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市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
《天津市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昨出台
“三无”人员五保户医疗救助最高200元
作者:李海燕 李茜 徐杨
2010-08-04天津网-数字报刊
新报讯【记者李海燕 李茜 徐杨】为加强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昨天,本市出台《天津市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是指通过各级财政预算、福利彩票公益金以及社会各界捐赠等多渠道筹集的,用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城乡特困救助人员、农村五保供养人员以及市和区县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协调推动小组共同认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给予医疗救助的专用资金。救助对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医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由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给予门诊医疗救助,救助最高限额为:城市“三无”人员、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每人每年200元,其他救助对象每人每年60元。
门诊就医及住院期间如何受助
新办法规定,救助对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照本市相关规定执行,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个人承担,单位缴费部分由救助对象所在单位缴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的参保资金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贴资金中解决。
救助对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医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由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给予门诊医疗救助,救助最高限额为:城市“三无”人员、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每人每年200元,其他救助对象每人每年60元。
救助对象在住院(含门诊特殊病)治疗期间,各项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由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在报销封顶线内按一定比例给予救助,医疗救助对象中重度残疾人的救助标准,在基础救助比例上增加5个百分点。
对各区县医疗救助定点一级医院开展免收救助对象住院押金工作的,由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拨付一定数额的周转金。
周转金标准由市人力社保局按照各区县医疗救助对象人数于每年一季度前核定,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拨付。
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提取管理费用和列支其他任何费用。
救助资金专账核算专户管理
城乡医疗救助资金要纳入各级财政年初预算,按照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当年资金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当年资金超支部分,通过市财政专项经费垫付解决。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局要对本市救助对象医疗费用实际支出情况进行分析,建立筹资标准的动态管理机制,当年累计资金结余超过筹资总额的15%时,应减少市、区两级财政的筹资标准或修订补助政策;当年资金支出缺口超过筹资总额的15%时,经市政府批准,提高市、区两级财政的筹资标准,适时调整医疗救助政策。
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等情况应通过张榜公布和新闻媒体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必须用于城乡救助对象的医疗救助,严格按照政策规定使用医疗救助资金,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和提高救助标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救助资金。
天津北方网讯:2010-08-08 12:49为加强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本市近日出台《天津市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
该管理办法规定: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是指通过各级财政预算、福利彩票公益金以及社会各界捐赠等多渠道筹集的,用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城乡特困救助人员、农村五保供养人员以及市、区县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协调推动小组共同认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给予医疗救助的专用资金。救助对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医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由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给予门诊医疗救助。
一、门诊就医及住院期间如何受助
救助对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照本市相关规定执行,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个人承担,单位缴费部分由救助对象所在单位缴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的参保资金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贴资金中解决。
救助对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医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由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给予门诊医疗救助,救助最高限额为:城市“三无”人员、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每人每年200元,其他救助对象每人每年60元。
救助对象在住院(含门诊特殊病)治疗期间,各项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由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在报销封顶线内按一定比例给予救助,医疗救助对象中重度残疾人的救助标准,在基础救助比例上增加5个百分点。
对各区县医疗救助定点一级医院开展免收救助对象住院押金工作的,由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拨付一定数额的周转金。周转金标准由市人力社保局按照各区县医疗救助对象人数于每年一季度前核定,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拨付。
二、救助资金专账核算专户管理
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纳入各级财政年初预算,按照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当年资金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当年资金超支部分,通过市财政专项经费垫付解决。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局要对本市救助对象医疗费用实际支出情况进行分析,建立筹资标准的动态管理机制,当年资金支出缺口超过筹资总额的15%时,经市政府批准,提高市、区两级财政的筹资标准,适时调整医疗救助政策。
三、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公布
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等情况,将通过张榜公布和新闻媒体等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必须用于城乡救助对象的医疗救助,严格按照政策规定使用医疗救助资金,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和提高救助标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救助资金。(记者姜艳秋通讯员崔宪伟)
天津2010年起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2009-8-5 11:20 每日新报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从2010年1月1日起,本市将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医疗救助对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时,将免收挂号费、诊查费,减收化验费、放射费、检查费的10%,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还可以享受门诊医疗救助,救助最高限额每人每年200元。救助对象住院医疗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在符合相关目录要求的前提下,个人负担部分可根据标准享受分段救助,年报销封顶线为10万元。另外,救助对象在定点一级医院住院不用交纳住院押金,在定点二级医院住院只需交纳500元押金,在三级医院住院只需交纳1000元押金。
本市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医疗救助对象包括本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员,本市农村五保供养人员,本市城乡特困救助人员,市和区县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协调推动小组共同认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救助方式分为参保救助、就诊减免救助、门诊医疗救助、住院(含门诊特殊病)医疗救助四类。
另外,各区县还将继续做好城市“三无”人员和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医疗救助工作,所需费用从临时救济资金中解决。
市区郊区各设定点医院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实施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救助,市区将分别选择2至4所一级医院和区属二级医院(含中医医院)作为医疗救助定点医院,有农业的区县将分别选择2至4所中心卫生院和区县所属二级医院(含中医医院)作为医疗救助定点医院,承担住院医疗救助工作。
救助对象在定点一级医院住院不交纳住院押金,在定点二级医院住院交纳押金500元,在三级医院住院交纳押金1000元。每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各区县医疗救助对象人数预拨定点一级医院一定数额的周转金,用于垫付医疗救助对象的住院押金。
城乡医疗救助将实行信息化标识管理,医疗救助对象凭医疗保险卡或社会保障卡等相关证明材料到联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定点住院医疗救助服务机构刷卡就医。医疗救助对象在未联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医所发生的费用,每季度由区县民政局汇总交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结算。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主要来自市和区县两级财政预算、福利彩票公益金以及社会捐赠资金,市、区县两级财政分别按照每人每年230元的标准预算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福利彩票公益金中提取2%用于城乡医疗救助,各区县从每年接收社会各界的非定向捐赠资金中提取10%用于城乡医疗救助。
本市将建立城乡医疗救助资金预算制度,将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纳入医疗保险基金专户,单独核算,统一管理。
医保参保救助
按规定,医疗救助对象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所需资金按原渠道解决,确保医疗救助对象参保。就诊减免救助
医疗救助对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含乡镇卫生院)就诊时,免收挂号费、诊查费,减收化验费、放射费、检查费10%。
门诊医疗救助
医疗救助对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医,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给予门诊医疗救助,救助最高限额为城市“三无”人员、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每人每年200元,其他救助对象每人每年60元。
住院医疗救助
在住院(含门诊特殊病)医疗救助中,医疗救助对象住院医疗期间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的医疗费用,先由基本医疗保险及大额医疗费救助报销后,其个人负担部分再按照下列标准实行分段救助,年报销封顶线为10万元,其中3000元以下部分救助20%,3001元至6000元部分救助30%,6001元至10000元部分救助40%,10001元至20000元部分救助45%,20000元以上部分救助50%.医疗救助对象中重度残疾人的救助标准,还将在上述救助标准的基础上增加5个百分点。
2010年随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实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市统筹;完善城乡医疗救助筹资机制,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预防风险的原则,建立筹资标准相对稳定、适时调整的机制,将历年医疗救助市财政转移支付结余资金全部划入市财政专户,专项用于风险准备金;严格特殊救助对象审核认
定程序,由各区县民政、财政、劳动共同受理初审,报市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认。
新的医疗救助措施明确了经费保障办法。包括减免救助对象住院押金。由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在辖区内选取2至4家(含一家中医医院)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免收医疗救助对象住院押金。医疗救助对象在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别收取500、1000元押金,各级医疗机构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救助对象就医。因减免救助对象押金产生的垫付资金,在救助对象出院后一个月内,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结清。合理划分报销档次,引导救助对象就医。救助对象在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住院,个人负担在5000元以下的,救助报销比例分别为70%、50%和30%;5000元到1万元的,分别为75%、55%和35%;1万元到2万元的,分别为80%、60%和40%;2万元到3万元的,二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65%、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45%;3万元以上的,报销比例统一为80%。通过提高一、二级医疗机构就医报销比例,鼓励救助对象在一、二级医疗机构就医。建立各区县应急医疗救助资金。建立各区县临时救助资金,以满足各区县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助资金需求。
第二篇:天津市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
天津市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根据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印发†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财社„2004‟1号)、•关于加强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管理的意见‣(财社„2005‟39号)和市政府•转发市民政局 市人力社保局 市财政局 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津政办发„2009‟114号)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是指通过各级财政预算、福利彩票公益金、以及社会各界捐赠等多渠道筹集的,用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城乡特困救助人员、农村五保供养人员以及市和区县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协调推动小组共同认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给予医疗救助的专用资金。
第三条 城乡医疗救助资金采取全市统筹的方式,按照公平、公正、公开、高效便捷、综合施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筹集、拨付、使用和管理,并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审计。
第二章 资金筹集
第四条 市和区县财政部门要将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纳入年初预算,足额安排救助资金,并结合福利彩票公益金、社会捐赠资金等多渠道筹集城乡医疗救助资金,资金来源包
(一)中央财政补助和市、区财政按照筹资标准在预算中安排的城乡医疗救助资金;
(二)民政部门每年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按照2%的比例提取的用于城乡医疗救助的资金;
(三)民政部门每年从接收的社会各界非定向捐赠资金中按照10%的比例提取的用于城乡医疗救助的资金;
(四)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形成的利息收入;
(五)按照有关规定,从其他渠道筹集可用于城乡医疗救助的资金。
第三章 资金使用
第五条 救助对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照市政府•批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拟定的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通知‣(津政发„2001‟80号)及•关于印发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通知‣(津政发„2009‟21号)执行,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个人承担,单位缴费部分由救助对象所在单位缴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的参保资金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贴资金中解决。
第六条 救助对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医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由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给予门诊医疗救助,救助最高限额为:城市“三无”人员、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每人每年200元,其他救助对象每人每年60
第七条 救助对象在住院(含门诊特殊病)治疗期间,各项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由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在报销封顶线内按一定比例给予救助,医疗救助对象中重度残疾人的救助标准,在基础救助比例上增加5个百分点。
第八条 对各区县医疗救助定点一级医院开展免收救助对象住院押金工作的,由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拨付一定数额的周转金。周转金标准由市人力社保局按照各区县医疗救助对象人数于每年一季度前核定,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拨付。
第九条 城乡医疗救助资金要严格按照救助范围、方式、标准、审批程序严格使用,确保收支平衡。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提取管理费用和列支其他任何费用。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十条 城乡医疗救助资金要纳入各级财政年初预算,按照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当年资金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当年资金超支部分,通过市财政专项经费垫付解决。
第十一条 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局要对本市救助对象医疗费用实际支出情况进行分析,建立筹资标准的动态管理机制,当年累计资金结余超过筹资总额的15%时,应减少市、区两级财政的筹资标准或修订补助政策;当年资金支出缺口超过筹资总额的15%时,经市政府
批准,提高市、区两级财政的筹资标准,适时调整医疗救助政策。
第十二条 市财政在财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专户下,设立“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专账,用于汇集市和区县财政部门按标准安排的预算资金、福利彩票公益金、社会捐赠资金、利息收入等多渠道筹集的医疗救助资金。
第十三条 市人力社保局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设立“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支出账户,用于接收财政专户拨付的资金,暂存支付款项及该账户的利息收入,支付医疗救助资金支出款项,划拨该账户利息收入到财政专户等业务核算。支出户除接收财政专户拨付的资金及该账户的利息收入和收回医院周转金外,不得发生其他收入业务。
第十四条 市财政每年根据医疗救助对象人数和筹资标准安排市财政补助资金,于年初一次性划入市财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财政专户。各区县财政应安排的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由市财政按季度在市与区县两级财政调度资金中归集,并拨入市级财政专户。
第十五条 市民政局负责对医疗救助对象进行审核认定,及时将救助对象最新数据提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监督检查救助资金使用情况,汇总相关数据,召集审核小组审议特殊困难人群医疗救助事项。从福利彩票公益金和非定向社会捐赠资金中筹集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按季度上划市财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财政专户。
第十六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做好城乡医疗
救助制度与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按照有关政策核定定点医院周转金,并于今后每年依各区县医疗救助对象人数的变化对周转金进行相应调整并于一季度前预拨,指导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城乡医疗救助资金。
第十七条 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对经民政部门审核确定后的补助对象,在经办数据库中加注标识,对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在门诊和住院结算时直接给予补助。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按月向市财政、市民政报送本月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支出情况,并向市财政申报次月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使用计划,市财政根据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使用计划,经审核后,将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按月拨付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按结算,结余资金结转下年使用。
第十八条市卫生局负责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建立医疗服务考核制度,落实相关减免优惠政策。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救助对象、救助金额等情况应通过张榜公布和新闻媒体等方式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条 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必须用于城乡救助对象的医疗救助,严格按照政策规定使用医疗救助资金,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和提高救助标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救助资金。民政、财政、人力社保和审计等部门
对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及时向市政府报告,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规范运行。
第二十一条 发现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三篇: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2014)
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使用效益,根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乡医疗救助基金,是指通过公共财政预算、彩票公益金和社会各界捐助等渠道筹集,按规定用于城乡贫困家庭医疗救助的专项基金。
第三条 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专款专用、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管理和使用。
第四条 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以下简称社保基金专户),实行分账核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县级财政部门将原来在社保基金专户中分设的“城市医疗救助基 金专账”和“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进行合并,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用于办理基金的筹集、核拨、支付等业务。
第二章 基金筹集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城乡医疗救助基金来源主要包括:
(一)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每年根据本地区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实际需要,按照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在年初公共财政预算和彩票公益金中安排的城乡医疗救助资金。
(二)社会各界自愿捐赠的资金。
(三)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形成的利息收入。
(四)按规定可用于城乡医疗救助的其他资金。
第六条 县级以上财政部门会同民政部门根据城乡医疗救助对象需求、工作开展情况等因素,按照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地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上级财政对经济困难的地区给予 适当补助。
第三章 基金使用
第七条 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救助对象是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以及其他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经济困难群众。
第八条 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应分别结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规定,统筹考虑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首先确保资助救助 对象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次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商业保险等补偿后,救助对象仍难以负担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帮助困难群众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对因各种原因 未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救助对象个人自负医疗费用,可直接给予救助。
第九条 救助方式以住院救助为主,同时兼顾门诊救助。各地要科学制定救助方案,合理设置封顶线,稳步提高救助水平。要结合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规定,统筹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弥合 城乡困难群众在获得医疗救助方面的差异,满足其正常的医疗服务需求。
第十条 各地区应结合本地实际明确城乡医疗救助对象的具体范围,细化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具体使用方案。
第四章 基金支出
第十一条 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原则上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民政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拨款申请,财政部门审核后将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由社保基金专户直接支付到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 药店或医疗救助对象。
资助医疗救助对象参保参合的,由民政部门将与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确认后的符合救助标准的医疗救助人数、参保参合资助标准及资金总量提供给同级财政部门,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后,从社保基金专户中的“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专账”中将个人缴费核拨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专账”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账”中。
开展“一站式”即时结算的地区,由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在结算时先扣除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费用和医疗救助补助的费用,参保参合救助对象只需结清个人应承担部分。基本医疗 保险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所垫付的医疗救助资金情况,在规定时间内报民政部门审核后,由民政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同级财政部门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基 金专账”直接支付给以上机构。
未开展“一站式”即时结算的地区以及需要事后救助的,由医疗救助对象个人按规定出具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的补偿审核表或结算单、定点医疗机构复式处方或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发票等能 够证明合规医疗费用的有效凭证,在规定时间内
报同级民政部门核批,由民政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同级财政部门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直接支付给医疗救助对象。对救助 对象个人的补助资金原则上通过转账方式,减少现金支出。
统筹地区民政部门可采取通过财政直接支付向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一定预付资金额度的方式,减免救助对象住院押金,方便其看病就医。
第十二条 暂不具备直接支付条件的统筹地区民政部门可根据需要开设一个城乡医疗救助基金支出户(以下简称支出户)。一个统筹地区最多开设一个支出户。全部医疗救助补助支出实行 直接支付的地区,不设支出户。
支出户的主要用途是:接收财政专户拨入的基金,支付基金支出款项,包括对救助对象符合规定的不能通过“一站式”即时结算的医疗费补助支出,对偏远地区和金融服务不发达等不具 备直接支付条件的地区的基金支出,及政策规定的其他可以直接发放给救助对象的基金支出。支出户的利息收入应定期缴入社保基金专户,并入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管理。
支出户除向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结算垫付医疗费用、向医疗救助对象支付救助资金外,不得发生其他支出业务。支出户发生的业务原则上通过转账方式,逐步减少并取消现金支 出。
第十三条 建立定期对账制度,地方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应按照规定认真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清理和对账工作,每年不少于两次。末,民政部门应按要求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城乡 医疗救助基金执行情况及相关说明。
第五章 基金管理
第十四条 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年终结余资金可以结转下继续使用。基金累计结余一般应不超过当年筹集基金总额的15%。各地应进一步完善救助方案,确保基金均衡合理使用,确保 救助对象最大程度受益。
第十五条 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必须全部用于救助对象的医疗救助,对不按规定用药、诊疗以及不按规定提供医疗服务所发生的医疗费,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不予结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 留、挤占、挪用,不得向救助对象收取任何管理费用。
第十六条 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应通过网站、公告等形式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城乡医疗救助对象和救助金额等情况应每季度在村(居)委
会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七条 民政部门应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等部门定期检查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提供的医疗服务和收费情况,对医疗服务质量差、医疗行为违规的,暂缓或停止拨付 其垫付的资金。
第十八条 地方各级民政和财政等部门要定期对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自觉接受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民政部、财政部对各地医疗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和基金使用 情况进行抽查。
第十九条 发现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对故意编造虚假信息,骗取上级补助的,除责令立即纠正、扣回、停拨上级补 助资金外,还应按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各地财政、民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管理的具体办法。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财政部 民政部关于印发<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财社〔2004〕1号)、《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加强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管理的意见》(财社〔2005〕39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民政部负责解释。
第四篇:城乡医疗救助
城乡医疗救助
医疗救助对象:具有我市户口的以下人员:
(一)农村五保对象;
(二)城乡低保对象;
(三)百岁老人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医疗救助内容以及申请程序:实施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临时医疗救助“四位一体”的救助模式。
一、资助参合参保
1、资助农村五保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资助城市低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二、门诊医疗救助
1、日常门诊救助。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低保对象中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人员和75周岁以上城乡低保老人,每年救助200元。
2、特殊慢性病门诊救助。患有慢性肝炎、糖尿病(II级或II级以上)、高血压(II级或II级以上)、肺心病、精神病、癫痫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规定病种的农村五保对象和城乡低保对象,每年救助500元。
日常门诊和慢性病门诊救助由市社会救助局核发《医疗救助卡》,用于在指定医院在限定金额内免费看病或购药。
3、特大疾病门诊救助。对患有恶性肿瘤、尿毒病、肝硬化伴腹水、红斑狼疮、白血病等特大疾病,因经济困难和治疗效果等因素影响,没有住院治疗的城乡低保对象,每年救助2000元。
门诊救助申请审批程序:由对象按照救助类型提出申请,提供身份证、户口本、低保证、市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书等资料到户口所在村(居)委会、乡镇办或低保委托管理单位按进行申报。(一名对象只能享受一种门诊救助,不得重复)
三、住院医疗救助
对因患病需要住院治疗的农村五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城市低保对象进行救助。
住院医疗救助标准:参合参保的五保户、城乡低保对象住院,在获得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定点医疗机构费用减免后的自付费用,按照救助比例予以求助。具体救助比例为:①集中供养五保对象:乡镇医院和本市县级医院100%,县以上及外县市医院80%;②分散供养五保对象:乡镇医院和本市县级医院80%,县以上及外县市医院50%;③农村低保对象:乡镇医院30%,县级医院或县以上及外县市医院20%;④城市三无对象(即城市低保一类对象):本市乡镇医院、县级医院或县市级以上医院50%;⑤城市低保对象:本市乡镇医院、县级医院或县市级以上医院
20%。未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城市低保对象按住院总费用的20%予以救助。(住院救助以出院结算日期按结算,截止日期为每年的12月31日)
医疗救助内累计救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0元。
四、临时医疗救助
农村五保对象、城乡低保对象以外的其他低收入家庭成员,因患恶性肿瘤等特大疾病或因住院治疗经新农村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后,自付费用仍在10000元以上,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给予1500元的临时医疗救助(一年限救助一次)。
临时医疗救助申请审批程序:由个人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资料,经村(居)委会调查、评审、公示,乡镇办初审后报市社会救助局审批。
属低保委托管理单位的对象由低保委托管理单位申报。
非义务教育助学救助
救助对象:在高中学习阶段或考入全日制本科大学的五保对象(孤儿)、城乡低保家庭子女。
申报审批程序:本人向户口所在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①申请报告;②低保证、五保证;③户口本及身份证复印件;④村委会或居委会调查证明、学
校证明;⑤其他需提供的证明),村(居)委会调查核实后报乡镇办初审,乡镇办调查核实后,报市社会救助局审批。
属于低保委托管理单位的由委托管理单位申报审核。申请注意事项
1、考入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只需要提供学费收据复印件和录取通知书复印件,不需要提供学校证明或鉴定;
2、考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只需要提供高考成绩单、录取通知书复印件,不需要提供学校证明或鉴定及学费收据;
3、所有资料一式两份(乡镇办、低保委托管理单位留存一份,社会救助局留存一份);
4、助学救助资料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申报时间:上半年3-4月份,下半年8-10月份。
城市低保
保障对象:持有我市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我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家庭(目前我市执行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为210元/月),可以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申请审批程序:户主向户口所在居委会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1、申请书;
2、户主姓名、户口薄;
3、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
4、家庭成员收入证明;
5、其他按规定
需提供的证明),居委会进行调查、组织评审小组评审并进行第一榜公示,无异议的报乡、镇、办民政室审核,乡、镇、办调查审批后,将审核结果返回居委会进行第二榜公示,并报市社会救助局审批,市社会救助局通知调查核实作出审批决定,并将审批结果在居委会进行第三榜公示,无异议的纳入低保范围,并发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
家庭成员有在低保委托管理单位的(娄底市属以上企业),到低保委托管理单位办理申请手续。
日常动态管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各村(居)委会和城市低保委托管理单位应及时掌握低保对象的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和户籍变更情况,及时办理停发、取消、核减保障人口、减发保障金或恢复、增加保障人口、增加保障金的手续。低保对象应根据保障类别的不同,按规定定期接受调查和审核。
基本救助政策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
基础救助专项救助补充救助
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灾害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助学救助就业救助司法救助科技救助 临时救助社会互助
对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我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实施生活救助
对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我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实施生活救助
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进行救助
对因自然灾害导致生活困难的对象进行救助,并积极组织和帮助受灾地区开展生产自救
对城乡特困无房户和灾民倒房户进行救助
对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和其他困难群体实施资助参合参保、门诊、住院、临时等医疗救助
对城乡低保户、五保户等特困家庭中的在校学生实施救助 对城乡低保户中有劳动潜勇的对象实施免费就业培训和就业推荐,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对城乡低保户、五保户以及困特殊原因造成成活困难的家庭中需要维护自身权益者实施法律援助
对特困对象无偿提供科技培训、科技服务,增强致富能力 对因各种原因造成临时困难的对象以及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
积极宣传发动社会各界互帮互助
第五篇:城乡医疗救助程序
城乡医疗救助程序
一、封面:农村医疗救助审批材料(村委会盖章)
二、灌南县农村医疗救助审批表一张(村委会盖章、镇人民政府盖章)
三、申请书一份(主要写患者身份包括姓名、年龄、居住地;病况包括在哪就医做了哪些手术;申请原因比如经济困难:收入入不敷出;家庭现状)
四、患者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只需要带有照片的正面)
五、患者户口簿复印件一份
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复印件一份(只需复印带有户主照片的那一面)
七、灌南县农村医疗救助对象家庭收入情况调查表一张(村委会盖章)
八、公示(村委会盖章),其中村委会举报电话:***(孙汝选电话)
九、乡(镇)公示结果报告单(村委会盖章)
十、公示(镇人民政府盖章),其中乡(镇)举报电话为83512003
十一、乡(镇)公示结果报告单(镇政府盖章)
十二、江苏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即农民补贴一折通复印件一份(复印带有户名、开户记录的第一面)
十三、医疗服务单位补助清单一张
十四、连云港市灌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补偿单(按时间顺序排列好;并去县卫生局盖有“灌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业务专用章”字样;同时注意必须有医院的盖章;注意每一张补偿单上都要有以上两种盖章)
十五、加盖医院印章的发票复印件(同时去县卫生局盖“灌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业务专用章”)
十六、用药清单(盖医院的章;按时间顺序排好)
十七、住院证明(病历)
十八、出院证明(出院小结)
按以上顺序装订,将资料放在档案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