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20xx年12月,我市成立了“xx市政府法律顾问团”,聘请了5名资深律师担任市政府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团成立后,在协助市政府做好重大决策、重大行政行为的法律咨询和论证,参与招商引资、规范性文件审查、重大经济项目谈判、合同审核等方面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政府依法行政工作进程,体现了政府法律顾问存在的价值和特殊性及不可替代性。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和法律论证。市政府法律顾问团通过参加市长办公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等重要会议,对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同时,组织专家、职业律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就政府重大决策进行法律论证,从而从源头上把好法律关,保证政府决策的合法性。
(二)审核把关政府规范性文件。顾问团协助政府法制办,对政府起草或者拟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从法律方面提出修改和补充建议;同时,为政府正在实施或准备实施的行政管理工作组织的各项改革方案以及具体措施提供法律意见。截至目前,政府法律顾问团参与起草、审查规范性文件 份,为我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和辅助作用。
(三)参与信访案件处理。顾问团参与处理政府涉法事务,以及涉及政府的尚未形成诉讼的民事纠纷、经济纠纷、行政纠纷和其他重大纠纷,维护政府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维护政府机关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了政府法律顾问和参谋助手作用。同时,配合信访部门,为依法处理疑难信访案件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对上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我市信访局目前实行律师信访值班制度,让专业律师与群众面对面,帮助群众解决法律方面的困惑和问题,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四)就行政复议等案件涉及的重大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政府法制办每年需要办理大量的行政复议案件,同时还要涉及部分行政赔偿案件。在办理某些重大案件时,需要具备相当专业的法律知识,政府法制办将法律顾问召集到一起,就案件处理中涉及的重大法律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确保案件处理决定合法、公平、公正。
二、困难和问题
我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定位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政府法律顾问参与的法律事务往往非常重大,非常复杂,而且非常紧急。但是,由于时间原因,有的重大决策顾问前期没有介入,不了解情况,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审查证据,更谈不上深入研究了。这种法律顾问工作严重后置化的顾问方式,阻碍了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发展、完善。
(二)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政府法律顾问成员自身不断发生变化,又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调整,致使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不断弱化,加上一些顾问团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对政府的依法行政等相关工作,缺乏积极的参与,知识积极的提供意见和建议。同时,由于法律顾问自身职业原因,出于职业收入考虑,“诉讼型”顾问职能相对强一些。这样的情况,导致法律顾问部分职能弱化,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参谋、助手作用。
(三)长效机制不够健全。从20xx年到现在已有7年时间,在这7年时间里,我市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连续性不够强。由于激励机制等多种因素,法律顾团成员工作主动性下降,导致部分工作职能出现弱化趋势。虽然我市政府法律顾问在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从贯彻落实依法行政的要求来看,从实现行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目的出发,我们必须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建议
(一)关于工作定位问题。为我市各级政府提供法律顾问服务,应当把握宏观,搞好服务定位,突出服务重点,注重质量和实效,为建设法治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和谐发展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顾问服务。我们认为市政府法律顾问要做好以下工作:
1、论证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法律可行性。市政府担负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责任,这些政府项目投资大,投资周期长,涉及法律关系众多,且往往关系到百姓的基本利益。因此,政府项目的法律问题尤为重要。法律顾问可以作为项目的专项顾问,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法律可行性进行论证,设计法律框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协调相关各方的法律关系,起草相关法律文书,参与谈判及决策过程,保障项目的依法进行以及政府资金的安全。
2、协助市政府预防及处理各种纠纷。市政府作为一个主体,同社会其他主体发生经济往来及其它民事法律关系是难免的。近年来,以政府为一方主体的经济民事案件大量增加,例如房屋租赁、房屋拆迁、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问题,以及经济纠纷等较为频繁。而且,随着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政府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也时有发生。政府作为案件的一方主体,在案件起诉前解决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由于政府长期以来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员,诉前调解工作十分滞后。政府法律顾问的介入,可以大大减少政府成为诉讼主体的几率,既解决了矛盾和问题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关于工作潜力发挥问题。
首先,要提高法律顾问业务技能。法律顾问在提供法律服务时,遇到的不仅仅是法律适用问题,很多是法律、政策及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遇到最多的问题可能就是政策的适用问题。法律顾问要熟悉政策,并对政策合法性的适用后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做出判断,及时给政府提供风险提示,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提高法律顾问业务技能是做好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次,要明确法律顾问工作职责。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建立法律顾问为政府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服务的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均经协商后用契约条款固定,法律顾问则由政府聘请,按照合同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第二篇: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开展调研报告
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开展调研报告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近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开展了“拆违治乱提质”和“创宜居山城、建美丽乡村”攻坚行动,交口乡抢抓这一机遇,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环境美化的有力推手,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看到交口乡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一)明确工作思路,抓好组织管理
党政统管,全面部署。交口乡党委、政府决定在2017年开展了“拆违治乱提质”工作、2019年开展了“创宜居山城、建美丽乡村”活动、2020年开展了“爱国卫生级”运动,为加快人居环境卫生提档升级,结合我乡实际,成立以党委书记、乡长为双组长,分管乡长为第一副组长,党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兼各职能小组组长,全体干部、各村委、各企事业单位、各站所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组,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发力”的创卫工作格局。同时制定了任务分解表,实行目标管理、过程跟踪,坚持一线工作、结果导向,定人员、定职责、定节点,做到了分工具体、责任明确、流水到头。
结合乡情,聚力攻坚。“建美丽乡村”就是要统筹全乡发展,着力解决环境卫生条件差、乡村管理不精细等问题,进一步改善各村环境面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创宜居山城”就是要提档,就是在实施创卫重点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补齐工作短板,进一步提升生态品质,进一步完善管理功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划分战区,挂图作战。全乡17个村委和乡镇建成区分别被划分为七大战区,均由党政领导任指挥长,指挥长们既要挂帅又要出征,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当好作战员,乡创卫办将相关责任和任务制作成版面,在单位醒目位置予以公示,建立起了党政班子成员包战区、一般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街巷责任制。全乡实行挂图作战,列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各区根据时间节点,对照目标要求,倒排工期,细化任务,坚持徒步工作法、一线工作法,三天一调度、一周一汇报,通过“看学比干”,激发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热情,保障攻坚行动落实有质有量有速,促进各项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二)精准靶向发力,兼修“面子”“里子”
深入宣传发动。从创卫工作启动之初,我们就把宣传作为赢得广大群众支持、参与的重要抓手,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促使全民参与的氛围不断延展,实现全乡共建共治共享,充分利用微信、标语、横幅、宣传车、宣传栏等多种媒介广泛宣传,利用安全宣传月、志愿者活动、主题党日、重要假日等平台向群众全面宣传创建国家级卫生乡的重要性,也通过平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工作落实好。通过大范围、大动员、大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创卫氛围。今年又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2次,悬挂条幅50条,发放“建美丽乡村、创宜居山城”倡议书3000余份,增设大型亚克力宣传版画5幅。
找准工作重点。“一轴两区两河”为重点,全面推进“垃圾清零”和“基础提档”两大行动,通过点线面联动打造,辐射带动全乡整体提升,逐步实现由局部美丽乡村到整体美丽乡镇的重大转变,确保攻坚行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第三篇:地税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开展调研报告
**市地税局以一流的干部队伍、一流的执业形象、一流的工作业绩为目标,通过不断强化教育监督、完善制度体系、丰富管理渠道,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的纵深开展。
一、完善机制,体系带动,全面夯实纪检监察工作基础
一是重点落实领导责任制。把对领导的管理作为第一环节,对制度的推行强调自上而下、逐级落实,形成层次分明、运行协调的责任
体系。要求各级领导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在遵守规章制度上从自身做起,率先执行,把党风廉政工作与业务工作统筹安排,同步推进,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二是健全纪检监察网络。一方面,长期聘请市人大、政协、纪委及社会有关部门领导作为特邀监察员,并密切走访、座谈,接受指导、监督。另一方面,继续深化社会评价机制,通过2345常态、长效联系机制,组织干部职工以结对子的形式,与全市各级领导、各类代表、先模人物建立常态联系,把地税工作尤其是行风建设与整个社会评价体系直接衔接,增进与社会的互信和理解。三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及运行管理。在认真执行各项廉政制度和工作纪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和执法实践,制订了《**地税税收执法21不准》和廉洁从税“五禁令”,进一步建立健全税收执法预警机制,全面开展、深化执法自警、省身促廉活动,坚决制止乱吃、乱要、乱报现象。
二、立足实际、硬化措施,增强纪检监察工作渗透能力
一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对群众投诉、举报认真分析、悉心核实,严格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同时严格落实“反查法”,查实干部职工是否存在责任,查找管理漏洞,杜绝人情税、关系税。对干部职工的失职、违纪行为严肃处理。二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全面打造公开地税形象,将纳税人关心、敏感和容易引发争议的工作,全部实行透明管理,接受纳税人的评议和监督。在稽查案件审理和定额核定工作中,实行监察介入机制。通过监察职能的跟班作业,确保涉税稽查和纳税定额工作公正、客观、规范、透明,杜绝可能出现的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现象。三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举措,提高服务质效。进一步探索需求型、人性化的纳税服务工作,在全系统淡化权力意识、树立义务观念,积极开展“局长服务日”和“行风热线”活动,开展网送税法、网上咨询和纳税服务志愿者活动,扩大与纳税人的交流途径,接受纳税人的意见、建议。四是进一步加强“两权”监督制约。在内网“征管系统的预警监控管理”平台上设立监察公告,积极优化监督手段、强化监督管理,形成了一套执法有依据、操作有程序、过程有监控、责任有追究的“两权”监督制约机制。
三、抓好教育,着眼防范,有力提高干部队伍廉政素质
一是设置警示教育资料库,丰富教育素材。将各级领导讲话、税收案件通报等分类整理成册,收集购买反腐、犯罪题材的书籍、影碟等100多套(张),建立借阅管理制度,由监察室具体负责,指定专人管理,统一对各基层分局借阅发放,组织干部观看。以此丰富充实教育素材,深化学习效果。二是全面拓展教育活动空间。与纪委进一步加强定期联系制度,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加强与检察院的税检共建活动,结合双方职能优势,在系统内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展开“8小时外”大讨论,强化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法制意识。三是创办《**地税廉政教育学习园地》,每月一期,涵括廉政格言、廉政法规、典型案例、廉政专题知识问答、基层经验交流及纪检工作动态等6个方面。《园地》采取评论式的宣教方式,鼓励基层分局和干部发表言论或提供素材,在交流中达到督廉、促廉、养廉的目的。四是依托网络优势,构造廉政文化平台。平台共设置了七个栏目,分别为纪检动态、两权监督、行政监察、廉政法规、廉政文化、在线视频、廉政制度。干部职工可以自由选择阅读内外纪检工作要闻、查看两权监督工作情况;可以在线观看廉政影片、欣赏廉政歌曲,教育干部职工引以为鉴。此外,还通过撰写廉政格言、举办廉政漫画展、传唱廉政歌曲等活动,把干部职工作为廉政文化的创建主体,进一步促进廉政意识和廉政观念的有效提高、深化。
第四篇:如何开展调研
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是一个行为科学,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而怎样写好调研报告则是一个将行为科学、方法论与认识论相结合、相统一的问题,这里有一个从实践到认识的分析、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怎样开展调查研究是一项需要费心、费时、费力的复杂工作,也是需要面对实际、面对基层、面对群众的工作,不仅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而且也有一个世界观、工作态度和群众观点问题。我体会,要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要把握“两头”,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调研重点。所谓把握“两头”,即是一要把握“上头”,了解党和国家一个时期的大政方针是什么,有什么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和研究;二要把握“下头”,就是了解社会在如何发展,老百姓在想什么、干什么、盼什么,创造了什么新鲜经验,有什么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特别是通过制定政策去调节。对这两头吃透了,就可以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调研工作的总体方向,立定工作的标杆,选准调研工作的突破口。
在确定调研的项目以后,还要做好一个基础的工作,就是要准备好调研提纲,明确所要进行的调研目的、调研范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和调查的重点。既要有大纲,又要有细目,有的还要有统计的表格。
第二,迈开双脚,深入实际,广泛调查,详细地占有第一手资料。调查中,一要“沉”,就是“沉”下去,沉到群众中,用心地听他们讲,切忌走马观花。二要“谦”,就是以谦虚的态度,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请基层群众发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切不可高高在上,好为人师,下车伊始,哇啦哇啦。三要“全”,即全面了解。尽管基层说的、讲的都不一定是我们调查所需要的材料,但是要尽量搜集。如果想寻找一个有用的素材,必须搜集10份甚至更多份素材,占有材料说法要“以十当一”,多多益善。四要注意引导,即引导调查的对象围绕调查的主题发言,围绕所要了解的重点发言,不可泛泛而谈。五要“实”,即坚定地贯彻实事求是原则,要求调查的对象讲实话,反映实际的情况。对有关典型细节和数字要反复核实。六要亲手记录。这不仅可以解决“感觉”问题,而且可以在记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理性的认识。总之,在调查工作中,要身到、心到、口到、手到。
第三,要对记录的材料及时进行疏理,并不断进行交流。在每次调查座谈之后,调查人员一定要挤出时间对自己的记录作一番梳理,对调查的过程作一“回头望”,看一看被调查的人员是否反映了实际问题,素材是否全面,调查座谈的目的是否达到;哪些素材有用,哪些素材备用,哪些素材还要继续调查。同时,几位调查者还可以经常交流一下,集思广益,提出看法和见解,这样就可以使调查更深入,获得的真知灼见更多。如何写好调查报告要写好调查报告首先要把握这一文体的特点。一般来说,它有三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强。调查报告一般都是针对某一重要情况、经验或问题进行有目的的系统调查研究后写出来的书面报告。报告要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提出指导性意见。二是典型性强。调查报告是集中反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因此,所选取的素材必须有典型意义,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能给全局工作提供借鉴。三是报道性强。所谓报道性强,即调查报告所反映的典型事实以及见解可以见诸于报,有的不能见报也可以作内参,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鉴于调查报告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它的写法不同于写领导讲话,不同于写新闻通讯,不同于写总结报告。调查报告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在表达方式上大都采取叙议结合以叙为主的形式,有时还可以用图表辅之;在内容上要求是有情况(包括经验、问题)、有分析、有建议,特别是分析非常重要。一个好的调查报告,一定要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没有分析,就没有理性的认识,也就没有观点。
写好调查报告,我体会主要是把好三个环节:一是详细占有素材后,要认真分析素材,找出其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调查以后掌握素材一大堆,需要用筛选法斟酌取舍,减裁选用。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要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进行改造制作,分清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成绩与缺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并从事物的相互关联中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提炼出正确的观点。
二是运用好典型,叙议结合,达到观点与素材的统一。运用好典型素材是写好调研报告的一个重要环节。典型事例不仅能证明一个问题在实践中哪些是可行的或者是不可行的,也能证明一个观点是否确立。所以在写这一文体的时候,要用典型素材说明观点,用反面材料衬托观点,用一组材料反复论证观点,用精确的对比突出观点。这样写,就能达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加之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就能使人感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毛泽东领导制定的我们党《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曾对开会提出一个重要的要求:“开会的方法,应当是材料和观点的统一,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时没有观点,讲观点时没有材料,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这是很坏的方法。只提出一大堆材料,不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说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种方法更坏。”讲的是开会的方法即汇报时的方法,实质是讲汇报的方法,也就是写好文章的方法。领会这一点,对如何写好调研报告很有指导性。
三是加强语言修养,力求表达准确,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调查报告要达到这样的宣传目的,即引人看,使人看懂并说服人。因此要加强语言文字工作。题目要新,观点要明,语言要打动人且通俗易懂。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白搭,费力不讨好。总之,要短些,生动些,准确些,鲜明些,也要活泼些。
此外,调研人员的自身素质是调研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是理论修养。只有理论修养较深的人,才能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站得高、看得深,善于抓住本质,击中要害。二是文字功底。提高文字水平主要靠两条:一曰学习,二曰勤笔,即勤学苦练,特别是要勤于动笔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xx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第五篇:开展调研情况汇报
关于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情况的汇报
一是及时部署调研任务。年初下发了《关于印发重点调研课题的通知》,确定了重点调研课题,今年,除要求每个市(地)至少承担3个全省重点课题外,首次明确要求每个县(市)至少选定1个重点调研课题。通知下发后,为防止出现题目集中或漏选的现象,我们按照确定调研课题“自下而上”原则,对各地、各单位上报课题进行综合汇总,平衡选题,报请领导同意后,以文件形式对其上报课题进行确认。
二是积极改进调研方式。为了保证调研实效,在今年的调研工作中,我们要求各地、各单位注意集中使用力量,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实行联合攻关。有的市(地)还与县(市、区)合作,联手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充分发挥县(市、区)的积极性,在同一课题上,建立市形成主课题、县(市、区)形成分课题的专题调研格局。此外,多数单位在调研工作中运用了问卷调查、量表调查、抽样调查等科学的调查手段和研究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和典型剖析,加了大调研的 1
深度,增强了调研成果的说服力。
三是强化对调研工作的领导。各部门的领导对重点调研课题调研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把调研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保证调研工作常态化。各地、各单位分别成立了课题调研组,承担课题任务的各地、各单位领导同志坚持亲自抓调研工作,定期听取汇报,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并帮助解决调研工作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许多领导同志亲自领题调研,抽时间到基层搞调查,有的还亲自动手撰写调查报告。
四是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本着调研成果重在应用的目的,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加快成果转化,努力推动工作创新。通过深入调研,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制订办法,有序推进,确保调研工作有的放矢、符合实际,适用管用,可操作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