增。中国能不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
10月的上海外高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服务大厅,一派热闹景象:20多个服务窗口前人头攒动,前来咨询和注册的长队一直排到楼外。挂牌刚一个月,自贸区就新增234家企业,外资新设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是去年同期的7倍。建立自贸区这项大胆的改革给上海经济带来了新活力。
经济迫切需要增强发展后劲,社会迫切需要化解突出矛盾,人民迫切需要公平正义。这些都离不开深化改革。改革正从面对具体的经济问题转向面对相互交织的经济社会矛盾,改革正从经济体制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全面进发。
改革越是攻坚克难越需要勇气。正如总书记最近所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开创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实现改革新突破。”
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再次果敢抉择,指引改革的方向。改革的加油站
三中全会总是集中人民的意志,为改革注入新的动力
改革是亿万人民的坚强意志,一次全会就是一次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那是一个为人熟知的故事:35年前一个冬天的夜晚,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民偷偷在一份契约上按下了手印,“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这是每到秋收就被迫出门要饭的小岗村农民的悲壮之举,也是广大农民有粮吃、有钱花的朴素愿望。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1984年3月,福建省55位国有骨干企业的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呼吁:请给我们松绑。这是国有企业摆脱僵化体制束缚的大声呼唤,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解放生产力的迫切要求。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会进步的追求,是改革的根本动力。民有所呼,党有所应。每一次三中全会都顺应民意,为改革注入新的动力。
小岗村农民的呼声得到了回应。十一届三中全会让改革首先在农村开花结果,广大农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1998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加快农村改革。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对深化农村改革做出决定。改革惠及亿万农民,希望的田野生机勃勃,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斑斓。
福建厂长们的呼声得到了回应。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揭开了城市经济和企业改革的大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活力焕发,民营企业茁壮成长。
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正是因为尊重人民意愿、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改革才得以稳步推进。“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一点不比不发展时少”,改革带来成就也带来了更多的期盼。最近,人民网关于“改革心声”的大型调查,表明人们对新一轮改革最为关切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民生保障制度改革。人们期待经济更有活力,生活更有保障,社会更加公平。
人民的新期待就是改革的新目标。十八大以来,多项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汇聚更多民意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更多地回应人民的呼声。
改革的百宝箱
三中全会总是驾驭复杂局面,科学组织改革
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次三中全会就是一次领导改革能力的提升。
价格闯关是改革史上第一次遇到的重大挑战。1988年,为了革除价格双轨制带来的弊端,中央准备一举放开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消息传出,各地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抢购风潮,当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飙升到20%以上。这年9月召开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果断决定,把今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党中央第一次提出了改善宏观调控以及综合改革的理念,这成为此后推进改革发展的两项基本方法。改革是一场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单兵突进。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精心组织,党中央在驾驭复杂局面中展示大智大勇。
历次三中全会在部署改革任务时,都要部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用科学的方法推进改革。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结合,重点突破与统筹协调结合,尊重群众创造与顶层设计结合……一系列科学方法的运用,保证了改革有序推进。
改革进入深水区,渡过深水区,需要方向,更需要方法。“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相伴,“下行因素”和“上行因素”对冲,深化改革的努力和既得利益的阻力博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这样描述今天改革所面临的复杂局面。无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又一次考验领导改革的能力和智慧。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要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稿已经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了意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今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密集到基层调研,了解民情,问计于民。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总结改革经验,汇聚各方智慧,决定将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35年风雨兼程,35年挑战接踵。一次次穿过风雨,一次次越过挑战,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以更大的勇气、更高超的智慧,续写改革新篇章。
第三篇: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助跑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助跑全面深化改革
--第六届全市领导干部读书班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这些都为政府购买服务明确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一、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改善民生,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将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能够加快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有效解决一些领域公共服务质量效率不高、规模不足和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从而改善民生福利,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二是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一方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同时引入了竞争机制,提高了政府透明度,有效抑制腐败。另一方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有利于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
三是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汇聚社会正能量。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其重要方向就是要在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改变政府对社会事务大包大揽、直接垄断的做法,将政府做不了、做不好和不便做的社会事务转移给社会组织等承担,使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力量成为公共服务的承接主体,有利于促进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发育,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有效引导社会汇聚正能量,释放正效应,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和谐共生。
四是有利于强化财政资金管理,推动预算制度改革。按照以事定费、费随事走的原则,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所需资金主要从既有预算中统筹考虑,有利于强化预算经费控制。
二、我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现状
我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最先产生于上海。为破解政府包办公共服务的弊端、提高社会服务效率,2000年上海率先在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时提出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凡属事务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加快推进。
我市作为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区,重点推进以“小政府、大社会、活市场、优环境”为主题的四大改革创新工程。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我市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改革,已制定印发了政府购买服务的管理办法、指导目录和联席会议制度,并将市公安局天网工程、市政府投融资项目工程预决算评审等6个项目作为2014年试点示范项目。市本级已实施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共26个,涉及财政、公安、环保、环卫、园林等10多个单位,涵盖公共安全、政府工程预决算审核、环境监测和治理、环卫保洁、园林绿化等多个方面。随着我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化和规范,今后将根据需要将城市管理、信息安全等项目陆续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三、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体发展相对滞后。我市政府购买服务尚处于起步试点阶段,作为内陆城市受各种条件限制,政府购买服务起步较晚,发展较缓,操作不规范、缺乏制度保障,承接主体能力不足,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当前,政府改革创新加快推进,面临着三个压力,即众多项目统筹实施的压力,实践经验缺乏的压力,以及基础条件薄弱的压力。
(二)配套政策亟需跟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是一种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模式,要求有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市场机制能有效运行,营利和非营利组织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改革启动以来,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但还都是指导性,零散性的,缺乏整体的规划,包括预算管理、绩效考核、资金管理、政府采购管理、促进机构发展等配套政策还亟需跟进。
(三)承接主体依然薄弱。一是非政府组织总量偏少,影响竞争性。由于可选择的范围偏少,并不是一个充分的市场竞争关系,存在机会主义、低效、供应商垄断等种种风险。二是非政府组织的能力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行业协会基本上采取的是政府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因此各个行业协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职责不明、监管失效、运作不灵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协会的发展。
(四)监管评价体系不健全。一是绩效评价难度较大。由于一些公共服务的质量量化困难及成本与价格难以计算,而大部分政府在评估承包方服务时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行政方法,尚未形成一套可以保证服务质量和对所购买的服务进行有效监督和科学评估的办法。二是缺少独立的第三方监督管理机制。公共服务领域资金回报率的确定、成本核算、价格确定、服务质量标准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经营者与监督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需要独立的监督机构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保证竞争的公正性。
四、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的思考
(一)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制度设计
1、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首先要解决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履行服务职责上的观念转变,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由政府“直接提供、直接管理”变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实施监管”,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将政府部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制定发展规划、确定服务标准、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
2、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一是完善财政管理制度。要结合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部门预算、投资评审、集中支付、绩效预算等财政管理制度,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二是建立项目前期审查制度。在项目实施前,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合规性进行科学审查,作为项目实施很需要依据,防止项目的随意确定、盲目跟风、无序推进和低效运行。三是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出台奖励优惠政策、建立人才引进机制等培育扶持社会组织的措施,重点培育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社会组织。通过各项扶持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健全、作用到位的社会组织体系,增强社会组织参与民生工作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水平和服务积极性。
(二)强化预算管理,推进信息公开
1、严格预算执行。严格执行预算管理相关规定,加强对政府购买资金决算的审查,强化预算经费控制,按规定支付政府购买资金,杜绝无预算、超预算的政府购买行为。
2、推行信息公开。按照政府采购有关程序,购买主体应及时向社会公布购买服务的项目、内容、数量、价格、预算资金总量、服务要求、以及对承接主体的资质要求、项目绩效评价标准等信息。通过信息公开,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
(三)逐步扩大范围,创新服务方式
根据外省市经验,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一般先采用简单易操作的岗位购买方式,等积累经验后,再过渡到岗位购买和项目购买相结合的方式,并最终转变为项目购买为主,同时购买服务的范围也从最初的慈善救助、助老服务、就业帮扶发展到慈善救济、助老服务、调解服务、就业帮扶、法律服务、社区管理等众多领域。通过建立健全完善购买服务机制,不断创新社会服务的方式,大力推进社会服务发展。
(四)强化资金监督,实行绩效评价
政府购买服务应有健全的工作程序,从计划、招标、实施、管理、评估、跟进等进行规范化的监督和评价,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同时,在整个监督过程中还需要多个监督主体的有效合作,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实施期限较长的政府购买项目,应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提高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的质量水平。
2015年2月28日
第四篇:读中央XX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述评有感
读中央XX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述
评有感
党中央XX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述评中指出,这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大刀阔斧、攻坚克难,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智慧运筹帷幄、总揽全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严明责任、狠抓落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前行,积厚成势。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深有感触,在此浅谈一下个人感受。
我认为在社区改革能让基层道路越走越宽广。作为社区工作者,只有以积极的姿态,争当改革促进派,甘当改革马前卒,才能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更有效地推进基层治理。
积极践行改革,摸清改革实情。严格按照“调查摸底、公示定案、落实主体、建立档案”四步流程,著力深化居民资源改革,促进社区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促发展,切实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大胆创新突破,增强改革实效。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成立“志愿服务队”,为惠民政策补缺填位,实现对弱势群体关心关爱全覆盖;推进干部走基层,打扫卫生、参加文艺活动、下社区入户,增强与居民群众一块干、一块苦、一块过的淳朴情感;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探索服务中心、宣传文化中心、敬老院等事业单位去行政化,独立承接政府服务,让政府从台前转为幕后、从直接转为间接、从运动员转为裁判员。
勇于承担责任,鼓足改革干劲。改革有风险,干部需担当。要定期召开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和群众座谈会,从自我开始揭短亮丑,自我批评,虚心接受班子成员和人民群众对自身工作上的批评和作风建设上的训诫;还要深入群众、深入现场,敢于面对失误,敢于纠错补漏,把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
第五篇:多点突破成为新常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述评
多点突破成为新常态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述评
作者:韩洁 王立彬 何雨欣 何欣荣 《光明日报》(2015年01月09日 01版)
2014年,注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年。这一年,“新常态”成为海内外观察中国经济的一大热词,为中国经济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逻辑。
这一年,中国迎来了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总书记亲自挂帅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八次会议,重大改革接连推出,势如破竹。全年中央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中,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占了46个,经济生态领域改革重点突出,推进有序,取得积极进展。
勇于“自我革命” 行政体制改革打响“开头炮” 继2014年国务院首次常务会议将简政放权作为“开头炮”,1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2015年第一次常务会议,再次将开年的“开头炮”轰向审批,直指“审批难”的沉疴,释放出继续简政放权的强烈信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014年,面对“三期叠加”的新机遇、新挑战,简政放权拉开了深改元年的大幕,成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最大亮点:
——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截至2014年底,已相继取消和下放了9批共798项行政审批事项;
——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中央层面政府核准事项量减少约76%;
——全面摸清并公布了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中央政府首次“晒”出权力清单; ——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较上年压缩了三分之一; ——完全放开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低价药品、电信业务资费等26项商品或服务价格; ——大力度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为企业和个人减负约100亿元。
简政放权,让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自2014年3月全面实施注册资本登记认缴制以来,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004.71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6.65%,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由改革前的6900户上升至现在的1.04万户,对稳增长、促就业发挥重要作用。
在推进简政放权的同时,更深层次的制度改革激发了市场创新动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统筹科技资源,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向社会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体制保障有了良好开端。
当前也要清醒认识到,简政放权仍存在下放权限“含金量”不高、政策落地不够畅通、事中事后监管不力等问题。
“简政放权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由浅入深、先易后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改革。”中央编办副主任王峰说。
敢啃“硬骨头” 关键领域经济改革驶入“快车道”
2015年1月1日,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正式实施,开启了政府依法理财的新局面,也将财税体制改革引向纵深。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在2014年迈出重要的第一步——党中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份酝酿许久的改革方案不是解一时之弊,而是着眼长远机制的系统性重构。
一年来,从完成《预算法》大修,打响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先头炮”,到加强“修明渠、堵暗道”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10省市开展地方政府性债务自发自还试点,构建旨在亮出政府全部“家底”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开。
与此同时,铁路运输、邮政服务和电信业纳入全国营改增试点;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在全国实施;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起草;完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税制改革也有序推进。
改革春潮竞相涌流。2014年,除了财税体制改革,金融、土地、国企、价格等一系列以往想改不能改、想动未动的关键领域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强力推进下取得重大突破。
让静态的土地“流”起来,使沉睡的资源“活”起来——2014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破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第七次会议分别审议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按照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改革思路,全国多地不断推进土地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年初,为此项改革铺垫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登记已在全国全面启动,农业部宣布力争五年内完成全部确权颁证工作。
国企改革稳慎推进。继上海在去年底率先出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之后,约三分之二省份也出台相关改革方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国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和关联性改革方案正在深入研究。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还审议了《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推动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调整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根除按职务设置消费定额并量化到个人的做法。
一年来,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的改革组合拳打出,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区谈判,健全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有序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14年收官之际,广东、天津、福建获批成为继上海之后我国自贸试验区“家族”的新成员。同步扩大的,还有运行一年多的上海自贸区试验区域。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块大试验田,要播下良种,精心耕作,精心管护,期待有好收成,并且把培育良种的经验推广开来。”2014年5月,总书记考察上海自贸区时曾如此表示。如今,试验区的“扩围”,彰显我国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
“以前进口生物样品的审批时间至少1个月,如今压缩到了3至5天。”设在上海自贸区内的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公司药明康德充分感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一年来,该企业已进口实验用生物材料超过900批次,98%的样品都能在预定时间到达实验室。
一年来,一系列着眼改善民生的改革推出,完善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就业创业的税收政策、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
一系列重大改革的背后,是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精密部署。中央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自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了3次全体会议,以及3次联络员会议、19次专题会议、32次改革工作协调会议,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和研究,特别是专项小组组织20多个部门、60多人组成五个调研组,开展国有企业改革调研,并牵头形成了调研总报告,确保一项项重大改革有序推出。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总书记此前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的话表明此番关键领域改革之艰。
筑梦“APEC蓝”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迎难而上 2015年第一个工作日,北京市环保局通报,2014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8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全年PM2.5一级优天数达93天,同比增加22天。2015年北京提出,更大力度治理努力使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5%左右。
“APEC蓝”,成为2014年最能体现百姓心声的词语。总书记在北京APEC会议上承诺要实现“APEC蓝”;国家发展改革委说,到2030年会实现“APEC蓝”;广大国民更是期盼它能早日到来。
自2014年2月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重大改革的汇报》以来,围绕中央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部署,各地区积极行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迎难而上,积极试点,稳慎探路。
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加大处罚力度,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强化节水准入,开展水权试点,出台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和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推动市县“多规合一”试点,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一项项改革探索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思路日益清晰。
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密不可分。当前雾霾频发等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建设中的不当行为造成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也要统筹考虑经济体制改革,这样才能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防控”。二者放在一起,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改革规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强调自然资源统一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性,以及对自然资源实施统一管护的思路。
2014年12月22日,李克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将于2015年3月1日起施行。全国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动产统一登记,无疑将进一步扫清自然资源统一管护的产权管理障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法治国,依法治污,正成为全党全民的共识。
2014年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环境领域的基本大法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实施统一的防治措施,释放出更强有力的环保监控信号。
此外,2014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就我国国土环境承载力问题作出了明确判断,更令业界人士高度关注,强调从资源环境约束看,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向污染宣战,实施最严格的环境污染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减少高能耗、高排放工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第三产业,优化能源结构——新常态下的发展,将不再只有枯燥的GDP数字,而是更加注重百姓的生命健康、生活品质与生存环境。
走过2014,迎来2015。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改革依然任重道远。中央确定的经济生态领域8个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综合性改革方案,目前除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已经通过,其余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等7个方案仍在等待出台。新一年,更需要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把改革难点攻克下来,落到实处。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们将逐渐转变对经济增速的敏感。可以预见,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将与人们自身的“心常态”相互融合,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为中国经济社会描绘一幅更加壮美的时代画卷。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新华社记者 韩洁 王立彬 何雨欣 何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