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学习,教师重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人们对好课的认识和评价标准仁智相见,我认为叶澜教授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很有说服力。他认为一节好课要做到“五实”,即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扎实的课就是有意义的课,学生至少能学到东西,有情感体验,产生学习需求,不图表面的热闹;充实的课就是有效率、有内容的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丰实的课就是生成性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内容丰富,师生互动,思维活跃,给人启发;平实的课就是课堂的实实在在,是常态下的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真实的课就是不加粉饰、有待完善、值得反思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这样的课,需要炉火纯青的教育艺术。如果不打磨是绝对不可能随便出炉的,可谓“十年磨一剑”。
如何打磨一节好课呢?
如果教师能够把握住以上好课的标准,他的打磨就会有明确的目标,不会作秀,不会造假,这样的打磨甚至雕琢又有何妨呢?一节好课是精品,是需要反复推敲的,也是值得体味的。一节好课是教师智慧流淌的水到渠成,是师生心灵相约的和谐共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一招一式皆见功夫,要的是教师的真功夫,而不是花拳绣腿和表面文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可见,好课取决于教师的功底、积淀和智慧,需要教师从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教育机智、教育手段和课堂细节等方面作大量的充分的准备和思考,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位,在课堂上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确保课堂“三维”目标的实现。
我给爱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夸美纠斯在他写的《大教学论》扉页上写到: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①这种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学思想,在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那里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教学不是教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如何学的问题。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②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有这种思想,不是教学生,而是让学生学的问题。教师的功底就在于能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节课上,这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正如第斯多惠说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2.方法之一:让学生“动”起来,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怎样才能让学生一节课都集中注意力呢?我给爱人说,实际,不要说是学生,就是我们成人,都有一种倾向,不喜欢听别人讲,而是想让别人听自己讲。自己专注于某一件事的时候,常感觉到时光飞逝,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小时就已过去。因此,集中注意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动起来,包括手动、脑动。我说,现在有许多公开课、观摩课,课堂上学生很活跃的,师生互动很积极,使人感觉这节课很成功。实际怎样呢?学生是不是真的活跃了?我认为学生的活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表层的活跃,就如上边说的那种课堂,另一种是内在的活跃。内在活跃的课堂是怎样的呢?就是一节课上,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对教师呈现的问题进行不断地思考、判断、创新。因此,课堂上教师的责任在于布置任务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紧张地跟着你的问题走,让他们对你的问题进行尝试解决、相互讨论、合作学习、主动质疑。如我们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爱人对我这个观点很赞许,她对我说,是的,你以前给我讲要上好课和怎样上好课时,我总是给你打哈欠,只有这一次,我还真听进去,觉得你说的有道理。
3.方法之二:布置的任务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里,让“难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第一种方式,就是刚才说的,让学生“动”起来,或者如《数学课程标准》的话,“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另一种方式就是要巧妙的布置任务。这个巧妙是指“布置的任务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里边”。我给爱人说,我们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经历,太简单的事情对我们没有激励性,太难的事,我们也会畏难而退,学生也是如此。可以这么说,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找到学生会与不会的平衡点。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认知观》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③赞科夫指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我给我的爱人说,现在有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总要搞大量的引导例子,使学生在所谓的“发现法”中推导出来。学生会烦透了,因为这个简单的结论一看就知道的。
4.结论:新手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三个方面
我说到这儿时,爱人突然提了一个问题,她说,那这样教师不是太容易了,上课不就是让学生做罢了。我对她说,教学绝不是这么简单的,它是一门艺术,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有的教师教了一辈子的书,还不能进入其门。简单地讲,教师教学的功底在以下三个方面区别开来:1.教师能不能布置出让学生思维活起来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2.教师能不能在关键的时候超脱具体的问题,从思维的高度给学生点拨思路;3.教师能不能对学生有严格要求,有布置,也有检查。马卡连柯指出,“没有要求就不可能有教育。”“要有惩罚”,“惩罚就是要求,是更严格的要求,它和尊重密切的。”“对教师来说,惩罚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在需要惩罚的时候,教师无权拒绝执行权利,也无权放弃履行义务。”
我最后对爱人说,由于不同的教学对象——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时代等等因素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因此,课堂教学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要想迅速由一个新手教师成长为一名专家教师;要想这一生不是一个普通的平凡的教师,而是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对人民有巨大贡献的教师的话,就要如***同志说的,“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创新,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第一,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可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第二,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对面上来说,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第三,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第四,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第五,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这种课可以称为真实的课。
“五实”并不是一个完善的评价标准,但是教师在追求“五实”的过程中提高了专业化水平,心胸也博大起来了,同时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第二篇: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灵武市回民中学 杨瑞
到底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或者说评价一堂好课是否有一定的标准。应该说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就应该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而作为一门艺术,贵在创新,就不应该有唯一的评价标准。俗话说:“各有各法,只要得法”。但作为一堂好课,最基本的衡量标准还是可以归纳出来的。
数学教学专家邱学华归纳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是三个字,所以本人想从微观操作层面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氛围七个方面对好课的标准作更深入的探讨。
1、教学目标要明确“三要点”
教学目标“三要点”具体指“知识吸收点、智能开发点、思想教育点”。教师在备课时就要从“三要点”去构建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体系。“知识吸收点”是指本学科本堂课中要让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智能开发点”是指智力和能力的开发,智力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就语数而言主要指听、说、读、写、算、操作等。“思想教育点”不仅仅指思想认识的提高,还包括兴趣的激发,习惯态度的形成,感情的陶冶,意志的锻炼等。其中“知识吸收点”是好课的基础,“智能开发点”是好课的关键,“思想教育点”是好课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2、教学原则要突出“三为主”
教学原则的“三为主”具体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其中以“学生为主体”应力求让学生在一堂课上有“三得”:“名有所得、一举多得、自求自得”。“各有所得”是针对学生间的固有差异提出的,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一举多得”是根据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提出的。学生学习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过程。“自求自得”是根据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提出的。教法是为学法服务的,教师的教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让学生自己探求知识,自己寻求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3、教学过程要展示“三个会”
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会”是指让学生“学会、会学、会用”。其中“学会”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事实依据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通过独立的认知实践活动自己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和智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会学”是指学生在自己“学会”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并积累必要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会用”是指学生能将学到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及方法迁移到新的学习或生活情境当中,做到“活学活用”。
4、教学方法要落实“六动、五保证”
教学方法中的“六动”是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动情”;“五保证”是指让学生有“保证阅读课文的时间,保证独立思考的时间,保证质疑问难的时间,保证多向交流的时间,保证练习实践的时间。” 教师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参与训练过程,并且应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此,教师应杜绝“满堂灌”“满堂问”,下决心减少讲解与发问,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问。教师的提问要具有语言和思维训练的价值,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在“六动”中,“动眼”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耳、动口、动手”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算、操作等基本能力;“动脑”可以培养学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动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我国教学论中根据学生认识活动的不同形态将教学方法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以言语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第二类是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第三类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法、练习法、实习法;第四类是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5、教学手段要体现“三个化”
教学手段的“三个化”指“形象化、情境化、现代化”。现代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电视、多媒体、计算机等,它们都具备形象化、情境化的功能,在教学中能帮助学生眼观其形,耳闻其声,身临其境,心通其情,从而更好地发挥各类媒体的辅助作用,确立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使学生更主动地发展。它们的出现和使用给课堂教学手段的更新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也为课堂教学的优化带来了物质上的保证。当前,我们更应加强对多媒体软件的开发和运用,此外还要充分挖掘计算机的信息传输功能,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因为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的过程,信息源主要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信息量比较有限,而在课堂教学当中,如果有计算机的参与,那么信息量就会十倍百倍地增加,而教学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6、教学组织形式要提倡“三个分”
教学组织形式中的“三个分”具体指“分层达标、分组合作、分类指导”。“分层达标”的目的是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一刀切”弊病,本着“鼓励冒尖,允许落后”的教学思想,分层确立目标,分层给予指导,分层布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进而在考查中也进行分层考核,让学生学会自我选择,自我评价,自我提高。
7、教学氛围要给予“两个重视”
教学氛围中的“两个重视”具体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
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可分三种:讲述语言,提问语言和评价语言。教师要特别重视对评价语言的研究。社会上曾有这样两句流行语:“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两句话用在教学中也同样适合。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对他的评价是最具权威的,最至高无上的。教师评价某个学生是好学生,那么其他学生就会把他当作好学生来看待;教师评价某个学生是差学生,其他学生也会把他当作差学生来看待。同样,学生本人也会按照教师的评价来衡量自己在学生中所处的地位。所以有时教师的一句话往往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以及“人各有才,人无全才,扬长补短,便可成才”的学生观,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反馈中经常进行鼓励性评价,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成功的信念,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如何上好一节好课讨论稿
灵武市回民中学
白
军
首先,需要做到三个“提早” 第一、提早一刻钟熟悉教案。教师每天上的课一般都在前一天或者前几天甚至一周前已经备好,仅备好课还不能进教室,必须在离上课至少一刻钟前再次打开备课本,浏览教案,熟悉教案,进一步明确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生是在怎样的知识、能力基础上进入本节课内容的学习的,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达成学习目标;哪些学生更需要怎样的特别帮助,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上课前,一定要把上课的全过程在自己的头脑中像放电影一样预想一遍。只有这样进入课堂时,才能胸有成竹。
第二、提早十分钟准备教具。熟悉了教案,教师心中已经明白应该准备哪些教具。打开多媒体,课件等,凡是上课需要的教具,都应该在上课前准备好。这样上课才紧凑,否则待需要用教具时,却发现教具没有准备好,再去准备就会耽搁时间,影响教学效果;省略不用,更要影响教学效果。
第三、提早三分钟到达教室。提早进教室,要做两件事:一是关心学生。下课了,学生处于休息或活动的状态之中,往往不知上课的临近。教师一进教室,把教本、备课本往讲台上一放,就暗示学生马上要上课了,应该安静下来了。如果学生还沉浸在活动的兴奋之中,则需要教师以语言提示,请学生开始做上课的准备,把课本、作业本、文具盒以及其他必需的学具拿出来放好。二是酝酿情绪。临上课前,教师静静地站在讲台前,头脑中浮现的应该是上课的过程,教师要开始调动自己的情绪,蓄势待发。上课铃声一响,教师就要像参加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一样开足马力向前跑,这样的课效率才高。
其次、强化三个“意识”
第一、强化目标达成意识。上课犹如赶路,首先要知道目的地在哪儿,往哪个方向走,这就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师上课一般不会没有目标,多数情况是教学目标写在了备课本上,但上课时常常疏忽了。淡化了目标达成意识,上课的随意性就大,等课上得差不多了,才发觉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教学目标不能达成了。因此,教师上课一定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所有的教学策略都要服从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二、强化学程导航意识。学程导航是海门市关于课堂教学的新提法,本质上还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句话。学程导航强调的是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引导、帮助下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一定要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服从于学,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帮助学,但绝不能代替学。“学程导航”是一种教学思想,要贯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三、强化时间调控意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出现拖课,或完不成当堂课教学任务的情况并不少见。这都是因为教师上课时缺乏强烈的时间调控意识。时间调控意识强的教师上课,对于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心中都很明了,把时间投放在最主要的教学环节,投放在课堂教学的重点上,投放在突破教学难点上,其他非主要的教学环节时间用得十分地节省,这样上课效率就高。这样的教师带班教学,自己教得省力,学生学得轻松,教学质量高。
再者、体现三个“带进” 第一、把生命带进课堂。这句话初听上去,似乎是一句废话。其实,这是指有一部分教师由于职业的倦怠,意志的消沉,上课成了他无奈的行为,这样的教师人是到了课堂,但心没有到,生命不在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课的教师生命一定要在场,这是关键之关键。教师生命不在场,还说什么要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就成了一种善良的空想。要上好课,教师首先要把生命带进课堂,要意识到每一节课都是自己和学生的一段生命历程,我们应该让这一段又一段生命历程多姿多彩,有滋有味。没有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命力的涌动,我们的教师职业生涯真会成了一种乏味的人生苦旅。我积极倡导把生命带进课堂,让我们的生命之花在每一个课堂上精彩绽放。
第二、把智慧带进课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过程。这句话人人会说,这个理念人人都懂,问题在于究竟如何贯彻这一理念,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操作上的问题。其实教学的最优化是教学的心理学化。教学的智慧正在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规律的深刻把握。上课前,教师要分析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基础上进行本堂课的学习的?新知的生长点在哪儿?学生是如何完成知识的建构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哪里需要帮助?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准确地把握了这些问题,教师上课就能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把智慧带进课堂,强调的是教师上课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第三、把微笑带进课堂。中央电视台遴选百家讲坛坛主的三点要求:一是学术水平,二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三是亲和力。在大学里,达到第一点要求的人很多;同时达到前两条要求的,就不多了;再能同时达到第三点要求的,就少之又少了。许多教师业务水平不错,口头表达能力也行,但亲和力不够,上课时老是板着脸,学生望而生畏,课堂上很难有生动活泼的状态出现,这不是我们所期待的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在本质是把对学生的感情写在我们的脸上,把我们对职业的热情、对人生的热爱体现在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这样的课堂学生如沐春风,一节好课尽在眼前。
第三篇: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让学生主动学习。
1、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
根据人们对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研究的结果,一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为整节课的二分之一以上。
2、合作学习。
教学组织形式是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在“权威、顾问、同伴”三重角色的选择中,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两种关系的处理中,形成良性发展的和谐关系。
须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应让学生在实质性的讨论中真正地交流想法、丰富见解。
3、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
好的课堂教学非常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要尽可能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潜在优势,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区别指导,分层教学,不按统一模式去塑造学生,使学生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4、鼓励创新。
在体现现代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努力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形成独特的创造力。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素质修养。
1、课堂驾驭能力。
能较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和监控,根据课堂上不同的情况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容量适当、结构清楚、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
2、实践操作能力。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演示实验以及教具的运用适时、适度,且操作规范熟练。
3、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语言规范、精练、生动;板书、板画设计合理,字体规范。三:好课的特点。(一)新。
1、理念新。
能够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新课程的教学观就是自觉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体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
2、思路新。
能体现省时高效的教学原则。
3、手段新。
重视现代化手段与传统手段的结合应用。(二)活。
1、教法灵活。
“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达到教学用时少,效果佳。
学生的参与度和知识能力的达成度高,做到教与学的最优化。
要坚持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能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学习,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动眼等各器官参与学习活动,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用活教材。
用教材教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使教材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只有这样,上课才能挥洒自如,张弛有度,得心应手,才能把课上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每节课都有教与学的目的,按照三维教学目标展开的教学活动,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更不局限于教学的预案,应适合于所教学生的学。
在课堂活动中,把知识作为一种载体和媒介,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动态达成”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认知、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形成能力。
3、教活学生。
只有课堂活起来,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有思维活动的空间。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才不至于“死”。
教师在课堂上应诱导学生想问,鼓励学生敢问、好问、会问上做文章,只有学生有所疑才有思维活动的深广度,知识才能学的活。(三)实。
1、教学内容要充实。
首先应当二次处理教材,合理整合教授内容,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科学安排教学顺序和教学环节,有效组织学生的参与策略和内容。
其次是把学科教学跟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2、课堂训练要扎实。
力争做到边讲边练,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特别是教师要认真选择练习内容和练习的时机。做到练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反馈要及时、准确、高效。不做无谓和重复性题目。
3、教学目标要落实。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师生、生生间通过互动达成教学目标;学习资源、时间和空间有充分保障,学生能够对知识真正理解、把握和灵活运用;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校正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等。
4、教学过程要真实。做到“以学定教”,教学形式不做秀,能真实地反映教与学的实际;教师能客观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方案;能对全体学生有所启发和提高,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发挥主体作用。
同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针对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真正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知识和能力的网络体系。(三)有趣味。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自然会越学越愿学、越爱学。
1、导入激趣。
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发学习动机,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期待结论的得出。
2、教学过程的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应不断激趣,让学生保持好奇,以使学生有良好的状态进行全过程的学习。
教学设计上应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去,并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四)有激情。
用教师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的热情,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语言的穿透力、磁力、抑扬顿挫的语调、恰当的体态语等都可以使课堂高潮迭起、趣味横生。四:专家学者对好课的看法。(一)教学目标明确、恰当。
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恰当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有共同的认识。
恰当,主要指要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二)教学重点、难点突出。
教师要能深刻地理解、正确地把握教材,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
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为标准的。学生参与的程度,就广度而言,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
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四)教学方法得当。
教师是否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灵活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紧张、有趣的生成过程。
其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恰当、适度。(五)教学效果好。包括教学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训练扎实有效。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方面学有所得,哪怕是一课一得。
五:关于一堂好课标准的多角度分析。
(一):根据现代教学的理论,课堂教学应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1、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
它一定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一种交往实践行为,是一种涉及两个人以上的实践活动。
2、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
因此,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
放录音、放录像不是教学,教师讲而学生不听、听不懂也不是教学,只有在教师组织下学生实现了有效学习,才是教学。
3、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指向性很强的“教与学”活动。
因此,学生随意阅读不是教学,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教学,学习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认识、感悟、发现等等,更不是教学。
4、教师组织活动。
包括讲解、讲述、指导、辅导,也包括展示、演示,还包括组织各种参观、操作活动,包括释疑问难、激励评价等等。
(二)新课改下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1、精心处理教材,设计独具匠心。一堂好课要显现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
在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参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2、体现课程理念,过程流畅自然。
课堂要创设一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环境,通过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中教师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流畅自然的教学过程。
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而又紧凑地参与学习与思考,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情感、情趣等因素。
3、激发学生情趣,课堂活泼有序。
好课必需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应努力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个个活跃。
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4、展示教师素质,塑造教师形象。
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知识的权威。课堂上,教师除了应组织和谐有序的秩序、表述精彩悦耳的语言、展现漂亮美观的板书、呈现敏捷准确的思维外,还必需做到课堂情况的灵活应变、网络媒体的合理使用、知识背景的广泛引用等。
5、设计完美提问,思维延伸课外。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学到其他更多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个性,使其能够主动地加入课堂教学中去。(三)从理念层面看,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
1、自主学习的程度。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程度如何,主要看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
2、合作学习的效度。
合作学习是指有共同的学习目标,采用小组与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
它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建立的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效度如何,主要看小组的选题是否科学;分组是否合理;是否互赖互动;是否有预设有生成。
3、探究学习的深度。
探究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探究活动。
探究学习的深度如何,主要看学生有无有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问题的数量是否多,质量是否高。
4、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教学中时时问自己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有用,这样的方法和能力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等问题。
5、依新课标施教。
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四)从操作层面看,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
1、联系阅读。“联系”即综合或彼此接上关系;“阅读”即从书面材料中提取意义并影响其非智力因素的过程。
联系阅读,就是指在教师的导引下,学生从相关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获得意义并影响其非智力因素的活动。
2、主动问答。即学生自主、积极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3、自主讨论。
4、自评互判。
5、引人入胜、精导妙引、结尾无穷。
(五)从教学理念上看,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
1、坚持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本,尊重、激励、赏识学生。
2、能使特定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得到特定的发展。
3、构建民主平等,跨越时空,张扬个性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4、关注学生,注重学生本身的需求,面向全体。
(六)从教师行为上看,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
1、体现自身劳动的第二次创造,有亮点、有灵感。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机,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找水源”的学习意识。
3、创设生活化情景,给予充分的思维空间。
4、形成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形成补充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5、语言清楚、得当、艺术,并具有充满活力,充满自信的体态语言。
6、教学脉络清楚,不拖堂。
7、多媒体和板书配合得当体。
(七)从学生表现上看,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
1、学习活动愉快、轻松、有序、和谐。
2、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
3、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感受做真人的道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八)从教学内容上看,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
1、要有足够的本学科基本、核心的内容,理论性内容应有联系实际的部分,实践性内容应有理论指导的部分。
2、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概念明确、重点突出。
第四篇: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
张增良
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应包括如下原则:
一、目标原则:
就是指课前要向学生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知道每节课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学习目标要具体,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主体原则:
学习是教师的主导的教和学生主体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表现在满堂讲,把学生只当作被动的接收知识的容器,教师讲什么学生就接收什么,而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要让学生这个主体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思维动起来。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主体参与的方法。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种种的训练活动,教师持续性讲课时间不至超过10分钟,一堂课的讲课时间不宜超过25—30分钟,学生在课堂上动的时间、动的深度,是今后听课、查课的必要标准,这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
三、分层原则:
学生的智力、能力水平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具体帮助。例如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可出示A、B级目标,学生可根据自己情况去掌握或A或B。
四、反馈原则:
即在每节课的每层次的教学中,即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练,还必须有教师的查,这种快速的反馈即可以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鼓励,尝试成功的快乐;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及时矫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老实效益。我校有单元考试和月考,但还不够,必须堂堂有考核有反馈。
五、电化教育原则:
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是实现教学的直观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密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电教教育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能通过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空间的、宏观的、微观的知识;能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化理解教材。特别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这方面青年教师必须走在前面,电脑课件,可以丰富了自己的课堂。当然电教教育手段不仅仅指课件的制作,投影、幻灯片,教学中都可以用。
六、激励原则:
激励原则是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及时肯定表扬的做法,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会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我校,如何调动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正相关作用,是我校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最简单的,就每位教师都立刻能掌握的方法就是表扬、鼓励学生,激励评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能满足学生自尊心的需求,自尊心是中学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之一。敏感性强,自尊心脆弱,他们尤其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记住,你的一句评价可能开启或关闭学生心灵的一扇窗户,永远记住: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没有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有的失败是失败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这是青少年特有的心理发展规律决定的。尊重教育的理念的归根结底是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青少年即然有这样的心理规律,我们还是按规律办事吧。
以上六点是我们认为一堂好课必须包含的内容,让她成为全校教师的意识。以上讲的观点原则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我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大力推广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节好课的标准2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向四十分钟要效率,是每一位教师的心声。那么,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呢?
评价一节课的标准有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每个人的看法又都不同。那就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以下所谈的观点,是我校教师和学生的一些思考。
一、行云流水,如沐春风
一堂好课,应该使人听起来非常舒服。教师的引导,恰到好处,于不知不觉中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的学习,感情投入,兴趣高涨,思维的碰撞不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听课的教师,仿佛刚刚开始听课,但很快的就下课了,就像吃了一道有名的菜,满口留香;又向走进大自然,如沐春风。那种感叹真是难以形容。
我校很多教师曾经听过王琪老师讲的《数列》,当时听完课就是这种感受。王老师以学生为本,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教师不着痕迹地引导下,轻松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学生的倾听、表达、概括、思维等多种能力得到了训练。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听者听得轻松。
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一堂课,老师教得过于细致,就有串讲串问的可能;相反老师不讲,完全由学生自主学习,就会使人感到教学松散。要解决这种矛盾就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各自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评价一堂好课很重要的标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鼓励学生自主质疑、解疑,倡导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那么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了,教师又如何定位呢?很多教师进行了实践思考后,提出了“多角色”的观点即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其中教师最重要的角色是指导者,没有教师的指导,就没有学生有效的学。所以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教师的有效指导。
例如,蒋涛老师经常适时创设思维障碍,就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进行思维的训练,而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所不能替代的。
三、精心设计,有效调控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正是很多老师,甚至是特级教师成功的经验。备好课的关键是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并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特别是要精心设计提问,一个好的问题要能使学生找到理解的重点,并进行有价值的思维,产生交流的意愿。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使学生的活动有法、有序、有效。备课是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是一项很辛苦的脑力劳动,一份好的备课就是一份艺术品。
有了好的设计,还要有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产生一节好课。有时往往教学设计很好,但上得效果却不好,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
进行有效的监控。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观察学生的理解接受的情况,以便随时进行微调,满足学生的需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积极尝试,合作探究
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景,学生在情景中会发现一些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了探究的欲望。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合作解决,而是先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能发表于别人不同的独立见解打下基础。这种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它更是一种经历,包括经历挫折与失败。
在学生自主尝试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的相互比较,相互补充,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倾听、表达,口语交际能力等都得到训练。这样的课堂是开放的,活而不乱的,教师的导也应该在参与之中得到体现。
五、师生和谐,气氛活跃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也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教师的语言精炼富有情感;教态自然、大方都会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思维,不怕自己说错了而遭到教师的批评,也不怕自己的发言受到学生的嘲笑,相反学生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和作者同喜同悲。
师生的关系和谐了,课堂的气氛自然就活跃了。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就像在游戏中学习;就像在与合作者交流思想;就像在进行一个科学试验;就像在进行一次学术研究。这里仿佛不是课堂,没有教和学的界限,没有一问一答的形式,没有了师道尊严的桎梏。返朴归真,水到渠成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如何“说”好“课”
说课,是教师在有限时间(一节课的1/4-1/3)内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用简要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呈现给听众,它不失为一种考查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有效方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价值。但由于受说课时限、听课时对象以及理论要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给说课者带来了比讲一节课更大的难度,把握不好不易成功。一般来说,说课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
抓住一个“课”字,突出“说”字说课,要用一节课的1/4-1/3时间说出一节教学环节齐全的课,经历一节完整课堂的各个环节。对常规课课型来说,要经历铺垫──新授课──举例──巩固──置疑──小结──练习等过程,对采用目标教学法的课程来说,要经历前置补偿──揭题展标──实现目标──检测目标──反馈矫正──课堂练习等过程。因此,说课者要根据课型抓住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结构、说内容、说训练、说学生。
在说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说课”不等于备课,教师不能照教案说;
②“说课”不等于讲课,教师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
③“说课”不等于背课,教师不应将事先准备好的“说案”只字不漏的背下去; ④“说课”不等于读课,教师不能拿着事前写好的材料去读。
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要紧紧围绕一个“课”字,突出“说”课的特点,完成说的过程。
二
遵循“课”路,选准“说”法教学思路是教师课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教师在讲课时,要紧紧围绕教学思路进行;教师在说课时,也要环环扣住课堂教学思路展开。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实施“教”法,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展开“说”法,无疑是授课和说课成败的关键。
说课的方法很多,需要因人制宜,因材施“说”。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现象、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理论联系实际说、陈述说、问语说。
但无论怎么
“说”,均要遵循课堂教学这一主线。
三变换“说”法,找准“说”点
说课的对象是听众,而不是授课的对象──学生。这些听众可能是说课的评委、本学科的教师本教研组教师,其它学科的教师以及教科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人员。但无论怎样,这些听众都会竭力站在学生角度去对待你所说的课,去审视你说课的时的一定一句、一举一动,包括教法的采用,教学重、难点的突出突破,教学环节的把握以及教学语音、语气、表情、称呼等。因此说课者要置身于听众思维与学生思维的变化处,站在备课与讲课的临界点,变换“说”位,编写“说”案,研究“说”法,找准“说点”。如下图所示:
┏━━━┓
┃听┃
┃众┏━╋━━┓备说讲
┃思┃说┃学生┃课点课
┃维┃位┃思维┃
┗━┻━┻━━┛
图a 图b
图a表示“说”法,图b表示“说”点。
四把握“说”度,把课“说”活
说课的重点应放在说清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过程、说出教学方法;而讲课的重点则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上。换句话说,说课重理性和思路,讲课重感性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必须详略得当,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
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恐怕就是因材制宜,灵活选取“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点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绘声绘色。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说材”,精心设计“说案”,灵活选择“说法”,准确实施“说程”。
第五篇: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摘 要:新课程中,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学理念新,教学内容实,教师调控好,提出问题深,主动参与多,自主能力强应该成为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关键词:教学理念;好课;标准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评价一节课,或者说新课程下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其标准是什么呢?目前,许多专家对此众说纷纭,标准不一。作为一名从事教学一线工作二十余年的教师,我认为,要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理念新
理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不复制别人的思路,不复印名师的思维,努力把课讲出新意,设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自觉贯穿新课程所倡导的知识观、人才观和教学观的理念,并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们产生学习仿效的欲望。我想,这应该成为衡量一节好课的首要标准。
二、教学内容实
“实”,即真实、充实、实效。教学过程要真实,教学内容要充实,教学结果求实效。整个教学中,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用足球场上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教学要“到位”。例如,前不久,江苏洋思中学蒋小红老师的语文课、殷杰老师的数学课,让所有听课领导以及教师感受最深的一个字就是“实”。他们在整节课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问题、引导自学、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拨等各个环节,都进行得实实在在,即使课件的使用,也简洁精要,恰到好处,毫无作假作秀之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但学到了新的知识,还获得了能力方面的提高。相反,在课改的大旗下,我们的许多课,乃至示范课、观摩课,为了追求新颖别致而使用了大量的课件,一节课45分钟,学生几乎是在紧张地观看幻灯片、风景画中度过的。究其实质,学生学到了什么,茫茫然不知所措。这样的课,表面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轻松愉快,但却华而不实,学生既没有学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各方面的能力也没有明显提高。因此,我觉得,这样的课可谓假课,不真实的课。而真实的课也许有很多不完善乃至缺陷,但它却体现了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哪怕起点再低,只要有利于学生成长,使学生在这节课中有真正收获的课,也不失为一节好课。
三、教师调控好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教学组织与协调能力,直接影响并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教师应该如何调控;当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反应时,教师应该用什么策略去应对。特别是新课改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增加,程度加深,教学过程的预设更难,然而,也正是在“预设与生成”之间,来考查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因此,能较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和监控,根据课堂上不同的情况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调节课堂教学节奏,教学容量适当,教学结构清楚,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这些便成为衡量一节好课的又一标准。
四、提出问题深,学生善质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未来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课堂上,教师是否善于保护学生的质疑欲望,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敢问、善问,不回避问题,同时教师还能够趁热打铁,提出具有启发性、层次性、探究性等高质量的思考题,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适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想象,用教学的思维方式去发现蕴藏其中的问题,系统地分析并灵活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不是单纯地提出一些没有价值、缺乏思考的问题,如,“对不对”“好不好”等,一味地要求学生作答。正如李政道教授所言: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而不是做“学答”。所以,提出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学生敢于大胆地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是衡量一节好课的第四个标准。
五、主动参与多,课堂气氛活
课堂教学中,谁是主体,谁是学习的主人,不容置疑,学生是主体。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应放在如何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而应是配合学生学习,研究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在课堂实施主体性教学时,教师要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允许他们抢答,鼓励他们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甚至多动脚,从而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据调查,新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为整节课的50%以上,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的课应有60%以上的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习热情高涨,气氛活跃,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由此可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是评价一节好课的第五个标准。
六、自主能力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好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要尽可能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潜在优势,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在课堂教学中,区别指导,分层教学,因人施教,而不是按统一模式去塑造学生,使学生实现有差异的发展,是评价一节好课的第六个标准。
以上几点,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评课实践,总结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远远不止这些,作者会与各位同仁一道,继续探索,反复实践,不断总结出既符合课改要求,又切合教学实际的评课标准。
(作者单位 陕西省蒲城县教学研究室)
??S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