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后PC时代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思路
后PC时代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思路
袁春风
2011年6月22日
6月22日上午在我院学术报告厅,南京大学袁春风教授做了题为“后PC时代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思路”的学术报告。我院副院长范勇教授主持报告会。
袁教授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发展历程,以及其对计算机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进入到后PC时代,多核和众核处理器、并行系统与编程技术、终端设备小型化和智能化等等,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需要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成为目前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更加注重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及相关内容的教学,兼顾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对学生进行有重点有目标的分流培养。同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的分布和重点,建立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及时将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引入教学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和实践教学力度。最后,袁教授还详细的介绍了,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等。
明确专业办学思路,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结构。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着力构建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岗位核心能力为核心,构筑主体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系统,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人才培养方案。
会后,袁教授与计算机学院领导、系统结构教学科研团队、嵌入式教学科研团队和各团队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参观了计算机学院嵌入式研究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微机接口及应用实验室。在整个交流和参观过程中,袁教授对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做了充分的肯定,给出了许多良好的建议,并表达了两校进行合作研究与开发的良好意愿。
第二篇: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安徽理工学校(原安徽省安庆商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尤其是近几年,学校坚持教学改革创新,培养计算机技能型紧缺人才教学实践与探索,收到了显著成效。2002年,计算机专业被省教育厅授予中职学校省级示范专业,2004年被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七部委确定为计算机及软件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学校,2005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
一、理念与时代零距离
进入新世纪,中专教育理念发生根本改变,已由传统的专业教育转变为职业教育,由学历教育转变为就业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中职教育的定位与取向。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学校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切入点,确保教育理念与时代要求零距离对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观。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质量观。坚持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观。
二、专业与市场零距离
人才市场需求决定专业设置取向。学校树立以特色和就业为战略高地的专业设置方向,根据社会用工需求,灵活应变适时调整与细化专业设置,形成特色和优势,满足计算机技能型紧缺人才市场需求。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国民经济中作用愈加突出,学校本着满足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的基本原则,于2001年增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计算机网络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要。
加入WTO后,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尤其是世界500强在我国投资力度加大,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兴起,急需大量技能型紧缺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针对电视广告、动漫制作等大众传媒行业计算机美术设计制作技能型人才馈贬现状,学校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论证,开设了“电脑美术设计”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一批软件美工、广告 设计、网页制作、三维动画等技能型紧缺人才。
专业与市场零距离钦接,形成特色和优势,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增强了学校抵御中职教育改革风险能力,拓宽了专业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与职业零距离
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其根本要落实到教学上,构建一个适合职业教育要求的教学平台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保证。多年来,学校坚持三个面向,进行改革创新,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距离贴近。
按照社会对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的要求,本着简化理论、强化技能的课程改革原则,废除传统三段式课程设置结构,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一体二翼”模式职教课程体系,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目标的三位一体为“主体”,以“中专学历文化知识结构和技能岗位职业资格标准为“两翼”构建课程体系,实行“职业化、模块化、技能化”教学模式。
四、实训与岗位零距离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本着硬件做强,软件做优的改革思路,着眼于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学校重视在高层次上加强有职业特色的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创建培养与计算机技能型紧缺人才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条件。
近几年学校加大计算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同时坚持校企联合,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2004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实现“2+1”教学模式(两年校内学习,一年顶岗实训),与苏州友达光电、绿原科技、温州人本集团等高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签订学生顶岗实训协议,实现教学实训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轨。
学校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和岗位技能证书制,重视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建设,计算机专业现有“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考点”、计算机维修、计算机网络等10多个职业技能鉴定站。学生的双证率达到近100%。
五、学生与就业零距离
学校坚持走校企联合办学之路,开展“订单式”培养,为社会培养计算机技能型紧缺人 才,真正做到学生就业与工作岗位零距离融合。
订单式培养,实现了学生就业直通车,使学校、学生、企业在校企结合中找到了共同点,真正实现了学生满意,企业满意,学校满意的共赢格局。
坚持改革创新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使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学校在近几年省内及全国性的计算机技能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2001年在全省商业中专计算机应用比赛中,学校代表队获得团体冠军,两个单项第一;2002年在全国中职学校计算机技能竞赛中,学校选手荣获网页制作一等奖,图形图像处理优秀奖;2004年在安徽省国资委、发改委等九部门组织的安徽省首届计算机技术大赛中,学校代表队喜获团体冠军,并取得个人预赛第一名的好成绩;2005年在全国职业教育课件制作比赛中,学校参赛课件“轻轻松松学VB”获得中职组二等奖。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一次性对口就业率、就业稳定巩固率、企业关键岗位占有率三项指标不断提高。
第三篇:5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思路
湖南女大经济系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计划工作材料
关于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的思路与措施
一、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合格会计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要求进一步提高。据人事部人才研究所吴德贵副所长分析,新千年财经人才中有几种职业会走俏,其中首推会计师。由于多种经济实体不断涌现,社会对会计类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加,尤其是熟知专业业务和国际事务的会计师将成为热门人才。具有会计、统计知识和财务管理能力的财会人才,由于他们在企业增收节支和避免企业财务危机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擅长 精打细算,成为目前企业急需要的人才。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现状是素质普遍偏低,大量财会人员只会凭经验记帐而不懂财务管理。同时,由于前一段时间社会上会计短训班十分泛滥,只经过了短训拿了一张会计证而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基本训练的人员在社会上比较多,造成了财会人员似乎很多的表面现象,但他们明显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企业财务工作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不能适应我国会计向成熟的国际惯例靠拢的改革需要,较高层次的会计人才仍比较缺乏。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会计制度的发布,对会计人员的理论根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内部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企业必将需要有较高层次的财务人员来加强内部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对较高层次会计人员的需求必将增加。与此同时,随着新会计法的颁布,会计人员的责任及地位更加重要,对企业会计违法的惩罚更为严厉,企业必将需要有较高层次的财务人员来加强内部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因此,如果我们高职会计专业能做到既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又注重培养学生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就比较能适应现阶段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因此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如下特点:
1、具有较强的会计工作基本技能,能实现零距离上岗;
2、具有比较扎实的的基本专业理论基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具有相关专业如管理、营销等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职业扩展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明修养。
在设计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时候,我们认为,不仅要考虑到本专业学生的
湖南女大经济系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计划工作材料
知识基础足以使他们掌握会计专业方面的基本技能,以毕业后能马上从事会计的基本工作,而且要考虑到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能力,这是由于会计是一个具有明显的职业发展前景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最底层的在小企业从事简单核算的会计人员,到一个在大企业从事复杂业务的核算乃至从事高级财务管理的财务人员都是社会所需要的,而一个只需从事简单会计核算的会计人员和一个能参与企业的重要管理和决策的财务人员在知识、素质上的要求差别是巨大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可以通过短期培训来获得一个从事会计工作的最低资格,而中高级会计人才在我国却十分缺乏。因此,鉴于从事会计这个职业的可发展性,我们在学生的知识培养上,在考虑够用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在专业的理论基础上要留有余地,要为学生的在工作中的进一步自学和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然而在正确处理够用和可发展的关系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进行进一步的研讨。
二、专业理论与技能培养有机结合
为了充分满足实际工作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我们在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立了公共课、专业课、专业实训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保证本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突出本专业的优势,又具有向一定的向其他相关职业拓展的能力。
公共必修课主要由“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应用语文、应用数学、体育、就业指导等课程构成。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特别强调英语和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这是现代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
专业课包括西方经济学、涉外企业管理、计算技术、会计基础知识、财政金融与保险、市场营销、商务统计、(考证)会计实务、涉外经济法概论、成本会计、(考证)财经法规、数据库管理系统、会计英语、国际结算、会计电算化应用(考证)、西方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基础、国际会计、审计学、管理会计,主要是培养学生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迅速适应今后的专业岗位,成为独当一面的专业能手。
专业选修课包括税法、国际财务管理、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财经应用文写作、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制度设计等,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和可能从事的
湖南女大经济系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计划工作材料
工作进行针对性的提高。
突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了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注重了学生技能的培养,加大了专业课实践部分的比重。还有一些课程在理论教学后紧接着安排实训或实习,如会计基础实训、会计实务实训、成本核算实训、综合模拟实训、电算会计模拟实训。另外还有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与答辩,基本上每一期都有实训。
体现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为了增加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拓宽就业方向,培养人文素质,如公共选修课开设了公共关系学、普通话、中外礼仪、财经职业道德。
三、推行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教书与育人相结吀
搞职业教育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职业教育无非就是培训学生从事某种工作的技能,目的就是培养会干活的劳动者,仅仅把学生看作一种未来的劳动力,或者是一个急需培训谋生技能的待业者,只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训,忽视职业素养的培育;重视传授就业谋生的本领,忽视基本品行的养成;或者虽有这方面的要求,但却流于形式。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使受教育者拥有职业的技能,还要具有与社会文明进步相适应的职业素养,要有认真做事的职业态度,较高的职业道德,以及如诚信、负责、孝敬、感恩等好的品质,不仅要学会做事,还要学会做人。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当以人为本,要以培养一个具有职业发展能力和多方面社会价值的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教书育人应当有机结合。在职业的教育方面,要着重于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主动奋斗的意识和能力,而不仅仅是以把学生看作劳动力而加以职业技能训练、并以实现低水平的初次就业为最终目的。
在育人方面,我们不仅应当考虑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全面和长远的发展,还要考虑它作为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他不仅仅是劳动力,而且还是社会人文环境的构成要素,他不仅要会谋生(所谓学会生存),还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具有社会责仳感,成为一个好公民;不仅能适应社会,还是社会人文环境改进的正面力量。教书和育人如何结合,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挑战性的课题,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认真的研讨,对于经贸类专业而言,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财会专业已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点探索,如在会计专业班级中实行导
湖南女大经济系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计划工作材料
师制,每班设一有专业老师担任的导师,担负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人生指导的工作。如何推行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实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这一项值得继续进行探讨工作。
四、加强调查研究,走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我们成立了有校外专业人士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来指导教学改革,并且加强了深入用人单位的调查研究工作,以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以及为适应岗位所需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从而确定体现会计行业特色、专业内涵、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涉外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以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依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形成以人文素质、和会计职业技能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以岗位对涉外会计专业从业人员的能力和基本素质的要求为培养的基本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合理设置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体系里设置了公共课、专业课、专业实训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四个模块,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奠定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基础。在实践教学体系里设置了会计基础实训、会计实务实训、成本核算实训、综合模拟实训、电算会计模拟实训;另外还有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实现用人单位“零距离上岗”的要求。为了体现涉外会计专业特色,根据涉外会计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必须打好“三大基础”:
一是人文素质基础,它包括英语水平、财经写作及会计从业人员所必须的诚信基础和其他基本素质;
二是会计业务处理基础,包括会计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经济活动的分析、资金的筹集以及预测和决策分析。
三是计算机应用基础,它包括计算机操作与维护、数据库的设计与分析、财务软件的使用与维护、电子结算等。按照这一模式培养的“合格十特长”的涉外会计专业高职人才,岗位适应期短和动手能力强,使受教育者的知识够用、技术适用、企业爱用,同时又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胜任生产一线的工作。
五、加强实训设施建设
会计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特别强,与其他专业相比,其实际工作与专业理论 4
湖南女大经济系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计划工作材料
相结合的程度非常高,基本专业理论掌握不好,实际工作中就会处处碰壁,稍微复杂一点的业务就会无从下手。而要掌握好基本专业理论,就需要及时和大量的实际工作训练。由于会计工作对一个单位来说极其重要,对工作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又涉及到单位的财务秘密,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到单位的实际工作机会是不现实的,即使能提供一些,学生以实习的方式到财务部门工作,所能接触到的训练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应当加强会计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这方面,会计专业正适合在校内进行大量的实习和训练。目前,会计的模拟训练已成为一种成熟的会计实训方法,它是仿真模拟企业的实际业务,按会计工作的实际要求,进行真实的核算、计算、登记并编制报表,要处理的业务都是来自于实际工作之中的典型业务,除了原始凭证是假的,其他一切过程都和真的一样,学生得到的是一种和实际工作高度一致的仿真模拟训练,通过足够的恰当的模拟实习训练,学生基本上可以具备直接上岗的能力。而要进行有效的模拟实习,需要有一定的场地和设施,现在急需一个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一个电算会计模拟实训室,要购置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六、加强教研工作,推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要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相适应,对高职会计专业的目标和规律进行研究,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总构架下,对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和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进行系统变革,形成一套具有高职特色的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要在本专业教师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改变以往个别教师只顾埋头个别课程教学,对专业的发展,对本专业的办学思路不关心、不熟悉、不进行系统思考的状况,努力把会计专业建设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长身胜不衰专业。要根据会计教学的特点,探讨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规律,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会计教学中的作用,鼓励教师制作精品课件。
七、优化专业教学师资队伍结构
目前,本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副教授职称7人,其余全部为讲师职称;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8人,在职研究生一人,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5人,有两名教师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相关课程的考试,有多名教师有企业工作经 5
湖南女大经济系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计划工作材料
验。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本专业教师的提高工作,一是鼓励年轻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二是鼓励部分教师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三是要寻找各种机会进行有关培训,主要是对非电会老师进行电算会计培训,二是进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进修。
会计教研室 2005-3-1
第四篇:新闻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新闻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培养目标准确地定位关系到新闻专业发展的方向前途,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和影响,突出文经新闻专业的实践性特色,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信息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新闻采编制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采用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训实习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新闻从业人员必备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相应素质为主旨对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调整。
首先,现有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较为薄弱、缺少职业技能培养等不足,需要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在现有的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长此以往,一味地被动接受,导致学生缺乏探求和创新的精神,缺乏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和必要的职业训练,从而逐渐丧失了专业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我们应该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做到以下几点:
①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适销对路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② 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③将相关职业资格鉴定内容引入到专业教育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④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们应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形成“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
具体而言,大一的学生刚入学,有一个适应过程,高中阶段的“高压学习”惯性依然存在,这个时期的学习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一特点,在上半学期完成大学所有公共科目的学分。等到了次年的下半学期,学生们开始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这一时期,应该高密度地进行各专业理论的锤炼,让他们打下一个理论的扎实基础。而到了大二时期,应该是进入“理论+实践”的关键时期。这一年,学生们在继续学习有关专业理论的同时,学校应该在校内开设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利用现在DV机普遍的优势,针对国内外新闻事件,模拟开展一些采访活动。活动涵盖新闻选题、策划、采访、拍摄、制作和播出宣传全过程,努力地在院系内形成一个模拟媒体的浓厚氛围,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得到综合性的锻炼。针对个别优秀节目,可推荐到本市媒体中播出,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大三阶段,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学生经历了一年的校内模拟操作后,鼓励学生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结合新闻专业的大小实习,走进各色各样的媒体单位和公司,在实实在在的实践中锻炼自己。由于大二阶段的校内实践,大三时的学生自然不会有上手难的压力,上手快会受到各用人单位的青睐。更多的、真真正正的采访、制作机会就会摆在他们面前,这一年的真正磨练才会让他们的理论得到最佳的初步认证,也会让学生们增强走入社会的自信。大四阶段,要求在我的学子们全部返校,暂时放弃各种实践,沉下心来总结两年来校内、校外的各种实践,谈体会、写论文、找定位、谋未来。学生们经过大四一年的理论和实践沉淀,会变得更加的成熟,会对传媒特质的理解更加准确、到位,对自己也会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总之,这样的学生,才会是一个有理论、有实践的可用之才。
三、专业教学思路的改革
新闻专业在现有的教学、考证、实习实训等特色的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确定能力培养目标。恰当调整重组课程。采取的措施有:
1、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与课程定位,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大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
2、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学习、现场教学、课外实习和专业实习等环节。
3、进一步完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开辟更多稳定的实习基地
4、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自愿的前提下,专业老师积极参加实践锻炼、学术研讨或者考察访问的机会。
5、本着“服务地方文化,拓展传播媒介”的方向,将开设“影像拍摄”特色课程,该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配套实践课程。现拟与培养方案中的“新闻小实习”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时间。本课程通过系统介绍闻摄影、摄像理论与技术,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新闻拍摄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成为学生将来走入新闻工作岗位的重要技能。
6、建立“文经学院数字全媒体实训创作中心”,通过实践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甘于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勇于探索未知的创新精神;勤于发现问题的思考习惯;善于践行想法的实践能力;乐于沟通协作的团队观念。
第五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本文来源于:http:guojijingjiyumaoyi1316.html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 要:该文结合徐州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办学实践,提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并从课程结构优化、实验室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外语及计算机教学、社会实践、考核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七个方面阐述了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不断加深,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加大,外向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对外向型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社会急需一批既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和专业技能、了解国际企业管理、熟悉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和惯例,又具有扎实的外语能力、适应我国大经贸发展需要的外经贸经营管理人才。有鉴于此,徐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于23年开办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在即将完成第一届本科生培养任务之际,借此文就办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商榷。
一、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要想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必须首先对学校进行定位。也就是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力和条件,要基于明确的培养环境和培养主体。按照当今世界上通行的高等学校类型分类标准,我国的高等学校一般可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四大类。各类型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不同规格人才的培养任务,所培养的毕业生要能够为社会需要的各种职业岗位服务。以目前的现状,我校应属教学型大学,即以本科教育为主,开展少量的研究生教育。
同时,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我校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为根本目标,培养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左右,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而截止到25年9月1日,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为721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19%,本科生就业率为8117%,高职高专生就业率为6211%。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各有关部门也把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到了首要位置,并先后出台多种政策和措施以提高就业水平。在这种大形势下,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基于以上两点,我校把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界定为: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视野开阔且受到较严格的对外交流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能运用外语从事外贸业务,并且有能力向经济学相关学科领域拓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宽口径、厚基础培养模式的构想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窄、深的专家型培养模式。学生进校后,专业知识学得较深,但专业面狭窄,而且从一而终,既不能够随变化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学习方向,更不能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才市场要求大学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而且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要成为能适应多变的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到了1993年,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理念,并大幅度削减了专业。这期间专业数的调整变化体现了教育理念的变化,即从完全按照社会实际岗位需要设置专业转变为按照培养宽口径、厚基础人才的思路设置专业。高等教育开始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强调通识教育,同时也适当地增加了职业化训练。在多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厚基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向广、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提高了学生就业后自我学习、自我本文由七星论文网编辑整理
探索、自我提高的能力,降低了学生转换工作的难度,从而有利于学生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以及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基于此认识,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设置通识课程和选修方向时,强调加强灵活性,强化数学、外语以及计算机教学,力图拓宽专业口径,实现一专多向,使学生打好基础、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发展后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课程结构优化
在宽口径、厚基础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思想指导下,一改以往课程设置强调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我们将该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成4大板块,即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以及实践教学。
1.通识课程板块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理论、数学、外语、计算机及财经应用文写作等课程,旨在强化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法制观念及外语与计
算机的应用能力等。
2.专业课程板块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涵盖了经济、统计、金融与管理等基本理论,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统计方法。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及商务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与实务、通晓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具有较强的对外交流能力等。
3.选修课程板块
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如开设桥牌、音乐赏析等课程。为了拓宽专业口径,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将专业选修课程分为专业必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两种。设置专业必选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水平,促进专业理论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专业任选课的设置采取把经济学院所有专业的选修课打通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只要达到规定的学分标准即可。
4.实践教学板块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见习、实习和社会调查。通过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和论文等,引导其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分析经济现象,深化其对基本经济理论的理解,扩大知识面,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等。
(二)实验室建设
目前我校已建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模拟实验室,并购买了外贸实习的平台、外贸实务教学系统、外贸单证教学系统及证券模拟等相应软件,建立了一整套包括备货、运输、商检、报关、结算、保险及索赔理赔等环节的国际贸易实务系统,使学生在实验室就可以实现模拟信息的交互、亲身体会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过程,并可以模拟股票、期货、外汇投资,进行技术分析和风险评价,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与此同时,我校还建有ERP实验室。学生选修ERP课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模拟的ERP系统环境,把企业搬进课堂。这使学生不走出校门就能模拟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我校现有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不仅充分保证了该专业相关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也解决了学生难觅社会实践机会的困境,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尽快工作进入工作角色有较大的帮助。
(三)课程体系建设
我们一贯坚持以研究促进改革、以改革带动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以教育教学研究立项为主导,促进课程体系改革,把课程内容和体系改革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目前,专业基础课已完成多门校级重点课程的建设,专业必修课已完成规范化课程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少数课程还参加了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此外,课程群的建设正在构想中。其主要思路是:
在专业必修课基础上开设方向性选修课程组,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构成纵向延伸式序列结构,由专业类开设的涵盖若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构成横向相关序列结构。同时,课程群应统一构思、整体建设,在明确的教改思路指导下,编写课程群的教学大纲,明确各门课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辐射式延伸编写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四)加强外语及计算机教学
入世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日趋频繁,这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还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一个不懂外语、不会使用计算机的大学生,就是不合格的大学生,是新时代的文盲。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外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在一、二年级,除了每周安排4节课的大学英语精读教程教学外,每周还增设2节听力和2节口语课程,以弥补当前外语教学只注重阅读而忽略听、说能力培养的不足;在三、四年级,则开设国际经贸英语商务沟通、国际经贸英语口语与听力及外贸英语函电等课程,使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学等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跨越听力关、口语关,提高外语交流能力。就计算机教学而言,除了在通识课程里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外,在公共选修课程里还开设Internet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等课程,以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需求。此外,其他课程的上机实验教学也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语音实验室、校内无线外语教学电台以及计算机中心机房的全天开放等,也从根本上保证了外语与计算机教学的需要。
(五)加强社会实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操作技能的要求较高,但是以往的教学安排过于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导致了该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必须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设计出符合实际要求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社会实践可通过实验室模拟、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实现。因此,除了要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外,我们也非常重视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的开展。认识实习是学生在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前进行的一次实践活动。这对学生全面了解贸易企业和业务及其对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和能力的要求、行业地位和发展前景等是非常必要的。毕业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后进行的一次现场实习。这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并为撰写毕业论文搜集必要的资料。社会调查是提高应用型人才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撰写调查报告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改革考核方法
传统的以期末考试决定最终成绩的考核方法,容易使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既不能综合考核学生的素质,也不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考核方法,制定了综合、灵活、全面的课程考核评分办法,采用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大幅度地降低了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目前占6%~7%)。与此同时,减少了闭卷考试的科目,扩大开卷考试、考查、口试、实际操作等考核方式在课程考核中的运用范围,以提高考核的实际效用。这有利于推动学生平时就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避免临考前的突击应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改进教学手段
我校利用清华大学计算中心研制的润乾天易综合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了网上选课、网上登录成绩、网上学籍审核、网上评教、网上查询成绩、网上统计和分析学生成绩、网上办公等多种功能。这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师生,也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与效果。另外,该专业的绝大多数课程都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不仅增强了教学效果,也有效地利用了课堂时间,相应地增加了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对培养学生独立钻研、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蔡玉彬,刘覃石,吴汉嵩1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5(1):16-19.[2] 寻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5(3):1-12.[3] 冯军,何泳生,俞惠时.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1996(5):35-37.