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一认识 精心组织
统一认识 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
一、要高度统一认识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机构改革已经较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一手抓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十分注重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已经比较集中地进行了3次大的改革,这次是第4次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2001年开始的第三轮机构改革,围绕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重点对工业经济管理机构、人员编制进行了大幅度精简,较好地解决了机构庞大、职责交叉、人员臃肿及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政府职能转变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取得了新的进展,政府组织结构优化,部门职责关系进一步理顺,政府管理方式、机关工作作风在机构改革后都有了较大改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机构改革的推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从体制和组织保障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市近年来经济增长势头良好,GDP增幅保持在9.5%以上,2003年达到了10%,比2002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持续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幅度,并且经济的增长与社会事业取得了同步协调发展。可以说,前几次的政府机构改革较好地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
第二,要充分认识到,政府管理体制的变革本身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深化才能达到改革的目标,尤其是政治体制范畴的机构改革更是如此,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定位和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如果这四条没有做到就是缺位,超出职能就是越位,交叉混淆了就是错位。目前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大环境和改革的自身进程,决定了本次政府机构改革是在过去改革基础上的深化。改革的复杂性、渐进性、连续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增强了政府机构改革的紧迫性。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新的阶段、新的目标、新的任务对政府机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加快衡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全市的第一要务,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声。实现衡阳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精简、效能、统一和依法的政务环境。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政府机构还存在一些与形势和发展要求不适应的地方,比如观念上的不适应、职能配置上的不适应、机构设置上的不适应、人员素质上的不适应等等。在我们各级政府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法制化程度不高,行政行为不规范,审批事项过多,自由裁量权过大,政务透明度低,监督机制薄弱等现象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发育和完善,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也有差距,这就要求不失时机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二、要精心组织实施
(一)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确保市级改革职能调整到位。本次改革已经走过了机构的简单撤并、人员数量的简单增减阶段,进入了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的发展阶段,其核心是通过对机构职能的整合,进一步促使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综合协调管理的整体效能。在这次改革中,一定要抓位重点,解决管理体制和职能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解决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职责交叉和权责脱节等问题,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不该管的事坚决不管,该由市场调节的坚决放开。总之,该强化的职能要强化,该弱化的职能要弱化,该转移的职能要转移。一是职能调整要到位。根据省批复的意见,我市这次机构改革涉及的职能整合和机构调整主要是国有经营性资产监管、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经济运行调节、安全生产、城管综合执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战略研究等9个方面,牵涉到幅度很大的职能调整。有的单位原有的职能要划出,有的单位要增加很多新的职能,这就要求我们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适应改革的形势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负起责任,真正使机构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
实处。二是岗位责任要明确。这次机构改革中实行“人随事走、编随人走”的原则,部分干部要到新组建的单位工作,被调整人员一定要服从组织安排,积极支持改革,及时到岗到位。在单位撤并中,无论是人员定岗交流,还是资产清理划转,都要制定周密详细的工作方案,确保整个改革工作有条不紊。三是工作进度要锁定。涉及改革的部门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机构改革时间进度要求,认真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在今年11月底前向各级政府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呈报“三定”方案。
(二)要围绕理顺上下关系,明确县市区改革的要求。这次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虽然机构变动不多,也不进行人员编制的精简和分流,但涉及面广,情况比较复杂,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县市和城区要所有区别。县市和区工作内容不同,工作对象不同,工作重点也各有侧重,必须针对县市和城区的不同工作特点,立足于理顺关系,区别对待,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城区不是一级完整的政府,规划、国土、环保必须全市统一管理。县(市)级政府的相对独立性比较强,改革和发展的责任相对较重,县市改革要侧重于实现政府管理机构和职能的相对完整。二是县市和市的机构要相对应。按照管理对口的原则,县市和市机构设置应基本对应,但这种对应是相对的,不强求一致。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不但机构的名称不强求一致,也允许各县市之间的机构不一致。三是县市改革要一步到位。在这次改革中,县市改革要比市级改革更彻底一些,不再保留过渡性的单位和机构。特别是一些行业管理部门要坚决撤销,不能比照市里的作法暂时保留,因为县市的工业和商业企业改制比市里早,一些县市的企业改制工作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保留行业管理部门已无必要。要坚决贯彻执行湘发〔2001〕8号文件关于“撤并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要一步到位,不留尾巴,不搞过渡”的精神,一次性撤销行业管理机构,并妥善解决人员分流和离退休人员的管理问题。四是要统筹兼顾,保持稳定。改革实质上是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注意统筹兼顾,精心组织,把工作做细做实,防止矛盾集中、顾止失彼,出现大的震荡。
(三)要围绕提高行政效能,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改进政府管理方式,规范行政行为,转变机关作风,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是本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另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改革,所有政府部门都要始终坚持执政为民这一根本宗旨,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加快推进政府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一是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把一些审批事项改为备案事项,把大量前置审批改为事后监督,做到“应减必减”,实行“审监分离”,确保改革措施落实到位。二是要加快二级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步伐。通过发展中介组织,培育市场主体,搞活服务市场,解决服务乱收费问题。要全面清理二级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该脱钩的必须脱钩,纯粹以收费养人为目的的单位要予以撤销;要坚决打破中介服务的行业垄断,形成服务价格市场定价机制;要严格行政事业收费的管理,坚持物价、财政双管齐下,促进各项收费行为公开、透明。
三、要严肃工作纪律
一是要严肃政治纪律。政府各部门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机构改革的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对改革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二是严肃组织纪律。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涉及人员定岗、资产处置、干部任免等重大问题,必须坚持集体讨论决定,杜绝不服从组织安排,或不按规定时间到职到位的事情发生。三是严肃人事纪律。在人员定岗工作中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党管干部的原则,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政策规定办事,严禁借人员定岗分流之机,拉帮结派,搞小圈子,或任人唯亲,打击报复。尤其要做到“五个不准”,即:不准突击提拔干部,不准突破机构规格设置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不准放宽任职条件任命干部,不准超职数限额任命干部,不准自行提高职级或改变名称随意设置职位。四是要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财经纪律和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认真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撤并单位尤其要做好国有资产的清理交接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制止任何形式的奢侈浪费行为,禁止借机构调整变动之机,违章调度资金、转移资产、私分钱财、大吃大喝、公费旅游,不得借机发放奖金、补帖、礼品、纪念
品和组织高消费娱乐活动。五是要严肃机构编制纪律。不得随意更改上级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擅自增设机构、增加编制和领导职数,需要调整变动的必须履行报批手续。
在机构改革期间,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组织、人事、机构编制等部门要加强对机构改革中各项政策、规定和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坚决杜绝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发生。市纪委、市监察局要按有关文件精神,对机构改革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坚决查办,从严处理,并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追究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对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四、要保证正常运转
今年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机构改革要同其他各项工作协调推进。各部门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对今年工作的要求,把机构改革同其他工作结合起来,既要统筹兼顾、妥善安排,又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要从维护全市团结稳定的大局和推动全市加快发展的大局出发,认真做好改革前后的衔接工作,决不允许出现管理上的真空现象,决不能因为机构改革影响工作的开展。一些工作暂时没有分清由哪个部门管的,各级领导要主动补台,相互协作,确保工作不断线。总之,各部门要以这次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加强管理,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政府机关形象。
第二篇:明确思路统一认识精心组织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同志们:
今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十一五”规划编制准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马凯主任做了“树立新的发展观,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讲话,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了马凯同志的讲话,要求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发
展与改革工作会议上,又对“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十一五”规划编制的有关工作部署,切实做好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过认真研究并广泛听取有关专家和单位的意见,我部提出了《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明确思路、统一认识、全面部署,正式启动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加深对编制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重要意义的认识
编制水利发展规划,研究解决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水利问题,是水利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编制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对于明确“十一五”水利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加快水利的改革与发展,发挥水利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对编制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深刻地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形势,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原则、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强调要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做好各项工作,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会议提出,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要目的,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年国家仍将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债资金将向农村、结构调整、中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四个方面倾斜,以治淮建设和南水北调工程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对会议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发展改革工作要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这次会议一是分析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指出经济社会发展在保持良好局面的同时,还存在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货币信贷投放偏快、就业压力加大、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等困难和问题。二是强调了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统一对经济形势的认识,统一对宏观调控政策的认识,统一对经济工作重点的认识,统一对树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性的认识。三是提出了要切实发挥好职能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国债资金促进结构调整、协调发展的作用,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教育卫生建设、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重大水利设施建设等作为国债投资的重点;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加强监测预警,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实行积极就业政策,把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好外贸外资工作,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发展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四是明确了要有重点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粮棉流通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垄断行业改革、价格改革等。五是强调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谋划长远发展;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系统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形势看,“十一五”期间到2020年,国民经济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实现翻两番的目标,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城市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将会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保
护和改善的要求更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宏观目标,对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水利发展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水利发展的要求,认真做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第二,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对编制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以来,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等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牧区水利、淤地坝和小水电代燃料等“亮点”工程正式启动,今年国家又把加快淮河治理作为大江大河治理的重点。水利发展“十五”计划总体进展顺利,重点工程建设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但是,近年来,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仍十分严重,水利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趋于复杂。在水利“十五”计划编制和执行过程中,98大洪水、黄河断流、北方沙尘暴等现象引发了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的深刻反思。在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的指导下,水利部党组全面总结治水经验教训,认真分析水利面临的宏观形势,应对治水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即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水的和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制定好水利发展规划。在编制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要改变过去单纯突出水利建设“五年计划”的做法,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要求,编制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促进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第三,转变和拓展政府对水利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编制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届政府十分重视规划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十一五”开始,国务院已批准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今后,政府决策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能编制规划的领域,要先编规划,后审项目,这是政府职能逐步从项目管理转向规划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的具体体现。
近几年,水利规划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重视和提高。新《水法》的颁布确立了水利规划的法律地位,规定了全国、流域、区域三级,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两类的水利规划体系,明确了规划编制和审批的法律责任。依据《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等一批水利基础性规划正在编制当中。国务院非常重视水利规划工作,有关领导同志多次批示,流域治理要进行统一规划,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首先要进行规划论证,具备规划依据才能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实施。五年来,国务院相继批转了七大江河加强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批复了黄河、塔里木河、黑河、首都水资源、南水北调工程等流域、区域和重大工程规划,并要求编制了全国水库建设规划、加快治淮、渭河治理、石羊河治理等多项规划。这些规划的编制为水利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规划基础和实施依据。
水利行业发展规划是由政府主导编制规划的重要领域。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属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重要专项规划,是指导水利发展和改革、确定水利重大工程布局和建设安排的重要规划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十一五”规划编制要侧重于以政府的社会管理、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为主、需要由政府组织实施、引导、扶持的业务领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管理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十一五”水利发展要突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用水安全、经济用水安全和生态用水安全的需求。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人畜饮水、牧区水利、淤地坝、小水电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南水北调、治淮等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西部地区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和生态建设。这些内容都需要由政府主导组织编制规划和进行实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需要由政府组织制定规划,对跨省的公共河流水资源进行宏观配置,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关系;做好水资源短缺地区的供水规划,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的需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布局和规模提出合理建议。政府通过编制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加强对水利发展的宏观调控,拓展和履行对水利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科学合理地确定水利发展目标和重大工程布局。
二、明确思路、把握原则,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发展内涵,是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应对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上讲,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多的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逐步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逐步解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充分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作用。
在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中,要加深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更新发展观念,把科学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充分融入“十一五”水利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全面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在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水利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更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水利发展忽视了以人为本,就有可能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盲目建设;就有可能忽视水利的公共服务职能,对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负面的影响。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实际要求出发,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水利发展的需求。
第二,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原则,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防洪减灾工作要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在防御洪水对人类危害的同时,也要规范人类活动,给洪水留有出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水土保持要加强对重点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充分发挥自然修复能力,加强对生态脆弱流域的综合治理和保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既要发挥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也要进一步重视水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要充分考虑规划方案在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改善水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效益,也要充分考虑采取必要而有效的措施,妥善解决移民、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避免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坚持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发挥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在提高水利基础设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水资源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拓展水利的管理和服务领域。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要统筹考虑各地区、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水的供需管理,保障水利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通过发挥水利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改善欠发达地区人民的生活生产条件,促进生产,增加收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第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发展的原则,解决好流域、区域、城乡水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对大江大河的重点防洪治理区及蓄滞洪区、水资源短缺地区、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重点治理区域,要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努力构建大江大河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和水环境保障体系。对东中西部地区,要区别情况,突出重点,统筹发展。要统筹考虑城乡水资源问题,大力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要认真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对水利的要求,加强城市水利建设,构筑城乡协调、各具特色的水利发展体系。
第五,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不断增强水利发展的动力。要创新治水理论,吸纳国内外先进的治水理念和治水经验;积极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不断研究、引进和推广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推进水利现代化;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逐步建立我国水权分配制度,探索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实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探索以公益性为主的水利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和模式,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要加强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水价形成机制、水利工程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促进水利事业全面发展。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精心谋划好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蓝图
当前,水利发展相对滞后仍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水问题,需要在水利发展现状评价的基础上,围绕涉及规划思路和事关全局的重大水利问题,按照科学的发展观要求,编制好水利发展规划。最近,汪恕诚部长在部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理论学习讲座上,从淮河治理、渭河治理、黄河治理、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建设、建立节水型社会等问题入手,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治水思路和治水方略、水利现代化、水资源合理配置、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等事关水利发展与改革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水利问题的宏观思考和对策措施,对我们做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做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体要求,下大力气做好基础调查、信息收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科学确定水利发展目标、总体布局、建设重点、改革措施和政策保障。
第一,要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形势。做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必须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行业规划,准确把握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深入分析产业结构状况、城市化进展情况、农业和农村发展状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科学预测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需求。要从水利发展的历程和实践中,概括、总结和提炼治水经验和教训。要在水利发展“十五”计划中期评估工作的基础上,预测“十五”期末水利发展的状况。要结合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及对水利的需求和水利发展的实际水平,客观分析和评价江河防洪形势、水资源供求状况、水环境变化趋势,找出水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准确把握水利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确定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思路、目标和任务。
第二,要重视对重大水利问题的研究。在规划编制中,要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前瞻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十一五”规划启动之前,就安排中国工程院等单位,开展了“十一五”重大工程课题研究论证工作。近期已完成初步成果,提出了水利、能源、交通、重大技术装备等“十一五”重大工程建设的战略性重点。重点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南水北调工程、大江大河防洪及行蓄洪区建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西南岩溶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扶贫工程、全国重点江湖水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保护工程等六个方面。国家发改委在“十一五”规划启动时,提出采用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开展八个方面四十多个重大课题研究。我部在今年下半年,也已委托专家开展“十一五”重大水利课题研究,并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十一五”重大水利课题研究目录,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水利发展方向及模式、水利发展目标、水利发展布局与重大工程问题研究、强化政府对水利的社会公共管理、水利改革与创新等五个方面。这些课题研究将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承担单位。重大水利课题研究要保证研究成果的质量,提高成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更多的研究成果能够为规划编制所采用。
第三,要明确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制定规划思路和规划目标是规划编制的重要前提。在开展调查研究和重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要从宏观上、战略上提出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规划思路既要切合实际,又要发展创新。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和新时期的治水理念;要改变传统水利发展的模式,提出向现代水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总体思路和目标上讲,到2010年,全国大江大河干流堤防建设要全面按规划达标,现有重点病险水库全部得到除险加固,基本建成大江大河防洪减灾体系,确保重点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的一期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基本缓解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区和胶东半岛城市缺水问题;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全国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基本完成主要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基本实现全国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加强牧区水利建设,发展农村水电;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改善水质状况;初步建立全国重要河流初始水权分配机制、水资源宏观控制和用水定额管理指标体系,基本形成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节水型社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强,水利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
要搞好规划指标体系研究、重要指标的测算工作。指标设置要符合规划本身的功能定位。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新原有的规划指标体系。既要研究提出具有一定预期性、导向性的指标,也要研究提出具有一定约束力、能检查可评估的指标。
第四,要合理安排规划布局和发展重点。搞好规划布局和确定发展重点是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要在已有的水利规划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现有的水利基础设施状况和水资源条件及特点,合理确定水利工程建设布局,优化配置水资源。规划布局既要统筹兼顾,也要突出战略重点。突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专项领域、重点建设任务和重大水利工程,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水问题。对大江大河的重点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要加大建设力度,确保重要地区和重要城市的防洪安全;对水资源短缺地区,要加大节水力度,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对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重点治理区域,要建立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机制,促进治理和保护。对西部地区,要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水利支撑;对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巩固防洪保安,切实解决北方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全面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和水资源配置能力;对东部地区,要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手段,以防洪安全和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为重点,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对东北等老工业地区,要以支撑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和发展为目标,重点是保障城市防洪、供水和改善水环境以及粮食主产区的灌溉用水。
要组织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论证,深入分析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加强规划项目对资源、环境、社会的影响评价。要合理控制建设规模,把握轻重缓急,调整投资结构,考虑前期工作基础和合理工作周期,做好重大水利项目的建设安排。
第五,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实施对策和保障措施。对策和措施是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内容。规划思路的体现、规划目标的实现、规划任务的完成都需要一套完整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来保证。对策措施既包括各类工程建设措施,也包括各项政策和管理措施。对策措施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可操作性。要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改变过去那种面面俱到、针对性不强、难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弊端。要从实际出发,把工作做深做实,力戒空话套话,杜绝在规划中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的错误做法。要按照规划思路,围绕规划目标,依据规划布局和发展重点,有效制定防洪减灾、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等具体对策和行动计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制度和改革等各项措施,使规划为解决水利实际问题、满足全社会对水利的需求发挥更大作用。
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着力做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与以往的五年计划编制工作相比,国家发改委对“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要求。从规划思路上,要求用科学的发展观,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从规划编制方式上,要求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规划期,重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从规划编制程序上,规范了规划的前期准备、形成规划思路、进行规划编制、规划论证和衔接、规划审查报批、规划发布等环节的工作要求。从规划内容和规划成果上,要求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今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起草的《规划编制条例》已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计划于明年颁布实施。该条例对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前期工作、立项、起草、衔接、论证、批准、公布、评估、修订和废止等各个环节的程序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的一些内容和要求已经在“十一五”规划中采用。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改进规划编制的方式方法,拓展水利发展思路,高质量地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第一,深入学习,统一认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面临许多新的背景,有许多新的思路和新的要求。做好水利“十一五”规划工作,首先要加强学习,统一认识,提高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提高对新的发展观和发展内涵的认识,提高对规划编制重要性的认识。参加规划工作的同志一定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转变观念,调整规划思路和规划的方式方法。部有关司局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加强对规划编制人员的培训,可适当举办一些研讨班、培训班,提高规划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保证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有关单位要把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工作责任和组织保障。为加强规划编制组织领导工作,这次会议之后,水利部将成立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指导规划编制工作。具体的规划编制工作由规划计划司负责归口管理,会同水规总院、综合事业局、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组成规划编制工作组,具体负责组织指导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专项规划由部有关司局参与具体的组织指导工作。各流域机构按照各自的管理职责,会同流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好本流域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各有关单位都要尽快明确规划编制的具体负责部门和人员,并落实规划编制的相关承担单位,抓紧开展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的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将在明年初召开的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上进行全面部署。
第三,广泛沟通,加强协调。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涉及不同地区、行业和部门,因此,必须加强信息沟通和相互协调配合。在规划编制中,要及时了解国家发改委的有关工作要求,了解相关行业部门的规划工作进展。要做好规划组织协调工作,采取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规划、上下协调的方式,共同完成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的任务。要做好水利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衔接,与相关行业规划的衔接,与已批准的相关水利规划相协调。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体系中各层次、各专项规划也要相互衔接,避免发生重复、遗漏等问题。
第四,社会参与,集思广益。要重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要采取开放式的规划编制办法,把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作为对水利重大问题进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过程。为发挥专家在规划编制、论证、咨询、审查等方面的作用,水利部将组成由有关专家参加的规划专家咨询组。各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厅局也要重视规划编制中的专家参与,扩大专家队伍,完善咨询方式,提高规划的专家参与程度。要采取适当的竞争机制,在水利行业内和行业外,择优选择规划编制的承担单位。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要注意吸收专家意见和群众意见。要及时将规划进展情况予以公布,听取反馈意见。要进一步健全规划咨询制度,形成规范化的规划决策咨询机制。通过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建立规范化的规划民主决策制度,不断提高水利规划的编制水平。
同志们,“十一五”期间到2020年,水利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做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振奋精神,集中力量,抓紧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
第三篇:精心组织
精心组织,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二○○六年十二月三十日,我校根据市文教局关于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的部署和安排,依照实施方案,精心组织,认真学习,努力提高学习的实效性,目前,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已经结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收到了预期的成效,现将整个活动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教育整顿活动顺利进行
我校对这次教育整顿活动十分重视,成立了由校长蒲文钊同志为组长,副校长蒲春雷、王仕彦同志为副组长,教导处、工会、办公室等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把各项内容的组织安排具体落实到每一位领导小组成员,责任到人,制定了日程,安排详尽的实施方案。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
教职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如何,是这次教育整顿活动能否收到成效的关键所在,为此,蒲文钊校长做了《优化师德、端正师风、以法执教、强化管理》的动员报告,分析了我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这次教育整顿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作风正派,业务素质强,适应现代教育形势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体教职工从依法执教、依法治教的高度对师德师风教育整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由于认识到位,思想上重视,大家都能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这次教育整顿活动,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深入学习,提高认识
教育整顿活动的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政治学习,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十余部教育法律、法规,学习了《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若干意见》、《阆中市中小学教师五项禁令》等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并组织大家认真进行了讨论。
学习讨论中,教职工积极参与,热情很高,人人有学习笔记,共写心得体会六十余篇。通过学习讨论,大家形成了共识:教师肩负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责任。老师们还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实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树立教师形象,依法执教等方面深刻认识到师德师风教育整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机会。
三、认真对照检查
在深入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全体教职工人人写出书面对照检查材料并在大会上发言。对照检查会上,教师们踊跃发言,直抒己言,气氛热烈活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是态度端正,诚恳反思,对照检查者能够认真查找过去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不走过场,不说套话,并诚恳地接受同志们的批评、建议和帮助。二是热忱帮助,坦诚公正,在对照检查中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实事求是讲真话,没有虚意客套。不掺杂个人成见,如实地指出对照检查人的成绩与失误,优点和不足,提出建议和希望,言者热情诚意,闻者倍受感动和鼓舞,正如同志们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然而很少听到像今天这样真实的批评和热忱的帮助。三是积极探索,统一认识,在顺对照检查中,对教育教学管理中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时,大家积极发言,直抒己见,认真探索,达到认识上的统一。
经过认真的反思和自查,大家一致认为,几年来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年年上台阶。同志们也为此付出了辛劳,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智育教育的研究、管理和考核,思想品德教育管理研究少,管理考核机制有待完善;重中考科目,轻非中考科目。
2、师德师风方面,同志们在自查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有的同志事业心不强,钻研业务少,教学成绩差;教育学生缺乏耐心,方法简单粗暴,在部分教师中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管理缺乏爱心,少数教师不能因材施教,一味严厉要求,对品德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关心不够,是学生流失的原因之一;教育观念陈旧,以分数定优劣,以考试论成败的观念依然存在,未能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少数教师纪律观念淡漠;法制观念不强,个别教师节假日在校外参与与自己身份不相符合的活动;还有个别教师言行不规范,不注重仪表,不能为人师表。
3、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思想品德、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机制基本形成,但不少教师重“管”轻“导”,习惯于用条条框框去约束管理学生,行之有效的、灵活的引导教育方法和活动少;部分教师缺乏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信奉“严师出高徒”,忽视了“亲其师,信其道”;有些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中存在成人化,简单化倾向;团组织工作具有一定活力,但方法成旧,工作效果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发挥其在青年学生中凝聚力;对学生的教育效果较差,虽无严重违法、犯罪和不安全事故发生,但学生中还存在一些违纪、违规现象,如有极个别学生在校外私自搭乘摩托车、弄用车的现象以及学生宿舍丢失东西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全体教职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整改方案,提出了改进措施。各部门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本部门的整改措施。学校综合各个方面的情况,制定了综合性的整改方案。
四、落实整改,建章立制
落实整改,建章立制是师德师风教育整顿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在教育活动中,我校根据实际制订了《五马乡中心学校师德建设纲要》、《五马乡中心学校师德建设标准》等强化师德的制度。其二是充分发扬民主,反复酝酿,不断完善整改方案,我们在对照检查的基础上,对学校行政领导和各部门的工作进行了民主测评,广泛征寻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反馈信息通报全体行政人员,进一步完善各自的整改方案。其三是根据对照检查反映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从管理制度和过程管理中查漏救失,组织教师学习了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逐一进行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经酝酿讨论达成一致的意见,当场通过。我们对学校的双常规管理,学生的教育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师德要求和考核年级组管理,教研教改,后勤保障等几大系列的二十余种制度进行了讨论修订,还出台了饮食卫生安全管理的系列制度。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管理的制度建设,促使学校管理继续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
这次师德师风教育整顿,全体教职工受益匪浅,大家提高了认识,大大促进了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的转变,也在整改方案中许下了庄重的承诺。我们深信全体教师一定能把今天的收获转化为明天更为强大动力,我们也期望着同志们在新学年的工作岗位上再创佳绩,为我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精心组织 积极探索
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
简报
第42期
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7月8日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抓紧抓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要求,山东省齐河县、安徽省金寨县结合本地实际,积极部署,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各项工作。现将其主要做法刊发,供参阅。
建机制 把关口 严标准
齐河县保质保量做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山东省齐河县下辖15个乡镇(街道)、101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26万亩。在开展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中,齐河县遵循“确边界、明权利、促和谐”的基本思路,建立了“五项机制”,严把“六个关口”,落实“三项标准”,始终坚持质量与速度并重,积极稳妥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目前,全县已完成546个村的土地承包调查摸底、户籍信息资料搜集工作,并与5家中标的工程测绘公司签订了工作合同。主要做法:1
一、建立“五项机制”,层层落实责任。一是组织领导机制。县、乡、村分别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制度,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宣传引导机制。运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和明白纸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发动,确保干部群众懂政策、明程序。三是人员培训机制。县、乡已组织举办培训班18期,培训1575人次。四是经费保障机制。县财政已预算支出1437.5万元专项用于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五是督导检查机制。每周一督导、一汇报,两周一调度,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纳入乡镇考核。
二、严把“六个关口”,确保工作质量。一是基础工作,严把资料准备关;二是信息核查,严把入户核实关;三是地块实测,严把外业测量关;四是图表制作,严把内业处理关;五是群众确认,严把审核公示关。六是化解矛盾,严把调处维稳关。
三、落实“三项标准”,维护农民权益。一是以群众认可为标准,做到确权登记颁证的结果必须赢得群众认可。二是以严格程序为标准,正确处理好“赶进度”和“保质量”的关系,坚决防止简化程序、减少环节的现象发生。三是以过程无误为标准,落实民主决策,对遇到的问题,按照“有政策依据政策,无政策村民议决”的原则妥善处理,确保工作不出偏差。
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强化督导力度。采取召开调度会、书面通报、现场观摩等形式强力稳妥推进工作的开展;二是抓好部门配合。协调好县、乡、村各级及相关部门、测绘公司,通力配合,形成整体合力。
突出重点内容紧抓关键环节
金寨县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安徽省金寨县于4月中旬率先启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专业测绘机构招标工作,经过2个多月的紧张工作,目前该县确权登记颁证外业指界测绘工作已完成90%,工作重点将转入公示、室内作业和完善资料信息阶段。在前期工作中,金寨县突出工作重点,紧紧抓住三个关键环节:
一、注重化解矛盾。一是加强宣传,让群众全面了解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相关政策,提高农民对政策的知晓度。二是严格以二轮承包为基础,不随意打乱承包关系,确保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三是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依靠村民自治,确保组内矛盾不出组,村内矛盾不出村;成立乡镇纠纷调解小组,确保矛盾不出乡镇;成立县人民调解委员会,坚持矛盾纠纷不出县。四是坚持先易后难,小矛盾先化解,大矛盾动态跟踪,逐步化解。五是鼓励当事人自主协商,在政策范围内达成协议。六是对乡村多次调解暂时不能达成协议的,做好思想工作,待矛盾化解后确权。七是全面摸排梳理出19个共性的问题,提出指导性的解决办法,供各乡镇参照执行。通过县乡村三级干部的共同努力,全县没有发生重大的信访案件。
二、注重督查指导。一是加强业务指导。县确权办工作人员深入到村组、田间地头了解实际情况,指导实地测绘,提高
效率。二是加强督查调度。5月下旬,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分四组,采取“一查二看三听”(一查工作开展相关资料,二看宣传氛围和现场群众参与情况,三听群众满意度、村组干部介绍和乡镇负责人汇报)的方法,重点围绕宣传发动、资料收集、调查摸底、矛盾排查、纠纷化解、保障措施和外业测绘等工作,对各乡镇进行了全面督查指导,督查结果及时在全县通报,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
三、注重信息互通。一是实行乡镇试点工作进度周报制,要求各乡镇每周五上报一次本周工作进度,说明当前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县确权办汇总后进行通报,作为奖励考评的依据。二是创建“金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群,促进各乡镇工作互动交流、改进方法。三是及时印发工作简报,介绍各乡镇的工作动态。四是及时召开工作交流会,就全县试点中遇到的重点问题、需要明确的措施及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商讨,统一口径、规范操作,保证全县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送: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
指导小组办公室,部内有关司局,司站领导,各处(室)
第五篇: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全面深入的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积极健康的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工信部监察局:
我局纪检监察机构作为省纪委、省监察厅50多个派驻机构之一,六年来认真履行派驻机构的职能,我局纪检监察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省纪委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纪委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局中心工作任务,以廉政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高度重视,旗帜鲜明的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十一五”以来,我省国防科技工业飞速向前发展,军工经济连续六年保持快速增长,局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也积极健康的向前推进。六年以来,始终坚持把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摆在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教育、制度、监督、惩防,纠风、效能、队伍等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0年,局机构改革,局领导班子调整,自新上任的局党组书记、局长童旭东同志主持全局工作以来,对我局的纪检监察工作更加高度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我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将党风廉政工作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了党组书记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对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总责,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中心工作融会贯通,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统一部署,统一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强化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分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二是按照“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会同各处室,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责任心,努力营造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的齐抓共管的“大纪检”、“大宣教”工作格局。
二、上下联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得到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第一抓手和有力举措。对此,局党组高度重视。一是认真研究部署反腐倡廉工作。局党组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反腐倡廉工作。去年初和今年初的全省国防科技
工业工作会议,在部署业务工作的同时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结合行业特点,针对反腐倡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部署了工作任务;各直属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局纪检监察会议精神,对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了认真的部署安排,制定了具体措施。二是科学分解工作任务。制定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将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要工作任务分解到局领导、局直属单位、局机关各处室。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负责同志向局党组书记递交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督促直属单位及处室负责同志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三是严格实行责任考核。局纪检监察部门根据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的内容,对局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个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以此为手段把责任制落到实处。
三、学教结合,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廉洁从政意识增强 坚持把教育、学习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基础工作和治本之策,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去年和今年,按照年初纪检监察工作会议部署,我局将党风廉政教育列入了党课教育计划,把学习党章和中纪委第五次全会精神及省纪委全会、全省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一是扎实抓好《廉政准则》的学习。局纪检组专门印制了《中国共产党党
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知识测评试卷,组织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和局属单位领导进行考试,张榜公布考试成绩,以考促学。二是全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局纪检监察、机关党委等部门联合在局机关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集中活动年”暨“机关效能年”活动,在全行业纪检监察干部中继续深入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干部职工自觉树立以清廉为荣、以贪腐为耻的道德观念,自觉增强党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三是认真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局机关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内容,教育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做到依法执政和廉洁从政。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与党性教育活动。局机关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处室主要负责人观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辅导讲座电教片;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观看《廉政中国》系列警示教育片;组织干部职工观看《我是花下肥泥巴》、《北极狼》、《远山的红叶》等宣扬先进典型的电视电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局机关各处室开展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大讨论、“我的承诺”和“党员先锋岗”亮牌示范等活动,通过活动,巩固和
拓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内容。
四、狠抓监督,确保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全面贯彻落实
(一)强化对局系统案件的受理、调查、查处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牢固树立“有案不查是失职”的理念,全面加强对局系统案件的受理、调查、查处工作。统计过去的一年,我局收到或省纪委转送的匿名信访共3件,对每一信件,我们都认真对待,及时按要求回复省纪委相关部门,并对信件严格按密级管理,未发生过一起泄密事件。
(二)把对局机关及所属单位“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的监督检查作为重点。按要求把“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的监督作为重点,认真查找问题、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如刚刚过去的2010年,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对局机关落实“三定”方案过程中的干部提拔任用和机关人员轮岗等重大事项,纪检组、监察室都全程参与,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任前公示、任前谈话均严格按要求进行,确保了干部任用工作的公信度。局机关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分配划拨都严格按照集体审议、集体决策的制度执行。
(三)认真开展“商业贿赂”、“小金库”等专项治理活
动。2010年至今,严格按照省纪委、省财政厅的要求,认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从源头上、制度上杜绝商业贿赂和“小金库”现象的发生。认真执行中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局领导和各处室主要负责人自觉按要求进行了自查自纠,没有利用职务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现象。
(四)认真开展效能监察,机关作风得到改善 一是组织开展专项效能监察工作。去年以来,在局机关组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在服务企业、优化经济环境上作文章,在提高工作效率、廉洁自律上抓落实,在加强班子带好队伍上下功夫,使局机关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思想更加牢固,工作作风更加务实,服务更加到位,受到了在湘军工单位的好评。二是组织开展重要岗位效能监督工作。结合我局去年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实施,机关各处(室)职能调整,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加强对重要岗位、重点人员的监督。三是加强政务公开。对我局已有的行政审批项目、受理部门、办理时限等内容实行公开。同时通过制度建设、检查、督查等方式加强了对各职能部门及相关岗位人员的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五、规范权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2010年以来,结合我局“三定”方案实施,认真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对科技质量、安全生产与民
用爆炸物品管理、人事教育与保密等处室的公权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了厘清和规范,通过各处室的充分研究和集体讨论决策,对《船舶生产许可和设计资格认可审批制度》、《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审核制度》、《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直属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等9项权力制度编制成册,上报省政府法制办和省规范权力运行办公室。同时,对局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整理规范和完善,如:《机关公务接待制度》、《公务用车管理制度》、《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省国防科工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等。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了权力运行,从体制和机制上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物的管理机制,局惩防体系建设建设实现了思想进一步统一、责任进一步强化、机制进一步管用、制度进一步完善、作风进一步转变、效果进一步显现等“六个进一步”的良好局面。
湖南省纪委驻湖南省国防科工局纪检组
二0一一年五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