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政策分析》论文题目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论文题目
(共五个题目,任选三个题目回答问题,三个题目须作答在同一个word文档中,正文题目可略,写作模版见附件中的“课程论文写作模板(多题式)”,每题800~1000字)
1.结合所观察到的现实案例,阐释政府在政策执行中选择政策工具的复杂性。
2. 何为政策周期?它与经济发展周期的关系是什么?
3.请你分析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4.政策终结都存在哪些障碍?结合我国政策实践论述政策终结可采取的策略。
5.如何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我国房地产限购政策效果进行评估。
第二篇:东财2013秋《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论文题目
东财2013秋《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论文题目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题目
答案欢迎联系本人索取
(共五个题目,任选三个题目回答问题,三个题目须作答在同一个word文档中,正文题目可略,写作模版见附件中的“课程论文写作模板(多题式)”,每题800~1000字)
1.结合具体实例,论述我国改革开放决策模式的优越性所在。
2.目前我国政策监控机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完善我国的政策监控机制?
3.如何理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现象?
4.请针对我国政策评估工作的缺陷,论述如何才能推进我国的政策评估事业。
5.什么是方案规划?政策方案的规划都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第三篇:公共政策分析学科论文
公共
题目: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浅
政策分析学科论文
析
目录: 摘要..................................................................................................................................................3
1.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成因分析................................................................................................3 1.1毕业生数量猛增,供需结构矛盾突出.............................................................................3 1.2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3 1.3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4 1.4高校毕业生流向不够合理.................................................................................................4 1.5就学生自身而言的问题.....................................................................................................4 2.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解读................................................................................................................5
2.1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5 2.2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5 2.3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6 2.4加快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6 2.5利用多方资源促进就业困难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6 2.6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7 3.政策的可行性分析........................................................................................................................7
3.1政策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7 3.2贯彻执行政策时可能会出现的负作用和副作用.............................................................8 3.3政策见效时间预估.............................................................................................................8 3.4政策是否有利于贯彻执行.................................................................................................8 3.5对政策实施范围的界定.....................................................................................................8 4.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9
4.1部分就业政策的可行性大打折扣.....................................................................................9 4.2政策缺乏法律保障,利益受损群体的利益无法兼顾.....................................................9 4.3政策所带来的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9 4.4传统就业观念制约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10 4.5部分政策没有提出具体的措施和目标...........................................................................10 4.6目前我国存在的其他重要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10 5.对大学生就业政策提出的建议..................................................................................................11 5.1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途径..............................................11 5.2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引导、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健康发展...................................11 5.3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公平..........................................................................................12 6.结束语.........................................................................................................................................13
摘要
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受到一系列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据此,我们对《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针对该项政策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分析,建议
1.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成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就业难不难,就业有多难,那要靠社会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难在以下几点:
1.1毕业生数量猛增,供需结构矛盾突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造成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高校扩招。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相继涌入高校。2003年是高校扩招以来的第一个就业高峰期,据统计,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2004年则达到280万,2005年338万,2011年758万,2012年预计将再创新高。
1.2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
主要体现在了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上。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 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1.3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
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这主要体现在了教育机制的弊端上。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
从专业看,一些热门专业的学生需求旺盛,而一些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则供过于求,这使得部分学生就业受限,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或是不能及时找到工作。
1.4高校毕业生流向不够合理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流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这些地区往往占据各种优势,而且吸引人才的力度较大,形式多样,特别是“先落户,后就业”政策的实施,既对大中城市的就业产生一定压力,也影响一些中小城市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引进人才工作。
另外,大学生的择业范围越来越小,受到地域因素的困扰,部分学生选择返回家乡就业,放弃外边的择业机会;部分学生则偏爱经济发达地区,不愿意去基层和西部偏远地区,这也使得京广沪等地人满为患,严重影响择业进程和择业优适度。
1.5就学生自身而言的问题
首先,学生自身思想观念未得到及时转变,诸多学生的择业观仍然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比如,放不下身段去做一些卑微的工作,这使得一些学生长久徘徊在职场门外。其次,学生缺乏相关专业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求职过程中屡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第三,很多学生因为男女朋友去了另外一座城市自己便尾随而去,从而放弃自身的工作机会,甚至部分学生因此找不到工作。
2.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解读
有效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高校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在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曾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然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在2013年会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现对现行大学生就业政策解读如下:
2.1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
各省级工作部门、各高校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大工作和政策力度,积极拓展就业领域,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同时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增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就业政策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2.2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
各省级工作部门要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的进程工作,继续实施好“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到村任职”等已有基层项目,还有配合农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启动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研究制订本地具体政策和实施办法,鼓励涉农等专业毕业生到农技一线服务。要高度重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组织好双选活动,落实好有关政策,确保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另外,深入推进入伍预征工作。及早启动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提高预征工作实效,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并做好退役高校毕业生有关后续服务工作。还有的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大力拓展他们新的就业领域。积极调动相关的部门,拓展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就业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各类中小微企业、社会养老服务业、海外汉语教学等岗位就业。2.3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普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各地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快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认真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习和项目孵化。与此同时,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强化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灵活就业,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可享受社保补贴政策。从而协调配合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和创业服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率。
2.4加快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第一,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优化信息服务。加快探索建立毕业生就业与重要行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县域城镇等人才需求的对接机制。加快网络市场平台建设,鼓励高校组织各类协作体,联合开拓就业市场。
第二,提升就业指导课程质量和咨询指导水平。各高校要着力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结合专业教育和行业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规划意识和求职技能。切实加强对研究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加快建立职业发展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指导。
第三,提供更加规范高效的就业管理服务。加强签约和统计工作监督管理和 做好校园招聘活动的安全规范管理。同时,高校要继续为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等服务。
第四,强化队伍建设和条件保障。建立和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聘任、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制度。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投入力度,统筹安排,充分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场地需要。
2.5利用多方资源促进就业困难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
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困难的毕业生开展有效就业援助,给予他们广泛支持,制订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计划。除了
为 6 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就业的机会,我们也要积极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鼓励毕业生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领域和岗位就业;适时调整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要根据少数民族毕业生特点,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就业技能培训。
2.6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首先,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对接机制。其次,探索联合培养机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着力加强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完善并落实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把就业状况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和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核心指标。
3.政策的可行性分析
3.1政策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中,明确提出了以下目标: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大工作和政策力度,积极拓展就业领域,加强就业指导服务。2013年要继续保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实现就业人数持续增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充分;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快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就业。
从政策上看,工作思路很清楚,但是政策的目标不够明确。比如要保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但没有详细描述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算稳定;推动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就业方面也没有明确指出怎样的就业结构算是高质量的就业。所以,在政策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这一方面,要看落实到各级地方时具体的标准以及各级政府的实施力度,标准订高了可能会难以实现,而标准定低了又失去了一定的实施意义。所以,如何确定一个适合各地的就业标准政策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大前提。
3.2贯彻执行政策时可能会出现的负作用和副作用
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一系列的促进就业方案,而制定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一些社会失业群体的就业困境,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可能会挤占这一部分人群的就业机会。还有就是毕业生本人的意愿需要被重视,不能为了达到就业目标就忽视了毕业生的选择。其它的部分在后文另有阐述。
3.3政策见效时间预估
在《通知》中,规定了一些工作的具体实施时间,比如“尚未出台本地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的政策的省份要力争在2013年忙制定并实施;做好2012年冬季征集应届高校毕业生、翌年毕业高职(专科)生及在校大学生入伍工作;及早启动2013年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提高预征工作实效”。但是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见效时间较长,因为每个就业周期起码是一年的时间,还有因为就业市场波动会产生的变动也会要求政策作出一定的改动。所以要根据每年的就业市场情况来更改具体细则,对政策制定者本身是一个要求。
3.4政策是否有利于贯彻执行
政策贯彻执行的对象是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的企业与民众,含糊其词的政策会使贯彻的对象产生歧义或不知所措,不利于贯彻和实施。该项政策明确了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各普通高校的责任,以及政策的实施对象主要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这一方面,政策的贯彻和实施不会出现因对象模糊而出现执行不力或不知所措的情况。
3.5对政策实施范围的界定
其实《通知》标题已经明确表示了政策是针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而提出的,而我国待就业市场中除了普通高校毕业生还有广大的农民工以及失业的各行业人群,针对不同人群特点,政策内容会有很大的不同。作好这个实施范围的界定会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4.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4.1部分就业政策的可行性大打折扣
例如, 免费师范生政策, 虽然教育部对其有明确的要求, 但还是出现了一些学校不愿招收师范生的现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2007年全国6所部属师范大学应当招收12000多名免费师范生, 也就是说, 这6所部属师范大学必须拿出半数指标来招收免费师范生, 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各校均打了折扣。加之一些优秀考生,尤其是东部地区的优秀考生他们并不想报考免费师范生的原因, 以及北师大2007年并不招收东部地区的免费师范生, 华东师大师范专业学生95% 的指标集中在中西部地区,5%为上海本地生源,其他学校也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主要招中西部考生等原因。这就使得国家的这一政策的可行性大打折扣了。
4.2政策缺乏法律保障,利益受损群体的利益无法兼顾
因《就业促进法》未对大学毕业生这一庞大的就业群体作出特别规定,加之国家也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法律, 因此尽管教育部出台了这一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也一再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但由于缺乏法律的保障,大学毕业生就业被歧视等现象依然存在,而性别歧视尤为严重。从整体上讲,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机制运行中,女大学生和一些“冷门”专业学生是直接的利益受损者。这一群体在接受教育的基本投入的花费上与其他大学生大体相当,却仅仅因为在性别或专业上的区别而引起了在人力资本收益上的巨大反差。这样的现实不但会影响学生个人和家庭在高等教育投入上的积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再加上监督机制的缺乏,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更是难以得到保证。
4.3政策所带来的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这一政策改善落后地区人才结构的重大举措。但是由于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的工资水平较低,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直接影响到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低工资收入与大学生多年来的受教育投入不成比例,因此乡城基层和边远地区就业的吸引力不够大。与此同时,由于高校毕业生的加入,离岗的多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长时间以后,国家要安置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的 工作无疑会更加艰巨。
而将就业率作为高校评估的重要指标,同时与高校招生计划进行适度的硬性挂钩,表明了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严重性,以至于主管部门不得不下决心来使用行政手段命令学校。但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首先如何从高校提供的就业率数字中去伪存真,更有效率的掌管大学各院系的生杀大权,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就业率本身认可与统计标准很不容易得到统一。而对于大学来说,如何平衡利益,充分利用就业率这一工具,既保住院系设置,又能充分获取教育资源,也是一项高度技巧的工作。在这其中引发的问题也是一连串的。
4.4传统就业观念制约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我国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在某种程度上重视个体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是相统一的,社会代表的是每个个体的利益,只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一定就是符合个人利益
4.5部分政策没有提出具体的措施和目标
例如政策中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仅仅提供了方向,没有明确要怎样开展工作。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高校专业设置不尽合理。首先,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难以吸纳较多高端人才。其次,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畸形,由于制造业引进、承接、复制居多,在消化、创新、发展方面努力不够,中高端产业缺失,从而使大学生在其中难以成规模、可持续地就业。最后,高校专业设置一直都没有放开,高校专业设置必须经过教育部批准,但仅靠教育部对专业需求调研难免有限。有些专业就业率低,本该取消该专业设置,但高校为了保护专业,不得不假报数字。另外,一些社会非常需要的专业又跟不上。针对这些问题,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做法。
4.6目前我国存在的其他重要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例如,行政性抑制依然存在。户口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大障碍,很多中小型企业因其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解决不了大学生的派遣、落户、接转档案等问题,且一些发达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对户籍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这就使得一些大学毕业生落户成了问题。虽然不少中小私营(股份)企业急需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及技术人员,或因一些企业怕麻烦而放弃录用大学毕业生或因一些大学毕 10 业生担心自己的身份丧失而不愿去中小企业工作。而使得供需双方均未达到其目的。
5.对大学生就业政策提出的建议
大学生是人才市场的重要资源,大学生就业正在经历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过程。因此政府制定政策首要出发点是在不断完善现有的人才市场的基础上,使就业市场体系真正发挥高效配置资源的作用。但是,市场并不能解决人才就业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格局,公平的实现,需要政府的强力介人。因此,政府就得想方设法在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上多下功夫,让人才渠道保持畅通,因此一个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应在这两方面找到一个好的均衡点,并能够协调发展。我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应该紧紧围绕以下目标: 5.1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扩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途径
(l)要重视信息在毕业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服务是大学毕业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信息畅通才能够实现人才的合理分配。作为政府,它不仅具有搜寻与收集信息的规模和组织优势,而且其本身也是就业信息制造与发布者。要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鼓励学校和用人单位建立、完善更为专业化的网站,通过网站,给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迅速找出符合自己要求的单位或毕业生。这样就可以使毕业生获得相关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选择性大,从而拓展大学生就业的渠道。(2)积极培育协作性、区域性市场,发展并完善校园市场,促进校园招聘活动有序开展;充分扶持、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使之成为大学生人才市场有效的润滑剂,如建立各种服务代理组织等,积极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相互贯通和信息共享。
(3)进一步加强各类人才市场管理,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用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应聘、招聘过程中的各类欺诈行为。
5.2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引导、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健康发展
(l)进一步规范各种录用考试,为学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在各项考试中,应进一步强化程序,制定相应的规定,使学生在公平的环境中参加竞争。完善相关制度和条例,保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权益。毕业生应有公 11平录用权、知情权。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协议应受法律保护。应进一步制定细化的各项规定,使就业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落到实处,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利益合理的实现。
(2)政府相关部门应关注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变化,引导他们从现实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就业。注意到用人单位存在的问题,加强相关研究、引导,根据人才市场的状况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的促进力度,使就业市场更为平稳。
(3)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共服务,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建立正规的就业辅导、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政府、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的合作,逐步建立正规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体系。如完善职业生涯辅导、开设就业辅导课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加大就业心理辅导的力度。
5.3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公平
(l)政府应加大对就业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扶助大学毕业生就业。
在地区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应该把经济增长、人才资源配置和大学生就业三者综合起来,形成相互支持的机制,在对企业竞争力评价中,要把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就业因素放在重要位置,建立更加科学实用的人才供求信息系统,各地市应组织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人事部门与教育部门等联合编制信息,将职位需求情况、学校专业情况、招聘计划人数、就业需求人数等相关信息定期公布并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完善,增强预测方面的信息,以减少毕业生择业的盲目性。(2)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后续服务力度,引导支持毕业生多元化就业。
出台鼓励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到城市街道、社区就业的新政策。要充分利用各种资金包括设立专项奖学金及为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重点单位就业的学生减免助学贷款,拓宽毕业生下基层的渠道,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要根据国家发展的人才战略,完善和制定新的优惠政策。如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加强基层工作等宏观形势,制定新的优惠政策,吸引毕业生以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3)政府要依法行政,进一步扩大非公企业市场准人的范围,简化审批和办事程序,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
如适度放宽对中小企业的一些限制性标准,以增加就业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历来是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促进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就是大力发展中国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因为,这些行业或企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最多的地方。尽管目前有部分大学毕业生对这些企业没有多少兴趣,但如果中小型企业发展形势好了,待遇提高了,那么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会随之改变。(4)建立创业扶持体系,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创业者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为学生自主创业开辟道路,提供创造性人才合理流动的优惠政策,如可建立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奖励机制,争取相应的基金等。
(5)加强监督调控,防止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公平现象,维护就业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利益,如女大学生就业难,低学历、生理条件等歧视等问题。加快促进就业立法,从法律层面解决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的关系。维护大学毕业生的权益,加强监察手段,提高监察效能,防止就业歧视现象的发生。
6.结束语
从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问题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并不可争辩的事实,促进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长时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就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 是国家建设必需的宝贵人才。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 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求。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不仅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 也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更关系到我国社会政治稳定和谐的大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政府政策的疏通和引导、学校教育提供的高质量教育、用人单位社会责任的树立,我们自身的行动也是不可缺少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正确的把握相关的政策,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同时,就业的机会是不能等待的,我们要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培养创业意识。只有多方面的合作和努力,大学生的就业前景才能从不乐观走向明朗。
第四篇:公共政策学论文
对计划生育的延伸—“二胎”政策的认识
魏华倩 1217422012 12劳动与社会保障
一.问题情境:
起初计划生育建立是有原因的。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长期性战略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我国实施了调控人口发展的战略。计划生育政策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累计少生4亿多人,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十八界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单独两孩政策【2】。到底是好是坏,还是一种政策的缓解?据有关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在2.1的水平,才能达到世代更替水平,也就是育龄妇女平均生育2.1个子女才能在其长大后替代父母的数量,维持既有人口数量不变。但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获悉,目前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仅在1.2左右,远远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二.问题界定:十八界三中全会《决定》民生问题
(一)本段编辑计划生育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大幕,绘就了“五位一体”改革的壮丽图景,其中明确指出在民生方面,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中生育政策作出调整。《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计划生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34%下降到2012年的1.21%,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0的2.58%下降到2012年的0.495%,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妇女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下降到2012年的1.5-1.6,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970年我国出生人口2739万人,净增2321万人,2012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净增669万人。实行计划生育40多年来,我国累计少生4亿多人,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如果当初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我国人口恐怕要达到17亿~18亿,人均耕地、粮食、森林、淡水资源、能源等将比目前降低20%以上,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水平。【3】
(二)本段编辑如何完善生育政策---“两孩”政策的调整的原因:
我国计划生育的成功实践,使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了5年,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人口与发展问题作出了表率,在国际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我国探索的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子,使贫困人口大大减少。在国际社会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40年来计划生育的巨大成就,才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必要条件。【3】 要知道,一个政策有利有弊,我关注到这样一个社会现状,女权主义越来越盛行,这要追溯到民国时期了,民国时期的妇女开始参与社会工作【6】,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职位也越来越难以超越,导致白领错失了生育的最佳时期,一般女性25~28这样的生育年龄是最理想的,有这样一批人她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物质方面的理想,不想生孩子,以致出现“丁克”家族,所谓丁克就是不愿意生小孩的群体。数据也表明生育率降低,有一个猜想,就是以后会女性生育零增长,出现人口固定的情况,即人口不在增长,这样的一个猜想是有可能实现的,如果两孩政策不实施的话或者国家不放松计划生育政策的话。独生子女婚后,如果双方父母分开居住,不利于子女的探望,造成空巢现象。而且四个老人一个孙子,怎么分都不公平。现在老龄化的人越来越突出,国家政策出台。第一代计生政策生的人都已经三十多了,再迟几年都接近四十了,高龄产妇有危险。现在,80,90后很多顶着经济压力都不愿意生。再过个二十年后老龄化更加明显,我觉得现在实行二胎政策确实势在必得。我觉得其实放开第二胎的话,可以用年龄或间隔来分批进行,有计划地,例如隔5年后才有资格生第二胎!如果提前生的一律当超生,全部款照罚!生得多是上一辈的恶性循环,要由我们这一代去承担,但我们只有一个独生子女的得到的优惠并不是很多!那有什么优越性?条件不够吸引!买房可以有补助那还差不多!其次,中国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同时取消户籍制度和计划生育,充分地保护人的生育权。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进城,致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总是势在必然的,农业人口必然大量转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会加大人们抚养小孩的成本,出生率自然就会降下来了。取消现行的户籍制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刺激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就自然降低了社会的人口数量,并能达到人口的优化。这样也不需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了,能充分地保护人的生育权。
(三)本段编辑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方法:
1.全国不设统一时间表
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国不设统一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太长。符合政策条件的按程序申请再生育。如果夫妻二人的户口不在同一省(区、市),只要任何一方户口所在地允许单独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就可在那里申请再生育。
2.出生人口不会短期内大量增长
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会不会出现符合条件的夫妇扎堆生育,导致短期内出生人口大幅增长?数据表明,从全国来看,符合单独两孩再生育条件的夫妇总量不是很大,再加上单独两孩政策不设同一时间表,各地启动实施政策会有时间差,因此,短期内不会出现出生人口大幅增长的问题。但符合单独两孩再生育条件人数较多的地区要注意防止上述问题。可以采取倡导合理生育间隔、优先安排年龄较大的单独夫妇再生育、做好再生育审批等,防止出生堆积。
从专业角度来看,11月20日,从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向媒体公布的书面材料中了解到,全市符合条件的“单独”家庭,六到七成想生育第二个子女,按照这个生育意愿,北京户籍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可升至1.3左右。在此之前,北京户籍人口已连续18年保持“1”左右的低生育率。也就是说,北京户籍女性在育龄期间,平均每人只生一个孩子。由此看来,总和生育率并非如之前一些专家担心的那样出现大幅增加。【5】据人口学理论分析,一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在2.1的水平,才能达到世代更替水平,也就是育龄妇女平均生育2.1个子女才能在其长大后替代父母的数量,维持既有人口数量不变。但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获悉,目前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仅在1.2左右,远远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3.不会对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大的压力
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规划,均是以2020年总人口14.3亿人、2033年前后总人口峰值15亿左右作为基数制定的。据预测,政策调整后,全国每年出生人口不会有大的增加,2020年总人口数将明显低于14.3亿,峰值总人口数也将大大低于15亿。另外,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近几年出生人口会有所增加,但仅相当于2000年前后的出生人口规模。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不会对粮食安全以及卫生、教育、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大的压力。
4.调整政策不等于放松计划生育
针对为什么现阶段不能实施普遍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问题,王培安表示,大量研究论证认为,短期内会引起出生人口大幅波动,出现较严重的出生堆积,给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很大的压力。长期来看,将形成周期性出生人口波动,人口峰值推迟到来,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当前,我国人口过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将长期存在,计划生育政策必须长期坚持。【1】
5.公职人员最受益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除了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外,原则上所有的公职人员不得生育二胎,如违法生育,革除公职是坚决执行的一项处理措施。“一般公民超生所承担的最大处罚就是缴纳罚款,除此之外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但是公职人员不光要接受经济处罚,还要接受行政处罚。”11月21日,已弃官从商多年的陈向东说,6年前他辞掉了某部委副主任的职位,原因就是妻子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如果我不辞职,结果也是被双开(开除公职和党籍)。”他说。陈向东坦言,他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儿,但他非常想再要一个男孩儿,在经过B超确认第二胎为男孩儿后,他向单位提出了辞职。“我妻子是独生女,如果按照现在的政策,我就不用放弃公职了,但是,妻子今年已是41岁。”他说。面对政策放开后的机会,年龄问题确实成了不得不面临的尴尬。据了解,1979年,中国开始施行独生子女政策,目前,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35岁,显然已经进入了高危妊娠行列。“之前确实盼着放开政策,但如今,又犹豫了。”今年36岁的公职人员樊适表示,各方的压力都太大,工资上涨的速度终将赶不上养孩子的成本,奶粉、医疗、入托、择校、买房等各方面的费用都在突飞猛涨,因此在面对新政时多了一份纠结。【4】
三.小结
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我觉得应该持之有道,坚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也要不断根据时势不断调整进行,就像两孩政策,实施这项政策的考虑一定是多方面的。实施一开始的考虑可能是因为女权主义,也有可能是男权主义。研究表明,中国的光棍变得越来越多,不得不引进外资了,随着时代的步伐,也更加现代化了。但是我们也支持国产,通过不断的调整生育政策,“两孩”政策的施行无疑是为了更多的生产国货,本国的女孩子供本国的男光棍们选择。我不免有一种担心,希望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女孩子为了物质生活的需要转而发展IQ,促进自身发展,人的现代化,我们目前处在全球化、后现代化的时期,不免也要用新兴思想来思考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女博士,越来越多的大龄黄金剩女,足以让男同胞们为女性让路,我想说一句,赶紧适可而止吧。社会不断在发展,有的只是改革,没有革命,所以小改小闹,但是一项政策的出台一定有不一样的视野。据我分析,房地产的盛宴也间接导致了这一场变革,人口惯性的影响,大多数买房的对象是我们90-93年代的父辈,注意到他们的兄弟姐妹很多,一个人一个家庭。等到他们老去,我们成为父母辈的时候,房地产定会衰落,到时候好多空房子当然需要这些“二胎”们来照顾生意,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有依据的猜测。把房地产作文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营命脉,肯定是有问题的。最后,“两孩”政策我持短期肯定态度,是政策的缓解,还希望大改大闹。
参考文献
【1】 王培安、记者甘贝贝.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答记者问-单独两孩政策如何实施.健康报.2013.第9491期今日8版:1-2 【2】 新华社.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新看点.健康报.2013.第9491期:1-2 【3】 叶龙杰、本报评论员.充分肯定计划生育的巨大成就.健康报.2013.第9491期:1-2 【4】 晓晴.“单独二胎”催生数百万消费人群 婴幼产品公司直陈长期利好.21世纪经济报道.2013.第2122期:10-11 【5】 李迎生、卫小将.社会政策与社会建设---兼谈社会政策的新近趋势的启示.社会工作.2013.第10期:23-24 【6】 吕红平.民国时期的妇女社会工作.社会工作.2013.第10期:55-56 PS:学期课堂经典
发展包括三个内容即主动输入、被动、现代性。资源、劳动力等的主动输入,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迫切的通过此阶段的和平年代达到发展经济的效果。社会的发展包括三部分:交往活动、制度规范、精神文化,这是层次递进的关系。任何人之间有一种关系纽带,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公平并非绝对平均是有一定限制的差异,这句话很微妙~先富带后富里体现出等级观念,这让我想到了明清小说的课上一则神话故事,这么说的,女娲在造人的时候,一开始一个一个的捏造,后来也觉得太慢了,决定流水线生产,但是每个人也要有所不同,所以她就用木棍把泥水从河里甩出来,这样就有不一样的人,一个一个捏造的就是等级高,流水线生产等级低。而外国造人是把女人的一根肋骨拿出来幻化成一个男人,从底子里男女是一体的,崇尚自由的,但是不免有点重口味。新全球化时代变化:人类中心、工具理性、效率、人的同质性、后工业与工业、文明对野蛮、矛盾、张力、控制方式(非技术)实体性人才文化等、精神文化主客体结构的关系,主体对客体支配控制来实现目标、人的差异主体之间的交往价值理性。后现代性、精神思维方式、主体间性(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个性但缺乏规范尺度。现代性:同质(一样),后现代:人的差异即女权、族权主义。美国罪感文化:原罪,日本:耻感文化,武士精神。
第五篇:公共政策 论文
公共性视野下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公共政策天生的“公共性”和大众传媒本质的“公共性”,使两者有了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大众传媒既受到公共政策的规范约束,同时大众媒体的影响力又渗透到公共政策制定、决策和实施的全过程,影响的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两者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本文从大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内涵入手,分析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四个过程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大众传媒;公共政策;公共性视野;良性互动;作用和影响
一、公共政策天生的“公共性”和大众传媒本质的“公共性”,使两者有了
密不可分的关联性。
(一)天生的“公共性”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公共政策目标的正确取向。公共政策基于公共利益而非私人利益,并且是面向社会公众的特质,突出强调“公共性”。只有承认并坚持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政策制定者才能明确公共政策的利益指向,合理协调各方利益。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是其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基础,政策的合法性源于公众的认同,有效性源于公众的参与。只有坚持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才能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促进政策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促进政策得到顺利、有效的贯彻执行。
(二)本质的“公共性”
公共性是大众媒体的本质属性。尽管大众传媒拥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但其活动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与单纯的营利企业不同。这种公共性的依据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第二,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
二、大众传播与大众传媒的内涵界定
(一)大众传媒的概念界定与社会功能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信息传播上专门收集、复制及传播信息的机构,一般专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新兴的网络媒体。
大众传媒是连接传播者与受众、实现沟通与交流的中介和纽带。现在,大众传媒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促使社会问题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
大众传媒具有如下社会功能:
1.传递信息的功能。在社会中,把发生的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事情告知社会大众,协助
人们认识复杂的环境事物,使人们能够充分的获得信息。
2.协调和管理的功能。推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反映社会舆论,以促进社会机制的运行。
3.教育功能。大众传媒可以教育社会成员,传播文化知识、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4.娱乐功能。摆脱工作和生活烦扰的娱乐,附带起教育和社会化的功能。
(二)公共政策的概念界定及其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公共政策是20世纪中叶之后由西方国家首先提出的概念,是指政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其本质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目标是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媒介化社会,人们被媒介信息所包围,对信息媒介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播和公众舆论的载体,能够为公众的社会化发展提供许多便利条件,同时也为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有力保障。
三、作用与反作用:难以割舍的关联 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集中表现为:作为公共政策的新闻政策之于大众传媒的规范、大众传媒之于公共政策的影响。
(一)新闻政策规范大众传媒的运作空间
传媒作为一种资源,国家可以利用它的多种功能为之服务。在信息时代,“谁掌握着社会通讯的使用、保持和传递的方法,谁就掌握着控制社会的权力,社会的稳定取决于通讯
渠道的完整和完善”[1]。这正是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传媒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所有的控制手段中,政策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形式,尤其是在新闻法尚未出台或新闻法规尚未完善的国家和地区,新闻政策在整个管理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从宏观政策研究角度讲,新闻政策是政党和政府治党治国的一系列规则方略在新闻传播领域的体现,是宏观传播政策的“子政策”。作为政党、政府对所属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态度和策略、管理和调控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手段,新闻政策具体体现在有关新闻报道、新闻传播、新闻媒介管理与经营等活动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中[2]。
一般来讲,包括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及信息网络服务业在内的大众传媒业,是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媒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双重属性”。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新闻媒体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具有通过传播的内容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及社会舆论的特点。大多数国家认定新闻传媒是“社会公器”的一种,负有特殊的社会责任。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大众媒介是一种可为善服务,也可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来说,如果不加以适当控制,它为恶服务的可能性更大”[3]。这是新闻传媒业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国家政策和公共道德制约的一个重要原因。
商品属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作为市场主体,具有通过传播销售新闻信息产品,以广告的形式转售由新闻信息内容吸引的注意力,发展相关产业的经营等多种方式以实现一定经济利益的属性。新闻传媒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双重功能”,即“喉舌”功能和经济功能。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新闻传媒始终负有正确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功能;同时,新闻传媒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促进经济发展,自身也创造经济效益。
四、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过程的作用和影响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过程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输入过程、转换过程、形成过程和输出过程这四个过程中。
(一)输入过程:大众传媒促使“问题”进入政策议程。在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中,大多数新闻工作者都要先对新闻价值进行选择,再进行新闻报道。新闻媒体对现实世界有选择的报道有助于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在一些情况下,大众传媒在推动公共决策的改革和完善中,甚至能够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它所提供的真相可能是决策机构通过常规的政府机构渠道不可能了解到的,或者是由于某些政府机构和部门欺上瞒下等原因造成信息流失致使决策层同样难以了解到的。
(二)转换过程:大众传媒反映社会公众利益。大众传媒有助于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订。大众传媒作为一种连接公众与公共决策系统的桥梁,可以帮助很多无法直接与决策系统接触的公众来公开表达自己诉求,使基层老百姓关注的政策问题能够直接上达。大众传媒传递信息的直接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分散的公众切实参与到公共政策的过程中来。因此,大众传媒的突出作用就在于增强了公共利益表达的效能,真实地反映了公众的利益。
(三)形成过程:大众传媒提升政策制定水准。
1.破除政府与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公共政策制定者们获取的信息常常是不完备的。大众传媒通常握有社会问题的第一手或现场资料,可以为政府机关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信息支持,破除其与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社情民意、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
2.弥补政府人员的有限理性。政府官员在制定公共政策问题时,面对的是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他们在同一时间里思考许多事情的能力是有限理性的。因此,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决策者必须借助媒体,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大众媒体常常通过专家采访、群众来信、新闻评论等方式给各级政府献言献策,提供建议与参考,以破除其理性之有限。
(四)输出过程:大众传媒开展政策宣传和舆论监督。
任何公共政策都要对社会现实产生作用,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整个政策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检验和落实政策的关键,是将政策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理论必须用于指导实践,如果没有政策的执行,再好的政策方案也不可能得到实现。一项公共政策从字面上的决议变成公众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实践行为需要经历广泛的深入宣传和发动过程,这些都离不开大众传媒的支持。
五、关于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的探索与思考
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局限与对策我国的大众传媒尽管对公共政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大众传媒特别是地方传媒在公共政策过程中能发挥的功能实际上有很大的局限。
(一)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局限。
1.大众传媒受到市场冲击而失客观。从实践上看,市场因素已经对我国传媒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在传媒实现产业运作后,资源消耗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得到补偿,传播内容和方式便受到广告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对广告的依赖强化了大众传媒对收视率的追求,同时也使广告投入及节目更趋都市化、功利化,致使公众无法判断报道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2.内在机制的缺乏使传媒受到限制。在现阶段,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健全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完善的新闻立法也尚未出台,因此由各个新闻单位构成的新闻网络存在不稳定性和一定程度的无序性,出于对利益的追求,导致了一些有偿新闻的出现。
3.传媒可能影响公共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实际上,决策独立权与媒体参与权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决策公正是行政合法性的生命,决策者的独立程度决定着决策者与法律的接近程度,决策的反馈和评估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而媒体采访报道需要相对公开的条件,发表的见解会形成公开的舆论导向,影响受众对事实的判断。媒体的任何不适当的介入,任何有倾向性的报道评论,都有可能给决策者给受众造成先入为主的偏见,从而影响正常的公共政策过程的进行。客观报道是行政独立和媒体报道两者之间的基本的平衡点。
六、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的良性互动关系
公共新闻政策对大众传媒的运作起到了规范约束的作用纵观我国公共新闻政策的演变,我们可以发现,新闻节目的政策职能从“严格控制”为基调的政治职能逐步过渡到“适度宽松”的综合管制职能;从单纯的政策职能逐步过渡到政治、经济、文化多管齐下的职能格局。具体来说,中国新闻公共政策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完全控制主导所有的新闻传媒活动,而在市场经济时代,政治敏感不强的非新闻类节目直接干预行为较少。同时,公共新闻政策的内容也由行政命令为主,转变为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样化的政策服务目标。这样,公共新闻政策显示了严格控制到逐步松懈,从被动命令到主动服务的发展趋势。但鉴于大众传媒的特殊性,公共新闻政策对大众传媒运作的规范约束作用始终存在的。
七、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并通过公共政策管理社会、服务民众。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大众传媒作为信息的集约者、传播者和沟通者,增加了公众了解政府政策、参与政府决策、表达自身利益的机会,对政府的行政作为加以监督,保证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合法化、民主化及科学化;同时,大众传媒又是国家进行政治社会化、塑造自身形象和增进政府合法性的重要舞台,国家利用这一公共空间加强与社会民众的交流,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作为“第四权力”的大众传媒,是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有效桥梁, 三者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营建是确保这一桥梁畅通无阻的有效保障。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政府的公共决策能力将得到明显的提高,而大众传媒一定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大众传媒与政策议程的这种良性关系的构建,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公共行政的透明度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极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
[1]维纳.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2]郎劲松.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拉扎斯菲尔德,罗伯特·莫顿.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