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备课水平的若干有效方法-----课后反思
提高备课水平的若干有效方法-------------对教案的教后反思
提高备课的水平有很多途径,其中,教后反思与再备课,就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对教案的教后反思,是教师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既是上一个教学过程的结束,又是下一个教学过程的开始。它能够补充完善教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学不断改进和发展。同时,它为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克服教学的单向性,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密切师生关系。因而,对教案的教后反思就构成再备课(或成为二次备课)的核心内容。
一、教后反思(再备课)的基本活动项目
一般说来,教后反思(再备课)可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反思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典型性与层次性
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中实现的。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的,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这些在经历了教学实践后,当然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更好的改进。此时,再反思和进行教案的改进,就变得更有针对性。
(二)反思解题方法、解题结果、问题延伸与突发问题的处理
教学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迸发出许多思维的火花——新颖的观点、巧妙的构思、多样的解法、问题的延伸,也会产生一些认识上的错误,这些往往又是教师始料不及的突发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珍惜、利用这些思维的火花及认识的错误,因势利导加以探究,教后更应从科学性、严谨性与学科的意义等方面去反思、审视它们,分析学生思维的火花及认识错误形成的原因,总结因势利导的优化方法和处理突发发现问题的灵活技巧,然后加以整理记录(再备课),使以后的教学胸有成竹。
(三)反思教学方法和师生情感交流方式是否合理、得当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节课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本课的教法设计和实施,也取决于师生情感交流是否顺畅得当。对某一教学内容,教师采用哪种方法更合适有效——是启发讲授还是激励探讨,是讲练结合还是指导自学,是实验演示还是实验操作……采用的教法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兴趣,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是否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新课程精神,这些在教后反思中也会得到较为清楚的回答。这样,教师便能总结成功因素,分析失败原因,坚持优良的或改进、改换不当的教法和情感交流方式。
二、教后记的基本内容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后记是活页教案中很不起眼的一小块,写好教后记首先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
教后记其实就是教师在教完课后,对教学预案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将经验、教训等记录下来,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和提炼教育科研课题的资料。它是对已完成教案的完善和补充,是课堂教学的总结和升华,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必须重视并及时写好教后记。
教后记的内容主要包括六种内容:
(一)记成功做法
即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将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等记录下来。有时这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但它对今后的教学将提供最直接的参考。如教师讲“遗传”第一节时,以一个问题结尾:一对夫妇,男的是单眼皮、小眼睛,女的是双眼皮、大眼睛,假如他们生了一个孩子,孩子应是什么样的眼睛?每当此时,学生的思维就异常活跃,七嘴八舌地开始争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个结尾被任课教师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记失败之处
记失败之处就是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方法陈旧、演示失败、指导不力、知识性的错误,教案与实际教学脱节,以及当堂没有处理好的学生的问题等等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应吸取的教训。
其实,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即使最成功的教学过程,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败笔”记录下来,认真反思,仔细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教学必然日臻完善。
(三)记教学机智
就是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课堂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若教师总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令学生信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如果顺着学生错误的思路,诱导学生自己导出错误结论,学生就会迷途知返。
(四)记学生问题
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及在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并力争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在上完一节课之后应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记录下来,这对于改进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五)记学生见解
即把学生“智慧的火花”(如独到的见解,好的思路)记下来,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对于一些错误见解,只要它存在普遍性,当堂剖析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记学习心得
即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特别要指出的是,教后记主要是为教师以后编写教案改进教学,积累素材为教研提供信息作准备,不需要长篇大论,只需用精炼的语言将所思所想记录在教案后。另外,教后记往往是教师在课后用很短的时间完成,语言必须简洁明了,有时一个词、一个记号即可。
教后记虽然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但仅是反思教学的一小部分,真正要想通过反思教学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第二篇:如何提高备课水平
如何提高备课水平
学习了《备课实务与新技能》。课堂教学就是主战场,备课是教学的关键。如何备好课,使备课怎样才能达到科学、合理、有效?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第一要务,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面对现存教学形式,作为一名山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首先,备课标。课标是轴,备课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是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统一,是实现多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为核心,高度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素养,帮助学生过积极生活,更多的是体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
其次,备学情。深入了解山区学生,抓住学生心理,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了解学生行为习惯、个性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品质和动态变化,才能使备课达到有的放矢、科学合理;才能使课堂生活活泼生动;才能使教学丰富多彩、扎实有效,进一步得到潜移默化。有意识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第三,备目标。(1)从学生行为表现的角度来表示教学目标,学生实际与目标相结合。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把学生作为目标主体。
(2)目标的表述应力求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第四,备方法。多听,听课是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分析、教法研究、教学经验的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多向老教师请教,把借鉴和挖掘自身潜能相结合,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技巧。课前的备课和课后的反思相结合,在“备--讲--练--反馈--总结--改进“成为一条绳,形成一个整体,相互转化。方法是目标的根本;方法是开启智慧的钥匙;方法是获取知识的桥梁和途径。
总之,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只有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实际,体现个性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才能提高自己的备课水平,让每一堂课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只有认真准备自己的课堂,探究教学规律,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备课是上好的重要一环,上课是备课的继续,学会让自己不断更新理念,找出自身差距,明确自己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第三篇:备课反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备课反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摘 要】本文阐述了什么是备课反思以及备课反思的意义,并且阐述了从反思是否与课程标准相呼应,备课是否符合学情等五个方面进行反思的方法。
【关键词】备课反思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7-0029-01
何为备课反思?备课反思就是备好课之后我们从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目标预计达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的再思考。现代教育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之后都要求写反思,但是通过调查,大部分老师都是千篇一律草草应付了事,但是我认为做好备课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及时调整矫正教学设计,让我们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更加高效,所以可以说备课反思是有效课堂的矫正器。
一、反思是否与课程标准相呼应
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所以可以说课程标准的指南针。所以我们备好课后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设计的流程能不能达到课标的要求,反思必须具体从下列三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反思知识与技能是否与课标相吻合。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课标对哪些知识应该掌握应该学会都有具体要求,所以我们反思时必须一一对照,不能遗漏。
第二,反思过程与方法维度是否与课标相吻合。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所以我们反思的时候着重看看我们的设计有没有让学生学会学,有没有让他们学的过程更加轻松,有没有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
第三,反思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与课标相吻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大家在备课的过程中可能对这个都不是特别重视,但是这个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形成积极的世界观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并认真去落实。
二、反思备课是否符合学情
有的老师随便买一本教案来用或是别人的试卷直接拿过来就用,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因为每个学校每个班级学情都不一样,别人用得好不见得你也适用。还有的老师一味追求高大上,这个对于普通学校一定不合适的,因为教学是实实在在的,是讲究因材施教的,所以我们备好课后必须反思我们是否看低或是看高了我们的学生,一双鞋子再漂亮太大或是太小穿着都别扭。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
第一,首先你要非常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熟知学生的基础和知识储备。比如在高一生物第一模块《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蛋白质》这一节中,第一课时首先就要学习氨基酸的结构,其中就有氨基羧基钛键等内容,而这些初中化学都是没有学过的,一般是到高二上学期的化学才学到,如果我不了解这些的话,直接去讲氨基酸的结构,我相信这一堂课设计的再好备课再怎么充分效果也是很差的,所以要想课堂高效,反思备课是否符合学情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其次老师在备课及备课反思的过程中,头脑中必须始终想着我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是不是太难或是太容易,太难学生吸收不了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简单就会浪费大家的时间。
三、反思重点有没有突出难点有没有突破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这两点是我们在一堂课里面必须达到的目标,所以备好课后我们必须反思我们这样设计有没有突出重点,通过什么方式突出重点?有没有突破难点,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手段达到目的?反思后如果觉得哪一方面做得不够好的话我们必须马上调整,以达到我们认为理想的方法。
四、反思能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新课程的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从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转换“教”与“学”的角色,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我们要反思的正是这个,纵观我们的教学设计,看看我们在其中是不是取到一个引导着的角色,我们在其中占了多大的比例,学生的活动占了多大的比例,我们的问题有没有激发大家对学习的兴趣,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
五、反思活动的必要性以及是否形式大于内容
我们听过很多课,老师们都热衷与设计一些活动,一个好的互动活动的确可以增强大家对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大家合作学习的精神,但是要是安排不妥当很可能造成课堂上热热闹闹,可是实际上对于教学没有任何的帮助,所以我们备好课之后必须要反思我们设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预计能不能达到目的,是否形式大于内容,不能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花大量时间去搞活动。活动有必要一定要搞,但是我们的设计一定要下真功夫而不是花拳绣腿。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全国特级教师袁容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成功经验总结出: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更有学者提出二十一世纪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反思这一重要环节。备课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同时可以及时调整我们备课中的不足之处,从而让我们课堂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4.[2] 〔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3] 崔允 [郭].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第四篇: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作文的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孩子,往往对作文望而生畏。当老师每上一节作文课,要学生写作时,学生往往愁眉苦脸,绞尽脑汁地在那里挤作文、凑作文、抄作文。于是习作的内容不是似曾相识,如出一辙,就是记流水账,毫无生气。
出现如上所述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础较差、缺乏兴趣等,而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没有转变观念,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引导学生,导致学生写作时无明显目标,没有素材可写,泛泛而谈,写作思路狭隘等。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我个人认为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首先,从学生练习习作的方面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习作兴趣不高,不愿意写作文。只要老师布置写作文,教室里一片哀叹声,个个愁眉苦脸,有“谈文色变”之感。
2、学生习作顺序不明,语句不通,表意不清,不会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不会恰当运用平时积累的鲜活的语言,很难达到“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要求。
3、学生少看课外书,虽然老师平常积极地动员学生看课外书,但现在的学生课余的时间花在看电视、玩注游戏的时间比看书的还多,学生的词汇语句积累量较少,导致作文语言贫乏。
4、学生习作内容贫乏。学生对生活缺少必要的有意识的观察,不会捕捉生活中转瞬即逝的写作素材,不善于选择习作材料,缺少感悟。习作内容陈旧不新奇,甚至一部分学生在写同一类型的命题作文,从四年级到六年级,出现多年数次写同一素材的人、事、景、物的现象。学生习作不是用来表现生活,交流思想,传达情感的,而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习作任务,挖空心思地编作文。
其次,从教师教学习作的情况分析,主要有以下表现:
1、习作教学要求不明确。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但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到底在各个学段要达到什么要求,教师不够明晰,甚至感到茫然,因此难免拔高或降低习作要求。
2、习作教学指导不得力。在听课中我们常常听到的是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价值观、态度和方法的总体指导:要抒发真情实感,要留心观察,记叙要内容具体等等,却听不到具体的写作知识、技能的自然贴切、有效、富有个性的指导。这种泛化式的指导让学生感到乏味,难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3、习作讲评不到位。在听课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多数语文教师重“写”不重“评”。学生每两周练习一次作文,写完后交给老师,等到下一次习作时,教师还没来得及批阅,为了完成习作任务,教师只好把学生的习作本发下来,誊写后又交上来,这种恶性循环,最终把习作评改和讲评的环节给丢失了。学生很难知道自己习作的优劣状况:好在何处,不足表现在什么地方,该如何改进,更谈不上教师当面指导学生修改习作,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因而学生抱有写好写坏一个样的念头,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4、教师对习作教学缺乏研究。一线的语文教师普遍认为语文教学任务重,每学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赶教每学期的几十篇课文,在思想上偏重于阅读教学,淡化了习作教学,从而导致行动上对习作教学的敷衍和放松,缺乏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的个性化内容。
克服习作教学低效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从低年级抓起。
我认为小学阶段首先要搞好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有的教师认为“低年级的孩子认不了几个字,有什么话写呢?”有的则把作文理解成就是写成篇文章,与低年级的语文无关。“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写话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实则是一项“垒土工程”。因为作文是一个人认识水平、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低年级写话教学搞好了,会相应地带动听、说、读等多种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能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基础。因此,作文教学起步要早,要从一年级抓起,哪怕是一句简短的话,对他们以后的作文也是有帮助的。作为低年级教师必须转变自己陈旧的认识观,明确教学作文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至关紧要的位置,明确低年级写话教学是必须抓好的一件大事。
(二)、以说导写训练,多鼓励,少批评。
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农村学生的阅读面比较窄,知识水平低,见闻又少,他们能直接接触的就是课本。因此,我们只能从听话、说话训练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老师在上作文课时,多找些优秀习作读给学生听,让他们学习别人的表达方法,然后自己再谈谈你学到了些什么,如果是你,你怎样去写。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断发展,逐步提高。对学生组织的语言、回答的内容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在口语交际中,要多鼓励、多表扬,要让他们想说、敢说,再逐步要求做到语句完整连贯,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说话习惯。进行“以说导写”的训练,能使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提高。在口头语言的带动下,坚持说写结合,又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此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听话能力、说话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培养,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体验生活,注重观察。
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学生对客观事物熟视无睹怎能写出文章?应该让学生去观察事物,获得第一印象,掌握第一手材料有东西写。在写《秋天来了》这篇写景记叙文前,领学生一起去观赏我们学校四周的美景,老师、同学一道,这个谈景物的声、哪个谈景物之色„„大家七嘴八舌,好不热闹。在这其中让他们去发现美、领略美、描绘美并随时记录在小本子上。回到教室后,大家再议论议论,学生就会有话可说了,有事可写了。
(四)、多看课外书,积累词语,丰富语汇。
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课外书籍看得太少,知识面太狭窄,语汇太贫乏。所以平时,注意学生的词汇积累,在课本上要求背诵的一定要背下来,不要求背的优秀语段,也要求他们背诵。有些词语、段落让他们抄在笔记本上,在欣赏课外的优秀习作时,就让他们摘录那些好词好句或佳段。这样持之以恒,学生用时可信拈来,丰富了作文的语汇。
(五)、进一步明确“习作”年段目标。
习作教学要求要明确。《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学生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传递思想的手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应该遵循“习作教学分步训练”的规律,即低段侧重句子训练,由“说话训练到写话训练”(从写句子到写句群);中段侧重于构段训练,由“片段训练过渡到半独立篇章训练”;高段侧重于篇章训练,切实加强“独立命题训练”。同时要将这种阶段性的系列训练落实到阅读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克服“习作教学无序”的盲目做法。
(六)、提倡“习作”与“阅读”同步走。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的有关知识,加强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因为读写训练重点事关语文方法性的知识。达尔文说过:“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性的知识。”语文的“工具性”学习,主要学习言语形式的表达规律,属于运用语文的方法性知识范畴。例如在中年段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它要求了解自然段的构段方法,各种构段方法就是各种写作自然段的章法知识。如果学生在阅读中不能获得一定的习作知识,那么在习作中就不能按照一定的构段方法去有条理地表情达意。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努力挖掘读写训练的结合点,寻求读写结合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写,读中练笔,做到每课一练,每练一得,实现读写双赢的目的。
(七)、习作讲评重在激励和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习作讲评重在激励。“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学习的愿望就消失了。”因此,习作讲评时,要指出全班此次作文的
3优点与成绩,充分肯定大多数同学的努力和进步。如,题目新颖别致、内容新奇有趣、语言优美鲜活、描写生动细腻、结构独具匠心、想象丰富合理、详略取舍得当、写出了你的真情实感,恰当运用自己积累的优美词句等等,在评语中要予以肯定。鼓励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段读给大家欣赏,把真诚的赞美送给更多的学生,激励、表扬有进步的学生,甚至要偏爱差生。通过讲评,使每个学生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当然,提高学生习作教学质量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们不断探索习作教学规律,进一步改进习作教学方法,努力寻求新的教学策略,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并将写的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第五篇:如何有效提高商务谈判水平
在当今社会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谈判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谈判并不仅仅是指外交谈判、商务谈判等,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有时普通到甚至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刚刚进行了一场谈判,例如买卖东西时的讨价还价。因此,学习一些谈判技巧,提高自身的谈判技能,于公于私均有着莫大的益处。
首先,要加强学习,包括向身边的人求教和自我学习。
身边若有位高手示范、指点,那种收获可能会使你大有意气风发、跃跃一试的冲动,那种进步可能会一日千里。国际部邓应德经理是谈判老手,更是高手,隆平高科国贸部在与印尼合作时曾邀请其出马作为主谈人。其谈判时语言表达技巧之到位、谈判进程掌控之老到、策略运用火候之把握,不在现场难以体会,我出于笔拙无法言传,据其自称这均师承廖总。今年,我有幸在河口亲身经历了龙总在谈判时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谈判过程,充分领悟到了领导们的深厚的谈判功力和谈判修养。
“人人非生而能之”,当遇到对具体的谈判问题时,你可以趁领导空闲时私下请教,勿需害怕,领导们都会不吝赐教。你可以将不明之处和他们教导的谈判技巧拿笔记下,需要时拿出来阅读、揣摩和体会,最好能在实践中试试,加以巩固,以尽快把所学的谈判知识转化为谈判技能。
当然,领导们因工作繁忙不可能经常给你点评和指教,关键还在于你自身的总结、学习和实践。多阅读一些谈判的专业书籍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有关谈判的书籍近两年我主要学习过下列几册:《商务谈判精华》、《决胜价格谈判》、《生意是这样谈成的》、《谈判是什么》以及《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所谓开卷有益,这些书都对我提高谈判技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其中《商务谈判精华》(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指定教材)和《谈判是什么》(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让我收获最大。
我从《商务谈判精华》一书中学习到了开价的技巧、让步的原则与方式、力量展示等非常实用的技巧,在工作中我坚持对照这些技巧并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次,要注意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和积累。
一场成功的谈判建立在掌握丰富信息的基础上,只有掌控了相关信息,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既要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又在价格上体现出双方是合作关系而非单纯的买卖关系,这样双方才能保持稳固的长久合作。搜集相关信息一靠平时的积累;二要在谈判前向周遭的领导、同事、朋友多咨询,也可以借助各种信息传播工具,如互联网、电话等,其关键在于做个有心人;三要在与对方谈判过程中,通过巧妙地提问来套取重要信息,并可据此来调整谈判目标。
再次,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成功的谈判要牢记价格并不是成交的真正障碍,要克服畏惧、恐慌的心理。同时,还要认识到学习谈判技巧、策略,并非是指欺骗、欺诈对方,相反,要做到真正的游刃有余,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