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财富分配调研报告
求索,正义的分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千年前,在中国这片孕育了古老文明的国度里,就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对于他内心理想的社会做出了如此完美的描述。今天,我们依然站在这片不变的土地上,思索着同样的东西。社会制度的构建与资源分配的正义是我们人类经久不衰的主题。我们随着前人留下地斑驳的脚印,踏上了对于正义分配求索的路途。
在此次社会调查中,我们采访了能够接触到的社会最高层与最底层的人,对于如今中国的分配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这也足以让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现在社会分配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
首先,我们认为目前最为不合理的分配制度是户籍制度。中国的全国性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对人民高度控制的产物,已经存在了半个世纪,违背了它是一道无形的墙,首先把人民分为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两部分,然后又是无数的小围墙,把各地民众固定在一个个户口区,再通过警察系统加以阻止和分离。户籍制度可以使政府按照自己的意志调节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以及各种重要资源在不同人群间的分配。它的最大罪过就是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进行了实质上的排斥和歧视,官方确定了农民世袭的二等公民的地位,在中心大城市与边缘小城镇之间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域性社会分层差别。虽然户籍制度在近一段时间有所改革,但政策的放宽主要还是针对高收入和高知识阶层,真正受害最深的农民阶层依然受到重重限制。导致的最明显问题是教育歧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为没有本地户口无法在当地正常入学),就业歧视,社会保障歧视(不在户籍所在地就无法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甚至是来自执法机关的歧视(见“对于社会低阶层的访谈”)。在我们和最底层人士的交流中,她表示作为一名外来人口,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着户籍差异的影响。在工作中,没有本地户籍的工人不享受正常员工的福利待遇,例如她曾经工伤导致左边胳膊出现问题,因为她没有本地户籍,所以她属于临时员工无法向雇主索取赔偿,反而被快速辞退。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没有相关社区的医疗与养老保险管理。没有人指导他们办理相关手续。与此同时,全国各级政府尤其是发达的中心城市政府一直在反复强调户口管理的重要性,通过高额的医疗保险、教育升学和住房补贴来补助本地户口,维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实际上是故意加剧并且固化两极分化的行为。如果家庭中一员生病,那么就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里。同时,孩子不能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导致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从而造成成长的阴影。除去
以上这些实质性不平等之外,由于户籍制度给人带来的这种标签是不可抹去的,因此在社会等级中他们常常受到隐形的不公正待遇。如发生民事纠纷时,当地公安局往往对外来人员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不公正对待。他们人身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第二,地域性的经济政策倾斜,它以户籍制度作为基础。美国《商业周刊》曾经做过这样的评论:“不少人对中国为什么这么快就变成了一个经济巨人感到好奇,有人给出的答案是4个字:经济特区。”从经济发展的数字来看,经济特区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从分配公平的角度来看,完全就是领导层凭个人喜好将更好的发展机会赐予了某一特定群体。此外,中国的税制尤其是个人所得税也体现了一种地区上的歧视。虽然全国的税率统一,但是各地的经济情况区别甚大,3000元的个税起征点对于西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居民的压力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
第三,土地国有制造成的长期分配不均。这个问题可能对城市人来说并不重要,毕竟很少有住宅能坚持到70年的使用年限。但对于农村来说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农民的生存靠农业,农业需要土地,而集体所有制是不能保护单个农民权益的,在我们的采访中,这位底层的外来人员便是因为过去土地不能满足全家生存需要(4口人共有一亩一分),被迫外出打工。有外出打工者的家庭,又被村委会强行将土地收走分配给他人,导致了他们有家不能回的情况。虽然如今农民土地回收后,政府会有足够的补贴,但是,在1997年时被收走地的农民并没有得到实质补偿,只是免去了但是需要上交的公粮而已。这种历史遗留问题政府没有解决,导致了如今大量农民工在城市求生的现状。
第四,未成年受教育权利收到了严重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规定公民有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所谓的义务教育应当是授予关于自然与人文方面的基础知识,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不应含有选拔的性质。但是现在推行的按户口入学,在开始就将学生以家世背景分为三六九等,富人区的学校能够吸引到更好的师资,义务教育阶段难以达到其过程公平的目的,并且成为了强化个体间不公平的工具。其次,如今城市私立中小学的日益强大,教学资源进一步受到了生产材料贡献制分配的影响,使得教育在同一个地方都产生了巨大的差距。在公民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区分度最大的是大学阶段。然而我们开始就提到的户籍制度再次成为了地域性歧视和不公平的元凶。经济文化发达的三大直辖市一本录取率均在18%以上,而还有五个省的一本录取率不足5%。本就出生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人获得了更好的教育前景,不幸生于经济教育水平较差地区的人则要面临更为惨烈的竞争。而对于,社会最底层的人而言,他们子女九年义务教育都不一定能得到保障,这将造成弱者愈弱的恶性循环。
第五,政府日益腐败而产生的人情交易。就像我们从访谈中得知的,目前社会高阶层人
物利用手中权力为关系户开“后门”的情况相当普遍,这同样是既得利益者用权力破坏公平的行为。在我们采访的高层人物的谈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政府有上而下的腐败普遍存在,而这种现象在社会上也渐渐变得普遍化。整个社会对此的不满也正在日益上涨。
其次,法定分配制度存在设计漏洞,难以得到贯彻或效果不佳。以个人所得税为例,虽然法律规定的对高收入阶层的税率很高,但现行规则对于灰色收入却无能为力;消费税的设置也落后于时代,香皂这种日常用品要交税私人游艇却可以免税。大量的农村人口没有养老保险,而他们中很多在外出打工的过程中失去了家乡的土地,他们的晚年生活没有保障。同时,部分公民法制观念差、执法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清华东门访谈的故事告诉我们,目前的执法机关对社会不同阶层存在着区别对待,用暴力对待社会弱势群体,身为执法者却在亵渎法律尊严。
总而言之,这些的问题不仅仅是我们采访的对象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在整个社会这些错误的分配与管理制度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个发展的国家,虽然不能像孔子梦想的那样人人富足,人人平等,但是至少要让所有人都能有活下去的空间,不能让最底层的人在社会残酷的夹缝中苟延残喘,无以为生。所以我们认为罗尔斯的正义分配原则较之现在更为完善和谐。因此,基于罗尔斯正义分配的三项原则,我们构建了如下的社会体系。
首先,作为一个社会发展的根基,我们设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政府成员的选出可以维持现有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将监督权、批准重大议案和直接调动军队的权利取消,职能范围被限制为设计政策。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督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级别与政府相当,但是职能仅限于监督政府。它的日常工作首先应当是审查政府命令,并且在认为其设计不当时实行否决权;第二是时时监控政府内部的运行状况,拒绝内部勾结和权利的腐败,因此委员会应有随意调阅政府内部资料的权利。在委员会认为适当的情况下,他们可以选择弹劾政府官员甚至解散政府。在关于军队的问题上类似,政府可以提出调动军队,但是需要经过委员会的同意,而委员会是无资格提出调用军队的,并且军队和武装警察被宪法严格禁止执行任何针对国内公民的政治目的的军事行动。关于委员会成员的选举,我们的设想是对全国受过良好教育并被证明无极端政治倾向的成年人进行登记,在换届时进行随机抽取,任期两年。由于人员选取的随机性,这个委员会的代表来自于社会的不同阶层和地区,代表不同人群的利益,可以有效避免对于地区和阶层的歧视性政策。地区政治制度的组织形式与中央政府相同,造成的主要改变是可以有效制衡外派来的领导人片面追求GDP、追求政绩而损害当地长远发展的行为。
其次,我们的第二个重要改革是取消户籍制度,带以全国性的个人信息数据库。现在的技术已经足够发达,即使取消了户籍制度也不必担心个人信息的混乱。借助网络数据库和二代身份证,政府依然可以有效识别每个人的身份。消除户籍制度是另一个可以用来避免地区歧视性政策的方法。因为如果政府对优势地区继续提供优惠政策,那么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的人口涌入引发社会问题,从而消除优惠政策的作用。政府只能是公平对待每个地区,或者对弱势地区采取倾斜。
紧接着,是有关税收和社会整体福利的构想。首先是税收。鉴于目前个人所得税税制的各种弊端,我们的设想是取消全国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代之以新的消费税制度。新的消费税制度需要比以前更加详尽,并且要足以填补取消个人所得税制度之后留下的国家财政缺口(前面提到的政治改革应该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政府的无谓开支,减少税收需求)。对于一类商品中不同档次的产品征收不同比例的消费税,对于某些低端生活必需品甚至可以提供补贴,而对于奢侈品则可以征收例如8成甚至更高的消费税,而一系列税率的设定由一组经济学家设定,每年进行必要的更新。养老保险采取分规制,居民既可以选择依照现行制度上缴养老保险,也可以选择不缴纳保险,在老年后进入公立养老院,而一旦进入公立养老院,就意味着自动放弃了领取退休金的资格。医疗保险,为每位公民设置一个共同的免费医疗额度,针对不同药物和疾病提供不同比例的补贴,同时限制每个医院提供高价药物的比例。所有公民不需提前缴纳医疗保险金,每次就诊结果进入全国联网数据库,如不能按时偿还则降低其信用评级,直至列入黑名单。最低生活保障,地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标准,凡是在当地居住达到一定年限者均有资格享有。为了避免采访中出现的关于土地的悲剧和目前大城市中盛行的炒房现象,我们要将土地私有化。农业用地方面,可以防止集体侵吞个人土地和政府无理征收农业用地的行为;非农业用地方面,主要目的在于防止私人囤积住宅,具体的措施是为个人拥有的房产面积设定一个门槛,超过门槛之后要按年缴纳房屋使用税,并且采取非常快速增长的累进税制。使其土地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拥有土地只能得到负利润。
最后是教育资源分配。这一分配是挽回地域差别的重要通道。将全国所有的小学和初中国有化,高中和大学私立与国立并存。小学和初中入学采取一定范围内抽签的模式,每所学校覆盖范围尽量覆盖不同阶层居住的街区。对于私立的大学和高中,不限制学费,但限制教师福利至不得高于国立学校同类教师的125%。高考方面保留进入竞赛冬令营者的保送资格,取消其他一切形式的保送与加分制度,部分优秀大学可以掌握少量特招名额,但必须将特招生的资料与特招理由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取消按地区分配名额的制度,改为全国统一命题统一网上判卷,最后全国按统一的分数排名招生。
以上制度的建立的道德标准是符合罗尔斯提出的分配正义的,我们将对其做出合理的分析。首先是政府权力的分析。政府与人民在政府成立初期的时候应当达成对于社会分配制度的契约,在此契约的基础上,人们承认并监督政府。当政府违背原初契约时,人们有绝对权力罢免政府,因此军队必须独立于政府。当然,如果政府正确履行了契约,而此后的发展损害了部分政府监督者的利益时,监督者没有权利干涉政府政策。这样既保证了政府维持社会合理发展的基础职能,又能避免政府过度扩张侵害到普通公民的基础权利。相对与如今“家长制”的政府管理模式,它给予了公民更多自我保护的权利。政府如果没有人对其进行监督,那么很难保持长期的清正廉洁。而没有权利的公民分配制度中往往就会受到伤害,而这种伤害如果没有及时的抗议举动,政府甚至会忽略这些分配的不均。因为人们总是更愿意关注那些社会阶级高度人,而对于弱势群体,人们总会本能性的远离他们。这种政府体系的改变是分配制度合理运作的基础。其次是户籍制度取消与税收的分析。第一,户籍制度取消后,根据之前的分析最终会达到合理的均衡(最优地区能力最强者居住,最差地区能力最弱者居住)。同时我们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税收比重的方式来保证最差地区人们的基本福利。由于户籍取消,所以不同地区的人随时都可以因为能力的变化进行流动。第二,我们征收消费税,并且对于同一类商品中不同档次商品的税收比重将有较大的不同。这样可以将税收对于劳动激励的副作用降到最小,同时又可以用得到的税收满足最弱势群体的生存需求。相对与个人所得税,面对高的消费税,收入较高者会更愿意把自己的收入主动分享给弱势的群体。最后是教育分配的分析。受教育权即人的发展权,是人的基本权利,所以根据罗尔斯自由原则我们必须尽可能保证最基本权利的均等,并且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可以改善地区差异带来的不平等,符合机会均等原则。整个分配体系在罗尔斯原则下保持了每一步分配的正义性。当然,这里关于遗产的分配在罗尔斯体系下较难完成。
理论与实际,道德与现实永远都存在差距。我们以上所有的体系构建和仲尼一样,只能作是对社会的理想展望。中国现在的处于一个复杂而又艰难的历史进程当中,理论中的完美社会恐怕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几个世纪的痛苦转变,我们一直在探索中寻求出路,而社会主义的今天是历史给我们的唯一选择。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去探索。虽然身处这样一个艰难复杂的境地,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了对正义的思考与追求。我们如今依然遵循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的体系中,自然会存在诸多问题。当今社会存在的不合理是需要长期的探索与拼搏才能解决的。每一个人都应对祖国未来的命运有所担当。我们如今的展望也正是对未来社会的深思与向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探索出属于中国自己的理想社会!
作者:喇启媛2010012494王俊平2010012478
第二篇:粮食购销企业分配调研报告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从去年开始,国家对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政策调整是否会导致企业重新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粮食局运用分配杠杆,撬动粮食职工在完成政策性收购任务前提下开展市场化经营的积极性,增强了职工参与市场竞争的本领,为我省粮食产区正确处理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经营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探索。
一、做法
经过两轮改革,**对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管理,由县政府授权县粮食局行使出资人职能,县粮食收储总公司负责运营和管理,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对购销公司实施法律、法规、政策和国有资产使用安全的监督,采取整体租赁的办法同各购销公司签订国有资产租赁协议,收取国有资产租赁费。购销公司负责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仓库及设施的正常维护,不得擅自转租或改变仓库及设施的结构,凡以企业名义或用企业国有资产抵押、担保、贷款、借款、出售、转租必须事先报总公司批准。为了防止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短期行为,包盈不包亏,**规定,企业经营者和上岗职工必须缴纳一定的经营风险抵押金,同经营业绩捆绑,企业经营者是一般职工的3倍。薪酬分配采取“以岗定薪、以效计酬、多劳多得、按股分红”的办法,根据贡献大小确定收入高低,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在粮食收购旺季,职工完成公司下达的收购任务,公司负责发放基本工资并为其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四金。粮食收购淡季,职工重点投入到农村服务部和自主经营上,公司提供资金扶持,放手让职工闯市场,创造的利润全部归职工个人。今年,**根据粮食购销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分配办法,规定政策性收购实现的利润主要用于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修缮仓库,扩大经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职工利用空闲时间自主经营创造的利润仍归个人,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参与市场化经营的积极性。
二、效果
分配制度改革是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核心,**通过分配这个杠杆,撬动职工参与市场化经营的积极性,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一是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收储总公司采取整体租赁办法每年收取国有资产租赁费30多万元,用于修缮仓库,添置设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基层购销企业为了扩大经营,纷纷筹措资金,修缮仓库,添置设备,仅永兴粮食购销公司20**年以来就投入资金80多万元,添置一批电子磅和输送机,修缮4000吨仓容,在今年的托市粮食收购中发挥了明显作用,保证了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14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今年收购托市小麦21万吨,1-9月实现盈利869万元,居全省前列。蒙城国家储备库今年完成托市小麦收购13860吨,还通过边购边销、外购外销实现利润60多万元。
三是增加了职工收入。**借鉴南陵经验创办60个农村粮油服务社,有合伙店、夫妻店、家庭店等多种形式。职工踊跃参与市场化经营,并从市场化经营中得到了实惠。全县60个粮油服务社110名职工,除公司发给基本工资外,通过市场化经营人均增加收入6000元以上,市场化经营收入已经超过职工的基本工资。乐土粮食购销公司20**年外购外销实现利润60万元,25名职工人均2万多元。
四是增强了市场意识。永兴粮食购销公司早在20**年就开展订单收购,创造了“六包一挂”的永兴经验。今年蒙城又签订优质小麦订单95万亩。城郊粮食购销公司辛集经理部在保证完成公司正常收购任务后,5名职工自愿组合,开展常年常时收购,价格随行就市,只要能赚钱就收,今年已收购小麦70万公斤,玉米20万公斤,黄豆10万公斤,既实现了创收,又增强了同市场打交道的勇气和本领。
五是方便了农民群众。**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立足行业特点,充分发挥粮食部门点多面广的优势,把着眼点放在农村阵地上,把经营方向定位在面向农村、围绕农业、服务农民,从事农民群众需求量最大的放心米、放心面、放心油和农村所需的百货、日杂、食品等各类商品的经营上,广泛开展代购、代销、代储存、代加工和兑换业务,扩大经营范围,延伸服务网点,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的需求,密切了同农民群众的天然联系。
三、启示
**通过分配杠杆撬动职工积极参与市场化经营的做法,给我们很多启示。
启示一:通过分配杠杆,最低价收购政策和市场化经营得到有效结合。粮食购销市场化以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更多地发挥作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四自”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新形势下采取的一项重要调控措施,是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一项惠农政策。**一手抓政策性收购,一手抓市场化经营,既保证了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又充分发挥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市场主渠道作用,树立了粮食企业的新形象。
启示二:通过分配杠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得到合理的配置。县局把国有资产管住管好,托市政策形成的利润主要用于添置设施,维修仓库,扩大经营,弥补亏损,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与此同时,企业和职工利用淡季时间投入到农村服务社和自主经营上,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收入大幅度地增加,人人享受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启示三:通过分配杠杆,培养锻炼了一批懂市场、会经营的粮食职工队伍。**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已经从市场化经营中尝到了甜头。在最低收购价政策背景下,企业和职工的市场化经营热情丝毫不减,他们研究市场,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不弃薄利,见好就卖,有利就销,快购快销,边购边销,增强了市场竞争的本领。
启示四:通过分配杠杆,粮食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利用粮食部门的行业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粮油服务社,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充分利用仓储、加工设备和技术优势,发展“四代一换”(代购、代销、代农储粮、代农加工和品种兑换),具备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利用网点优势,为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和日常生活用品,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第三篇:烟草行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用工分配制度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与否,好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它的用工分配制度必定公平合理,速亡、丧失生命力的企业,它的用工分配制度必然颓废偏颇。改革开放以来,烟草行业经过多次探索和实践,已经在用工分配制度上取得了卓著成效,一个渐趋公平合理和蕴藏积极因素的用工分配制度业已建立,这些制度为烟草行业的稳定和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烟草行业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支撑。
但是,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国内各种环境的改变,这些制度愈来愈显示出它的虚弱和不足,甚至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原则,成为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管理者满足无限私欲的工具。毋庸讳言,烟草行业现行的用工分配制度并没有充分代表劳动者的意愿,其根本的实质是既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小团体利益和资本主义味道颇重的剥削阴影,也没有很好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前行,因此,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重提行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既符合党和国家的宗旨,也顺应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更迫切地迎合了行业广大劳动者的意愿,烟草行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一、影响行业用工分配制度的因素
众所周知,一个制度的形成和建立需要漫长的酝酿、探索和实践,而在这种漫长的酝酿、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内外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了一个制度的政治倾向和价值取向,现行的行业用工分配制度大体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1、国际政治、经济快速两极分化和国内改革开放迅猛推进是影响行业用工分配制度的大气候和潜意识。国际政治、经济快速两极分化和国内改革开放迅猛推进的一个共同心照不宣的现象是团体化、私有化,而且这种团体化和私有化无不以政权或公正的形象出现,随着国际多缘融合和国内改革深化,社会财富流向这些团体或个人,在短期内,全球的稳定和国内的稳定不再依靠绝大多数民众,而是奇特地依附在这些财团或个人身上,于是,每个人在这样一种潮涌下,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意识里沉淀了这种龌龊的思维,这种思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更是一种思想和行动的支配。
2、用工分配制度是一种管理制度,是由管理者制定、发布和执行,因此,管理者的政治立场、思想品质和人格定势决定了他所订立的制度是否代表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是否与党的路线、方针保持高度一致,是否带有普遍性、合理性和适用性。
3、管理者的利益归属和工作方式方法决定了用工分配制度的本质属性。毫无疑问,管理者的利益阶层确定了制度的公平性,同时,管理者的调查方式和分析事物的方法无不深刻影响着制度的准确性,站在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立场和诚恳听取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呼声与站在各级各层管理者或听取各级各层管理者的建议所做出来的决定迥然不同,当然,由此制定出来的制度也不一样。
4、地缘政治、经济和地域政治、经济,以及垄断行业的潜规则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越是贫穷的地方偏向于富裕阶层的制度就越明显,越是封闭保守的地方,强权政治和剥削制度就越显现,另外,由于烟草行业人财物内外贸高度垄断,货币、物资高度统一,垂直管理严密,管理形成一个较为独立的封闭循环系统,缺乏社会监督、忽略民主,各种不合理的潜规则畅通无阻,所有这些现象都有形无形地左右着一项公平合理制度的产生。
二、行业用工分配制度现状
1、用工现状
行业组建30年来,基本上沿用了一条因事用人的路子,也就是说,因为企业的需要,才招揽人员,可以说方向是正确的。目前,行业用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正式工和聘用工,正式工的来源基本上依靠国家分配和世袭,只有很少一部分高端人才通过市场调节,正式工里面的中高端管理人员走的是国家公务员路子,运用的是行政管理体制,这类人是行业的管理主体,通常在各级各类管理岗位或企业要害部位,一般不参与生产经营和市场维护;聘用工来源比较多元,这些员工大都因行业企业的需要陆续从多个渠道招聘的。从行业组建直到现在,上世纪90年代前,行业用工机制正常时,这部分员工里面的工龄长、有才干、业绩突出的极少数转成了正式工,目前,这类人都工作在行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管理一线,也有的在机关服务类岗位上,他们远离管理岗位和要害部位,极少部分在一线艰苦部位担任管理者,但职位在副科级的几乎为零。总体来讲,阶层固化在烟草行业尤为突出。
2、分配现状
描述行业分配现状用单一的方法很难概括,但如果把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总体分配作为一个整体,然后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类型的人员所得进行切割,你就会清楚地看到行业分配现状的陡峭“金字塔”形状。处在“金字塔”底端人员众多,平均所得最少,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员稀少,平均所得最多。从纵向看,正式工和聘用工、各个职级之间分配差距巨大,随之附带的所有福利和公益亦相应巨大;从横向看,省市之间、市县之间、地域之间、机关基层之间分配差距悬殊,随之附带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亦相应悬殊。这种貌似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其实渗透了一种腐败和颓废,我们再仔细甄别一下处在“金字塔”不同利益位置的人员社会关系,以及底端人员向上攀爬的方式方法,这样,你就不难发现目前的行业分配制度存在的弊端。即便如此,这还尚不包括潜规则下不无人知的各种福利投资和灰色收入。
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用工分配制度的不尽合理,行业现存的事实是:管理阶层和要害部位德才兼优的人才匮乏,中下层优秀人才难于脱颖而出;少部分人私欲膨胀生活糜烂,一部分员工处在生存危机的困境当中。
一是聘用员工没有上升和施展抱负的平台和通道,激励机制没有很好地同用工分配制度联系起来,企业无生命力,员工无目标方向。
二是部分员工生活质量差,后顾之忧强烈,处在底层的员工无生活保障和生存保证,生活压力大,生存风险指数高,难于抵御生活变故和生存危机。
三是现行的用工分配制度指向不明,未能体现多劳多得价值取向,误导了部分青年员工的人生观。
四、几点建议
1、建议行业用工分配管理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走群众路线,在广泛、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听取和接受一线员工的建议和意见。
2、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站在最广泛的立场上,客观地制定一套既符合行业企业又密切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一致的被广大劳动者接受的用工分配制度。
3、打破用工体制上的身份界限和分配制度上支离破碎的种种差别,构筑人才成长平台,打通人员优化流动通道,以人为本,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分配倾斜一线,消除身份歧视,实现收入、福利、保障平等。
第四篇:烟草行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用工分配制度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与否,好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它的用工分配制度必定公平合理,速亡、丧失生命力的企业,它的用工分配制度必然颓废偏颇。改革开放以来,烟草行业经过多次探索和实践,已经在用工分配制度上取得了卓著成效,一个渐趋公平合理和蕴藏积极因素的用工分配制度业已建立,这些制度为烟草行业的稳定和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烟草行业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支撑。
但是,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国内各种环境的改变,这些制度愈来愈显示出它的虚弱和不足,甚至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原则,成为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管理者满足无限私欲的工具。毋庸讳言,烟草行业现行的用工分配制度并没有充分代表劳动者的意愿,其根本的实质是既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小团体利益和资本主义味道颇重的剥削阴影,也没有很好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前行,因此,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重提行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既符合党和国家的宗旨,也顺应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更迫切地迎合了行业广大劳动者的意愿,烟草行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一、影响行业用工分配制度的因素
众所周知,一个制度的形成和建立需要漫长的酝酿、探索和实践,而在这种漫长的酝酿、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内外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了一个制度的政治倾向和价值取向,现行的行业用工分配制度大体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1、国际政治、经济快速两极分化和国内改革开放迅猛推进是影响行业用工分配制度的大气候和潜意识。国际政治、经济快速两极分化和国内改革开放迅猛推进的一个共同心照不宣的现象是团体化、私有化,而且这种团体化和私有化无不以政权或公正的形象出现,随着国际多缘融合和国内改革深化,社会财富流向这些团体或个人,在短期内,全球的稳定和国内的稳定不再依靠绝大多数民众,而是奇特地依附在这些财团或个人身上,于是,每个人在这样一种潮涌下,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意识里沉淀了这种龌龊的思维,这种思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更是一种思想和行动的支配。
2、用工分配制度是一种管理制度,是由管理者制定、发布和执行,因此,管理者的政治立场、思想品质和人格定势决定了他所订立的制度是否代表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是否与党的路线、方针保持高度一致,是否带有普遍性、合理性和适用性。
3、管理者的利益归属和工作方式方法决定了用工分配制度的本质属性。毫无疑问,管理者的利益阶层确定了制度的公平性,同时,管理者的调查方式和分析事物的方法无不深刻影响着制度的准确性,站在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立场和诚恳听取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呼声与站在各级各层管理者或听取各级各层管理者的建议所做出来的决定迥然不同,当然,由此制定出来的制度也不一样。
4、地缘政治、经济和地域政治、经济,以及垄断行业的潜规则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越是贫穷的地方偏向于富裕阶层的制度就越明显,越是封闭保守的地方,强权政治和剥削制度就越显现,另外,由于烟草行业人财物内外贸高度垄断,货币、物资高度统一,垂直管理严密,管理形成一个较为独立的封闭循环系统,缺乏社会监督、忽略民主,各种不合理的潜规则畅通无阻,所有这些现象都有形无形地左右着一项公平合理制度的产生。
二、行业用工分配制度现状
1、用工现状
行业组建30年来,基本上沿用了一条因事用人的路子,也就是说,因为企业的需要,才招揽人员,可以说方向是正确的。目前,行业用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正式工和聘用工,正式工的来源基本上依靠国家分配和世袭,只有很少一部分高端人才通过市场调节,正式工里面的中高端管理人员走的是国家公务员路子,运用的是行政管理体制,这类人是行业的管理主体,通常在各级各类管理岗位或企业要害部位,一般不参与生产经营和市场维护;聘用工来源比较多元,这些员工大都因行业企业的需要陆续从多个渠道招聘的。从行业组建直到现在,上世纪90年代前,行业用工机制正常时,这部分员工里面的工龄长、有才干、业绩突出的极少数转成了正式工,目前,这类人都工作在行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管理一线,也有的在机关服务类岗位上,他们远离管理岗位和要害部位,极少部分在一线艰苦部位担任管理者,但职位在副科级的几乎为零。总体来讲,阶层固化在烟草行业尤为突出。
2、分配现状
描述行业分配现状用单一的方法很难概括,但如果把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总体分配作为一个整体,然后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类型的人员所得进行切割,你就会清楚地看到行业分配现状的陡峭“金字塔”形状。处在“金字塔”底端人员众多,平均所得最少,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员稀少,平均所得最多。
第五篇:就业分配问题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分配问题调研报告
近几年随着国家劳动就业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为了解我院大学生的求职择业基本情况和意向,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让大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们对我院四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就业选择问题”的调查。
一、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
二、调查对象
08级、09级、10级、11级各班学号尾数为8的学生。
三、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0份。
1.所学专业与选择职业不对口已成为一种趋势
现今,“专业不对口”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趋势,很多人毕业后不得不把所学专业丢一边,去做另一分完全陌生的工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08级:31%的人会选择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位,54%的人不确定,另有15%的人不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并且对自己专业感到渺茫。
09级:31%的人会选择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位,51%的人不确定,另有18%的人不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并且对自己专业感到渺茫。
10级:28%的人会选择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位,55%的人不确定,另有17%的人不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并且对自己专业感到渺茫。
11级:39%的人会选择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位,59%的人不确定,另有2%的人不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并且对自己专业感到渺茫。
在这有问题上,无论是即将毕业的08级还是刚刚进入大学的11级,他们所选择的基本一致。如此多的人为了有一份工作宁愿放弃自己为之努力了四年的专业足以见得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2.对所选专业的就业形势态度喜忧参半
统计显示:
08级:23%的人对所学专业有信心;21%的人表示担忧;28%的人觉得现在努力,提高技能;另有28%的对此感到迷茫、不了解。
09级:14%的人对所学专业有信心;30%的人表示担忧;34%的人觉得现在努力,提高技能;另有22%的对此感到迷茫、不了解。
10级:15%的人对所学专业有信心;38%的人表示担忧;22%的人觉得现在努力,提高技能;另有25%的对此感到迷茫、不了解。
11级:19%的人对所学专业有信心;10%的人表示担忧;58%的人觉得现在努力,提高技能;另有13%的对此感到迷茫、不了解。08、09、10级的同学更多表现出了对所选专业就业形势的担心,11级相对较少。但更多的同学觉得应该现在做好准备,努力学习,提高技能。
3.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成为解决就业问题最有效方法
调查显示,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08级:21%的人认为调整心态,降低择业标准;9%的人希望学院、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35%的人认为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是解决就业问题最有效方法;30%的人认为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09级: 23%的人认为调整心态,降低择业标准;23%的人希望学院、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38%的人认为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是解决就业问题最有效方法;13%的人认为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10级:20%的人认为调整心态,降低择业标准;25%的人希望学院、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40%的人认为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是解决就业问题最有效方法;13%的人认为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11级: 29%的人认为调整心态,降低择业标准;20%的人希望学院、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44%的人认为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是解决就业问题最有效方法;6%的人认为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四个年级大部分人都一致认为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是解决就业问题最有效方法,当然08级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还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4.地区因素方面
08级:45%的人选择家乡或毕业城市;20%的人选择东部沿海地区;11%的人选择西部发展地区;24%的人不考虑地区因素。
09级:45%的人选择家乡或毕业城市;33%的人选择东部沿海地区;5%的人选择西部发展地区;17%的人不考虑地区因素。
10级:48%的人选择家乡或毕业城市;24%的人选择东部沿海地区;14%的人选择西部发展地区;14%的人不考虑地区因素。
11级:60%的人选择家乡或毕业城市;24%的人选择东部沿海地区;5%的人选择西部发展地区;11%的人不考虑地区因素。
四个年级几乎半数的人选择家乡或是毕业城市,而剩下一半的人均是以选择东部沿海地区为主,选择西部发展地区的少之又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随着中国加入WTO,许多方面正在逐步与国际化接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能够为个人施展才能提供较多的空间,同时也给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沿海发达地区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信息更新比较快,虽然压力稍大,但不易被社会淘汰。
5.选择就业单位
08级:26%的人选择国有、政府企业;37%的人选择外资或合资企业;13%的人选择民营企业;13%的人选择自主创业;11%的人选择考研。
09级:26%的人选择国有、政府企业;37%的人选择外资或合资企业;13%的人选择民营企业;22%的人选择自主创业;2%的人选择考研。
10级:35%的人选择国有、政府企业;31%的人选择外资或合资企业;10%的人选择民营企业;19%的人选择自主创业;5%的人选择考研。
11级:34%的人选择国有、政府企业;34%的人选择外资或合资企业;10%的人选择民营企业;22%的人选择自主创业;没有人选择考研。
四个年级在对国有、政府企业和外资或合资企业的选择上基本持平,并且占了半数的人,剩下部分人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人占了首位。近年来大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就业难度也日趋加大,使得一些有创造力,敢于承担风险,挑战自我的大学生走出了就业的套路选择了自主创业.另外整个社会也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平台,让他们发挥年轻有朝气有创造力的优势为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还有很少一部分人选择考研,在这里,08级所占比例较大,而11级就没有人选择考研,这可能与就业的压力有关。
总结:
通过调查,我们对我院学生“就业选择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能够更好的做好我院学生的“就业选择问题”,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大学生在校时应该通过实习以及学校的一些就业指导,多方面了解专业内的职业细分,知道自己的专业到底能做什么,这样在找工作时定位可以更加准确。在选择职业方向时,应对自身性格和将要选择的专业尽量做全面了解和认知,选准方向,才能减少职业“毁约”率。否则,既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浪费教育资源。既然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就不要轻易放弃专业。
其次,学校要积极宣传、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加强对毕业生政策上的指导。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及时搜集、整理、储存和发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包括专业、人数、报酬、要求、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等,供毕业生随时查阅。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更多双向选择的机会,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好“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的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思想、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