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单元经典例题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经典例题1】政府的职能
2011年3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许多委员的提案内容都是谈低碳环保。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积极干预。请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有效干预。
【答案解析】题目要求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进行说明,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实际,要履行好相关的政府职能,以服务于低碳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
(1)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推进节能降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2)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倡导全社会树立低碳意识。
(3)政府积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搞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工程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变式训练】2010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直播间,参与《重返灾区——中国之声温暖行动》节目,通过广播慰问汶川、舟曲、玉树等灾区民众,并就近期百姓关注的物价、房价、幸福感等社会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在回应物价问题上温家宝总理说,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使物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我作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我有责任,我也有信心”。
据此有人认为,政府积极履行经济职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经典例题2】政府的责任
一些企业超标排放工业污水,居民乱扔乱倒生活垃圾,煤矿烟尘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群众呼声强烈。某市政府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说明,该市政府是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政府工作的原则,要求结合材料来具体阐释。市政府重视群众呼声说明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市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切实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制定行政法规;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等是政府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体现。重视群众呼声,为群众办实事,说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参考答案】
(1)该市政府重视群众呼声,根据群众要求治污排污,是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具体表现,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该市政府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行动中,真抓实干,是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体现。
(3)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变式训练】2011年5月6日,河南省淮滨县政法、信访工作会议在县行政新区会议中心召开。县委书记吴刚就进一步做好全县政法及信访稳定工作,讲了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坚定信心,主动承担维护全县稳定的重任;
二、转变作风,突出重点,在更高起点上提高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动政法和信访各项工作落实。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对人民负责原则的?
【经典例题3】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2011年4月26日~27日,“2011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政策法规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局党组对政策法规工作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要严格依法行政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工作,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分析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2)为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提供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①提高依法行政,要遵循以下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②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要做到: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理论知识】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各级政府都要自觉接受监督?
(2)如何才能监督各级政府的权力?
【参考答案】 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A必要性:
1、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我国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了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
2、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3、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B重要性:
1、有利于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
2、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
2、有利于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4、有利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怎样实现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1、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这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2、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3、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4、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理论知识】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由。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监督权力的行使。
(2)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权力应该依法行使,公开透明,接受人民的监督。
(3)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保障公民监督权的实现。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防止权力的滥用,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4)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的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各项工作的必要保证;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权力若不在阳光下运行,必然导致官僚主义,滋生腐败。
【变式训练】
材料一 “年关”是一些人送礼拉关系、行贿跑路子的契机,很多人的“廉关”被“年关”轻而易举地攻破。据南京市检察机关数据显示,在最近6年查处的近千名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中,近八成都曾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伸过手”。
材料二 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出通知:“元旦春节期间加强廉洁自律厉行节约。严禁收受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礼品、礼金、干股、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严禁利用婚丧嫁娶收敛钱财,严禁用公款或接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邀请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
(1)材料一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正确行使权力具有哪些警示?
(2)指出材料二涉及的监督形式,并分析这样规定对政府工作的重要意义
(3)有人指出:要想使领导干部春节期间不腐败,仅仅依靠狠抓“年关”防范是远远不够的。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变式训练】
近年来,我国一些省市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制度,陆续向群众开放政府的“红头文件”的查阅。湖南长沙某档案馆现行文件服务中心收集整理了本区2001年以来党政职能部门以及上级制发的非保密的现行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文件资料1 200多件,实行开架阅览。老百姓只要持有效证件就可以在这里免费查阅“红头文件”,就像在图书馆查资料一样方便。这一举措深受群众欢迎,被称为“阳光工程”。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我国一些省市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与政府依法行政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二篇:牛顿定律单元典型例题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牛顿定律单元典型例题
[内容和方法]
本单元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平衡,失重和超重等概念和规律。其中重点内容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应用,这其中要求学生要能够建立起正确的“运动和力的关系”。因此,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则是本单元中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的基础。
本单元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力的分解与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是所有矢量进行加、减法运算过程的通用法则;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时,常需要将某一个物体从众多其他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的“隔离法”,隔离法是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而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又是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因此,这种从复杂的对象中隔离出某一孤立的物体进行研究的方法,在本单元中便显得十分重要。
[例题分析]
在本单元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物体受力情况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其原因通常出现在对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方面,特别是对摩擦力(尤其是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不能准确地把握,如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时,常表现出用矢量公式计算时出现正、负号的错误,其本质原因就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没能正确掌握,误以为物体受到什么方向的合外力,则物体就向那个方向运动。
例
1、如图2-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为()
A.10N向左
B.6N向右
C.2N向左
D.0
【错解分析】错解:木块在三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当撤去F1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与撤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正确。
造成上述错解的原因是不加分析生搬硬套运用“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某时刻去掉一个力,则其他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去掉这个力的大小,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相反”的结论的结果。实际上这个规律成立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去掉其中一个力,而其他力不变。本题中去掉F1后,由于摩擦力发生变化,所以结论不成立。
【正确解答】由于木块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依据牛二定律有F1-F2-f=0此时静摩擦力为8N方向向左。撤去F1后,木块水平方向受到向左2N的力,有向左的运动趋势,由于F2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此时-F2+f′=0即合力为零。故D选项正确。
【小结】摩擦力问题主要应用在分析物体运动趋势和相对运动的情况,所谓运动趋势,一般被解释为物体要动还未动这样的状态。没动是因为有静摩擦力存在,阻碍相对运动产生,使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表现为一种趋势。由此可以确定运动趋势的方向的方法是假设静摩擦力不存在,判断物体沿哪个方向产生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方向就是运动趋势的方向。如果去掉静摩擦力无相对运动,也就无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就不存在。
例
2、如图2-2所示水平放置的粗糙的长木板上放置一个物体m,当用力缓慢抬起一端时,木板受到物体的压力和摩擦力将怎样变化?
【错解分析】错解:以木板上的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因为物体静止,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错解一:据式②知道θ增加,f增加。
错解二:另有错解认为据式知θ增加,N减小;则f=μN说明f减少。
错解一和错解二都没能把木板缓慢抬起的全过程认识透。只抓住一个侧面,缺乏对物理情景的分析。若能从木块相对木板静止入手,分析出再抬高会相对滑动,就会避免错解一的错误。若想到f=μN是滑动摩擦力的判据,就应考虑滑动之前怎样,也就会避免错解二。
【正确解答】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如图2-3物体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物体在缓慢抬起过程中先静止后滑动。静止时可以依据错解一中的解法,可知θ增加,静摩擦力增加。当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可以同错解二中的方法,据f=μN,分析N的变化,知f滑的变化。θ增加,滑动摩擦力减小。在整个缓慢抬起过程中y方向的方程关系不变。依据错解中式②知压力一直减小。所以抬起木板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小。压力一直减小。
【小结】物理问题中有一些变化过程,不是单调变化的。在平衡问题中可算是一类问题,这类问题应抓住研究变量与不变量的关系。可从受力分析入手,列平衡方程找关系,也可以利用图解,用矢量三角形法则解决问题。如此题物体在未滑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所受三个力围成一闭合三角形。如图2-4。类似问题如图2-5用绳将球挂在光滑的墙面上,绳子变短时,绳的拉力和球对墙的压力将如何变化。从对应的矢量三角形图2-6不难看出,当绳子变短时,θ角增大,N增大,T变大。图2-7在AC绳上悬挂一重物G,在AC绳的中部O点系一绳BO,以水平力F牵动绳BO,保持AO方向不变,使BO绳沿虚线所示方向缓缓向上移动。在这过程中,力F和AO绳上的拉力变化情况怎样?用矢量三角形(如图2-8)可以看出T变小,F先变小后变大。这类题的特点是三个共点力平衡,通常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一个力方向不变,大小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改变。还有时是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大小不变,方向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例
3、如图2-9天花板上用细绳吊起两个用轻弹簧相连的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两小球均保持静止。当突然剪断细绳时,上面小球A与下面小球B的加速度为 [ ]
A.a1=g a2=g
B.a1=2g a2=g
C.a1=2g a2=0
D.a1=0 a2=g
【错解分析】错解:剪断细绳时,以(A+B)为研究对象,系统只受重力,所以加速度为g,所以A,B球的加速度为g。故选A。
出现上述错解的原因是研究对象的选择不正确。由于剪断绳时,A,B球具有不同的加速度,不能做为整体研究。
【正确解答】 分别以A,B为研究对象,做剪断前和剪断时的受力分析。剪断前A,B静止。如图2-10,A球受三个力,拉力T、重力mg和弹力F。B球受三个力,重力mg和弹簧拉力F′
A球:T-mg-F = 0 ① B球:F′-mg = 0 ②
由式①,②解得T=2mg,F=mg
剪断时,A球受两个力,因为绳无弹性剪断瞬间拉力不存在,而弹簧有形米,瞬间形状不可改变,弹力还存在。如图2-11,A球受重力mg、弹簧给的弹力F。同理B球受重力mg和弹力F′。
A球:-mg-F = maA ③ B球:F′-mg = maB ④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由式③解得aA=-2g(方向向下)
由式④解得aB= 0
故C选项正确。
【小结】(1)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对应关系。合外力不变,加速度不变。合外力瞬间改变,加速度瞬间改变。本题中A球剪断瞬间合外力变化,加速度就由0变为2g,而B球剪断瞬间合外力没变,加速度不变。
弹簧和绳是两个物理模型,特点不同。弹簧不计质量,弹性限度内k是常数。绳子不计质量但无弹性,瞬间就可以没有。而弹簧因为有形变,不可瞬间发生变化,即形变不会瞬间改变,要有一段时间。
例
4、甲、乙两人手拉手玩拔河游戏,结果甲胜乙败,那么甲乙两人谁受拉力大?
【错解分析】错解:因为甲胜乙,所以甲对乙的拉力比乙对甲的拉力大。就像拔河一样,甲方胜一定是甲方对乙方的拉力大。
产生上述错解原因是学生凭主观想像,而不是按物理规律分析问题。按照物理规律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由哪一个力决定的而是由合外力决定的。甲胜乙是因为甲受合外力对甲作用的结果。甲、乙两人之间的拉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是相互作用力,甲、乙二人拉力一样大。
【正确解答】甲、乙两人相互之间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甲、乙两人身上。
【小结】生活中有一些感觉不总是正确的,不能把生活中的经验,感觉当成规律来用,要运用物理规律来解决问题。
例
5、如图2-12,用绳AC和BC吊起一重物,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60°,AC绳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为150N,而BC绳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为100N,求物体最大重力不能超过多少?
【错解分析】错解:以重物为研究对象,重物受力如图2-13。由于重物静止,则有 TACsin30°=TBCsin60°
TACcos30°+TBCcos60°=G
将TAC=150N,TBC=100N代入式解得G=200N。
以上错解的原因是学生错误地认为当TAC=150N时,TBC=100N,而没有认真分析力之间的关系。实际当TBC=100N时,TBC已经超过150N。
【正确解答】以重物为研究对象。重物受力如图2-13,重物静止,加速度为零。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TACsin30°-TBCsin60°= 0 ① TACcos30°+TBCcos60°-G = 0 ②
而当TAC=150N时,TBC=86.6<100N
将TAC=150N,TBC=86.6N代入式②解得G=173.32N。
所以重物的最大重力不能超过173.2N。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例
6、如图2-14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现用水平外力F推物体,在外力F由零逐渐增加的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物体所受摩擦力怎样变化?
【错解分析】错解一:以斜面上的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力如图2-15,物体受重力mg,推力F,支持力N,静摩擦力f,由于推力F水平向右,所以物体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摩擦力f的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f+mgsinθ=Fcosθ ①
N-Fsinθ-mgcosθ=0 ②
由式①可知,F增加f也增加。所以在变化过程中摩擦力是增加的。
错解二:有一些同学认为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则有F增加摩擦力减少。
上述错解的原因是对静摩擦力认识不清,因此不能分析出在外力变化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在确定摩擦力方向。由于外力的变化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趋势有所变化,如图2-15,当外力较小时(Fcosθ<mgsinθ)物体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F增加,f减少。与错解二的情况相同。如图2-16,当外力较大时(Fcosθ>mgsinθ)物体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外力增加,摩擦力增加。当Fcosθ=mgsinθ时,摩擦力为零。所以在外力由零逐渐增加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加。
【小结】若斜面上物体沿斜面下滑,质量为m,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我们可以考虑两个问题巩固前面的分析方法。
(1)F为怎样的值时,物体会保持静止。
(2)F为怎样的值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以加速度a运动。
受前面问题的启发,我们可以想到F的值应是一个范围。
首先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当F较小时,如图2-15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N、斜向上的摩擦力f和F。物体刚好静止时,应是F的边界值,此时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可近似看成f静=μN(最大静摩擦力)如图建立坐标,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当F从此值开始增加时,静摩擦力方向开始仍然斜向上,但大小减小,当F增加到FCOSθ= mgsinθ时,即F= mg·tgθ时,F再增加,摩擦力方向改为斜向下,仍可以根据受力分析图2-16列出方程
随着F增加,静摩擦力增加,F最大值对应斜向下的最大静摩擦力。
要使物体静止F的值应为
关于第二个问题提醒读者注意题中并未提出以加速度a向上还是向下运动,应考虑两解,此处不详解此,给出答案供参考。
例
7、如图2-17,m和M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下滑,则M和m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错解分析】错解:以m为研究对象,如图2-18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N、摩擦力f,如图建立坐标有
再以m+N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2-19,(m+M)g·sinθ=(M+m)a③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据式①,②,③解得f = 0
所以m与M间无摩擦力。
造成错解主要是没有好的解题习惯,只是盲目的模仿,似乎解题步骤不少,但思维没有跟上。要分析摩擦力就要找接触面,摩擦力方向一定与接触面相切,这一步是堵住错误的起点。犯以上错误的客观原因是思维定势,一见斜面摩擦力就沿斜面方向。归结还是对物理过程分析不清。
【正确解答】因为m和M保持相对静止,所以可以将(m+M)整体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19,受重力(M十m)g、支持力N′如图建立坐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x:(M+m)gsinθ=(M+m)a ①
解得a = gsinθ
沿斜面向下。因为要求m和M间的相互作用力,再以m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2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因为m,M的加速度是沿斜面方向。需将其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如图2-21。
由式②,③,④,⑤解得f = mgsinθ·cosθ
方向沿水平方向m受向左的摩擦力,M受向右的摩擦力。
【小结】 此题可以视为连接件问题。连接件问题对在解题过程中选取研究对象很重要。有时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时以单个物体为研究对象。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将不知道的相互作用力去掉,单个物体作研究对象主要解决相互作用力。单个物体的选取应以它接触的物体最少为最好。如m只和M接触,而M和m还和斜面接触。
另外需指出的是,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有时需要分解力,有时需要分解加速度,具体情况分析,不要形成只分解力的认识。
例
8、如图2-22质量为M,倾角为α的楔形物A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B物体从楔形物的光滑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在B物体加速下滑过程中,A物体保持静止。地面受到的压力多大?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错解分析】错解: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23,因为A物体静止,所以N=G=(M+m)g。
由于A,B的加速度不同,所以不能将二者视为同一物体。忽视了这一点就会造成错解。
【正确解答】分别以A,B物体为研究对象。A,B物体受力分别如图2-24a,2-24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运动方程,A物体静止,加速度为零。x:Nlsinα-f=0 ①
y:N-Mg-Nlcosα=0 ②
B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a,x:mgsinα=ma ③ y:Nl-mgcosα=0 ④
由式①,②,③,④解得N=Mg+mgcosα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地面受到的压力为Mg十mgcosα。
【小结】 在解决物体运动问题时,在选取研究对象时,若要将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做为研究对象,应该注意这几个物体必须有相同的加速度。
例
9、如图2-25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 ]
A.当拉力F<12N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错解分析】错解:因为静摩擦力的最大值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fmax=μN=0.2×6=12(N)。所以当F>12N时,A物体就相对B物体运动。F<12N时,A相对B不运动。所以A,B选项正确。
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一般是对A选项的理解不正确,A中说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是以地为参考物,显然当有力F作用在A物体上,A,B两物体对地来说是运动的。二是受物体在地面上运动情况的影响,而实际中物体在不固定物体上运动的情况是不同的。
【正确解答】 首先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26,在水平方向只受拉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F=(mA+mB)a ①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再以B为研究对象,如图2-27,B水平方向受摩擦力 f = mBa ②
代入式①F=(6+2)×6=48N
由此可以看出当F<48N时A,B间的摩擦力都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也就是说,A,B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所以D选项正确。
【小结】 物理解题中必须非常严密,一点的疏忽都会导致错误。避免错误发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按规范解题。每一步都要有依据。
例
10、如图2-28,有一水平传送带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上,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则传送带将该物体传送10m的距离所需时间为多少?
【错解分析】错解:由于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上,所以v0=0,物体在竖直方向合外力为零,在水平方向受到滑动摩擦力(传送带施加),做v0=0的匀加速运动,位移为10m。
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有f =μmg = ma,a =μg =5m/s
2上述解法的错误出在对这一物理过程的认识。传送带上轻放的物体的运动有可能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二是达到与传送带相同速度后,无相对运动,也无摩擦力,物体开始作匀速直线运动。关键问题应分析出什么时候达到传送带的速度,才好对问题进行解答。
【正确解答】以传送带上轻放物体为研究对象,如图2-29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受滑动摩擦力,做v0=0的匀加速运动。据牛二定律:F = ma 有水平方向:f = ma ① 竖直方向:N-mg = 0 ② f=μN ③
由式①,②,③解得a = 5m/s2
设经时间tl,物体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t=v0+at ④
解得t1= 0.4s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物体位移为0.4m时,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物体0.4s后无摩擦力,开始做匀速运动 S2= v2t2⑤
因为S2=S-S1=10-0.4 =9.6(m),v2=2m/s
代入式⑤得t2=4.8s
则传送10m所需时间为t = 0.4+4.8=5.2s。
【小结】本题是较为复杂的一个问题,涉及了两个物理过程。这类问题应抓住物理情景,带出解决方法,对于不能直接确定的问题可以采用试算的方法,如本题中错解求出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m用2s,可以拿来计算一下,2s末的速度是多少,计算结果v =5×2=10(m/s),已超过了传送带的速度,这是不可能的。当物体速度增加到2m/s时,摩擦力瞬间就不存在了。这样就可以确定第2个物理过程。
例
11、如图2-30,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可以不计,盘内放一个物体P处于静止。P的质量为12kg,弹簧的劲度系数k=800N/m。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s内F是变化的,在0.2s以后F是恒力,则F的最小值是多少,最大值是多少?
【错解分析】错解:
F最大值即N = 0时,F = ma+mg=210(N)
错解原因是对题所叙述的过程不理解。把平衡时的关系G = F+N,不自觉的贯穿在解题中。
【正确解答】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0.2s前F是变力,0.2s后F是恒力的隐含条件。即在0.2s前物体受力和0.2s以后受力有较大的变化。
以物体P为研究对象。物体P静止时受重力G、称盘给的支持力N。
因为物体静止,∑F=0 N = G = 0 ①
N = kx0②
设物体向上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此时物体P受力如图2-31受重力G,拉力F和支持力N′
为您服务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G = ma ③
当0.2s后物体所受拉力F为恒力,即为P与盘脱离,即弹簧无形变,由0~0.2s内物体的位移为x0。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则
将式①,②中解得的x0= 0.15m代入式③解得a = 7.5m/s2
F的最小值由式③可以看出即为N′最大时,即初始时刻N′=N = kx。
代入式③得 Fmin= ma + mg-kx0
=12×(7.5+10)-800×0.15 =90(N)
F最大值即N=0时,F = ma+mg = 210(N)
【小结】本题若称盘质量不可忽略,在分析中应注意P物体与称盘分离时,弹簧的形变不为0,P物体的位移就不等于x0,而应等于x0-x(其中x即称盘对弹簧的压缩量)。
第三篇:文化生活第二单元重点知识记忆及典型例题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3)尊重文化多样性原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5、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1)意义: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使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正确做法:即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6、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1)继承性。(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7、传统文化的影响
(1)积极: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消极: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地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9、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2)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见P46(略)
10、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1、文化创新的意义: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2、文化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反对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两对关系:继承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两个反对)
1、大众日报泰安2011年10月23日讯:今天,以社会管理科学化为主题的“2011泰山论坛”举行,旨在通过深入研讨交流,积极探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思路、方法和途径,为全面推进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提供智力支持。论坛指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正确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提示:立足社会实践,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发展创新;着眼于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着眼于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
2、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引导孩子从小读好经典诗文,对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为了使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代,直面经典,获得中华古诗文的熏陶和积累,使之成为他们终生受益的文化准备,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1年9月1日决定在全市小学生中开展“读诗诵经”活动。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谈你对开展学生“读诗诵经”活动的看法。
提示: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代文明不能割裂传统。“四书五经”等中华传统名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发扬;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对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变迁,学习外来有益文化,进行创新;
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应该注意方式,不能搞一刀切。
3、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提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立足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4、请分析为什么要维护、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提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请你就中学时如何正确地对待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提示: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对外交流中,要吸收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第四篇:哲学第四单元典型例题
哲学第四单元典型例题
1.2013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讲话强调: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分析为什么“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7分)
2.材料: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近70次“改革”,代表委员竞相提出有关“改革”的议案提案。走过“而立之年”的改革,再次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社会发展规律的相关原理,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改革的原因。(9分)
3.: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分析“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因。(13分)、2012年6月3日,广州3岁女童琪琪肚子卡在4楼防盗网,湖北打工青年周冲立即徒手爬窗将挺举,经众街坊全力帮助,女童安全获救,众亲切的将周冲称为“托举哥。周冲英勇救人的事迹传遍了广州,感动了全国,共青团广东省委授予他“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继周冲之后,类似“托举哥”的事迹在宁波等地不断涌现,从“托举哥”周冲,到时“夺刀侠”黄兆景,到时“最美司机”吴志宏,再到美教师“张丽莉”„„在感动我们的同时,理激起社会公众的善良情怀,推动了社会走向温暖和美好
(1)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托举哥”事迹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5.(山东卷41)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依据。(9分)
6.材料一:我国网络文化主流积极健康,但良莠并存。当下社会网络低俗文化盛行已是有目共睹。从“荤段子”短信流行,骚扰信息不断,网络脱星露点蹿红、“兽门”“艳门”层出不穷,恶搞经典。猎奇和猥琐地片面追求感官刺激,赤裸裸的表现人欲望的东西大行其道,低俗文化、低俗价值取向已经对社会生活的稳定和谐,特别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使社会核心价值观遭到扭曲,拉低或者冲破社会道德底线。(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说明整治网络低俗之风的必要性。(13分)
7.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不失时机坚定不移地深化分配体制改革,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破除一切妨碍实现社会公平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让人们“共享尊严荣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说十八大报告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启示。(12分)
参考答案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世情、国情、党情要求我们具有这一精神。(2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变化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这要求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力量。(3分)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一精神能够指导我们正确地改造世界。(2分)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决定政治体制等各方面必须改革,而成功社会改革又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4分)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2分)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3分)
3.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党要密切联系群众。(6分)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所以,党要密切联系群众。(4分)
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保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所以,党要密切联系群众。(3分)
4.①托举哥等事迹启示我们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3分)
②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重要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了周冲等人的义举,我们要重视和自觉坚持正确的价值观(3分)
③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4分)
④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象周冲等人一样,在劳动与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4分)
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
上层建筑一是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6、(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网络低俗文化是一种错误的社会意识,危害社会的稳定和谐,特别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成长造面极大的危害。(4分)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有利于抵制和克服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不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发挥正确的价值观对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导向作用。(3分)
③人的自然属性和市场的逐利性使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自发形成,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有利于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3分)
④人民是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的观点,走群众路线。网民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是由党和国家走群众路线的要求。(3分)
7.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破除一切妨碍实现社会公平的思想观念。(3分);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要通过改革破除一切阻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体制机制弊端。(3分);(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改革开放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3分);
④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改革开放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分)。
第五篇:第二单元精选
1.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世纪出现在希腊的一个新的思想流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其代表人物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B.他们主张知识即美德 C.他们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决定作用D.他们创立了逻辑学 2.下列关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研究主题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B.关注人于人之间的关系
C.热衷于考察和认识社会问题D.提出“知识就是道德”的伦理思想
3.西方人文主义最初发源于:A.希腊B.罗马C.法国D.英国 4.“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材料说明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识即美德C.认识你自己D.可贵的理论
5、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A.美德即知识B.自由、民主、平等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 6.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 A.人文主义藐视宗教作用的思想B.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C.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D.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7.拉裴尔是文艺复兴时的“美术三杰”之一,他以擅长画圣母像闻名,他画的圣母充满亲情母爱,这主要体现了当时的A.蒙昧主义B.人文主义C.禁欲主义D.浪漫主义 8、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A.天主教会内部的派别斗争B、世俗封建主与天主教会的斗争 C.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D.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9.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B.是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
C.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促进了社会的进步D.激励着亚洲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10.文艺复兴运动的最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B.促进了欧洲近代科学的产生 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D.促进了欧洲人民的思想解放
11.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寄托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12.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要求包括①歌颂理性②反对等级制度 ③批判教权主义④倡导自由、民主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④D.①③④
13.主张国家的权利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防止腐败和集权,从而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的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
14、下列对“启蒙思想”的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提倡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宣扬自由平等B.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批判封建旧制度,提倡建立民主社会D.提倡理性主义,反对宗教神学思想
15、西欧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资产阶级文艺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B.前者促进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后者的产生与自然科学无直接关系
C.前者反对天主教会神学思想,后者反对封建专制D.前者遍及西欧各国,后者仅限于法国 16.导致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D.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17.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相同点有:①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②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③都反对宗教信仰④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下列对启蒙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法国大革命不断深入的主要原因B.直接向封建专制制度发起冲击 C推动欧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生D影响了亚非拉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 19.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A.彻底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B.为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C.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D.影响涉及亚洲、拉美 20.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相同之处是
A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B矛头指向天主教,歌颂理性C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D是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反映 21.近代欧洲掀起了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民迈进理性时代。请回答:
(1)14一18世纪,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2)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特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说明。(3分)(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共同影响是什么?(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
(1)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2分)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材料二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2分)(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这两场放运动的推动或指引下,欧洲分别发生了哪两场重大的改革或革命运动
1-5CDAAC6-10CBCBD11-15AABAC16-20BABBD
22.(1)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3分)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实行宗教改革。(1分)启蒙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1分)
(3)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动员。(2分)
23、(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肯定人,突出人的价值和地位。自由是天赋人权,并以法律保障。(3)宗教改革运动、法国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